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答案)资料

合集下载

民族团结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试题及答案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

为了加深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理解,以下是一些关于民族团结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多少个民族?A. 55个B. 56个C. 57个D. 58个答案:B2.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B.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C. 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D. 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制定自己的宪法答案:B3.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几个级别?A.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B. 直辖市、自治区、自治州C. 省、市、县D. 省、自治区、市答案:A4.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什么?A. 人民代表大会B. 人民政府C. 人民法院D. 人民检察院答案:B5.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包括哪些方面?A.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B. 管理本民族事务C. 制定本民族的宪法D. 拥有独立的军队答案:A二、填空题6.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是____。

答案:民族平等7.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____。

答案:自治权8.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由____组成。

答案:本民族人民9.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行使自治权时,必须遵守____。

答案:宪法和法律10.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还包括____。

答案: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三、简答题11. 请简述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

答案: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

12.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权利的重要形式,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姓名:得分:1、“三个离不开”指:(C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A、汉族离不开藏族B、各民族件离不开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2、五个认同是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C )。

A、对民族的认同B、对制度的认同C、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3、五个维护是指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C )。

A、维护民族自治B、维护民族区域制度C、维护民族团结4、三热爱一坚定是指: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D )和坚定理想信念。

A、热爱中华民族B、热爱华夏儿女C、热爱民族政策D、热爱中国共产党5、我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两个阶段的工作目标是:三年强基础、(b )创先进A、九年B、八年C、六年D、五年6、我省“三区”建设指的是: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C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

A、建设文化文明先行区B、建设华夏文明先行区C、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D、建设政治文明先行区7、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反对两种“民族主义”指的是大汉族主义和(B )A、资产阶级民族主义B、狭隘民族主义C、地方民族主义8、截止目前,我国共召开了(D )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A、二次B、五次C、六次D、四次9、青海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其中世居少数民族(C)个?A、6B、7C、5D、910、青海省共有6个自治州、(A )个自治县。

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8%。

A、7,B、2,C、6,D、511、1983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民族乡的通知》,截止目前,全省民族乡总数为(A )个。

A、28,B、27,C、26,D、2512、宗教活动场所分为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和(A )两类。

A、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场所B、拱北C、嘛呢康13、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为(C )。

A、民族自决B、联邦制C、民族区域自治14、目前,我国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B )个自治县(旗)。

民族团结教育月知识竞赛题答案

民族团结教育月知识竞赛题答案

民族团结教育月知识竞赛题答案1、新疆是49年和平解放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55年。

2、“三个离不开”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3、当前,影响新疆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是:民族分裂主义、暴力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

4、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5、从83年起自治区把每年的5月份做为民族团结教育月。

6、清朝乾隆年间开始改称西域为新疆的。

7、新疆的面积是160万平方公里。

边境线总长是5400公里。

8、位于吐鲁番的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吐鲁番千年沧桑历史的见证。

9、新疆下辖五个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10、七个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11、二个地级市:乌鲁木齐、克拉玛依。

12、新疆相邻的省有甘肃、青海和西藏。

13、与新疆接壤的国家有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印度。

14、新疆气候的三个特点是:干、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

15、新疆有55个民族成分,共2050万人。

16、维吾尔的含义是:团结、联合。

17、新疆历史上没有工业。

解放初,驻疆解放军生产部队官兵节衣缩食,白手起家,先后建起了42个厂矿。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八一钢铁厂。

18、维吾尔民族能歌善舞,驰名中外的《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民族音乐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

传统舞蹈以“赛乃姆”、“刀郎”为代表。

“麦西来甫”是最具广泛群众基础的,最受群众欢迎的集体歌舞。

19、哈萨克族文学多以口头的形式流传于民间。

收集民间创作并进行演唱的歌手称作“阿肯”。

20、目前伊斯兰清真寺遍布全疆各地,总数在2万多个。

其中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和乌鲁木齐的陕西大寺最享盛誉。

21、新疆的风味美食有:馕、抓饭、烤羊肉串、烤全羊、抓羊肉、奶茶等。

民族团结试题题库及答案

民族团结试题题库及答案

民族团结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多少个民族?A. 55个B. 56个C. 54个D. 53个答案:B2.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互助D. 民族区域自治答案:B3.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A. 壮族B. 回族C. 维吾尔族D. 藏族答案:A4.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互助D. 民族区域自治答案:B5.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三个级别?A. 省、市、县B. 省、自治区、自治州C. 省、县、乡D. 省、市、乡答案:B二、多选题1.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互助D. 民族区域自治答案:ABCD2.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包括哪些类型?A. 自治区B. 自治州C. 自治县D. 民族乡答案:ABC3.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A. 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B. 保障各民族的自治权利C. 保障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D. 保障各民族的发展权利答案:ABD4. 我国民族政策的实施对国家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A. 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B.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C. 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D. 推动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答案:ABCD5. 我国民族政策中提倡的“三个离不开”是指什么?A.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B.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C. 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D. 各民族都离不开国家答案:ABC三、判断题1.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答案:正确2.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答案:正确3.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是民族平等。

答案:错误4.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自治区。

答案:错误5. 我国民族政策的实施对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没有影响。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多少个民族?A. 55个B. 56个C. 57个D. 58个答案:B2.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平等B. 自主C. 团结D. 互助答案:A3.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几级?A. 省、县、乡三级B. 省、市、县三级C. 省、自治区、县三级D. 省、自治区、市三级答案:C4. 我国哪个民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A. 汉族B. 蒙古族C. 壮族D. 回族答案:B5. 我国哪个民族有“东方犹太人”之称?A. 汉族B. 回族C. 维吾尔族D. 满族答案:B二、填空题6.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是________。

答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7.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________。

答案: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8. 我国各民族共同的节日是________。

答案:国庆节9. 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设立,是根据________。

答案:民族分布特点和各民族的意愿10. 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权包括________。

答案: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三、判断题11. 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设立必须经过国务院批准。

()答案:错误(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12. 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

()答案:正确13. 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权不包括经济自治权。

()答案:错误(包括经济自治权)14. 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可以自行决定本地区的一切事务。

()答案:错误(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自治权)15. 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可以制定本地区的法律。

()答案:错误(不能制定法律,但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四、简答题16. 简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答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繁荣的重要途径。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试题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试题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试题民族团结知识竞赛100题附答案一、判断题1.傣族的孔雀舞、泼水节等已被收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到藏族人家做客,喝酒时要遵循“三杯一口”的规矩。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傣族最有特色的建筑是吊脚楼。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纳西族普遍信奉东巴教,《东巴经》是用东巴文撰写的纳西族宗教经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傣族普遍信仰大乘佛教。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白族的主要节庆活动有“三朵节”“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有饮“转转酒”吃“坨坨肉”习俗的是羌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苗族的酸汤很有名。

他们喜欢油腻的食物和羊肉,不吃狗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彝族人喜欢带走他们招待客人的食物,认为这会带来好运。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纳西族最具特色的服饰是妇女的“七星披肩”。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白族的三月街、扎染技艺、绕三灵习俗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摩梭人的“阿注婚姻”被民族学家喻为“人类社会家庭婚姻发展史的活化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彝族的传统房屋是船屋和金字塔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鼻笛是土家族特有的乐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黎族人主要分布在海南省,所以禁止头朝门睡觉。

女人有纹身的习俗。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黎族妇女穿双排扣无袖上衣,百褶裙和刺绣图案。

这些裙子长度不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7.土家族喜食酸辣,有“辣椒当盐”之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8.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

20世纪50年代,它创造了拉丁字母音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9.土家锦又称“西兰卡普”,以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绚丽、结实耐用而著称,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中国目前共有()个少数民族。

A.55(正确答案)B.56C.57D.542、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的义务。

A.国家统一和稳定B.国家稳定和发展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正确答案)D.统一和团结3、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聚居(正确答案)B.散居C.杂居D.群居4、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继承和发扬B.发展和创新C.保持或者改革(正确答案)D.维护或者改变5、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oA.一级地方组织B.一级政府C.不可分离的部分(正确答案)D.地方部门6、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的代表。

A.一定比例B.一定数量C.适当名额(正确答案)D.—定名额7、下列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是()oA.自治县B.自治旗C.民族乡(正确答案)D.自治州8、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

A.有期徙刑或者拘役(正确答案)B.有期徙刑C.拘役D.管制9、婚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oA.补充规定B.变通规定(正确答案)C.具体措施D.具体办法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在()设置接收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的学校(班)。

A.省会城市B.沿海地区C.经济发达地区(正确答案)D.中心城市11、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A.民族教育经费B.专项资金(正确答案)C.教育基金D.助学基金1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 享有其人格尊严、()得到尊重的权利。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 (带答案)PDF.pdf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 (带答案)PDF.pdf

A、1.2
B、1.6
C、2.6
50.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着多方面的依据,包括理论依据、
国情依据、民族特点依据和( C )。
A、现实依据
B、历史依据
C、实践依据
5
A.补贴
B.照顾
C.减税
D.优惠
44.(A)是我国内陆边界最长的省级行政区划。
A.新疆
B.内蒙
C.西藏
D.云南
45.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第一次全国少数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在(D)举办的。
A.1950 年 B.1951 年 C.1952 年
D.1953 年
46.我国世居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C),共有 25 个世居少数
D.自治州
32、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被概括为“两个共同”两个共同,
具体是指(C)。
3
书山有路
A.共同奋斗,共同发展
B.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C.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D. 共同改革开放,共同和谐
进步
33、据 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超过 1 千万的少数民族有
壮族、满族、回族、(B)。
1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B)
A、满族
B、壮族
C、维吾尔族
15、广西少数民族众多,境内生活着壮、瑶、苗、侗等( B )个世居民
族。
A. 14
B.12
C. 16
D.10
16、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是(C )。
A、赫哲族
B、高山
C、珞巴族
D.黎族
17、(B)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
权利的决定》是在(C)。
A.1950 年 B.1951 年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我国有()个少数民族。

A、55(正确答案)B、56C、572、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 C 〕。

A、民族团结进步B、“三个离不开〞C、“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开展〞(正确答案)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开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高度聚居B、大杂居、小聚居(正确答案)C、大分散、小集中4、“三个离不开”指:(),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A、汉族离不开藏族B、各民族件离不开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正确答案)5、五个认同是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A、对民族的认同B、对制度的认同C、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正确答案)6、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

A、主线B、本质C、基石(正确答案)7、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问题的根本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

A、方法B、自由(正确答案)C、理由8、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A、社会主义B、爱国主义(正确答案)C、共产主义9、国务院实施A、应当B、适当(正确答案)C、必须10、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发展(正确答案)B、改革C、团结11、()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A、民族平等团结B、各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区域自治(正确答案)12、稳固和开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视B、相互尊重、互相信任C、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正确答案)13、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民族团结测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测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多少个民族?A. 55个B. 56个C. 57个D. 58个2.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B. 自治、平等、团结、互助C.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D.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3. 我国哪个民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A. 汉族B. 蒙古族C. 藏族D. 维吾尔族4.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包括哪三级?A.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B. 省、市、县C. 省、自治区、直辖市D. 市、县、乡5. 我国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泼水节”?A. 汉族B. 壮族C. 傣族D. 苗族6.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是什么?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区域自治D. 共同繁荣发展7.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什么?A. 人民政府B. 人民代表大会C. 人民法院D. 人民检察院8. 我国哪个民族有“火把节”的传统节日?A. 汉族B. 彝族C. 壮族D. 藏族9.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包括哪些方面?A. 经济、文化、教育B. 政治、经济、文化C. 法律、行政、司法D. 经济、政治、法律10. 我国哪个民族被誉为“雪域高原的主人”?A. 汉族B. 藏族C. 维吾尔族D. 蒙古族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我国民族平等政策包括哪些方面?A. 政治权利平等B. 经济权利平等C. 文化权利平等D. 社会权利平等12.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包括哪些?A. 地域性B. 民族性C. 自治性D. 法律性13.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B. 管理本地方的经济建设C. 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D. 管理本地方的财政14.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哪些?A. 人民代表大会B. 人民政府C. 人民法院D. 人民检察院15.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行使自治权时,应遵循哪些原则?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C. 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D.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民族团结测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测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1、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A 55 个B 56 个C 57 个D 58 个答案:B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共有 56 个民族。

2、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A 壮族B 回族C 满族D 维吾尔族答案:A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3、以下哪个不是我国的民族政策?()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歧视D 各民族共同繁荣答案:C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坚决反对民族歧视。

4、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政治协商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

5、以下哪个节日不是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A 泼水节B 元宵节C 那达慕大会D 火把节答案:B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并非某个少数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6、各民族“三个离不开”指的是()A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B 东部离不开西部,西部离不开东部,东西部之间也相互离不开C 城市离不开农村,农村离不开城市,城乡之间也相互离不开D 老人离不开小孩,小孩离不开老人,老少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答案:A“三个离不开”思想生动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历史,深刻总结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宝贵经验。

7、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A 大杂居、小聚居B 小杂居、大聚居C 均匀分布D 集中分布答案:A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8、以下哪项不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做法?()A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B 嘲笑少数民族的语言C 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D 维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答案:B嘲笑少数民族的语言是不尊重少数民族、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9、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A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B 加快经济发展C 保护环境D 维护国家安全答案:A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024年民族团结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

2024年民族团结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

2024年名族团结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什么?A. 国家统一领导B. 少数民族自治C.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答案)D. 汉族与少数民族联合管理二、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A. 50个B. 55个(答案)C. 56个D. 60个三、以下哪个节日是藏族的传统节日?A. 泼水节B. 那达慕大会C. 火把节D. 雪顿节(答案)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基本原则不包括哪一项?A. 坚持党的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B. 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C. 坚持打击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D. 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答案:此选项为应包含的原则,题目中要求选“不包括”,故假设一个不符合的选项)C项可改为“坚持各民族独立发展,保持文化隔离”五、下列哪项政策不是我国为促进民族团结而实施的?A.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B. 开展“兴边富民”行动C. 推行全国普通话统一考试(答案)D. 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六、我国第一个省级的民族自治区是?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 内蒙古自治区(答案)C. 广西壮族自治区D. 宁夏回族自治区七、下列哪项不属于民族平等政策的具体体现?A. 各民族在政治、法律上享有平等地位B. 在教育、文化等领域给予少数民族特殊照顾C.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D. 所有民族必须使用同一种语言文字(答案)八、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B.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C.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和界限应被淡化(答案)D.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题目(49题)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题目(49题)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题目(49题)(参考题)1、马克思主义“五观”是什么?答: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

2、“三个防止”指的是什么?答:即坚决防止重大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非法聚集和打砸抢烧重大突发事件,坚决防止发生重大民族冲突引起的群体性事件。

3、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是什么?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民族平等的含义?律平等。

5、正确处理新疆民族问题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

6、民族问题的特点是什么?答: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7、什么是民族问题?答: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

8、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9、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答: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10、民族团结的含义是什么?答: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

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规定,“四个意识”教育是指什么?答: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中华民族意识的教育。

12、新疆精神的含义是什么?答: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13、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总人口是多少?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几?答: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是1.1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49%。

14、清朝政府于哪一年建立新疆省?答:公元1884年。

15、新疆是什么时间和平解放的?答:1949年9月10日。

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什么时间成立的?答:1955年10月。

17、民族团结教育月是什么时间开始的,今年是第几个民族团结教育月?答:1983年5月第一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今年是第32个民族团结教育月。

18、什么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答:民族平等。

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什么制度?答: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姓名:得分:1、“三个离不开”指:(C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A、汉族离不开藏族B、各民族件离不开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2、五个认同是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C )。

A、对民族的认同B、对制度的认同C、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3、五个维护是指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C )。

A、维护民族自治B、维护民族区域制度C、维护民族团结4、三热爱一坚定是指: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D )和坚定理想信念。

A、热爱中华民族B、热爱华夏儿女C、热爱民族政策D、热爱中国共产党5、我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两个阶段的工作目标是:三年强基础、(b )创先进A、九年B、八年C、六年D、五年6、我省“三区”建设指的是: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C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

A、建设文化文明先行区B、建设华夏文明先行区C、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D、建设政治文明先行区7、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反对两种“民族主义”指的是大汉族主义和(B )A、资产阶级民族主义B、狭隘民族主义C、地方民族主义8、截止目前,我国共召开了(D )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A、二次B、五次C、六次D、四次9、青海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其中世居少数民族(C)个?A、6B、7C、5D、910、青海省共有6个自治州、(A )个自治县。

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8%。

A、7,B、2,C、6,D、511、1983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民族乡的通知》,截止目前,全省民族乡总数为(A )个。

A、28,B、27,C、26,D、2512、宗教活动场所分为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和(A )两类。

A、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场所B、拱北C、嘛呢康13、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为(C )。

A、民族自决B、联邦制C、民族区域自治14、目前,我国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B )个自治县(旗)。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100题含答案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100题含答案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100题含答案—、判断题1・傣族的孔雀舞、泼水节等已被收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到藏族人家做客,喝酒时要遵循“三杯一口”的规矩。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傣族最有特色的建筑是吊脚楼。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纳西族普遍信奉东巴教,《东巴经》是用东巴文撰写的纳西族宗教经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傣族人普遍信仰大乘佛教。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白族的主要节庆活动有“三朵节”“绕三灵” “火把节” “耍海会”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有饮“转转酒”吃“坨坨肉”习俗的是羌族。

()A.正确正确答案:B8.苗族的酸汤非常著名,喜吃糯食、羊肉,忌吃狗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彝族人喜欢把款待客人的食品带走,认为这样能交到好运。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纳西族最具特色的服饰是妇女的“七星披肩”。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白族的三月街、扎染技艺、绕三灵习俗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B.错误正确答案:B12•摩梭人的“阿注婚姻”被民族学家喻为“人类社会家庭婚姻发展史的活化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彝族的传统民居有船型屋和金字塔形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鼻箫是土家族独特的乐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黎族人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忌头朝门外睡觉,妇女有文面文身的习俗。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黎族妇女穿对襟无袖上衣,下穿无褶筒裙,多绣织花纹,筒裙有长短之分。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7.±家族喜食酸辣,有“辣椒当盐”之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9•土家锦又称“西兰卡普",以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绚丽、结实耐用而著称,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民族团结知识测试题(答案)

民族团结知识测试题(答案)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1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 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

2、我国确认56个民族成份,其中少数民族有______ 个。

3、各民族共同______ 、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

4、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_______________ 的重大问题。

5、民族___________ ,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

6、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_________ 的权利。

7、《民族区域自治法》___ 年____ 月颁布,—年_月进行修改.8、马克思主义“五观”指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9、“四个认同”是指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10、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是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11 “三个离不开”思想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12、党的十八大提出牢牢把握各民族“二个认同”主题,“两个认同”指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3、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三个原则是平等的原则,团结的原则,互助的原则.14、各族干部群众“五个相互”,即相互信任,相互尊重。

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谅解二、单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1、 ____ 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

A、毛泽东B、邓小平C、胡锦涛2、我国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百分之 _以上。

A、六B、七C、八3、 ______ 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制度。

A、民族团结B、民族平等C、民族区域自治4、社会各行各业都要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不得生产经营含有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产品,不得拒载、拒住、拒餐、拒售。

A、民族B、经营C、经济5、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______ 的民族成份确定。

A、父亲B、母亲C、父亲或母亲6、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B )A、蒙古族B、壮族C、满族D回族7、我国北方唯一的以捕鱼为主,使用狗拉雪撬的民族是(C)A、鄂温克族B、鄂伦春族C、赫哲族D塔吉克族8 “乌鲁木齐”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原意是(A)A、优美的牧场B、青色的城C、日光之城D、平坦的地方9、唐代诗人岑参、骆宾王、洪亮吉等撰写的雄浑的大漠、壮丽的山川、奇特的气象、悲壮的征战奇观等奇妙绝伦的诗篇,脍炙人口, 久传1 / 2不衰,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A )A、边塞派B、豪放派C、边疆派D、火星派10、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C )传教、布道、散发宗教宣传品。

民族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民族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民族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有多少个民族?A. 55个B. 56个C. 45个D. 34个答案:B2. 我国哪个民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A. 汉族B. 蒙古族C. 壮族D. 维吾尔族答案:B3. 我国哪个民族的传统服饰是长袍和头巾?A. 藏族B. 维吾尔族C. 苗族D. 回族答案:D4. 以下哪个节日是傣族的传统节日?A. 泼水节B. 火把节C. 那达慕大会D. 端午节答案:A5. 我国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三月三”?A. 壮族B. 苗族C. 瑶族D. 彝族答案:A二、填空题6.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7.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_______、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答案:自治区8.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_______、_______、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答案:自治区、自治州9.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包括制定_______和_______。

答案:自治条例、单行条例10.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

答案:√三、判断题11.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答案:×(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不属于自治机关)12.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答案:√13.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制定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

答案:×(地方性法规不得与国家法律相抵触)14.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自主决定本地方的财政收支。

答案:×(需在国家财政体制下进行)15.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自主决定本地方的教育方针。

答案:√四、简答题16. 简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包括: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自治地方;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自治机关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包括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
姓名:得分:
1、“三个离不开”指:(C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A、汉族离不开藏族
B、各民族件离不开
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2、五个认同是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C )。

A、对民族的认同
B、对制度的认同
C、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3、五个维护是指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C )。

A、维护民族自治
B、维护民族区域制度
C、维护民族团结
4、三热爱一坚定是指: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D )和坚定理想信念。

A、热爱中华民族
B、热爱华夏儿女
C、热爱民族政策
D、热爱中国共产党
5、我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两个阶段的工作目标是:三年强基础、(b )创先进
A、九年
B、八年
C、六年
D、五年
6、我省“三区”建设指的是: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C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

A、建设文化文明先行区
B、建设华夏文明先行区
C、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
D、建设政治文明先行区
7、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反对两种“民族主义”指的是大汉族主义和(B )
A、资产阶级民族主义
B、狭隘民族主义
C、地方民族主义
8、截止目前,我国共召开了(D )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A、二次
B、五次
C、六次
D、四次
9、青海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其中世居少数民族(C)个?
A、6
B、7
C、5
D、9
10、青海省共有6个自治州、(A )个自治县。

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8%。

A、7,
B、2,
C、6,
D、5
11、1983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民族乡的通知》,截止目前,全省民族乡总数为(A )个。

A、28,
B、27,
C、26,
D、25
12、宗教活动场所分为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和(A )两类。

A、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场所
B、拱北
C、嘛呢康
13、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为(C )。

A、民族自决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14、目前,我国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
(B )个自治县(旗)。

A、119
B、120
C、155
15、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峰,“珠穆”的藏语意思是(B )。

A、顶峰
B、女神
C、雪山
16、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于(B )年7月1日通车。

A、2005
B、2006
C、2007
17、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A )。

A自治县 B民族乡 C民族乡
1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录用工作人员的时候,对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应当给予(B )。

A、优先录用
B、适当的照顾
C、一定比例录用
18、《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上级国家机关应当组织、支持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与民族自治地方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和多层次、多方面的(C )”。

A、交流合作
B、互助合作
C、对口支援
19、《畜牧法》规定“国家帮助和扶持(A )地区、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


A、少数民族
B、边境
C、偏远
20、《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规定,“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C )的民族成份确定。


A、父亲
B、母亲
C、父或母
21、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A )。

A、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B、加快发展团结互助
22、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A )。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B、增强民族团结
C、抓好民族地区的教育
23、(A )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A、国家统一
B、发展教育
C、提高教育水平
24、我国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A ),一律平等。

A、发展程度高低
B、教育程度高低
C、整体素质高低
25、党和国家关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C )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A、尊重
B、改革
C、保持或者改革
26、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C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27、我国共有(A )个少数民族。

A.、56 B、57 C、55
28、发展民族教育,既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也要充分考虑民族教育的特殊性,解决民族教育中的特殊问题。

全国第四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贯彻执行发展民族教育的方针时,一定要把握好以下6项原则:(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2)坚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4)坚持开放,扩大交流。

(5)(A )。

(6)坚持国家帮助与自力更生相结合。

A. 坚持教育与宗教分离、B、坚持教育与育人分离
29、(B )是藏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这项活动在牧区半农半牧区较为盛行。

A、摔跤
B、赛牦牛
C、斗牛
30、处理民族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的总的原则是(B )
A、团结——批评——批评
B、团结——批评——团结
C、批评——团结——团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