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之秦始皇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设计(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9fd06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f.png)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设计《秦始皇兵马俑》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秦始皇兵马俑》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3、4自然段),完成作业本作业。
2、了解兵马俑的阵容、神态。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4、用也许、似乎造句。
5、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
教学重点:1、用段意归并法归纳主要内容。
要做到语句简洁、连贯。
2、用似乎、也许造句。
教学难点:用似乎、也许造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激情入境:1、导入:在数千年文明中,有这样的一个奇迹,它是秦始皇兵马俑。
2、读课题,想读出什么感觉?3、用自豪的,充满惊叹的,历数沦桑的感情,用自己的声音,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找出重点:1、想看看兵马俑吗?欣赏作者用妙笔为我们铺开的介绍兵马俑的画卷。
2、快速轻声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兵马俑的?3、概括一下,写了什么?(板书:军阵神态)三、了解军阵,读出气势:1、考虑一下,四人小组读这段,可以根据角色怎样分配任务。
2、指名小组读,为什么?(了解总分总结构)3、分别读前锋,主体,侧翼和后卫三句话,掌握精锐,强大,灵巧稳固的特点。
4、根据军阵图分别指出这三类军士,并补充。
5、能根据图猜测一下当时他们是如何打仗的吗?6、是的,秦军依靠这支军队获得无数胜利,读一读作者如何盛情赞美军阵的。
7、补充内,快速阅读:1)介绍了几个俑坑?共有几个秦俑?2)兵马俑分为兵俑和马俑,这段提到几种兵俑?8、总结,好一个威武雄壮的兵马俑。
四、揣摩神态,训练句式:1、导游指引下,读第四自然段。
2、这些兵俑共有的特点是?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是什么意思?3、古代雕塑家将他们雕得像活的一样,作者又用高明方法把它们写活了,我们能把他们读活吗?4、介绍了哪几种,最喜欢哪个兵俑,划一划,读好它。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优秀10篇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2d693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d.png)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优秀10篇《秦兵马俑》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与各种兵俑的神态,使学生初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揭题导入:同学们,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了位于西安临潼的兵马俑后感慨: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
今天,我们也去参观一下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
1、课件播放图片:说说你看了图后有什么感受?2、带着你的这种感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了解大意1、快速阅读全文,想想全文主要介绍了兵马俑的什么?找找哪一段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
2、学生汇报:出示第3段: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指名读:说说“宏大,鲜明”的意思。
(宏大:巨大,宏伟。
鲜明:鲜活。
)三、研读主要内容1、课文哪里介绍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哪几段介绍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2、学生汇报。
3、过渡:让我们先睹为快,一起走进兵马俑,去仔细看看这些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吧!老师这里有个要求:(出示课件)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4~8小节。
思:想想这几段共介绍了几种兵马俑?议:向同桌说说你印象最深的是哪种?为什么?4、交流汇报:⑴将军俑:说说自己对将军俑的印象。
随机理解:身材魁梧,昂首挺胸。
⑴武士俑、骑兵俑:说说自己的感受。
⑴陶马:指名读。
闭上眼睛,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用鼻子闻一闻,你似乎又闻到了什么?5、小结:对呀,那一匹匹战马,似乎让我们闻到了浓浓的硝烟味。
让咱扪连起来读读这句话。
6、古代的工匠们把一个个兵马俑制作得像真的一样,作者又写得如此栩栩如生,那同学们也要读得活灵活现。
全班齐读4~8小节。
7、哪里看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相机理解:鸟瞰,统率,南征北战,所向披糜。
师:当我们站在巨大的兵马俑坑前,放眼一览那威武军阵时,都会为之惊叹!你能读出自己的这种情感吗?8、齐读第二段。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优秀5篇)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30de4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9.png)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优秀5篇)《秦始皇兵马俑》教案篇一一、整体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的意思。
能用“壮观”、“栩栩如生”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3、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⑴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的价值。
⑴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主要内容。
三、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释题,课件导入,初步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壮观;初读课文,加深印象;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切实感悟秦佣的特点。
(重点为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复习回顾,加深印象;学习余下的课文,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在考古的价值;整体理解课文,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主要内容;读写结合,课外延伸。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能审清题意,初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新词。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说出第3自然段的写作顺序和作者观察兵马俑阵容的顺序。
2、情感目标:通过情境的创设,朗读的体验,切实感悟秦始皇兵马俑栩栩如生的神态、威武雄壮的阵容。
3、过程与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
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营造氛围,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体验文本、自主学习,从而能切实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切实感悟秦始皇兵马俑栩栩如生的神态、威武雄壮的阵容。
教学过程:一、揭题、审题。
1、导入:中国有一个奇观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你知道吗?板书:世界第八大奇迹提问:秦始皇是谁?兵马俑又指什么?2、师:围绕这个课题,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师引入: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兵马俑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它为何会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拨开历史的尘埃,去领略秦始皇兵马俑的神奇与壮观。
一起看一段录象吧。
2、播放课件(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短片介绍),形成兵马俑的表象后,说说“秦始皇兵马俑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秦兵马俑教案详案
![秦兵马俑教案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3a639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5.png)
秦兵马俑教案详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过程及历史背景。
(2)认识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
(3)学会欣赏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2)运用比较、联想等方法,探讨兵马俑与古代战争、军事制度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历史、探索未知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兵马俑的发现过程及历史背景。
2. 兵马俑的艺术特点:(1)造型逼真、生动,具有很高的写实性。
(2)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展现了秦军的气势。
(3)陶俑面部表情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3. 兵马俑的文化价值:(1)反映了秦代的军事力量和战争观念。
(2)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创造力。
(3)为研究秦代历史、军事、服饰、雕塑艺术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兵马俑的发现过程及历史背景。
(2)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2. 教学难点:(1)兵马俑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2)如何欣赏和评价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兵马俑的发现过程、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2)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兵马俑与其他时期雕塑艺术的异同。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兵马俑的相关话题进行讨论。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兵马俑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实物模型:展示兵马俑的复制品或模型。
(3)纸质资料:分发相关文章、报告等资料,供学生阅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过程。
(2)提问:你们对兵马俑有哪些了解?2. 讲授新课:(1)详细讲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 教案教学设计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bd9c29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1.png)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背景知识,包括秦始皇的历史地位和兵马俑的发现过程。
学习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如造型、雕塑技巧和装饰风格。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兵马俑的见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例如绘制或制作自己的兵马俑作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引导学生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秦始皇兵马俑的背景知识和文化价值。
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雕塑技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和思考。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图片、视频和教学资料。
准备绘画或制作兵马俑的器材和材料。
第一章:秦始皇兵马俑的背景知识1.1 引入:介绍秦始皇的历史地位和兵马俑的发现过程。
1.2 教学内容: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和兵马俑的挖掘过程。
1.3 学生活动:听讲并提问,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背景知识。
第二章:兵马俑的艺术特点(一)2.1 引入:展示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2 教学内容:讲解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如比例、表情和服饰。
2.3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记录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三章:兵马俑的艺术特点(二)3.1 引入:继续展示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3.2 教学内容:讲解兵马俑的雕塑技巧和装饰风格。
3.3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记录兵马俑的雕塑技巧和装饰风格,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四章:创意表达4.1 引入: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例如绘制或制作自己的兵马俑作品。
4.2 教学内容:提供绘画或制作的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3 学生活动:进行创意表达,绘制或制作自己的兵马俑作品,并进行分享和展示。
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引入:总结秦始皇兵马俑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ad5b2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13.png)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背景知识,包括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
学习如何欣赏和分析雕塑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兵马俑的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兵马俑的背景知识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和发掘过程。
兵马俑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
2. 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分析观察和分析兵马俑的雕塑技巧和风格。
探讨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三、教学方法1. 观察和分析展示兵马俑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特点。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讨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观察、分析和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提高课堂互动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沟通和分析能力。
关注学生对兵马俑的理解和表达,以及对文化遗产的态度和价值观。
五、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和视频,供学生观察和分析。
2. 教材和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
3. 网络资源:提供一些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网站和在线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利用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简要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探究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兵马俑的图片,注意其造型、表情、服饰等细节。
分析兵马俑的艺术风格,如写实、抽象等,并讨论其艺术价值。
3. 了解兵马俑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和发掘过程,让学生了解其历史意义。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优秀6篇)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84e14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c.png)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优秀6篇)《秦兵马俑》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的了解和感受。
二、教学思路本课两个学习活动分别有两大学习重点,一为了解考古常识,扩大知识面,并形成崇尚文明、珍惜文化遗产的态度;二为掌握欣赏评述珍贵文物的一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活动一”教学程序可为:交流讨论——欣赏分析——仿照捏制——小结评述。
课前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搜集关于兵马俑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和考古相关的故事资料。
上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交流,结合教材,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清理还原以及保护的过程。
回答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
如:珍贵的`文物是从何而来的?考古工作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兵马俑的发现者是谁?兵马俑在造型上有何特点?秦俑兵阵除了造型各异的兵马俑外还有一些什么珍贵文物?等等。
教师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针对学生讲述不完整、不准确的地方进行小结。
接着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不同造型的“兵马俑”图片,进一步了解关于兵马俑的知识,欣赏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欣赏后就可让学生仿造兵马俑造型开展泥塑活动。
制作完成后教师可将全班同学制作的兵马俑集中组成方阵,讲评小结。
“活动二”教学程序可设计为:收集资料——尝试评述——描绘细节——交流讨论——欣赏评述——拓展延伸。
课前学生在网上或图书馆搜集教材上提供的文物的资料。
小组同学按照书上提供的评述方法,互相尝试评述其中感受最深、了解最多的文物。
接着还可用线描的方法,描绘文物的精美细节或外形,进一步感受文物的艺术性。
然后再交流感受,选一名同学做代表总结发言。
最后教JJ币可给学生看更多经典的文物,布置课后学生到当地的博物馆、文物市场去了解几件最感兴趣的文物,并运用所学写一篇调查欣赏报告。
三、教学选择1、有条件的学校可带学生直接到博物馆去参观学习,真实地、全方位地欣赏各种文物。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优秀6篇)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96b5a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9.png)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优秀6篇)秦兵马俑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课前准备: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时间:二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导入新课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思考: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三、检查、交流: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
2、意思: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
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
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
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
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
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
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朗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1)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写将军姿态。
(5)写武士姿态。
(6)写骑兵俑姿态。
(7)写车兵俑姿态。
(8)写弩手姿态。
(9)写马俑姿态。
(10)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1)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a47da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6.png)
(3)兵马俑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反映:分析兵马俑所反映的秦代军事制度、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等,加深学生对秦朝社会历史的认识。
举例:兵马俑的军事编制、服饰、武器等。
2.教学难点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巩固: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及其在秦朝时期的实施,认识秦始皇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秦始皇兵马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秦始皇兵马俑》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这一历史话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实践活动、小组讨论和总结回顾等环节,我尽力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这使得学生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运用了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兵马俑的艺术魅力。同时,对重点、难点内容的详细讲解,也有助于学生们掌握核心知识。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理解不够深入,今后我需要更加注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既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又使他们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秦始皇兵马俑的认识。但从课堂反馈来看,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可能存在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导致讨论不够充分。今后,我需要在活动设计时更加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五篇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26018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8.png)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五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五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五篇1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找关键语段理清文章脉络。
2、通过填写学习单、观察说话等方法,感受课文用词准确,抓住特点、观察想象等写作上的特点,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读文品句的过程中,指导情感朗读,体会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1、第五单元,围绕着我国的“世界遗产”这一主题,我们开展了丰富有趣的综合性学习。
在课堂里我们感受了长城的气魄雄伟、品味了颐和园的秀丽风光。
那么现在,同学们,你们已经清楚地知道什么是世界遗产了吗?(PPT)一起看大屏幕。
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一读。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是呀,世界遗产必定是罕见的、无法替代的,具有突出的价值。
2、1987年12月,我国又一个珍贵的历史文物,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秦兵马俑的风采。
带上序号,一起读课题。
3、那么俑是什么意思呢?俑在字典中的解释:古代陪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
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陪葬的军队官兵和战车战马的偶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那么秦兵马俑到底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想想兵马俑给你怎样的印象?2、谁能用文中的语句说一说?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 教案教学设计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105a8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2.png)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背景、历史意义和艺术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秦始皇兵马俑的背景、历史意义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PPT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 引导学生关注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其艺术魅力。
2. 引导学生观察秦始皇兵马俑的细节,分析其艺术特点。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播放秦始皇兵马俑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
2. 引导学生分析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展开讨论。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欣赏秦始皇兵马俑。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全面了解了秦始皇兵马俑的背景、历史意义和艺术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但在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价值方面,仍需加强指导和启发。
六、教学活动:制作兵马俑模型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加深学生对兵马俑外观特征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活动准备:各色纸张、剪刀、胶水、订书机、画笔、颜料等手工材料。
活动过程: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手工材料。
2. 引导学生参考兵马俑的图片,讨论并设计自己的兵马俑模型。
3. 学生动手制作兵马俑模型,可以自由发挥,加入自己的创意。
4. 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秦兵马俑》优秀教案
![《秦兵马俑》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200f0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7.png)
《秦兵马俑》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历史背景及艺术价值。
学习欣赏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文物,提高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文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及艺术价值。
2. 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造型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兵马俑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
2. 如何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提前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基本信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学生分享提前了解的兵马俑相关信息,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学习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造型技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实践环节学生尝试创作兵马俑风格的雕塑作品,锻炼动手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评价。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创作体验,提高保护文物的意识。
6.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兵马俑的作文,表达对兵马俑艺术的认识和感受。
7. 板书设计秦始皇陵兵马俑历史背景:秦朝统一六国,秦始皇陵陪葬品艺术特点:真实生动,栩栩如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价值:反映秦代雕塑艺术水平,领略古代军队风采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教师展示其他时期的雕塑作品,如汉朝、唐朝的雕塑,让学生对比分析秦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学生通过对比,总结不同历史时期的雕塑艺术特点。
2. 文化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秦兵马俑所反映出的秦代社会文化背景,如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04f97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7.png)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珍爱国宝秦始皇兵马俑》一课内容虽然抽象,但它并不孤立存在。
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始终抓注了与学生切身感受相关联的一条线:《有趣的汉字》、《认识图形标志》、《民间玩具》等,基本遵循了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的发展顺序。
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它强调的不是对形象的把握,而是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和观察雕塑作品的点、线、面及色彩,了解古人雕塑的杰出水平,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培养学生爱护祖国珍贵文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认识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操作领域:用简洁和朴素的语言与兵马俑沟通用角色体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觉。
3.情感领域:引导儿童大胆想象和创造性地与欣赏对象进行沟通和对话,激发学生对祖国拥有的珍费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认识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提高对色彩、线条和形状的感悟能力难点:指导学生认识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艺术的表现手法,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特色。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视频导入师:今天我们来到一个两千多年前的朝代,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古代的战争片吗?我们先来看一个纪录片。
2. 出示课题师:这支威武之师是来自于谁的军队?生:秦始皇师:非常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秦始皇陵兵马俑。
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二)讲授新课1、秦始皇介绍师:谁来介绍一下秦始皇?通过动画了解秦始皇的成就。
2、什么是俑?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
奴隶主死后用奴隶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
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3、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提问:短片中提及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如何被发现的?师:1974 年 3 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
人美版第11课:中国古代雕塑——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精简思路收藏)
![人美版第11课:中国古代雕塑——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精简思路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d7f1b9c558fb770bf68a55a5.png)
人美版第5课:中国古代雕塑——秦始皇陵兵马俑作者:小郭老师呀一、教学目的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基本概况和艺术特征。
2、动手体验雕塑的一般制作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古代随葬的俑反映了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现在社会也仍有纸人随葬的封建迷信活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对此有批判认识。
三、课程导入:(一)你知道的中国古代雕塑有哪些?引入中国古代雕塑分类: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兵马俑则是陵墓雕塑雕塑的代表之一。
(二)知识问答:1、陵墓与坟墓的区别陵墓较坟墓的考古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等会更高。
2、“俑”的定义及产生用来代替活人殉葬的偶人称之为“俑”,“俑”的出现既是当时社会的进步,亦是对劳动力的保护。
四、新课教授:(一)世界上最大的陵墓雕塑群——秦始皇兵马俑1、陵墓概况陵园总面积: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一个故宫相当于100个标准足球场)兵马俑位置及面积:陵园东侧150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场)2、陵墓特点(1)大:规模宏大,已挖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000多平米,足有50个篮球场之大。
(2)多:兵马俑数量之大达8000多个,阵容整齐,排列紧密,气势恢弘。
(3)精:对细节的精微刻画。
(4)美:不同的俑有不同的精神气质,体现了人的自然美、朴实美。
3、制作过程第一步,分不同动作,做出四肢;第二步,分不同样式,制作身体;第三步,分不同姿势,四肢与身体接上;第四步,制作头和五官;第五步,俑身上开洞,放入窑内焙烧。
第六步,着色;第七步,头和身体接上,制成。
(二)学生动手体验用教师分发的纸粘土代替陶泥,参考兵马俑的制作方法来进行一个迷你版的人物塑形,一起来感受兵马俑人物雕塑的一般制作过程!(三)点评及本地教材链接点评学生作品借此机会提及吴川本地泥塑历史(四)课堂总结秦始皇陵兵马俑艺术智慧与实践的结晶,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秦俑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艺术美,更有一种民族的团结美和创造美,我们应该引以为傲并将它们延续下去。
秦兵马俑教案5篇
![秦兵马俑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02725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d.png)
秦兵马俑教案5篇秦兵马俑教案篇1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积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并应用相关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1、师生搜集秦兵马俑相关图片,文字资料,有条件可制作。
2、学生课前朗读课文三至五遍,不懂的词语查一查字词典。
教学过程一、以预习为起点,让学生畅谈预读的感受1、了解学情,研读课题。
从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人手,营造初读交流的氛围:从你们的眼睛和神情看,预读了课文19课《秦兵马俑》(板书课题),一定有感受要说,是这样的吗?先引导学生读题(可相机出示挂图),并让学生说出对课题的理解(注意弄清“俑”的意思),再交流预读的突出感受。
2、畅谈感受,板书词语。
在交流感受时,可让学生板书自己概括的重点词语,如“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世界第八大奇迹”等。
从整体上基本把握课文。
老师在学生充分畅谈的基础上因势点化,抓住“举世无双、世界第八大奇迹”等相关词语切人,引学生自主探读课文。
3、从读强化,检查识字。
可用生字卡片了解并巩固识认。
检查中,注意引导学生对多笔画字(如“瞰、率、靡、魁”)辨形认读,要求读正确。
二、以自读为重点,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精彩1、读出理解(重在读懂):鼓励学生选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读书,并提示学生用好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图片等信息读懂课文,注意发现并积极向自己提出问题。
在充分自读中主动找同学交流互助。
2、读出见解(重在品味):点拨学生在读中注意图文结合,并在自己认为印象深刻和最能吸引自己的句段处多读多品多想,对精妙的词句要读出自己的见解与发现。
如“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是承上启下句、概括了课文主要内容、其中三个词点出了秦兵马俑的突出特点);又如第九自然段中的排比句;再如“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的“绝无仅有”等。
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教案设计
![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cb636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2.png)
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教案设计学习流程:一、交流资料、释题引趣根据查找的资料对秦始皇陵兵马俑进行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第一家皇家陵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而著称于世,1974年以来,共出土兵马俑7000多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引起全世界的震惊与关注。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二、预习检测1、把课文读通、读准2、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并用它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提醒同学们难读的字、词。
三、阅读导学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1、“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大军”有什么特点?2、“秦始皇陵兵马俑”有怎样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和令人惊叹的制作技术?3、面对气势恢宏的兵马俑,你感受到了什么?仿佛听得或看到了什么?四、自主学习六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案时间:主备:参备:序号:2-5-1五、合作交流六、展示点拨1、“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大军”气势宏伟、规模宏大、结构严整。
2、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高超艺术体现在:传神、栩栩如生、神情各异制作艺术令人惊叹,体现在:四道工序(制作粗胎、细塑、装窑烧制、彩绘)细致严谨3、秦始皇陵兵马俑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金戈铁马的壮观,以及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七、拓展延伸任选一题:1、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段落。
2、整理自己搜集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相关资料。
3、以“秦始皇陵兵马俑想到的”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学习小结:(谈收获和困惑)第二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设计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18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
教学重点运用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教具准备: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一、边揭题边审题。
秦始皇谁知道?(公元前295一前210年),姓赢,名政,是秦王朝的建立者:“俑”指什么?(古代殉葬的偶像)兵马俑又指什么?(古代瓷制成的兵马殉葬的偶像。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 教案教学设计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c49909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a.png)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背景知识,包括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2. 帮助学生掌握兵马俑的特点和制作工艺,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兵马俑的艺术价值,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教学道具和实物模型。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准备笔记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简要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背景知识。
2. 探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兵马俑的特点和制作工艺,让学生深入了解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3. 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研究,让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共同完成对兵马俑的研究报告。
4. 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报告,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讨论。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选择一个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进行欣赏和分析,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制作一份手抄报或PPT,向其他同学展示。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研究报告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秦始皇兵马俑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审美鉴赏能力。
2. 评价方法: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3.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研究报告的深度和质量、课后作业的创新性和表达能力等。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品展览,让学生亲身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魅力。
2.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秦兵马俑》的教案设计
![《秦兵马俑》的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08a82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5.png)
《秦兵马俑》的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考古价值;(2)学会欣赏古代雕塑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兵马俑的艺术特色;(2)运用比较分析法,了解兵马俑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地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珍惜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考古价值;2. 兵马俑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地位。
三、教学难点:1. 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独特性;2.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文化价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简要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过程及其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兵马俑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地位;(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欣赏与分析:(1)组织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实物或图片;(2)引导学生从造型、线条、色彩等方面分析兵马俑的艺术特点;(3)教师点评,总结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认识和感受;(2)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艺术价值。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深入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考古价值;2. 选取一幅中国古代雕塑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并与兵马俑进行比较。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欣赏实物兵马俑,增强学生对兵马俑的认识;2. 邀请专家讲座,深入讲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艺术价值;3. 开展兵马俑主题的绘画、雕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11课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秦始皇兵马俑》
[课型]欣赏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学指导思想:
陵墓雕塑艺术是在中国特定历史环境中形成的文化现象,但是它离现代学生的生活较远,教学中以介绍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为主以了解文化背景为辅,围绕课本中的雕塑作品进行,从对经典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作品进行分析讨论,从具体作品入手,了解陵墓雕塑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全面了解我国雕塑艺术的优秀艺术传统。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情感。
二、教材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中国自秦汉以来,盛行厚葬、。
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灵魂升天,而且也能向生前那样继续拥有权力和享受豪华的生活。
故帝王贵族、佛教僧侣生前不惜花费巨资修建陵墓,开山凿佛,不仅在地下修筑巨大的墓室,有的还在地面上修豪华的建筑,而且在墓前设置显示地位与权利的石柱、石人、石兽等雕刻群,在石窟崖壁开凿石窟,塑造佛像,以弘扬佛法。
例如:陵墓雕塑就充分体现出墓主人死后,还在墓中放置大量的随葬品和俑。
由于统治者掌握一直垄断当时最优秀的工匠和最好的物质材料,并派专人负责监制,所以包括陵墓地面雕刻和
陵墓内的陶俑在内的陵墓雕塑集中体现了当时雕塑的最高艺术水平,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陵墓建筑分为地面和地下两部分,地面上有坟墓和祭祀建筑群,配合地面建筑陈设在不同位置的各种石雕,称为地面上的雕塑。
地下雕塑为地下墓室建筑,则是地下墓壁面上的石刻,砖雕的浮雕以及画像石画像砖等,地面上的陵墓雕塑,最为常见,规模宏大,成就突出。
2、学生情况分析:
高中学生思维灵活,更加理性,懂得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分析,辨别。
他们喜欢主动思考问题,不喜欢教师照本宣科。
因此,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多欣赏不同形式的雕塑作品,感受和体验雕塑作品的美感,学会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艺术作品。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秦始皇兵马俑艺术及其特点,掌握相关的知识、雕塑语言。
能力目标:能运用相关的雕塑知识和术语对秦始皇兵马俑的作品加以分析并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情感目标:能积极参与秦始皇兵马俑学习,感受体验秦始皇兵马俑的美感,主动地去尝试雕塑制作,体会雕塑的艺术特点。
感
受秦始皇兵马俑的博大精深,保护传承民族文化。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秦始皇兵马俑艺术特点,通过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
发学生理解秦始皇兵马俑特点;以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秦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