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 15届

合集下载

鲁滨逊漂流记第十三章和第十五章的主要内容

鲁滨逊漂流记第十三章和第十五章的主要内容

鲁滨逊漂流记第十三章和第十五章的主要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鲁滨逊漂流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一个男人在荒岛上的生存与冒险故事。

其中第十三章和第十五章是故事中的重要篇章,通过对这两章的分析,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主人公鲁滨逊的成长和生存之道。

第十三章中,鲁滨逊开始有了一种强烈的渴望回到文明社会的冲动。

在经历了漫长的孤独时光后,他开始怀念起人类社会的种种便利和舒适。

他决定修建一艘小船,准备离开荒岛。

在努力了许多天后,他终于完成了小船,并在一天的早晨开始了他的归程。

第十五章中,鲁滨逊的归程并不如他所愿。

在海上遇到了一场大风暴,小船被风浪卷起,鲁滨逊被掀翻在海中。

在艰难地挣扎了许久后,鲁滨逊终于沉沉地睡去。

当他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被救起,并发现他被送到了一艘船上。

这艘船正是之前路过荒岛时的一支海军队伍,而船长正是他曾经在葡萄牙见过的那位水手。

通过这两章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鲁滨逊在漂流过程中的坚韧和勇气。

尽管他在荒岛上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过对生存的渴望和对回归文明社会的向往。

在逆境中,他不断学习和努力,最终成功完成了自己的归程。

这两章也展现了鲁滨逊的人性和对人类社会的眷恋。

尽管他在荒岛上度过了许多年,但他对文明社会的依恋从未减弱。

这种对人类社会的向往和珍视体现了鲁滨逊内心的温暖和善良,也表现出他对家园和亲情的珍爱。

第十三章和第十五章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重要篇章,通过这两章的内容,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主人公鲁滨逊的成长和生存之道。

他在漂流过程中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以及对人类社会的眷恋和家园的珍爱,让我们对这个经典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愿我们在生活中也能像鲁滨逊一样,面对困难不气馁,勇往直前,坚持自己的信念与追求。

【文章需重点查查看准确的内容并予以补充】。

第二篇示例:《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的名著之一,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历程。

第十三章和第十五章是故事中的两个重要章节,展现了鲁滨逊在孤岛上的求生和探险之旅。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

《鲁滨孙漂流记》名著导读【第一阶段阅读指南】……………………………………………………………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

早年经商,到过欧洲大陆各国,并以写政论和讽刺诗著称。

晚年发表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和历史小说。

主要代表作有:《鲁滨逊漂流记》《辛格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大疫年日记》等。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漂流到一座荒岛之上,在那里独自生活了28年。

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韧性格和英雄本色。

文章塑造了一个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勇者形象。

鲁滨逊是一位不安于现状,勇于行动,勇于追求,不畏艰险,按照现代文明的模式,开辟新天地的创造者。

——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合乎情理地解决问题和通过实践来学习的经典……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都应该先读读这本书。

——卢梭鲁滨逊代表一般的人性,无论他的智力还是道德都没有超出人性的中等状态,他身上唯一特殊的是这种“结合了事业与漫游的精神”。

——柯勒律治《鲁滨逊漂流记》分____章,共____节,第1~4周我会阅读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的内容。

第一章(第1节)出海内容概要 鲁滨逊从小就痴迷于航海,鲁滨逊的父母劝诫他留在家乡从事一门好的职业,在舒适的环境里平安幸福地度过一生。

1651年,鲁滨逊不顾父母的劝阻,悄悄离开了家乡,踏上了第一次航海之旅,结果途中遭遇风暴,险些丢了性命。

积极建造住所,寻找可以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生活用品。

阅读目标①刚到荒岛的时候,鲁滨逊面临着哪些困难?②鲁滨逊列举出的“好事”和“坏事”分别有哪些?(在书中标出相关语句)阅读技巧运用学过的方法整理资料。

(对应教材P93单元导读要求)阅读完了《鲁滨逊漂流记》第一章(第1节)至第二章(第3节),书中描写的主要内容你都了解了吗?下面的思维导图展示了其中3个章节的主要情节内容,请试着根据名著的内容将关键词补充完整。

语-6春-15-《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

语-6春-15-《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课堂引入一、填空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____________。

2.鲁滨逊生活的孤岛叫______。

3.《鲁滨逊漂流记》结尾告诉我们,鲁滨逊一生中最可怕的一次遇险是_______。

4.《鲁滨逊漂流记》小说的主人公是鲁宾逊把被救的土人取名为“_____”,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5.《鲁滨逊漂流记》第一部分写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经历,第二部分写鲁滨逊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多年孤独的时光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的事情,你认为全书的精华是第_____部分。

6.《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用了第_____人称的角度来描写的。

二、选择1.一直到第28个年头一艘()(国籍)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

A.美国B.英国C.西班牙D.巴西2.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年,高度浓缩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类进步的历程,他成了一位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

A.28 B.10 C.8 D.213.作者在《鲁滨逊漂流记》小说中主要通过()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A.动作描写B.心理描写C.语言描写D.外貌描写4.在孤岛上()成为他的精神支柱。

A.《金刚经》B.《易经》C.《诗经》D.《圣经》5.鲁滨逊是什么时候漂到孤岛上的?()A.1687年7月11日B.1659年9月1日C.1659年9月30日D.1660年1月1日6.鲁滨逊在岛上捉到一只(),给它起名叫波儿。

A.鹦鹉B.海蜇C.海龟D.老鹰三、连线题鲁滨逊先后出海四次,请将每次的遭遇连线。

第一次去非洲经商。

第二次他们遇到了土耳其海盗,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

第三次贩卖黑奴,遭遇飓风,船在南美洲一个岛屿附近突然触礁,遭灭顶之灾。

第四次目的地是伦敦,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

知识梳理1.写作背景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赛尔科克的苏格兰水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南美洲大西洋中的一个荒岛上,四年后当他被救回英国时已成了一个野人。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

其他作品
他的其他作品和遗产
小说背景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故事取材自真实的历史事件。Defoe从一位叫做亚历山大·塞尔凯尔斯的水 手那里获得了这个灵感,他被遗弃在一个小岛上并且用了四年的时间努力生存。
1 真实事件
《鲁滨逊漂流记》取材自亚历山大·塞尔凯尔斯的真实遭遇。
2 出版历史
小说于1719年首次出版,自那以后成为了世界上最畅销的小说之一。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经典的生存冒险小说,讲述了一个被遗弃在荒岛上 的人如何在孤独中战胜生活的故事。本文将为您介绍这本书的概述、作者简 介和小说背景。
概述
《鲁滨逊漂流记》是Daniel Defoe于1719年创作的小说。小说通过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生存的经历,反映了 人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矛盾和冲突。
3 影响
这本书对英国文化和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物介绍
小说中有很多人物,但以下是其中最重要的角色。
人物 鲁滨逊 星期五
特点 勇敢、聪明、执着 跟随鲁滨逊,学习英国文化
鲁滨逊的父亲
善良正直
重要性 主人公,故事的核心 代表殖民国家心态,反映了帝 国主义文化的实践 启发儿子,影响故事发展
故事梗概
故事情节主要由鲁滨逊灾难后被困在一个荒岛上开始。鲁滨逊在岛上经历了野生动物、自然环境和孤独带来 的挑战。他利用他的聪明才智在岛上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在他漂流到其他地方后,他被救起并回到了家中。
类型
冒险小说
主题
生存、孤独、信仰、自然
风格
现实主义
结局
乐观
作者简介
Daniel Defoe(1661-1731),英国文学家、历史学家和商人。他还是18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Defoe是 英国小说的先驱之一,他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被认为是第一部英国现实主义小说。

鲁滨逊漂流记第十三章和第十五章的主要内容

鲁滨逊漂流记第十三章和第十五章的主要内容

鲁滨逊漂流记第十三章和第十五章的主要内容《鲁滨逊漂流记》第十三章和第十五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十三章主要讲述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

他发现了一只甲壳虫,这让他开始想念人类社会。

为了打发时间,他开始每天写日记。

后来,他遇到了一艘英国船,因水手闹事而在他的荒岛附近抛了锚。

鲁滨逊帮那位船长夺回了船,跟船长一起回到了英国。

他们走时带走了两个也想回英国去的老实的水手,而让闹事闹得最凶的一些水手留在了岛上。

第十五章则主要讲述了鲁滨逊离开荒岛后的经历。

他回到英国后,发现自己的家人都以为他去世了,已经为他举行了葬礼。

后来,他重新回到岛上,发现那些西班牙人已经回来了,并在岛上居留了下来。

他们开始时争吵不和,但最终建立起了一个兴旺的殖民地。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阅读原著或查阅相关文献。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第15章5篇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第15章5篇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第15章5篇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第15章5篇《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小说使我们受益匪浅带给了无限的想象,这是一本值得去深思熟虑的好书。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第15章,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第15章【篇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多读好书,能让我们学会许多知识。

这段时间,我们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它使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着自己的聪明勇敢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六年,后来被救,回到了英国。

虽然鲁滨逊这样的经历我们会遇上的概率很小,甚至可能没有。

但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向鲁滨孙那样,掌握一些生存的本领,这样才能让我们成为独立自强的孩子。

记得那一天,父母都上班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

做完作业后,我摸摸肚子,饿了。

想起妈妈临走时说,饿了就蒸鸡蛋。

可妈妈告诉我方法时,我却因为走神,忘了。

不管了,试试看吧!我在锅里放好水,再把鸡蛋放进去。

然后把煤气炉打开,最后把锅盖盖上。

大功告成!我满意地点点头。

但是,要等5分钟?还是10分钟?唉,刚才干嘛走神啊??先等5分钟吧。

5分钟到了,我把热乎乎的鸡蛋拿出来。

应该可以了吧?我小心翼翼的剥开蛋壳。

才刚咬了一口,黄色的蛋液就流了出来,还没熟!我叹了口气,把另外一个鸡蛋和剩下的大半个都扔进垃圾桶。

我暗暗给自己打气:这次不行还有下次,下次一定可以的!我又拿出了两个鸡蛋,按照之前的步骤做好。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我熟练多了。

之前鸡蛋没熟,应该是时间不够。

要多久呢?忽然,我眼前一亮:可以向网络“老师”请教啊!说干就干,我拿出手机上网搜索:原来,要10分钟才行啊!10分钟过去了,我揭开锅盖,热气扑面而来。

剥开蛋壳后,我并不急着吃,而是把鸡蛋掰开,看到里面黄澄澄的蛋黄后,我开心得一蹦三尺高,“成功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教会我的不只是要学会生存的本领,还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勇敢坚强的品质,这些东西让我终身受用!这本书我一定会好好珍藏着,因为它是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第15章【篇2】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强自立无非是老师和家长们口头上的唠叨话,可自从读了《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以后,我懂得了自强自立的真正含义。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初中整本书阅读系列之《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初中整本书阅读系列之《鲁滨逊漂流记》

作品简介
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逊出海航行,在太平洋 上遭遇风暴触礁,所乘船只沉没,只有他幸免于 难,被海浪冲到荒无人烟的海岛上。他运用自己 的聪明智慧和非同寻常的毅力、勇气,克服了种
种艰难困苦,在孤岛上劳 作生息,开垦荒地,圈养 牲畜,种植大麦和稻谷, 坚强地在岛上度过了28年 的时光,为自己创造了一 个生存的家园。
主题思想
小说赞扬了英国新兴资产阶级敢于冒险、追 求自由、顽强坚韧的时代精神。告诉我们:在遇 到困难时,必须用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意志去 战胜它,而首先要战胜的就是自己的怯懦与悲观。
有顽强的意志力,乐观积极,敢于创新,追求自由
性格 鲁滨逊
19岁首次出海 第二次出海去非洲交易 第三次出海被海盗俘虏
思维 导图
4.故事精彩离奇,特别对鲁滨逊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 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 5.作品注重通过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性格, 注重表现性格的变化和发展,常常穿插一些人物的议论来 补充,突出人物性格。
阅读收获
1.面对人生困境,要顽强拼搏,始终保持乐观 的心态,相信自己可以走出困境,不畏艰难地 追求自己的理想。 2.小说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以真实的 生活原型和故事来写,给人真实可信的感觉。
--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
作者简介
丹尼尔·笛福,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 义小说的奠基人、作家,被誉为英国和欧 洲的“小说之父”。主要作品:《鲁滨逊 漂流记》《摩尔·弗兰德斯》《辛格顿船 长》等。
创作背景
《鲁滨逊漂流记》发表于1719年。小说是受 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 有一个苏格兰人塞尔柯克在一艘英国海船上当 水手,因与船长发生冲突,被船长遗弃在荒岛 上。他在岛上生活4年多后被救回英国。

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

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
船长和水手
鲁滨逊在荒岛上的遭遇与他们有关。他们的叛乱导致鲁滨逊被困在岛上,但最 终鲁滨逊帮助他们夺回船只,得以离开荒岛。这些角色展示了人性的善恶两面。
03
主题与象征意义
生存与冒险的主题
鲁滨逊在荒岛上的求生经历
描述了主人公如何在荒无人烟的岛屿上,通过利用有限的资源,解决衣食住行等 基本需求,展现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智慧。
人性的光明与黑暗
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揭示了人性的光明面,如勇敢、智 慧、坚韧等,同时也暴露了人性的黑暗面,如贪婪、自私、 残忍等。
对人性的反思
通过对鲁滨逊经历的反思,引导读者思考人性的本质,以及 如何在困境中保持人性的光明。
04
艺术手法与文学价值
叙事风格与技巧
1 2
叙事结构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通过鲁滨逊的视角 展开故事,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 界。
文学史上的地位
作为18世纪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鲁滨逊 漂流记》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视为 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鲁滨逊漂流记》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 响,许多作家都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了一系列经 典作品。
对世界文学的贡献
《鲁滨逊漂流记》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 品,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丰 富了世界文学的多样性。
满浓厚兴趣。
个人经历
03
作者笛福曾因经商破产,后成为记者和政论家,丰富的阅历为
其创作提供了灵感。
作者生平
01
笛福生平
文学成就
02
03
社会评价
生于1660年,成长于商人家庭, 从事过多种职业,包括记者、商 人、政治活动家等。
除《鲁滨逊漂流记》外,还创作 了《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 兰德斯》等多部小说。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
黑人的西班牙船。 【答案】B
4. 下列关于《鲁滨逊漂流记》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 一项是( )
A.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了一片野生大麦,他喜出望外, 终于能吃到面包了。
B.鲁滨逊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合陶土,因为 陶土太硬,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根本不合用; 因为晒得太长时间了,太阳热力过猛而碎裂了。
B.《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 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 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C. 《鲁滨逊漂流记》记述了鲁滨逊遇险后在荒岛上生活的 情景,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 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
D. 鲁滨逊和佐立从尔人那里逃了出去之后,遇上了贩卖
2.《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_______的一部长篇小说。下面
与这部小说相关的选项有________(多选)。( BCEF )
A.羊脂球
B.无人孤岛
D.诺第留斯号 E.与野人战斗
F.坚韧意志,顽强生存
C.“星期五”
3. 下面对《鲁滨逊漂流记》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 一项是 ( ) A. 鲁滨逊热爱航海,他瞒着父亲出海,第一次航行就 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幸好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 起,船到巴西后,他在那里买下一个庄园,做了庄 园主。他不甘心于这样的发财致富,又再次出海, 到非洲贩买奴隶,从此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C.鲁滨逊给救下的俘虏枪支和食物,让他们乘船去把那 艘西班牙船上遇难的水手带到岛上。期间,有一艘英 国船因水手叛乱,在荒岛附近抛了锚。鲁宾逊帮船长 夺回了船,跟他回到英国。
D.鲁滨逊在高山上砍倒一棵大树,造成一只独木舟,又 安装了桅杆和帆,然后乘它到荒岛对面的大陆。
【答案】C
说一说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 15届解析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  15届解析

《鲁滨孙漂流记》 中考题汇编
【2012· 盐城】5、名著赏读。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课标” 要求阅读的课外名著,学校开展了“话说名著风流人物”征答 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中的3道题,相信你一定能完成。 (1) 你最喜欢的名著中的风流人物是鲁滨逊,来自 鲁滨孙漂流记 。 作者是 笛福 。 (2)他(或她)的风流之处体现在什么地方?对你有何影响? (1分) 示例:“风流”之处: (风流、影响各1分,表述2分) 他敢于冒险,即使孤身流落荒岛也不气馁,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 活了下来。面对人生困境,他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 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 对我的影响: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坚强, 以后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要像他那样勇敢面对。 (3)他或(她)做的哪些或哪件事最让你佩服?请简要说说。 (4分) 示例: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的“王国”:没有 房子,自己搭建;没有食物,他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 羊,晒野葡萄干……他还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 五”。在他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一个忠实的奴仆。(概 括主要事迹1分,表述1分)
【2013· 河南】名著阅读。 (2)《鲁滨逊漂流记》也被译为《鲁滨逊历险记》, 你认为哪种翻译更合适?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述理 由。
示例一:译成《鲁滨逊漂流记》更合适。因为鲁滨逊 不甘于过安稳平庸的生活,一生都在四处闯荡,“漂 泊不定,命运多舛”。他热衷于冒险,三番五次出海 闯天下。多次遭遇海难,被海盗俘虏过,多次遭受野 人和野兽的袭击,流落荒岛近28年。“漂流”更符合 其四处闯荡的生活经历。
示例二:译成《鲁滨逊历险记》更合适。因为鲁滨逊勇 于挑战,一生多次遭遇险境 不管是遇到海难。被海盗 俘虏,还是遭受野人和野兽的袭击,他从不放弃希望, 用惊人的毅力和智慧使自己一次又一次从险境中挣脱。

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

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
•笛福 是英国18世纪启
蒙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 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 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 大的文学名著。 •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 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 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 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 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 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 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 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 事迹。 •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 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中 小资产阶级心目的英雄 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 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
概述鲁滨孙第四次出海流落荒岛的起因、经过、结果。
鲁滨逊瞒着父亲出海,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
11人全部遇难,只有鲁滨逊幸存,他漂流到一个荒岛
上,在岛上安顿了下来。一住就是28年。
3
3.按什么顺序写的, 4、孤岛求生写了哪几件事?
❖5、他在孤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 怎样克服的?
❖6、心情变化
4
❖ 7、人物形象分析 ❖ 8、艺术特色 ❖ 9、体验看法/启示
5
整体感知:
1、线索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的是鲁滨孙冒险出海航行,遇到
大风,船翻了,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
他战胜种种困难,历尽磨难,在岛上生活了28
年,最后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故事。
2
概括鲁滨孙遇险流落荒岛之前的三次远航经历。 第一次航行出海是十九岁,是跟随朋友坐船到伦敦, 途中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但最终相安无事。 第二次出海是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 第三次是到非洲几内亚做生意,又遭不幸,被海盗船 俘虏,做了2年奴隶。后来趁机逃跑,在海上逃亡,被 一艘商船救起来到巴西。在巴西经营甘蔗种植园,成为 庄园主。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一.文学常识作者丹尼尔·笛福,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人,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称号。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二.内容简介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一次航行中,船遭遇风暴,在南美洲一个无名小岛触礁,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鲁滨逊只身一人漂到一座荒无人烟岛上。

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

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

直到第28个年头(鲁滨逊在岛上前后生活28年2个月19天)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

这时他父母双亡,鲁滨逊收回他巴西庄园的全部受益,并把一部分赠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

三.小说结构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写鲁滨孙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经历。

四.典型情节(一)鲁滨逊在流落荒岛之前的几次航海经历①19岁时随朋友父亲的船往伦敦,途中遇风暴,后获救。

②去非洲经商,他从那儿购买了一些廉价的货物,假珠子、玩具、刀子、剪子、玻璃器皿等到非洲经商,和当地土人交换金沙、象牙等贵重物资,获得盈利几十倍。

③往非洲几内亚做生意,遭土耳其海盗袭击,被俘后当了两年奴隶。

后来借一次出海的机会逃出,到达巴西,他在那里买下一个庄园,做了种植园主。

④从巴西乘船去非洲购买黑奴,遇风暴,漂到荒岛。

鲁滨孙在流落孤岛之前的经历的作用:流落荒岛前的经历为他积累了一些必要的航海知识,使其在性格上逐渐成熟;另外,他在巴西做种植园主的经历和财产也为他以后的生活打下了物质基础。

(二)鲁滨逊在“绝望岛”生活经历典型情节1.流落荒岛鲁滨逊出海冒险,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水手、乘客全部遇难,唯有鲁滨孙一个人幸存下来,只身飘流到一个杳无人烟的孤岛上。

名著导读之《鲁滨孙漂流记》知识梳理_中考语文

名著导读之《鲁滨孙漂流记》知识梳理_中考语文

名著导读之《鲁滨孙漂流记》知识梳理_中考语文《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

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

《鲁滨孙漂流记》作者简介:丹尼尔.笛福(1660-1731)被誉为。

笛福生于伦敦一个油烛商家庭,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在从事商业的同时,他还从事政治活动,代表当时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出版了大量的政治性小册子,并因此被捕。

笛福直到晚年才开始创作小说。

写《鲁滨逊漂流记》时,他已59岁了。

此后,他又创作了《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摩尔.弗兰德斯》等小说,这些小说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影响以及作用。

创作背景:笛福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开始大规模发展的年代。

1702年,他发表《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讽刺政府的宗教政策,因而被捕,并被判处枷示三次。

出狱后,从事编辑报刊,还写了不少政治、经济方面的小册子,因言论关系又曾三次被捕。

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这部小说是以亚历山大.赛尔柯克在荒岛上的真实经历为原型的。

据当时英国杂志报导:1704年4月,赛尔柯克在海上叛变,被船长遗弃在距智利海岸900多公里的胡安一费尔南德斯群岛中的一个叫马萨捷尔的小岛上。

4年零4个月后被航海家发现而获救。

那时,赛尔柯克已忘记了人的语言,完全变成了一个野人。

笛福受这件事的启发,构思了鲁滨逊的故事。

但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笛福从自己对时代的观感和感受出发,以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冒险进取精神和18世纪的殖民精神塑造了鲁滨逊这一形象。

内容简介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

他瞒着父亲出海,到了伦敦,从那购买了一些假珠子、玩具等到非洲做生意。

第四次航海时,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同伴全部遇难,唯有鲁滨逊幸存,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等运到岸上,并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

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

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

之后的三次航海经历请同学们按照上面的表格边阅读
边标注,找到表格中航海的相关信息,我们就能
了,有了航海的起点和终点,我
们还可以准备一张地图,

小结
在这个学习任务中,我们关注了小说主人公的 主要经历,通过梳理小说主人公的主要经历,概 括出故事的主要情节,为理解核心问题:作者为 什么要写鲁滨逊这个人物,做好了准备。
• 虽然星期五起初浑身不自在,但是慢慢适应,最后养成了 穿衣习惯。
辨析人物之间的差异,梳理出人物之间的关系,最 后为推断小说的阅的资料和鲁滨逊这个人物建立关联,借此探寻作 者的写鲁滨逊这个人物的目的。
08/回顾方法, 课堂小结
根据阅读任务制定阅读计划表
03/关注鲁滨逊的 航海经历
第一次航海的经历
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找到了鲁滨逊第一次航海的内容, 我们在阅读时候,先要找到鲁滨逊的相关航海信息如:
从以上片段中我们可以找到鲁滨逊第一次航海的相关信 息,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就能了解他第一次航海的经历。
1651年,在赫尔的鲁滨逊在一个伙伴的怂恿下瞒着家人 去航海,船到达雅茅斯锚地,最终船沉没。鲁滨逊和船员 们丝毫未损地登上陆地,步行去了雅茅斯,在他人的帮助 下,鲁滨逊从陆路回到伦敦。
09/布置作业
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01简介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公元十八世纪在英国有一位作家他根据一位英格兰水手的故事创作了一部小说就是脍炙人口的鲁滨逊漂流记写这部小说的作家就是被称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的丹尼尔笛福
名著导读 《鲁滨逊漂流记》
01/简介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
公元十八世纪,在英国有一位作 家,他根据一位英格兰水手的故事 创作了一部小说,就是脍炙人口的 《鲁滨逊漂流记》,写这部小说的 作家就是被称为“英国现实主义小 说之父”的丹尼尔·笛福。

[整理版]《鲁滨孙漂流记》名著导读

[整理版]《鲁滨孙漂流记》名著导读

九年级师生共用讲学稿《鲁滨孙漂流记》名著导读教学目标1了解名著内容2把握人物形象3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导语一作者简介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英国小说家,新闻记者。

他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

其作品主要为个人通过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

18世纪,长篇小说兴起,笛福作为西方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他的创作开辟了以写实为风格,追求逼真效果的现代长篇小说发展的道路。

他的小说情节曲折,采用自述方式,可读性强。

并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

自14至15世纪新航路开辟以来,航海成为每各青年人都抱有的一种理想,其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闻名于世,鲁滨孙也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因此他被视作英国小说的开创者之一。

二写作背景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

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

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

他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

三小说简介我父亲原来指望我学法律,但是我却一心想去航海。

有一天,我去赫尔城,我的一位同伴正要坐他父亲的船到伦敦去,再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我动心了,我必须跟他而去——这是1651年的8月,当时我十九岁。

船刚驶出海口,便碰到了可怕的风浪,使我感到全身说不出的难过,心里十分恐怖。

我在痛苦的心情中发了誓,假如上帝在这次航行中留下我的命,我在登上陆地后,就一直回到我慈爱的父母身边,从此一定听从他们的忠告办事。

可是第二天风停了,浪也歇了。

太阳西沉,继之而来的是一个美丽可爱的黄昏,这时又喝了我的同伴酿的一碗甜酒,我就把这次航行后便回家的决心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我的这种习性给我的一生招来了巨大的不幸——任性的行动常给我带来灾难,可我总不肯在灾难来临的时刻乘机悔改。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6.《鲁滨孙漂流记》名著导读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6.《鲁滨孙漂流记》名著导读

16.鲁滨孙漂流记一、教材分析:《鲁滨孙漂流记》是一篇长篇小说,本课内容主要是由梗概和精彩片段组合而成。

《鲁滨孙漂流记》叙述的是17世纪有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航海中遇险,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

为了战胜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一点生产和生活资料,彤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每做一件事,都遇到很大的困难,但他经得起生活失败的考验,凭着艰苦的劳动,成功地在荒岛上建起了房舍,开垦了农田,营造羊圈,使荒岛面貌有利改变,他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经过二十八年的孤苦生活,他终于脱险,反回故乡。

课文的梗概按鲁滨孙的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遇险岛上”、“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突出了鲁滨孙在恶劣的生存环境,表现了他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特点。

精彩片段写的是鲁滨孙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

片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鲁滨孙在岛上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初到岛上,鲁滨孙由于缺乏纸笔,就用刀子刻柱留痕记录时间;从船上虽得到了不少东西,但缺少的东西还不少,工具的缺乏使他建木栅栏围墙的工作非常吃力;每天都得为自己寻找食物。

后半部分,是鲁滨孙对自己目前情形和环境的理性思考:他把自己的幸与不幸、好处与坏处工正地排列出来,找到了值得感谢的东西,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好感,然后开始知足安命,一心一意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

鲁滨孙在严酷的环境中,心里的斗争,是这个片段的重点,也是他身处绝境能知足安命、勇敢地生活下去的力量所在。

选编本篇课文的目的是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外国名著的内容;了解人物遇到的困难及战胜困难的办法,关注人物的命运,体会人物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二是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是了解名著的大意,体会人物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部编版中考语文 名著精读 第15篇 《鲁滨逊漂流记》

部编版中考语文 名著精读  第15篇 《鲁滨逊漂流记》

新课标名著精读 第15篇 《鲁滨逊漂流记》
【考情分析】 2018、2013、2011、2008 年考查
梳理一 主要人物分析梳理二航行路线图1.(2018·齐齐哈尔)请列举一部有冒险经历的名著并写出作者,简要概述其中一 个能体现这种经历的故事情节。
【答案】 示例:名著《鲁滨逊漂流记》。作者:笛福。故事情节:鲁滨逊看见一 个即将被食人部落吃掉的土著人,正在拼命逃跑,他急忙跑下梯子,拿起枪,翻过山顶, 走近路追击,打死食人部落中一个追赶的野人,救下了土著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
2. 逆境中有坚持。请从《鲁滨逊漂流记》中简述一个能体现人物坚持不懈精神的 故事。
【答案】 示例:鲁滨孙用沉船的桅杆、木板等做了木排,把船上的物品运到岸上, 并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他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以野味为食,渡过 了最初的遇到的困难。后来,他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稻子,自制铲子、筛子,加工面 粉,成功烘出了面包。他捕捉并驯养山羊,让其繁殖。他还制作陶器等,保证了自己的 生活需要。虽然这样,鲁滨孙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离开孤岛的办法。 (意思对即可)

2024版精品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

2024版精品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

Chapter
2024/1/28
15
独特的叙事视角和叙述技巧
第一人称叙事
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让 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鲁滨逊 的孤岛生活,增强了阅读的真实 感和代入感。
日记体形式
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日记体形式, 记录了鲁滨逊在孤岛上的所见所 闻、所思所感,使得整个故事更 加真实可信。
丰富的心理描写
他出生于伦敦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家庭,一生经历丰富, 从事过商人、政治家、记者等多种职业。
笛福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对英国 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4/1/28
4
《鲁滨逊漂流记》创作背景
《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创作灵感来源于真实 事件:一名苏格兰水手在荒岛上独自生活4年4个月。
同时,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在人们生活中占据重 要地位,对个体行为和社会秩序产生深远影响。
2024/1/28
6
02
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
Chapter
2024/1/28
7
故事情节概述
01
02
03
04
05
初次航海与遭遇风 流落荒岛与求生挣 建造家园与孤独生 星期五的到来与伙 重返文明与故土情



伴情谊
怀
笛福通过这部作品探讨了人类生存意志、与自然斗争以及 文明与野蛮等主题。
该书一经出版便广受欢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世界 文学经典之作。
2024/1/28
5
时代背景:18世纪英国社会风貌
18世纪的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发 展迅速,海外扩张和殖民活动频繁。
社会上弥漫着冒险和开拓的精神,人们渴望探索 未知世界和追求财富。

鲁滨逊漂流记第十五章读后感

鲁滨逊漂流记第十五章读后感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鲁滨逊在海上漂流的经历和他在漂流过程中所面临的艰辛和困难。

在第十五章中,鲁滨逊被一艘船搭救,但是船长却把他带到了西班牙的海盗基地。

在这里,鲁滨逊遇到了许多同样被海盗绑架的人,他们中有的是船员,有的是乘客。

鲁滨逊和其他人一起被迫做苦力,生活十分艰苦。

在这一章中,鲁滨逊的品行和坚强意志得到了充分展示。

他不仅帮助其他被绑架的人逃脱,还在苦难中坚守正义,不屈不挠地对抗海盗的暴力和欺凌。

通过这一章的内容,读者可以体会到鲁滨逊在漂流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困难,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他的品行和坚强意志。

总的来说,这一章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会的章节,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感受到人性的伟大和坚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巴中】 (1)①英国作家笛福在他的一部小说里,讲述了 一位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的人的故事,这部小 说的书名叫作《鲁滨逊漂流记 》(2分) ②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青少年, 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本书,你认为他提出 这一建议的原因为什么?(3分) 因为鲁滨逊勇于冒险,不畏艰难,不向 厄运屈服的积极进取的精神能给青少年以鼓 舞,对青少年的成长有促进作用。
19. 鲁滨逊的四个住房条件?
有水源、有树阴、可以防野兽、能看到海面。
20. 写出鲁滨逊说的一句表现他坚毅品质 的话。 ●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 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我的脾气是只要决心作一件事情,不成功 是决不放手的。
● ● ●
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的本身更可怕!
我要尽全力而为,只要我还能划水,我就不 肯被淹死,只要我还能站立,我就不肯倒 下……”(答案不唯一)
示例二:译成《鲁滨逊历险记》更合适。因为鲁滨逊勇 于挑战,一生多次遭遇险境 不管是遇到海难。被海盗 俘虏,还是遭受野人和野兽的袭击,他从不放弃希望, 用惊人的毅力和智慧使自己一次又一次从险境中挣脱。
《鲁滨孙漂流记》 中考题汇编
【2012· 盐城】5、名著赏读。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课标” 要求阅读的课外名著,学校开展了“话说名著风流人物”征答 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中的3道题,相信你一定能完成。 (1) 你最喜欢的名著中的风流人物是鲁滨逊,来自 鲁滨孙漂流记 。 作者是 笛福 。 (2)他(或她)的风流之处体现在什么地方?对你有何影响? (1分) 示例:“风流”之处: (风流、影响各1分,表述2分) 他敢于冒险,即使孤身流落荒岛也不气馁,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 活了下来。面对人生困境,他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 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 对我的影响: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坚强, 以后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要像他那样勇敢面对。 (3)他或(她)做的哪些或哪件事最让你佩服?请简要说说。 (4分) 示例: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的“王国”:没有 房子,自己搭建;没有食物,他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 羊,晒野葡萄干……他还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 五”。在他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一个忠实的奴仆。(概 括主要事迹1分,表述1分)
英国 12、一直到第28个年头一艘__ _ (填国籍)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 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 英国。 13、伴鲁滨逊度过晨昏的是一只 猫 鹦鹉 、及一只____ ____ 狗 、一只__ _。 14、鲁滨逊生活的孤岛叫 绝望岛 ____ 。
15. 鲁滨逊在改善生活中主要做了哪些? 建了小房子、做了桌子等以住; 捕了小羊、种了谷子等以吃; 造小船以行。 16. 鲁滨逊靠双手换来了怎样的回报? 最后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 有种植园,有牧场,有两处较“豪 华”的住所……
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 鲁滨逊只身飘流 到一个杳无人烟的孤岛上。他把荒岛取名为 绝望岛,但并没有真正绝望。他把沉船残留 下的日用品及一些用具搬到荒岛,在山坡上 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阴、又可以防野兽 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 那儿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见过往的船只, 以便请求救援。靠着一支猎枪,鲁滨逊过起 了原始人一样的生活。一只鹦鹉,一只猫, 一只狗,伴随他日出日落。每当一天逝去, 他便在大柱子上刻上记号,当做日历。这些 符号记录了他在孤岛上的艰苦岁月。
请口述鲁滨逊的关键情节
• • • • 1.四次出海 2.孤岛求生 3.救星期五 4.挖独木舟
• 《名著阅读》p85
“四次出海”体现了 鲁滨逊什么性格特点?
鲁滨逊:不甘平庸、 敢 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 不畏艰险、体现出创造 精神和开拓精神。
“孤岛求生”体现了 鲁滨逊什么性格特点?
鲁滨逊:镇定自若,乐 观向上,对生活充满信 心,具有实干精神,具 有坚强的意志。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 部家喻户晓的回忆录式冒 险小说,是18世纪英国 著名作家 笛福 受一 个苏格兰水手海上遇险的 经历启发写成的。
内容简介(识记红色部分)
鲁滨逊出身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 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他瞒着父 亲出海,第一次航行往伦敦就遇到大风浪,船 只沉没,他好不容易才逃出保住性命。第二 次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第三次又 遭不幸,被土耳其海盗俘虏,当了奴隶。后来 他划了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 货船救起。船到巴西后,他在那里买下一个 庄园,做了庄园主。他不甘心于这样的发财 致富,又再次出海,到非洲贩卖奴隶。
“救星期五”体现了 鲁滨逊什么性格特点?
鲁滨逊:乐于助人、有 正义感、富有同情心、 机智勇敢地斗争的精神 品质。
“挖独木舟”体现了 鲁滨逊什么性格特点?
鲁滨逊:对生活始终充 满希望,并用自己的实 际行动去完成,具有实 干精神。
考你记忆,完成填空
英 国小 1.《鲁宾孙漂流记》的作者是___ 说家笛福 ___,他是该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 英国小说之父 要的小说家,有 ___ ___ ___ 的美 誉, 他的文章影响了后来期刊文章和报纸的 发展。 一 人称写 2.《鲁宾孙漂流记》是以第___ 的长篇小说。
3.鲁宾孙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伦敦 ___ ,不料 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暴,好容易才保住性命。 4.鲁宾孙第二次出海是去 非洲 ___ 经商,这一次 他成功了。 5.鲁宾孙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 土耳其海盗 ,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 _________ 后,抵达巴西。 6.鲁宾孙第四次航行是去贩运黑奴 ___ ___ ,遭遇飓 风,一连十二天。当行驶到 南美 ___ 洲一个岛 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逐遭灭顶之灾。
不久有条英国船在岛附近停泊,发现船 上的水手发生了叛乱,绑架了船长,把船长、 船副等三人抛弃在岛上,鲁滨孙与“星期五” 帮助船长制服了那帮水手,夺回了船只。他 把那水手留在岛上,船长带着鲁滨孙“星期 五”等离开荒岛回到英国。此时鲁滨孙已离 家35年。他在英国结了婚,生了三个孩子。 妻子死后,鲁滨逊又一次出海经商,路经他住 过的荒岛,这时留在岛上的水手和西班牙人 都已安家繁衍生息。鲁滨逊又送去新的移民, 将岛上的土地分给他们,并留给他们各种日 用必需品,满意地离开了小岛。
7.鲁宾孙在岛上捉到一只鹦鹉,给它 起名叫___ 。 波儿 8.鲁宾孙在岛上还用 羊皮 ___ 制作了一把 伞。 两 年的时间制造了一 9.鲁宾孙用近___ 只独木船,还挖了一条___ 六 尺的运河, 把船运到了半里外的小河里。
10.他在孤岛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 牲畜,生产 水稻和小麦(填农作物) 。 11.《圣经》 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凭着惊 人的毅力和顽强不息的劳动,他盖起了 房子,收获谷物,驯养山羊,用兽皮制 作衣物。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 肉的野人斗勇。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著 人,称他为 “星期五” ,并把他收作仆人。
【2013· 河南】名著阅读。 (2)《鲁滨逊漂流记》也被译为《鲁滨逊历险记》, 你认为哪种翻译更合适?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述理 由。
示例一:译成《鲁滨逊漂流记》更合适。因为鲁滨逊 不甘于过安稳平庸的生活,一生都在四处闯荡,“漂 泊不定,命运多舛”。他热衷于冒险,三番五次出海 闯天下。多次遭遇海难,被海盗俘虏过,多次遭受野 人和野兽的袭击,流落荒岛近28年。“漂流”更符合 其四处闯荡的生活经历。
17. 鲁滨逊是怎样回到英国的? 28年后一天,有一艘英国船因水手闹事 而在岛附近抛了锚。鲁滨逊帮那位船长 夺回了他的船,跟他一起回到了英国。
18. 我们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个怎样的人? 他不是一个随遇而安、消极待命的人,而 是一个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 执著的人,并且务实肯干,勤于创造。 鲁滨逊身上具有不屈不挠的冒险精神,肯 于劳动并且善于劳动,热爱生活。
他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稻子,自 制木臼、木杵、筛子,加工面粉,烘出了 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野山羊,让 其繁殖。他还制作陶器等等,保证了自 己的生活需要。虽然这样,鲁滨逊一直 没有放弃寻找离开孤岛的办法。他砍 倒一棵大树,花了五六个月的时间做成 了一只独木舟,但船实在太重,无法拖下 海去,只好前功尽弃,重新另造一只小的。
鲁滨逊在岛上独自生活了18年后,一天, 他发现岛边海岸上都是人骨,生过火,原来外 岛的一群野人曾在这里举行过人肉宴。鲁滨 孙惊愕万分。此后他便一直保持警惕,更加 留心周围的事物。直到第26年,岛上又来了 一群野人,带着准备杀死、吃掉的俘虏。鲁 滨孙发现后,救出了其中的一个。鲁滨逊把 被救的土人取名为“星期五”。此后,“星期 五”成了鲁滨孙忠实的仆人和朋友。接着, 鲁滨孙带着“星期五”救出了一个西班牙人 和“星期五”的父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