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一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一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三种一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加快推进xx市烤烟、桑蚕、水果、养殖等三种一养为主导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产业扶贫工作的发展,培育扶贫支柱产业,拓宽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渠道,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根据xx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于7月24-25日组织开展三种一养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活动,先后深入武平镇多纳村、同德乡意江村、果老街、龙临镇念浩村扬翔养殖场调研,召开市、镇、村三级座谈会,听取干部群众对发展三种一养产业的意见、建议。9月12-14日又组织考察组赴都安、横县考察学习扶贫产业工作。通过市内调研和市外考察,详细了解我市三种一养产业发展情况,研究分析三种一养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借鉴兄弟县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为市委、市政府发展三种一养产业提供决策参考。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市三种一养产业发展情况

(一)三种一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质量与效益逐年提升市人民政府及各部门、各乡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坚持以扶贫和增收为主线,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抓好柑橘、桑蚕、烤烟、养猪三种一养特色优势产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全市

新种水果面积2.11万亩,果园总面积15.3万亩,比20XX年增加5.3万亩;全市123个贫困村4.51万贫困户中参与发展柑橘产业的有5389户,柑橘产业覆盖率为11.9%。新扩种桑园面积6.5万亩,新老桑园面积达到14.7万亩,比20XX年增加8.7万亩;全市123个贫困村4.51万贫困户中参与发展桑蚕产业的有4470户,桑蚕产业扶贫覆盖率为9.9%。种植烟叶6.19万亩,覆盖15个乡镇105个村3252户,烤烟创特产税4000万元,特产税返还村集体343.6万元;全市123个贫困村4.51万贫困户中参与发展烤烟产业的有756户,烤烟产业覆盖率为1.7%;坚持烟稻轮作,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9.5万亩,总产量实现八连增,实现烟稻、钱粮双丰收。烟、果、桑三大主导产业面积达36.19亩,占全市耕地面积102.53万亩的35%,20XX年烟、果、桑三大产业产值分别达2.2亿元、1.35亿元、1.53亿元。生猪实现规模化养殖,建立大有、念浩、大金、安隆四个养殖集中区,20XX年生猪出栏25.6万头,规模养殖场58家,肉类总产量3.15万吨;全市123个贫困村4.51万

贫困户中参与养猪的有09户,产业覆盖率为22.4%。烤烟、柑橘、桑蚕、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的稳步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脱贫奔康的进程。

(二)坚持发展产业与群众脱贫增收相结合,产业带动脱贫攻坚显著增强充分利用我市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生态环境优势,结合市场需求,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助推群众增

收致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普通农户以及贫困农户共同发展产业,政府在资金、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企业扶持,企业利用资金、技术和市场等优势带动贫困户利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发展产业并为贫困户提供从生产到销售的多种服务,农户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紧密合作发展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了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脱贫双重目标。20XX年,我市投入资金2.3亿元,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29个,农民合作社351个,推动三种一养产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据统计,全市贫困户参与发展特色产业2.64万户,贫困村农业特色产业覆盖率达85.1%,其中24个脱贫村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比例达92.3%,三种一养特色产业覆盖面广,群众参与种养积极性高,产业质量和效益好,产业带动脱贫攻坚显著增强。

(三)坚持发展产业与村集体经济收入相结合,充分激活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围绕村民合作社为主导、发展产业为核心、构建利益共同体为方向的思路,用市场化动作方式,以股份合作公司为平台,大胆探索创新,积极采取烟桑税返还、安排资金参与企业入股分红或委托经营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市注册成立34个股份合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259个村实现有集体经济收入(其中153个贫困村有集体经济收入),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89%,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760.5万元,培育一批像果乐乡大有村、湖润镇新灵村、化峒镇八德村、民强村、同德乡

足表村、意江村、武平镇多纳村、壬庄乡八泽村等产业带动能力强、收入稳定的村集体经济,填补我市村集体经济无收入的空白。

(四)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不断提升农户增收水平从2021年开始,市政府连续8年出台了《xx市农业产业扶持办法》,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参与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农户,予以种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扶持,农户参与发展农业产业积极性明显提高,投入显著增强。20XX年安排扶持农业产业发展资金2.23亿元,涵盖烤烟、桑蚕、水果、特色养殖等产业,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推动了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五)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业核心示范区示范带动作用积极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全市土地流转面积9.7万亩,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进入了提质增速发展的新阶段。全市共有市级龙头企业9家,农民合作社351个,家庭农场28家。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着力创建要素集中、产业集聚、技术集成、经营集约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以示范区引领xx现代农业发展。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29个,海升柑橘产业示范区评为自治区四星级农业核心示范区,陕西海升、扬翔养殖、鑫晟茧丝绸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拉动日益增强,推动我市农业由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总而言之,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科学提出三种一养特色产业发展战略思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集中资金、集中力量强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3+1主导产业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市有史以来农业产业资金投入最大、奖励政策最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效益最好的时期。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xx市三种一养产业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一)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合作化程度不高。我市桑蚕、水果、养殖产业初具规模,然而产业发展尚未完全成熟,产业链短,部分乡镇产业基地建设布局小而散,管理较为粗放,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合作化程度不高,质量效益不突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不强;部分农户对发展农业产业信心不足,投入力度不够,重种轻管、重种轻养,单产效益不高。比如,20XX年全市桑园面积9万亩,产值1.53亿元,亩产值1700元;水果面积14万亩,产值1.4亿元,亩产值只有1000元,产出质量效益偏低,加强对桑园和果园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桑蚕、水果单产的质量和效益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产业发展不平衡。对种植产业扶持力度大,对畜牧业扶持力度相对滞后,种植产业发展相对较快,畜牧业发展相对较慢,种植产业与畜牧业尚未有效衔接。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稻草、玉米秆、甘蔗尾叶、桑枝等原料加工成饲料养马牛羊,促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