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酸碱盐的反应规律资料
中考化学 酸碱盐反应规律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及模拟试题具体内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可归纳成下图来表示。
①金属+ 氧气→金属氧化物除Ag、Pt、Au外的金属,一般都可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金属越活泼与氧化合就越容易,反应就越剧烈。
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②碱性氧化物+ 水→可溶性碱可溶性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K2O、Na2O、BaO都能跟水反应。
Ca(OH)2微溶于水,它对应的CaO也能与水反应。
其余的碱性氧化物一般与水不反应或不易反应。
③碱→盐由碱转化成盐的三个途径:碱+ 酸性氧化物→盐+ 水碱+ 酸→盐+ 水碱+ 某些盐→新碱+ 新盐④碱→碱性氧化物+ 水不溶性的碱在加热的条件下,一般可分解为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
碱中的金属越不活泼,则该碱越容易分解。
⑤非金属+ 氧气→非金属氧化物除F2、Cl2、Br2、I2外的非金属,一般都可直接与O2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⑥酸性氧化物+ 水→含氧酸除不溶性的SiO2外,常见的酸性氧化物都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
⑦酸→盐由酸转化成盐有四个途径:某些金属+ 某些酸→盐+ 氢气酸+ 碱性氧化物→盐+ 水酸+ 碱→盐+ 水酸+ 某些盐→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⑧酸→酸性氧化物+ 水在一定条件下含氧酸分解可生成酸性氧化物(酸酐)和水。
⑨金属+ 非金属→无氧酸盐此处的非金属H2、O2除外。
当金属越活泼,非金属也越活泼时,反应就越容易进行。
⑩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非初三知识)强酸(H2SO4、HNO3)的酸酐与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其余的需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
碱性氧化物+ 酸→盐+ 水强酸(H2SO4、HNO3、HCl)可与所有碱性氧化物反应,弱酸(H2CO3、H2S等)只能和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反应。
酸性氧化物+ 碱→盐+ 水酸性氧化物在一般条件下都可与强碱溶液反应,但SiO2与NaOH固体(或KOH固体)需在强热条件下才发反应。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具体内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可归纳成下图来表示。
①金属+ 氧气?金属氧化物除Ag、Pt、Au外的金属,一般都可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金属越活泼与氧化合就越容易,反应就越剧烈。
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②碱性氧化物+ 水?可溶性碱可溶性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KO、NaO、BaO都能跟水反应。
22Ca(OH)微溶于水,它对应的CaO也能与水反应。
其余的碱性氧化物一般与水不反应或2不易反应。
③碱?盐由碱转化成盐的三个途径:碱+ 酸性氧化物?盐+ 水碱+ 酸?盐+ 水碱+ 某些盐?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④碱?碱性氧化物+ 水不溶性的碱在加热的条件下,一般可分解为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
碱中的金属越不活泼,则该碱越容易分解。
...⑤非金属+ 氧气?非金属氧化物除F、Cl、Br、I外的非金属,一般都可直接与O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22222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⑥酸性氧化物+ 水?含氧酸除不溶性的SiO外,常见的酸性氧化物都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
2⑦酸?盐由酸转化成盐有四个途径:某些金属+ 某些酸?盐+ 氢气酸+ 碱性氧化物?盐+ 水酸+ 碱?盐+ 水酸+ 某些盐?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⑧酸?酸性氧化物+ 水在一定条件下含氧酸分解可生成酸性氧化物(酸酐)和水。
⑨金属+ 非金属?无氧酸盐此处的非金属H、O除外。
当金属越活泼,非金属也越活泼时,反应就越容易进行。
22⑩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非初三知识)强酸(HSO、HNO)的酸酐与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其余的需在加324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
碱性氧化物+ 酸?盐+ 水强酸(HSO、HNO、HCl)可与所有碱性氧化物反应,弱酸(HCO、HS等)只能233224和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反应。
酸性氧化物+ 碱?盐+ 水酸性氧化物在一般条件下都可与强碱溶液反应,但SiO与NaOH固体(或KOH固体)2需在强热条件下才发反应。
酸碱盐相遇反应先后顺序

酸碱盐相遇反应先后顺序【最新版】目录1.酸碱盐反应的基本概念2.酸碱盐反应的先后顺序3.影响反应先后顺序的因素4.实际应用中的注意点正文一、酸碱盐反应的基本概念酸碱盐反应,是指酸、碱和盐这三类化合物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在这类反应中,酸、碱和盐的离子互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
酸碱盐反应是化学领域中非常基础且常见的一类反应。
二、酸碱盐反应的先后顺序在酸碱盐反应中,反应的先后顺序受到离子浓度、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个原则来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1.强酸制弱酸:当两种酸同时存在时,强酸会优先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从而制备出弱酸。
2.弱酸制强酸:当弱酸与强酸同时存在时,弱酸会优先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从而制备出强酸。
3.盐与盐反应:当两种盐同时存在时,反应的先后顺序取决于它们的溶解度和反应物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溶解度较大的盐会优先反应。
三、影响反应先后顺序的因素除了离子浓度、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影响酸碱盐反应的先后顺序,例如:1.反应温度:温度对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2.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3.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四、实际应用中的注意点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酸碱盐反应的先后顺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反应过程。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安全: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2.准确测量:在实验过程中,要准确测量各种反应物的浓度、温度等参数,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根据反应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以提高反应速率。
总之,酸碱盐反应的先后顺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反应过程。
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以及发生条件

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以及发生条件(八种反应生成盐反应)1. 活泼金属 + 酸 → 盐 + H 2↑ 反应条件:①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生成氢气。
② 反应物中的酸不能为HNO 3或浓H 2SO 4等氧化性酸。
例:Zn + 2HCl = ZnCl 2 + H 2↑ Fe + H 2SO 4(稀) = FeSO 4 + H 2↑Zn+2HNO 3 = Zn(NO 3)2 + H 2↑(×) Fe + H 2SO 4(浓) = FeSO 4 + H 2↑(×)2. 金属 + 盐 → 新盐 + 新金属 反应条件:① 反应物中金属单质不能为K 、Ca 、Na 等特别活泼的金属。
② 盐必须是溶液(即盐必须可溶于水),否则固体与固体常温下难反应。
③ 对金属来说,必须是活泼金属置换出盐中的不活泼金属。
④ 多种金属同时在盐溶液(或在混合溶液)中反应,反应的先后顺序要视金属间的活动性来确定: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置换反应越易发生(优先反应)。
例:Fe + CuSO 4 = FeSO 4 + Cu Cu + 2AgNO 3 = 2Ag + Cu(NO 3)2Zn + AgCl → 不反应 2Na + CuSO 4 = Na 2SO 4 + Cu(×)3. 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H 2O 反应条件:① 反应物中至少有一种可溶于水。
② 酸常指H 2SO 4、HCl 、HNO 3等强酸。
例: Na 2O + 2HCl = 2NaCl + H 2O Al 2O 3 + 3H 2SO 4 = Al 2(SO 4)3 + 3H 2O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 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4. 非金属氧化物 + 碱 → 盐 + H 2O (注:不是复分解反应)注意:该类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最新酸碱盐的反应规律资料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具体内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可归纳成下图来表示。
①金属+ 氧气→金属氧化物除Ag、Pt、Au外的金属,一般都可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金属越活泼与氧化合就越容易,反应就越剧烈。
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②碱性氧化物+ 水→可溶性碱可溶性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K2O、Na2O、BaO都能跟水反应。
Ca(OH)2微溶于水,它对应的CaO也能与水反应。
其余的碱性氧化物一般与水不反应或不易反应。
③碱→盐由碱转化成盐的三个途径:碱+ 酸性氧化物→盐+ 水碱+ 酸→盐+ 水碱+ 某些盐→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④碱→碱性氧化物+ 水不溶性的碱在加热的条件下,一般可分解为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
碱中的金属越不活泼,则该碱越容易分解。
⑤非金属+ 氧气→非金属氧化物除F2、Cl2、Br2、I2外的非金属,一般都可直接与O2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⑥酸性氧化物+ 水→含氧酸除不溶性的SiO2外,常见的酸性氧化物都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
⑦酸→盐由酸转化成盐有四个途径:某些金属+ 某些酸→盐+ 氢气酸+ 碱性氧化物→盐+ 水酸+ 碱→盐+ 水酸+ 某些盐→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⑧酸→酸性氧化物+ 水在一定条件下含氧酸分解可生成酸性氧化物(酸酐)和水。
⑨金属+ 非金属→无氧酸盐此处的非金属H2、O2除外。
当金属越活泼,非金属也越活泼时,反应就越容易进行。
⑩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非初三知识)强酸(H2SO4、HNO3)的酸酐与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其余的需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
碱性氧化物+ 酸→盐+ 水强酸(H2SO4、HNO3、HCl)可与所有碱性氧化物反应,弱酸(H2CO3、H2S等)只能和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反应。
酸性氧化物+ 碱→盐+ 水酸性氧化物在一般条件下都可与强碱溶液反应,但SiO2与NaOH固体(或KOH固体)需在强热条件下才发反应。
酸 碱 盐反应规律及条件

酸碱盐反应规律及条件一、酸的化学性质1.酸与指示剂反应酸与酚酞色与石蕊溶液变色2.酸+活泼金属=(金属为H前酸为稀H2SO4,稀HCL)Mg+HCl= Mg+H2SO4=Zn+HCl= Zn +H2SO4=Fe+HCl= Fe +H2SO4=3.酸+金属氧化物=CuO+ HCl= Fe2O3+ HCl=Fe2O3+H2SO4= CuO+H2SO4=4.酸+碱=Mg(OH)2+ HCl= Mg(OH)2+ H2SO4=NaOH+ HCl=Al(OH)3+ HCl=5.酸+盐=(生成物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BaCl2+ H2SO4= CaCO3+ HCl=AgNO3+ HCl=二、碱的化学性质1.碱与指示剂反应:碱遇酚酞变色,遇石蕊变色。
2.碱+非金属氧化物=CO2+NaOH= CO2+Ca(OH)2=SO2+ NaOH= SO3+ NaOH= 3.碱+酸=Cu(OH)2+H2SO4= KOH+HCl=Ba(OH)2+H2SO4=4.碱+盐=(反应物均溶于水,生成物有↓)CuSO4+NaOH= Na2CO3 +Ca(OH)2= FeCl3+NaOH=CuSO4+Ca(OH)2=三、盐的化学性质1.盐+金属= (盐可溶,金属比盐中金属活泼)Al+CuSO4= Cu+AgNO3=Fe+CuSO4=2.盐+酸=(盐可溶,生成物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K2CO3+HCl=NaHCO3+HCl=3.盐+碱=CuCl2+NaOH=K2CO3+Ca(OH)2=4.盐+盐= (反应物均溶于水,生成物之一有↓产生) BaCl2+Na2SO4= CaCl2+ Na2CO3= AgNO3+NaCl=。
酸碱盐反应规律及主要方程式

酸碱盐反应规律及主要方程式1. 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大家好,今天咱们要聊聊那些在化学课堂上经常见到的酸、碱和盐,嘿!这些家伙在化学反应中可是很有趣的角色。
酸和碱就像老朋友,经常打打闹闹,但他们的“吵架”其实有规律可循。
酸一般是那种有点“酸溜溜”的东西,比如说我们用的醋,里面有醋酸;碱呢,往往让人感觉比较“滑溜溜”的,比如我们家里的肥皂水,里面的氢氧化钠就是个典型的碱。
盐嘛,就是酸和碱“和好如初”后的产物,简单来说就是他们反应后的“结婚生子”!1.1 酸碱反应的基本规律说到酸碱反应,这里有个简单的规律:酸加碱,就会产生盐和水。
就像是两个人打架,然后突然发现其实彼此还挺合得来,最后和平相处,结果就生产出盐和水这种“和解的产物”。
这个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写成:酸 + 碱→ 盐 + 水。
例如,拿硫酸(H₂SO₄)和氢氧化钠(NaOH)来举例,它们的反应方程式是:H₂SO₄ + 2NaOH → Na₂SO₄ + 2H₂O。
是不是很简单?酸和碱“牵手”后,就变成盐和水啦!1.2 酸碱盐反应的实际应用这些反应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见到。
例如,胃酸过多时,我们会吃点抗酸药,这些药物中含有的碱性物质会和胃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从而缓解胃酸问题。
再比如,当你把肥皂水滴在污垢上,肥皂中的碱性成分会和污垢反应,最终把污垢清理干净,这不也是酸碱反应的一种应用吗?2. 盐的形成及其方程式盐的形成其实是一种化学反应的“终极成果”。
在很多化学反应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盐的身影,它是酸和碱反应的“孩子”。
当酸和碱混合时,生成的盐可以有很多种类,比如氯化钠(NaCl),就是我们平时用的食盐;还有硫酸钠(Na₂SO₄),常用于清洁剂中。
每一种盐的形成都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达。
例如,盐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反应生成的盐是氯化钠,方程式是:HCl + NaOH → NaCl + H₂O。
2.1 酸盐与碱盐的区别盐的种类很多,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酸盐和碱盐。
酸碱盐反应规律及主要方程式

酸碱盐反应规律及主要方程式1. 酸碱盐的基本概念酸碱盐,听起来好像是化学课上那些枯燥的知识点,其实它们可有趣了!简单来说,酸是能释放氢离子的物质,碱则是能释放氢氧根离子的。
而盐,嘿,就是酸和碱反应后形成的产物。
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化学界的一对情侣,酸和碱相遇,火花四溅,最后结成了“盐”的幸福家庭。
让我们来举个简单的例子:醋就是酸,肥料里的氨水就是碱。
你在厨房做菜时,醋和小苏打的结合也就是酸碱反应的缩影,咕噜咕噜冒泡的声音,可是个好听的化学交响乐!而盐,哦,调味的好帮手,无处不在。
2.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2.1 中和反应说到酸碱盐,咱们不能不提中和反应。
简单来说,中和反应就是酸和碱碰在一起,互相“消灭”,最后变成盐和水。
就像一对冤家,斗嘴斗了一场,最后和好如初,大家都变得“清爽”了。
方程式写出来就是:酸 + 碱→ 盐 + 水这可不只是个公式,生活中随处可见。
想想那日常的醋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嘿,调和之后就得到了盐水,给你做菜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调味品。
2.2 酸碱盐的性质酸碱盐可不是千篇一律的,它们的性质差别可大了。
酸一般会让你感到“酸溜溜”的,而碱则有点滑腻。
盐呢,往往是咸咸的,味道还挺好!酸性物质一般pH值低于7,碱性则高于7,而中性盐的pH值接近7。
换句话说,酸和碱就像是阴阳,互补又对立。
而且,盐的用途可广了,不光是厨房的调味品,工业生产中也少不了它。
它们在生活中的表现可真是五花八门,不像某些人,光会在一旁看热闹。
3. 常见的酸碱盐反应3.1 典型的反应例子说到常见的反应,咱们可以拿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来举个例子。
这可是个经典的“夫妻档”!方程式是: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
看到了没?酸和碱合力变成了盐和水,真是太有爱了。
硫酸就像是一个霸道总裁,而氢氧化钠则是温柔贤惠的贤内助,两者一结合,诞生了盐!3.2 应用与影响而这些反应不仅仅停留在教科书上,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邹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规律一、两纵表示转化关系,箭尾是反应物、箭头是生成物。
1、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对应的碱→盐例:Ca (1) CaO (2) Ca(OH)2 (3) CaCO3(1)(2)(3)注:除Ag、Pt、Au外的金属,一般都可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金属越活泼与氧化合就越容易,反应就越剧烈。
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2、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酸→盐例:C (4) CO2(5) H2CO3(6) Na2CO3(4)(5)(6)注:除F2、Cl2、Br2、I2外的非金属,一般都可以直接与O2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二、四横、两边三交叉的“连线”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反应(一)酸的性质写出下列方程式:1、酸+ 金属单质→盐+ H2HCl + Fe =H2SO4+ Al =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氢前的金属除K、Ca、Na外能从酸溶液中把氢置换出来。
这里的酸主要是指盐酸和稀硫酸。
浓硫酸和硝酸因有强氧化性,跟金属反应时不会生成氢气,而是生成盐、水和其它气体。
2、酸+ 金属氧化物→盐+ H2OHCl + Fe2O3 =H2SO4 + CuO =3、酸+ 碱盐+ H2O(参加反应的酸和碱至少有一种是易溶于水的)。
HCl + NaOH =H2SO4 + Ca(OH)2 =4、 酸 + 盐 新酸 + 新盐HCl + AgNO 3 = H 2SO 4 + B a(NO 3)2 =注:这里所说的酸和盐的反应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两种化合物互换成份后有沉淀、气体、水生成), 酸与盐才能发生反应。
如果反应物中的盐难溶, 那么生成物必须都是可溶的, 否则反应将不能继续进行。
在实验室用石灰石制取CO 2时,只能选用稀盐酸而不能用硫酸,就是这个道理。
(二)碱的性质、写出下列方程式1、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盐 + H 2O (碱必须是可溶性碱) Ca(OH)2 + CO 2 = NaOH + SO 2 = NaOH + SO 3 =2 、 碱 + 酸 盐 + H 2O Al(OH)3 + HCl =3、 碱 + 盐 新盐 + 新碱 NaOH + CuSO 4 = Ca(OH)2 + Na 2CO 3 =注:碱和盐都必须是可溶的同时生成物中必须有难溶物或容易挥发的碱(NH 3·H 2O ) (三)盐溶液的性质、写出下列方程式1、 盐 + 金属单质 新盐 + 新金属单质 CuSO 4 + Al = AgNO 3 + Cu =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排在前面的金属(K 、Ca 、Na 除外)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 里置换出来。
中考化学中酸碱盐的性质及反应规律是什么

中考化学中酸碱盐的性质及反应规律是什么一、关键信息1、酸碱盐的定义及分类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酸的性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和盐。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3、碱的性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4、盐的性质某些盐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新金属和新盐。
盐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盐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盐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5、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6、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实例盐酸(HCl)、硫酸(H₂SO₄)、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₂)、碳酸钠(Na₂CO₃)、氯化钠(NaCl)等。
二、酸碱盐的详细性质及反应规律11 酸的通性111 酸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112 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例如: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 +H₂SO₄= ZnSO₄+ H₂↑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 + 2HCl = FeCl₂+ H₂↑113 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例如: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 + H₂SO₄= CuSO₄+ H₂O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₂O₃+6HCl = 2FeCl₃+ 3H₂O114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例如: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 + HCl = NaCl + H₂O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₂+ H₂SO₄= CaSO₄+ 2H₂O115 酸与某些盐反应例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CO₃+ 2HCl = CaCl₂+ CO₂↑ + H₂O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₂CO₃+ 2HCl = 2NaCl + CO₂↑ + H₂O12 碱的通性121 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酸与碱的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例如,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2. 酸与金属反应: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例如,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的反应方程式为:H2SO4 + Fe → FeSO4 + H2。
3. 酸与碳酸盐的反应: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水和二氧化碳。
例如,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2HCl + Na2CO3 → 2NaCl + H2O + CO2。
4. 酸与氧化物反应:酸与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例如,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H2SO4 + CuO → CuSO4 + H2O。
5. 碱与盐酸的反应:碱与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例如,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NaOH + HCl → NaCl + H2O。
总体而言,酸碱盐的反应规律遵循了物质守恒定律,反应中原物质的质量总量保持不变。
酸碱盐的反应还可通过pH指示剂
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检测,其中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碱
性溶液的pH值大于7,中性溶液的pH值等于7。
酸碱盐反应规律

酸碱盐反应规律
【酸碱盐反应规律】
1. 酸反应:酸可以和金属、晶体结合,使金属氧化成金属氧化物,或者将晶体水解成离子络,产生离子方程式的反应。
2. 碱反应:碱可以与乙酸反应,产生乙酸钠或其它盐,同时乙烯基乙酰胺又形成乙烯基乙酰胺;与HCN反应,可以形成氰化物;与CO2反应,可以生成碳酸盐;与风化矿物反应,可以产生重水矿物。
3. 盐水反应:盐水可与任何含水液体反应,常见的有:NaCl与矿物质结合,产生碳酸盐;合成醋酸盐、萘酸盐;产生重水矿物;常见的代表有化学反应: HCl + NaOH = NaCl + H2O。
4.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指的是原子的氧或氢由高价态变为低价态的物质发生的变化,典型的代表有:Cu + H2SO4 = CuSO4 + H2。
5. 离子交换反应:离子交换反应指的是具有一定电荷的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反应,交换电荷;典型的代表有: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6. 水解反应:水解反应是指含氢原子的化合物发生反应,形成水及原
子的脱氢反应;典型的代表有:C2H5OH + O2 = H2O + CO2 。
7. 气化反应:气化反应是指离子或分子溶于水中,形成满足热力学的反应,产生一种气态物质的反应;典型的代表有: NaOH + HCl = NaCl + H2O。
以上就是酸碱盐反应规律的主要内容,酸碱盐反应规律是众多实验室基本导读中理解和掌握的重要知识,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也经常用到其相关反应。
它是实验室里学习物理和化学的基本知识,也是实验室里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技能。
因此,正确地学习酸碱盐反应规律,是实验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024年化学关于酸碱盐的性质与反应

2024年化学关于酸碱盐的性质与反应在化学的奇妙世界里,酸碱盐的性质与反应始终是重要的研究领域。
2024 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对酸碱盐的认识也更加全面和深入。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酸的性质。
酸在溶液中能够电离出氢离子(H⁺)。
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₂SO₄)、硝酸(HNO₃)等。
酸具有一些典型的性质,比如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酸还能与活泼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例如,锌(Zn)与稀硫酸(H₂SO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H₂SO₄=ZnSO₄+ H₂↑。
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氧化铁(Fe₂O₃)与盐酸(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₂O₃+ 6HCl =2FeCl₃+ 3H₂O。
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氢氧化钠(NaOH)与盐酸(HCl)的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OH + HCl =NaCl + H₂O。
接下来谈谈碱的性质。
碱在溶液中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OH⁻)。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₂等。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二氧化碳(CO₂)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 CO₂= Na₂CO₃+ H₂O。
碱与酸发生中和反应,这在前文已经提及。
再来说说盐。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盐的性质较为多样,比如某些盐溶液呈现特定的颜色,硫酸铜(CuSO₄)溶液为蓝色。
盐能与酸、碱发生反应。
碳酸钠(Na₂CO₃)与盐酸(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₂CO₃+ 2HCl = 2NaCl +H₂O + CO₂↑。
盐与盐之间也能发生反应,例如硫酸铜(CuSO₄)溶液与氯化钡(BaCl₂)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BaSO₄)沉淀和氯化铜(CuCl₂)溶液,化学方程式为:CuSO₄+ BaCl₂= BaSO₄↓ +CuCl₂。
(七)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规律冲刺2023中考化学考前必背核心知识(原卷版)

中考知识点(七)——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规律1.酸与酸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硫酸、硝酸、盐酸等物质混合,它们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2.碱与碱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KOH溶液、NaOH溶液、Ba(OH)2溶液等混合,混合后它们相互间不发生反应3.酸与非金属氧化物不反应。
例如:CO2与H2SO4、HCl不反应。
同样,SO2与HNO3、HCl等也不反应4.碱与金属氧化物不反应。
例如:Fe2O3和NaOH不反应。
同样CuO与Ca(OH)2、KOH等也不反应5.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如:HCl+NaOH=NaCl+H₂O H2SO4+Ca(OH)2=CaSO4 +2H2O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如:6HCl+Fe2O3=2FeCl3+3H2O H2SO4+CuO=CuSO4+H2O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如:2NaOH+SO2=Na2SO₃+H2O Ca(OH)2 +CO2=CaCO3↓+2H2O 6.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不包括K、Ca、Na)生成盐和氢气,与不活泼金属不反应金属活泼程度依据是金属活动性顺序:钾K、钙Ca、钠Na、镁Mg、铝Al、锌Zn、铁Fe、锡Sn、铅Pb、氢H、铜Cu、汞Hg、银Ag、铂Pt、金Au 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
例如:2HCl+Mg=MgCl2+H2↑ HCl+Cu不反应7.碱与金属不反应。
例如:NaOH+Fe不反应8.盐与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金属。
反应的条件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可也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即: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盐必须溶于水例如:Fe+CuSO4=FeSO4+Cu Fe+ZnCl2不反应 Cu+AgCl不反应9.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1)反应物条件:反应物是碱和盐或盐和盐时,如果反应物都可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如果反应物有一种不溶的,反应就不能发生。
酸碱盐优先反应原则

酸碱盐优先反应原则酸碱盐优先反应原则是一套操作准则,它规定在有多种锥形金属和金属氧离子(如氢离子、铜离子、铝离子等)的化合物中,应先反应比较酸性的物质,然后是碱性物质,最后再反应盐基(碱金属的氢氧根离子)。
这条原则有助于实验室中进行合成反应,以使反应可预测,并有助于控制反应条件。
酸碱盐优先反应原则的基本思想是,比较酸性的反应物会比比较碱性的反应物优先地实现与金属锥形分子或者金属氧离子的反应。
一种常见的例子是酸比卤素(halide)更容易反应金属锥形物质,而卤素反而会有助于金属氧离子的亲核性取代反应。
有一组常见的酸碱盐优先反应原则,其中的某些反应与经典的几种金属的酸碱盐优先反应有关,但它们彼此间又各有特色。
对于金属锥形分子,优先反应通常也是按照基态稳定性(stability of ground state)增序排序。
酸性质物质优先反应下去依次是:氯离子、卤素(halide)、硝基(nitro)、羧基(carboxyl)、叠氮(azide)、水溶液、盐酸(hydrochloric acid),它们优先与以下金属如钯(Pd)、铂(Pt)、铑(Rh)、钌(Ru)、银(Ag)等发生化学反应。
而对于氧离子(oxyanions),它会优先与特定的金属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像氢铜离子(hyd gene Cu2+)会先与硝酸根(nitrate)和乙磺酸根(acetate)发生离子交换反应,而电离常数越大的金属氧离子越容易与没有电离常数的物质发生作用(如叠氮)。
此外,对非共价键来说,也需要注意酸碱盐优先反应原则。
如果可以实现金属氧离子与原子间的化学反应。
例如,铝离子可能在有机物中电荷重组,使原子能够发生反应,但钯(Pd)离子则可以为反应提供惰性金属催化,可以抑制不同比例的反应物之间的反应,并。
酸碱盐反应

酸:
酸+金属==盐+氢气(条件:金属活动性在H之前,K Na Ca除外,酸是稀的) 酸+碱==盐+水
酸+盐==新酸+新盐(条件:有沉淀或气体生成)
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部分含氧酸==(条件:加热)酸性氧化物+水
碱:
碱+酸==盐+水
碱+盐==新碱+新盐(条件:有沉淀或气体生成)
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不溶性碱==(条件:加热)碱性氧化物+水
盐:
盐+盐==新盐+新盐(条件:有沉淀生成)
盐+酸==新盐+新酸(条件:有沉淀或气体生成)
盐+碱==新盐+新碱(条件:有沉淀或气体生成)
能力有限,只记得这些了.
剩下的我一时半会也说不完
你去找初3的朋友借笔记吧或者去网上查复习资料
我认为初3的难点还有溶液那章和化学与生活那章
至于其他不难像背历史那样背就ok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具体内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可归纳成下图来表示。
金属------------ - -------- 非金属①金属+氧气r金属氧化物除Ag、Pt、Au外的金属,一般都可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金属越活泼与氧化合就越容易,反应就越剧烈。
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②碱性氧化物+水一.可溶性碱可溶性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K2O、Na20、BaO都能跟水反应。
Ca(OH)2微溶于水,它对应的CaO也能与水反应。
其余的碱性氧化物一般与水不反应或不易反应。
③碱r盐由碱转化成盐的三个途径:碱+酸性氧化物一;盐+水碱+酸一;盐+水碱+某些盐r另一种碱+另一种盐④碱一•碱性氧化物+水不溶性的碱在加热的条件下,一般可分解为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
碱中的金属越不活泼,则该碱越容易分解。
精品文档⑤非金属+氧气T非金属氧化物除F2、CI2、B「2、I2外的非金属,一般都可直接与。
2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⑥酸性氧化物+水一;含氧酸除不溶性的SiO2外,常见的酸性氧化物都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
⑦酸一:盐由酸转化成盐有四个途径:某些金属+某些酸 '盐+氢气酸+碱性氧化物一;盐+水酸+碱一•盐+水酸+某些盐一•另一种酸+另一种盐⑧酸一;酸性氧化物+水在一定条件下含氧酸分解可生成酸性氧化物(酸酐)和水。
⑨金属+非金属r无氧酸盐此处的非金属H2、。
2除外。
当金属越活泼,非金属也越活泼时,反应就越容易进行。
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含氧酸盐(非初三知识)强酸(H2SO4、HNO3)的酸酐与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其余的需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
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强酸(H2SO4、HNO 3、HCI)可与所有碱性氧化物反应,弱酸(H2CO3、H2S等)只能和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反应。
㊂酸性氧化物+碱r盐+水酸性氧化物在一般条件下都可与强碱溶液反应,但SiO2与NaOH固体(或KOH固体)需在强热条件下才发反应。
2酸+碱 '盐+水参加反应的酸和碱至少有一种是易溶于水的。
「-碱+盐r另一种碱+另一种盐参加反应的碱和盐必须都能溶于水,同时生成物中必须有难溶物或容易挥发的碱(NH3 •出0)。
精品文档I;酸+盐 '另一种酸+另一种盐酸和盐反应的前提条件比较复杂,在现阶段应掌握以下几点:这里所说的酸和盐的反应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酸与盐才能发生反应。
如果反应物中的盐是难溶物,那么生成物必须都是可溶的,否则反应将不能继续进行。
在实验室用石灰石制取C02时,只能选用盐酸而不能用硫酸,就是这个道理。
必须掌握弱酸盐(如Na2CO3、CaC03)跟强酸HCl、H2SO4、HNO3的反应,和生成BaS04、AgCI的反应。
盐+盐 '另两种盐参加反应的两种盐必须都能溶于水,若生成物中有一种是难溶性的盐时,则反应可以进行。
心金属+盐 '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属(K、Ca、Na除外)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金属+酸•,盐+氢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从酸溶液中把氢置换出来。
这里的酸主要是指盐酸和稀硫酸。
浓硫酸和硝酸因有强氧化性,跟金属反应时不会生成氢气,而是生成盐、水和其它气体。
除杂1、C O (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C O (CO):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4、C 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5、C 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6、C 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7、F eSO(CuSQ):加入足量的铁粉精品文档8、NaCl(Na2CO3): 加入足量的盐酸9、NaCl(Na2SO4): 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10、N aCI(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11、N aOH( NaCO):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12、N aCI (CuSO):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13、N aNO3(NaCI): 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14、N aCI(KNO3): 蒸发溶剂15、K NO( NaCI):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 O2 (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1除去2中的Q,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2Cu+O=2CuO。
2除去NaOH溶液中的NaCO,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a (OH 2溶液,(NaCO+Ca (OH2=2NaOH+CaCO然后过滤后取滤液。
3除去Cu中的Fe,可将混合固体加入CuSO溶液中,(Fe+CuS4=Cu+FeSO,然后过滤后取滤渣。
4除去N Q SO溶液中的NaOH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HSQ溶液( 2NaOH+2HSO4=Na2SO4+2H2O)5除去KCI溶液中的&SO,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Cb溶液( K2SO4+BaCI2=2KCI+BaSO4 ,然后过滤后取滤液。
6除去NaCI溶液中的BaCl2,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SQ溶液( BaCI2+Na2SO4=2NaCI+BaSO4 ,然后过滤后取滤液。
7除去KNO溶液中的AgNO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KCI溶液(AgNO+KCI=KN&AgCI),然后过滤后取滤液。
8除去NaNO容液中的CuSO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 (OH 2溶液(CuSG>Ba(OH 2=Cu(OH 2+BaSQ,然后过滤后取滤液。
9除去NaNO容液中的(NH4)2SQ,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 (OH 2溶液((NH4) 2SO4+Ba(OH)2=BaSO4+2NH3+2H2O), 然后过滤后取滤液。
10除去NaSQ溶液中的N Q CO,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HSQ溶液( N a2C O3+H2 S O4= N a2S O4+H2 O+C O2)11除去C粉中的CuQ可加入适量的稀HSQ溶液(CuQ+2SQ=CuSOHO),然后过滤后取滤渣。
12除去CaQ中的CaCQ可加热混合固体(CaC3CaQ+QQ初中化学常用除杂方法例析除杂质的原则: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反应后恢复原物状态;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初中化学常用除杂方法有:1 、沉淀法: 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而除去。
如:下列混合物可用沉淀法除去杂质 (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的是( )A .KNQ3〔Ba Cl2〕B.NaCl〔KNQ3〕C.NaNO3 [NaCl] D .Ca(NO3)2 [Mg( NO3)2]答案:C NaCI+ Ag N03= AgCI J + NaN03D Mg( NO3)2+Ca(OH)2= Ca(NO3)2+ Mg(0H)2 J小结:一般说来,如果杂质中有一种离子与原来的物质中的离子相同,那所选试剂只需有一种离子与原来物质中的离子相同,另一种离子与杂质离子生成沉淀。
2 气化法: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
如:硝酸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硝酸溶液,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滤液,或得硝酸钠固体。
练习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适宜用气体法除去的是:A.NaNO3 〔Ba(NO3)2〕B.NaCI [Mg(OH)2]C.KNO3 〔K2CO3〕D.Na2SO4 〔MgSO〕4 答案:C:K2CO3 小结:杂质一般为碳酸盐或碳酸氢盐,试剂一般是酸。
3 置换法: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
如: 硫酸锌固体中含有少量硫酸铜杂质,可将混合物溶解之后,加人适量锌粉,再过滤除去被置换出来的铜,蒸发滤液获得硫酸铜固体。
Cu中混有少量CuO除了用酸除去外,可以用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置换出氧化铜中的铜。
练习:1 加入下列哪些物质可以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杂质硫酸铜()A .ZnB .FeC .CuD .Mg答案B2 将混有少量铁粉和锌粉的硫酸铜晶体溶于适量水,充分静止过滤,结果是A .滤出了混杂在其中的铁粉B.滤出了混杂在其中的锌粉C.滤出了一些铜粉 D .什么也没滤出答案:C.小结:根据杂质的类别,一般考虑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碳还原金属氧化物来选择试剂。
4 吸收法: 两种以上混合气体中的杂质被某种溶剂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纯的气体不能被吸收时,可用此方法。
精品文档如: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时,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的溶液。
练习:下列气体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 用吸收法除去,所选试剂正确的是A O2(H2O)用浓H2S04除水B C02 ( HCI 用NaOH容液除HClC NH3(H2O)用浓H2SO4除水D CO2 (HCI )用Na2CO3溶液除HCI答案:A C小结:气体的吸收剂可考虑:浓硫酸吸收水蒸气、氨气;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水吸收氨气、氯化氢气体等,氯化钙溶液吸收氨气。
5 其它法: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用化学方法转化成其它物质。
如: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可采用高温燃烧的方法,使碳酸钙高精品文档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 除去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