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中国古代物理学知识及其应用简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专业:数学史(研究生)
课程: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学期:2009-2010学年上
指导老师:侯刚
中国古代物理学知识及其应用简述
学生:陈鹏
学号:09205017
中国古代物理学知识及其应用简述
陈鹏
(数学科学学院,09205017)
摘要:中国古代涉及到的物理知识面是相当广泛的,它不仅涉及到力学、光学、声学和热学,而且也探讨了物质的本源。同时也可看出,古代在物理知识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也有独到的见解和创造性的应用,很多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关键字:物理力学光学声学热学
中国古代很早即有物理一词,但其泛指一切事物的道理。正如明末方以智的《物理小识》所说,“物理在一切中”,即使“性命、生死、鬼神”,也“只一大物理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物理学是有术无学”,只是停留在经验阶段,没有理论、没有方法,充其量也只达到一定程度技术的层次。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人的与物理学有关的经验理论也是科学理论,中国古代物理学历史悠久而内容丰富。
抛开学术上的争论,客观地讲,一方面中国古代人对许多物理现象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上升到经验得以应用,另一方面中国古代人也曾对自然现象的认识达到极高度抽象的理论层次,并用这些理论理解和解释自然现象、物理现象。中国古代有没有物理学,这一方面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另一方面重要的是必须依靠史实说话。只要对中国古代的物理学知识和中国古代解释自然现象的理论有充分的认识,人人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因此,认真学习这部分知识,就比一味地争论更加重要和有意义。而且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结论,还受限于我们的历史观念以及我们所能掌握的史料的丰富程度,而这两方面都是可变量。如1987年在河南贾湖斐李岗文化遗址,现为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员的张居中等人发现了距今8000年左右的完整的由鹤类长肢骨制成的骨笛,这些骨笛长约20㎝,7孔,有7个音阶。这一发现使中国的音乐文化历史一举远远超越巴比伦、埃及的音乐历史。象这类发现的出现自然要修正我们对中国古代相关物理学知识的历史看法。因此,随时间的推移、研究的进步、新发现的出现,人们对中国古代物理学知识的认识难免还会发生变化。下面首先简单展示一下中国古人在认识自然现象时形成的物理学知识及其应用情况。
一.对运动的认识
《墨经•经上》说:“动,域徙也。”显然这是指物体位置改变的机械运动。关于静止,《经上》说:“止,以久也。”物体在某一位置停留一段时间。在《庄子》中,庄子记述了其好友惠施的一些学术观点,其中有:“轮不碾地”以及“飞鸟之景未尝动也”的说法,可以想象其对运动的思索已达到相当高的认识水准。
中国古人对运动的相对性也有较早的清楚的认识,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很多,如汉代成书的《春秋纬•元命苞》中说:“天左旋,地右动。”而南唐的谭峭在其著作《化书》中也说:“作环舞者,宫室皆转,瞰迥流者头目自旋。”更加令人惊异的是在汉代成书的《尚书纬•考灵曜》中,我们可以看到善于观察的古代中国人竟然认识到了力学的相对性原理的思想:“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在大舟中,闭牖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力学的相对性原理也叫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在1623年出版的伽利略的著作《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中,伽利略是这样描述的:“把你和一些朋友关在一条大船甲板下的主舱里,再让你带几只苍蝇、蝴蝶和其它小飞虫。然后,挂上一个水瓶,让水一滴一滴地滴到下面一个宽口罐里。船停着不动时,你留神观察,小虫都以等速向各方面飞行,鱼向各个方向随便游动,水滴滴进下面的罐子中。你把任何东西扔给你的朋友时,只要距离相等,你向这一方向不比向另一方向用更多的力。你双脚齐跳,无论向哪个方向跳过的距离都相等。当你仔细观察这些事情后(虽然当船停止时,事情无疑一定是这样发生的),再使船以任何速度前进,只要运动是匀速的,
也不忽左忽右地摆动。你将发现,所有上述现象丝毫没有变化,你无法从其中任何一个现象来确定,船是运动还是停着不动。……”伽利略的思想与中国古人的智慧何其相似。最保守地估计中国古人的这一思想的提出早于伽利略也要在1600年以上。
二.动力学方面的知识
《墨经•经上》说:“力,刑之所以奋也。”这句话的含义,学术界还有争议,但不可否认这是有意识的对力的一种定义,而这句话很大程度上断定了力与形变的关系。其上还说:“力学,重之谓。”这表明在当时看来,重力仍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力之一。直到中国近代早期西方力学翻译成中文时,还曾译为重学。
《考工记》中说:“马力既竭,輈犹能一取也。”显然对惯性有了一定的认识。王充在其《论衡•状留篇》中说:“车行于陆,船行于沟,其满而重者行迟,空而轻者行疾。”可见王充对惯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还清楚只有外界其他物体的作用力才能改变物体的状态。他在《论衡•效力篇》中说:“古之多力者,身能负荷千钧,手能决角伸钩,使之自举,不能离也。”
中国古人对弹性力也曾有深刻的认识。《考工记•弓人》中有“量其力,有三均”的说法。东汉郑玄在注解时说:“参、均者,谓若干胜一石,加角而胜二石,被筋而胜三石,引之中三尺。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弛其弦,以绳缓擐之,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故书‘胜’。”唐代贾公彦对郑玄的话又做如下解释:“此言谓弓未成时,干未有角,称之称一石;后又安角,胜二石;后更被筋,称之即胜三石。‘引之中三尺’者,此据干、角、筋三者俱总,称物三石,得三尺。若据初空干时,称物一石,亦三尺;更加角,称物二石,亦三尺;又被筋,称物三石,亦三尺。郑又云‘假令弓力胜三尺,引之中三尺’者,此即三石力弓也。必知弓力三石者,当‘驰其弦,以绳缓擐之’者,谓张之,别以一条绳系两箫,乃加物一石张一尺;二石张二尺,三石张三尺。”学术界基本认为中国古人在制造弓弩的过程中应用了弹性定律的知识。弹性定律在西方称为胡克定律,由英国物理学家胡克于1660年左右发现,而这比郑玄晚了近1500年。
三.简单机械方面的知识及应用
杠杆是最简单的机械,中国古人制造的简单机械中,杠杆平衡原理的应用也最为常见。将一长杆通过绳索悬挂于一立柱上,以悬挂点为支点,长杆可象秤杆一样上下摆动,使支点不在杆的中点,这样的装置中国古人称之为桔槔。传说商汤时“伊尹始作桔槔”,这种装置在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农村尚可普遍看到,主要用于取水,在杆系桶的另一端一般还可以系重物,根据杠杆平衡原理,这样提水时省力。汉刘向在《说苑•反质》中说:“卫有五丈夫,俱负缶而入进灌韭,终日一区。邓析(春秋末人)过,下车为教之曰:‘为机重其后,轻其前……终日灌韭,百区不倦。’”
利用杠杆原理的还有脚踏碓、水碓以及天平、杆秤等等。《墨经•经说下》说:“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学术界认为这叙述的是杠杆平衡原理。其中标与本分别指秤杆的支点到秤锤的距离和支点到悬秤钩处的距离,权即秤锤或砝码。1954年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战国楚墓出土的天平横杠长27㎝,离杆端0.7㎝处有两盘,以两为单位的砝码系列有:4.00,1.78,1.00,0.495,0.25,0.15,0.062,0.043,0.026。
滑轮,古代称滑车。从春秋战国开始即有广泛应用。《墨经》中的“绳制”也指滑轮。《礼记正义》说公输班为季康子葬母创造了转动机关,为助楚攻宁创制了云梯,其中都使用了滑轮。辘轳可能产生于商末周初。宋代曾公亮《武经总要》说:“周武王以飞桥、辘轳,越沟堑,飞江天”。
四.流体力学方面的知识
从上古人们“见窾木浮而知为舟”(《淮南子》)、东周时人们以舟量物(《符子》)到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