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六章 传感器必考点专题讲座 新人教版选修3-2
高中物理 第六章 第1节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2
ppt精选
12
1.传感器是将能感受的物理量(如力、热、光、声等)转换成便于测量 的量(一般是电学量)的一类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如图 所示的装置是一种测定液面高度的电容式传感器。金属芯线与导电液体构 成一个电容器,从电容 C 大小的变化情况就能反映出液面高度 h 的高低情 况,则两者的关系是( )
答案:选 B
ppt精选
14
考点二
光敏电阻和热敏电阻的应用
1.光敏电阻 (1)特点:光敏电阻一般由硫化镉等半导体材料做成,无光照时载流子 极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变好。 (2)特性:光敏电阻的电阻随光照的增强而减小。光敏电阻在被光照射 时电阻发生变化,这样光敏电阻可以把光照强弱转换为电阻大小这个电学 量。
ppt精选
3
有一种电水壶为了防止烧干后引起事故,在水壶上安装了传感器,当 壶中的水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动断电,这种水壶上安装了什么样的 传感器?
解析:这种水壶上安装了压力传感器。当水壶中的水减少到一定程度 时,压力减小,压力传感器使电路断开,起保护作用。
ppt精选
4
2.光敏电阻 (1)特点:在被光照时 电阻 发生变化。 (2)原因:无光照时,载流子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 载流子 增多 ,导电性变好。 (3)作用:把 光照强度 这个光学量转换为 电阻 这个电学量。
A.I 变大,U 变大 C.I 变小,U 变大
B.I 变小,U 变小 D.I 变大,U 变小
ppt精选
18
[思路探究] (1)明确 NTC 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 R2 其电阻随温度如何变化。 (2)知道 R2 在电路中的位置及电路结构。
[解析] 当 R2 处出现火情时,NTC 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的电阻将减 小,则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外电路电压 将减小,U 减小;电路中的总电流增大,所以 R1 上的电压增大,显示器两 端的电压将减小,电流 I 减小,B 正确。
高中物理选修3-2知识复习提纲:第六章 传感器(人教版)
高三物理选修3-2知识点总结:第六章传感器(人教版)第六章:传感器本章从生活中常见的传感器入手,以对传感器的认识过程为主线,以转换思想为理论依据,深入研究了传感器的原理、应用以及自动控制电路的设计,重点是对传感器的认识过程、传感器的原理的理解及其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学会由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转换思想,掌握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会用传感器和转换思想,设计简单的自控装置。
知识构建:新知归纳:AHA12GAGGAGAGGAFFFFAFAF一、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传感器是这样一类元件:它能够感受诸如力、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换成为电路的通断。
●传感器的分类:常用传感器是利用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效应进行工作的,根据测量的不同,可将传感器分为物理型、化学型和生物型。
①物理型传感器是:利用被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如电阻、电压、电容、磁场等)发生明显变化的特性制成的,如光电传感器、力学传感器等。
②化学型传感器是:利用能把化学物质的成分、浓度等化学量转换成为电学量的敏感元件制成的。
AHA12GAGGAGAGGAFFFFAFAF③生物型传感器是:利用各种生物或生物物质的特性做成的,用以检测与识别生物体内化学成分的传感器,生物或生物物质,主要是指各种酶、微生物、抗体等,分别对应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等等●传感器的原理:传感器感受的通常是非电学量,如压力、温度、位移、浓度、速度、酸碱度等,而它输出的大多是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电荷量等,这些输出信号是非常微弱的,一般要经过放大等处理后,再通过控制系统产生各种控制动作。
●光敏电阻现象:光敏电阻在光照条件下,电阻值很小;在无光条件下,电阻值很大。
普通电阻与光照条件无关。
分析论证:光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无光照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变好,普通金属电阻内自由电子受光照影响很小,所以电阻一般与光照条件无关。
高中物理第6章传感器3实验:传感器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2
休息了,结果到了第二天,天很亮了,“灯”并没有熄灭,试
分析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
• 解析: 由题图可知,发光二极管导通发亮时,说 明输出端Y为低电平,输入端A为高电平,由于晚上 RR其G1必阻的须值光调变照的小条很,件大A差端,,电等RG势到电进了阻一白较步天大升,,高R要G,的想Y光A端端照仍为强为高度低电变电平大平,,, 所 会以 得发 到光 解二决极.管不会熄灭.把RG与R1调换,问题就
3.光控开关的问题探究 (1)问题提出:由于集成电路允 许通过的电流比较小,如何使通过
灯泡中的电流更大些?
(2)分析论证:采用小电流通过 继电器控制电流较大的另一灯泡工作,电路如图所示.
天亮时, RG阻值小
→
A端 电势低
→
Y端 电势高
→
线圈 无电流
→
工作电路不 通,灯泡不亮
天暗时, RG阻值大 →
• 答案: 见解析
1-1 工 人在锻压机、冲床、钻床等 机器上劳动时,稍有不慎就 会把手压在里面,造成工伤 事故.工厂中大都是利用光 电控制设备来避免事故发生的.如图所示为光控继电器的示意 图,它由电源、光电管(当有光照射时,在阴极 K 端会放出电 子)、放大器、电磁继电器等几部分组成.这样,当工人不慎将 手伸入危险区域时,由于遮住了光线,光控继电器衔铁立即变 化,使机床停止工作,避免事故发生.光控继电器的原理是: 当光照射光电管时________.
• 2.温度报警器实验 • 斯 大密 阻特 值1触k发Ω)器、、集蜂成鸣电器路、实热验敏板电、阻直、流可电变源电(5阻VR)、1(最导
线若干、烧杯(盛有热水).
• □ 实验步骤 • 1.光控开关实验步骤 • (1)按照电路图将各元件组装到集成电路实验板上. • (2)检查各元件的连接,确保无误. • (普3)通接光通照电条源件,下调不节亮电.阻R1,使发光二极管或灯泡在
新人教版选修3-2高中物理第6章第3讲实验传感器的应用课件
实验
传感器的应用
要求不发声 “非”门
(1) RT的阻值很大 P、X之间电压较大
(2) RT 阻值 减小
P、X 之间电 压降低
“非” 门输出 高电压
电铃 响起
(3) 若R较大,则RT两端的电压 不太高,外界温度不太高时, 就能使P、X之间电压降到低电 压输入,电铃就能发声.因此R 较大,反应较灵敏.
课堂讲义
课堂讲义
实验
传感器的应用
R1 的阻值使斯密 例2 温度报警器电路如图所示,常温下,调整________ 特触发器的输入端A处于低电平,则输出端Y处于高电平,无电流通过 减小 , 蜂鸣器,蜂鸣器不发声;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T阻值________ 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A电势________ 升高 ,当达到某一值(高电平)时,其 输出端由高电平跳到低电平,蜂鸣器通电,从而发出报警声.R1的阻 值不同,则报警温度不同.
课堂讲义
针对训练2 如图所示,是一个火警 报警装置的逻辑电路图.RT是一个 热敏电阻,低温时电阻值很大,高 温时电阻值很小,R是一个阻值较小 的分压电阻. (1)要做到低温时电铃不响,火警时 产生高温,电铃响起,在图中虚线 处应接入怎样的元件? (2)为什么温度高时电铃会被接通? (3)为了提高该电路的灵敏度,即报 警温度调得稍低些,R的值应大一些 还是小一些?
实验
传感器的应用
三、自动控制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例3 如图所示,某小型电磁继电器,其中L为 含铁芯的线圈.P为可绕O点转动的铁片,K为 弹簧,S为一对触头,A、B、C、D为四个接线 柱.电磁继电器与传感器配合,可完成自动控 制的要求,其工作方式是( ) A.A与B接信号电压,C与D跟被控电路串联 B.A与B接信号电压,C与D跟被控电路并联 C.C与D接信号电压,A与B跟被控电路串联 D.C与D接信号电压,A与B跟被控电路并联 电磁继电器 接信号电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复习素材:第六章传感器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复习素材:第六章传感器知识点总结第六章传感器知识点6.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一、什么是传感器1、传感器是指这样一类元件:它能够感知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化成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化为电路的通断。
它的优点是: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了。
2、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非电学量敏感元件转换器件转换电路电学量二、光敏电阻(光电传感器)特性:光敏电阻对光敏感。
当改变光照强度时,电阻的大小也随着改变。
一般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电阻值减小。
光敏电阻能够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三、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或金属热电阻: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电容式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能够把物体位移这个力学量转换为电容这个电学量。
四、霍尔元件(磁传感器)霍尔元件能够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因此,我们可以把霍尔元件放置在某一未知的磁场中,通过测定霍尔电压U 的变化得知该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变化。
6.2传感器的应用一、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相当微弱,难以带动执行机构去实现控制动作,因此要把这个电信号放大。
如果要远距离传送,可能还要把它转换成其他电信号以抵御外界干抗。
二、力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应变片发生形变时其电阻随之发生变化,在恒定电流下,应变片是把形变这个力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三、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电熨斗电熨斗也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
四、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电饭锅电饭锅中也应用了温度传感器,它的特点是:常温下具有铁磁性,能够被磁体吸引,但是温度上升到约103℃时,就失去了铁磁性,不能被磁体吸引了。
这个温度在物理学中称为该材料的“居里温度”或“居里点”。
五、光传感器的应用——火灾报警器利用烟雾对光的散射来工作的火灾报警器6.3实验:传感器的应用实验1 光控开关1、斯密特触发器:符号:特性:可以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突变的数字信号。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六章《传感器》
第六章 传感器知识建构专题应用专题一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常用的敏感元件(1)传感器感受的通常是非电学量,如力、热、磁、光、声等,而它输出的通常是电学量,这些输出信号是非常微弱的,通常要经过放大后,再送给控制系统产生各种控制动作,传感器原理如框图所示。
非电学量→敏感元件→转换器件→转换电路→电学量(2)常见敏感元件及特性。
①光敏电阻:光敏电阻在被光照射时电阻发生变化,光照增强电阻减小,光照减弱电阻增大。
②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金属热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敏电阻有正温度系数、负温度系数两种。
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③霍尔元件:能把磁感应强度这一磁学量转换成电压这一电学量,U H =k IB d。
【例题1】 如图所示为某一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 -U 关系曲线图。
(1)为了通过测量得到如图甲所示I -U 关系的完整曲线,在图乙(a)和图(b)两个电路中应选择的是图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源电动势为9 V ,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100 Ω)甲乙(2)在图丙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 V,电流表读数为70 mA,定值电阻R1=250 Ω。
由热敏电阻的IU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电阻R2的阻值为______Ω。
丙(3)举出一个可以应用热敏电阻的例子。
专题二传感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传感器是以一定的精度和规律把被测量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关系的、便于测量的量的一种装置。
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注意被测量量与测量量之间的关系。
同时传感器一般是把被测量量转换成电学量,因此往往与电子元件一起构成电路,所以注意电路分析,特别是各种敏感元件特性及各种常用电子元件的工作特点,要牢记,并针对具体问题灵活处理。
【例题2】加速度计是测定物体加速度的仪器。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章末复习讲座6第六章《传感器》
知识重组/易错误区/学科素养
章末复习讲座
系统构建
基础速查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常用敏感元件 1.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传感器感受的通常是非电学量,如力、热、磁、光、声等,而它输出的通常是电学量,这些输出信号 是非常微弱的,通常要经过放大后,再送给控制系统产生各种控制动作,传感器原理如框图所示: 非电 敏感 转换 转换 ―→ ―→ ―→ ―→ 电学量 学量 元件 器件 电路 2.转换的意义 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可以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
敏感元件
工作原理 ①居里温度:感温铁氧体常温下具有铁磁性,温度 上升到约103 ℃时,失去铁磁性,这一温度称为
电饭 感温铁氧 锅 体
“居里温度” ②自动断电原理:用手按下开关通电加热,开始煮 饭,当锅内加热温度达到103 ℃时,铁氧体失去磁 性,与永久磁铁失去吸引力,被弹簧片弹开,从而 推动杠杆使触点开关断开
3.常见敏感元件及特性 (1)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的阻值与所受光照的强度有关,光照增强电阻减小,光照减弱电阻增大。 (2)金属热电阻:金属热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热敏电阻:热敏电阻有正温度系数和负温度系数两种。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4)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面积、极板间距及电介质材料有关,电容器可以感知引起电容 变化的任一外界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电容变化。例如,当极板受力时会改变极板间距,从而引起电容变 化。 IB (5)霍尔元件:能把磁感应强度这一磁学量转换成电压这一电学量的元件,UH=k 。 d
二、传感器与电路问题及日常生活中的传感器 1.红外线传感器 红外线传感器接收携带着信息的红外线,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得知辐射源的相关参数或信息。 自然界几乎所有的物体都能辐射波长在0.76~1000 μm的电磁波,即红外线,因此红外线传感器不仅 被广泛用于航空摄影、卫星遥感遥测等高科技领域,也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自动门、生命探测器、非 接触式红外测温仪、家电遥控系统以及防盗、防火报警器等均使用了红外线敏感传感器。
高中物理 第六章 传感器应全章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2
• 提供的器材如下:
• 光敏电阻Rp(符号
,阻值见上表);
• 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
• 定值电阻:R1=10kΩ,R2=20kΩ,R3=40kΩ(限选其中 之一并在图中标出);
• 开关S及导线若干.
解析:①描绘图象应注意:各点均匀分布在图线两侧,且 图线应用平滑曲线,而不能连成为各点的折线.图线为 曲线且非线性变化.
章末小结
• 传感器是以一定的精度和规律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 定关系的,便于测量的量的一种装置.在工农业生产及 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注意被测量 与测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传感器一般是把被测量转换成 电学量,因此往往与电子元件一起构成电路,所以注意 电路分析,特别是各种敏感元件特性及各种常用电子元 件的工作特点,要牢记,并针对具体问题灵活处理.
电路原理图:(如右图)
• ①根据表照中度数(lx据) ,0.请2 在0给.4 定0的.6 坐0标.8 系1(.0见答1.2题卡)中描绘 出阻值电随阻照(度kΩ变) 化7的5 曲4线0 ,2并8 说2明3 阻2值0 随1照8度变化的特 点.
• ②如图所示,当1、2两端所加电压上升至2 V时,控制开 关自动启动照明系统,请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电 路,给1、2两端提供电压,要求当天色渐暗照度降低至 1.0(1x) 时 启 动 照 明 系 统 , 在 虚 线 框 内 完 成 电 路 原 理 图.(不考虑控制开关对所设计电路的影响)
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度变化特点:光敏 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度的增大非线性减小.
②根据串联电阻的分压关系,E=3V,当 照度降低至 1.0(Ix)时,其电压升至 2V,由图 线知,此时光敏电阻 RP=20 kΩ,URP=2V, 串联电阻 UR=1 V,由UURRP=RRP=2 得:R=R2P =10 kΩ,故选定值电阻 R1.
新人教版选修3-2高中物理第6章第2讲传感器的应用课件
移测量,从而实现对零部件的精密加工.
课堂讲义
例2 关于电子秤中应变式力传感器说法正确的是( A.应变片是由导体材料制成
传感器的应用
)
B.当应变片的表面拉伸时,其电阻变大,反之变小
C.传感器输出的是应变片上的电压 D.外力越大,输出的电压差值也越大
课堂讲义
传感器的应用
针对训练1
为解决楼道的照明,在楼道内安装
一个传感器与电灯的控制电路相接.当楼道内
有走动而发出声响时,电灯即与电源接通而发
声控 传感器,它输入的 光,这种传感器为________
声音 信号,经传感器转换后,输出的是 是________ 电 ________ 信号.
课堂讲义
二、常见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升降机一定匀速运动
B.0~t1时间内,升降机可能减速上升
C.t1~t2时间内,升降机可能匀速上升 D.t1~t2时间内,升降机可能匀加速上升
压力在增大
加速度变化
对点练习
传感器的应用
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2.传感器的种类多种多样,其性能也各不相同,
空调机在室例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传感器的应用
A.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 声信号 B.电熨斗能够自动控制温度的原因是它装有双金属片 C.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
D.热敏电阻能够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话筒是声传感器,能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故A错
F=400 N 时,由 F=kΔx,则 Δx=4 cm,
U RaP=20 Ω,RPb=5 Ω,则 I= =0.3 A R0+RPb
高中物理 第六章 传感器 2 传感器的应用 新人教版选修3-2
弹簧7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弹簧片4和连杆9上,连杆9的 下端是装在机箱上的轴.凸轮8是由设定温度的旋钮(图中 未画出)控制的.逆时针旋转时凸轮连杆上端右移,从而加 大对弹簧7的拉力.
图623
(1)为什么当冰箱内温度较高时压缩机能够开始工作 ,而当达到设定的低温后又自动停止工作?
(2)为什么凸轮可以改变设定的温度? 【解析】 (1)冰箱内温度较高时,密封系统中的压 强增大,盒体膨胀,膜盒3通过小柱体带动弹簧片4使动触 点5与静触点6接触,控制压缩机自动开始工作,而当达到 设定的低温时弹簧7带动弹簧片4将触点5、6断开,使压缩 机停止工作.
化
【提示】 增大,增大
2.如图622所示为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其
中R1为光敏电阻,R2为定值电阻.此光电计数器的基本工作
原理是什么?
图622
【提示】 当光被物体挡住时,R1的电阻增大,电路 中的电流减小,R2两端的电压减小,信号处理系统得到低
电压,每通过一个物体就获得一次低电压,计数一次.
(2)凸轮逆时针旋转会加大连杆9对弹簧7的拉力,该 拉力与膜盒3共同控制弹簧片4的运动,故凸轮可以改变设 定的温度.
【答案】 见解析
第4步巧练——精选习题,落实强化
1.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某体重为G的同学站在
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动作.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 ,经计算机处理后
得到压力F随时间 t变化的图象,则
(3)电路结构分析 认真分析传感器所在的电路结构,在熟悉常用电子元 件工作特点基础上,分析电路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间的规 律. (4)执行机构工作分析 传感器的应用,不仅包含非电学量如何向电学量转化 的过程,还包含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控制执行机构进行工作 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六章《传感器》考点专题讲座课件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解析] (1)如图所示。
(2)按图接好电路,合上开关 S,水泵工作,水位升高,当浮子 上升使 B 接触到 S1 时,左侧电路(控制电路)工作,电磁铁 F 有磁力, 拉下衔铁 E,使 S2 断开,电动机 M 不工作,停止注水,当水位下 降使 B 与 S1 脱离,电磁铁电路停止工作,F 无磁性,弹簧的弹力使 D 拉动 E,使 S2 接通,M 工作。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六章传感器3实验:传感器的应用(2)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2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设计,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和科学态度四个方面。
1.物理观念: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形成对传感器的基本认识,建立正确的物理观念。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推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知识层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与传感器相关的物理知识,如电路知识、信号处理等,为本节课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在能力层面,大部分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较为扎实,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存在不足;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对复杂实验操作过程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此外,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缺乏创新意识,习惯于依赖课本和教师的指导,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针对部分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容易灰心丧气的问题,我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此外,我要充分利用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设置合理的课堂提问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
-实验室用传感器设备
-数据采集器
-电脑及投影仪
-实验桌椅
-多媒体教学系统
2.课程平台:
-学校物理实验室
-校园网络教学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常见敏感元件及特性 (1)光敏电阻:光敏电阻在被光照射时电阻发生变化,光照增 强电阻减小,光照减弱电阻增大。 (2)金属热电阻:金属热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传感器电路的分析方法 同电路的动态问题分析一样,先从部分到整体,再到部分。 涉及到电路的计算问题时,由于敏感元件变化的特性,所以找准 对应时刻、位置等,把握图象的信息非常重要。
[答案] (1)甲 因为甲电路电压可从 0 V 调到所需电压,电压 调节范围大 (2)5.0 117.6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例 1] 如图所示为某一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 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 I -U 关系曲线图。
精品课件
(1)为了通过测量得到如图所示 I -U 关系的完整曲线,在图甲
和乙两个电路中应选择的是图________;简要说明理
由:
。
(电源电动势为 9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 0~100 Ω)
一、传感器工作原理、常见敏感元件及应用 1.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传感器感受的通常是非电学量,如力、热、磁、光、声等,而 它输出的通常是电学量,这些输出信号是非常微弱的,通常要经过 放大后,再送给控制系统产生各种控制动作,传感器原理如框图所 示。
非电 敏感 转换 转换 学量 ―→ 元件 ―→ 元件 ―→ 电路 ―→ 电学量
(2)由题图知 R2 与热敏电阻串联后与 R1 并联接在 9 V 电源上, 总电流 I=70 mA,R1=250 Ω。设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为 I2,通过 R1 的电流为 I1,则 I=I1+I2,故 I2=I-I1=70-2950×103mA=34 mA。由图象查得 34 mA 对应的电压为 5.0 V,R2 两端电压 U2=9 V -5.0 V=4.0 V,所以 R2=34×4.100V-3 A≈117.6 Ω。
精品课件
(2)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 9 V,电流表读数为 70 mA,定值电阻 R1=250 Ω。由热敏电阻的 I -U 关系曲线可知,热 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 V;电阻 R2 的阻值为________ Ω。
精品课件
[解析] (1)应选择图甲,因为图甲电路电压可从 0 V 调到所需电 压,电压调节范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