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离子的检验 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共39张PPT)
()
A.防止CO 等的干扰 B.防止Cl 的干扰 新知探究(二) 氯离子(Cl )的检验 2-
-
一往般往先 是除最去后有停毒止、加有热刺或激停性止气通味气的气体3,后除去无毒、无味的气体,最后除水蒸气
C.生成Ag CO 沉淀 新知探究(一)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新知探究(一)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由气体的性质选择干燥剂
(3) 不能 (填“能”或“不能”)用水代替饱和食盐水来除去 杂质HCl,原因:氯__气__在__水__中__有__一__定__的__溶__解__度__,__要__防__止__氯_ 气__在__水__中__的__溶__解__。
(4) 不能 (填“能”或“不能”)用水或澄清石灰水代替NaOH 吸收尾气,原因:_水__吸__收__氯__气__的__效__果__太__差__,__澄__清__石__灰__水__ __的__溶_解__度__很__小__,__吸__收__效__果__也__很__差__。
取少量待测液于一洁净试管中,加入硝酸酸 规范描述 化的AgNO3溶液,若观察到溶液中有白色沉
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Cl-
[注意]
①检验时要先加稀硝酸,以排除CO
2- 3
等离子的干
扰,不能用稀硫酸,因为Ag2SO4微溶,会干扰实验,更不能
用盐酸,因为盐酸中含有Cl-。
②若被检液中含有SO
2- 4
,需先用Ba(NO3)2溶液除去SO
往往是最后停止加热或停止通气
新知探究(一)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由气体的性质选择干燥剂 新知探究(一)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Na2CO3 _白__色__沉__淀___ 溶液
_沉__淀__溶__解__并_
2Ag++CO23-=== Ag2CO3↓、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PPT课件
二、Cl-的检验
1.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 mL稀盐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自来水、蒸馏水,然后各滴入几滴AgNO3溶 液,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观察现象,填写下表:
实验现象
①稀盐酸 ②NaCl溶液 ③Na2_白_色__沉__淀__生__成_ __有__白_色__沉__淀__生__成_ __有__白__色_沉__淀__生__成_
Ⅱ. 2KMnO4+16HCl(浓)==2KCl+MnCl2+5Cl2↑+8H2O
注意:反应Ⅰ必须加热,反应Ⅱ不需要加热。
2.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实验装置
比较:⑴装
置A和B适用 于MnO2与浓 盐酸加热反
应,装置C适 用于KMnO4 与浓盐酸在
常温下反应。
比较:⑵装置B比A多着分液漏斗与烧瓶之间的联通管。这段管的作 用是调节分液漏斗与烧瓶之间的压力平衡。
【提示】 不一定。因为 Ag+也可与 CO23-等反应生成白色的 Ag2CO3 沉淀。
⑵检验 Cl-时为何要加入稀硝酸酸化?
【提示】 加稀硝酸酸化目的是排除 CO23-等的干扰,因为 Ag2CO3 可溶于 稀硝酸,而 AgCl 不溶。
Cl-的一般检验方法
稀硝酸 AgNO3 白色沉淀
AgNO3
溶液中 Cl-的检验注意的问题 (1)要排除 CO23-、PO34-等离子的干扰,它们的银盐沉淀溶于稀硝酸。一般先 在被测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以排除干扰离子(CO23-、PO34-)。 (2)若被检液中有 SO24-存在,由于 SO24-可以与 Ag+生成白色微溶物 Ag2SO4 且不溶于稀硝酸,则在检验 Cl-之前,需先用 Ba(NO3)2 溶液除去 SO24-,再加入 硝酸酸化的 AgNO3 溶液检验 Cl-的存在。
2.2.3 氯离子的检验-高一化学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习题精练
2、重庆地区的自来水是采用二氧化氯消毒的,为了检验的Cl-存在,最好选用下列物 质中的( ) A.石蕊溶液 B.盐酸和氯化钡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习题精练
3、自来水厂常用氯气对生活用水进行杀菌消毒。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
这样的自来水冒充纯净水 (离子的浓度非常低)出售,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 不
第一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氯离子的检验
新课引入
氯气能与很多金属反应生成盐,其中大多数盐能溶于水并 电离出氯离子。
氯离子的检验
实验探究
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 mL稀盐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然后各滴入几滴 AgNO3溶液,观察现象。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观察现象。
Hale Waihona Puke 沉淀溶解,__产__生__白__色_沉__淀_ ___有_气__泡__产__生__
检验氯离子:通常选用硝酸银溶液,但要加稀硝酸酸化,避免碳酸根离子的干扰。
氯离子的检验
检验氯离子方法: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稀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 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有Cl-。
习题精练
1、下列检验Cl-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在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有ClB.在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再滴加AgNO3溶√ 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C.在某溶液中先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 中有ClD.在某溶液中滴加用HNO3酸化AgNO3的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
良影响。在下列化学试剂中.可以用于鉴别这种自来 水和纯净水的是( )
氯离子测定-硫氰酸铵容量法PPT课件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水泥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硫氰酸铵容量法
1
测定意义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在一般的水泥及其原料中,氯化物的含量均比较低,通常不进行测 定。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泥工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水泥煅烧窑外分解 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水泥、水泥生料、熟料及其原料中的氯含量 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原、燃料中氯含量不得高于0.02 %,水泥中的 氯的质量分数不得高于0.06 %)。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为:
c m A gN O 3
A gN O 3
8.49400.05000
M A gN O 3V 169 l - c A g N O 3 M C l - 0 . 0 5 0 0 0 3 5 . 4 5 2 7 1 . 7 7 3
.
8
另外,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有时加入少量氯化物作为促凝剂或早 强剂。因此,对氯的测定成为水泥化学分析中的一项内容。
.
2
方法提要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试样用硝酸进行分解,同时消除硫化物的干扰。加入已知量的硝酸 银标准溶液使氯离子以氯化银的形式沉淀。煮沸、过滤后,将滤液 和洗涤液冷却至25 ℃以下,以铁(Ⅲ)盐为指示剂,用硫酸氰铵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硝酸银,根据加入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量和 消耗硫酸氰铵标准滴定溶液的量,即可求出试样中氯离子的含量。
.
6
测定步骤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加入5mL硫酸铁铵指示剂溶液,用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 液滴定至产生的红棕色在摇动下不消失为止。记录滴定 所用的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1。如果V1小于 0.5 mL,用减少一半的试样质量重新试验。
不加入试样按上述步骤进行空白试验,记录空白滴定所 用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0。
水泥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硫氰酸铵容量法
1
测定意义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在一般的水泥及其原料中,氯化物的含量均比较低,通常不进行测 定。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泥工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水泥煅烧窑外分解 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水泥、水泥生料、熟料及其原料中的氯含量 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原、燃料中氯含量不得高于0.02 %,水泥中的 氯的质量分数不得高于0.06 %)。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为:
c m A gN O 3
A gN O 3
8.49400.05000
M A gN O 3V 169 l - c A g N O 3 M C l - 0 . 0 5 0 0 0 3 5 . 4 5 2 7 1 . 7 7 3
.
8
另外,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有时加入少量氯化物作为促凝剂或早 强剂。因此,对氯的测定成为水泥化学分析中的一项内容。
.
2
方法提要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试样用硝酸进行分解,同时消除硫化物的干扰。加入已知量的硝酸 银标准溶液使氯离子以氯化银的形式沉淀。煮沸、过滤后,将滤液 和洗涤液冷却至25 ℃以下,以铁(Ⅲ)盐为指示剂,用硫酸氰铵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硝酸银,根据加入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量和 消耗硫酸氰铵标准滴定溶液的量,即可求出试样中氯离子的含量。
.
6
测定步骤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加入5mL硫酸铁铵指示剂溶液,用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 液滴定至产生的红棕色在摇动下不消失为止。记录滴定 所用的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1。如果V1小于 0.5 mL,用减少一半的试样质量重新试验。
不加入试样按上述步骤进行空白试验,记录空白滴定所 用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0。
第2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氯离子的检验(课件)
4.实验过程中需要加热但温度不能过高,原因是什么?
温度过高,大量的浓盐酸挥发造成氯气不纯。
5.可以用其他的氧化剂来代替二氧化锰吗?
可以用Ca(ClO)2、KClO3、KMnO4或K2Cr2O7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来代替二氧化
锰制取Cl2。
一、Cl2 的制备原理
制备氯气的其他方法:
2KMnO4+16HCl(浓)
色沉淀是否消失
课堂练习
2.如图所示是某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及吸收
多余氯气的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课堂练习
(1)这个装置图中有哪些错误? 请分别指出:
应该使用浓盐酸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底烧瓶下缺少酒精灯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nCl2+Cl2↑+2H2O
思考:
1.浓盐酸在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
实验室制Cl2 的反应中,浓盐酸作还原剂。
2.可以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吗?
稀盐酸的还原性弱,不能代替浓盐酸。
一、Cl2 的制备原理
3.在实际生产中使用过量的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但产生的氯气总比理论值低,为
什么?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稀,而当盐酸稀到一定程度就不再与MnO2 反应产生Cl2。
(3)进行尾气处理时,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氯气,因为澄清石灰水
中Ca(OH)2 含量少,吸收不完全。
(4)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装置中残留的氯气,再拆卸装
置,避免污染空气。
三、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在氯气的制备实验中,氯气尾气吸收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Cl-吗? 如果有,
电位滴定法测氯离子ppt课件
3、氯化物对人和温血动物的危害
水中氯化物浓度超过1500mg/L时,对牛、羊、猪等 家畜和家禽有危害,当浓度超过4000mg/L时,可以使 上述动物死亡。但是当水中阳离子为镁,氯化物浓度 为100mg/L时,即可使人致毒。
4、氯化物对生生物的危害
一般认为氯化物对淡水生物的毒性很小,但当水中 氯化物的浓度较高时,可以致鱼类死亡。氯化物对水 生物的毒性不仅与氯化物的浓度有关,也与水中存在 的阳离子有密切关系。
2、水样的测定
水样如果比较清洁,可取适量水样(氯化物含量不超过 10mg)置于250 ml烧杯中,加硝酸使pH3~5,按标定硝酸银 标准溶液的方法进行电位滴定。
污染较小的水样可加硝酸处理。如果水样中含有机物、 氰化物、亚硫酸盐或者其他干扰物,可于100ml水样中加1+1 硫酸,使溶液呈酸性,煮沸5分钟除去挥发物。必要时,再 加入适量硫酸使溶液保持酸性,然后加入3 ml过氧化氢煮沸 15分钟,并经常添加蒸馏水保持溶液体积在50 ml以上。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呈碱性,再煮沸5分钟,冷却后过滤,用 水洗沉淀和滤纸,洗涤液和滤液定容后供测定用。亦可在 煮沸冷却后定容,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进行测定。取适 量经预处理的水样,加硝酸使呈酸性,并过量0.5 ml(约10 滴),然后标定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方法进行电位测定。
和相对应的阳离子共同作用,使水产生不同的味觉, 使水质产生感官性状的恶化。如当水中氯化物浓度为 250mg/L,阳离子为钠时,人就会察觉出咸味。 2、氯化物对植物的危害
通常情况下,植物对低或稍高浓度的氯化物,出一 些特别敏感的植物种类外,都有一定忍耐能力,当氯 化物为100—350mg/L时,才会对一般植物有致毒作用。
在人类的生存活动中,氯化物有很重要的生理作用 和工业用途。
课件2:4.2.2 氯气与碱反应及氯离子的检验
1)实验室制氯气时,多余的氯气用NaOH溶液吸收
2)工业制取漂白液的方法(NaCLO) 思考:氯气与石灰水的反应?
3)关于漂白粉的制取、成分、漂白原理: 2Ca(OH)2 + 2Cl2 === CaCl2 + Ca(ClO)2 + 2H2O
漂白粉的成分 CaCl2 和 Ca(ClO)2的混合物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Ca(ClO)2
Cl-的检验
氯离子的检验
思考与讨论15: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
沉淀,则可确定实该验溶现液象中含有氯离解子释,或这种离说子法方对程吗式?
加入AgNO3 加入稀硝酸
稀HCl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 Ag+ + Cl- = AgCl↓ NaCl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 Ag+ + Cl- = AgCl ↓
小结
卤素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决定了单质化学性质的
相似性。 与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
与氢气反应,生成卤化氢。 与水反应,生成卤化氢和次卤酸。
卤素原子结构的差异性,决定了单质化学性质的
差异性和递变性
与氢反应的能力渐弱 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弱
与水反应的能力渐弱
特性
碘单质遇淀粉显蓝色。
氟气和水的反应:
2F2 +2H2O=4HF+ O2
本节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Na2CO3 白色沉淀 自来水 白色浑浊
沉淀溶解 2Ag+ + CO32- = Ag2CO3 ↓ 产生气泡 Ag2CO3 + 2H+ = 2Ag+ + CO2↑+H2O
不溶
Ag+ + Cl- = AgCl ↓
蒸馏水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2)工业制取漂白液的方法(NaCLO) 思考:氯气与石灰水的反应?
3)关于漂白粉的制取、成分、漂白原理: 2Ca(OH)2 + 2Cl2 === CaCl2 + Ca(ClO)2 + 2H2O
漂白粉的成分 CaCl2 和 Ca(ClO)2的混合物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Ca(ClO)2
Cl-的检验
氯离子的检验
思考与讨论15: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
沉淀,则可确定实该验溶现液象中含有氯离解子释,或这种离说子法方对程吗式?
加入AgNO3 加入稀硝酸
稀HCl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 Ag+ + Cl- = AgCl↓ NaCl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 Ag+ + Cl- = AgCl ↓
小结
卤素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决定了单质化学性质的
相似性。 与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
与氢气反应,生成卤化氢。 与水反应,生成卤化氢和次卤酸。
卤素原子结构的差异性,决定了单质化学性质的
差异性和递变性
与氢反应的能力渐弱 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弱
与水反应的能力渐弱
特性
碘单质遇淀粉显蓝色。
氟气和水的反应:
2F2 +2H2O=4HF+ O2
本节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Na2CO3 白色沉淀 自来水 白色浑浊
沉淀溶解 2Ag+ + CO32- = Ag2CO3 ↓ 产生气泡 Ag2CO3 + 2H+ = 2Ag+ + CO2↑+H2O
不溶
Ag+ + Cl- = AgCl ↓
蒸馏水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氯离子的检验和卤族元素PPT精品课件
答案:D
• “战争是人类有史以来除了和 平以外,惟一的生活状态。”
—— [古希腊] 修昔底德
知识回顾
1、哪一事件导致西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查理·马特改革 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西欧最大的土地所 有者是谁?
基督教会
3、拜占廷帝国被哪个国家所灭?它的灭 亡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奥斯曼土耳其
阅读课文思考:
成盐元素——卤素
1.概念 第ⅦA族的元素氟(F)、氯(Cl)、溴(Br)、碘(I)、砹 (At)都能与Na、K、Ca、Mg等金属化合生成盐,所以 统称为卤素(成盐元素之意)。
2.原子结构 ①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 ②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性:从F―→I,核电荷数逐渐增 多,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 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本课主要介绍了古代世界的 哪些战争?
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和罗马帝国的扩张战争
一、希波战争
根据书本提供的信息
找出希波战争的时间、交战国、主 要战役和结果
希腊
波斯帝国
一、希波战争
1、时
间: 公元前5世纪
2、交 战 国: 波斯
希腊
3、主要战役: 马拉松战役
4、结 果:
一、希波战争
1、时
间: 公元前5世纪
有一包白色固体,它可能含有KCl、K2CO3、KNO3中的一种 或几种,进行下列实验:
①溶于水,得无色溶液; ②往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③再滴加稀硝酸,沉淀减少但不完全消失,同时有气泡生 成。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 (1)白色固体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成分是 ________。 (2)写出上述实验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 “战争是人类有史以来除了和 平以外,惟一的生活状态。”
—— [古希腊] 修昔底德
知识回顾
1、哪一事件导致西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查理·马特改革 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西欧最大的土地所 有者是谁?
基督教会
3、拜占廷帝国被哪个国家所灭?它的灭 亡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奥斯曼土耳其
阅读课文思考:
成盐元素——卤素
1.概念 第ⅦA族的元素氟(F)、氯(Cl)、溴(Br)、碘(I)、砹 (At)都能与Na、K、Ca、Mg等金属化合生成盐,所以 统称为卤素(成盐元素之意)。
2.原子结构 ①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 ②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性:从F―→I,核电荷数逐渐增 多,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 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本课主要介绍了古代世界的 哪些战争?
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和罗马帝国的扩张战争
一、希波战争
根据书本提供的信息
找出希波战争的时间、交战国、主 要战役和结果
希腊
波斯帝国
一、希波战争
1、时
间: 公元前5世纪
2、交 战 国: 波斯
希腊
3、主要战役: 马拉松战役
4、结 果:
一、希波战争
1、时
间: 公元前5世纪
有一包白色固体,它可能含有KCl、K2CO3、KNO3中的一种 或几种,进行下列实验:
①溶于水,得无色溶液; ②往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③再滴加稀硝酸,沉淀减少但不完全消失,同时有气泡生 成。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 (1)白色固体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成分是 ________。 (2)写出上述实验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高中化学专题4.2.2氯离子的检验卤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解析】A.实验室制取氯气分液漏斗作用为:盛放浓 盐酸、控制反应进行,用长颈漏斗代替,不能调控盐酸的 用量,故A错误;B.氯气有毒,容易造成空气污染,制备 氯气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故B错误;C.氯气在饱和食盐水 中溶解度不大,不能用饱和食盐水吸收过量氯气,故C错 误;D.氯气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碘离子生成单质 碘,碘与淀粉变蓝,故D正确;故选D。
(5)B中盛放的是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 (6)C的要求和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D中盛放的是____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 (8)从中可以得出氯气的物理性质气体发生装置,由杂 质HCl、H2O的存在考虑用A、B净化装置,Cl2能溶于水, 比空气重,确定了用长进短出排气法收集,而Cl2有毒应 进行尾气处理。
【解析】A.A中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避免盐 酸挥发,气体逸出,同时便于控制反应速率,故A正确;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需要加热才能反应生成氯气,需要 添加加热装置,故B正确;C.B中盛放的NaOH溶液吸收 氯气,不能净化Cl2,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故C错 误;D.氢氧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可以吸收氯气,防止 污染空气,故D正确;故选C。
【答案】 D
课堂总结
一、氯离子的检验 二、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三、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 2.装置及操作要点
课堂训练
1.为了检验自来水中Cl一的存在,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石蕊试液
B.四氯化碳
C.硝酸银溶液和稀盐酸 D.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解析】因为“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 淀”,反应方程式是:AgNO3+NaCl=NaNO3+AgCl↓,为 了检验Cl-的存在可以选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如果有 白色沉淀生成,则含有氯离子;如果无白色沉淀生成,则 不含氯离子.注意不能选用硝酸银和盐酸,因为盐酸会引 入Cl-,故选D。
优秀课件第2节 第2课时 氯离子的检验及氯气的制取
【答案】 盐酸具有挥发性,故 Cl2 中会含有 HCl、 水蒸气,可用 饱和食盐水除去 HCl,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
5.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组装好后,首先应进行哪步操作?实 验结束后为防止倒吸,拆装置时应注意什么?
【答案】制取气体的实验,在实验开始时需要检查装置的气 密性;为防止倒吸,应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氧化性: ,Br2+2KI (4)卤素单质的特性
,可以发生反应:Cl2+2NaBr 。
a.在常温下溴是唯一易挥发的 b.淀粉遇碘单质变 在。
态非金属单质。 ,常用于鉴别 I2 或淀粉的存
4.氯气的制备 Mn+2H2O。 。 ,Cl2 为 。 产物,1
-
、⑧ 、⑨ 、 ,这些元素的最外电子层都有 。
微思考 1 检验 Cl-时,为什么要加稀硝酸?中学阶段所学的 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哪些?
【答案】 稀硝酸能排除 CO3 等离子的干扰;中学阶段,不溶于 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 AgCl 和 BaSO4。
2-
3.卤素的性质 (1)与 H2 作用生成卤化氢 H2+F2 2HF;H2+Cl2 2HCl;H2+Br2 2HBr;H2+I2 2HI(持续 加热,缓慢化合的同时会发生分解)。 上述反应说明,卤化氢稳定性:HF>HCl>HBr>HI。 (2)与 H2O 作用生成 HX 和 HXO(F2 除外) 2F2+2H2O 4HF+O2; X2+H2O (X 为 Cl、Br、I)。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该反应的氧化剂为 mol MnO2 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微思考 2 实验室制备氯气时,如果二氧化锰足量,浓盐酸 能否反应完全?
氯离子的检验 成盐元素——卤素 高中化学课件
失,则说明没有混入NaCl杂质。其实这样的答案错了,因为
题 给 的 是 Na2CO3 固 体 而 不 是 Na2CO3 溶 液 。 所 以 应 先 将
Na2CO3固体配制成溶液,再做后续实验。
答案
取少量Na2CO3固体,加水溶解,配制成溶液。向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除去
沉淀。在滤液中加入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
硝酸,若沉淀不溶解,则说明原 Na2CO3 固体中混有 NaCl ; 若沉淀消失,则说明原Na2CO3固体中没有NaCl。 CO32-+Ba2+=BaCO3↓,Ag++Cl-=AgCl↓ ( 或者取少量 Na2CO3 固体,加水溶解,制成溶液。向该 溶液中加入稀硝酸至没有气泡冒出为止,再加入 AgNO3 溶 液。)
D.汽油、苯、NaOH溶液
解析 汽油、四氯化碳、苯等都可以将 Br2 从溴水中萃 取出来,油层均显橙红色,分别在水层的上层、下层、上层; 溴水在酒精中溶解扩散,使溶液呈橙黄色;溴水加入 NaOH 溶液中,因发生反应生成NaBr、NaBrO而使溶液呈无色。 答案 D 跟踪练习 2 溴化碘 (IBr) 的化学性质很像卤素单质,它 能与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化合生成卤化物,还能与水发生以 下反应: IBr + H2O = HBr + HIO 。下列有关 IBr 的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 A.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 B.IBr与水反应时,IBr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C.IBr与AgNO3溶反应会生成AgBr沉淀 D.IBr与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NaBr和NaIO 答案 B
跟踪练习 1
现有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水四种
)
溶液,可用来区别它们的一种试剂是( A.AgNO3溶液 B.酚酞试液 C.紫色石蕊试液 答案 例2 来的是( C 知识点2:卤素的性质
氯气与碱的反应及氯离子的检验课件
3.收集方法 (1)向上排空气法(氯气密度大于空气)。 (2)排饱和食盐水法(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用此法可 除去实验中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 4.验满方法 (1)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 则证明已集满。 (2)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发生先 变红后褪色的变化,则证明已集满。
MnO2+4HCl(浓)
△ =====
MnCl2+Cl2↑+2H2O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2.仪器装置
(1)气体发生装置类型:固+液 ―△ ―→ 气 (2)发生装置所用仪器的名称为 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3)装置C的作用是 除去Cl2中少量的H。Cl气体 (4)装置D的作用是 干燥氯气(或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例5 在未知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 淀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
变浑浊,由此判断水溶液中含有
A.Cl-、SO24-
B.Cl-、NO3-
√C.Cl-、CO23-
D.Cl-、OH-
解析 根据题给现象,生成的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产生使澄清
5.尾气处理 (1)仪器装置图中烧杯F中盛放的液体是 NaOH溶液。 (2)该液体的作用是 吸收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例3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MnO2和浓盐酸及如图装置制备Cl2。下列分 析中不正确的是
A.①中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 B.①中缺少加热装置
√ C.②中盛放的NaOH溶液可以净化氯气
三、氯离子的检验 1.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 mL稀盐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自来 水、蒸馏水,然后各滴入几滴AgNO3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观 察现象,填写下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改进后的装置中,下列物质的作用分别是:
①饱和食盐水__除__去__C__l2_中__的__氯__化__氢___________; ②浓硫酸__除__去__氯__气__中__的__水__蒸 ___气____________;
③NaOH 溶液_吸__收__多__余__的__氯__气_______________。
最后加热。(4)题中所给盐酸中 HCl 的物质的量是 0.24 mol,但 由于盐酸受热易挥发,且随反应的不断进行,盐酸浓度越来越小,
变为稀盐酸后不再与 MnO2 反应,所以产生的 Cl2 的物质的量小 于 0.06 mol。(5)为减少盐酸的挥发,慢慢滴加浓盐酸,用小火加 热。(6)利用 Cl2 和 NaOH 溶液反应除多余的 Cl2。
MnO2 与浓 HCl 反应特点 ①浓盐酸中,部分 Cl-的化合价升高,4 mol HCl 参加反应, 被氧化的 Cl-为 2 mol。
②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变小,故 MnO2 足量时,盐酸不 能完全反应。
②_盐__酸__变__稀__后__不__再__发__生__反__应_____。
(5)为了提高浓盐酸的利用率,你对实验的建议是
___将__浓__盐__酸__慢__慢__滴__下__;__加__热___用__小__火______________。
(6)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M__n_O_2_+__4_H__+_+__2_C_l_-_=_=△_=_=_=_M__n_2_+_+__C_l2_↑__+__2。H2O
(3)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
依次是___A_C_B___。
A.向烧瓶中加入 MnO2 粉末 C.向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B.加热
(4)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 20 mL 12 mol·L-1 的盐酸混合加
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 0.06 mol。其主要原因有:
①_加__热__使___H_C__l _大__量__挥__发________,
[关键能力]
1.反应原理
Cl2 的实验室制法
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离子方程式:MnO2+4H++2Cl-==△===Mn2++2H2O+Cl2↑。 也可以用高锰酸钾、重铬酸钾、氯酸钾等氧化剂代替二氧化
锰。
如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2.实验装置
(1)发生装置(Ⅰ) ①特点:固体+液体 气体。②仪器:铁架台、酒精灯、 石棉网、圆底烧瓶、分液漏斗等。③试剂:A 中盛放浓盐酸,B 中盛放二氧化锰。
(2)净化装置(Ⅱ)
组成 盛放试剂
C 饱和氯化钠溶液
D
浓硫酸
试剂的作用 除去பைடு நூலகம்气中的氯化氢
干燥氯气
(3)收集装置(Ⅲ) ①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装置 E,Cl2 的密度大于空气的 密度)。也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Cl2 在饱和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 很小,且用此法可除去实验过程中挥发产生的 HCl 气体)。 ②验满方法:用湿润的 KI-淀粉试纸检验。将湿润的 KI-淀 粉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 Cl2 已收集满。 (4)尾气处理装置(Ⅳ) ①导气管要伸入液面以下。②F 中盛放试剂:氢氧化钠溶液, 作用:吸收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实验结束清洗仪器时,为了减少烧瓶中残留氯气对环境的污
染,可以向烧瓶中加入的溶液是_N_a_O__H__溶__液__,有关的离子方程 式是__C_l_2+__2_O__H_-_=_=_=__C_l-_+__C__lO__-_+__H_2_O__、__H_+_+__O。H-===H2O
解析:(1)从试剂,装置(制气、净化、收集、尾气吸收)角度 考虑。(2)先除 HCl,后干燥,再收集,最后尾气吸收。(3)检查 装置气密性后的操作顺序为先加固体药品,然后加入液体药品,
4.尾气处理
Cl2 有毒,易污染空气,需用 NaOH 溶液 吸收。
三、氯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 Cl2,反应的化学方程 电解
式为 2NaCl+2H2O =====2NaOH+H2↑+Cl2↑。
提升点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解析
[例]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 Cl2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混有 HCl 杂质的 Cl2 通过盛有饱和 NaHCO3 溶液的洗 气瓶除去杂质 B.实验室制取 Cl2,浓盐酸起到酸性和氧化剂作用 C.实验室用如图装置除去 Cl2 中的少量 HCl D.实验室制备 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
【答案】 D
实验室制备 Cl2 注意事项 ①必须用浓盐酸,MnO2 与稀盐酸不反应。 ②为了减少制得的 Cl2 中 HCl 的含量,所以加热温度不宜过 高,减少 HCl 的挥发。 ③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装置中残留的 Cl2,再 拆卸装置,避免污染空气。
④尾气吸收时,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 Cl2,因为溶液中 Ca(OH)2 浓度小,吸收不完全。
(3)原理: Ag++Cl-===AgCl↓
。
(4)加入稀硝酸的目的:排除 CO23-等离子的干扰。
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仪器装置 主要仪器: 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石棉网、圆底
等。
烧瓶、分液漏斗、集气瓶、烧杯
装置如图所示。
[提升] 如图所示是某学生设计的实验室制备并干燥 Cl2 及 吸收多余氯气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1)指出上述图中的各处错误: ①_不__能__用__稀__盐__酸__,__而__应__用__浓___盐__酸____________; ②_应__有__加__热__装__置__,__应__用__酒__精___灯__加__热__________; ③_盛__浓__硫__酸__和__盛__饱__和__食__盐__水__的__洗__气__瓶__位__置__颠__倒_; ④_两__洗__气__瓶__里__进__气__导__管__和__出__气__导__管__的__长__短__颠__倒_。
【解析】 Cl2 通入饱和 NaHCO3 溶液反应生成 CO2,引入 新的杂质,并且消耗 Cl2,A 项不正确;实验室制取 Cl2,浓盐酸 起到酸性和还原剂的作用,B 项不正确;用饱和食盐水除去 Cl2 中的 HCl 气体时,导气管应长进短出,C 项不正确;实验室用排
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Cl2 是因为 Cl2 难溶于饱和食盐水,而能溶于 水,D 项正确。
说明:C 装置的作用是除去 Cl2 中的 HCl ; D 装置的作用是干燥Cl2; F 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多余的 Cl2 ,防止污染环境。
3.收集方法
(1) 向上排空气法
(Cl2 密度大于空气)。
(2)排饱和食盐水法(Cl2 在饱和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
且用此法可除去实验过程中挥发产生的 HCl 气体)。
2Ag++CO23-===Ag2CO3↓
沉淀溶解 Ag2CO3+2H+===2Ag++CO2↑
+H2O
沉淀不溶解 Ag++Cl-===AgCl↓
蒸馏水 无明显现象
2.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1)操作方法:向未知溶液中先加 AgNO3 溶液 ,
再加 稀 HNO3。
(2)现象:产生 白色沉淀 ,加稀硝酸时,沉淀不溶解 。
氯离子的检验和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新知预习]
一、Cl-的检验
1.实验探究
稀盐酸
实验现象 加入 AgNO3 溶液 加入稀硝酸
离子方程式或解释
产生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 Ag++Cl-=== AgCl↓
NaCl 溶液
Na2CO3 溶液
自来水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
++Cl-===Ag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