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混易错点梳理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整理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bf8989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c.png)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整理文化生活中常常存在一些易混易错的点,下面整理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关的解析。
一、文化交流易混点1.语言交流混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易发生语言理解上的误解。
比如,不同国家对同一个词汇的定义可能不同,造成交流上的困扰。
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确保双方彼此理解对方的意思,可以通过更多的解释和举例来帮助理解。
2.社交礼仪的误解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社交礼仪有所不同,一个动作在一个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在跨文化交流中,需要特别注意礼貌和尊重,在不了解对方文化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冒犯。
3.信仰和宗教的碰撞不同国家和民族对于信仰和宗教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相应的习俗。
在跨文化交流中,必须尊重对方的信仰和宗教,不要对其进行嘲笑或轻视。
二、文化娱乐易混点1.艺术表演的个人喜好不同的人对于艺术表演有不同的喜好,有些人喜欢音乐会,有些人喜欢话剧,有些人喜欢电影。
在选择文化娱乐活动时,应尊重他人的选择,不要一味地强迫自己的喜好。
2.文化娱乐的经济支出参与文化娱乐活动需要花费一定的金钱,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他们对文化娱乐的支出也有不同的看法和能力。
在参与文化娱乐活动时,应量力而行,不要因为追逐潮流而过度消费。
3.文化娱乐对人的影响文化娱乐活动有时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选择参与何种文化娱乐活动时需要审慎考虑,避免受到一些不良的影响。
三、文化传承易错点1.文化继承的方式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方式,有的是通过语言、文字,有的是通过传统习俗、艺术表演等。
在进行文化传承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保持文化的纯粹性。
2.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易失误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环境的变迁、时代的变革而产生一些误解和遗漏。
为了更好地传承文化,需要定期进行总结和整理,确保文化能够得到有效传承。
3.文化传承中的创新文化传承并不意味着完全固守传统,适当的创新和融合可以使文化更加生动有趣。
在进行文化传承时,需要注意传统与创新的平衡,保持文化活力的同时,也要保留传统的核心价值。
高中化学易忘易错易混知识点大梳理
![高中化学易忘易错易混知识点大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8f3fdb5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3.png)
高中化学易忘/易错/易混知识点大梳理常错点1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常错点2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
辨析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
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常错点3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辨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
常错点4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辨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常错点5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1辨析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 L,也可能不是22.4 L常错点6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
辨析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
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算时,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 L·mol-1常错点7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溶剂的体积。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357f4f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e.png)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哲学似乎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但实际上,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然而,在学习和理解生活与哲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容易让我们产生困惑和误解。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这些容易出错和混淆的地方。
一、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是一个基本的哲学原理,但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在理解和应用上出现偏差。
易错点:认为意识可以独立于物质存在,或者意识能够直接决定物质。
例如,有人相信通过纯粹的意念就能改变物质世界,这是错误的。
意识的确具有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在物质基础上发挥作用的,它不能超越物质的限制。
易混点:分不清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次关系。
物质的决定作用是根本的、第一位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
意识的能动作用再强大,也必须以物质为前提。
我们不能过分夸大意识的作用而忽视物质的基础性。
二、运动与静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这是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基本观点。
易错点:把相对静止理解为绝对静止。
比如,有人看到一栋建筑物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变化,就认为它是绝对静止的。
然而,从微观层面和更长远的时间尺度来看,建筑物的材料在发生细微的变化,它只是在我们所观察的特定时间段和特定条件下呈现出相对的静止状态。
易混点:不能正确把握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没有绝对的运动就无所谓相对的静止,没有相对的静止也无法体现绝对的运动。
三、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易错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试图创造或消灭规律。
有些人在面对困难时,妄图违背自然规律或社会发展规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易混点:把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同于可以随意改变规律。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我们可以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来利用规律,但绝不能违背规律。
134个易错知识点总结
![134个易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a9ba71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c.png)
134个易错知识点总结【数学】1.错:在算式中未根据运算优先级进行计算。
对:先做括号内的运算,然后进行乘除法,最后进行加减法。
2.错:计算百分比时未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
对:将百分数除以100得到小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3.错:未正确使用平方根、立方根的符号。
对:记住平方根使用√,立方根使用³√。
4.错:未正确运用因式分解法简化算式。
对:利用因式分解法将算式简化,简化后容易进行计算。
5.错:未正确使用分数的运算规则。
对:分数的加减法需通分后再进行计算,乘除法直接进行即可。
6.错:错误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
对:相似图形是指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图形,对应边长之比为相等。
7.错:未理解平行线与垂直线的相关性质。
对:平行线间的对应角相等,垂直线间的对应角互补。
8.错:未根据条件进行方程的解法。
对:要根据方程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解法进行求解。
9.错:未合理运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对:可使用代入法、消元法等方法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10.错:未掌握概率计算方法。
对:概率计算可使用排列组合、实验法等方法进行求解。
【物理】1.错:未理解位移、位移方向与距离的概念。
对:位移包含位移大小和方向,而距离只包含位移大小。
2.错:未理解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关系。
对:速度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率,而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3.错:未正确使用牛顿三定律。
对:牛顿第一定律指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受力为零,第二定律指F=ma,第三定律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错:未正确理解动能与势能的概念。
对:动能为物体运动能量,势能为物体位置能量,它们可相互转化。
5.错:对简单机械计算方法不熟悉。
对:机械问题需按机械原理进行计算,可利用机械利益点等进行计算。
6.错:未正确理解声音与光的传播方式。
对:声音是机械波,需要媒质传播;光是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
7.错:未正确运用折射定律计算折射角。
对:折射定律可用n₁sinθ₁=n₂sinθ₂进行计算。
中学重要知识点总结语法易混点与错误解析
![中学重要知识点总结语法易混点与错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84e56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b.png)
中学重要知识点总结语法易混点与错误解析中学重要知识点总结:语法易混点与错误解析语法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而在语法学习中,有些知识点容易混淆,容易出错。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下面将对中学语法学习中的易混点和常见错误进行总结和解析。
一、难点总结1. 时态的混淆时态是指表示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时间的形式。
在中学语法学习中,时态的使用常常容易混淆。
主要的混淆点有以下几个:(1)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的混淆: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性、习惯性或客观真理等,而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的具体时刻或阶段。
(2)现在进行时与现在完成时的混淆: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而现在完成时表示过去发生了,但与现在仍然有关的事情。
(3)一般过去时与过去进行时的混淆: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状态,而过去进行时表示过去某一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
2. 词性的混淆词性是指词语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和所表达的意义。
在中学语法学习中,有些词性容易混淆。
主要的混淆点有以下几个:(1)名词与动词的混淆:名词用作主语、宾语等,而动词则表示动作或状态。
(2)形容词与副词的混淆:形容词用于修饰名词,副词则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
(3)名词与代词的混淆:名词表示事物名,而代词则代替名词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
二、错误解析1. 时态错误解析时态错误是中学生常犯的语法错误之一。
根据实际分析,时态错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时态一致错误:句子中的时态不一致,导致语句表达不准确。
例如:错误:I will go to the park yesterday.正确:I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2)时态选择错误:句子中所用的时态不适合表达的时间状况,导致语句含义不清。
例如:错误:He goes to the park last week.正确:He went to the park last week.2. 词性错误解析词性错误是中学生语法学习中的常见错误之一。
必看60个易错易混点
![必看60个易错易混点](https://img.taocdn.com/s3/m/663a2d223968011ca3009119.png)
必看60个易错易混点易错点1 误认为生物名称中带有“菌”字的都是细菌(1)细菌:从名称上看,凡是“菌”字前带有“杆”“球”“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2)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
(3)真菌类:属于真核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根霉、青霉、曲霉、毛霉等)、大型真菌(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灵芝等)。
易错点2 误认为生物名称中带有“藻”字的都是植物蓝藻(念珠藻、鱼腥藻、颤藻、螺旋藻、发菜等)属于原核藻类,但绿藻、红藻等属于真核藻类。
易错点3 误认为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常见的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等)是真核生物;单细胞绿藻(如衣藻)、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等都是真核生物。
易错点4 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不是C,而是O;组成细胞干重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才是CC、H、O、N四种基本元素中,鲜重条件下:O>C>H>N;干重条件下:C>O>N>H,可以用谐音记忆法来记忆:鲜羊(氧)干碳。
易错点5 斐林(班氏)试剂不能检测所有糖类还原糖可与斐林(班氏)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非还原糖有蔗糖、淀粉、纤维素等,但它们都可以通过水解生成相应的还原性单糖。
易错点6 糖类不是细胞中的唯一能源物质(1)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含有大量的化学能,都可以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产物中都有CO2和H2O。
正常情况下,脂肪、蛋白质除正常代谢产生部分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外,一般不供能,只有在病理状态或衰老状态下才氧化供能。
(2)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太阳能是最终能量来源;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糖原。
易错点7 不要认为所有多肽中的肽键数都是氨基酸数-1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环状肽,其肽键数=缩合产生的水分子数=水解所需水分子数=氨基酸个数。
易错点8 有细胞壁的不一定都是植物细胞植物细胞一定有细胞壁,但有细胞壁的并不一定都是植物细胞,如原核细胞(除支原体外)、真菌细胞也有细胞壁。
2024注安易错易混知识点
![2024注安易错易混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335c4b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3.png)
2024注安易错易混知识点一、注安易错易混知识点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咱都知道注安考试里,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这块就特别容易混淆。
比如说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像设备设施的缺陷,像机械强度不够啦,刚度不够啦,稳定性差啦,这可都是常考点。
还有噪声危害,很多人就分不清工业噪声和生活噪声在注安里的区别。
工业噪声那可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像机器轰鸣那种,可别和大街上汽车喇叭声那种生活噪声搞混喽。
二、安全管理原理与原则这里面有个系统原理,好多小伙伴就迷糊。
它包含动态相关性原则,就是说系统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可别以为各要素是孤立存在的。
还有人本原理里的激励原则,激励员工的方式多种多样,像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啥的,可别只记一种就觉得万事大吉了。
三、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分为防止事故发生的和减少事故损失的。
防止事故发生的,像消除危险源,这是最根本的。
可大家经常把它和减少事故损失的措施弄混。
减少事故损失的措施,像隔离、设置薄弱环节等,和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在目的和手段上都有很大差别。
四、电气安全电气安全里的接地和接零就特别让人头疼。
接地呢,主要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漏电时触电事故,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
接零则是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系统的零线连接,这俩在原理和应用场景上有很大不同。
还有电气火灾和爆炸的预防,像过载、短路这些导致电气火灾的原因,一定要分清。
五、特种设备安全特种设备像锅炉、压力容器这些,它们的安全管理要求可严格了。
就拿锅炉来说,水位的控制那是相当重要,如果水位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引发危险。
压力容器的压力控制也是个易错点,超压使用那可不行,很多人就容易忽略这个压力范围的严格要求。
六、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里的爆炸极限这个概念很关键。
它是指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就是爆炸极限。
很多同学对这个概念理解不深,导致在做题的时候老是出错。
常见易混易错字汇集
![常见易混易错字汇集](https://img.taocdn.com/s3/m/cec46ac231126edb6e1a10b9.png)
知识清单要点1 错别字致误原因1.因音同形近致误.如“国籍”误为“国藉”,“嬴政”误为“赢政”。
2.因音同或音近致误.如“滥竽充数”的“竽”误为“芋”,“提纲”的“提”误为“题”,“经络”的“经”误为“精”。
3.因形近致误。
如“如火如荼”的“荼”误为“茶”,“草菅人命”的“菅”误为“管”,“相形见绌”的“绌”误为“拙”。
4.成语望文生义致误。
一些成语中的字,如果不了解其来源和意义,就会因望文生义二导致字形错误,如“祸福予共”应为“祸福与共”,“一言即出”应为“一言既出”。
5.义近致误。
因为意义比较接近,所以这类字辨别起来难度很大。
如“船仓”中的“仓”应为“舱”,“辩别”中的“辩”应为“辨”。
要点2 常见易混易错字汇集A1.衰兵必胜()2.爱滋病()3.爱昧()4.按装()5.安祥()6.按步就班按部就搬()7.暗然()8.暗剑伤人()9.遨游(“遨”不同于“翱翔”的“翱”)B1.“拔”是指外拉,抽取,夺取。
如拔河、拔苗助长。
“拨”与“拔”字形相近,发音不同,应注意区分。
如拨款、拨款反正。
2.白头携老()3.管中窥豹,可见一般()4.搬门弄斧()5.“报道”与“报导”读音相似,含义相同,现提倡用“报道”6.“爆发”指猛然破裂或迸出,突然发生。
如火山爆发、爆炸、爆冷门。
另外,在用于社会事物时,“爆发”指像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
“暴发”多用于山洪、大水、风雨、疾病等的突然发作,另外,“暴发”在指突然发财或得势时,多含贬义。
7.“倍”指加倍,跟原数相乘,也指加倍、格外的意思。
“倍增”是指成倍的增长。
如:信心倍增、倍感亲切、倍思亲。
“备”表示完全。
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备受青睐。
8.“崩”是指崩塌、崩裂。
如:崩溃、崩塌。
“迸”是指向外溅出或喷射、突然碎裂。
如:迸发、迸溅、迸碎。
9.逼上粱山()10.毕躬毕敬()11.蔽帚自珍敞帚自珍()12.金壁辉煌()13.“必须”的意思是指一定要,通常用来修饰其他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如“必须努力学习”,其否定式是“无须”“不须”或“不必”。
初中历史易混易错知识点大全
![初中历史易混易错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f30009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a.png)
初中历史易混易错知识点大全1.春秋战国时期的易混易错知识点:-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出现了春秋五霸的历史事件。
易混易错点是:春秋五霸的顺序和姓名。
正确的顺序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的时期,各国相互争霸。
易混易错点是:六国的称谓和所在地。
正确的六国称谓和所在地是:齐(山东)、楚(湖北)、燕(河北)、赵(河北)、秦(陕西)、韩(河南)。
2.秦朝的易混易错知识点:-秦朝的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易混易错点是他的真实姓名。
正确的姓名是赵政。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变革,其中最著名的是焚书坑儒。
易混易错点是焚书坑儒的时间。
正确的时间是公元前213年。
3.汉朝的易混易错知识点:-汉朝的第一位皇帝是刘邦,易混易错点是他的尊号和谥号。
正确的尊号是高祖,谥号是高帝。
-汉朝的两位著名皇帝是汉武帝和汉文帝,易混易错点是他们的历史事件。
汉武帝开创了中原地区的大一统局面,而汉文帝则下令设立西域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4.三国时期的易混易错知识点:-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三国分别是魏、蜀、吴。
易混易错点是三国的代表人物和国君。
魏国的代表人物是曹操,国君是曹丕;蜀国的代表人物是刘备,国君是刘备;吴国的代表人物是孙权,国君是孙权。
-三国时期还有一位著名的军事将领,他就是诸葛亮。
易混易错点是诸葛亮的字和号。
他的字是孔明,号是卧龙。
5.唐朝的易混易错知识点:-唐朝的第一位皇帝是李渊,易混易错点是他的尊号和谥号。
正确的尊号是太宗,谥号是高祖。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时期之一,著名的诗人有杜甫、李白等。
易混易错点是他们的号和号令。
杜甫的号是少陵野老,李白的号是诗仙。
6.明朝的易混易错知识点:-明朝的第一位皇帝是朱元璋,易混易错点是他的朝代名称和庙号。
朝代名称是明朝,庙号是太祖。
-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是朱棣,易混易错点是他的谥号和庙号。
谥号是成祖,庙号是仁宗。
中考数学最易出错61个知识点
![中考数学最易出错61个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b52701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8.png)
中考数学最易出错61个知识点中考数学是中学学生所要参加的一项重要考试,其中涉及的知识点众多,且易出错。
在这里,我将为你详细介绍中考数学中最常见的61个易出错知识点。
1.四则运算:在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时,容易出错的地方主要有横式运算错误、进位或借位错误、计算优先级错误等。
2.小数和分数:容易忽略小数点位置,小数转化成百分数或分数时易出错。
3.百分数:容易忘记将百分数转换成小数或分数,计算百分数的加减乘除时易出错。
4.平方和立方:容易将平方和立方的运算法则记错,例如平方数的开平方计算等。
5.代数式的计算:在多项式的加减乘除时容易忽略项,忘记合并同类项等。
6.等式和方程:在等式的加减乘除时易出错,方程的解错等。
7.几何图形的计算:容易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时忽略单位,记错公式等。
8.几何相似:容易混淆正相似和全等,计算相似比时出错。
9.圆与圆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弦长、弧长、扇形面积等计算容易出错。
10.直角三角形:容易记错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的计算。
11.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容易忘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计算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12.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容易计算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忽略高,记错公式。
13.计算用纸:容易使用错单位,计算时纸上的步骤和结果容易出错。
14.逻辑推理和证明:在逻辑推理和证明问题时容易漏项,记错条件或结论。
15.统计与概率:在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时易出错,概率计算容易忽略条件。
以上是中考数学中最常见的61个易出错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为了避免这些易出错的情况,建议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多做相关的练习题,掌握基本技巧和方法,加强解题能力。
此外,同学们还可以多与同学、老师交流,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
高中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f8967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d.png)
高中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一、商品的基本属性易错点: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易混点: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货币的职能易错点: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
易混点:货币充当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三、纸币易错点:纸币的发行量越多越好。
易混点: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四、汇率易错点: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易混点: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汇率跌落,外币贬值,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五、影响价格的因素易错点:供求决定价格。
易混点: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六、价格变动的影响易错点: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大,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
易混点: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大。
七、影响消费的因素易错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增加居民收入。
易混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是主要途径。
八、消费类型易错点: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易混点:贷款消费不一定是超前消费。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的贷款消费,不属于超前消费。
九、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易错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可取的。
易混点: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要具体分析,过分标新立异不可取。
十、生产与消费易错点:消费决定生产。
易混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十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易错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易混点: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但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易错易混词汇总
![易错易混词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6cdd678cfc789eb162dc825.png)
易错易混词汇总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
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
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
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
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
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
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
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
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第二部分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
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
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易错易混点
![易错易混点](https://img.taocdn.com/s3/m/34ab6ec676a20029bd642d3b.png)
易错易混点大全一、经济生活1、降息、缩减基础货币供应等,形成合力,助推企融资成本下降。
2、企业是否盈利取决于企业是否提高劳动生产率。
3、城镇化就是扩大城市规模,,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4、城镇化就是要坚持速度优先。
5、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的结合创造了价值。
6、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7、投资者应承担风险,风险越大的公司其投资收益率越高。
8、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9、发挥财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10、财税政策是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运行,实行国家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11、财政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12、流通模式的改变避免了生产风险。
13、信用卡是金融机构开具的支付凭证。
14、公司主动减少营利,拓展市场空间。
15、新职业的出现提高了劳动者的报酬。
16、新兴行业的发展使劳动力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17、银行利率额下调有利于扩大银行的营利空间。
18、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消费观念。
19、智能家居产业能够满足人们的生存资料消费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20、股票到期还本付息,对投资者有较大的吸引力。
21、股票能够带来高收益,回避了投资的风险性。
22、大学生优化创意设计,消除自主创业的风险性。
23、政府提供市场机会,做好青年创业服务工作。
24、政府推出市场管理,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
25、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同步富裕。
26、只有货币才能承担价值尺度的职能,27、黄金作为一种商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8、使用银行卡可以缓解通货膨胀,相当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十分安全。
29、黄金价格的波动是有价值变化引起的。
30、农产品的价格变化由流通环节决定,农产品“好货便宜,便宜无好货”。
31、免税产品一般是生活必需品。
32、实施缩减性财政政策和提高贷款基准利率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33、广告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代言明星的声誉决定产品的荣誉。
34、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易错点汇总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易错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3227f4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6.png)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易错点汇总1.大小比较:很多学生容易混淆大于号和小于号的方向,导致在进行比较时出错。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大于号吃小于号”的口诀来帮助记忆。
2.单位换算:在进行长度、重量、时间等单位换算时,学生容易把换算系数搞错,导致计算错误。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可以将单位换算与乘除法结合起来,进行计算。
3.分数的运算:学生在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时,容易忘记找到分子和分母的公共因数,导致结果错误。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可以先约分,再进行运算。
4.数字的读写:学生在读写数字时,容易忘记数字的顺序,导致数字写错。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练习写数字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准确性。
5.图形的名称和属性:学生在辨认图形的名称和属性时,容易混淆,导致图形的辨认错误。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观察图形,记住它们的特征和名称。
6.两步运算:在进行多步运算时,学生容易跳过其中的一步,导致结果错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加减乘除的方式进行多步运算,确保每一步都被执行。
7.问题的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容易把问题中的关键信息漏掉,导致解题方向错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画图、找关键词等方法来理解问题,确保解题方向正确。
8.位值与位数:学生在进行十进制数位值的理解时,容易把位值和位数混淆,导致结果错误。
为了理解清楚位值和位数的概念,可以通过举例、画图等方式进行练习。
9.错误的计算方法: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容易采取错误的计算方法,导致结果错误。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可以先检查计算步骤是否正确,再进行计算。
10.小数的理解:学生在理解小数时,容易忽略小数点的位置,导致结果错误。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练习,理解小数的大小关系,确保计算正确。
总之,掌握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但常常出现的易错点也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通过对这些易错点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提高我们的数学成绩和解题能力。
同时,解决这些易错点也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反复强化,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巩固自己的数学基础,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024年中考物理易混易错点梳理
![2024年中考物理易混易错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485818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d.png)
声学部分易混易错点一:声源振动停止,声音随之消失?“发音停止”是指声源不再振动、停止向外传播声波,但原先传送出去的声波仍要继续传播。
在不考虑声音损失的情况下,声源停止振动后,离声源距离不同的人仍能陆续听到它原先发出的声音,声音并未随声源振动停止而消失。
易混易错点二: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非所有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到。
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人耳及听觉系统的局限性。
3.声音的响度必须足够大,才能引起人耳内鼓膜的振动,人才能听到声音。
4.人的听觉必须正常。
易混易错点三:音调、响度和音色区分不开。
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有关,也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响度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也和声音的集中程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可以区别不同的发声体,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易混易错点四:对回声定位的应用易错。
回声是声音从声源发出,遇到山崖、墙壁等障碍物反射回来又传入人耳的声音.利用回声可以测定距离?例如要测定发声体到障碍物的距离,发声体发出特定的声音,并接收到回声信号,记录下回声和原声之间的时间间隔t ,在查出声音传播速度的条件下,即可求出距离vt s 21 易混易错点五:对噪声概念的理解易错。
对噪声的界定有两种表述:一是从物理学角度,二是从环保角度.应该说,符合其中之一的声音就属于噪声,所以,乐音在不同的环境下可以成为噪声。
光学部分易混易错点一:三种光现象区分不清。
(1)光在同种、透明、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当光遇到两种介质分界面时,若是不透明界面,光会返回原介质中发生反射;(3)当光斜射到透明界面上,一部分光会返回到原介质中发生反射,一部分光会射入另一种介质中发生折射.易混易错点二:混淆平面镜成像特点与“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人们在观察物体时,却有“近大远小”的视觉体验同一个物体,人离它越远就会感觉物体越小,但实际上物体本身的大小并没有改变,只是人们观察视角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观察结果,因此,平面镜所成的像与人观察到的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完整版)高中数学易错重点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高中数学易错重点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e3b808aa76e58fafbb00352.png)
高中数学知识易错点梳理一、集合、简易逻辑、函数1. 研究集合必须注意集合元素的特征即三性(确定,互异,无序); 已知集合A={x,xy,lgxy},集合B={0,|x |,y},且A=B,则x+y=2. 研究集合,首先必须弄清代表元素,才能理解集合的意义。
已知集合M={y |y=x 2 ,x ∈R},N={y |y=x 2+1,x ∈R},求M ∩N ;与集合M={(x,y )|y=x 2 ,x ∈R},N={(x,y)|y=x 2+1,x∈R}求M ∩N 的区别。
3. 集合 A 、B ,∅=⋂B A 时,你是否注意到“极端”情况:∅=A 或∅=B ;求集合的子集B A ⊆时是否忘记∅. 例如:()()012222<--+-x a x a 对一切R x ∈恒成立,求a 的取植范围,你讨论了a =2的情况了吗?4. 对于含有n 个元素的有限集合M, 其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依次为,n 2,12-n ,12-n .22-n如满足条件}4,3,2,1{}1{⊂⊆M 的集合M 共有多少个5. 解集合问题的基本工具是韦恩图; 某文艺小组共有10名成员,每人至少会唱歌和跳舞中的一项,其中7人会唱歌跳舞5人会,现从中选出会唱歌和会跳舞的各一人,表演一个唱歌和一个跳舞节目,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6. 两集合之间的关系。
},14{},,12{Z k k x x N Z k k x x M ∈±==∈+==7. (C U A)∩( C U B) = C U (A ∪B) (C U A)∪( C U B) = C U (A ∩B);B B A = A B ⊆⇒; 8、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逻辑连接词有“或”、“且”和“非”. p 、q 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值表:9、否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10、你对映射的概念了解了吗?映射f :A →B 中,A 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 中与它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够成映射? 11、函数的几个重要性质:①如果函数()x f y =对于一切R x ∈,都有()()x a f x a f -=+或f (2a-x )=f (x ),那么函数()x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a x =对称.②函数()x f y =与函数()x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0=x 对称; 函数()x f y =与函数()x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0=y 对称; 函数()x f y =与函数()x f y --=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③若奇函数()x f y =在区间()+∞,0上是递增函数,则()x f y =在区间()0,∞-上也是递增函数.④若偶函数()x f y =在区间()+∞,0上是递增函数,则()x f y =在区间()0,∞-上是递减函数.⑤函数()a x f y +=)0(>a 的图象是把函数()x f y =的图象沿x 轴向左平移a 个单位得到的;函数()a x f y +=()0(<a 的图象是把函数()x f y =的图象沿x 轴向右平移a 个单位得到的;函数()x f y =+a )0(>a 的图象是把函数()x f y =助图象沿y 轴向上平移a 个单位得到的;函数()x f y =+a )0(<a 的图象是把函数()x f y =助图象沿y 轴向下平移a 个单位得到的.12、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你标注了该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13、求函数的定义域的常见类型记住了吗?函数y=2)3lg()4(--x x x 的定义域是 ;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弄清了吗?函数)(x f 的定义域是[0,1],求)(log 5.0x f 的定义域. 函数)(x f 的定义域是[b a ,],,0>->a b 求函数)()()(x f x f x F -+=的定义域14、含参的二次函数的值域、最值要记得讨论。
成语易错易混大全
![成语易错易混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0129ce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3.png)
成语易错易混大全1、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易错点】易误解为:轻而易举。
2、百里挑一:形容十分出众。
【易错点】易误解为:人才极其缺乏。
3、半青半黄: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也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易错点】易误解为:脸色不好。
4、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易错点】易误解为:无中生有。
5、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贫穷。
【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长处。
6、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
【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
7、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易错点】易误解为:连续不断,络绎不绝。
8、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9、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可思议,不可理解。
10、不名一文:形容极其贫穷。
【易错点】易误解为:一钱不值。
11、不忍卒读: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易错点】易误解为:文章写得不好。
12、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够火爆,没有特色。
13、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学习就没有本领。
14、不易之论: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容易理解的言论。
15、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说一句赞成(或赞美)的话。
16、不知所云:指说话者语言紊乱或空洞。
用于说话人,不用于听话人。
【易错点】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典范。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18、惨淡经营:指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
也指苦心谋划、经营(某事)。
【易错点】易误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19、侧目而视: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易错点】易误解为:轻视、瞧不起;仰慕对方;骄傲自满。
20、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能令人满意。
课程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课程易混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8bec9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9.png)
课程易混淆知识点总结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中的一些概念、定理、公式等。
这些易混淆的知识点往往会给学生带来困扰,甚至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
因此,及时总结和归纳这些易混淆的知识点,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为例,总结一些常见的易混淆知识点,并对它们进行详细的说明和梳理。
一、数学1.1 常见易混淆的知识点1.1.1 不等式与方程的区别不等式和方程在数学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很容易混淆。
不等式是用不等号表示的一种数学关系,例如“2x+3>5”,而方程是用等号表示的一种数学关系,例如“2x+3=5”。
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混淆这两者的性质和解法。
1.1.2 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区别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是数学中常见的两种函数形式,它们在图形、性质和解法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很容易混淆。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而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将它们混淆,导致解题错误。
1.1.3 直角三角形与一般三角形的区别直角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是三角形的两种常见形式,它们在性质、角度关系和解法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很容易造成混淆。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90度,而一般三角形没有这个条件。
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将它们混淆,导致解题错误。
1.2 解决易混淆知识点的方法1.2.1 认真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定义和性质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特别是易混淆的知识点,都要认真理解其定义和性质。
通过反复阅读教科书,做大量的练习题,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从而避免混淆。
1.2.2 做大量的深度练习针对易混淆的知识点,学生要做大量的深度练习,特别是一些考试中常见的题型。
通过多种角度、多种方法的深度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避免混淆。
1.2.3 多花时间总结易混淆的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多花时间总结易混淆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制作总结卡等方式,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从而避免混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
第一单元
1.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3.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4.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5.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6.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
7.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8.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
9. 哲学仅指世界观,不包括方法论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11.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对子”。
13.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第二单元
14.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是主观的。
15. 征服、改造自然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
16. 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可知性。
17.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18. 运动是有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绝对的。
19. 静止就是绝对不动。
20.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21. 规律是永恒不变的、无条件的。
22.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23.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24. 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25. 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为臆造出来的。
26. 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27. 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
28. 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29. 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30. 意识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31. 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32. 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33.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活动。
34. 真理中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35. 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36. 真理是永恒不变的,世界上存在终极真理。
37. 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必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38.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39. 盲目的实践是没有认识作指导的。
40. 错误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正确认识才来源于实践。
41. 实践是认识获得唯一途径,要获得认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
42. “三个有利于”标准否认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3. 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4. 真理是客观的,所以是无条件的。
45. 认识发展是一种圆圈式的重复循环运动,认识具有重复性。
第三单元
46. 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47. 任何两个事物间都构成联系
48.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特点,因而是主观的。
49. 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50. 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51. 事物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52. 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53. 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
54. 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显著的变化。
55. 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56. 事物的量变必定会引起质变。
57. 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
58.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
59.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60. 冲突中的中日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
61. 即使客观条件不变,主次矛盾也可能相互转化。
62.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63. 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64.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所以矛盾越多越好,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65. 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66.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67. 矛盾的特殊性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68. 主要矛盾就是急需解决的矛盾。
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69. 坚持重点论就是要抓好主要矛盾。
70.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71. 一分为二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
72. 理论联系实践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73.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创新。
74. 创新就是要批判,要全盘抛弃
第四单元
75.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76.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劳动群众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77.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同步变化。
78.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79.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80. 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
81.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82. 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83. 阶级斗争是发展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84. 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85.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制约、引导和决定的作用。
86. 人们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87. 价值选择正确与否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88.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必然做出不同的价值评判。
89.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90.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人的价值就在于享受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满足。
91. .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92.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基础。
93. 机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
94. 客观条件无法影响到人的成功。
95. .追求个人利益就是坚持个人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