中国历史文选考点总结

合集下载

历史文选期末考点整理.doc

历史文选期末考点整理.doc

历史文选期末考点整理一、甲骨文卜辞的构成前辞、命辞、占辞、验辞前辞(叙辞):记载占卜的时间和贞人命辞(贞辞):记载占卜所问的内容占辞:记载国王看了卜辞后的吉凶判断验辞:记载验证的结果二、八卦亦称经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我国古代的一套带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

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各卦名称分别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 震代表雷,艮(g4n)代表山,巽(xM)代表风,兑代表沼泽。

在《易经》里有详细的论述。

八卦相传是伏羲所造,后来用于占卜。

坊间亦用汉字“三求平未,斗非半米”来记八卦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卦的代表符号由三爻演变而成。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一)八卦歌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二)八卦代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三)八卦方位先天八卦: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后天八卦:震东,兑西,离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巽东南(四)八卦所对应的五行:金•乾、兑乾为天,兑为泽木.震、巽震为雷,巽为风土-坤、艮坤为地,艮为山水-坎坎为水火-离离为火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克:水火金木土三、尚书真伪之辩今古文《尚书》,汉代,《尚书》始有今古文之分。

西汉文帝时晁错根据济南伏生记诵所整理的28篇《尚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

汉武帝时,曲阜孔壁中又发现一•种用战国古文字写成的本子,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

此书到西晋末因战乱丢失。

东晋初,豫章内史梅瞭所献《古文尚书》,经唐宋明清以来学者考证,实为伪书。

四、尚书今古文之争汉武帝末年,《古文尚书》献于朝廷。

哀帝时*,刘歆校书时■发现,倡议立学官,引起今古文之争,但遭到金文家反对,刘韵的倡议未被采纳。

大一中国历史文选知识点

大一中国历史文选知识点

大一中国历史文选知识点中国历史文选作为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读物之一,是大学历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通过学习中国历史文选,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的思想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以大一中国历史文选知识点为主题,通过分析几个时期的历史文选,来深入探讨其中的重要内容。

起始于先秦时期的中国历史文选,通常以《诗经》《尚书》《易经》《春秋》等作品为代表。

《诗经》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集,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

其中,《国风》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民俗习惯,让人们了解到了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差异。

《尚书》则是汇集了各类文献记载,通过其中的权谋、法令等内容,可以了解到先秦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政治风貌。

而《易经》则以六十四卦为基础,深入阐述了对天命和人事、宇宙和人生等方面的思考。

《春秋》作为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史书之一,通过纪实的方式,记录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战争、政治斗争和外交交往,对于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贡献不可忽视。

进入秦汉时期,代表作为《史记》和《汉书》等。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通过编纂史记,既展现了汉朝的盛世风貌,又深刻描绘了不同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点,对于研究汉朝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而《汉书》则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不仅介绍了汉朝的政治和经济,还详细记载了汉代的官员制度、地理情况和文化特点等内容,是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籍。

唐宋时期,中国历史文选方兴未艾,代表作品包括《全唐文》《唐宋传奇选》等。

《全唐文》汇集了唐代的文学佳作,通过文学形式展示了唐代达官贵人的风采和士人的情怀,尤其是其中的诗歌作品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顶峰之作。

而《唐宋传奇选》则是收集了唐宋两代的小说佳作,通过描绘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价值观。

明清时期,中国历史文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代表作为《明史》《清史稿》等。

《明史》是明朝时期的官修正史,通过编纂该书,不仅可以了解到明朝的政治和经济,还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各类文化和科技成果。

中国历史文选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文选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文选复习资料自己根据老师的重点总结而成,可以帮助复习历史文选课。

文选复习材料名词解释1、《水经注》《水经》是我国古代一部较完整的地理学著作,记述中国河流水道,共计137条,每水为一篇,附记“禹贡山水泽地所在”60则。

大概在宋朝,原书已有散佚,今存123篇。

北魏时,郦道元为《水经》作注。

据《唐六典》记载,他补充记述的河流水道达1252条,注文20倍于原书。

原分40卷,内五卷在宋时已佚。

今本《水经注》仍分40卷,乃后人据35卷本重编,约30万字。

它是我国古代历史地理的名著。

全书以水道为纲,进而描述经常在变化中的地理情况。

注文引用书籍多至437种,并博采汉、魏碑刻,对北魏以前的河流水道、土地物产、建制沿革、聚落兴衰以及自然地理的各种现象,无不记载。

陈桥驿《水经注疏》2、《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是我国古代历史地理、中外交通和宗教史的名自己根据老师的重点总结而成,可以帮助复习历史文选课。

著,12卷,唐玄奘述,辩机编。

成书于唐太宗时期。

本书是游记体。

玄奘按照见闻进行逐章描述,书中记述了中亚、印度次大陆的历史地理和宗教文化。

从而使人们得以考察内地和西域、中国和南亚地区的交通道路,也可据以判断有关记录的可信程度。

玄奘传见《中国历史文选下》及唐释彦《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卷四。

3、《通典》《通典》是我国留存的第一部专记历代经济、政治、文化等典章制度沿革的专史,计200卷,唐杜佑撰。

4、《通志》《通志》,宋郑樵撰。

共200卷。

编写目的是矫正断代为史之弊,恢复史迁之良法。

所叙时间大抵本纪从三皇到隋,列传从周到隋,二十略从远古到唐。

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5、《文献通考》《文献通考》,348卷,宋末元初马端临撰。

上起三代,下终南宋宁宗嘉定末年(1224)。

自己根据老师的重点总结而成,可以帮助复习历史文选课。

6、《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编。

是我国著名的古代编年史。

全书共294卷。

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403),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末1362年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

中国历史文选大一知识点

中国历史文选大一知识点

中国历史文选大一知识点1.中国古代历史的起源:中国古代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个时期的代表是全国范围内的仰韶文化和良渚文化。

2.中国历史的三皇五帝时期:三皇五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传说人物,他们统治着古代中国。

3.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凿记载的王朝,它出现在公元前21世纪,并持续到公元前17世纪。

4.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王朝,大约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存在。

5.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王朝之一,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持续到公元前256年。

6.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此时发生了许多国家的兴起和相互争斗。

7.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之间存在。

8.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之一,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

9.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混乱的时期,从公元220年到280年出现了魏、蜀和吴三个政权。

10.隋朝: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但重要的王朝,它存在大约在公元581年至618年之间。

11.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王朝,它统治了约300年,从公元618年到907年。

12.宋朝:北宋和南宋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王朝,北宋存在于公元960年到1127年,南宋存在于公元1127年到1279年。

13.元朝: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外族政权建立的朝代,它由蒙古人建立并存在于公元1271年到1368年。

14.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公元1368年到1644年。

15.清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1644年到1912年。

以上是中国历史文选大一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当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该课程还会涉及到更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学生们需要深入学习和研究。

文科会考知识点总结历史

文科会考知识点总结历史

文科会考知识点总结历史一、古代史1. 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早阶段,主要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主要以石器为代表,人类主要以打猎和采集为生;中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磨制石器,生产力得到了提高;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了农业,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农耕时代。

2. 公元前21世纪的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记载的王朝,其繁荣时期在公元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

商朝的最大特点是使用青铜器,商王国内部分权分封,同时也与周边的蛮夷进行贸易,从而使商朝的文化得到了繁荣。

3. 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建立结束了商朝的统治。

周朝的政治制度是以封建制度为基础,君臣之间建立了封建关系。

周朝经历了西周和东周两个阶段,西周时期是周王朝的鼎盛时期,东周时期则是周王朝的衰落时期。

4. 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事件,当时中国各国势力纷争不断,秦始皇利用机会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割据局面,并且推行了一系列的统一措施。

5. 汉朝的建立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它的建立是在秦灭亡之后,刘邦率领起义军取得胜利,并且建立了汉朝,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6.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战乱时期,三国时期主要指的是三国鼎立时期,这三国分别是曹魏、蜀汉和东吴。

7. 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南北分裂,南北朝并存的时期,南朝主要指的是宋、齐、梁、陈这四个朝代,而北朝主要指的是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和北齐这五个朝代。

二、现代史1. 甲午战争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对日本开战的一次战争,此次战争中国以惨败告终,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2.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变革事件,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也是中国近代国家制度的根本变革。

3. 中日战争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抗日战争,中国全民族对抗日本侵略的战争。

历史文选考点整理

历史文选考点整理

《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二十六卷,是以义理解经的代表作。

南宋朱熹撰。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人。

继承和发展了程颐、程颢的理气学说,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尊称“朱子”,后世并称“程朱理学”。

思想理论主要有:理气论、认识论、心性论、功夫论等。

著有《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等,属闵学派。

《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学章句》一卷,《中庸章句》一卷,《论语集注》十卷,《孟子集注》十四卷。

其中的《孟子集注》反映了朱熹关于人性的学说。

当时称《四子》,经过朱熹前后四十年的修改,后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科举考试的必读教材和宋明理学的重要典籍。

《通典》一、典志体史书(一)典志体史书的起源(二)“三通”、“九通”、“十通”三通:唐杜佑《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九通:三通加《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十通:九通加《续清文献通考》二、郑樵与《通志》(一)郑樵生平郑樵,南宋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

字渔仲,福建兴化军莆田人。

自学成才。

(二)《通志》内容及成就1、内容《通志》是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古代第一部记录比较完备的典志体史书,刘政《政典》已失佚。

全书共二百卷,五百多万字。

分四部分:本纪十八卷,记三皇五帝至隋各代帝王事;年谱四卷,记重要史事;略五十二卷,记上古至唐各代典章制度的沿革演变;列传一百二十六卷,记周至隋各代的重要人物。

全书精华在略,略共有二十,依次为氏族、六书、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礼、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仇、圆谱、金石、昆虫草木等略,与《通典》《文献通考》性质相似,清人并称三通。

2、成就(1)思想成就:重视“会通”,反对“灾祥”,反对任情褒贬。

充分体现了郑樵“会通”的史学思想,批判传统的精神和注重亲身实践、注重调查研究的学风。

(2)历史文献学成就:重视金石、图谱、草木名物及文字音韵(3)存在问题:体例上仍没有突破正统的纪传体史书的格式,除二十略外,其余部分价值不大。

中国历史文选整理(下)

中国历史文选整理(下)

《三国志》1.记载三国鼎立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国别史史学、文学名著。

共65卷,西晋陈寿著。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

2.分《魏书》正统30卷(设本纪、列传,前4卷帝纪,其后是后妃、大臣等各类人物和匈奴)《蜀书》15卷《吴书》20卷。

作者从天下三分角度修史,分国记事,又合为一史,分中有合,合中有分。

3.以汉末黄巾大起义为开端,从汉末军阀割据到归晋近百年历史写成系统全面的史书。

文笔简洁,议论渊雅。

(所传人物照顾面很广,政治军事经济等重要人物;受时代风气影响,作者还注重品评人物,大都从大处着手,褒贬有据,颇有见地。

)4.其他书目:①裴松之《三国志注》(《上三国志注表》)历史主义态度:不以成败论英雄,全面观点评价人物,主“近实”反“虚妄”)编撰学、史料学成就:注重史源、分析史料、探寻史法史例、频频史识高下、追求史料完备、注重采访资料,熟悉史实、考证娴熟不足:直笔、反对神秘主义、简洁行文的不彻底性②卢弼《三国志集解》《世说新语·任诞(任性放纵)》1.本名《世说》,唐朝改为《世说新书》,北宋改为《世说新语》。

是一部笔记小说,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南朝宋刘义庆撰。

刘义庆(403-444),彭城人,南朝刘宋王朝宗室。

2.《世说新书》全书以人物为中心,分类叙事。

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篇,一千两百多则。

体现了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习惯和特性。

3.内容反映当时社会的许多层面,包括帝王将相、士庶僧道的生活情趣、思想状态。

还记录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

上起秦末陈婴,下至南朝宋谢灵运及孔淳之,而以东汉末至刘宋初为主。

4.价值:①保存了东汉末至刘宋时期门阀士族制度②展现了清谈、饮酒、服药等魏晋风度,是研究魏晋名士风流、历史脉络的珍贵史料。

③记载了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状态,对玄学思想及儒释道思想都有所表现。

5.注解:①南朝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四大名注”之一(《三国志注》《水经注》《资治通鉴注》))②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③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6.思考题:1、“竹林七贤”是个怎样的团体?他们价值观念的异同有哪些2、任诞的行为表现有哪些类型?其本质是什么3、俭啬的行为与任诞行为有关系吗?俭啬的本质是什么?4、谈谈酒在魏晋士人生活中的作用5、谈谈对“语体”文献的感觉6、谈谈对魏晋文化的特征、原因和影响的认识《文心雕龙·史传》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最重要的一部专著,作者南朝齐梁文学理论家刘勰(刘勰(约465-532),字彦和)。

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文选复习.docx

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文选复习.docx

中国历史文选复习题型一、名词解释题(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笔记、别史杂史、地理志书、政书诏令奏议、甲骨金石档案文献、经部文献、子部文献、集部文献)一、古文献添加现代标点(或划/)二、简答题三、古文今译题(重点词语)四、论述题(与正统史观有关)简答题题型:1 •“史Z为道,撰述欲其简,考证则欲其详,莫简于《春秋》,莫详于《左传》。

这段话出自于《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总叙。

结合《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总叙的知识。

2.“今总插群书,分十五类,首曰正史,大纲也,次曰编年,曰别史,曰杂史,曰诏令奏议,曰传记,曰史钞,曰载记,皆参考纪传者也,曰时令,曰地理,曰职官,曰政书,曰目录,皆参考诸志者也,曰史评,参考论赞者也,旧有谱牒一门,然自唐以后谱学殆绝,玉牒既不颁于外,家乘亦不上于官,徒存虚目,故从删焉。

”这段话出自于《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总叙。

结合古典目录学的知识,复习要点序篇目录(一)史部典籍概要(4个时期)1.先秦史籍(1)历史典籍:春秋、卅、语、故志、训典(2)先秦吋期是史籍产生的阶段,史学处于童年。

(3)中国古代史书纪传、编年、纪事本末三大体,最早产生的就是编年体。

2.两汉魏晋南北朝两汉魏晋南北朝是史学和史籍成熟、独立和发展时期。

表现:(1)结构恢弘的纪传体产生;(2)汉魏六朝还有多种史体产生以及史注的繁荣;(3)史籍数量增多;(4)史籍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内容宏阔;体例创新,史例、史法纯熟;语言锤炼; 史观进步)3.隋唐宋元史籍隋唐宋元时期是我国史籍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唐、宋两代。

表现:(1)史体创新,丰富多彩;(2)史籍空前繁荣(史学的昌盛);(3)史学受到社会的重视。

4.明清史籍明清两代史学走向衰落,标志:(1)很少有人写当代史;(2)史籍质量下降,很少有史学上的创新。

(二)文章选讲1.名词解释(1)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丛书,汇聚了清乾隆以前的文献典籍精品。

这是一部官修丛书。

(完整)中国历史文选史籍知识点整理2017复习,推荐文档

(完整)中国历史文选史籍知识点整理2017复习,推荐文档

《中国历史文选》史籍知识点整理2017历史16.1项常清1.编年体:是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顺序编写的一种史书体裁。

其优点是便于比较、了解各史事之间的关系,使读者对史事发生经过的时间十分清晰;缺点是同一事件发生和延续的时间过长,对历史人物的生平和典志等史事,也无从详其原委。

如起居注、实录体等。

我国第一部正规的编年体史书是孔子编修的《春秋》,《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完善的编年体通史。

2.十三经:是指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的十三部儒家经典。

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3.《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

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

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

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16篇)。

按传统的体例分为"典"、"谟"、"训"、 "诰"、"誓"、"命"六体,重要的内容一为敬天法祖,二为讨伐逆命。

大多数篇章文字古雅,语言质朴。

《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其史料价值:①具备了六体,是我国古代文告,会议记录等应用文体的滥觞。

而且开辟了我们古代散文的先河。

②保存了大量的古词汇,这些古词汇反映了殷商时代的语言特点。

③《尚书》为研究虞、夏、商、周提供了研究材料。

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历史选修必考知识点总结

历史选修必考知识点总结

历史选修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1.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传说中由禹建立,持续约五百年。

夏朝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王朝制度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文明的开端。

夏朝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重大发展,尤其是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高峰。

2.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持续约五百年。

商朝时期,中国社会进入了农耕经济社会,同时也有了初步的文字和文字记载制度。

商朝时期青铜器的制作达到了新的高度,商代青铜器的特点是浮雕、夸张和夸张的婴幼图案。

3. 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王朝,持续了约七百年。

周朝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的确立,并且在周朝中期开始使用了铁器,造成了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飞速发展。

4.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产生了很多著名的思想家和学派,比如老子、庄子、墨子等等。

同时,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争斗也使得中国诸侯国的实力逐渐增强,这也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和封建社会的初步失败的产物。

5.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它的建国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的出现。

秦朝时期,统一了中国,实行了统一的货币、度量衡,颁布了统一的法律,开通了大运河,修筑了长城等等一系列重大改革,这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6.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它对中国的疆域进行了重大扩张,修筑了丝绸之路、开辟了南海、发现了中国的云贵高原等等。

汉朝对中国的文化和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汉武帝推行儒家思想,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的统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一个时期,长安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国力强盛,政治稳定,社会文明,文化繁荣,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盛世”。

8. 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特别是北宋时期,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历史选择题必背知识点总结

历史选择题必背知识点总结

历史选择题必背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史
1. 夏朝: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朝代,传说中由禹开创,大禹治水为夏朝的最大贡献。

2. 商朝: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王朝称霸中原地区。

3.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段,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建立了周朝。

4. 春秋战国时期:动荡的时期,诸侯割据,战争不断。

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纷纷出现。

5. 秦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封建帝国。

6. 汉朝:刘邦建立的朝代,汉武帝开创了“文景之治”。

7.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相互争斗,最终被晋朝统一。

8. 南北朝时期:南朝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朝代。

9. 隋朝:隋文帝统一南北朝,开创了煮世。

10. 唐朝:盛行科举制度,唐太宗开创了盛世。

二、近代史
1. 明朝:明成祖朱棣推翻元朝,建立了明朝。

2. 清朝:满人入主中原,建立了清朝,康熙、乾隆时期为鼎盛时期。

3. 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最终被清朝镇压。

4. 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5. 新文化运动:鲁迅等人提倡新文化,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6. 北伐战争:国民党领导的北伐战争最终推翻了北洋政府,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7. 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8. 五四运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促进了中国的民主革命。

9. 长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终到达了延安,树立了共产党的声望。

10. 解放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新中国。

文史考试知识点总结

文史考试知识点总结

文史考试知识点总结文史考试是历史文化类的重要考试科目之一,对考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下面就文史考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3.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文化5. 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6. 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7. 清朝的兴衰二、世界古代史1. 古埃及文明2. 古希腊罗马文明3. 古印度文明4. 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5. 古中东文明6. 古美洲文明三、中国近现代史1. 清朝的衰落和近代化运动2. 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3.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与发展四、世界现代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2. 第二次世界大战3. 冷战与全球化4. 当代国际形势五、中国文化史1. 中华文化的传统与发展2.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3. 中华传统思想文化4. 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六、世界文化史1.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2. 宗教文化的传播与影响3.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4. 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冲突以上就是文史考试的主要知识点总结,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和掌握:一、重点学习主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背景、过程、影响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熟悉历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发展自己的历史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三、积极参与历史实践活动,了解历史现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拓展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

四、重视多媒体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关注历史领域的重大事件和问题,增加自己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分析能力。

五、认真学习和认真答题,尊重历史学科的学科特性和学科规律,努力提高自己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历史文化修养。

最后,希望广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能够多加努力,严格按以上方面进行学习和掌握,相信必定会在文史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中国历史文选知识点总结

中国历史文选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中国历史文选的那些有趣知识点。

说起中国历史,那可真是源远流长,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

比如说,夏商周时期,那时候的人们可不像咱们现在这样有各种高科技,他们靠种地、打猎为生。

而且那时候的王位传承,还不是像后来的父传子,有的是禅让制呢,就是把王位让给有才能的人。

再说说春秋战国,那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儒家的孔子主张仁爱,到处讲学;道家的老子提倡无为而治,追求顺其自然;还有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大家一起和平相处。

那个时代的思想碰撞,就像一场超级热闹的大派对。

秦朝统一六国,那可是个了不起的大事儿!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文字,修长城,虽然工程浩大,但也展示了强大的实力。

不过秦朝太短命啦,到了汉朝,就慢慢稳定下来。

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那叫一个威风!三国时期,英雄辈出。

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诸葛亮的智慧更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唐朝那更是繁荣昌盛,诗歌盛行,李白、杜甫的诗流传千古。

还有那长安城,热闹非凡,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在那里交流。

宋朝虽然军事上不太强,但经济文化很发达,宋词优美动人。

到了明清时期,小说开始流行,像《红楼梦》《西游记》这样的经典作品,现在咱们还在看呢。

哎呀呀,中国历史文选的知识点太多啦,说也说不完。

不过了解这些,是不是感觉就像穿越了时空,和古人来了一场奇妙的约会?第二篇嗨呀,小伙伴们!咱们接着聊聊中国历史文选的那些精彩知识点。

咱先讲讲古代的政治制度。

从夏朝开始,一直到清朝,制度不断变化。

像周朝的分封制,把土地分给诸侯,诸侯得向天子进贡、听从命令。

后来秦朝的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地方官员都由朝廷任命。

科举制度也很有意思哟!从隋朝开始,读书人为了能当官,拼命读书考试。

要是考中了,那可就光宗耀祖啦。

还有古代的经济发展,农业一直是根本。

从最早的刀耕火种,到后来的铁犁牛耕,技术不断进步。

商业也慢慢发展起来,唐朝的长安城有东市、西市,买卖各种东西。

文史背诵知识点总结图解

文史背诵知识点总结图解

文史背诵知识点总结图解--------------------------------------------------------------------------------一、中国古代文史知识点总结1. 春秋战国时期(1)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为周朝晚期,是一个国家分裂,战乱不断的时期。

(2) 中华五大封建列国:晋、楚、齐、鲁、宋。

(3) 春秋五霸:晋文公、楚庄王、齐桓公、秦穆公、宋襄公。

(4) 鱼丽之变:楚景王在位时发生的一场政变。

(5) 韩詹事庞詡:人称子张,是韩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

2. 唐代(1) 礼部尚书魏征:号暴徒,唐高祖李渊的近臣,玄武门之变的主谋之一。

(2) 长恨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诗题《汉宫怨》,倾诉白居易与武则天之间的爱恨情仇。

(3)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期间擅政54年。

(4) 秋风词: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诗题《登鹳雀楼》,刻画了京城秋日的景象。

3. 宋代(1) 薛峰:宋代宰相,为庆元四年(1198年)的平定流贼大功而声名远播。

(2) 靖康之变:南宋初年(1127年)发生的政治动乱。

(3) 李纲、冯成:南宋名将,抗金名将,在淮西保卫战中被金军围困而身亡。

(4) 陆游:宋代文学家和军事家,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5) 柳永:唐代宰相柳宗元的后裔,有词《蝶恋花》。

4. 明代及以后(1) 走马示西征:中国两汉时期出现的农民起义的急先锋。

(2) 清明上河图:北宋中国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正式名称《清明上河图卷》。

(3) 陶渊明: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代表作《桃花源记》。

(4) 姜夔:宋代士大夫,文学家。

(5) 琼林玉树:唐代文学家戴叔伦的名篇。

--------------------------------------------------------------------------------二、世界古文史知识点总结1. 希腊(1) 希腊雅典:希腊城邦之一,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文化、思想和艺术中心。

历史文选总结

历史文选总结

歷史文選總結---BY小茹姑姑第五單元別史、雜史一、别史、杂史典籍概述别史之名,直至南宋孙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才创别史一目。

什么是别史:别史是不能列入正史,而又关系一朝大事的史书,还包括不入正史的纪传体史书、断代史和国别史。

《隋书·经籍志》史部13类: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薄录。

《四库全书》史部15类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今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

杂史:杂史类目创于《隋书·经籍志》杂史是私家所著,以记载带有掌故性见闻为主的史书杂史的特点:1.私家所修;2.率尔而作;3.兼包众体;4.偏部短记;5.语关军国;别史、杂史在我国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1.数量繁多;2.史料价值高;3.体现了古代文学发展的规模和气势;4.别、杂二史的推陈出新成为古代史坛创造新史体的重要方面;5.加速了古代史学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进程。

别史重点查看篇目《逸周书》《东观汉记》《华阳国志》P293—P295杂史重点查看篇目《国语》《战国策》P299—P300《战国策》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主张和策略,展现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典籍。

P316 通论六:常用文史工具书一、工具书的用途和类别(一)用途:1.语文性工具书:如字典等,主要用于阅读和学习时扫除语言文字障碍2.检索性工具书:帮助选择书籍,提供文献出处,指示读书方法和先后次序、查找文献,称检索性工具书,最常用的主要是书目和索引。

3.参考性工具书:帮助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线索或历史资料的专门书、内容广泛,统称参考性工具书。

主要检索性工具书:《四库全书·总目》、《书目答问》、《贩书偶记》、《中国丛书综录》、《十三经索引》、《十通索引》、《佩文韵府索引》、《诸子索引》第六单元地理方志传统的观点认为地理学是历史学的分支和附庸,故《隋书·经籍志》把地理著作列入史部。

《历史文选》资料整理总结

《历史文选》资料整理总结

一、作者时代代表作学者时代代表作孔子春秋编纂《春秋》、修订《六经》左丘明春秋《春秋左氏传》(左传)、《国语》司马迁西汉《史记》、《报任少卿书》班固东汉《汉书》、《白虎通义》、《两都赋》陈寿西晋《三国志》、《古国志》、《益都耆旧传》范晔南朝刘宋时期《后汉书》、《狱中与诸甥侄书》沈约南朝《宋书》、《迩言》、《四声谱》萧子显南朝梁《南齐书》魏收北齐《魏书》、《美女篇》、《挟琴歌》荀悦东汉末《前汉纪》袁弘东晋《后汉纪》常璩东晋《华阳国志》、《蜀李书》崔鸿北魏《十六国春秋》郦道元北魏《水经注》杨炫之北朝《洛阳伽蓝记》姚察南朝《汉书训纂》、《文集》、《说林》、《传国玺》、《西聘道里记》、《梁书》前26卷姚思廉唐初《梁书》、《陈书》、《文思博要》令狐德棻唐《周书》魏徵唐《隋书》、《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房玄龄唐初《唐律疏议》、《大唐新礼》李延寿唐《南史》、《北史》和《太宗政典》欧阳修北宋参与纂写《新唐书》、《五代史》,代表作《醉翁亭记》、《秋声赋》郑樵南宋《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蔑里乞·脱脱(脱脱)元主持修《辽史》、《金史》、《宋史》司马光北宋主持编纂资治通鉴;代表作品《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毕沅清编纂《续资治通鉴》代表作品《传经表》、《经典文字辨正书》裴子野南朝齐、梁时除《宋略》外,还有《集注丧服》2卷,《续裴氏家传》2卷,《众僧传》20卷,《百官九品》2卷,《附益谥法》1卷,《裴子野文集》20卷,均佚。

二、名词解释<作者、体例、朝代、内容、优点不足、注本/版本>1、《尚书》现存最古史书,主要记载上古帝王的言论,春秋时孔子辑录删定,定为百篇,它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的汇编,它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经孔子按朝代编排后,同时也是我国编年史的开端,而《禹贡》一篇总结了秦统一前的地理知识因此它作为中国最早的一篇地理志,又为后世书志体开先例。

·优点:史料价值高,在体例和编纂方法上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开纪事本末,书志,编年史之端·不足:只是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注本】:(1)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2)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万有文库本)(3)今人曾运乾《尚书正读》(4)今人杨筠如尚书覈(音同何)诂【尚书今古文之争】《尚书》自西汉初年分为今文、古文两种版本。

中国历史文选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文选复习资料

序,传和语录;其中案序为概说该学派之基本情况,诸如该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主要代表人物,与其他学派的关系等等,传即是学者传记,语录即是收录该派名言至理并附有评论。

6.《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2][1]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

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3]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

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

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史事、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正误异同等。

由于《史通》总结唐以前史学的全部问题,因而拥有极高史学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书的编著时间始于唐代武后长安二年,至唐中宗景龙四年成书,花了九年时间。

7.《文史通义》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

它是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与刘知几的《史通》一直被视作古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双璧。

道光十二年(1832)由作者次子华绂首刊于开封,称为大梁本。

章学诚(1738-1801年),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市)人,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一位杰出的史学评论家。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不仅批判了过去的文学和史学,也提出了编写文史的主张。

他对编纂史书的具体做法,又表现在他所修的诸种地方志之中。

章学诚在这部书中提出了“经世致用”、“六经皆史”、“做史贵知其意”和“史德”等著名论断,建立了自己的史学理论体系;同时还在总结前人修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志属信史”、“三书”、“四体”、“方志辨体”和建议州县“特立志科”等重要观点,建立了方志理论体系,创立了方志学,从而奠定了章学诚在清代史学上的重要地位。

8.《读史方舆纪要》是清朝初年顾祖禹所撰,原名《二十一史方舆纪要》,古代汉族历史地理、兵要地志专著。

常简称《方舆纪要》。

共一百三十卷。

《读史方舆纪要》综记“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得失之迹”,具有浓厚的历史军事地理学特色。

该书为兵家所重,被誉为“千古绝作”、“古今之龟鉴、治平之药石”,是研究中国军事史、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文选考点总结
一、甲骨文
前言简述部分:定义: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因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又称为契文(刀刻
文字)。

内容主要是商代后期王室占卜的记录,故又称卜辞。

最初在河南安阳的殷都废墟中出土,故又称殷墟文字。

甲骨文已经脱离图画文字形态,文字构型以象形为基础,辅以形声
和假借字,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汉字,证明了汉字产生在此之前,并使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上溯到商代。

填空重点:
1、甲骨总数在十五万片以上。

2、单个文字大约在五千左右,已被认知的尚不足两千字。

3、一条完整的甲骨卜辞,应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

4、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王考》
5、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中科院出版社)为总结性著作。

课外补充:
1 、1899 (光绪25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甲骨,被称为“甲骨文之父”。

2、甲骨的发现以及殷墟性质的推定导致1928年开始的殷墟发掘,成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端。

3、甲骨四堂:罗振玉(雪堂)、郭沫若(鼎堂)、王国维(观堂)、董作宾(砚堂)。

4、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二、金文
前言概述部分:
定义:
“金文”现代涵义有二,一是指商周(或含秦汉)时期刻铸在铜器上的整篇铭文文献,此义约始于清吴式芬的《捃古录金文》;一是指甲骨文之后的一种字体或书体,此义约始于
容庚的《金文编》。

填空重点:
1、金文内容多反映战争、社会动乱等重大历史事件。

2、容庚《商周彝器通考》、《金文编》。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

4、金文的学术价值是多方面的,为古文字学研究和先秦史中周代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诗经
前言概述部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删订。

原本称《诗》经博士后,始称
,汉武帝立五《诗经》,为儒家经典之一。

填空重点:
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风》是周代各诸侯国的地方乐歌。

3、全书共计三百零五篇。

4、其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5、它记述了周代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情况,反映了周代的阶级关系和劳动人民的抗争。

6、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7、《诗经》是一部政治、伦理、文学、语言,以及博物知识的百科全书。

8、《诗经》四家:齐人袁固《齐诗》、鲁人申培《鲁诗》、燕人韩婴《韩诗》、鲁人毛亨《毛诗》。

目前只有《毛诗》一家流传于世。

9、本文选自《十三经注疏》。

名词解释:
《七月》中出两个。

四、尚书
前言概述部分:
《尚书》是我国现_____ 是上古文献的汇编本。

这些文献所涉及的时
代,上自传说时代的尧舜,下至春秋时代的秦穆公,按虞夏商周四代编排。

《尚书》原名《书》,到汉代始称为《尚书》,尚通“上”,意指上代之书。

填空题重点:
1、《尚书》在汉代出现了今古文之争,由此涉及到若干篇的真伪问题。

2、清代阮元校定的《十三经注疏》中所收《尚书正义》,仍包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

3、清代孙星衍以汉魏时人的注解为主,吸取__________ 注疏》。

名词解释:《牧誓》第一段或有一个字词解释
论述题:《牧誓》或有一篇读后感。

五、仪礼填空题重点:
1、《仪礼》共十七篇,为儒家六经之一。

2、关于作者的三种说法,其一为周公所作,其二为孔子所作,其三为战国末或汉代儒者所作。

3、《仪礼》十七篇的具体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冠、婚、乡、射、朝、聘、丧、祭八类礼仪。

基本包括了古代的相互交际之礼的行为规范的概要。

4、今本《仪礼》各篇的内容分为经、传、记三部分。

论述题:或探究与《学记》一篇的联系。

填空题重点:
1、《礼记》是对“礼经”一一《仪礼》的解释,是两汉以及汉以前的儒家学者解释《仪礼》的文章选集。

2、梁启超将《礼记》分为五类:一是礼仪和学术通论类;二是与《仪礼》关系密切,
解释《仪礼》类;三是记载孔子言行或孔门弟子等记录杂事类;四是记载考辩古代制度礼节
类;五为格言。

字词解释:
《王制》篇p52~53或有一个字词解释。

七、周易
前言概述部分:
《周易》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整合先秦思想界学术成就的哲学专著。

全书分为两部分,
即《易经》和《易传》。

填空题重点:
1、八卦的取象,已经从阴阳二爻对事物的广泛象征,发展到对自然界八种基本物质的基本象征。

2、乾卦、坤卦、震卦、巽卦、坎卦、离卦、艮卦、兑卦。

3、这八种基本物质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4、《易传》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对《易经》的诠释之作。

5、《周易》的注本,最著名的是《周易注疏》,乃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

八、左传
前言概述部分: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历史学家左丘明所撰。

它以鲁国十二位君主为
纪年顺序,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后记载了二百六十九年的史事,约十八
万余字。

填空题重点:
1、《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其中前两部用义理解释《春秋》,政治哲学意味较浓,不为史家所重。

2、与《春秋》相比,《左传》在编年史体例和写作手法上有了新的发展:一是完善了叙事方法,二是丰富了史料,三是艺术性、
3、现在最通行的注本是杜预所撰《春秋经传集解》,其次便是唐代孔颖达为《左传》所撰疏证,名为《春秋左传正义》。

论述题:或为论述其与《国语》的联系。

前言概述部分: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又称春秋外传。

其作者旧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作。

但唐
代以后,不少学者提出异议,认为此书并非左丘明所为,其成书年代当在战国后期。

填空题重点:
1、内容:《周语》三卷,《晋语》九卷,《楚语》、《越语》、《鲁语》各二卷《齐语》、《郑语》、《吴语》各一卷。

2、最早对本书进行注释者为三国吴人韦昭。

十、《战国策》
前言概述部分:
《战国策》简称《国策》。

相传原是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而成,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不同名称。

填空题重点:
1、西汉时刘向对其进行了系统整理,按战国时期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
中山等十二国次序,删去重复,定为33篇。

卜一、老子
前言概述部分:
《老子》是春秋时期老子撰写的哲学论著,是道家学派的奠基之作。

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人。

全书八十一章,约五千字。

前三十七章围绕“道”展开,后四十四章围绕“德”展开。

汉代后随着道教不断发展,《老子》被人们尊称为《道德经》。

是研究古
代思想史、哲学史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史料书。

填空题重点1、目前比较可靠的古注本是三国魏人王弼《老子注》
十二、论语(董恩林重点与许刚重点出入部分)
前言概述部分p114~115
十三、孟子
前言概述部分p123~124
十四、荀子
前言概述部分p132~133
整理依据: 许刚、董恩林所划重点王奕
尹提供重点部分2010级林嘉
慧提供资料《中国历史文
选》
刘思农整理
201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