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总复习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点分析与解题策略

合集下载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解题策略(一)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解题策略(一)
1.快而准地看懂文本:话题—整体感知(每则材料 写什么?命题意图,表达情感) 2.认真审题,明确考查要点(考什么),准确锁定 区域(与哪则材料有关)。
选择题,要从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 细比较选项与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 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 果等问题。 3.整合、分析、概括关键信息要完整,不遗漏,不 重复(怎么答?可参考分值,推断几个答题要点)
图示类材料: 作答图示类题目,需仔细观察图标、图示的结构
与方位,真正读懂图例、把握方位。其次要认清方向 ,按照顺序进行表述。其三,要懂得结合生活常识, 判别并选择最佳方法与路线,或解决实际问题。
(2019福建)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0题。(10分)
材料一:
载人飞船虽然可以将航天员送入太空,但无法携带较 大的载荷进行空间实验,飞船电力供应也无法满足大型载 荷或大规模空间实验的需求。因此,建设能部署大量实验 载荷并提供充足能源开展实验的空间站,是航天发展的必 然趋势。“国际空间站”实践表明,它是人类最好的太空 技术实验和应用平台。我国空间站建成后,将具备完全自 主的载人航天能力。
一、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 小说、散文等连续性文本而言,它通常围绕一个 主题把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 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 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 来。其主要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 比较,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紧密相连,使 用频率高,应用范围广,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 十分明显。
2.材料来源多重渠道。
阅读所选的材料,来源渠道非常广 泛,如互联网、调查报告、报刊书籍、 平面媒体等。体现当今时代成人阅读材 料来源丰富与“碎片化”特征。又体现 课标“阅读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 非连续性文本”要求。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点解析和答题技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点解析和答题技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点解析和答题技巧(附中考真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

对较为复杂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与运用,是其难点所在。

今天,《七彩语文·中学》编辑部为大家整理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点解析和答题技巧,一起来学习吧!读书分割线一、特点与题型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例如小说、散文等。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文字材料和统计图表、图画等相结合的形式呈现。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常见题型:1.提取关键信息或概括文本内容。

2.探究文本中蕴含的态度、观点或揭示的问题。

3.提出建议,发表看法或写出感悟启示二、答题技巧1.非连续性文本大多为实用类文本,如果命制三道题,这三题往往对应考查信息筛选、整合、运用。

要看清题目要求,根据要求筛选、整合、运用信息,特别关注标题、中心句、文本的结构(总分、并列、递进、对比等)。

信息筛选要辨别出错误和冗余信息,信息整合要有纵观材料的意识,信息运用要学会利用文本解决问题。

2.要审读题目或提示语,明确要回答的问题及要求。

介绍画面构图要找齐图上所有元素(图案、文字等),然后确定合理的顺序依次介绍(由主到次或方位顺序),了解各个部分形状、色彩的寓意,然后组合,尤其要关注文字或图案的变形设计。

探究漫画、宣传画的寓意(含义、感受、启示等),要结合现实社会中的相关问题,判断其是讽刺揭露还是歌颂赞美,然后加以组合,形成答案。

有时虽然没有直接对图片设题,但是图片内容能帮助答题。

3.研读数据表格。

(1)要关注表头,关注试题中文字陈述的提示或暗示(这些往往指明了应该关注的数据和对象)。

(2)局部比较数据:①横比纵比;②增减程度;③发展趋势,如略低、渐增(减)、锐减、大幅度上升、随……而变化、逐年呈……的趋势。

如果有多行多列的表格,要纵向、横向多向比较探究,探究数字的变化规律和趋势。

三、例题解析1.多种纯文字材料阅读【材料一】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点解析和答题技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点解析和答题技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点解析和答题技巧(附中考真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

对较为复杂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与运用,是其难点所在。

今天,《七彩语文·中学》编辑部为大家整理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点解析和答题技巧,一起来学习吧!读书分割线一、特点与题型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例如小说、散文等。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文字材料和统计图表、图画等相结合的形式呈现。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常见题型:1.提取关键信息或概括文本内容。

2.探究文本中蕴含的态度、观点或揭示的问题。

3.提出建议,发表看法或写出感悟启示二、答题技巧1.非连续性文本大多为实用类文本,如果命制三道题,这三题往往对应考查信息筛选、整合、运用。

要看清题目要求,根据要求筛选、整合、运用信息,特别关注标题、中心句、文本的结构(总分、并列、递进、对比等)。

信息筛选要辨别出错误和冗余信息,信息整合要有纵观材料的意识,信息运用要学会利用文本解决问题。

2.要审读题目或提示语,明确要回答的问题及要求。

介绍画面构图要找齐图上所有元素(图案、文字等),然后确定合理的顺序依次介绍(由主到次或方位顺序),了解各个部分形状、色彩的寓意,然后组合,尤其要关注文字或图案的变形设计。

探究漫画、宣传画的寓意(含义、感受、启示等),要结合现实社会中的相关问题,判断其是讽刺揭露还是歌颂赞美,然后加以组合,形成答案。

有时虽然没有直接对图片设题,但是图片内容能帮助答题。

3.研读数据表格。

(1)要关注表头,关注试题中文字陈述的提示或暗示(这些往往指明了应该关注的数据和对象)。

(2)局部比较数据:①横比纵比;②增减程度;③发展趋势,如略低、渐增(减)、锐减、大幅度上升、随……而变化、逐年呈……的趋势。

如果有多行多列的表格,要纵向、横向多向比较探究,探究数字的变化规律和趋势。

三、例题解析1.多种纯文字材料阅读【材料一】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

2020年重庆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0年重庆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考点2 辨识提取信息(下定义)
考情搜索:2019A、2018A、2018B
方法指导 (1)审读题干要求,明确答题范围。看题干要求是对一则材料还是
多则材料思路和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明确答题方向和范围。 (2)抓住关键部分,联系整体揣摩。材料中的总起句、观点句、过
渡句、总结句、关联词等,都可以是关键部分。要认真思考全文内容, 阅读时二者要有机结合。
专题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返回目录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3)归纳层次要点,综合各层层意。先对材料进行分层,然后逐层归 纳要点,最后综合各层层意,提炼出材料的中心意思或主要内容。
(4)提取关键信息,确定整合方向。根据材料的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思考整合的角度,确定概括的方向,由点到面,归纳出内容要点。
①读懂材料的观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由多则材料组成,虽然多为节选, 不是连续性文本,但节选的内容一定都能体现作者的观点。因此要梳理出 材料层次,读懂材料观点。
考点6
专题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返回目录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②看清题干的要求。看题干的要求不仅是对不同材料观点的整合,还是 对持不同观点的材料之间的比较,明确答题的方向。整合类试题重在筛 选,比较类试题重在确定比较的角度。 ③思考观点形成的依据。观点的形成是建立在文本基础之上的。考生要 注意比较观点形成的依据,如数据图表、专家学者论断、事实论据等, 还要注意观点形成时作者采取的视角和表现的情感态度等。
(4)依据材料,理由充分。一要紧扣材料多方分析;二要层次清晰, 语言流畅,从多角度回答。此外,所给材料的内容一般都是与文本材料 同类型,归纳总结信息的时候可以先从已掌握的材料出发,再从链接材 料中找相关信息。注意总结答案时一定要联系材料。

2020年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试题例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目标和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到第四学段,则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这里的“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是相对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一种阅读材料,多以图表、图画、数据或清单等形式呈现,其主要特点是直观、概括性强、易于比较。

根据上述要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型将会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强化,成为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考查的方向也会逐渐向“多种材料组合”和“较为复杂”发展。

现结合2012 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的相关题目,对此题型作一分析。

(一)读图识表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展现,“读图”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图文转换也成了一种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表述等多种能力的题型。

此类题型的答题步骤如下:1.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

2.仔细观察,看图表画了什么,由几部分组成,各自位置、相互间的关系如何,注意画面文字提示及细节。

观察要有序:整体—局部—再总体;左—右,上—下(表述时注意方位词的使用)。

3.明确主旨,读懂图表局部和整体意思,通过比较分析,挖掘、领悟其显性的信息或隐含的寓意(漫画多为讽刺;正面画多扣生活热点)。

4.不停留于画面,不就事论事,要联系生活,关注生活和时代热点,发表看法。

5.准确表述,语言要准确、简明、完整。

例如:北京卷:《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将于2012年7 月 1 日起实施。

为了深入宣传该“办法”,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某校举办了“北京水资源”专题展览。

在参观的过程中,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用一句话概括北京水资源的现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直接提取图表的显性信息,并根据信息进行推断总结、概括的能力。

提取图表的主要信息时,要注意从“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与“国际人均极度缺水标准”“国际人均危及人类生存的灾难性标准”的比较入手,关注发展趋势。

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答题策略

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答题策略

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答题策略1. 引言1.1 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答题策略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答题策略是指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遇到非连续性的文本,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回答相关问题的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指的是不按照传统的线性顺序排列的文章,比如图表、对话、图画等形式的文本。

这种类型的阅读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的阅读策略。

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非连续性文本逐渐增多,比如校园广播、实验报告、课堂展示等,因此掌握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有效的策略包括: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问题要求;其次要关注文本中的关键信息,抓住重点;然后要运用逻辑推理和联想能力进行思考,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要多加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通过本文将详细介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定义与特点、答题策略、实例分析、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与建议,旨在帮助初中生提升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面的能力,为他们更好地应对日常学习和考试挑战做好准备。

【2000字】2. 正文2.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定义与特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指在文本中存在跨页、跨段、跨句等非连续性的现象,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够理解文本表面意思,还需要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和主题内容。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特点主要包括内容分散、信息错综复杂、段落关联较弱等方面。

非连续性文本中的信息通常是分散在不同的段落或句子中,读者需要通过整合各部分的信息来构建完整的理解。

非连续性文本中的信息相互关联,读者需要能够准确把握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

非连续性文本难度较大,需要读者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他们有持续的学习和练习,才能够在这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2.2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答题策略1.审题:在回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提问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要求和重点。

中考语文专题36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客观题答题技巧(学生版)

中考语文专题36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客观题答题技巧(学生版)

36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客观题答题技巧考点解读很多地方的中考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会设计选择题,考査的角度是对相关材料的梳理和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与概括,以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主要考査目标。

常见考查形式:①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②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技巧解密一、选项常见错误类型:①以偏概全。

指从范围上对内容进行了随意扩大,即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的一部分所做的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

即以部分代整体,以局部代全局。

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全部”“有时”“凡”“全”“都”“所有”“一切”“各种”等。

可以用笔画出来,做特殊的标志。

②时态不清。

一是已然说成未然。

忽视原文中“已经如此”等修饰语,把原文中既成事实说成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

二是未然说成已然。

忽视原文中“将来如此”等修饰语,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

要注意“前、后”以及表示过去、现在、将来的关键词语。

③喧宾夺主。

也叫“主次不分”,是指选项中所列的内容在文中都能找到依据,但只有一个是阐释概念的主要原因,其他项虽不算错,但都是次要原因,这样放在一起干扰考生,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

④源流倒置。

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

还有一种情况是强加因果关系。

要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⑤无中生有。

是指选项所述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或在相关的信息中添加望文生义的理解,并与正确信息杂糅在一起,造成迷惑。

⑥张冠李戴。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

⑦是非颠倒。

也可称为“指鹿为马”,就是选项中的内容故意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反说,原文是肯定的,在选项中变成了否定;原文是否定的,在选项中反而变成了肯定。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分析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分析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分析一、文字信息提取类【方法归纳】1.拟写新闻标题要注意三点:一是抓新闻的关键词,拟题简洁、明了;二是重点看导语,注意对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原因、结果的提取,根据具体内容适当剪裁;三是拟写格式为“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2.做信息提取与概括类题的方法。

(1)浓缩文意法,要对所给的材料反复研读,并对其包含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

(2)提取语句法,抓关键词句,提出重要信息。

在一则新闻或一段话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往往是语言材料着重叙述的内容。

在进行信息提取时,围绕着这些词语搜寻,并加以综合,就可以很快找出正确的答案。

多数文字材料,基本上都有中心句。

在阅读材料时,找准中心句也可以准确提取信息。

(3)归纳大意法,信息提取题往往有字数限制,我们筛选出来的信息组合成句后,还须结合字数要求对信息进行再次筛选,删去一些次要的信息。

3.做探究题,就是要求我们通过对几则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而有所发现,然后写出自己发现、探究的结果。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通过分析、比较,找到几则材料之间存在的关系。

【例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字)本报综合消息,近期《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汉字听写节目火了,它们不仅将汉字“听写课”开到了电视上,还让告别校园多年的成年人也甘当“陪考”,老老实实地学起了写字。

有关数据显示,节目播出6小时内在微博话题电视节目中排名第一位,甚至超越了《中国好声音》等多档节目。

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的走红,让不少国人惊呼自己已经“不会写字”,也再次引起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

解析:这则新闻是围绕两档汉字听写节目来写的,注意概括出节目带来的影响。

答案示例: (1)汉字听写大赛节目引起人们对汉字书写的忧虑。

(2)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走红让国人惊呼“不会写字”。

二、图表信息提取类(一)表格类【方法归纳】这里说的表格既包括平常的表格,也包括柱状图、饼状图、曲线图。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理解考点总结及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理解考点总结及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点总结及答题技巧一、知识概念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新闻类、评述类文本和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试题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把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课标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三、阅读要求了解各类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要求。

(1)对于文字类的文本,能关注标题、中心句、结构等,学会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本内容,探究文本所持的态度、观点或揭示的主要问题;(2)对于图画类的文本,能按一定的顺序客观地说明其构图要素,准确描述漫画、图标等画面的内容,指出其含义,学会关注徽标的变形,领会其寓意,找准漫画讽刺颂扬的对象;(3)对于表格类的文本,能准确分析图表数据,抓住变化规律,比较概括图表反映的主要信息,学会谈看法和建议;(4)对于图示类的文本,能根据地图、示意图说明方位和路线。

四、考点透视和技巧方法(一)文字类文本——消息、新闻、(描写、说明、议论)语段、广告语、通知、申请书、倡议书、短信、网络对话、解说词、说明书、活动方案……考点:筛选信息、概括内容、把握观点、领悟内涵、拟写标题、跟帖、评论、提建议(举措)等1.信息梳理和辨析信息梳理和辨析,以单选题的形式设题,有四个选项,每一个选项长度相当,信息均来自文本,考生需要选择阅读选项,结合文章进行梳理和辨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做这种题目,常常采用四步解题法:(1)一审——审题干,圈关键词,是选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

(2)二找——在文中找出与选项相对应的句子并标注。

(2)二比——选项切片,圈出敏感词(代词、对象、限制词、修饰词),并根据选择题设题常见的几种错误类型:以偏概全、范围失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因果混乱、主次颠倒、表述绝对,仔细比对原文。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考点总结及答题技巧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考点总结及答题技巧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点总结及答题技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是近年来中考语文命题的热点题型。

许多考生面对这类考题,没有很好地把握各则材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往往受到干扰信息的影响,不得要领。

要么仅仅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筛选不出要点信息;要么理解偏颇,答不到点子上,因而失分较多。

学段目标1.筛选并整合文章中的重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

2.对文章中的重要语句作出解释,并利用文本信息做出合理判断。

3.能综合比较、分析、归纳多种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4.根据写作意图,对文章的观点及其证据的充分性等方面作出评价。

5.利用文本提供的事实、观点、方法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考点透视】非连续性文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的一种集综合性阅读、比较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于一体的大视野阅读形式。

其考查的主要特点:(1)考查形式灵活多样。

非连续性文本蕴含丰富的信息资源,其话题鲜活,信息量大,概括性强,言语理解与表达问法新颖,题目设置机动灵便。

(2)具有较强的探究性。

阅读材料中明显的信息容易获取,而分辨隐含信息较为困难,考生要善于抓住文中负载信息的关键词句,快速梳理、汲取有效信息,并整合语言,简洁、准确地表达。

(3)注重个性阅读体验。

考生阅读材料时,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转换认知能力,即必须联系积累的知识经验及生活体验去解释文本的意义,注重提高个性思考和判断能力,并提出自己对文本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反思与评价。

答题策略及训练一、提取、筛选、整合、概括信息类【设问方式】1.“××”一词是什么意思?(或:请简要谈谈对“××”词语的理解)2.人们对该事件(现象)有哪些观点?请简要概括。

3.请概括某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4.(选择题)阅读文本,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错误)的一项。

5.概括或推断这种问题或现象出现的原因。

【答题策略】1.仔细审读题干,确定答题范围,在文本中找到相关信息的确切位置。

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答题策略

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答题策略

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答题策略一、非连文本及其考试背景现实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下文简称“非连文本”)无处不在,一条发布在“朋友圈”简单朴实的文字加图片的动态其实就是一个非连文本。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参与着社会生活,碎片化的阅读几乎成为主流。

非连文本多取材于当下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内容新鲜有趣,人们的关注度较高。

非连文本的材料丰富多样,新闻报道、产品说明书、统计图表等都可以是非连文本的一部分。

语文自身的“基础性”“工具性”等学科特点,决定非连文本阅读的重要性。

非连文本阅读所要求习得的是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线索和情境获取、分析和解释信息,对新信息做出判断和评价的能力,以及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阅读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非连文本阅读是这样表述的:“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从以上表述中,我们可以明确非连文本的内涵:它是由多个材料组合在一起的;这些材料一般图文并茂,有文字表述的部分,也有图表材料的呈现。

在看似间断的不同文本中,其实有内在的主线,多个材料分别从不同维度不同角度丰富着同一个话题,因而考生可以从中得出一些共性的结论。

也就是说,经过三年的初中阶段语文学习,大家要学会阅读非连文本,能够读懂各种类型的图表,提取有效信息,能够整合信息,寻找各材料间的内在关联,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当今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寻找原因,提出建设性意见。

就非连文本阅读这一块,各地市中考都有专门题型加以考查。

以福建省为例,2017年开始,福建省开始实行全省中考统考,就明确考查了非连文本阅读,分别是试卷中的18、19、20三道小题,总分为10分。

其中18题为客观题,19、20题为主观题。

翻阅其他省份地市的中考真题,也不外乎以上两种题型。

下文重点讨论这两种题型的答题策略。

此外,如果译者没有遵循“以术语译术语”的原则,用普通词汇替代专门术语词汇也会出现一词多译。

2020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

2020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概念引入】非连续性文本又称“间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是以间断性的内容信息符号组成的一种综合性阅读文本。

它围绕一个事物或主题,提供数则相对独立的材料。

这些材料大多由文字、图标、漫画、数据、统计图表等多种材料组合而成,以一个话题为中心,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阐述中心话题。

各材料单独看是相对独立的,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合在一起又能完整地、全方位地表达意义。

各则材料之间的顺序并不固定,可以任意排序,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在表意上具有非连续性特征,在形式上具有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

【考情分析】自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命题开始,实用类文本阅读由之前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人物传记改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令人耳目一新。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试题命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 选材特点。

每个文本一般由3-4则相对独立的、非连续性材料组成,其中可能有一则材料为图表。

几则材料围绕同一主题,但各有侧重,形成互补。

选材多是新闻文本节选,如调查报告、专题评论等,多取材于社会生活热点。

如2019年全国、、卷三套试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材料分别涉及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桥梁建设、中国志愿服务等,都是社会发展中的新鲜事物,体现社会发展的变革方向,反映社会发展积极变化丰富多元的一面。

2. 文本特点。

(1)客观性。

文字和图表所承载的信息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多为新闻材料,各材料内容的呈现以客观叙述为主,语言通俗朴实,具有客观性。

(2)非连续性。

文本由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结构跳跃性较大,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内在逻辑关联,只是在某一主题的统摄下,根据命题者意图组织在一起,具有典型的非连续性特点。

(3)简明性。

文本中有平实的文字叙述,有醒目的图表展示,便于考生快捷、准确地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比较分析。

材料避免长篇大论,没有复杂的段落结构。

(4)技术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要求对图表与文字之间的独立性与关联性进行科学解读,从阅读技术角度来说,要有较强的读图、读表能力以及合理归纳、准确概括的能力。

2020中考语文专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情分析,知识梳理、考点针对性强化训练【完整精美版】

2020中考语文专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情分析,知识梳理、考点针对性强化训练【完整精美版】

编者按:《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2019年陕西中考首次考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将原本完整的单篇说明文素材改为四则材料组合而成的非连续性说明文本素材。

(一)全国近9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趋势年份考查地市考查频次2019陕西、安徽、北京、山西、重庆A卷、重庆B卷、浙江杭州、浙江宁波、浙江绍兴、浙江台州、浙江湖州、浙江嘉兴(舟山)、江苏南通、江苏连云港、江苏徐州、广东广州、湖南郴州、湖南张家界、湖南益阳、湖南岳阳、湖南邵阳、湖南湘潭、湖南怀化、湖南常德、湖北荆州、福建、四川眉山、黑龙江大庆、辽宁沈阳、内蒙古赤峰、广西百色、贵州遵义32次2018北京、重庆A卷、重庆B卷、山西、浙江嘉兴(舟山)、浙江衢州、浙江绍兴(义乌)、浙江温州、浙江台州、江苏南京、广东广州、湖南邵阳、湖南岳阳、湖南常德、湖南益阳、福建、四川眉山、辽宁沈阳、辽宁大连、贵州遵义20次2017北京、山西、浙江宁波、浙江绍兴(义乌)、浙江台州、浙江嘉兴(舟山)、浙江湖州、浙江丽水、浙江金华、江苏南京、江苏南通、江苏苏州、广东广州、湖南邵阳、湖南常德、湖南岳阳、福建、辽宁沈阳、辽宁大连、贵州遵义20次2016北京、浙江宁波、浙江丽水、浙江嘉兴(舟山)、浙江湖州、江苏南京、广东省卷、湖南常德、湖南邵阳、辽宁沈阳、辽宁大连、贵州遵义12次2015北京、浙江宁波、浙江绍兴(义乌)、浙江台州、浙江衢州、浙江金华、浙江嘉兴(舟山)、江苏南通、江苏南京、广东省卷、辽宁沈阳、贵州遵义12次2014浙江宁波、浙江绍兴、浙江金华、浙江义乌、浙江嘉兴(舟山)、浙江衢州、浙江丽水、浙江温州、浙江台州、江苏南通10次2013浙江宁波、浙江绍兴、浙江金华、浙江台州、浙江丽水、浙江台州、浙江衢州、浙江温州8次(二)2017~2019年全国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体分析(三)2017~2019年全国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题分析专题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说明性文体知识梳理1. 说明文的分类按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以具体的事物为说明对象,侧重说明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特征、种类、功用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分析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主要包括图表、报告、广告等各种形式的信息载体,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获取和理解信息。

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应对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试题类型、特点、难度等方面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建议,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在当前教育领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其相关试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如网络资讯、广告、图表等逐渐成为了学生阅读的重要内容。

这类文本的特点在于其信息组织结构多样,逻辑连贯性相对较弱,给学生阅读理解带来一定的挑战。

对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的深入分析以及针对其特点的教学策略探索变得尤为必要。

研究背景方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非连续性文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学生在面对这类文本时,需要具备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关键信息、理解深层含义的能力。

而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在某些方面并不能很好地适应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学生在应对相关试题时表现出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的深入研究,了解试题特点和出题规律,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阅读能力。

研究意义层面,分析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及其教学策略有助于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深远影响。

有效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提高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阅读技能和综合素养。

这一研究还能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实证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部编版语文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部编版语文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部编版中考阅读专项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义 务 教 育 语 文 课 程 标 准 ( 2 0 11 年 版 ) 》 在 课 程 目 标 与 内 容 的 “ 阅 读 ” 部 分 提 出 了 “ 阅 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2019年陕西省中考第一次出现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0年陕西省中考再次考查了非连 续性文本阅读。
知识点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
(一)常见题型一:概括材料内容题
1、简要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内容。 2、简要概括“×××”的独特之处。 答题方法 1、直接提取法。按照答题要求,从阅读材料中直接提取相关词句进行回答。提取的词句要能够概括相关 的内容,或者表现出人物的态度或特点、事物的属性等。 2、归纳提炼法。有些内容散见于多则材料中,可以分别提炼,然后组合成句。 3、连缀成句法。运用材料中的词句,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组织归纳形成答案。 4、意思概括法。围绕答题要求,搜集信息,把主要意思进行归纳概括,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2、思维的多样性。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的文章体裁,它强调各种文体的综合应, 把连续性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化思维有机地结合起,让学生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
3、话题的灵活性。信息时代的非连续性文本在报刊街头、电视、网络中随处可见,能够从中获取信息、 分析信息、评价信息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任何一个话题都可以组合成一个非连续性的文本阅,这样使得文 本的选择能够紧贴时代脉搏,引导学生对生活、社会、时代等各方面进行思考。
非连续性 文本阅读
概念、特征及整体阅读要领 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 实战训练
知识点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概念、特征及整体阅读要领

2020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备考指导

2020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备考指导
应考方略 语文揭秘
2020 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备考指导
■ 广东省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陈鹏飞
“非连续性文本” 是一种相对于传统以句子和段落等组成 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 它是间以表单构成的综合文 本, 图表类型一般有清单、 表格、 图标、 示意图、 广告、 目 录等, 它具有直观简明、 概括性强的特点, 与社会密切相关, 在生活中广泛使用。 从 2017 年至今, 高考全国卷语文 9 套试 题均考查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现对此探析, 以求明确 2020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备考方向。
1. 综合性 从所选材料文体来看, 多则材料往往由多种文体构成, 如 2018 年高考全国Ⅲ卷有调查报告、 学术论文, 2019 年高考 全国Ⅱ卷有新闻、 学术论文。 从组织形式来看, 综合了多种
形式: 纯文字材料、 图片、 有一定文字说明的图表等, 如 2018 年高考全国Ⅲ卷由两则文字材料加两幅图表构成。
对应原文: 数据层中存储着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 借助数
4 广东教育·高中 2019 年第 11 期
据库、 云存储等智能存储手段, 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 享; 应用支撑层是运算中心, 类似于大脑, 实现数据融合。
比对分析: 原文中数据层借助数据库等智能存储手段, 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享, 然后是应用支撑层实现数 据融合。 而选项中的图表把 “应用支撑层” 的功能—— —实现数 据融合, 运用到了 “数据层” 身上, 致使本选项梳理不正确。
三 新闻
0 1309
2018 Ⅱ 知识产权
新闻、调查 四 报告、学术 一 904
论文

互联网环境下 的图书出版

调查报告、 学术论文

89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题思路: 仔细观察画面 联系主题或生活 挖掘深层含义 ④用上“反映”“讽刺”“揭露”“批评”
等词语作为概括的谓语中心词。
◆信息的提取与整合:
一、内容概括型 通读文本,整体感知,圈点勾画,关注标题。
二、概念阐释型 紧抓概念关键词,原文定位,瞻前顾后有机整合。
三、分条归纳型 读题定位,提取信息,逐条归纳,合并同类,有机
有多么好,而是会抒发一句感慨:人真多。紧跟着的一句话十有
八九会是:中国人真多。假日一到,世界各国的旅游胜地便被中
国人包围。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旅游就是到一个地方拍张照片或
刻画上自己的名字等,证明“到此一游”。至于旅游地的风光到
底好在哪,那里有什么文化底蕴和特色,此番旅游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时候被无意识地忽略掉了。
二中承办。竞赛采用团体赛与个人赛同时进行的
模式,按排名赛、预赛、决赛三个步骤进行,经 过漖烈的角逐,建瓯、建阳、顺昌队分别摘取木 次比赛团体赛冠、亚、季军。建阳、建瓯将联合 组队代表南平市参加福建省选拔赛。

本次选拔赛不仅展现了南平市中学生汉字听
写水平,还加深了同学们对汉字的理解,激发了他
们书写汉字的热情,有利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普及和推广。
“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调查表
不文明 乱丢 不尊重风 对景区 公共 行为 垃圾 俗习惯 规定不 场合
以为然 大声 喧哗
插队 随地 乱刻 吐痰 乱画
投票结 72% 31% 果
13% 46% 8% 65% 37%
问题二: 根据“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调查表, 写出调查结果和答题思路。
考点:归纳表格结论
• 方法二:理清要素。要求在阅读语言材料的基础 上,能将主要信息提取出来并进行概括表达。
• 筛选信息时要把握住关键要素:人物、时间、地 点、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然后将其组 成一个陈述句。采用“人物(对象)+事件”概括 主要内容。
• 【例3】用一句话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基本信息。 (不要超过20字,不含标点符号)
2.【答案及解析】 青岛园博会世园村举行村仪式。• 【实战演练】
• 1.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2个 字)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 (记者齐中熙、樊 曦)2014年4月13日9时30分,自2011年6月30日 开通运营的京沪高速铁路运送旅客宣告突破2亿 人次。2013年2月28日,在京沪高铁开通运营1年 8个月之际,京沪高速铁路运送旅客突破1亿人次; 而仅1年2个月后,这条高速铁路的运送旅客量就 实现了翻番,再次展示出其巨大的输送潜能。
整合。
四、建议看法型 定向搜索,依据原文,逐条提炼,借“题”
发挥,分条表述。
信息的提取与整合:
定位(抓关键词)—— 取舍(理关系)—— 完善 (深加工)—— 表述(美表达)
小结:
1.“看” 2.“读” 3.“找” 4.“想” 5.“答”
看材料,圈点勾画 读题目,提取关键词 找定位,回原文 想问题,提炼整合 答周全,扣题目。
(《城市快报》)
问题一:阅读【事件回放】部分,你认为“中国式旅游” 有哪几个特点?请分别归纳,并写出答题思路。
考点: 提取整合信息 特点:
扎堆出游; 注重形式(热衷拍照); 行为不文明。
答题思路: 明确考点是首要 问题指令是方向 抓住特征是巧途 ④同类合并是关键 ⑤有机整合是答案
【数据调查】
近日,某网站进行了一项“文明出境游”调查,盘 点出国民心目中“最不文明的出境旅游行为”。
1.【答案及解析】京沪高铁送客破2亿人次。
• 3.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2个字) 本报北京电 (记者张燕萍)第十届中国—东盟礼仪大赛日前在
北京启动。大赛组委会负责人表示,将在国内外设立14个赛区,通过 综合国际礼仪文化素质测试、仪表形象展示和个人才艺展示等比赛, 选拔出优秀礼仪人才。
此次大赛以“弘扬东方礼仪,促进国际交流,服务中国—东盟博 览会”为宗旨,以“传承礼智信·弘扬真善美·演绎东方韵”为主题。 在北京、广东、广西、辽宁、安徽、四川、河南、浙江、贵州及台湾 设立分赛区,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设立国际赛区。通过 海选、晋级赛、决赛的选拔,9月,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行 期间举行颁奖大典。
到3月底国家疾控中心确认,国家卫计委通报病例,历
时一个月有余。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以上材料所展示给我们
的信息:
。(15字以
内)(2分)
• 1.【小题1】中国疾控应急能力遭遇考验(2分)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要能够揭示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要求有必要 的人物(禽流感)、事件(这一由禽鸟而引发 的公共卫生事件,再次考验着我国的疾控应急 能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消息主要内容的概括能 力。 点评: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信息要全面,语 言简练,使人一读就知谁干了什么事情(或什 么事情怎么样)。
• 【妙语点拨】
• 1.信息概括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 (1)精练概括。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抓住 重点段、中心句、关键词,尽量用陈述句概括 出“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 (2)综合句意。对没有明显中心句的语段,要 对每个独立句或重要句子进行综合归纳,找出 它们的相同之处进行分析、综合。
• 2.信息概括的基本原则。
部内容的概括,我们可以把它找出来作为这则材料的主 要信息。 • 【例2】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美丽乡村建设的 材料,请根据材料概括建设美丽乡村的意义。 • 整洁的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集中整治, 村容更加整洁;通过日常保洁,村庄卫生无死角,乡村面 貌焕然一新……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是在农村地区建设 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 • 【解析】这段材料的核心内容是“改善农村居住环 境”,至于如何改善及改善后的新面貌等都从属于这一 核心内容。因此可把这个关键句作为开展美丽乡村建 设的意义。 • 【答案】示例:建设美丽乡村的意义:改善农村居住环 境。
调查结果: “乱丢垃圾”获得72%的投票,是国人心目中
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
答题思路: ①关注表头或标题 ②关注题干提示或暗示 ③横看竖看抓住数字特征
【漫画展示】
问题三: 结合以上材料,说说漫画的寓意和答题 思路。
考点:揭示漫画寓意 寓意:
这幅漫画揭示了那些在旅游胜地乱 刻乱画的可耻行为,告诫我们不要做这 类可耻的人。
非连续性文本
学习目标
1.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相关知识。 2.掌握重要题型解题思路和方法。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哪一种阅 读材料而言的?
连续性文本
一.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
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 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大多是由多种材 料组合,除了文字之外,还有图片、表 格、数据、统计图表等其他元素。
• 【例1】(2016·南平中考)某选手就此次比赛写 了一则消息,请你拟写标题。

3月18日至19日,第四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南平赛区选拔赛在政和县举行,来自全市初中校
12支代表队共60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比赛由南平
市教育局、南平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政
和县教育局、政和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政和
• 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10 个字) 本报青岛4月11日电 (记者宋学春)2014年青岛 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村开村仪式11日举行。 世园村总占地约5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 米,紧临世园会园区,位于青岛滨海公路和世园大道 交汇处,交通非常便捷。世园村开设了世园会特许产 品、青岛旅游纪念品专卖店,吸引了多家星级酒店和 20余家特色餐厅入驻,建设了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 应急保障设施,集种植加工、科研培训、旅游观光于 一体的茶博园,将为国内外宾客提供住宿、餐饮、购 物、办公、休闲等综合服务。世园村的规划设计、工 程建设、园艺景观、服务设施等体现了绿色、环保、 低碳的生态理念。
有意义的结论。
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 息的能力。
考点分析
★题型多样。 阅读题型以简答题为主,还有填空题、
选择题、开放题。
★选材多样。 多涉及社会热点问题。在内容上由多种
材料组成,信息量大,生活实用性强;文体 上强调各种文体的应用文综合应用。
★考点多样。 提取整合信息、分析与解释、评价与应用,信息提
• 莫斯科时间2001年4月30日11时59分(北京时间30 日15时59分),经过两天太空飞行后,载有人类第 一位太空游客美国人蒂托和两名俄罗斯宇航员的 “联盟TM-32”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到达目的地后,蒂托感慨地说:“我爱太空!”同 年2月,蒂托与俄航空航天局签订了赴国际空间站 旅行的合同,并为此支付了两千万美元。
角地区,但今天凌晨在北京刚刚确诊的一名七岁患儿
则进一步加重了公众对于疫情发展趋势的担心。截止
目前,病例虽然仍处于散发状态,没有发现人传人证
据,但感染来源和传播模式尚未确定,也尚无疫苗可
以应对。
在非典十周年之际,这一由禽鸟而引发的公共卫生事
件,再次考验着我国的疾控应急能力。对于这个由中
国首先面对的新型病毒,从2月25日上海首例患者就诊
据悉,此次大赛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支持单位为中国—东盟 博览会秘书处等。前9届大赛共评出前三甲42名“形象大使”,他们 在中国和东盟国家 • 礼仪文化交流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举办了100多场服务社会的 公益活动。
3. 中国——东盟礼仪大赛在京启动。
• (二)提炼材料主要信息(即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 方法一:寻找关键句。一则材料中往往有一句话是对全
关于“文明旅游”的主题阅读
【事件回放】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人数激增,2012年中国内地
居民出境超过8300万人次,2013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共9000多万
人次。随着中国人出境旅游的不断增多,一些游客乱丢垃圾、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