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读书心得
《四圣心源》读书笔记
四圣心源》读书笔记四圣心源》读书笔记1原文“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附子,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
神病则惊怯而不宁,精病则遗泄而不秘,血病则凝瘀而不流,气病则痞塞而不宣。
)按:肾水下病而精寒,心火上炎而神病。
梦遗,心火先有不宁,而下部精自遗。
心火不宁而心火旺于上,心火旺于上而肾水寒于下。
故《金匮》失精家少腹玄急,阴头寒,头眩发落,肾精因寒而不上承也,这种病人往往还有失眠心悸心火旺的症状。
即上热下寒,肝不升,肺不降,脾不运,皆病也。
白芍导心火下行归于肾水,龙骨牡蛎收敛心火归于肾水,使上不热而下得温;肾水得温而木气温升,桂枝助木气温升。
生姜甘草大枣,温运脾胃。
此一方上下左右中皆治也。
此金匮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心悸失眠健忘精力不济;胃肠功能差,消化不良,易腹泻。
按:脾,阴脏也;胃,阳府也;脾升,阳大于阴也,胃降,阴大于阳也。
阳也者,干姜、附子、桂枝、风药也;阴也这,甘草、党参、大枣、饴糖,半夏、茯苓、陈皮、枳壳、黄连。
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而喜温燥,助其运化脾湿;恶湿者,恶湿邪困脾碍运化也。
病见脾湿,温阳通阳而燥湿,勿用甘草、大枣、党参、饴糖、蜂蜜等阴寒滋润药及食品。
“泄水补火,扶阳抑阴”泄水使浊阴降,补火使清阳升。
干姜,补火也,使清阳升;茯苓,泄水也,使浊阴降。
人参甘草,伏火,使火不钢燥;但有助阴之弊,宜斟酌。
按:党参、太子参、甘草、饴糖、山药,补土也,令土厚,长一身肌肉。
又可养木。
土地肥沃而物产丰富。
“见肝之病,当先实脾。
”肝之病,肝血不足,烦热、目涩、筋拘挛等,当补肝血,白芍、熟地、当归、何首乌之类,实脾者,大枣、甘草、党参之类,补土液,木自生养。
实脾者,犹如给土地浇水,土地当是湿土,湿土温润相加,木气才长,万物丰隆。
故见木枯之病,补湿土。
土虽湿,但处严寒,木还是枯。
此时宜补阳气。
今土湿者多(饮食肥厚),木枯者也多(风证,血压高),缘于下寒(淫欲太盛)。
龙骨牡蛎加附子肉桂,补肾阳;白术茯苓沙仁去脾湿;乌梅润肝,甘草补脾。
四圣心源读书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四圣心源读书心得篇一:读书心得大家印象中的经典似乎都是指内难伤寒这一类,我就说说我比较有体会的关于温病的一些东西吧。
《温热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前半段大家都很熟悉了,这半段讲明了卫气营血辨证的大纲,但是真正有体会的是后半段,“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这就话的潜台词是“在卫分的时候需要用使出汗的方法祛除表邪,不可一味清里,尤其是到气才可清气,这个才可十分耐人寻味,提示人们注意清法应用的界限,温病不许凉!否则会凉遏、冰伏,这也是温病误治常见的一个误区,并非只有温病误用温热伤阴才叫误治!值得好好琢磨!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意思其实是讲透热转气可以贯穿温病的治疗的全过程,温病除了顾护气阴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调,所以才有?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销上下之势??温病救阴尤易,通阳最难,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我的体会是如果能理解这段话,功用不亚于读完整本温病条辨”单单看《黄帝内经》里面这句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在遇到数例因感冒经静脉输液病情加重后,发热,头痛,畏寒明显,脉沉。
结合上二条,思为因输液致“直入少阴”,开上方2剂即缓解。
个人体会,脉沉及病人呈无欲状态为重要提示。
“湿胜则阳微”----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真是至理名言!现在社会,饮食不节,以酒为浆,以妄为常,肥胖多脂者众,湿邪为患,几乎涉及每位患者。
经常有患者来说,最近老感觉疲劳,吃饭没胃口,懒洋洋的,一看舌苔,白腻滑或白厚腻,或兼齿痕,必是湿邪为患,有简单的只几管子藿香正气水即可解决问题。
不明白的医家或患者有自服补气药的,有补阳药的,莫不是出现牙痛,溃疡诸症,这才真真是“虚不受补”呢!无论寒湿还是湿热皆伤人体正气,尤其是阳气,用清化、温化、芳化、渗利之法祛湿之后,正气也是虚弱的,需要告知患者注意养护脾胃阳气,待其自身慢慢修复,要不就给予四君、六君的补气升阳的药物调养。
学习《四圣心源》临床心得点滴【七】
学习《四圣心源》临床心得点滴【七】黄元御治疗气积的《达郁汤》黄元御认为:“肺藏气而性收敛,气病则积聚而不散,而肝气之积聚,较多于肺。
肺气积聚,则痞塞于心胸,肝气积聚,则滞结于脐腹。
”“盖气在上焦则宜降,而既降于下,则宜升。
升者,肝之所司,以肝木主升,生气旺则气升,生气不足,故气陷而下郁也。
而肝气之下郁,总由太阴之弱,以气秉金令,但能降而不能升,降而不至于下陷者,恃肝木之善达,肝木之善达者,脾土之左旋也。
”“气盛于肺胃而虚于肝脾,故肺气可泻而肝气不可泻。
气积胸膈右肋,宜泻肺胃以降之,气积脐腹左胁,宜补肝腹以升之,此化积调气之法也。
”《达郁汤》:桂枝三钱、鳖甲三钱,醋炙焦,研【注:鳖甲只有研末,才能煎出药性,教科书上一般都注明先煎,实践中我发现,不管先煎多久,都难煎出药味。
鳖甲必须醋炙焦,否则不但无效,反而加重病情,我临床上遇到这个情况,药店给患者未炙鳖甲,出了问题】、甘草二钱、茯苓三钱、干姜三钱、砂仁一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疗积在脐腹左胁者。
黄元御曰:“肺胃积气,在胸膈右肋,肝脾积气,在脐腹左胁,皆中气虚败之病也。
补之则愈闷,破之则愈结,盖其本益虚,其标益实,破之其本更虚,补之其标更实,是以俱不能效。
善治者,肺胃之积,泻多而补少,肝脾之积,补多而泻少。
半补而半行之,补不至于壅闭,行不至于削伐,正气渐旺,则积聚消磨矣。
”这是黄元御临床用药经验总结。
非常精辟!黄元御这里谈到“积聚”一词,在《积聚根原》篇专门论述积聚的治疗,黄元御曰:“积聚者,气血之凝瘀也。
血积为癥,气积为瘕。
”上述治疗的积聚应该属于“气积之瘕”,无实型之积聚!“血积为癥”的“癥”相当于现代的肿瘤,就是人们所谓的癌!黄元御的治疗原理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思路!以后会逐渐介绍!临床治验病案:天津,刘某某,男,28岁,2008年初因饮食不洁,患急性肠炎,经西医西药抗菌素治疗后,食量减少,出现轻微腹胀,大便溏稀不成形。
后来发展出现肚脐左侧气胀不适,2008年至2012年进行过针灸,中医药调理无效,怕冷喜热,手脚冰凉,四肢发软,每天觉得很累。
学习中医很简单:我的《四圣心源》习悟记
作者介绍
这是《学习中医很简单:我的《四圣心源》习悟记》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第十七论阴 脱阳脱根源 论——脱则 收之,兼而 补之
04
第十八论中 药大论—— 中药为什么 能治病
06
第二十论精 遗根源论— —疾病无羞, 伟哥害人
05
第十九论神 惊根源论— —略谈“精 神”
第二十二论腰痛根 源论——纵欲过度
最伤身
第二十一论腹痛根 源论——兼论疼痛
的原因
第二十三论气滞气 积根源论——谈谈
3 第八论气血营
卫论——麻黄 汤和桂枝汤新 论
4 第九论五味根
源论——了解 酸甜苦辣咸
5 第十论六气十
二经论——详 细的圆运动逻 辑
阴阳 蜡烛与阴阳
自然界的五种力量 天之五行 人之五行
五行与脏腑 五脏与五国
中气 中气与脾胃 饮入于胃,脾阳磨化 完整的圆运动
粪便传导 尿液传导 木之药 火之药 金之药 独效之药
治疗少腹痛之方 治疗心胸痛之方
气滞根源——气在上莫能降 气积根源——气在下莫能升
衄血根源——肺气逆行为衄血 吐血根源——胃气莫收为吐血
治疗便血之方 治疗溺血之方
便秘根源——独木难破金刚阵 泄利根源——青龙直捣白虎府 痢疾根源——龙虎决战血成河
学习中医很简单:我的《四圣心源》 习悟记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作者
月经
中医
极具
太阳
读者
气
圣心
中医
理论 根源
读《四圣心原》之我见
读《四圣心原》之我见《四圣心原》是一本怎样的书?想直入中医堂奥,看《四圣心原》是一条捷径吗?这两个问题是我昨夜阅读《素灵微蕴》时为自己发出的疑问。
我也和大家一样,以为学好《四圣》便掌握了中医的全部理论,至少在理论这一块应该没有“节”了,可是我把《四圣》一通读下来,说实话吧,刚开始是一阵惊喜,随后便如坠五里云中,太多的问题都无法得到解答,很多疑问也无法释怀,请别误会,我不是在否定《四圣心源》这部中医史上伟大的经典,而是对我们中医爱好者们普遍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中国文化积累产生了怀疑。
我看过耕尘不偶先生和行者先生的讲座记录,不客气地说,两位先生对于《四圣心原》的理解并不深刻,在很多地方都存在死角和误区,我这样说请两位先生谅解,也请诸位读者大人谅解,我完全没有自大的意思,相反我认为自己想学好黄元御的医学理论和方法,就目前来说还真是自不量力,完全不现实吧。
我这里想说的是,您现在读《四圣心原》有用吗?那里面的东西您真能读懂读通吗?且不说悟透了,所以请别把《四圣心源》想得太简单太容易了,你们应该知道,在黄元御的所有著作里,其实最难学的恰恰是这本并不厚的《四圣心原》,如果您是一位没有多少传统文化积累的中医爱好者,那么请您千万别急于求成,放下《四圣心源》,千万别去翻动它,至少是现在,请耐下性子,先把基本功打扎实了再说。
我在十多年前的时候,学过《周易》,学《易》当然要从河洛入手,我学得不好,基本没有什么收获,唯一得到的好处就是掌握了些基本知识,随后一丢就是多年,直到有幸接触到了黄元御的著作。
感谢罗大伦博士,是从他的作品里,我第一次知道了这个在中医史上长久以来处于没没无闻的千年一遇的奇才。
吴鞠通自学十七年才出走江胡,成为一代名医,而黄元御,仅仅只用了四年多点的时间便完从此岸得渡彼岸了,为什么呢?你知道其中原因吗?结论就是黄元御的功底和悟性比吴鞠通强太多太多了,那我们比江南大医吴鞠通前辈又如何呢?是不是相差何其之远啊。
看完《四圣心源》后的深度启发!——附自学中医思路
看完《四圣心源》后的深度启发!——附自学中医思路《四圣心源》所给我的启发一、相遇,在一个明媚的午后大三的夏天,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如同平常一样,来到三元里图书馆三楼,然后在图书架之间游荡着,随手翻翻这本,拿拿那本,看看这个下午,与哪本书相伴。
就这样,我和《四圣心源》相遇了。
《中医基础理论》课本啃了好多遍,但依然觉得有点意不尽、嚼不烂、理不透,而随意翻翻所发现的《四圣心源》里的方和对于方通俗易懂的解释深深吸引着我,看着一个个像个太极一样解释的方解,那么有趣,我想,它应该可以给我一些提示吧?带着疑惑和小小激动的心情,坐下,阅读。
二、《四圣心源》所给我的人生态度启发1.不放弃自己,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翻开卷一《天人篇》,我忖度着他会讲一些什么东西,应该无谓就是像《中医基础理论》里面的那些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之类的苍白乏味的知识点吧?然而,我错了。
“人有无妄之疾,医乏不死之方,群称乳虎,众号苍鹰。
”我感觉到一阵怨言,他言语犀利,矛头直指庸医,为什么呢?好奇如我上网搜索,事实真的是震惊到我了!原来他在而立之年左眼染了眼疾,却因治疗不当而致左眼失明。
这打击自然甚大,他聪敏好学,出生于官宦世家,肩负着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为朝廷效力、为人民谋福的重任,他亦以此为荣,而这实现其伟大雄心壮志抱负的机会就因左眼失明,影响仪容,而不得不放弃!这于一位文人来讲,是多大的打击!而且,失明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是那么的伤自尊,所以,对于黄元御的严词厉句,我深表理解,庸医,害人胜豺狼。
“生不为名相济世,亦当为名医济人!”哀痛之余,他发愤立志,从此走上了弃儒从医的道路。
苦读历代中医典籍。
“三年忧思,一朝而解”,就短短的三年,一天夜里,他梦了一场,就彻底领悟了中医的精髓,边看病边总结,遂作《伤寒悬解》,轰动一时。
这不得不说,他真是中医界的奇才!惊叹于黄元御的生平事迹之际,我告诉自己:永远不要放弃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2.学医,永远未迟黄元御30岁开始研读中医经典著作,凭借着深厚的基础,仅仅三年时间,他就参透了中医的精髓。
四圣心源读后感-
《四圣心源》之“一气周身”黄氏积累数十年经验,将古今学说融会贯通,在医学事业上不懈的努力,对促进医学进步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以《四圣心源》一书影响颇大。
在阅读该书时,其中“一气周身”的理论让我影响深刻。
“一气周身”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认为“一气”广义上应该等同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气的定义范畴,狭义上讲,应该是指人体生命活动之象。
黄元御先生在其著作《四圣心源》中归纳出了“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的理论模型,该理论非常重视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形成了独特的人体气化理论,该理论根于传统又有别于传统,切中人体生理的本质,有效指导临床辨证立法。
从某种角度来说,整个宇宙都可以看作是气的运行。
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言“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亦可以看做是宇宙这个不停运行的大气中的一部分气。
而黄元御将这套理论运用到临床上,达到了相当满意的效果。
当年乾隆皇帝久病不愈,请其诊治,获得佳效,于是赐题“妙悟岐黄”赐之,并诏为御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宝命全形论》言: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即是说,阴阳就是天地之道,就是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
而人是天地之间的一股气。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地之间的这股气也不过是阴阳之变化。
故而黄元御则把这种规律具体地总结为:阴阳就是一气之升降,升则为阳,降则为阴。
黄元御提出的“一气周流”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以及《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著作一脉相承,是从最本质的气的层次,来阐述天地人身之气的运行,因此它对问题的认识和分析,可谓由源到流,高屋建瓴。
一气周流的结构是浑然一体的。
人体的一气周流描述的是人体生命活动之象,从中焦来讲的话,主要表现为中焦的脾胃之气。
中焦的这一团土气,脾升胃降,其不停息的升降斡旋,犹如漩涡,由内向外,旋转出来,往上左升的部分转出来就是木火之气,往下右降的部分转出来就是金水之气,整个生命的一气周流是浑然一体的。
四圣心源读后感-
四圣心源读后感-
《四圣心源》是明代名医李时中所著的一本医书,涵盖了中医学、方剂学、气功、内
外科疾病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作者将医学分为“金匮”、“妙手”、“奇恒”、“圣运”四个部分,强调了医学中“医生”和“医术”之间的重要
性区别,指出医生必须具备高超的医术才能服务于病人。
其次,书中详细介绍了许多方剂,并通过案例等形式展现出方剂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这些方剂大部分由中药精制而成,具有
治疗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中医学中
的气功等技术,为读者提供了完善的治疗方案。
阅读《四圣心源》,不仅可以获得医学知识,还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历史底蕴。
李时中所著的《四圣心源》既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学专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书中的内容,我可以深刻理解到中国古代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和治疗疾病的方法,感受到中医学对于世界医学的巨大贡献。
总之,《四圣心源》既是一部经典医学著作,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我们的生
命和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建议有关人士加强对这部经典医学著作的研究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和应用中医学,共同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四圣心源--学习心得2
四圣心源--学习心得2四圣心源之脏腑生成人与天地相参也。
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
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一致,厚薄完缺,亦非同伦,后日之灵蠢寿夭,贵贱贫富,悉于此判,所谓命秉于生初也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
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
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
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
肝属木而心属火,肺属金而肾属水。
是人之五行也五行之中,各有阴阳,阴生五脏,阳生六腑。
肾为癸水,膀胱为壬水,心为丁火,小肠为丙火,肝为乙木,胆为甲木,肺为辛金,大肠为庚金。
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脏有心主相火之阴,腑有三焦相火之阳也。
群友学习心得体会(4)第一段话不太理解。
谁给用白话翻译一下啊?谢了。
就是说一个人下生是带着一罐“气”来的这罐气决定着能在世间玩多久是聪明愚蠢是英雄还是狗熊乍读此章似乎明白了,仔细想来又不知道了。
祖气、元气、中气、元神、天命、肾间动气、先天之气、后天之气同出而异名乎?那个永恒不变的东西玄妙啊。
简易变易不易人与天地相似,人的来源除了受精卵外,还有另外一个来自于外界空间的叫祖气的东西。
这个祖气是人身体的原始之气,祖气形成之初,美、恶就已分清,清、浊、纯、杂也不一样,厚、薄、完缺也不相同,日后的寿命、聪明才智、富贵贫贱都由此决定,也就是说人从存在的那一刻起,命就注定了。
(嘿嘿,我想起了孙悟空怎么蹦达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祖气中包含阴阳,阴阳之间,就是中气,中气就是土了(这个和前面讲天地之道一样)但是这里将土分成了戊、己,中气左旋,就是己土(对于天地之道的清气左旋),中气右旋,就是己土(对于天地之道的浊气右旋),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行,由阴变成阳(问题1)阳在左边,就是肝,阳升到上面就是心。
戊土下行,由阳而变成阴(问题同上)阴降到左边就是肺、阴降到下面就是肾。
学习《四圣心源》临床心得点滴【一】
学习《四圣心源》临床心得点滴【一】我在2016年初,我曾经说过要将学习黄元御的临床心得,写成书出版,现在出书首先要买书号,出版社要利润,加之印刷费,一本书没有5—6万恐怕不行,本人暂时没有这个经济能力。
我认为:中医药之复兴必须兴黄氏之学!为了复兴中医药,传授黄元御的中医药理论,现将学习黄元御《四圣心源》临床心得先在博客上陆续发表。
与广大崇尚黄氏之学者共同探讨。
但是不与崇尚刘河间、朱丹溪者辩论。
请崇尚刘、朱之学者不要发表评论,否则我会拉黑你。
因为本人没有精力应付。
黄元御,名玉路,字元御【公元1705—1758年】,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
清代名中医。
复兴中医药必须遵《内经》、遵《伤寒论》,学中医必须读《内经》、《伤寒论》这是历代中医的共识!由于《内经》、《伤寒论》文字艰涩难懂,真正读懂的有几人?清代黄元衔在《素灵微蕴》【序意】云“轩岐既往,《灵》、《素》犹传,世历三古,人更四圣,当途而后,赤水迷津,而一火薪传,何敢让焉。
”清代道光中医张琦在《四圣心源后序》云:“长沙而后,一火薪传,非自尊也。
”因《内经》、《伤寒论》文字坚涩难懂,自治唐之后唯有黄元御读懂了。
清代名中医欧阳兆熊云:“宗黄氏即以宗仲景,不宗仲景,黄岐之法不立,不宗黄氏,仲景之法不明。
”欧阳兆熊为什么如此崇尚黄元御?据欧阳兆熊自己说:“余自束发,侍先父母疾,即喜翻阅医书。
初师喻嘉言昌,又师陈修园念祖,十年无所得。
道光戊申,江西陈广敷溥以玉楸黄先生《医学八种》抄本相饷。
其源不尽出自医家,而自唐以来,谈医者莫之能及,二千年不传之绝学,至是始得其真。
爰取《四圣心源》、《素灵微蕴》,锓板行世,一时医风,翕然丕变”。
喻嘉言昌,陈修园念祖都是清代的《伤寒》大家,欧阳兆熊跟随二位大家学习了十年后,读了黄氏《医书八种》认为十年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清代名中医张琦云:“世之为医者,能读黄氏之书,则推脉义而得诊法,究药解而正物性,伤寒无夭札之民,杂病无膏肓之叹。
四圣心源读后感
四圣心源读后感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对中医经典的理解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
偶然的机会,我翻开了这本被众多中医爱好者奉为圭臬的著作,从此开启了一段奇妙的中医探索之旅。
这本书的作者黄元御,他的经历就颇具传奇色彩。
据说他曾因被庸医所误,左眼失明,从此奋发学医,终成一代大家。
这样的背景,让我在阅读时,仿佛能感受到他那种对医术的执着和对患者的悲悯。
书中的理论,初看时觉得有些晦涩难懂,但细细品味,却能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医智慧。
黄元御提出的“一气周流”理论,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理解人体生理病理的新大门。
他认为,人体内的气是在不断地循环流转的,一旦这个流转过程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就拿我自己的一次小感冒来说吧。
那次感冒,一开始只是喉咙有点痒痒的,我没太在意,以为多喝点水就能好。
可没过两天,就开始流鼻涕、打喷嚏,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
我想起了里说的,肺气不宣可能会导致这些症状。
于是,我试着给自己煮了一碗生姜红糖水,想着能发散一下肺气。
煮水的过程中,我仔细地切着生姜,尽量把姜片切得薄薄的,这样能让生姜的味道更好地释放出来。
看着锅里的水慢慢沸腾,热气升腾起来,心里还真有点小期待,希望这碗自制的“药水”能起作用。
喝下去之后,身上慢慢有了点热乎劲,但是症状并没有马上减轻。
我又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的问题没找对?难道不仅仅是肺气不宣,还有脾胃的问题?因为书中提到,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
想到这,我决定调整饮食,不再吃那些生冷油腻的东西,而是选择了清淡易消化的粥和蔬菜。
每一口粥下肚,都感觉像是在给脾胃做按摩,温暖又舒服。
就这样,经过几天的调理,感冒的症状逐渐减轻,最后终于完全好了。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中理论的实用性。
书中对于脉象的论述也让我大开眼界。
以前去看中医,总是对医生摸脉的动作充满好奇,却又不明白其中的奥秘。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脉象原来可以反映出人体这么多的信息。
比如说,浮脉可能是外感风邪,沉脉可能是里证。
四圣心源读后感1000字
四圣心源是古人黄元御花了一生心血撰写的一本经典医学著作。
四圣心源这一本书最重要的一点,他讲了天地之间阴阳变化的规律。
一气周流学说是它的核心主要内容。
现代的科学人也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有20%的有形物质,还有80%的无形的物质组成。
85%无形的世界是人类所不知道的东西。
古人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把这些无形的东西统一称为气。
书中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直接从无形之气这个高度来分析日常的事务。
这个高度已经远远超过目前一般科学的高度。
所以他对很多事物概括出来的规律,应该说是层次更高一些,更科学一些。
书中所提到的一气周流,它是研究事物包括疾病,还有身体的变化规律,它是从这个气从无形之气,从一气的这个层面来研究的。
古人用五种象五个状态来简单概括这种变化规律。
并且认为它并不是分成截然不同的五个阶段,本质还是一提的是一个连续的浑然一体的周流变化。
而且这种变化在各个层次上都存在在一年的层面上,在一天的层面上,在一个人的层面上以及在历史的层面上,什么时候都是存在这个规律的。
所以说黄元御提出的一气周流的模式,他是从中医经典理论里面提炼出来的。
用自己的体会把它很精炼,很通俗的表达出来,便于我们这些后人来学习,但它适用的范围并不仅仅是医学,是中医,它适用于天地之间的万物,万事适用于天地之道。
这个的理论和中国古代的易经以及太极的思想,还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多阅读能够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古人的思想。
《四圣心源》读后感
《四圣心源》读后感《四圣心源》内容概要:黄氏撰著《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四圣心源》、《四圣悬枢》、《素灵微蕴》、《长沙药解》、《玉楸药解》、《玉楸子堂稿》(已伕)等医书十二部……《四圣心源》读后感,来自亚马逊网上书店网友:《四圣心源》共10卷。
清•黄元御撰于1753年。
作者将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医中四圣。
本书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
卷一天人解;卷二六气解;卷三脉法解;卷四劳伤解;卷五至卷七杂病解;卷八七窍解;卷九疮疡解;卷十妇人解。
是一部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的综合性著作。
1749年(乾隆十四年,己巳),春节过后,黄元御按自己的“之”字治学方法,从黄帝、岐伯、张仲景和秦越人的医学观点出发,撰写一部进一步阐明《伤寒论》内在含义的著作。
这种治学方法,非常有效,所以他很快起草出《四圣悬枢》的初稿,着重分析了“温疫痘疹之义”。
从二月开始著述《四圣心源》,对“四圣”的临床见解和治法、方药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
但拟出提纲,作出要目后,因为有事而隔断了。
他在后来回忆这个写作的开端的想法时说:“医有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四圣之书,争光日月,人亡代革,薪火无传。
玉楸子悯后世作者不达其意,既解《伤寒》、《金匮》,乃于己巳二月作《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充分反映出黄元御的学术思想特征和医学实践经验。
他的学术思想源于“四圣”,对脏腑病理、生理的认识,重视脾胃中气的升降合宜。
他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
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之太极也。
”“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
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
戊土为胃,已土为脾。
”他认为脏气的升降功能都取决于中气,因此,主张“中气之治”。
他认为湿、寒是诸多病证发病和病机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疗方面着眼于“中土”,制方常以泄水补火,扶阳抑阴为大法……四圣心源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四圣心源》是清朝一代大名医黄元御的一本集大成著作,所谓四圣,就是黄帝、歧伯、越人和张仲景,该书是黄元御总结了该四位医学先圣的医学理论和实践后写的一本医学专著,有他对医学理论的全面理解和论述,同时有针对各种病症的辨证和药方。
读书心得——《四圣心源》---天人解-五行生克
读书心得——《四圣心源》---天人解-五行生克原文:五行之理,有生有克。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
五行的生克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不用多说,要说的是:黄元御认为不管是阴阳,两仪,四象,五行,还是这一气运动的状态结果,所以为什么说黄元御比好多医家都要高人一等,因为黄师真正参透了事物的本质,说黄元御与四圣相并,一点都不为过。
天地间就是这一气的运动,人体也是这一气的运动,黄元御看到所有的事物真正的本质就是在气这一层面,这也是中医比西医高明的地方,中医是在气的层面谈生命,西医是在结构的层面谈身体,两者截然不同。
而西医看不到气这一个层面,不管西医的检测仪器多么高端,但是检测不出气,西医永远是在结构的层面,治的是身体,躯壳,而中医认为在结构躯壳的里面有一样东西在主宰这它们,那就是神,所以中医的上工治的是生命而不是身体,生命和身体是完全不同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被西医判了死刑的患者,只要心态好,依旧可以活很久的,西医只能说这是奇迹,它们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中医说这不是奇迹,而是必然的,因为你被西医判死刑的是你的身体,但你是生命并没有病,所以说生命生病和身体生病是不同的。
黄元御说:五行生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
有时候听很多人说:“五行嘛,就是水克火,金克木,你问他为什么,他说:你看大自然不都是水可以去灭火,你看斧头是金属做的把,用它取砍木头,就是金克木啊”,典型的下工的思维,甚至很多学院的老师也是这么教的,中医呈现在这个样子,和这些人是脱不了干系的,这要是被黄元御听到,黄师估计又要骂人了。
看黄元御的解释:盖天地之位,北寒南热,东温西凉。
阳升于东,则温气成春,升于南,则热气成夏;阴降于西,则凉气成秋,降于北,则寒气成冬。
春之温生夏之热,夏之热生秋之凉,秋之凉生冬之寒,冬之寒生春之温。
土为四象之母,实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宫在六月火令之后,六月湿盛,湿为土气也。
读书心得——《四圣心源》---天人解-五味根源
读书心得——《四圣心源》---天人解-五味根源原文:木曰曲直,曲直做酸。
火曰炎上,炎上作苦。
金曰从革,从革作辛。
水曰润下,润下作咸。
土爰稼穑,稼穑作甘。
火性炎上,上炎则作苦。
水性润下,下润则作咸。
木性升发,直则升而曲则不升,郁而不升,是以作酸。
金性降敛,从则降而革则不降,滞而不降,是以作辛。
使坎离交媾,龙虎回环,则火下炎而不苦,水上润而不咸,木直升而不酸,金从降而不辛。
五味:酸、苦、甘、辛、咸,木曰曲直,火曰炎上,金曰从革,水曰润下,土爰稼穑,这是五行之性,曲直作酸,炎上作苦,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润下作咸,这是五行之味。
木气主生发,郁则不升,所以会出现酸味,金气主降,金气郁则不降,则出现辛味,金和木要顺其性,火和水要逆其性,火性炎上,但火气要下交水气,水性润下,水气要上交火气,此为逆其性。
火气不下行则上炎出现苦味,水气不上交则下润出现咸味。
原文:金木者,水火所由以升降也。
木直则肾水随木而左升,金从则心火随金而右降。
木曲而不直,故肾水下润;金革而不从,故心火上炎。
而交济水火,升降金木之权,总在于土。
土者,水火金木之中气,左旋则化木火,右转则化金水,实四象之父母也。
不苦、不咸、不酸、不辛,是以味甘。
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而作酸咸;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而作苦辛。
缘土主五味,四象之酸苦辛咸,皆土气之中郁也。
四象之内,各含土气,土郁则传于四藏,而作诸味。
调和五藏之原,职在中宫也。
水上交火,火下交水为顺,但水上行靠木气升发,火下行靠金气敛降,所以黄元御说:金木者,水火所由以升降也。
如果木气不升,则水气不升反下润,金气不降,则火气不降反上炎。
而升降金木之权靠的是中土,中土为四象之母,如果是中土不运,则脾胃升降失常,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而作酸咸;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而作苦辛。
水宜浮而火宜沉,木宜升而金宜降,润下作咸者,水气之不浮也,炎上作苦者,火气之不沉也。
甘者,土气之正味,如果病甘者,则是土气不运。
黄元御说:五气堙郁,而后五味以生,五脏乃病。
读书心得——《四圣心源》---天人解-精神化生
读书心得——《四圣心源》---天人解-精神化生原文:肝血温升,升而不已,温化为热,则生心火;肺气清降,降而不已,清化为寒,则生肾水。
水之寒者,五藏之悉凝也。
阴极则阳生,故纯阴之中,又含阳气。
火之热者,六府之尽发也。
阳极则阴生,故纯阳之中,又胎阴气。
阴中有阳,则水温而精盈;阳中有阴,则气清而神旺。
气血之后就是精神,肝藏血,肺藏气,心藏神,肾藏精。
脾阳左升,肾水温暖而生肝血,肝木继续上升,则温化为热,则生心火,神藏于心。
胃阴右降,心火凉降化肺气,肺金继续下降,则凉化为寒,则生肾水。
心火为纯阳之位,阳极生阴,阳中有阴,则气清而神旺,火则不病热,肾水为纯阴之位,阴极生阳,阴中有阳,则水温而精盈,则水不病寒。
原文:神发于心,方其在肝,神未旺也,而已现其阳魂;精藏于肾,方其在肺,精未盈也,而先结其阴魄。
《素问》: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
盖阳气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阳气全升,则魂变而为神。
魂者,神之初气,故随神而往来。
阴气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阴气全降,则魄变而为精。
魄者,精之始基,故并精而出入也。
神藏于心,但神是由肝血温升而来,在肝木的时候,虽然还没有化成神,但已经有了阳魂,所谓:肝藏魂。
精藏于肾,而精由肺气凉降而生成的,在肺金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阴魄,所谓:肺藏魄。
没有阳魂就没有神,没有阴魄就没有精,化神之前必先化阳魂,化精之前,必先化阴魄。
所以《黄帝内经》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
”五脏皆有神而藏之于心,五脏皆有精而藏之于肾。
神为阳而精为阴,阳盛则生神,阴盛则生精。
血,阴也,而其中有阳,得木气之散,则阳升而气化。
气,阳也,而其中有阴,得金气之收,则阴降而质结。
阴浊而有质,阳清则有气。
将结此质而质之魄先生,将化此气而气之魂先见。
气之虚灵者,则为神,质之静凝者,则为精,神清而明,精浊而暗。
古人以升魂为贵,降魄为贱,缘魂向阳而魄向阴也。
物生于春夏而死于秋冬,人之大凡,阳盛则壮,阴盛则老,及其死也,神魂去而精魄存,气虽亡而质仍在也,于此可悟阴阳之贵贱矣。
《四圣心源》学习心得阴虚和阳虚
《四圣心源》学习心得阴虚和阳虚中气升降,就产生了阴阳,清阳上升,浊阴下降,阴阳二气,上下回周。
阴在下,从下面循左边升,升则为清阳,阳在上,从上面循右边降,降则为浊阴。
这个中气衰旺直接决定着这个气机升降,如果脾土不升,清阳下陷,如果胃土不降,浊气就上逆,浊阴上逆和清阳下陷就是阴虚和阳虚的由来。
阴尽管盛于下,其实是生于上的,阳中有阴液,就是阴最初的阴根。
心脏外面有心包,这个心包和心脏之间是有阴液的,就是阴根。
阴性本性就是沉静,亲下的,然后肺金收敛它,往下降,到肾水中收藏,这个阴降,金水收藏,全依赖胃土下降。
如果胃土不降了,上逆,不能金收水藏了,胆气也不降了,也上逆,这样把本来跟这个肺胃下降的心包相火,跟着上逆,火不降,反过来开始烘烤心脏,心液一消耗,就像发动机里面的润滑油少了,就会滋生内热,这就是阴虚。
人们只知道阴虚体内有热,就用寒凉之药进行败火,却不知道,是因为肺气不能降敛了,只知道肺气胆气不能降敛了,却不知道,根源在胃土不能正常下降了,只是在那里滋阴。
就相当于你不撤薪只添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阴虚的解决方法,就是降肺胃之气,以助阴降肾藏。
对于阴虚,黄元御大师在《四圣心源》里面,给出一个方子,叫地魄汤。
地魄汤:炙甘草6g,法半夏9g,麦冬9g,芍药9g,五味子3g,元参9g,牡蛎9g。
方中甘草调中,法半夏降胃气,五味子降肺气,元参用来清肺,还有滋阴的作用,用麦冬和芍药,清相火和胆火,相当于撤薪,最后呢用牡蛎来敛神藏精。
因为阴虚的人心中发热,必然心悸,神不宁。
肺太热,咳黄痰了,可以加点人参,党参,或者黄芪,来补点气,益气生水,培阴精之源。
阳虚和阴虚相反。
阳虽然盛于上,但是,是在下面肾水中生的,肾中之气,就是阳根,阳气浮动,阳根一生,天性就是亲上的,阳气上升,才会木生火长。
木火生长全赖脾土之升。
如果脾土不升,肝木也不升,也化不成心火,木火不升,肾气沦陷,则必然导致肾寒,这就是阳虚。
人们以为阳虚,就是肝火心火不旺,而不知道,其实根本是脾土太弱,如果脾旺,就会生血,血升而神化,血尽管是藏于肝,但是生于脾,肝血温升而化阳神。
读书心得——《四圣心源》---天人解-糟粕传导
读书心得——《四圣心源》---天人解-糟粕传导原文:水谷入胃,消于脾阳,水之消化,较难于谷。
缘脾土磨化,全赖于火,火为土母,火旺土燥,力能克水,脾阳蒸动,水谷精华,化为雾气,游溢而上,归于肺家,肺金清肃,雾气降洒,化而为水,如釜水沸腾,气蒸为雾也。
气化之水,有精有粗。
精者入于脏腑而为津液,粗者入于膀胱而为溲溺。
溲溺通利,胃无停水,糟粕后传,是以便干。
这章讲的是人体大小便的生成与排泄,上一章学了人靠胃阴的顺降才能吃进去水谷,人水谷入胃以后全靠脾阳的消磨才能化生精微物质,然后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充养全身,而水的消化更靠土燥才能化成精微,因为土燥才能克水,而只有火旺阳气充足土才能燥不病湿,这样水才能被脾土所消化,所以吃进去的五谷和喝进去的水通过脾阳的蒸腾被化成水谷精微,上输到肺,肺气下降,有用的化成气血津液,没有用的下输膀胱变成尿液,湿去土燥,这样就不会病水病湿,水往前走,五谷的糟粕后传,所以大便干而不泄泻。
这说的是正常的糟粕传导,非火旺土燥不能成此。
但是人一旦阳衰土湿,中气不运,则前病淋,后病泄。
因为阳衰土湿,不能蒸水化气,则与五谷渣滓一起进入二肠,所以病泄泻,一般的大便不成形,水样便,甚至完谷不化的皆是如此,而水入二肠则不能入膀胱,导致尿液减少则病淋沥。
全因阳衰土湿,中气不运所致,《灵枢·口问》: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正此义也。
这章要是学好了,临床上很多疾病则都一目了然,比如说:泄泻,腹痛,小便短少,黄赤,遗精等皆能得其法。
阳衰土湿,水不能化气,则入二肠自然发生泄泻,而水渍湿旺,脾气郁陷,抑遏乙木,不得升达,木气郁冲,故作痛胀。
而水在二肠不在膀胱自然小便短少。
而小便黄赤、痛涩,则由肝木下陷,郁而为热(肝木下陷行疏泄之职,相火泄漏,风木相火之双陷于膀胱),热陷膀胱则小便黄赤、痛涩。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膀胱的热,是肾里面的相火泄漏而来的,虽然膀胱热甚,而脾肾依旧湿寒,所以黄元御认为,此时依旧要暖水燥土,这才是治本,而膀胱热涩之极者,加栀子、黄柏,以清三焦之陷,则水府清矣,庸工见其下热,乃以大黄,益败脾阳,谬妄极矣!淋家下热之至,但有栀子、黄柏证,无有大黄、芒硝证,其热不在脾胃也。
《四圣心源》金鼎汤学习心得
《四圣心源》金鼎汤学习心得
金鼎汤,在黄元御原著中是用来治疗惊悸的,全方由“甘草二钱,茯苓三钱,半夏三钱,桂枝三钱,芍药三钱,龙骨二钱,牡蛎三钱”7味药组成。
这个方子是从《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牡蛎五两,龙骨四两,大枣十二枚,蜀漆三两)和《金匮要略》“半夏麻黄丸”(半夏、麻黄各等分)两个方子演化而来,将张仲景的这两个方子合在一起,然后去掉生姜、大枣、蜀漆、麻黄四味药,加上芍药、茯苓组成的,不过剂量上有了新的变化。
金鼎汤是治疗惊悸证的,而现代中医使用金鼎汤最多的,大多还是在治疗失眠病证上面。
《黄帝内经》有这样一句名言——“胃不和则卧不安”,不过《黄帝内经》在治疗这种失眠的时候,提到了“半夏秫米汤”,其实在张仲景时代对于胃不和导致的失眠、心下悸,也创制了一个经方——半夏麻黄丸。
后世医家临床实践中,在金鼎汤的基础上加上夏枯草、珍珠母、夜交藤三味药,治疗失眠效果更好。
因为夏枯草可以上清下补,祛肝风、泄肝火、开肝郁;珍珠母可以平肝潜阳,安心神,定魂魄;夜交藤可以养心气、益心血、安心神、泄心火、育肝阴。
不过在使用本方时,夏枯草、珍珠母、夜交藤三味药的剂量比例为1: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四圣心源读书心得篇一:读书心得大家印象中的经典似乎都是指内难伤寒这一类,我就说说我比较有体会的关于温病的一些东西吧。
《温热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前半段大家都很熟悉了,这半段讲明了卫气营血辨证的大纲,但是真正有体会的是后半段,“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这就话的潜台词是“在卫分的时候需要用使出汗的方法祛除表邪,不可一味清里,尤其是到气才可清气,这个才可十分耐人寻味,提示人们注意清法应用的界限,温病不许凉!否则会凉遏、冰伏,这也是温病误治常见的一个误区,并非只有温病误用温热伤阴才叫误治!值得好好琢磨!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意思其实是讲透热转气可以贯穿温病的治疗的全过程,温病除了顾护气阴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调,所以才有?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销上下之势??温病救阴尤易,通阳最难,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我的体会是如果能理解这段话,功用不亚于读完整本温病条辨”单单看《黄帝内经》里面这句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在遇到数例因感冒经静脉输液病情加重后,发热,头痛,畏寒明显,脉沉。
结合上二条,思为因输液致“直入少阴”,开上方2剂即缓解。
个人体会,脉沉及病人呈无欲状态为重要提示。
“湿胜则阳微”----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真是至理名言!现在社会,饮食不节,以酒为浆,以妄为常,肥胖多脂者众,湿邪为患,几乎涉及每位患者。
经常有患者来说,最近老感觉疲劳,吃饭没胃口,懒洋洋的,一看舌苔,白腻滑或白厚腻,或兼齿痕,必是湿邪为患,有简单的只几管子藿香正气水即可解决问题。
不明白的医家或患者有自服补气药的,有补阳药的,莫不是出现牙痛,溃疡诸症,这才真真是“虚不受补”呢!无论寒湿还是湿热皆伤人体正气,尤其是阳气,用清化、温化、芳化、渗利之法祛湿之后,正气也是虚弱的,需要告知患者注意养护脾胃阳气,待其自身慢慢修复,要不就给予四君、六君的补气升阳的药物调养。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语出叶天士《温热论》临床上经常遇到脾虚湿盛的患者。
清阳不升,则为头昏;阳气郁滞在下焦则小便发黄而余沥不尽,大便发粘;阳气不能输布四肢,则四肢酸楚,乏力。
《四圣心源》谓之“土陷水中”,治疗时健脾升阳是关键,此时配伍少量利小便的药物,如:滑石粉,常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有云:“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较之杂症则有不同也。
”首先,为什么要“通阳”?当然是阳气不通。
至于阳气不通的原因,则由于湿热壅遏,气机不得通达。
为什么说“通阳最难”?就因为湿热混处,不通阳不行,但常用的通阳药如桂枝、肉桂之类,又不免于辛温助热而不能用,所以说“通阳最难”。
蒲辅周先生指出:这里有个讲究,“淡以通阳”。
病属湿热,不能用温药,只能用药味淡薄者,如芦根、茯苓皮、滑石、通草、苡米之类渗利小便,湿去热孤,阳气自通。
在蒲老医案中,治疗乙型脑炎之暑湿并重或湿甚阳郁者,以及腺病毒肺炎之痰热蒙蔽者,常可见到“淡以通阳”法的运用。
叶天士“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这句话解释的最清晰得莫过于“淡以通阳”四字。
其实以上观点是我读研的时候,导师的教诲。
后来,导师叫我看何绍奇先生的书,才发现,原来是何老整理。
具体详见:何绍奇《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一书,叶学鳞爪淡以通阳。
p138“阳虚易复,阴虚难疗”,这句话忘了出自哪本书了,之前读到过。
恩师之前曾在我勉强反复强调过。
我觉得这也是由于“阳化气,阴成形”,无形之气可以速生,有形之阴血不能速生的缘故。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伤寒的病人可以一剂起沉疴,而阴虚的却可能不能“一战而解”,临床上更是提醒我们如果是阴虚的病人只要认准了,不要因为短期内没有显著的疗效而怀疑自己的判断,改弦易辙,要能守方徐进,要知王道无近功。
191.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
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阳明病以胃家实著称,但不是胃家热。
大便初硬后溏,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很常见吧,这个放到阳明病篇中是强调了水谷不化而成为有形之邪。
从临床方剂纵向比较一下保和丸:食积的代表方,凡是水谷不化,就可使用,对于寒热不注重,脉象多为弦滑,舌苔多为厚(白或黄),此方重点是食滞。
而此条先声明,中寒者,更强调不能食(上一条说明不能食为中寒),可以说中寒是一个前提,本来阳明是个多气多血之经,易传热,不易中寒,此一条用现在理解就是素体阳虚者,复感寒邪。
平胃散:燥湿为主,中焦容易被湿困,而且脾喜躁恶湿,对于恢复中焦运化,这是张很常用的基础方子,但重点是湿邪,而此条是寒邪。
理中丸:这张方剂对中焦虚寒可以说是代表方,也比较适合此条的证型。
《金匮要略》中的温经汤是妇科调经的祖方。
临证变通,可治疗多种妇科疾病。
原文:“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又曰:“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五十所,即五十岁之意,此时妇女正值七七之年,任脉虚,太冲脉衰少,故临床可用该方加减治疗更年期妇女相关病症。
如四十岁出头的病人,既往月经规则,近期因冲任虚寒,瘀血内阻,致月经至期不来,即可使用该方温经散寒,养血祛瘀,月经即有望按期而至。
又如典型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表现为手足心烦热,手心——劳宫穴所在,归属手厥阴心包经;足心——涌泉穴所在,归属足少阴肾经,证属心肾不交,故经常有夜寐欠安,性格急躁,一派阴虚内热之象,此时,若有少腹里急,腹满,则可使用该方。
冲任之脉利于阳明,阳明经本多气多血之经,冲任虚寒,阳明不利,故腹满;内有瘀血,则少腹里急,此乃寒热错杂,治以寒热平调,若阴虚症状较重,则可减少桂枝及吴茱萸的用量,半夏有温燥之嫌,故用量亦应减少。
反之,若妇人虚寒症状居多,则应相应增加前述药物的用量。
〖组成〗吴茱萸三两[45g]当归二两[30g]芍药二两[30g]川芎二两[30g]人参二两[30g]桂枝二两[30g]阿胶二两[30g]牡丹皮二两,去心[30g]生姜二两[30g]甘草二两[30g]半夏半升[100毫升]麦冬去心,一升[200毫升]〖用法〗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方歌〗温经汤用吴萸芎,归芍丹桂姜夏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漏下不止,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入暮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
亦治妇人久不受孕。
〖功用〗温经散寒,祛瘀养血。
《本经》论蛇床子:“蛇床子,味苦平。
主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阴漏,湿痒,除痹气,利关节,癫痫恶疮。
久服轻身。
一名蛇粟,一名蛇米。
生川谷。
”“主治妇人阴中肿痛”——这一条经常使用到,大凡妇科外用药物,均少不了蛇床子,此物燥湿解毒,对于湿邪所致的妇科炎症,配以苦参,无论寒热,均有捷效。
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
“男子阴漏,湿痒!”——这一条在临床的运用就较少了。
临床上我们经常碰到阴囊潮湿的病人,患者会阴部常年如水流淋,很多医生按照湿疹治疗,很难取效;有的认为是慢性前列腺炎所致。
采取抗生素治疗月余,也未见良效。
其实这个病就是“阴漏”,长期漏下如水,阴部自然“湿痒”,治疗此病,单用蛇床子煎水外洗,就可以取效。
如果配上枯矾,则疗效更佳。
“除痹气,利关节。
”——蛇床子对于寒湿所致的关节疼痛也有好处。
“癫痫、恶疮”——这一条,可能很少有人使用到。
内经云,“重阳必狂,重阴必癫”;人体阴邪过剩,发于外,积于皮下,则易成恶疮;升于上,蒙清窍,则为癫痫。
蛇床子内服能温补肾阳,壮肾火,肾火旺盛,阴寒之物自然冰消雪融,对癫痫、恶疮自有效应。
现将对这段话的个人理解上传,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指正:肾移寒于脾,痈肿少气。
此为临床上的脾肾阳虚之证,此类患者水湿内停,脾喜燥恶湿,寒湿困脾,阳气的得外展故臃肿,少气、乏力!经文“痈肿”,其实为“臃肿”之意!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
脾为寒邪所困,中焦淤塞不通,形成土侮木,导致肝气受寒邪所困,寒凝肝经,肝主筋,筋,脉得不到滋养,故而出现筋挛。
经文“痈肿”,其实为“臃肿”之意,为寒湿困脾所致。
肝移寒于心,狂,隔中。
肝为心之母脏,肝经受寒邪所困,寒凝肝经,寒性收引,肾水不能皆肝经上输,救济心火,心火亢于上,心神受火邪所迫,其人如狂。
“隔中”为阻塞不通之意。
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
心脏居在胸腔中,心主火,上焦之阳气依赖于心阳的充足。
如果心寒过甚,导致肺寒,肺寒则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出现异常,如果再合并有肾阳虚衰的情况,则人体通身无一线之火,气化功能丧失,上焦不能如雾,患者虽然口干,但喜欢饮热水,饮水仍不得解,饮一溲二,经文“死不治”说明病情非常严重,死亡率高。
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
“形寒冷饮则伤肺”,肺为金,金生水,金寒下移于肾,则肾阳虚,水湿停聚,故出现涌水,而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肾受寒邪所伤,则大肠也将受牵连。
“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指的是水邪积于肠道。
《伤寒论》所言,“水行肠间,沥沥有声”,即是指经文中的“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
脾脏居中焦,属土,土热、土燥,则木必枯萎,脾统血、肝藏血,土燥木枯,统血藏血失常,则为衄(出血);肝藏魂,肝经为热毒所伤,患者魂无所依,出现惊恐,加上衄证,故概而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
肝脏热毒移于心,心藏神,肝藏魂,神魂皆伤,则昏迷不知人事,离死不远。
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
心肺同居上焦,心火下交于肾,需要借助肺气的敛降,心火亢盛,则肺脏为火邪所伤,则出现口渴多饮,上消症状。
膈消,膈上之消,乃上消之意。
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
肺为金,金生水,肺火下移于肾,则相火亢盛,导致肾精亏虚。
肾主骨,肾精不足,则患者骨软无力,故经云:柔痓。
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
肾脏热毒过重,传至脾脏,形成中下二焦为热邪所伤,肠道正居其中,也必为热毒所伤,肠道坏死,粘膜剥脱,形成脓血便,故称“肠澼”,古人难治,现今不至于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
历代诸家有两种意见。
其一认为指精室与女子胞,如吴昆、张景岳等;其二认为膀胱之中又有一胞,如马漪、王安道。
关于胞之所指为何物,可以贯彻上下两段,综合分析:上段提到:肾移寒于脾、脾移寒于肝、肝移寒于心、心移寒于肺、肺移寒于肾,以肾、脾、肝、心、肺五脏来论述;下段提到:脾移热于肝、肝移热于心、心移热于肺、肺移热于肾、肾移热于脾;胞移热于膀胱、膀胱移热于小肠、小肠移热于大肠、大肠移热于胃、胃移热于胆、胆移热于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