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康复功能训练
脊髓损伤的步行功能训练
脊髓损伤的步行功能训练脊髓损伤后,患者的部分肌肉丢失了活动力量,它必需使用其尚有功能的肌肉完成活动,从而独立生活。
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要求正常的肌肉能够代偿无活动的肌肉的功能。
这样,这些肌肉必需有更大的肌力及柔韧性,关节有更大的活动度,患者还必需把握相关的技术,这就是恢复期康复的内容。
因此,当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脊柱固定良好,并能离床坐在轮椅上2小时或以上,即可以开头系统康复。
康复目标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通常是以生活自理、在轮椅上独立和步行为目的。
生活自理脊髓损伤的患者绝大多数不行能达到健全人的生活自理程度,因此对脊髓损伤的患者而言,所谓生活自理是指不需要依靠他人和特别的帮助器具来完成床上活动、穿脱衣服、个人卫生、大小便、阅读、书写、使用电话、使用钱币、操纵电器开关、使用一般的轮椅及穿脱下肢矫形器等。
在轮椅上能顺当地操纵一般轮椅,完成从轮椅到各生活空间的转移。
步行又可分为功能性步行和治疗性步行,其特点如下:①功能性步行:a.平安:不用他人关心与不需要可怕跌倒;b.姿态基本正确;c.不需用笨重的助行器;d.行走时留意力不需要全部集中到步行上而影响其他活动.e.较不费劲,有肯定速度和耐力,一般可以连续走5分钟,并走550米以上。
功能性步行依据步行力量又可分为社区步行和家庭步行。
社区步行指有力量在家庭四周活动,一般需要达到:能终日穿戴矫形器;每次至少连续行走900米以上;能独立上下楼梯。
如每次行走达不到900米则为家庭功能性步行。
②治疗性步行:仅能用步行器或双拐作短暂的步行。
此种步行虽无有用性,但可以给患者走的感觉,从而给病人巨大的心理支持,并可避开或减缓很多并发症的发生,如压疮、肌菱缩、骨质疏松等,因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不同的损伤水平可以达到的康复目标不同。
一般来讲,从生活自理角度看,C7损伤患者基本能自理,C7以下完全自理、C7以上只能部分自理或不能自理。
从步行功能看,T3〜 T12损伤可完成治疗性步行,Ll〜L5损伤可完胜利能性步行。
康复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和辅助器具
康复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和辅助器具脊髓损伤是指脊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的病理过程,常导致受伤部位以下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来说,康复训练和辅助器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康复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以及常用的辅助器具。
第一部分:康复训练1. 脊髓损伤的康复目标康复训练的首要目标是帮助脊髓损伤患者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恢复感觉和运动功能:通过物理疗法、康复训练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手段,提高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 促进平衡和协调:通过平衡和协调训练,帮助患者改善身体平衡和行走能力。
- 预防副作用:包括深静脉血栓、压疮、骨质疏松等,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康复训练的方法康复训练的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个体化设计。
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 物理疗法:包括热疗、冷疗、按摩和牵引等,通过调整肌肉和关节的活动度,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 运动训练:包括活动关节、进行力量训练和康复体操等,帮助患者增加肌肉力量和灵活性,并改善身体机能。
- 神经肌肉电刺激:通过电刺激肌肉和神经,促进患者的运动恢复和肌肉功能。
- 功能训练:包括平衡、步态和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生活。
第二部分:辅助器具1. 助行器具助行器具是帮助脊髓损伤患者行走和保持平衡的辅助设备。
常用的助行器具有:- 步行器:主要用于帮助患者保持平衡和增加步行能力。
- 助行架: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适用于需要更多支持的患者。
- 拐杖:适用于部分下肢受损的患者,可提供额外的稳定性。
2. 辅助呼吸器具对于脊髓损伤患者中严重受限于呼吸功能的个体,辅助呼吸器具是必不可少的。
常见的辅助呼吸器具有:- 呼吸机:通过输送氧气或辅助呼吸,帮助患者保持正常呼吸功能。
- 咳嗽机:通过模拟自然咳嗽的机制,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3. 残疾辅助器具脊髓损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各种障碍,残疾辅助器具能够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
脊髓损伤康复学通过康复训练帮助脊髓损伤患者恢复运动和感觉功能
脊髓损伤康复学通过康复训练帮助脊髓损伤患者恢复运动和感觉功能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常常会导致患者运动和感觉功能的丧失。
然而,脊髓损伤康复学通过康复训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患者恢复这些功能。
本文将介绍脊髓损伤康复学的背景、康复训练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其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益处。
一、脊髓损伤康复学的背景脊髓是连接大脑和身体的重要通信通道,负责传递感觉和指挥运动。
然而,当脊髓遭受损伤时,这种通信通道被切断,导致患者丧失感觉和运动功能。
脊髓损伤康复学旨在通过康复训练促进脊髓的再生和修复,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和感觉功能。
二、康复训练的原则和方法脊髓损伤康复训练的核心原则是神经可塑性,即神经系统具有适应和重组的能力。
通过刺激残存的神经路径以及创造新的神经连接,患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可以得到改善。
1. 运动康复训练运动康复训练旨在通过肌肉训练和运动模拟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
康复师会设计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包括肌肉强化、平衡训练和协调性练习等。
同时,辅助器具的使用也是重要的修复手段,如矫形器、假肢等可以帮助患者重新获得行走能力。
2. 感觉康复训练感觉康复训练旨在通过刺激残留的神经纤维和神经元,帮助患者恢复感觉功能。
常用的方法包括热疗、物理疗法和感觉刺激训练等。
这些训练可以通过增强血液循环和刺激神经系统的再生来提高患者的感觉能力。
三、脊髓损伤康复的益处1. 改善生活质量脊髓损伤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和感觉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能够自主行走和参与各种活动,患者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2. 预防并发症脊髓损伤患者常常面临许多并发症,如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压疮等。
康复训练可以通过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血液循环和提高骨密度来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3. 促进神经再生康复训练可以刺激脊髓中残存的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促进神经再生和重组。
通过建立新的神经连接,患者可以恢复一定程度的运动和感觉功能。
4. 提供心理支持康复训练不仅仅关注患者的身体康复,还提供心理支持。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训练ppt课件
目录
01. 早期康训练 02. 效果分析 03. 康复训练建议
1
早期康复训练
训练目的
1 促进神经再生
2 提高膀胱功能
3 预防尿路感染
4 减轻疼痛和痉挛
5 提高生活质量
训练方法
膀胱功能训练:通过定时
排尿、控制排尿等方法, 01
提高膀胱功能
平衡训练:通过平衡板、 平衡球等,提高平衡能力
03
心理康复训练:通过心理
辅导、放松训练等,缓解 05
心理压力,增强康复信心
肌肉力量训练:通过锻炼
02 腰背肌、腹肌等,增强肌
肉力量
呼吸训练:通过深呼吸、
04 腹式呼吸等,提高呼吸功
能
训练注意事项
01
保持正确的训 练姿势,避免 造成二次损伤
02
遵循专业康复 师的指导,循 序渐进地进行 训练
03
注意训练强度, 避免过度训练 导致肌肉疲劳
感染等并发症
感谢您的观看
改善社交活动: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恢复社交活动, 提高生活质量。
提高家庭幸福指数: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更好地融 入家庭,提高家庭幸福指数。
3
康复训练建议
个性化训练方案
01
评估患者 损伤程度 和功能状 况
02
根据评估 结果制定 个性化训 练计划
03
训练计划包 括:膀胱功 能训练、肌 肉力量训练、 平衡训练等
A
尿失禁改善:减少尿失禁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训练对膀胱功能的影响
01 增加膀胱容量
03
减少尿失禁发生 率
05
提高患者自信心 和自尊心
02
提高排尿控制能 力
脊髓损伤怎么办?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怎么办?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脊髓损伤是多种因素对脊髓造成的功能性的损伤,一般的脊髓损伤常常会引起瘫痪的现象,需要患者及时进行康复训练,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人应该有足够的耐心伴随患者做慢慢的康复。
★1、心理护理病人大部分是在正常劳动情况下突然受到外来伤害,思想上没有任何准备,常表现为焦虑,惊恐不安,担心生命有危险,以后生活不能自理,没有经济来源,以致悲观绝望,不思饮食,不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应针对这些情况主动关心体贴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情况,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向病人讲述脊髓损伤病人肢体功能锻炼的基本知识及简单的操作方法,告诉病人只要坚持锻炼与治疗是会取得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告诉病人保持正常饮食会增加机体抵抗力,预防并发症发生。
★ 2、早期的功能干预康复应在患者入院后尽早介入,以预防并发症。
预防关节挛缩和褥疮的发生非常重要,让患者进行一些主动活动以防止废用性萎缩,同时给患者一种参与训练的感觉,而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治疗,应早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 3、做好基础护理大多数脊髓损伤病人是四肢瘫或截瘫,长期卧床易发生三大并发症。
因此做好基础护理,预防三大并发症是早期康复训练的基础。
★ 4、防止关节挛缩躯干和肢体的正确体位,有助于预防关节挛缩和褥疮。
肩关节应处于外展位,以减少后期发生挛缩和疼痛;腕关节通常用夹板固定于功能位;手指应处于微屈位,每日进行髋膝关节被动伸屈外展内旋活动5~6次,每次5min。
给病人双足穿防旋鞋或使踝关节处于背屈90°,防止踝关节屈曲挛缩。
★ 5、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具有不同程度躯干和上肢障碍的四肢瘫患者,训练日常生活活动尤为重要,自理活动如吃饭梳洗上肢穿衣,病人在床上进行移动,并逐渐过渡到从床上移动到轮椅上,大多数截瘫病人可独立完成。
★ 6、手功能训练四肢瘫病人大部分时间应训练手功能。
运用指屈肌缩短来发展功能性的肌键固定术抓握,提供给病人健身球或让病人主动抓握笔来训练病人抓握和手指屈曲灵活性,对于不能主动伸腕的病人可用夹板来保持该关节活动度,或被动帮助病人伸腕关节。
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完整版.ppt
.精品课件.
41
被动活动
定义:通过外力活动失去肌肉力量或运动能力的肢体。
可由设备、他人、或本人的健康肢体协助进行。
原则:
1)每个肢体活动5分钟,要轻柔、缓慢 2)从近端到远端运动全身每一个关节 3)每个关节均做全运动方向的最大活动范围的运动 4)有痉挛者,应缓解痉挛后再做被动运动 5)被动活动要限制在无痛范围内 6)急性期需注意减少肩关节或髋关节的活动范围
.精品课件.
24
(四)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咳嗽无力 经常翻身,轻叩背部 能坐的患者鼓励多坐 呼吸训练 下肢静脉血栓 每日被动活动,减少卧床时间 将双下肢垫高 发生血栓后停止活动,以防栓子脱落 自主神经反射异常 找出诱因,着手解决
.精品课件.
25
三、训练内容和方法
翻身训练
起坐训练
坐位平衡训练
关节屈曲90时进行 3)当患者下段胸椎或腰椎有骨折时,作屈膝、
屈髋动作时要格外小心,勿使其腰椎活动
.精品课件.
30
被动运动
2. 注意事项:
4)被动活动要限制在无痛范围内 5)颈髓损伤患者不应同时进行腕关节背
屈和手指伸展
.精品课件.
31
(一)翻身训练
目的 防止身体局部受压时间过长造成褥疮 防治肺部感染 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
.精品课件.
9
二、康复基本知识
.精品课件.
10
(一) 康复的时机及主要方法
1、 治疗原则
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残存的功能,减轻 或消除功能上的障碍,在其身体许可的 范围内,帮助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生活 和劳动能力,早日回归社会
2、康复治疗时机 尽早开始
.精品课件.
11
(一) 康复的时机及主要方法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方法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方法1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脊髓损伤对患者的身体和精神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这是一种残疾,损伤程度从轻到重,严重者可以完全丧失下肢和骨骼肌肉功能,从而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因此,进行脊髓损伤康复训练是一个宣传残疾人友谊的重要活动,也是恢复残疾功能的可行的方法。
1.1 意识训练脊髓损伤导致某些植物神经受损,其症状可能包括风湿性关节炎和关节酸痛,以及骨骼肌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的减弱。
因此,鉴于残疾患者手脚可能受到损伤,为了恢复功能,需要通过意识训练使其受损皮质神经回复。
一般来说,意识训练首先从躯体和技能两个方面开始,重点训练受损部位,让他们有意识控制自己的动作,提高神经接受能力和神经反射力,从而恢复残疾功能。
1.2 锻炼训练随着残疾人友谊的发展,脊髓损伤康复训练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其中的重点是锻炼康复训练,让残疾人可以尽可能地恢复受损的功能。
在锻炼过程中,可以提高残疾人的力量,克服不同程度的缺陷和障碍,从而提高他们的身体质量和改善他们的身体状况,并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控制身体。
1.3 预防训练脊髓损伤的康复一般需要一定的时间,比如一个月到半年,但每个残疾人的情况都不同,只有通过专业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方案,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还要加上预防训练,以免脊髓损伤发生时身体出现不必要的后遗症。
平时,多做一些平时的预防性训练,坚持一种比较轻松、比较活跃的保健活动,有助于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残疾,为了改善残疾者的生活质量,必须要定期接受正确的康复训练。
通过上文介绍的这些康复训练方法,可以恢复和改善残疾患者的精神和身体健康,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实社会的生活,实现残疾人友谊的目标。
脊髓损伤患者的恢复期站立及行走训练.
方式。
依靠身体重心前倾及骨盆侧倾达到跨步, 进行站立及行走功能训练时应使用双拐,注意安全。
2)助动功能步行矫形器: 近年来以ARGO为代表的助动功能的往复式步行矫形 器应用于临床,使得T4以下的完全性损伤患者应用步行矫形
器进行步行成为可能。
ARGO的结构设计特点使患者站立与坐位姿势互换过 程中有助动功能。
步行训练的目标是:①社区功能性行走:终日穿戴矫形器并 900m。②家庭功能性行走:能完成上述活动,但行走距离不 能达到900m。③治疗性步行:上述要求均不能达到,但可借 助矫形器进行短暂行走。
A R G O
R G O
Walkabout 奥托博克截瘫行 走器 walkabout
介绍 适用于
(T10或T10以下 完全性截瘫或者 高位不完全性截 瘫)
恢复期处理-运动功能康复
达到站位Ⅱ~Ⅲ级平衡时,患者可以开始平行杠内训练站立 及行走,并逐步过渡到助走器或双杖行走。耐力增强之后可 以训练跨越障碍,上下台阶、摔倒及摔倒后起立等。
职业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常见疾病康复》
主题:脊髓损伤患者的恢复期站立及行走 训练
院校: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主讲教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1)无助动功能步行矫形器: 双侧髋膝踝足矫形器(HKAFO) 双侧膝踝足矫形器 (KAFO)
踝足矫形器(AFO)
患者应用时需将髋或膝关节锁紧,踝关节采用固定
脊髓损伤总体康复原则
早期目的是防止卧床并发症,如预防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挛缩畸形等,为以后康复治疗创造条件。
训练内容:1.良肢位摆放:在此期内,患者卧床时应保持体位处于良好的功能位置,以防止关节挛缩和畸形。
2.定时翻身:应定时帮患者变换体位,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压疮形成。
对脊椎稳定者可使用减压床、皮垫床或一般床上加气垫。
3.早期坐起训练:脊髓损伤患者脊柱稳定性良好者应早期开始坐位训练,每日2次,每次30分~2小时,视患者情况抬高床头,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如头晕、眼花、心慌、无力、恶心等。
如无不良反应可以逐渐升高床头,并继续训练,如有不良反应则应将患者床头调低,回复原体位。
以后减少升高的角度及速度,使患者逐渐适应后,再缓慢抬高床头使患者坐起,完成训练。
4.起立训练宜在伤后/术后3 周以后开始进行,患者经过坐起训练后,训练效果良好,无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即可考虑进行起立训练。
训练时应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具体训练方法为:患者站立斜床(起立床),起立训练从倾斜20度开始角度渐增,训练时同坐起训练一样,应注意观察患者反应,防止直立性低血压反应发生,如有不良反应发生,应及时降低站立斜床的高度。
5.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在生命体征稳定之后就应立即开始全身各关节的被动活动,1~2次/d,每一关节在各轴向活动若干次即可,以避免关节挛缩。
进行被动活动时要注意动作轻柔,缓慢,有节奏,活动范围应达到最大生理范围,但不可超过,以免拉伤肌肉或韧带。
被动为主,主动及助动为辅。
患者坐或躺于训练床上,对颈椎不稳定者,肩关节外展不应超过9O度,对胸腰椎不稳定者,髋关节屈曲不易超过90度。
髋关节外展要限制在45°以内,以免损伤内收肌群。
对膝关节的内侧要加以保护,以免损伤内侧副韧带。
在下胸段或腰椎骨折时,进行屈髋屈膝运动时要注意控制在无痛范围之内,不可造成腰椎活动。
禁止同时屈曲腕关节和指关节,以免拉伤伸肌肌腱。
腰椎平面以上的患者髋关节屈曲及腘绳肌牵张运动需要特别强调,因为只有髋关节直腿屈曲达到或超过90°时才有可能独立坐在床上,这是各种转移训练和床上活动的基础。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功能康复训练【目的】1.维持肌肉、关节的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
2.最大范围恢复患者上、下肢关节的生理功能。
【适应症】脊髓损伤后上、下肢活动障碍【操作方法】上肢活动障碍:1.牵拉法:用一弹力绳系在床的左右两侧,尾端系一患者腕大小的空隙,患者取半坐卧位或者平卧位,护士或家属可用5×3cm 棉布包裹在患者手部,将患者手部放在弹力绳的空隙处,让患者用手向上、下、左、右进行牵拉。
2.扔球法:患者取坐位,护士或家属向患者方向扔球,(球最好选择表面不光滑的球)让患者努力接球;或让患者手握一球,用力向外抛。
3.让患者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如:吃饭、梳头等下肢活动障碍:1.站立: 1)协助病人双足放平置于地面,两腿分开,与肩同宽,护士或家属双手扶住病人肩关节协助病人站立;若病人患肢力量较弱不能踩实地面时,护士或家属可以双膝抵住病人患肢膝关节,双足夹住患足,病人将双手置于护士或家属腰部以防跌倒。
站立时护士或家属应注意患者站势,教病人收腹,挺胸,抬头,放松肩,颈部肌肉,不要耸肩或抬肩,腹部伸直,伸髋,双下肢尽量伸直。
2)患者一手搂住一个人的脖子,由两个人将患者挪动到墙壁下,使患者背靠墙壁,然后分别伸出紧靠患者的那条腿抵住病人的胯部及大腿,使患者两条往前弓的腿在他人的帮助下站直,当患者的双臂和腰部都有力量时,在患者常站立的紧墙壁处分别埋两个丁字木桩,一高一矮,或左高右低,或相反;以患者能一手扶一手拉,感到舒适为准,患者便可借一扶一拉的力量调整身体,使双腿站直。
这样能锻炼腿部肌肉,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2.下蹲:1)患者坐于床上屈膝,病人双手合抱住小腿前面中下部,以双臂的拉力将膝关节被动屈曲. 2)患者站立于床头,双手握住床栏,屈膝下蹲,以自己躯体的重量向下压,被动屈曲膝关节。
3. 行走:1)可以由护士或家属搀扶行走。
步幅均匀,频率适中,伸髋曲膝,先抬一足跟部,重心转移,另一脚跟亦先着地,重心又转移之后足,开始下一个步态同期。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指南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指南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对患者的生活和功能造成了巨大影响。
康复训练是帮助脊髓损伤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为您介绍脊髓损伤康复训练的相关指南和建议。
第一节:康复训练的目标和原则康复训练的目标是帮助脊髓损伤患者尽可能地恢复独立生活能力和功能,提高社会参与度。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个体化:每位患者的脊髓损伤情况和康复需求都是不同的,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包括力量训练、平衡训练、日常活动训练等。
2. 渐进性:康复训练应以渐进的方式进行,患者需要逐步适应和提高训练强度,以促进身体的适应和功能恢复。
3. 多学科合作:脊髓损伤康复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生、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他们将共同制定康复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第二节:康复训练的内容康复训练的内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适当的康复器械和训练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提高行动能力。
2. 平衡训练:脊髓损伤后,患者常常存在平衡问题。
平衡训练包括平衡感觉的训练和平衡调节的训练,通过改善平衡能力,减少摔倒风险。
3. 日常活动训练:康复训练应注重日常生活活动的模拟训练,包括上下楼梯、转身、穿衣等动作的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4. 步态训练:对于能够站立和行走的脊髓损伤患者,步态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步态训练包括站立平衡、腿部肌肉力量训练、踩踏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行走功能。
第三节: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脊髓损伤康复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安全第一:康复训练应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因训练引起意外伤害。
医生和康复师应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活动能力,合理制定训练方案。
2. 合理营养:脊髓损伤康复需要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等。
脊髓损伤康复目标
脊髓损伤康复目标
脊髓损伤康复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和提高其生活的质量。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目标:
1. 恢复自主呼吸功能:脊髓损伤可能导致呼吸肌肉受损,从而影响呼吸功能。
康复师会通过肺功能锻炼、呼吸肌肉的训练和辅助呼吸设备的使用,帮助患者恢复自主的呼吸能力。
2. 恢复运动功能:脊髓损伤通常会导致肢体的运动功能丧失或受限。
康复师会通过物理治疗、运动训练和功能电刺激等方法,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恢复肢体的运动能力。
3. 提高坐立和平衡能力:对于部分脊髓损伤的患者,恢复坐立和平衡能力是一个重要目标。
康复师会通过座位训练、平衡训练和辅助器具的使用,帮助患者提高坐立和平衡的能力,从而提高日常生活中的独立性。
4. 增强日常生活技能:脊髓损伤患者常常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例如转身、坐下、站立、行走、穿戴衣物、洗漱等。
康复师会通过功能训练、活动适应性训练和辅助工具的使用,帮助患者恢复这些日常生活技能。
5. 康复社交和情感支持:脊髓损伤对患者的社交和情感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
康复团队通常会提供心理和社交支持,以帮助患者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和压力,并重建社交网络和支持系统。
6. 恢复独立生活能力: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目标之一是恢复独立生活的能力。
这包括自理能力、居家生活技能、社交和工作能力等。
康复师会通过训练、辅助器具和适应性技巧的教授,帮助患者重新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
脊髓损伤的康复目标是一个个体化和渐进的过程,因为每个患者的损伤程度和康复需求都不同。
康复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目标制定康复计划,并与患者及其家属合作,共同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脊髓损伤常用训练方法
脊髓损伤常用训练方法脊髓损伤常用训练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早期康复训练:定时改变体位,每天进行1次以上的皮肤擦拭。
进行呼吸训练,每个关节在活动范围内每天被动活动,重度挛缩者可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包括主动辅助活动、徒手矫正、伸张运动。
2.慢性期康复训练:通过训练改善全身状态,使损伤脊柱的稳定性增强。
目标是保持坐位和立位,移动动作,步行动作等。
采用推起训练、起立训练、移动训练、返寝训练等来强化训练躯体和四肢。
体位训练:维持良肢位,卧位至坐位的步骤包括抬高床头→半坐位→坐位→轮椅训练,抬高床头30°,耐受1.5小时后可逐步抬高床头,每日抬高5°逐步过渡到坐位,也可进行站床训练。
被动运动:患肢每次。
3.坐位期:支撑、减压、移动动作训练;体位变换、转移;坐位平衡训练;轮椅基本操作训练;生活自理训练;加强全身和尚存肌肉的肌力和耐力训练;同时继续卧床期的训练。
4.站立期:站立床站立训练;站立架内站立训练;平行杠站立;扶双拐站立;平衡训练;同时继续卧床期、坐位期的训练。
5.行走期:借助各种类型的支具做行走训练;同时继续卧床期、坐位期、站立期的训练。
6.肌肉锻炼:尽可能地保持肌肉的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通过传统的肌肉力量锻炼,如举重、屈伸等,也可以通过康复器械来进行。
此外,可以使用电刺激促进肌肉收缩,帮助恢复和维持肌肉功能。
7.平衡和协调训练:脊髓损伤会对平衡和协调能力产生影响,所以进行相关的训练是很重要的。
这可以包括坐姿平衡练习、站立平衡练习、步态训练等,旨在增强肌肉协调性和增加身体的稳定性。
8.柔韧性和伸展训练:脊髓损伤后,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可能会受到限制。
进行柔韧性和伸展训练可以帮助改善关节的灵活性,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促进身体的活动范围。
9.功能性训练:根据个体的康复目标,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功能性训练,例如上肢和下肢的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如穿衣、洗澡、梳头等。
这有助于逐渐恢复独立生活所需的功能。
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1. 脊髓损伤简介脊髓损伤是指脊髓受到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而造成的神经组织损伤。
脊髓是人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传递大脑发出的指令和感觉信息。
脊髓损伤会导致下肢瘫痪、感觉丧失以及其他一系列身体功能障碍。
2. 康复训练的目标康复训练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其主要目标包括:•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功能;•提高肌力和运动控制,增强肌肉协调性;•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减轻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康复训练的内容3.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康复训练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应用物理手段如热敷、冷敷、按摩等,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肌肉紧张。
物理治疗还包括运动训练,帮助患者增强肌力、改善平衡和协调能力。
3.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脊髓损伤的康复中起到重要作用。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痉挛药、镇痛药、抗抑郁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患者的肌肉痉挛和疼痛,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3.3 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是康复训练中的核心内容。
通过模拟日常生活活动,如坐立、行走、上下楼梯等,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此外,还可以进行平衡训练、手部功能训练等,以提高患者的身体控制能力。
3.4 辅助器具使用辅助器具在脊髓损伤康复中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轮椅可以帮助下肢瘫痪患者保持移动能力;助行器可以提供支撑和稳定,帮助患者行走。
康复专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推荐和指导合适的辅助器具的使用。
4. 康复训练的阶段脊髓损伤康复训练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4.1 急性期急性期是指脊髓损伤发生后的最早阶段,通常在损伤后的48小时内。
在这个阶段,主要目标是保护脊髓、控制疼痛和预防并发症。
康复训练主要侧重于呼吸肌肉训练、床位转移等基本功能恢复。
4.2 康复初期康复初期是指急性期之后的几周到几个月。
在这个阶段,康复训练主要集中于基本功能恢复和肌力增强。
通过物理治疗、功能训练和药物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坐立、平衡和行走等日常生活能力。
4.3 康复中期康复中期是指脊髓损伤发生后的几个月到一年左右。
脊髓损伤康复阶段目标及措施
脊髓损伤康复阶段目标及措施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常常会导致肢体瘫痪和功能障碍。
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工作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部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在康复阶段,我们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一、康复阶段目标。
1. 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脊髓损伤后,受损的神经组织需要进行再生和修复,以恢复受损的功能。
因此,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是康复阶段的首要目标。
2. 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脊髓损伤患者常常会出现肌肉萎缩和协调能力下降的情况,因此需要通过康复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以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
3. 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脊髓损伤患者常常会面临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问题,包括如厕、洗漱、进食等方面。
因此,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康复阶段的重要目标。
4. 促进社会适应能力,脊髓损伤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逐渐适应社会生活,包括学习如何使用辅助器具、如何融入社会等方面。
因此,促进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康复阶段的重要目标。
二、康复阶段措施。
1. 康复训练,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物理治疗、运动训练、功能训练等,以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2. 辅助器具使用,指导患者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辅助器具,包括轮椅、助行器、电动助力车等,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心理支持,脊髓损伤患者常常会面临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因此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4. 家庭支持,脊髓损伤患者的家庭成员也需要得到支持和指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患者,促进患者的康复。
5. 康复评估,定期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康复评估,及时调整康复方案,确保康复效果。
在脊髓损伤的康复阶段,确立明确的康复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也需要患者本人和家庭成员的积极配合和支持,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康复训练对于脊髓损伤的恢复作用
康复训练对于脊髓损伤的恢复作用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运动和感觉功能的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然而,康复训练的引入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康复训练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方法和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本文将全面介绍康复训练对于脊髓损伤的恢复作用。
一、康复训练的基本原理康复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针对患者的身体功能和心理健康问题,制定一个个适应性的康复方案,以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而言,康复训练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 运动功能康复:脊髓损伤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等问题。
康复训练可以通过肌肉锻炼、物理治疗等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
2. 感觉恢复:脊髓损伤患者常常会出现感觉障碍,如触觉、温度、压力感等的丧失。
康复训练可以通过感觉刺激、物理疗法等手段,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和恢复,提高患者的感觉功能。
3. 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康复训练强调辅助器具的使用,通过合理选用和使用辅助器具,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自立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比如使用轮椅、拐杖等辅助设备,有效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二、康复训练项目及方法康复训练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具体的训练项目和方法,以达到恢复功能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康复训练项目和方法。
1. 运动康复训练:主要包括针对患者肌肉无力、肌肉萎缩等问题的康复训练。
常见的方法包括主动性肌肉锻炼、被动性关节活动、功能性训练等。
这些训练项目旨在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疲劳耐力和关节灵活性,促进机体的康复恢复。
2. 感觉恢复训练:主要包括通过感觉刺激和物理疗法来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
例如,利用热敷、电疗、按摩等方法刺激患者的损伤部位,增加神经元的再生和恢复。
3. 心理康复训练:脊髓损伤不仅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严重影响,还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康复训练中加入心理康复训练的项目可以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困扰,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和生活幸福感。
脊髓损伤不同水平患者的康复训练
以完全性脊髓损伤为例一、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C4及C4以上的患者1、患者特点此类型患者四肢肌、呼吸肌、躯干肌完全瘫痪,需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但C4与C1-C3情况不同,C4患者生存功能比C1-C3好。
2、治疗方法与训练(1)训练患者使用环境控制系统(ECU)。
这类患者四肢无功能,需应用环境控制系统来提供生活服务。
训练患者用口棒控或气控操纵使用ECU。
(2)躯干和下肢完全瘫痪无功能。
(3)上肢有三角肌、肱二头肌尚有功能,可完成部分运动动作,但缺乏伸肘关节以及前臂、腕、手的活动功能。
3、治疗方法与训练(1)训练患者利用辅助工具进食,如利用手支具及C型ADL箍套套在手上,在套中插入匙,利用患者屈肘动作可将食物送入口中。
(2)训练患者利用手的粗大移动功能拨动电动轮椅扶手上的杆式开关,手控操纵电动轮椅。
(3)训练患者在他人帮助下完成从床到轮椅间的转移(如屈肘用上肢勾住家人的颈部,再由家人协助转移身体)。
(4)利用三角肌等施行手功能重建手术后,训练患者的伸肘及拇食指侧捏功能等。
二、能部分自理生活,需中等量帮助的C6患者1、患者特点(1)患者可屈肘、伸腕,但伸肘功能不良,不能屈腕,屈指和抓握。
(2)手功能丧失。
(3)躯干和下肢完全瘫痪。
(4)肋间肌瘫痪,呼吸储备下降,身体耐力差。
此类患者功能特点为:能独立驱动手轮圈改装后的轮椅,坐位时能给受压部位减压防止压疮;利用床栏能翻身;上肢屈肘勾住系于床脚的绳梯或头上方的三角框架可以坐起;利用腕驱动抓捏矫形器和ADL套箍能进食、梳洗、清洁上身;借助于自助具,上肢能穿衣、写字、打字;能打电话、能用滑板作身体转移,但患者仍然主要是轮椅上活动,自己不能步行。
2、治疗方法与训练(1)训练患者自己穿简单的改制过的衣服。
(2)利用头上方的三角框架或横木作转移活动,将上肢屈肘勾在头上方的三角框架或横木上,悬起臀部再转移到他处。
(3)训练患者使用加大手轮圈摩擦力的轮椅,因患者手不能抓握,而用掌根部推动轮椅手轮圈,故患者不能使用光滑的轮椅手轮。
c7平面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计划
c7平面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计划
1. 早期阶段(伤后1-3个月)
- 呼吸训练:进行腹式呼吸练习,加强肺部扩张。
- 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范围内的关节活动,预防肌肉僵硬和关节粘连。
- 床上活动训练:翻身、坐起等基本动作训练。
- 皮肤护理:按摩、换位,预防压疮形成。
2. 恢复期(3-6个月)
- 坐姿平衡训练:在平衡垫或滚轮上进行坐姿稳定性练习。
- 上肢功能训练:肩关节、肘关节及手部活动度和力量训练。
- 站立平衡训练:在并列或平行扶杆辅助下进行重心转移和站立平衡练习。
- 电刺激或生物反馈训练:针对残余运动神经元进行功能性电刺激或生物反馈训练。
3. 后期康复(6个月以后)
- 步行训练:使用适当辅助器具(拐杖、助行器等)进行平地及阶梯步行训练。
- 上肢活动训练:训练日常生活中的上肢活动,如更衣、写字等。
- 肌力训练:针对残余肌群进行阻力训练,增强肌力。
- 适当运动:推椅训练、游泳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
以上训练计划需要在专业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个体情况
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脊髓损伤康复的具体锻炼方法
脊髓损伤康复的具体锻炼方法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对患者的生活功能和运动能力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康复锻炼在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协调性和日常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脊髓损伤康复锻炼方法:1.肌肉力量训练:A:强化肢体肌肉力量:通过进行定向的肢体肌肉锻炼,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
这可以包括使用弹力带或重力器械进行抗阻训练,以及进行主动和被动的关节运动。
B:核心肌肉锻炼:核心肌肉包括腹肌、背肌和盆底肌群。
通过进行核心肌肉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减少脊髓损伤患者在行走和转身时的风险。
2.平衡和协调训练:A:平衡练习:通过单脚站立、平衡板或稳定球等练习,可以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和姿势控制能力。
这对于步行和日常活动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B:协调练习:通过进行协调练习,如手眼协调训练、双手协调训练等,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协调性,促进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工作。
3.柔韧性训练:A:拉伸练习:进行全身的拉伸练习,可以帮助脊髓损伤患者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并减少肌肉紧张和僵硬的风险。
特别关注关键部位如背部、腿部和颈部的拉伸。
B:瑜伽和普拉提:瑜伽和普拉提练习可以综合性地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平衡和肌肉控制能力。
这些练习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身体姿势和运动模式。
4.功能性训练:A:步态训练:针对行走能力的恢复,可以进行步态训练。
这包括使用平行杠、助行器或支架来进行步态模式的训练,逐步提高步幅、稳定性和步伐的协调性。
B:功能性活动训练:根据患者的日常生活需求,进行各种功能性活动的模拟训练。
例如,模拟椅子起立、上下楼梯、转身等活动,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日常生活功能。
5.器械辅助训练:A:功能电刺激(FES):通过电刺激肌肉来辅助患者进行运动训练,例如踏步训练、手握练习等。
FES可以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B:功能性外骨骼:使用功能性外骨骼设备来支持和辅助患者的运动功能,如下肢外骨骼帮助行走、上肢外骨骼帮助抓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期目标: 1.维持双上、下肢的关节活动度 2.长坐位平衡一级可持续5min 3.能够独自完成翻身
远期目标: 1.增加双上肢主要肌群关键肌肌力 2.独自坐起 3.ADL部分能自理(吃饭、洗漱、 穿衣等)
1.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如:肩关节、肘关 节、腕关节、手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 踝关节) 2次/日
3.运动功能障碍,双下肢各关键肌肌力均 为0级上肢各关键肌肌力减退(肩胛提肌
肌力(L/R)3+级/3级、肱二头肌(L/R) 4级/4级、肱三头肌(L/R)3级/3级、腕 背伸肌(L/R)3级/3级 、指伸屈肌(L/R) 1级/1级、小指外展肌(L/R)1级/1级) 4.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有肺炎,呼吸道有 痰液。呼吸肌肌力弱。) 5.手功能障碍(患者目前只能球状抓握、 杯状抓握。) 6.平衡功能障碍(长坐位平衡1级、端坐 位平衡1级。)
• Barthel指数评定表
评分标准: 20分以下者: 生活完全依赖 21-40分者: 生活需要很大帮助 41-60分者: 生活需要帮助 >60分者: 生活基本自理 Barthel指数得分40分以上者康复治疗的效益最大
ASIA损伤程度分级
级别 A.完全性损伤
临床表现 骶段(S4-S5)无任何感觉或运动功能
(6)膝关节:膝的屈伸运动 (7)踝及足关节: 踝背伸:患者仰卧位,踝中立位。治疗者 站在踝足外侧,上方手握住小腿远端,下 方手托住足跟,前臂掌侧抵住足底。活动 时下方手将足跟稍向远端牵引,同时前臂 将足压向头端 内翻-外翻:患者仰卧位,踝中立位。治疗
师站在患足外侧,上方手握住小腿远端,下 方手拇指和其余4指分别握住脚掌侧,前臂 掌侧接触足底内翻时将足跟向内侧转动,外 翻时将足跟向外侧转动 2.使用ROOD技术(用冰刺激患者小指外展 肌、指深屈肌等肌肉的收缩)PNF技术(挤 压、牵拉抗阻螺旋对角线运动)2次/日 3.肌肉牵伸训练,缓解躯干及下肢肌肉痉挛 (髂腰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腘绳肌 牵伸) 2次/日。
双手同时做下肢的外展动作 屈髋屈膝:患者仰卧位,治疗师站在一侧 下肢旁,一手托住腘窝部,一手托住足跟, 双手同时将下肢抬起,然后托住腘窝的手 放在膝关节外侧,做屈髋屈膝动作 髋内外旋:患者仰卧位,治疗师站在下肢 一侧,一手放在小腿后方,将下肢托起至 屈膝90°,一手放在膝关节外侧,避免大 腿外展。托起小腿的手将小腿向外(髋内 旋)或向内(髋外旋)运动
7.肌张力(髂腰肌为1级) 8.体位转移能力差(仰卧位—侧卧位—俯 卧位变换差,坐起不能完成) 9.并发症(体位性低血压 90mmHg/50mmHg、轻微骨质疏松) 10.肩外展运动代偿(肩胛骨上提) 11.ADL能力全部依赖(独立翻身、坐起、 床—轮椅转移、进食、洗漱、穿衣、如厕 等均不能完成。)
7.长坐位平衡训练,抛接球训练 8.手功能训练(如:插木丁、拾棋子) 9.引导患者做桥式运动,增强患者的腰背 部肌肉肌力和提高对骨盆的控制能力,2 次/日 10.作业治疗:进食(辅助)、翻身(口 语指导)、坐起(需一人帮助)、转移 (辅助)、个人卫生训练 11.物理因子治疗:
康复运动中心
脊柱生理弯曲存在,颈后可见一横行长约6 厘米的手术切口瘢痕,愈合良好,胸、腰椎 被动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双上肢肩部以下皮 肤感觉减退,胸骨角平面以下躯体深浅感觉 丧失,双侧三角肌肌力约为3级,双侧肱二头 肌肌力均为4级,双侧肱三头肌肌力均为3级, 双侧腕背伸肌肌力均为3级,双侧指深屈肌肌 力均为1级,双侧小指外展肌肌力均为1级,双 下肢肌肌力均为0级
4.肌力增强训练: 包括上肢支撑力训练 ,肱二头肌、肱三 头肌和握力训练 患者仰卧位, 使用沙袋抗阻训练 手支撑训练 5、站立架:防止体 位性低血压。
6.呼吸及排痰训练:呼吸肌由膈肌(脊髓C4支 配)、肋间肌(脊髓T1-T7支配)和腹肌(脊 髓T6-T12支配)三组肌肉组成。1)呼吸功能 训练:增加肺活量,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延长 呼气时间,提高呼吸肌肌力如吹蜡烛 2次/日 2)辅助咳嗽:治疗师用双手在其膈肌下面施 加压力以代替其腹肌的功能,协助完成咳嗽动 作。 2次/日 3)体位排痰训练:叩击法和振动法排痰 2次/日
(1)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 内-旋外,水平内收-外展练习时要求动作平 稳,每个动作要求达到可耐受的最大范围
(2)肘关节:肘屈伸训练
(3)腕关节:患者仰卧位,屈肘90°,前 臂中立位,治疗者一手握住前臂远端,一
手握住掌骨,分别做腕的掌屈、背伸、桡 偏、尺偏以及上述动作结合起来做腕的环 绕 (4)手指关节:患者仰卧位,前臂旋前。 治疗者双手握住其手部,拇指放在手背, 其余四指放在掌部。双手同时将腕骨及掌 骨向手掌方向运动,然后还原 (5)髋关节 髋外展:患者仰卧位,下肢中立位。治疗 师站在患者下肢一侧,一手放在腘窝处托 住大腿,一手放在踝关节后方托住 小腿,
B.不完全性损伤 C.不完全性损伤
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段有感觉但无运动功能 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以下
D.不完全性损伤 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或以上
E.正常
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Hale Waihona Puke 颈部脊髓损伤1.SCI-C6--ASIA-C
2.感觉功能障碍(轻触觉(L) C8减弱, C8以下缺失(R)C7-C8减弱,C8以下缺 失 针刺觉(L)C7-C8减弱,T1缺失,T2T4减弱,T4以下缺失(R)C7减弱,C8 以下缺失
双侧肱二头肌反射存在,肱三头肌,桡骨 骨膜反射,腹壁反射及膝腱反射消失,双
侧babinski征阴性。
感觉平面和运动平面均为C6
2、肌力分级标准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75% 5级
无可测知肌收缩 无关节活动,可扪到肌收缩 减重,全范围关节运动 抗重力,但不抗阻力,全范围关节运动 抗重力,能抗一定阻力,肌肉收缩达到
抗重力,能抗较强阻力
级别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评判标准 根本不能采取坐位 能在极短时间内采取坐位,但不能维持 可采取坐位,但不能上举抗推 两上肢向前上方举时,任能保持平衡,但稍推即不稳定 对不慎强烈的推有翻正的反应,能保持平衡,但强力推时有不稳定的现象
5级
正确的坐着时对来自各个方向的用力推均有正确的翻正反应,并能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