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合集下载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概述土地利用是人类活动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国内外在土地利用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进展,旨在促进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

本文将对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相关理论和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国内土地利用研究现状1. 研究对象与范围:国内土地利用研究涉及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规模、土地利用格局等方面。

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农业用地、城市用地、生态保护用地等。

同时,研究范围也涵盖了不同地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如西部开发区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等。

2. 研究内容与方法:国内土地利用研究内容广泛,包括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土地利用评估与监测、土地利用决策支持等。

同时,研究方法也多样化,包括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等。

3. 研究成果与应用:国内土地利用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研究成果包括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模式分析、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评估等。

同时,这些研究成果也为土地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国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1. 研究对象与范围:国外土地利用研究关注的对象涉及到全球范围的土地利用情况,包括农业用地、城市用地、林地利用等。

同时,研究范围也覆盖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

2. 研究内容与方法:国外土地利用研究内容多样,包括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土地管理模式、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研究方法也多样化,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经济学模型等。

3. 研究成果与应用:国外土地利用研究在学术界和政策制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研究成果涵盖了土地利用的空间模式、土地管理政策的效果评估等。

这些成果为全球土地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和支持。

三、挑战与发展方向1. 数据质量与时空尺度:土地利用研究需要大量的空间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支持,但目前数据质量和时空尺度的局限性仍然存在。

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展望

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展望

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成为了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土地科学研究,作为深入理解和解决土地资源问题的关键,其进展对于推动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评述近年来土地科学研究领域的重点进展,包括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土地政策与制度等方面,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了解土地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本文还将对未来的土地科学研究进行展望,探讨可能的研究方向和挑战,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进展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是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预测未来的环境变化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监测技术方面,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监测精度。

这些技术能够获取更为详细的地表信息,为准确识别土地利用类型和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捕捉到土地利用/覆盖的动态变化过程,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驱动机制。

在研究方法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逐渐从简单的分类和变化检测转向更为复杂的模型模拟和预测。

例如,基于元胞自动机(CA)和马尔科夫链(Markov)等数学模型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模拟和预测。

这些方法能够综合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依据。

在研究领域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已经从单一的地理学研究拓展到生态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丰富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研究内容,也提高了我们对这一复杂问题的认识水平。

然而,尽管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与展望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与展望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与展望作者:苏文金来源:《地球》2012年第10期[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用地扩张迅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急需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进行根本性转变。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

了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原理、过程和效果,利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环境带给城市发展的压力及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分析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途径,并提出了几点发展展望。

[关键字]土地集约利用实现途径研究展望[[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2)-10-30-2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大大改变了土地的利用方式,而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使得土地资源更加稀缺,土地供应量越发紧张,依靠攫取耕地资源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已变得不现实。

为了保证经济发展和粮食产量,可以说土地集约利用迫在眉睫又任重而道远。

土地集约利用已成为协调城市化进程和耕地保护之间的重要桥梁。

如何更有效的进行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成为近期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

作者基于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梳理了相关的研究内容,旨在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借鉴。

1关于土地集约利用本质的分析长久以来,关于土地集约经营的科学内涵争论不休。

这是因为土地集约利用的本质、归类、评价体系、路径择优都有其内在规定性。

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当前,关于土地集约的内涵规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

主流观点包括以下几种:1.综合效益观,该观点认为土地集约利用的最终目的是使得经济效益过得增长,并注重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与之的良好结合;2.经济效益观,以提高经济增长为根本目的;3.动态发展观,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阶段性的概念,不同时段、不同区域都有其固有特性;4.结构调整观,这种观点认为,要想更好地实现土地集约利用,首先要做好土地结构调整,优化战略部署;5.投入产出观,土地集约利用要追求较高的投入产出比。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资源进行改造和利用的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居民、商业、交通、旅游等各个方面。

随着中国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问题日益凸显,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已成为关键性的任务。

本文将对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部分概述我国土地利用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集中在农业土地利用和城市土地利用两个领域。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加速,在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我国土地利用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我国农业用地规模庞大,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研究主要集中在耕地保护、农村土地整治、农田水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通过实施耕地保护红线制度,明确了耕地保护的范围和任务;通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提高了农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通过实施农田水利工程,改善了农田水资源利用状况。

在城市土地利用方面,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城市土地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扩张模式、城市用地结构优化等方面。

研究人员提出了新型城市扩张模式,以避免城市土地过度消耗;通过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实现了城市用地效益的提高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二部分展望未来,我国土地利用研究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应继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红线制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

农村土地整治也是一个重要课题,应加强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和实施,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在城市土地利用方面,应加强城市扩张规划和管理,避免城市土地过度消耗,并控制城市发展速度。

应加强城市用地结构优化,提高城市用地的效益和资源的利用率。

应加强城市土地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城市用地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

还应关注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土地利用活动对生态环境有着巨大影响,因此应加强土地利用的生态化管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制度,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国内外土地使用总体规划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土地使用总体规划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土地使用总体规划的比较研究一、背景介绍土地使用总体规划是国家推进城乡规划体系建设和法制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为了促进整个城乡发展、资源合理配置的规划体系,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有序发展。

在国际上,土地使用总体规划也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制定出相应的规划,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的土地使用总体规划进行比较研究。

二、国内土地使用总体规划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土地使用总体规划得到快速发展。

《国家城乡规划法》要求各级政府制定土地使用总体规划,明确土地用途、规划范围、用地总量、分期实施等内容。

近年来,国家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空间布局整体优化,推行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等一系列新发展理念,切实提高土地使用总体规划的质量。

三、国外土地使用总体规划不同国家的城市发展经历和国情不同,土地使用总体规划的制定也存在差异。

在欧洲,土地使用总体规划被视为城市规划的中心内容,诸如《英国规划法》和《德国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对土地使用总体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成熟的城市规划机制确保了实施效果。

在美国,土地使用总体规划由州政府或地方政府制定,以保证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市政基础设施、住房和经济发展等方面。

四、国内外土地使用总体规划的比较分析从比较角度来看,国内土地使用总体规划最大的优势在于立法明确、体系完善,能够确保政府和市场机构合法合理使用土地。

但缺点在于实际操作中,地方政府往往过于注重GDP增长,导致土地浪费甚至恶性循环。

而国外规划机制更加成熟,市场机制相对自由化,土地资源得到更好利用。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美国土地收购容易导致贫富差距扩大、英国规划中基于市场机制的主体地位也带来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总的来说,国内外的土地使用总体规划存在起点不同、实施方式不同等情况,都应该互相借鉴,推出更优质的规划方案。

五、结论与建议土地使用总体规划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国内外的规划制度各有特点,可以进行合理借鉴。

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对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涉及到资源的分配、环境的保护以及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发展。

本文将分析当前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首先,当前土地利用规划在许多地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各国和地区针对土地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了相应的规划。

例如,在农业发达的地区,农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农业规划包括了农田的划定、耕作方式的调整和农产品的销售等,旨在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民的收入。

在城市发展中,土地利用规划则注重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和商业的发展等。

通过规划,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得到缓解,市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然而,当前土地利用规划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在一些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有效。

一些土地被过度开垦或滥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其次,土地利用规划的执行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由于各利益相关方的存在,规划的执行往往并不顺利。

例如,一些大型开发商在追求经济利益时往往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再次,一些规划制定并不够科学和全面。

它们缺乏对土地类型、地形状况和自然资源的全面考虑,导致了规划的不合理性和实施的不完善性。

未来,土地利用规划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土地资源将变得更加稀缺。

因此,规划将更加关注土地利用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

例如,在农业领域,规划将鼓励农业的创新,采用高科技手段提高农产品产量。

其次,关注环境和生态的规划将成为未来的重要方向。

规划将注重保护生态系统,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会优先考虑公园绿地和生态保护区的建设。

最后,公众参与将成为未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不再仅仅由政府制定,而是需要各方的积极参与。

通过公众的参与,规划的执行将更加顺利,并能更好地体现各方的利益。

总之,土地利用规划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土地利用则是人类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活动。

近年来,我国土地利用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研究的进展情况和未来展望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土地利用研究的进展情况1.土地资源总体情况的调查与评价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总体情况调查工作有了长足进展。

国土资源部利用遥感卫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对全国土地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价。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我国已建成覆盖全国范围的土地资源调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土地资源的动态变化,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土地集约利用与保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我国土地集约利用与保护研究成果显著。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短缺和土地利用强度提高,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各地政府纷纷推出土地利用政策,鼓励推进土地集约利用。

在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方面,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大规模农业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当前土地利用研究的热点。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实现协调发展。

我国开展了大量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强了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积极推动绿色发展理念。

4.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一直是土地利用研究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整治力度,推动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增强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5.土地利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完善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土地利用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如《土地管理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条件》等,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特别是《土地管理法》对土地利用权的明确和保护,为土地利用提供了法律保障。

1.加强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2.推动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3.促进土地利用科技创新未来,我国土地利用研究需要加强土地利用科技创新,推动土地资源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进展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0-8462(2009)06-0977-07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进展朱天明1,2,杨桂山1,万荣荣1(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江苏南京210008;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北京100039)摘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缓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土地需求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我国城市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界定和具体的研究目标相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与RS 、GIS 技术手段相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具体问题相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成果和土地利用管理相结合。

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土地评价;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F293.2文献标识码:A土地是城市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必需载体,城市土地合理利用问题研究从城市诞生之日起便已开始[1]。

随着世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问题的出现,众多的学者日益意识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而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空间过度扩张和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非常突出[2,3]。

国务院对我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了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扩张为重点,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的指导思想。

国土资源部近年来也积极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工作,结合国土资源调查先后开展了城市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和评价工作,提出了大量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和实践的课题,促进国内学术界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蓬勃展开。

在此背景下,对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有助于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1国外相关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的重要性很早就被西方学者所认识,如何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也是西方学术界一直较为关注的问题。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一、早期的土地利用研究国外土地利用研究可追踪到杜能。

19世纪前期对德国南部地区的研究,他提出了土地利用的模式。

从早期的强调功能、追求理想城市形态的城市规划理念,到近代在欧美城市中出现的新古典主义式的城市改建方案,虽已经具有可持续开展的雏形,但是为了解决城市问题和满足城市功能的城市规划,出现新的具有代表性的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勒·柯布西埃的“集中城市〞理论、伊利尔·沙里宁的“有机疏散思想〞等理论。

国外早期土地利用研究主要针对土地利用调查而展开。

索尔等1922年在美国密执安州较早地开展了土地利用综合调查,同期,英国众多学者也开展了土地利用区域调查,波纳开展了英国农业资源的估算,英国于1930年成立了土地利用调查所,在斯坦普主持下,带着众多学生从1931年~1935年间开展了全国土地利用调查,完成了全国X围的调查总报告、各郡分报告及土地利用专题图等一系列成果。

为进一步推广美、英两国的研究成果,1934年8月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14届国际地理大会上,鲍曼报告了美国土地利用研究工作,卫那特介绍了大不列颠的土地利用调查工作。

随后,1938年7月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第15届国际地理大会对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的关系、农业生产力等进展了专门的讨论,强调土地利用及土地利用图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假设干国家的土地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

随后,亨丁顿、堪达尔等学者对农业生产力进展了详细的研究,标志着人们已开场考虑土地综合利用效益的问题。

从20世纪40年代起,土地利用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土地利用调查与研究在全球广泛开展。

我国学者李春芬在加拿大留学时的博士论文以“XX大概格兰德河中游谷地的土地利用〞为题进展土地利用研究。

1946年澳大利亚在全国领土的1/3以上地区完成了大、中比例尺的土地调查。

随后,英国、加拿大、荷兰和一些东欧国家,亚洲的日本、印度,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巴西等国,先后开展了土地资源调查等研究。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管理科学方法论》课程论文题目: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学院:姓名:学号:分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对现有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总结,并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研究表明:国内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尺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理想值的确定以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研究结果和结论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进展;展望Advances of Intensive Land Use ResearchesZHANG Shaokai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evaluation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and the trend of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evaluation in the future was prospected.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omestic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evaluation research mainly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scale,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 determination of ideal value and the choice of evaluation method.Results and conclusion of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evaluation has important scientific significance.Keywords: Intensive land use evaluation; Advances; Expectation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是是人们集约利用土地的直接动力[1]。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一:引言土地利用是一个关键的环境和发展议题,对于农业、城市化、生态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的现状,以期提供参考和启示。

二:国内土地利用研究现状2.1 农业土地利用研究2.1.1 农田土地利用模式2.1.2 农业土地资源评价方法2.1.3 农业土地生产能力研究2.1.4 农业土地利用政策研究2.2 城市土地利用研究2.2.1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2.2.2 城市扩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2.2.3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土地利用研究中的应用2.2.4 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2.3 生态土地利用研究2.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2.3.2 生态保护与恢复2.3.3 生态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2.3.4 生态农业与土地利用三:国际土地利用研究现状3.1 欧美地区土地利用研究3.1.1 土地利用政策与规划3.1.2 土地资源管理与保护3.1.3 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3.2 亚洲地区土地利用研究3.2.1 亚洲城市化与土地利用3.2.2 亚洲农业与土地利用3.2.3 亚洲土地资源评价与管理3.3 非洲地区土地利用研究3.3.1 非洲农业发展与土地利用3.3.2 非洲城市化与土地利用3.3.3 非洲土地权益与社区参与四:附件本文档包含以下附件:附件一:国内土地利用政策文件汇总附件二:国际土地利用研究机构名录附件三:相关研究报告与论文索引五:法律名词及注释5.1 土地管理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于1986年颁布,为中国土地利用领域的基本法律之一。

该法规定了土地使用的管理制度和土地利用制度。

5.2 城市规划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于2007年修订颁布,为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基本法律之一。

该法规定了城市规划的目标、原则、程序和管理制度。

5.3 生态保护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法,于2014年颁布,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之一。

该法规定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政策和主要措施。

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前景展望一、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土地作为生命之源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资源利用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在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滥用过度等问题在土地利用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1.农业土地利用现状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土地的利用情况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粮食产量和质量。

然而,农业用地也存在不合理利用和乱占乱卖的现象。

耕地占比不足18%,使得中国的耕地资源面临不同程度的利用和保护难题。

此外,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同时也导致了农业用地的减少和质量下降。

2.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城市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城市建设面积的扩大,给城市土地的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设用地的过度开发和滥用,导致土地粉碎化现象严重;二是城市周边的非建设用地被非法占用,造成生态破坏。

3.资源型土地利用现状我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型土地,包括林地、荒地、水域和矿区等。

然而,这些资源型土地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人为破坏和资源消耗往往远远快于自然生态的恢复和再生,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破坏。

二、土地资源利用前景展望1.科技手段赋能土地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为土地利用提供可能性和创新思路。

例如,卫星影像技术可以用于农业作物监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物技术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新的扩张空间,带来了生态农业的新资源;深度学习技术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设计。

2.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我国政府应当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例如,应当严格限制非法占用耕地、严格管控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加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和后期环境管理,降低其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资源型土地的利用上大力推进绿色矿业和绿色林业。

3.土地流转市场化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机制,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可以带动土地资源的优化调配,增强土地利用效率。

例如,可以实行土地流转税收政策,建立公开透明的流转市场,吸引土地经营者参与。

4.绿色生态化利用绿色生态化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其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是未来土地利用的重点。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当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实践案例,本文期望为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

本文首先概述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明确了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接着,从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土地复垦与再开发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当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的研究现状,包括各种技术的原理、应用效果以及存在的局限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剖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如技术方法的创新性不足、实际应用效果不佳、政策支撑体系不完善等。

结合全球土地资源利用的趋势和我国土地管理的实际需求,本文展望了未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实践应用等建议,以期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研究现状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因此,针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技术方法研究逐渐受到各国学者和政府的重视。

目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土地评价与规划方法:通过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土地资源的质量、利用潜力和适宜性进行评估,为土地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遥感技术、GIS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土地评价与规划方法的准确性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技术:以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目标,通过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这些技术方法包括线性规划、多目标决策分析、遗传算法等,旨在实现土地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合理分配。

土地整治与复垦技术:针对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资源,通过土地整治和复垦技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引言: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土地利用的研究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

本文将对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分析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土地利用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

一、国内土地利用研究现状1. 通过土地利用调查和遥感技术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国内许多研究采用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和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进行研究。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解译,可以揭示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国内研究者也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构建模型,分析经济、社会、政策等因素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系,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

3. 土地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价和管理:国内许多研究关注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研究者通过综合评价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和环境压力,提出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改善土地利用方式的建议,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国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1. 土地利用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国外学者在土地利用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研究表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会导致气候变化,进而对人类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国外研究者通过探讨土地利用变化的气候效应,提出了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建议。

2. 土地利用与农业发展的关系研究:农业是土地利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国外研究者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对农业发展政策和农地规划提出了科学建议。

3. 基于模型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研究:国外研究者通过构建模型,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和趋势。

研究者能够预测土地利用的未来发展,并提供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方案。

国内外城市土地集节约利用研究综述与分析

国内外城市土地集节约利用研究综述与分析
用 城 市 土 地 , 即 城 市 土 地 集 约 利 用 合 理 度 的 系 统 性
国 土 经济 20 0 2年 第 三期 3 5
维普资讯
堡 堡 堡 塑
理论研 究及定 量评 价几 乎空 白。
二 、 土 地 集 约 利 用 相 关 的 指 标 研 究 与
研 究 可 以 说 是 土地 工 作 者 当 前 迫 切 的 任 务 之 一 。


土 地 集 约 利 用 的 直 接 研 究
桥 学 派 的 剖 始 人 英 国经 济 学 家 马 歇 尔 还 认 为 :报 酬
递 减 规 律 适 用 于 各 业 中 为 了 生 产 和 生 活 而 对 土 地 的 利 用 ,显 然 土 地 报 酬 递 减 规 律 所 阐 述 的 就 是 土 地 的 合 理 投 人 问 题 , 究 的 是 土 地 的合 理 集 约 度 。 研 近几 年来 , 市 土地集 约利 用专题研 究 不多 , 城 相 关 的 成 果 有 从 理 论 和 实 践 上 认 识 到 土 地 配 置 不 仅 是 对 土 地 资 源 的 配 置 ,更 重 要 的 是 对 土 地 资 产 的 配 置 ,将 城 市 土 地 资 源 潜 力 的 挖 潜 与 城 市 级 差 地 租 显 化 、 地 使 用 制 度 改 革 结 合 起 来 , 城 市 土 地 增 量 扩 土 将 张的发 展模 式转 移 到城 市土 地 存量 盘 活模 式 上 , 将 土 地资 源 的配置 与土 地 利用 产 出效 益 结合 起 来 , 等 等 。 但 这 些 研 究 更 多 的是 从 城 市 土 地 资 源 集 约 利 用 的 必 要 性 、集 约 利 用 方 式 和 手 段 等 方 面 定 性 研 究 城
维普资讯

土地集约利用与评价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土地集约利用与评价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关键 词 : 土地 利用 ;集约利 用 ; 土地 评价
中图分类号 :F 9 . 23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7 8 2 (0 9 0 — 14 0 10 — 3 0 2 o )2 0 0 — 3
T ete d o e eo me t n er sa c r g eso n tn ieu ea da p as l h n f v lp n d t ee r hp o r s f a d i e s s n p r i r d a h l n v a
Z E H NG a 一 , HANG n C i Z Ku
(oeef eor s n ni n e t ua g clrl n e i hnsaH m 118C i ) Clg R su e ad v om n, nn r u u i r t C agh , u m4 02 ,h a l o c E r H A i t o U v sy n
摘 要: 在城 市规模 扩 大 、 建设 用地 需 求增加 、 食 问题 突 出的情 况 下 , 粮 无论是 从 保护 土地 资 源、 完善 土地科 学的角度 , 是从协 调 土地利 用与 经济发展 的关 系上 看 , 约利 用土 地与科 学评 价 还 集 显得 尤为重要 。对 土地 集约利 用与评 价的 国 内外研 究进 展进行 了总结和分析 , 简要说 明 了土地集 并 约利 用与评 价今 后 的发展趋 势并进行 了展 望 。
利 用 报 酬 递 减 规 律 的影 响 ,土地 利 用 集 约 度 不 可 能无 限制 的提 高 , 土 地 的边 际效 益 等 于 边 际 产 出时 , 一 当 这 临 界 点 就 是 土 地 利 用 集 约 边 界 ,这 时 的 土地 利 用 为 理 论 上 的 集 约 利 用 .没 有 达 到 集 约 边 界 的 土地 利 用 为 理 论 上 的粗 放 利 用 按 照 生 产 要 素投 入构 成 差 异 , 地 集 土 约 利 用 可 以分 为 资 金 密 集 型 、劳 动 密 集 型 和技 术 密 集

国内外土地整理研究进展

国内外土地整理研究进展

国内外土地整理研究进展土地整理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和管理,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土地整理研究的最新进展。

国内土地整理研究在城乡规划、农村发展、土地利用、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国内土地整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地整理规划。

土地整理规划是土地整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研究者们从生态、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制定出合理的土地整理规划方案。

例如,在城市化进程中,研究者们通过规划调整土地用途结构,提高城镇用地效益,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二、土地整理技术。

土地整理技术是土地整理的核心内容。

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在土地整理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开展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价,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和动态评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进行多目标决策和规划,提高了土地整理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土地整理政策。

土地整理政策直接影响土地整理的实施效果。

国内研究者们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提高土地整理的管理效果。

例如,制定土地流转政策,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制定生态补偿政策,保护生态环境;制定土地流转税收政策,促进土地整理的可持续发展。

国外土地整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

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地整理法律制度。

欧美国家在土地整理方面有着完善的法律制度。

他们通过法律手段,明确土地整理的目标、原则和程序,保证土地整理的顺利进行。

二、土地整理技术创新。

欧美国家在土地整理技术方面具有先进性。

他们通过应用遥感、GIS等技术,实现了土地资源的详细调查和评价,为土地整理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土地整理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

欧美国家非常注重土地整理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结合。

他们通过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保护农田水利设施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实现。

综上所述,国内外土地整理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023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4年展望——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分报告

2023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4年展望——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分报告

第38卷 第2期2024年2月Vol.38 No.2Feb.,2024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 2023年,国内外学者针对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问题展开大量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 )、万方、Elsevier、Springer、ProQuest 等电子期刊数据库,梳理分析了2023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研究发展现状和重点问题,并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科技需求,展望2024 年中国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发展趋势。

通过检索“土地资源”(land resources )、“土地资源保护”(land protection )、“土地生态”(land ecology )、“土地利用”(land use/LUCC )、“土地评价”(land evaluation/land assessment )、“土地利用规划”(land use planning )、空间规划(spatial planning )等关键词,筛选出学术文献93篇,其中,中文期刊文献54篇,英文期刊文献39篇。

主要分布在《中国土地科学》、《地理研究》、《地理学报》、《城市规划》、《生态学报》、Land Use Policy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Landscape Ecology 等期刊,内容涵盖土地资源配置、土地资源保护、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国土空间规划方法等方面。

研究主题的细分情况见表1。

1 2023年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重点问题研究进展1.1 国内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重点问题研究进展2023年,国内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研究以土地资源配置、土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绿色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国土空间规划方法和空间规划管理和保障制度为研究热点。

土地资源方面,学者尤其关注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与优化路径,以及土地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与权衡关系。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土地集约利用成为解决土地供需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本文旨在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当前研究现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概述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概念与内涵,阐述其在现代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回顾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历程,总结其主要研究成果与不足之处。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及其与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展望土地集约利用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经济学中的地租理论和土地利用理论。

这些理论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深入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地租理论是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理论基础。

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其《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系统地阐述了级差地租理论,认为地租是土地使用者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报酬,其大小取决于土地的质量和位置。

级差地租的存在使得土地使用者有动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集约利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土地价格不断上涨。

在这种情况下,土地使用者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会更加注重土地的集约利用。

因此,地租理论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经济学上的解释和动力。

土地利用理论也是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理论基础。

该理论认为,土地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土地资源的配置、利用方式的选择、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等多个方面。

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注重土地的集约利用。

在土地利用理论中,土地集约利用被视为一种优化土地利用方式的重要手段。

通过提高土地利用强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土地管理等措施,可以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发展及展望

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发展及展望
关 键 词 :城 市土 地 ;集 约 利 用 ;展 望
中 图分 类号 :F 9 . 232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7 — 1 X ( O 9 3O 8 一 4 6 18 6 2 0 )0 2 4 O
De e O V lpm e n 0 p c f t Re e r h 0 Ur a nd I t n i e UtIz tO i nta d Pr s e t O he sa c n b n La n e sv iia i n n Ch na i
用 多 种 定 量 方 法 , n 。并 利 用 3 ] S技 术 研 究 土 地
在 国土资源 大调查项 目 《 城市 土地价 格调查 和土 地
集约 利用潜 力评价 》 ( 9 9 O 5年 第 一轮 ,2 O 1 9 ~2 0 O6

21 O 0年第 二 轮 ) 的推 动 下 ,我 国城 市 土 地 集 约
Z N Qinj ,H a g h i A Xin — h HA G a - n OU Gu n — u,Y O a g s u i
( 户 rm £0 M n P D 口 £ _ 厂 g 力P £E 2 r g ,e g , n P T
3O 84.C O3 n)
利用 理论研 究和 实践工 作得 以不断深 入 和扩大 ,取
得 了许多 丰硕 的理论成 果和实 践经验 。近年来 ,中 央政 府将 土地利 用管理 政策纳 入 国家宏 观调控 ,对
集约 利用 的时空 差异 。 _ 4


城 市 土地 集 约利 用 的科 学 内涵
土地 集约利 用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我 国城 市土 地 集 约 利 用 研 究 的发 展 及 展 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作者:邓旭晖吴佳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7年第22期摘要:集约利用土地是我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对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相关文献进行研读的基础上,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指出了我国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展望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22-0012-03Abstract: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is a key work in building a conservation-minded society und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intensive urban land use literatures, the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advances of the intensive urban land use,and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our country.Finally,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s prospected.Key words:Intensive urban land use;Research advances;Expectations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载体。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土地资源供给不足已日益明显。

一方面城市快速发展时不断蚕食周边农业用地和林地,而另一方面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效率过于低下,因而集约利用土地是我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1]。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粗放型的[2],今后必须扭转这种资源能耗高、浪费大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立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达到高效循环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文件中明确提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政策导向。

1 国外研究进展西方学者很早就认识到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性,其概念研究始见于经济学家们针对农业用地提出的地租理论。

李嘉图指出,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是针对一定面积的农业用地,通过深化资本构成和劳动力,提升技术流程和管理方法,从而提高农业产量的经营方式[3]。

马克思则在其著作《资本论》中从经济学角度进一步明确了“耕作集约化”的概念[4]。

随后地理学区位理论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进行了一番探索和研究[5-6]。

德国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杜能则在著作《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中对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的规律进一步探讨,首次将区位与土地利用合理集约度研究相结合,在同心圆布局理论上阐明了农业用地的最优区位布局思想[7]。

随后美国土地经济学开山鼻祖伊利在《土地经济学原理》中指出“土地利用的集约是对指在现有已利用的土地上增长劳动和资本”[8]。

由此可知,该阶段主要是有关农业用地的集约利用的理论研究。

在土地集约利用定量评价上,国外最直接研究集约度的理论始见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提出的土地报酬递减理论[9]。

他指出,土地生产物和劳动在开始阶段呈现等比例增长的趋势,土地收益往往伴随某一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而递增;当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土地收益将随着某一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而产生递减现象。

显而易见,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开创了土地集约度研究的先河,所探讨的也正是土地如何进行合理投入的问题[10]。

虽然国外文献中并没有直接提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这一概念,但各国在土地规划和城市规划中都贯彻了这一思想。

如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地域结构理论和门槛理论等,而在城乡规划方面则产生了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田园城市理论和针对大城市弊病的有机疏散思想以及从环境保护到永续发展的规划思想等[11-14]。

这些理论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提供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从生产、生活等不同方面反映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具体内涵[14]。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外研究更多地侧重于从土地利用强度等方面来充分挖掘城市土地利用的潜力 [15-17]。

2 国内研究进展我国土地集约经营思想也最早始于农业用地的研究,明崇祯末年的《沈氏农书》反映的就是农业生产集约经营思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城镇化水平位于中期加速发展阶段,人地矛盾迅速膨胀,围绕中央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一政策目标,国内学者开始针对集约土地利用进行有益的探索。

2.1 概念内涵的界定虽然国外土地经济理论和城市规划思想都涉及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但并没有直接提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这一概念,故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其概念的本质,具体观点如下:一部分学者依托西方农业用地集约化的研究进行拓展,认为“集约利用” 相对“粗放经营”而言,通过加大土地投入强度获得产出最大化的经营方式[18]。

国内学者如毕宝德、马克伟、丘金峰、宋春华等都持有类似观点[19-21]。

其中在著作《房地产法辞典》中,丘金峰指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的衡量指标有资金集约度、技术集约度以及人口集约度[21]。

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城市用地远比农业用地更为复杂,城市用地的合理布局和永续发展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首要条件,国内学者如郑新奇、邹玉川、李元等学者则持有类似观点[22-24]。

随后李元在其著作《生存与发展》中也提出城市土地利用要与城市土地合理配置和置换相结合,共同作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24]。

2.2 定量评价的研究伴随着新一轮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定量评价的研究开始陆续开展。

其子课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便是通过对城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的调查来测算出全国不同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潜力,从而为我国土地资源开发、保护和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国土资源部后续出台的《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引发学者们新一轮的探索高潮。

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1)在集约利用评价对象方面,一些部分学者如王秀等从宏观尺度着手,研究我国各省市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整个区域范围以内的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分异[25],而吴佳等从微观尺度着手,对城市具体地块进行集约利用潜力分析[26]。

(2)在集约利用评价方法上,一些学者如崔娟敏等探讨AHP层次分析法在定量评价中的运用[27],岳秋丽等引入国外“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28],而任秀金等应用GIS空间模型[29]。

(3)在集约利用评价指标选取方面,有些学者如王广杰认为综合集约度应针对研究区域城市土地现状变化,指标体系涵盖土地利用强度、土地产出效益和土地永续度这3个目标层,具体指标因子选取时应全面系统地反映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各个方面[30]。

3 现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虽然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文献汗牛充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首先,是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分歧。

虽然我国学术界对农用地集约利用的认识一致,但对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本质是什么”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城市集约用地涉及更多其他方面的影响,鉴于此,城市土地“集约”的概念与内涵拓展也就成为必然。

于是“集约” 这一原本清晰明确的概念被赋予了多方面内涵。

与“粗放”相对应的“集约”被拓展成为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节约利用、城市土地永续利用等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代名词,造成概念纷杂,越来越模糊,令人无所适从。

其次,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偏误。

由于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本质在理解上的差异,导致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和评价模型构建上均存有主观随意性的影响[31]。

大部分学者都认同指标选取不在多而贵在精,但由于城市土地集约目标模糊概念纷杂,许多指标相互之间往往存在关联和重叠信息,故在指标选取时,要对错综繁杂的指标根据贡献关联度进行筛选,避免重复计算。

另外指标的权重和目标值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

如土地未利用率、土地开发率怎样才是集约的理想状态?而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范围过于宽泛,指标权重值和目标值主观性过大,很难形成统一的意见。

4 未来发展方向鉴于城市土地利用不同于农业用地,其影响机制更为复杂。

今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在研究中值得关注和发展方向如下:(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本质。

科学界定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本质是现有研究深入下去的起点。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界定,不应脱离经济问题这一基本属性,即约束条件下目标最优化。

同时城市土地以其资源条件为基础,又受到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政策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如何根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赋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科学的内涵?这些概念的明确才能为后续定量研究提供基础。

(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

集约度的定量评价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的核心工作。

如何在科学界定其本质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全面、有代表性、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定量评价各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相对高低?所选取的具体评价因子能否全面客观地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诸多方面?指标理想值采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还是依照类推法进行经验比照,如何避免主观随意性?这些问题都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所在。

(下转16页)(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监管。

由于我国土地市场机制不够成熟与完善,政府往往通过制定相关土地管理政策来保证城市土地市场的健康运行,从而充分发挥城市土地利用效果与资源配置效率。

如何确保政策制度有效诱导或强制干预人们的行为,使得制度执行有可操作性?如何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监管和奖惩?这些都是直接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制度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1]吴佳,邓旭晖,刘平辉.基于AHP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抚州市教育园区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3):356-361.[2]朱传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7,5.[3]钱铭杰.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与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1,6.[4]陶志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0,14(5):1-5.[5]U,R.GIRIDHARAN.Policies for implementing multiple intensive land use in Hong Kong[J].Journal of Housing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2003,18:365-378.[6]Gordon, P.and Richardson,H.W.Are Compact Cities a Desirable PlanningGoal[M].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997,63(1),95-106.[7]杜能.孤立国[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2.[8] R.T.伊利.E.莫尔豪斯著.腾维藻译.土地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9]何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评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38-39.[10]何芳,吴正训.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综述与分析[J].国土经济,2002(3):35-37.[11]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20-124.[12]埃比尼泽·霍华德.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情报所,1987.[13]伊利尔·沙里宁.顾启源(译).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4]仇保兴.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2.[15]Goodall B.The Economics of Urban Areas [M].New York: Pergam on Press, 1972.368.[16]Fonseca,Rory.Perfomance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the efficiency of land use development roposals on urban sites.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Housing Science and Its Applications.1981(3):185-194.[17]Narasimha Rao P V, Sesha Sai MV R, Sreenivas K,et al.Textural analysis of IRS- 1D panchromatic data for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02,23(17):3327 - 3345.[18]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39-141.[19]马克伟.土地大辞典[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1,838-839.[20]丘金峰.房地产法辞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61.[21]宋春华.房地产大辞典[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3.46.[22]郑新奇.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一理论、方法、技术、实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3]邹玉川.靠中国的地养中国人关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新思考[N].中国土地报,1996-6-25(1).[24]李元.生存与发展——中国保护耕地问题的研究与思考[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7.[25]王秀,姚玲玲,李阳,等.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性及其时空分异——以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7,37(5):173-180.[26]吴佳,邓旭晖,黄雅丹,等.抚州市教育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6):156-159.[27]崔娟敏,季文光.基于AHP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模糊综合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1,18(4):122-125.[28]岳秋丽,刘传林.基于PSR模型的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6,23(3):176-179.[29]任秀金,盖艾鸿.GIS辅助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黄三角城市群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 2014,30(11):179-185.[30]王广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及其系统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1,5.[31]王群,王万茂,金雯.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中的新观点和新方法:综述与展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5):95-100.(责编:徐焕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