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演变
教师是社会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是青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教师职业道德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品格的完美,而且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是学生最直接的道德榜样,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道德高尚与否,关系到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社会进步和国家未来,其影响广泛而深远。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起源
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教育不发达,学校尚未出现,教育是伴随生产和生活过程进行的。担任教育工作的长者的职责就是言传身教地向他们传授种植、捕鱼、狩猎等方面的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由于人们当时定居在村庄里,教育开始变为广泛地教授知识,如在宗教仪式、舞蹈和部落的一般文化活动中向青少年传授各种知识,包括讲解本部落或本氏族的历史、英雄故事及各种传统和风俗习惯等。可见,当时只有一些教育活动中的粗浅的行为习惯和朦胧的师德意识。所以,这一时期是师德的萌芽时期。在中国,早在奴隶制时期就建立了官学,但比较简陋,而且具有“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性质。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代,生产关系急剧变化,各种学派应运而生,各派学者纷纷聚徒讲学,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学术观点,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私学由此兴起。在私学形成的过程中.专职教师开始出现,这时教师职业道德才真正产生。
二.奴隶社会的教师职业道
先秦时期是我国文化繁荣时期,在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这种形势下,出现了一大批文学游说之士,他们形成一个知识分子阶层,人数众多,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是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这些人中首推孔丘、墨
翟、孟轲、苟况等一批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在开办自由讲座、创办私学等教学活动中,对师德理论进行了论述。
孔丘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招收学生办私学,在师德教育中建立了一系列教育原则:在道德教育态度上.要求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良好品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精神;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强调教师要因材施教.对受教育者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要”;在道德修养方法上,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等,肯定师德的榜样作用,是道德教育思想中的一个进步。孔丘在这方面还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强调教师要博学多识,“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比较和反省,“见贤思其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强调教师要学与思结合,言与行一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孟轲对师德也有研究,并有丰富的经验。跟孔丘一样,他一生热心教育工作,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中一大乐事。在道德修养方法上,他主张教师应严格要求受教育者,坚持高标准;教师要采取启发诱导的方法来教育,“君子行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君子深造之以道,故其自得之也”;他也要求教师本人以身作则.以身示范,做出表率,“贤者以己昭昭,使人昭昭”。必须正己然后才能正人,教师说得再有道理,自己不去做,他的说服教育也就没有力量。孟轲关于师德的这些理论,在如今的师德教育中也是值得借鉴和汲取的。
苟况要求教师在道德修养上坚持努力,日积月累地提高,“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白得,圣心备焉”。他还特别强调师德修养的实践作用,“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
行之,学至行之而止矣”。这些道德格言已经永存于民族的道德宝库和民族精神中,永远不朽。
三.封建社会的教师职业道
秦统一中国,废除私学,推崇法家思想,坚持“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对前人的文化教育、道德思想遗产盲目排斥,采取了“焚书坑儒”的粗暴政策。
西汉思想家、道德学家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教化和赏罚同时并用,提出德威共济、恢复周礼、贤人政治、传经授书、信守师法等主张,并为汉武帝所采纳,从而大大发展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教育制度和教师道德。董仲舒还主张教师应该“化民成性”,明确指出封建社会的师德是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服务,是为封建统治者培养人才服务。
唐朝是我国文化教育的鼎盛时期,学校制度已相当完备,唐朝历代君主都十分重教重学,尊师重道,师德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唐代大思想家韩愈不仅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认为教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生、解释疑问的人;而且还提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超越性的特质,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时切勿嫉妒学生,要甘为人梯。这些对师德的见解,是值得我们很好地继承的。
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朱熹,一生讲学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师德理论。朱熹强调应把“修身”、“接物”作为教师道德修养的准绳。他认为“教师固然熟读深思而问辩之”,主张把“致和”和“笃行”融为一体;强调启发适时,教之以事,养得于心,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浅人深,逐渐领会义理,做到教人有序,专一有恒,严立课程,宽着意思,按照严密课程
计划,从容不迫地为学教人。从总的来看,朱熹的师德思想符合封建社会的“习惯性”,便于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用,同时也反映了统治阶级对教师的师德要求。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进入衰落时期。但这一时期仍然涌现出了一批进步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对一系列道德理论,其中包括师德理论进行了探讨。明代出身官宦世家的教育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要求教师通过教书育人来启发人的“良知”。他提出“学校之中,惟心成德为事”,教师应做到“庄严自持,内外合一”,辨明义理,“以身先知”,反对不顾儿童身心特点,把天真活泼的孩子教育成中规中矩的书呆子、小老头,束缚和摧残儿童身心健康。他主张教师用循循善诱和热情鼓励等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教育方法。这些师德要求是很有启迪意义的,值得吸取。
四.近现代社会的教师职业道德
清末改良派领袖康有为是19世纪末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驱人物。他对师德颇有研究,十分重视师德修养。他认为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缺乏自理能力,需要教师的照顾关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良好的德性学问,而且有慈母般的情怀。因此,他提出小学教师“当选任德性仁慈,威仪端正,学问通达者”。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思想还不成熟,自立性、持久性、自制力等还不强,常常出现有始无终、忽冷忽热、不守纪律等行为,更需要有德才兼备的教师进行指导,因此“中学之师,尤当妙选贤达之士,行谊方正,德性仁明,文学广博,思悟通妙,而又诲人不倦.慈幼有恒者方当此任”。作为启蒙思想家的康有为,针对不同教育对象而提出不同的师德要求,对选拔教师是极为严格的。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也极为重视教育工作,对教师职业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小学教员在社会上的位置最重要,其责任比大总统还大些”,为担负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