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
解读《河南省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解读《河南省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e6e92efc312b3169a451a4e7.png)
业 务 研 究为规范我省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河南省档案局制定了《河南省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暂行办法》是领导指导性文件,《实施细则》是贯彻落实《暂行办法》的业务规范性文件,两个文件是河南做好新时期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的基本遵循。
1 背景与意义《实施细则》的制定是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新的历史阶段的要求。
我国档案部门对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经历了初步探索、标准先行、实践推进的发展阶段。
以国家档案局颁布的《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7678.1-1999)、《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为标志,档案部门开始探索电子文件管理国际标准在我国的应用;以2003年国家档案局6号令颁发的《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中办、国办印发的《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为标志,开始实践层面上对电子公文管理的探索。
之后十年中不断总结电子文件管理经验,围绕着电子文件元数据、版式文档、电子文件封装、数码照片、光盘管理等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特别是《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等规范加快了传统载体数字化的步伐,《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档发[2012]7号)的颁布、《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16的修订,推进了原生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的实践。
随着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家电子文件管理“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提升电子文件管理能力、规范电子文件管理、促进凭证电子文件规范应用等目标任务。
特别是新时代推进电子政务背景下,移动互联、资源共享、便民服务对无纸办公、数据跑路、远程办理的推动,电子文件的管理与归档成为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最后一公里”的突出需求,约束与规范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刻不容缓。
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细则
![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a7e0edd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4.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确保电子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本单位及下属单位所有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电子档案是指以电子形式存储、传输、处理和使用的档案,包括电子文件、电子图表、电子图像、电子音频、电子视频等。
第四条电子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原则:电子档案应真实反映档案内容,不得篡改、伪造;(二)完整性原则:电子档案应完整保存,不得缺失、损毁;(三)安全性原则:电子档案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安全保密;(四)可利用性原则:电子档案应便于查询、检索和利用。
第二章电子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第五条电子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一)本单位及下属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产生的电子文件;(二)上级机关、其他单位发送给本单位的电子文件;(三)本单位及下属单位在对外交流、合作中接收的电子文件;(四)其他需要归档的电子文件。
第六条电子档案的收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档案收集范围,及时收集相关电子文件;(二)确保电子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三)对收集到的电子档案进行分类、编号和整理。
第七条电子档案的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档案分类标准,对电子档案进行分类;(二)对电子档案进行编号,并建立电子档案目录;(三)对电子档案进行备份,确保电子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三章电子档案的存储与保管第八条电子档案的存储介质应满足以下要求:(一)具有足够的存储容量,能够满足电子档案存储需求;(二)具有较好的兼容性,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电子档案;(三)具有较好的可靠性,能够保证电子档案的长期存储;(四)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够防止电子档案的丢失、损坏和泄露。
第九条电子档案的存储应遵循以下要求:(一)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档案存储设备;(二)对电子档案进行加密,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性;(三)定期对电子档案进行备份,确保电子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四)对电子档案存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23e9e1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8.png)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1. 引言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电子文件成为组织和个人处理大量信息的必备工具。
电子文件的数量庞大、信息内容复杂,给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保证电子文件的安全性、可访问性和长期保存,制定一套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2. 目标与原则2.1 目标确保电子文件的有效管理和高效运用;保障电子档案的完整性、可信性和可持续性;提高组织和个人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风险;促进信息共享与知识管理。
2.2 原则依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统一规范:统一制定文件归档和档案管理的标准和规程;便捷易用:设计简单易操作的文件归档和档案管理系统;安全可靠:加强技术措施和权限管理,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和可信性;长期保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
3. 文件归档管理3.1 归档策略根据文件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制定不同的归档策略,包括主动归档和自动归档。
主动归档是指由用户主动将文件归档到指定位置,适用于重要文件和需要长期保存的文件;自动归档是指通过系统设置自动将文件归档到指定位置,适用于临时文件和低频使用文件。
3.2 归档流程识别归档文件:根据文件属性和业务需求,判断文件是否需要归档;分类归档文件:根据文件的内容和用途,将文件进行分类归类;打包归档文件:将同一类别的文件进行打包归档,以便于查找和管理;标识归档文件:为归档文件添加标识信息,包括归档时间、归档人员等;存储归档文件:将归档文件存储在指定的电子存储介质中,保证文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电子档案管理4.1 元数据管理为了便于电子档案的检索和利用,对档案文件进行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包括档案名称、档案号、档案类型、档案位置等信息,可以通过系统自动或手动填写。
4.2 档案检索与利用通过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提供的查询功能,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检索条件,如档案号、文件名、文件内容等进行档案检索。
用户可以根据权限设置,对档案进行阅读、、复制和打印等操作。
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三篇
![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bb94864693daef5ef73d83.png)
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三篇篇一:电子类资料和档案特殊管理制度为加强应急救援电子类资料和档案的管理工作,方便做好数据备份,特制订本制度。
一、制度(1)对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及电子档案的保管实行全过程管理,由煤矿应急救援机构统一协调,指定专人负责,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2)为保证电子档案的可利用性,从电子文件形成就要严格的按照此管理制度和技术实施,确保其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3)归档电子文件同时存在相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时,在内容、相关说明及描述上保持一致。
(4)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必须适时生成纸质文件等硬件拷贝。
进行归档时,必须将电子文件与相应的纸质文件等硬件拷贝一并归档。
(5)电子文档管理分软件电子文档管理与普通电子文档管理。
二、电子文件的收集与积累(1)收集范围。
电子文件的收集范围:草稿性电子文件;非正式电子文件;正式电子文件;无纸电子文件;文本文件;图象文件;图形文件;影像文件;声音文件;多媒体文件;计算机程序;数据文件;公司业务所需的各种文件。
(2)收集、积累要求1、记录了重要文件的主要修改过程,有查考价值的电子文件应被保留。
当正式文件是纸质时,相关人员须向计算机全文处理的转换工作,则与正式文件定稿内容相同的草稿性电子文件进行保留,否则可根据实际条件或需要,确定是否保留。
2、保存与纸质等文件内容相同的电子文件时,要与纸质等文件之间,相互建立准确、可靠的标识关系。
3、在“无纸化”计算机办公或事务系统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应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改动。
同时必须随时备份,存储于能够脱机保存的载体上。
4、用文字处理技术形成的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明文件存储格式和属性。
5、用扫描仪等设备获得的图象电子文件,如果采用非标准压缩算法,则应将相关软件一并收集。
6、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绘图等获得的图形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意其对设备的依赖性,以及易修改性等问题,不可遗漏相关软件和各种数据。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52912f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5.png)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电子文件管理指的是利用电子文件和技术,有效地收集、存档、索引、安全存取和管理电子文件的过程。
随着近年来新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管理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管理主题。
因此,为了维护有效的电子文件管理,出台《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变得尤为必要。
一、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文件归档指的是将电子文件归档到企业内部的电子文档库以及跨企业的电子文档库中,以便于保存及查询。
归档可以实现文件的精确长期存储,以便后续对文件进行检索和复用。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规定:1、企业应当建立可持续的电子档案归档系统,并做好归档文件的安全存储;2、电子文档应当精准的归档在安全的文档管理系统中,以便于快速查找和保存;3、电子文件归档时应注意规范,文件存放位置需明确标识;4、归档的电子文档应当定期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5、归档的电子文档应当定期更新,及时修正或删除。
二、电子档案管理电子档案管理是指在可靠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中,利用信息化技术,依据文件存储管理规定,对电子文件进行安全可查,以及维护和保护的过程。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规定:1、企业应建立文件存储管理制度,并确定文件存储系统的安全等级;2、企业应定义电子档案管理角色,将电子档案管理责任清晰分配;3、企业应对电子文件进行完整的安全管理,保护电子文件不受任何形式的损害;4、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电子档案备份与还原机制,以保障档案的完整性;5、企业应定期清除无用的档案文件,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三、加强安全管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的核心是安全管理,为了维护电子文件的安全,《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管理措施。
1、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以防止信息外泄;2、企业应当对电子文档库、归档文件及其它信息资源实施独立的权限管理;3、企业应当定期审计或监控系统,以确保系统安全及正常运行;4、未经授权的用户不得使用企业系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5、企业应当定期检查电子文档的安全性,以防止数据泄露。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162ac9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67.png)
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 -2016)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9)规则起草。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01 制定过程
03 内容范围 05 意义价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录
02 标准目次 04 引用文件 06 社会评述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 -2016)是2017年3月1日实施的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归口于中国国家档案局。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 -2016)规定了在公务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 件的收集、整理、归档与电子档案的编目、管理与处置的一般方法。该标准适用于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 他组织在处理公务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其他活动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 可参照执行。
谢谢观看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 -2016)与《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2002)相 比,主要变化如下:
主要起草单位:国家档案局。 主要起草人:毛海帆、王岚、丁德胜、侯佳、方昀、黄玉明、刘伟晏、蔡学美、马淑桂、张楠。
标准目次
参考资料:
内容范围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 -2016)规定了在公务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 件的收集、整理、归档与电子档案的编目、管理与处置的一般方法。该标准适用于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 他组织在处理公务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其他活动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 可参照执行。
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指南
![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178511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19.png)
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指南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运用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和利用信息资源,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旨在从宏观角度阐述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相关概念与基本原则,并为企业提供实用的管理方法和具体指南。
一、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概述1、什么是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是指企业内部各部门建立、管理、保存其存储在电子介质上的文件、数据、资料,以实现信息汇聚、整合、有效调度等整个流程的一种方式。
它主要由归档、检索和管理等组成,是企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目的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核心目标是确保企业内部文件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为企业科学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更大目的是有效控制、管理和使用企业内部资源,为企业提供全面、系统的保障。
二、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1、把握数字时代的特点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应体现数字时代特征,体现信息化的特点,是以满足电子企业信息化需要为主线。
2、把握企业规划的进程企业规划决定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主流程,因此,要充分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好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长远规划。
3、突出安全性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要强调安全性,从数据资源存储至传输安全均要进行详细设计和管理,以确保信息安全。
4、加强管理机制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要加强其管理机制,包括建立良好的文件归档流程,制定文件归档实施指导意见,建立文件归档规则,建立监控检查机制等管理机制,以确保文件归档系统的运行有序。
三、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具体实施1、建立企业电子文件归档系统要建立企业电子文件归档系统,必须明确电子文件类别、建立分级目录、归档需求,并设计好文件归档流程、运行机制,按照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文件归档策略,严格执行文件归档管理制度,并建立监控检查机制。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9b7135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f.png)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文件的产生和应用越来越广泛。
电子文件的存储与管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保证企业的信息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电子文件的归档要求、电子档案管理流程以及电子档案保管期限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子文件的归档要求1. 文件的分类与命名为了方便电子文件的识别和检索,首先需要对文件进行分类。
可以按照文件的内容、主题或者部门进行分类,确保每个文件都有其特定的类别。
同时,在文件分类的基础上,采用统一的命名规范,如按照文件的日期、主题等进行命名,以方便后续的管理工作。
2. 文件的格式与存储电子文件的格式应选择常见的标准格式,如PDF、Word等,以确保文件在不同平台上的打开和阅读。
另外,需要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如服务器、云存储等,以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文件的备份与恢复为了避免文件的意外丢失或损坏,建议定期进行文件的备份工作。
可以通过自动化备份系统或者手动备份的方式进行,以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二、电子档案管理流程1. 档案的登记与入库对于每个电子档案,应建立清晰的登记档案信息,包括档案名称、制作者、制作日期等基本信息。
同时,根据文件的分类,将电子档案按照建立的分类系统进行入库,确保档案的有序管理。
2. 档案的检索与利用建立一个快速高效的档案检索系统是电子档案管理的关键。
可以通过建立索引、标签、关键词等方式,使得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档案。
同时,为了方便档案的利用,可以建立权限管理系统,对档案的查看、编辑、下载等权限进行控制。
3. 档案的销毁与转移根据文件的保管期限,及时对已过期的电子档案进行销毁。
销毁过程应记录详细信息,包括销毁人员、销毁日期等,以备后续审计。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电子档案,可以考虑进行转移,将其存储至专门的电子档案库或者归档系统。
三、电子档案保管期限1. 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根据文件的性质和需要,可以将电子档案的保管期限划分为长期保管期限和短期保管期限。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定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11ead6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e.png)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确保电子文件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根据相关制度,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管理。
第三条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应遵循纳入信息化建设规划、技术与管理并重、便于利用和安全可靠的原则。
第四条基本术语(一)电子文件是指公司在履行其法定职责或处理事务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办理、传输和存储的数字格式的各种信息记录。
电子文件由内容、结构、背景组成。
(二)电子档案是指具有凭证、查考和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
(三)元数据是指描述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内容、背景、结构及其管理过程的数据。
第五条公司应对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实施全程和集中管理,加强电子文件前端控制,对有价值的文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与安全性。
第六条相关文件GB/T18894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DA/T15 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DA/T 38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DA/T 47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DA/T 48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DA/T 46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 54照片类电子档案元数据方案DA/T 63录音录像类电子档案元数据方案DA/T1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58电子档案管理基本术语《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指南》《公司档案工作管理办法》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七条公司办公室负责牵头建立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协同机制,推进电子档案标准规范建设、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
第八条各单位、各部门职责各单位、各部门作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责任部门负责按照归档范围开展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著录和移交归档等工作,对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可用负责,指定兼职档案员统一管理并确保人员稳定;对于公司外工程项目的电子档案,应- 2 -由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负责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所在单位、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1范本)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1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9ff8d56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5.png)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1. 引言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和管理组织内部的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归档和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的可访问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与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相关的部门和人员。
2. 定义2.1 电子文件电子文件是指以电子形式存在的各种文档、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载体。
2.2 电子档案电子档案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电子文件进行组织、分类、存储、检索和保管的记录性文件。
3. 电子文件归档3.1 归档流程电子文件归档的流程包括几个环节:1.文件鉴定:对待归档的电子文件进行鉴定,确保其符合归档的要求和标准。
2.文件分类:根据文件的内容和属性,对电子文件进行分类和整理,建立合适的分类目录。
3.文件命名:规范文件的命名方式,使用有意义、简洁明了的文件名。
4.文件存储:将文件存储至指定位置,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
5.归档记录:对归档的文件进行记录和备案,包括文件的归档日期、归档位置等信息。
3.2 归档要求电子文件归档要求遵循原则:1.安全性:对归档文件进行加密和权限控制,确保文件不被非授权人员访问和修改。
2.可访问性:建立合理的文件目录结构,确保文件可以被快速检索和访问。
3.完整性:归档文件应保留原始的完整性,不得随意删除、修改或更改文件内容。
4.保存期限:根据文件的重要性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设定合理的归档保存期限。
4. 电子档案管理4.1 档案组织电子档案管理要求进行档案组织,包括方面:1.档案分类:将电子档案按照业务类型、时间周期等进行分类,建立清晰的档案分类体系。
2.档案编目:对归档的电子档案进行编目,建立档案目录和检索工具,便于查找和使用。
3.档案保管: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存储,包括定期备份、灾备措施等。
4.2 档案检索和利用电子档案管理要求方便地进行检索和利用档案,包括工作:1.档案检索:提供多种检索方式,如关键词检索、日期范围检索等,便于用户快速找到需要的档案。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eff321b168884868662d64d.png)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一、总则1.对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及电子档案的保管实行全过程管理,应当由主管部门统T办调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 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2.电子文件形成部门负责电子文件的积累、保管和整理工作,档案部门要进行指导与监督。
3.电子文件的管理由档案部门负责,电子文件形成部门要提供协助和支持。
4.应明确规定归档时间、归档范围、技术环境、相关软件、版本、数据类型、格式、被操作数据、检测数据等,以保证电子档案的质量。
5.为保证电子档案的可利用性,从电子文件形成就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确保其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6 •归档电子文件同时存在相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时,则应在内容、相关说明及描述上保持一致。
7.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必须适时生成纸质文件等硬拷贝。
进行归档时,必须将电子文件与相应的纸质文件等硬拷贝一并归档。
二.电子文件的收集与积累1•收集范围。
电子文件的收集范围,按国家关于文件归档的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2•收集积累要求(1)记录了重要文件的主要修改过程,有查考价值的电子文件应被保留。
当正式文件是纸质时,如果保管部门已开始进行向计算机全文处理的转换工作,则与正式文件定稿内容相同的草稿性电子文件应当保留,否则可根据实际条件或需要,确定是否保留。
(2)保存与纸质等文件内容相同的电子文件时,要与纸质等文件之间,相互建立准确、可靠的标识关系。
(3)在"无纸化"计算机办公或事务系统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应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改动。
同时必须随时备份,存储于能够脱机保存的载体上,井对有档案价值的电子文件制作纸质或缩微胶片拷贝件保留。
(4)用文字处理技术形成的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明文件存储格式和属性。
(5)用扫描仪等设备获得的图象电子文件,如果采用非标准压缩算法,则应将相关软件一并收集。
(6)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绘图等获得的图形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意其对设备的依赖性,以及易修改性等问题,不可遗漏相关软件和各种数据。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cfb2b9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5.png)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1. 引言电子文件的快速增长和电子档案管理的复杂性使得一个健全的电子文件归档和档案管理制度成为一个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个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2. 目标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组织能够高效地管理其电子文件和档案,保证文件的可访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并满足合规要求。
3. 制度内容3.1 电子文件归档原则标准化命名规范:制定明确的文件命名规则,包括文件名格式、日期格式、部门代码等,以确保文件能够被轻松地识别和分类。
文件分类与归档规则:确定不同类型文件的分类方法,建立文件目录结构和归档规则,以便于文件的查找和管理。
文档版本控制:确保文档的版本唯一性和可追溯性,为文档修改和更新提供准确的历史记录。
3.2 电子档案管理流程文件收集与整理:明确文件的来源和格式要求,并建立文档接收流程,确保文件能够及时收集,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整理。
文件存储与备份:确定合适的电子存储介质和存储设备,定期进行备份,以防止文件的丢失和损坏。
权限管理与审计:建立权限管理机制,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和修改文件,同时开展定期的安全审计,发现并纠正潜在的安全风险。
3.3 电子档案保护与合规性数据安全措施:确保文件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采取数据加密、网络安全等措施,防止非授权人员访问和篡改文件。
合规性要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如隐私保护法、电子数据保存法等,确保电子文件的合规性和法律效力。
灾难恢复计划:建立灾难恢复计划,针对可能发生的系统故障、网络中断等情况,制定恰当的应急措施,尽快恢复档案系统的正常运作。
4. 制度实施4.1 培训和宣传制定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后,组织应组织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确保所有人员了解并遵守制度要求。
4.2 系统建设与运营为了支持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组织应购置合适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并定期维护和更新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282a4b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f.png)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组织和机构开始采用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以取代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
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节约存储空间,并且便于检索和共享。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2. 归档原则2.1 归档级别根据电子文档的重要性和保密程度,可以将电子档案划分为不同的归档级别,例如: -非重要文件:一般的内部邮件、通知等,可以采用较低的归档级别进行管理。
-一般文件:对组织或机构有一定重要性的文件,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归档和管理。
-重要文件:对组织或机构有重要意义的文件,包括合同、协议等,需要采用更高的归档级别进行管理。
2.2 归档标准电子档案的归档标准包括文件格式、文件命名规则、文件存储路径等。
在制定归档标准时,应考虑到档案的长期保存和后续检索的需要。
例如,可以采用标准的文件格式(如PDF)以确保文件的可移植性和兼容性;采用统一的命名规则来方便文件的检索和管理;统一设定文件存储路径,以便于组织档案的整理和管理。
2.3 归档周期根据文件的管理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合理的归档周期可以保证档案的及时归档和安全保密。
一般来说,可以将文件的归档周期划分为:日归档、周归档、月归档、年归档等。
具体的归档周期可以根据组织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3. 档案管理流程电子档案管理流程主要包括档案归档、档案存储、档案检索和档案销毁等环节。
3.1 档案归档档案归档是指将电子文件按照一定的归档标准和归档级别进行整理和存档。
归档时需要先将电子文件转换成指定的文件格式(如PDF),然后按照规定的文件命名规则进行命名,最后放置到指定的存储路径下。
3.2 档案存储档案存储是指将归档的电子文件保存到相应的存储介质中,以确保档案的长期保存和安全性。
常见的存储介质包括硬盘、服务器、光盘等。
在存储过程中,需要注意档案的备份和加密,以防止档案丢失或泄密。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dbd8a2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0.png)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电子文件就是指在数据机器设备及自然环境中形成,以数码科技方式储存于录音带、硬盘、光碟等媒介,依靠电子计算机等机器设备阅读文章、解决并可以在网络通信上传播的文档。
电子档案管理实施细则
![电子档案管理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7cb218f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5.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电子档案的管理,保障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电子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档案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电子档案管理的合法合规。
(二)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实现电子档案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利用。
(三)安全保密:加强电子档案的安全防护,确保电子档案不被非法篡改、窃取和泄露。
(四)高效便捷:提高电子档案管理效率,方便档案的查询、利用和传播。
第二章电子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第四条电子档案的收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完整性:收集的电子档案应包括所有相关文件、资料和凭证,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二)准确性:收集的电子档案应准确无误,确保档案的真实性。
(三)及时性:及时收集电子档案,确保档案的时效性。
第五条电子档案的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分类:根据档案内容、性质和用途,对电子档案进行分类整理。
(二)命名:采用规范的命名规则,确保电子档案名称的清晰、准确。
(三)描述:对电子档案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档案名称、文件类型、形成时间、作者、主题等内容。
(四)格式:统一电子档案的格式,确保档案的兼容性和可读性。
第三章电子档案的归档与保管第六条电子档案的归档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归档范围:按照国家档案法律法规和本单位档案管理制度,确定电子档案的归档范围。
(二)归档时间:按照档案形成的时间顺序,及时归档电子档案。
(三)归档质量:确保归档的电子档案符合档案管理要求,包括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第七条电子档案的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存储介质:选择符合档案保管要求的存储介质,如光盘、硬盘等。
(二)备份:定期对电子档案进行备份,确保档案的备份安全可靠。
(三)安全防护: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电子档案被非法篡改、窃取和泄露。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54fdf2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6.png)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引言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和管理电子文件的归档和档案管理工作,确保电子文件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可检索性,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管理水平。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电子文件的归档和档案管理工作。
第二章定义和术语解释1.电子文件:指以数字形式存储在电子介质上,并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或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查看、编辑、传输和存储的文件。
2.归档:指将电子文件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流程进行组织、分类、整理和存储,以便于后续的检索和利用。
3.档案:指已经归档并留存下来的电子文件,作为证据或信息的依据,并具有法律效力。
4.档案管理:指对电子档案进行存储、检索、保管、销毁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5.元数据:指描述电子文件属性和信息的一组数据,如文件名称、作者、创建时间等。
第三章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流程1.创建电子文件将新建的电子文件按照相关规定命名、排序,并添加必要的元数据。
2.文件归档申请提交电子文件归档申请表,包括文件基本信息、归档目的、归档分类等,并附上相关文件。
3.文件归档审批归档管理员根据申请表和相关文件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归档。
4.文件归档通过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将归档文件按照归档分类进行归档存储,并记录归档信息和存储位置。
5.文件归档通知向申请者发送文件已归档的通知,告知归档编号和存储位置。
第四章电子档案管理1.档案检索根据需要检索档案,通过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关键词检索、分类检索等方式找到所需档案。
2.档案利用对于需要使用的档案,使用人员可以通过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查阅、复制、打印等操作,但需遵守相关规定。
3.档案保护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采取数据备份、权限管理、防措施等措施,防止档案损坏、丢失或被非法访问。
4.档案销毁对于无需保留的档案,按照规定的销毁期限和流程进行销毁,并记录销毁信息。
第五章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电子文件归档申请表3.归档文件归档规范4.档案查询申请表第六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电子交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交易法》。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d748a2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5.png)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提高电子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电子文件的定义与分类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电子文件主要包括文本文件、图像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数据库文件等。
二、电子文件归档的原则1、完整性原则归档的电子文件应包括内容、背景信息和元数据等,确保文件的完整性。
2、真实性原则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应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确保其真实性。
3、可读性原则归档的电子文件应采用通用的格式和标准,以便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中能够读取和使用。
4、时效性原则电子文件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归档,确保其及时纳入档案管理体系。
三、电子文件归档的流程1、收集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将本部门产生的电子文件按照规定的分类进行整理。
2、鉴定对收集的电子文件进行鉴定,确定其保存价值和保管期限。
3、整理对鉴定后的电子文件进行整理,包括文件的分类、编号、命名等。
4、审核由部门负责人对整理后的电子文件进行审核,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5、归档审核通过的电子文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存储介质进行归档,同时建立相应的归档目录。
四、电子档案的管理1、存储电子档案应存储在安全、稳定的存储介质中,如磁带库、磁盘阵列等,并定期进行备份。
2、保管建立专门的电子档案保管库房,控制库房的温度、湿度、防尘、防火、防盗等环境条件,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保管。
3、利用建立电子档案利用制度,明确利用的权限和流程。
利用者需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利用。
4、销毁对于超过保管期限的电子档案,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销毁,并建立销毁记录。
五、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1、访问控制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制度,对电子档案的访问进行授权和认证,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有限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有限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99e5d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6.png)
XX有限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逐步推进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确保电子档案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发挥其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及有关制度规范,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涉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应符合国家保密管理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文件,是指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办理、传输和存储的数字格式的文字、图表、数据、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各种信息记录。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档案,是指具有凭证、查考和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
第五条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遵循电子文件形成和电子档案利用规律,坚持“统一管理、全程管理、规范标准、便于利用、安全保密”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六条公司综合部是公司档案工作主管部门,负责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宏观管理、统筹协调。
XX有限公司档案室(以下简称“档案室”)负责组织实施,包括:(一)负责制定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规范;(二)负责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业务指导、检查与评价;(三)负责建设公司数字档案室;(四)负责公司及所属部门及其他单位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建设机关数字档案室;(五)负责电子档案接收、管理、长期保存和知识服务。
第七条公司各部门负责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本部门相关制度规范和工作流程;负责本部门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负责协助落实本部门建设的业务系统与公司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相互衔接。
第八条公司所属单位负责本单位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具体实施,包括:(一)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纳入本单位信息化建设规划,配套制定相关制度规范;(二)统筹推进本单位业务系统归档功能建设、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确保业务系统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相互衔接;(三)将电子文件归档纳入本单位相关制度规范和工作流程,推动本单位电子文件归档与科研、管理工作同步开展;(四)配好配齐综合档案室档案工作人员,并为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五)明确本单位相关部门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职责:1.电子文件形成或办理部门:负责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扎实开展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工作,根据《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本市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以下统称各立档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细则所适用下列概念具有特定含义。
(一)电子文件,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处理公务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办理、传输和存储的文字、图表、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的信息记录。
(二)电子档案,是指经过鉴定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归档的电子文件。
(三)元数据,是指描述电子文件内容、结构、背景和管理过程的数据。
(四)逻辑归档,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不改变原存储方式和位置而实现的将电子文件的管理权限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五)物理归档,是指把电子文件集中下载到可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脱机保存载体按优先顺序依次为:一次写光盘、磁带、可擦写光盘、硬磁盘。
推荐使用档案级可记录光盘(DVD—R)。
(六)迁移,是指将源系统中的电子文件向目的系统进行转移存储的方法与过程。
(七)真实性,是指对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进行鉴定后,确认其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
(八)完整性,是指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背景信息和元数据等无缺损。
(九)有效性,是指电子文件应具备的可理解性和可被利用性,包括信息的可识别性、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载体的完好性和兼容性等。
(十)档案信息代码,是指描述档案属性的代码,用二位英文大写字母表示。
二位英文大写字母分别为档案属性头两个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具体表示方法如下:文书档案WS;科技档案KJ;财会档案CK;照片档案ZP;录音档案LY;录像档案LX等等。
第四条各立档单位电子文件形成机构负责电子文件的收集、登记与向档案室的移交工作,档案室负责电子文件的接收归档、电子档案的保管与向档案馆的移交工作。
第五条市、区县国家综合档案馆负责接收和保管接收范围内各单位保管期限为永久和长期(30年)的电子档案,并依法提供利用;有条件的应当根据国家灾害备份的要求,建立本级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或者异地备份库。
第二章电子文件的收集登记与移交第六条按照《陕西省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收集积累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的收集积累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凡是反映本单位工作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电子文件及相关软件均应收集。
收集的电子文件应采用或转化为通用存储格式;收集采用非通用存储格式文件时,应将查看等相关软件及其说明文件一并收集。
(二)电子文件应收集齐全。
电子文件的元数据也一起收集。
办公自动化系统中产生的电子发文《审签单》、收文《办理单》,重要发文的历次修改稿本,也一起收集;收集时,分别作为一份电子文件。
没有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其纸质发文《审签单》应该扫描成电子文件收集。
纸质来文及其《办理单》扫描成电子文件收集。
(三)电子文件应当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文件存储格式,确保能够长期有效读取。
1、文字型电子文件以XML、RTF、TXT为通用格式。
电子公文应同时收集本市公文传输系统版式文件SEP格式;2、扫描型电子文件以JPEG、TIFF为通用格式;3、视频和多媒体电子文件以MPEG、AVI为通用格式;4、音频文件以WAV、MP3为通用格式。
第七条电子文件的登记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每一份电子文件均应在《电子文件登记表》中登记(见附件1、2)。
登记时,将构成同一件电子档案的几份电子文件集中排列。
(二)电子文件登记表应与电子文件同时保存。
纸质电子文件登记表应与电子文件载体一起保存。
(三)电子文件稿本代码:M—草稿性电子文件;U—非正式电子文件;F—正式电子文件。
(四)电子文件类别代码:T—文本文件;I—图像文件;G—图形文件;V—影像文件;A—声音文件;O—超媒体链接文件;P—程序文件;D—数据文件。
第八条电子文件应于归档前向档案室移交。
第九条电子文件形成机构移交前应按照规定的项目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并由机构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检验和审核结果填入《电子文件移交接收检验登记表》(见附件3)。
档案室接收检验后,完成《电子文件移交接收检验登记表》相关内容的填写。
该表一式2份,移交机构与档案室各存1份。
第三章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电子档案的保管第十条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按照国家关于文件材料归档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应包括相应的元数据。
电子文件的定密按照国家关于文件材料定密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应包括相应的元数据。
第十一条逻辑归档随时进行,物理归档在第二年6月底前完成。
第十二条电子文件以件为单位整理归档。
一份电子文件为一件,密不可分的几份电子文件也为一件。
归档电子文件参照不同属性纸质档案的分类规定,在同一档案属性、同一全宗内分类。
(一)文书电子档案在同一全宗内按照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进行分类。
其档号为“WS-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件号”。
档号中的全宗号为4位代码,第一位是表示全宗属性的大写英文字母(清朝为Q,民国为M,革命历史为G,建国后为J),后三位为表示全宗顺序号的阿拉伯数字。
档号中的保管期限“永久、长期(30年)、短期(10年)”分别用“Y、C、D”表示,年度用4位、件号用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机构(问题)用汉语表示。
档号中可以不显示“WS”项。
无档案信息代码项的档号,默认为文书电子档案档号。
(二)其他属性电子档案档号以此类推,具体方式另行规定。
第十三条档案室于每年归档纸质文件时,应同时按照下列规则归档电子文件:(一)将同一件电子档案的各份电子文件放到一个标识该件电子档案的档号文件夹内。
(二)该档号文件夹的名称为该件电子档案的档号。
例:某公文归档后其档号为:“ 5,2009,30年,办公室,11”,则其电子档案档号文件夹命名为:“WS-J005-2009-C-办公室-011”。
第14条按归档电子文件类别代码相对集中组织存盘。
同一全宗同一属性电子档案存入一盘或多盘光盘中。
涉密档案单独组织存盘。
(一)光盘存储结构:在光盘根目录下的文件夹(光盘标识)下设“说明文件、目录文件、电子档案、其他文件”等4个子目录,分别用于存储该光盘信息的说明文、《电子档案机读目录》、档号文件夹、非通用格式电子档案的阅读显示软件及其说明手册等。
具体如下:1、“电子档案”文件夹下设:“年度1”文件夹、“年度2”文件夹、......“年度n”文件夹。
2、每一个“年度”文件夹下设:“永久”、“长期(30年)”、“短期(10年)”文件夹。
3、每一个保管期限文件夹下存放该保管期限电子档案的档号文件夹。
4、对于以卷为单位整理的电子档案,每一个保管期限文件夹下设:“案卷1”文件夹、“案卷2”文件夹、......“案卷n”文件夹。
案卷文件夹命名:“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
5、每一个“案卷”文件夹下存放:a、含有卷内文件扫描件的档号文件夹,该文件夹命名:“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页号”;b、含有存放卷皮、卷内文件目录和备考表扫描件的文件夹,该文件夹命名:“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
其中,目录号、案卷号、页号分别用3位、4位、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二)以盘为单位著录机读目录。
按件将同一光盘的电子档案信息记入同一《电子档案机读目录》(见附件12)。
(三)以盘为单位填写《电子档案登记表》。
按件将同一光盘的电子档案信息记入同一《电子档案登记表》(见附件4、5)。
在著录《电子档案机读目录》和填写《电子档案登记表》时,正文与附件为一件的,用正文标题作为本件题名;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的,用转发文题名作为本件题名;复文与来文为一件的,用复文题名作为本件题名。
(四)编写说明文件。
说明文命名为“说明文件.TXT”。
一张光盘只有一个说明文件,用于存放本张光盘有关信息,包括:光盘参数(如光盘容量、光盘规格等),光盘编号,光盘保管单位,光盘制作单位,光盘一致性检查单位,阅读本光盘所需要的硬件、软件环境(计算机配置、软件操作系统及其版本、显示电子文件的软件等),其他各种有助于说明本光盘的信息。
(五)刻录数据。
归档内容采用全盘一次性刻录方式进行数据刻录。
DVD—R 光盘应采用8—12倍速一次刻录。
归档光盘数据刻录完成,不能再对光盘数据进行增减。
刻录光盘一式三套,套别号分别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A:封存;B:利用;C:异地保存。
同时,将归档内容存储在一套磁性载体上。
档案数据不许压缩保存。
加密数据,解密后保存。
(六)标识光盘。
按照下列要求标识光盘盘面及光盘盒封面、封底。
(见附件9、10、11)1、光盘盘面填写光盘内档案的核心信息,包括:光盘编号、套号、光盘规格、制作单位或复制单位、制作日期或复制日期。
应该打印标签内容,或者用软性“光盘标签笔”将标签内容写在光盘盘面上。
禁止给光盘上粘贴标签。
2、光盘盒封面填写光盘的载体信息,包括:光盘编号、套别、名称、内容摘要、保存年限、光盘版号。
3、光盘盒背面填写光盘的背景信息,包括:文件格式、光盘类型、光盘容量、制作部门、制作日期、复制部门、复制日期、备注。
4、盘脊填写光盘编号。
5、标注规则:光盘编号:为同一全宗内光盘顺序号,由“全宗号-档案信息代码-光盘序号”组成。
光盘序号是同一全宗内光盘排列的顺序号,具有唯一性,用5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光盘版号:指光盘复制次数。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原版及所复制版本的次数。
001表示原版,002以上表示复制版本。
名称:光盘内所记录的立档单位的全称。
内容摘要:指用文字或数字对档案信息内容进行简要的揭示,标明全宗、年度、件数(以卷为单位的档案标明数字化档案所对应的全宗号、目录号、起止卷号、起止时间)及相关内容。
保存年限:对光盘划定的存留年限。
分为:5年、10年、20年等等。
制作(复制)部门及日期,指制作(复制)该光盘的部门及日期,日期用8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七)将光盘装入光盘盒中,一盘一盒装。
(8)打印《电子档案登记表》(首页及其续页),与该光盘一起归档保存。
(九)原电子文件存储载体在完成电子文件归档后,至少保留1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