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农业现代化
华西村的经验和教训对新农村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华西村的经验和教训对新农村建设有何借鉴意义一、华西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华西于1961年建村。
四十多年来,在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人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服务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建设了一个富裕、文明、幸福、和谐的新农村。
近年来,华西村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等殊荣。
并被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誉为“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发展道路坎坷曲折。
七十年代初,华西村仅有667人,土地面积845亩,欠债1.5万元。
面对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吴仁宝团结带领华西人,投入了27万个劳动日,搬掉了984条田埂,削平了57座土墩,完成了110多万土方,把原来1200多块七高八低的零星田块,改造成了高产稳产农田,至1972年全村粮食亩产超过一吨粮,成为“全国农业先进单位”。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创办小磨坊,到七十年代创办小五金,吴仁宝又率领华西村人悄然发展起村级工业,至改革开放前,华西村已拥有固定资产100多万元,银行存款100多万元,完成了第一次资本原始积累。
1992年3月,与上钢二厂签下了合作协议,一年后上钢二厂与华西联营的申华线材厂建成投产。
从1994年起,该厂以每月2.5万吨的产量投放市场,成为华西村发展史上第一个10亿元级企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吴仁宝大胆上马热轧带钢,并使之一举成为华东地区的龙头老大。
1999年,“中国农村第一股”——华西村股票在深圳上市,筹资2.9亿元,逐步拥有了钢铁、纺织、旅游等多个优势产业群,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成为华西村加快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在强烈的发展意识和科学的发展理念下,华西村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四大步:“七十年代造田”,成为农业样板村;“八十年代造厂”,实现农村工业化;“九十年代造城”,实现农村城镇化;“二十一世纪腾飞”,实现农村现代化。
华西村学习心得
华西村学习心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总结计划、自我介绍、自我鉴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articles, such as insights, letter of understanding,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plans, self introduction, self-evalua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other sample article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articles, please stay tuned!华西村学习心得华西村学习心得(通用5篇)华西村学习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华西村学习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华西村学习心得(通用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关于南街村、华西村、小岗村的实地调查和比较研究
关于南街村、华西村、小岗村的实地调查和比较研究【摘要】通过对比分析南街村、华西村、小岗村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经验,可以使我们对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条件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从而为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启发。
【关键词】外方内圆集体经济规模优势南街村、华西村、小岗村都是我国十大闻名村庄。
但是,这三个村庄不仅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历程。
认真考查它们各自的发展路径能够为我们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一些新的启发。
接下来,笔者就在描述三个村庄不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制度经济学的分析。
一、南街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经验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改革开放以前只不过是一个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贫困村庄。
然而,改革开放后经过短短数十年的时间,该村一跃成为河南省第一个红色亿元村。
由于其如此惊人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特殊的文化、管理理念,南街村受到很多学者的青睐和关注。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南街村带来了新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使得南街村将村里仅有的两个小砖厂和面粉厂承包给了个人,从此,南街村人结束了靠工分吃饭的生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促进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解决温饱起到了重大作用,这一制度的最初实施,也给南街村人民带来了实惠,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而发展。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这一制度遇到了新的问题和矛盾。
这主要表现为随着农业生产边际效率的下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对农业的投入减少了,有的干脆把土地转包给亲朋好友,更有甚者让土地完全荒芜。
到1985年粮食亩产量只有500多斤,农业陷入了全面萎缩的局面。
不仅农业生产如此,南街村的工业生产也经历了从集体经营到个体承包再到集体经营的曲折过程。
1981年,南街村把村里的两个小砖厂和面粉厂承包给个人。
承包制的推行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企业承包使少部分人发家致富了,但广大人民群众连基本的工资都不能保证,村民怨声载道。
华西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华西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村庄概况华西村地处江南水乡,自然环境优美,土地肥沃,气候宜人。
村庄内肩负了悠久的历史底蕴,有着古老的村落建筑和传统的民俗文化。
同时,村庄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等。
二、村庄发展现状1. 村庄基础设施滞后。
村庄内部道路狭窄,排水不畅,村民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依然主要靠井水,没有自来水供应。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也不完善,存在环境卫生隐患。
2. 村庄产业结构单一。
华西村现主要以传统的农业种植业为主,农民收入普遍不高,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
而且,村庄内部缺乏一些现代服务业,无法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3. 村庄文化传承有待加强。
尽管华西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村庄内部的传统文化传承受到了冲击,需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传承。
三、可行的发展方向和路径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和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推动村庄道路改造、排水设施升级、自来水供应等项目的建设,改善村庄基础设施条件。
2. 多元化发展产业。
可以通过引进一些现代服务业,如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增加村庄内部的就业机会,提高村民收入;同时可以发挥当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积极开展现代农业种植和加工业。
3. 加强文化传承和保护。
可以通过政府资助和社会组织参与,建立华西村传统文化保护基地,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和传承工作,让村民们对村庄的历史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结语通过对华西村的实地调研和深入交流,我们对该村的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华西村在未来能够继续发展壮大,挖掘自身资源优势,走出一条适合自己村庄的发展道路。
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助力华西村的发展,让村民们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图片记录华西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迁史
图片记录华西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迁史2008-11-14 10:11:41来源: 新华网华西村原来的面积是0.96平方公里,刚好是国土面积的千万分之一。
在这块土地上,“老书记”吴仁宝苦心经营数十年,造就了一个极具标杆意义的农民乐土——“天下第一村”,吴仁宝本人也藉此成为众人眼中的不老传奇。
如果说当代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巨变是一个尚在延续的“大故事”,那么江苏省江阴市的华西村就是其间人们不得不翻看的篇章。
在这个篇章里,它有着足够精彩的曲折和悬念。
一方面,人们艳羡并诧异这个苏南小村庄所取得的非凡经济成就;另一方面,人们更费解于数十年潮起潮落风云变幻中,华西村何以能屹立潮头“红旗”不倒。
这是华西村昔日仅有的一家小商店(1969年5月摄)。
新华社发(陈宝金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改革开放30年来,实现了发展、美丽、幸福“三大变”,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庄,发展成农工商并举、年营业收入达450亿元,户户住别墅,家家有汽车,人均存款超过百万元的“天下第一村”。
目前,大华西村面积达35平方公里、村民3.5万人。
这个眼前富饶美丽的村庄在60年代建村时,面积只有0.96平方公里、人口667人,集体积累1764元,人均分配只有53元。
这组反映华西村历史的照片,再现了这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当时生产、生活的情景,纪录了华西人几十年来艰苦创业,由穷变富、由弱变强的历程。
改革开放30年:在美丽的华西村做幸福的华西人一名女工在华西精毛纺厂工作(10月28日摄)。
华西精毛纺厂现有员工1800余名,形成了年产中高档精纺呢绒8000多个品种的生产能力。
新华社记者王颂摄村民们来自不同地方,但都扎根在了这一片土地——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
这个在1961年只有667人的小村庄,通过组合周边村庄,引进外来人才,今天已发展成为拥有 3.5万村民的“大华西”。
村民们在华西的钢材、纺织、生态农业、旅游业等多种产业中各尽其能,用各自的劳动实现了村集体的共同致富。
华西村发展史
江苏华西村简介与介绍华西村建于1961年,现有人口30340人,面积30平方公里。
40多年来,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发展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华西特色发展之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示范和表率。
近年来,华西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等先进荣誉称号,并誉为“天下第一村”。
华西村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努力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
现已形成钢铁、纺织、旅游三大产业,拥有固定资产62.77多亿元,八家上市公司,1000多个产品,2004年国税开票销售260.31亿元,今年将超300亿元。
华西村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全村都是富裕户,资产最少100多万元,最多1000多万元。
全村实行农村养老、医疗保障和免费教育、口粮补贴、职工送股等制度措施,实现“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优教不忘小,生活环境好,三守促勤劳,小康步步高”。
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把周边16个村纳入大华西,实现共同发展,还建立了2个省外华西村,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评价。
华西村坚持“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努力实现“物质精神双富有”,村里各种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还建立了全国独一无二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华西特色艺术团、华西之路展廊等宣传教育载体,抓好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技能培训和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村民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文明新风吹遍全村。
华西村坚持环境优先、和谐发展,通过优化环境、绿化环境、净化环境和美化环境等途径,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国际环境质量认证的村庄,被誉为“中华环保第一村”。
华西村坚持依法治村、民主建村,运用法律手段和民主程序,做到依法办事,制度管人,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广泛调动村民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规范有序、协调稳定、人心所向的社会局面。
赴华西村等地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走特色发展之路——赴华西村等地学习考察心得体会2019年5月中旬,我们随进行了学习考察。
在华西村考察虽然时间不长,但通过相关人员介绍,实地参观华西村的村容村貌、农户家庭、基础设施建设、公园展馆,我们深刻感受到,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当之无愧。
华西村位于无锡江阴市的东南,1961年建村之初华西村,当时只有面积0.96平方公里,120户、667口人,集体资产2.5万元,外债1.5万元,人均收入不足54元;而如今的华西村面积30平方公里,村民3万多人,流动人口近3万人。
五十年来,华西在全国获得了许多第一,第一个电话村、彩电村、轿车村、空调村、手机村、电脑村、别墅村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在华西村,我们感觉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华西村确实是榜样、是标兵。
从“生产发展”来说,华西70年代造田,实现农业现代化;80年代造厂,实现农村工业化;90年代造城,实现农村城市化。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华西村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近百亿,年销售额超500亿。
“华西速度”令人惊叹。
提到华西,不得不提到他们村办集体集团——华西集团。
1994年,华西村组建华西集团,到今天已有1000多个品种产品,注册商标44个,创出了“华西”、“仁宝”等品牌,华西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含金量极高的“中国驰名商标”,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目前,该村已经形成了工业、商业、建筑业、旅游业四大支柱产业。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没有一个村可以与华西村相比肩。
从“生活宽裕”来说,华西的村民生活宽裕。
他们的衣、食、住、行,样样都全了。
特别是从“行”和“住”来说,华西村民最少的人家有1辆轿车,最多的人家3辆;村民家家住400到600平方米的别墅。
塔群公园的九座塔分别承担了体检、培训、娱乐、服务、养老等功能。
华西实行的是公私合作制,集体控股,个人参股,享受分红,采取“少分配、多积累;少拿现金、多入股”的分配形式。
1998年4月20日,江泽民同志到华西村视察时,称赞:“华西人民幸福、幸福、真幸福!”从“乡风文明”来说,在华西村处处洋溢着文明富裕,社会和谐的氛围,村里成立了“精神文明开发公司”,成立特色艺术团(下设京剧、越剧、锡剧、歌舞、杂技5个分团)。
华西村的故事
华西村的故事
华西村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郊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村庄。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华西村的经济状况非常落后,村民们生活贫困,缺
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教育资源。
然而,在1982年,一位名叫陈启宗的村
民回到华西村,带来了一些新的想法和技术。
他开始推广农业科技,教导
村民如何种植高产的水稻和蔬菜。
他还鼓励村民自己创业,开设小型工厂
和企业。
陈启宗的努力逐渐取得了成效,华西村的经济状况开始逐渐改善。
村民们开始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华西村的成功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和学习,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典型案例。
如今,华西村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小城镇,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
和教育资源。
它也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
验当地的文化。
华西村的成功经验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其他地区,成为了中
国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参考。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
华西村40多年来,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 发展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华西特色发展之路,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示范和表率。现已形成钢铁、纺织、 旅游三大产业,拥有固定资产62.77多亿元,八家上市公司, 1000多个产品,华西村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全村都是富裕户, 资产最少100多万元,最多1000多万元。全村实行农村养老、 医疗保障和免费教育、口粮补贴、职工送股等制度措施,实现 “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优教不忘小,生活环境好,三守 促勤劳,小康步步高”。通过“一分五统”,又把周边16个村
纳入大华西,实现共同发展,还建立了2个省外华西村。
选举的方式全票当选为新一届村党委书记。不仅如此,在华西
村,从村长到厂长,都由村民直接参与投票选举。
决 策 的 民 主
华西的事情,要全体老百姓说了才算。华西村每周要召开全体 村民大会,每天都开关键人碰头会。村民们说:“因为我们的 会是分析会、决策会。会议主要任务有两条:一是提出问题; 二是集中大家的智慧解决这些问题,效率很高。村党委副书记 瞿全兴说:“我们几乎每天晚上开会,讨论怎样才能使华西科 学发展,这不像一些国家的议会吗?我们大家聚在一起我讲、 你讲、他也讲,然后定决策,这不是民主吗?其实,会议不在 多少,关键是能否产生效益,发挥作用。”
在村党委领导下,村民委员会根据国家宪法和有关法 律,结合华西村的实际,经过民主讨论,多次修订,制 定了《华西村村规民约》。《华西村村规民约》规定了 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甚 至细化到爱护花草树木之类的小事。由村民大会和职工 大会通过,以决议形式固定下来,从而把分散的人凝聚 成一个和谐团结的群体,人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自 我管理,自我约束。在华西村不是吴仁宝说了算,而是 法律和民主说了算。
国内休闲农业发展经典案例
国内休闲农业发展经典案例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6年第11期1 江苏华西村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的华西村依托休闲农业成为全国闻名的现代化示范村,其推出的“农家乐趣游”、“田园风光游”、“休闲生态游”等旅游产品满足了都市人们体验农家生活、追求休闲、度假的需求,同时开辟了农家乐特色游。
住传统农舍、烧传统锅灶、用传统厨具,自钓活鱼、自摘蔬菜、自饮自娱,让城市游客不仅尝到鲜美地道的农家菜,也感受到农村和农家生活的新鲜和乐趣。
这丰富了休闲农业发展的内容,也为华西村提供了一个有效致富之道。
可借鉴之处:传统特色项目的深度挖掘,产品多样化发展。
开展了“农家乐趣游”、“田园风光游”、“休闲生态游”的同时,通过住传统农舍、烧传统锅灶、用传统厨具,自钓活鱼、自摘蔬菜等方式体现了乡村特色。
2 成都:“五朵金花”以花卉产业为载体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五朵金花”是成都锦江区三圣乡的五个村雅称。
采取自主经营、合作联营、出租经营等方式,该区域的农户依托特色农居,推出休闲观光、赏花品果、农事体验等多样化的休闲农业项目,现已形成了红砂村的“花乡农居”、幸福村的“幸福梅林”、驸马村的“东篙花园”、万福村的“荷塘月色”、江家村的“江家菜地”等著名休闲农业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成为休闲农业开发的典范。
可借鉴之处:发挥区域合作优势,突出主题产业载体,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瓶颈之一就是力量单薄,无论是资金、基础设施还是所依托的景区资源,这已基本上成为每个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相关问题,所以在“五朵金花”的案例中,将五个村子联合起来,以花卉产业为载体的发展模式为乡村旅游的区域合作发展、增加项目发展的凝聚力提供了突破口。
3 嘉善休闲农业嘉善县通过积极培育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形成了以碧云花园为代表的农业园区型,以浙北桃花岛为代表的基地拓展型,以汾湖休闲观光农业带为代表的资源景观型,以祥盛休闲农业园、龙洲休闲渔业园为代表的特色产品型,以西塘荷池村、陶庄渔民公园为代表的“农家乐”型等多种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
参观考察江苏华西村所得到的启示
参观考察江苏华西村所得到的启示前言华西村是一个素有名气的村庄,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
该村在改革开放40年后,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良好的经济体系、现代化的社会管理和民主协商的民主决策制度、保护自然、环境友好、社区团课和文化多元的先进村庄。
本文将基于笔者对江苏华西村的参观考察及观察所得,就其所呈现的现象和特点,得出以下启示。
一、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靠近南京市的村庄,华西村拥有美丽的自然风景、清新的空气和清澈的水源。
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华西村注重自然生态保护,加强环保意识,确保生态环境绿色、晴朗和可持续。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华西村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开展植树造林、建设蓝色生态公园、禁止砍伐森林等,加强自然保护,才有了今天的美丽景色。
华西村的做法提醒着我们,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社区自治与基层民主治理并重华西村十分重视社区自治。
他们注重村民的参与和决策,将自己与村民深度融合,组建了多个协作机构、普及民主知识、开展朝阳新村微信公众号、加强社区教育、社会服务和文化活动。
并且,在华西村,不仅村民有表达意见和参与决策的权力,而且决策的内容也相对广泛。
这样,可以让村民更好地了解村庄的状况,更好地参与村庄的发展,同时打造互动和谐社区,促进基层民主治理、社会协调发展,可见,这也是华西村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品牌农产品作为新时代农业高质量的代表,华西村将现代农业发展视为发展经济的重要依靠力量之一,并以提升农业的质量和效益为己任,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参观中,我看到了华西村独特的生态农业经济模式,。
(完整word版)江苏华西村调查报告
走进华西村—-毛概社会实践报告前言:2010年11月6日,我跟随学校组织的毛概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进行社会实践。
说实在的,对于能参与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感到既激动又幸运,因为每个班级只能报上3个名额上去,恰巧我抽签时被抽中了。
在活动之前,我从各个渠道深入的了解了华西村的背景以及资料。
众所周知,华西村是全国著名的先进典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发展,华西村的社会进步是全国都有目共睹的,也因此华西村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村"。
我经过前期调查得知: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区东,华士镇西.华西于1961年建村,最初面积0。
96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人。
40多年来,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华西人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服务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建设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
近年来,华西村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等殊荣.并被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誉为“天下第一村”!华西金塔是它的标志性建筑,七级十七层,高98米。
经过实践奋斗,华西村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华西新农村之路.经过前期的资料整理,我们的华西村社会实践之旅也由此展开了.关键词:华西模式实事求是共同富裕实践小组成员:XX正文:11月6日凌晨5点20分,我跟调研团队的其他组员一早就来到东院门口,等待学校组织出发。
上车之后,经过路途中3个小时左右的颠簸,华西村村貌完整的展现在我们眼前--整齐的小洋房,以及参差不齐的红塔。
这一幅幅画面,一点都不像农村的景象.而此次实践活动,我们是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听讲座、感受华西村的氛围、拍照记录等形式展开的。
此次实践之旅,我感触颇深。
华西村“中华第一村”的美誉决不是图有虚名的,因为他们在经济上真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最大的特点是这些成绩打上了深刻集体经济的烙印,这一直都是华西村人所津津乐道的.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华西村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
华西很早就成了“中国第一村”,年度销售收入达400亿元。
进入华西村,由于我们是学校组团参观华西村的,所以不要购买门票。
华西是一个工业化的村庄,也有着一些经典的人造景点,譬如么世界公园、农民公园等。
大批慕名而来的参观、旅游者,其中不少是由单位组织,给它带来滚滚财源。
不过华西的经济支柱,还是工业,其中主要是钢铁和纺织,它还取得政府特许,经营烟草和酒类,获利丰厚,还兼并了周围一些村庄,廉价取得了大量土地资源在村中心的广场上,矗立着高98米的华西金塔,耗资达1.2亿元。
其不同凡响之处,第一是前总书记亲笔题名;第二是金塔塔顶的金色葫芦,镀上了重量3.5公斤的黄金。
据说这座金塔的造型设计。
在华西的万米长廊,我看到长廊上彩绘的“二十四孝图”。
万米长廊把全村都围了起来,从而实现了“下雨不打伞”。
吴仁宝自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吃水不用挑,下雨不打伞”的顺口溜式的口号,七十年代很是传诵过一番,令同时代的其他地方农民羡慕不已,如今,这些都不足为奇了,但吴仁宝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总是能够及时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亮点。
华西村有名的景点有80多处,华西金塔是它的标志性建筑,七级十七层,高98米。
山顶上的天安门城楼的两旁是蜿蜒的长城城墙,紧邻城楼的是山海关。
山下遥遥望去则是巴黎的凯旋门、华盛顿的国会大厦和悉尼的歌剧院,更远的地方,是成排的英国式、美国式别墅,还有那一片塔林,其中最著名那座叫做华西金塔。
华西建村初,是偏处一隅,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村落。
七十年代,以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改变生产面貌,夺得粮食连年高产,吸引着市内外、省内外众多的参观者。
1978年起正式对外开放,它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先进典型和旖旎的江南田园风光吸引了来自五大洲的朋友,已有109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到华西访问、旅游。
村头粉墙照壁,后为广场。
广场上数十旗杆,飘扬着各种图案的彩旗,这是华西实业公司所属工业的标志,显示出它的经济实力,产品远销国外。
华西村学习心得体会
华西村学习心得体会按照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的统一安排,10月27日至31日,我们乡一行3人,随我区党政考察团对江苏省华西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考察。
在华西村考察虽然时间不长,但通过工作人员介绍,实地参观华西村的村容村貌、农户家庭、基础设施建设、公园展馆,我们深刻感受到,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当之无愧。
用胡锦涛总书记的话讲就是:“华西村不简单,吴仁宝不简单!”一、华西村的基本情况华西村位于无锡江阴市的东南。
华西村1961年建村成立党支部,当时只有面积0.96平方公里,120户、667口人,集体资产2.5万元,外债1.5万元,人均收入不足54元;1989年成立党委,有党员1271名。
2001年6月开始,先后将周边16个村“并入”华西。
现有面积30平方公里,村民3万多人,流动人口近3万人。
华西村的经济支柱是江苏华西集团公司,该公司是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是合作经济组织,于1994年组建集团公司,1999年公司上市。
现有职工2.5万人,固定资产40多亿元,下属8大公司(钢铁建材一公司、钢铁建材二公司、钢铁建材三公司、宝昌化纤公司、毛纺服装外贸公司、有色公司、旅游服务公司、建筑房产装潢公司和彩板、香港、上海公司),80多家企业。
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307亿元。
按中心村1524人计算,销售平均每人超2000万元,利润平均每人超80万(年利润超12亿元),交税每人超35万元(年交税超6亿元)。
2008年,华西集团公司完成销售500个亿,实现利税30亿元,相当于华西村人均向国家交税40万元。
华西集团公司在2005年度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94位;在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中,名列第41位;在中国综合类制造业中,名列第5位。
2006年8月,福布斯中文版将华西集团列为“中国顶尖企业”百强榜第二。
2006年全村实现销售超300亿,2010年超500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最低600万元--2000万元。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华西村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被誉为中国第一村。
这个小村庄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富裕的村民而闻名于世。
华西村的成功引起了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对乡村发展的关注和借鉴。
华西村的发展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全国各地的农村经济处于低迷状态。
然而,华西村的村民们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并寻求发展。
他们积极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通过集体经济发展村庄。
与传统乡村的经济模式不同,华西村发展了一种以合作社为基础的经济合作制度。
这种制度将村庄的土地和资产集中于合作社,并由一个专业的管理团队负责经营。
华西村的经济合作社非常成功。
合作社从事多样化的经营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在农业方面,华西村发展了特色种植业,如茶叶、花卉、水果等。
他们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不仅提高了产量和质量,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在工业方面,华西村发展了一些小型工厂和企业,涉及纺织、制鞋、制衣等行业。
这些工厂采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不仅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此外,华西村还发展了服务业,包括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他们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建设旅游景点和特色街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华西村的成功除了经济上的发展,还体现在社会和环境方面。
该村高度重视社会公益事业和环境保护。
他们积极组织各种社区活动、捐赠资金和物资支持教育事业、医疗保健和扶贫工作。
同时,华西村注重环境保护,建设了一些公园和绿地,积极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华西村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各地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借鉴。
许多政府官员、学者和企业家前来考察华西村,并希望从中学习和借鉴经验。
华西村的模式给了人们一个启示,即通过创新的思维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乡村经济也能取得巨大的发展。
华西村的成功离不开村民的奋斗和智慧,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正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华西村的成功案例为这一战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相信在未来,越来越多的乡村将通过创新和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和希望。
新农村建设成功案例
二、转型遭遇困境 目前,华西村面临的困难是钢铁、纺织等传 统产业日趋衰落,而新产业里,也无IT、新能源 等高科技型企业,发展也屡陷困境,一时间进退 两难。 此前,在华西的产业结构中,钢铁产业始终占 据龙头地位,其收入一度占华西总收入60%~70%。 但在2008年之后,钢铁行业利润已越来越小,也 因高能耗、高污染而成为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调 控对象,吴协恩曾表示,自2008年起,已经先后 关人口很多,但另一方面 人力又极缺,农民迫切需要领头人,中西部农村最缺的就 是这种见过世面,又能带领大家致富的能人。而在外闯过, 见过世面的返乡创业者天然会成为未来农村建设的领头人。 虽然近年来我国采取了许多大的政策来建设新农村, 但成效为什么不太显著?核心还是缺带头人。中西部许多 能干的人都跑出去打工去了,要采取政策,那怕吸引几个 是几个,让他们回到家乡创业。如果成功,就功勋卓著了, 既完成了我国产业的转移,也能够解决当前的就业与地区 发展,以及未来的地区差距,也避免了每年这么大批春节 返乡潮。
偷搞小五金积累工业化的第一桶金。
• 华西村不同于其他农村的经验是农村工业化,这是农村致富的法定。 发展农业也就是填饱肚子,老百姓手里没钱。在高调学大寨的同时,吴 仁宝发扬农民的智慧,干着另一些“见不得人”的工作。自上世纪60年 代开始,吴仁宝就开始办粮食饲料加工厂、废纺站、铁匠店,发展村级 经济。1969年,吴仁宝顶着风险,偷偷创办小五金厂。 而当时正是割 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为什么冒险搞工业?因为种田实在挣不到钱。这 些不受保护、偷偷摸摸的五金作坊成为了日后燎原中国的乡镇集体企业 的胚胎。到了1978年,这些小五金给华西村带来宝贵的起动资金,华西 村的家底共有固定资产100万元,银行存款100万元,为日后更大的发展 奠定的基础。 冶金、纺织、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全面开花成为巨型村庄。 吴仁宝与其说是一个村官,不如说是一个企业家。当初的100万, 不断滚动,1亿、3亿、10亿、50亿、100亿元……华西总产值呈几何级 数增长,在华西,冶金、纺织、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各自形成完整的 循环链。上个世纪末,在人们羡慕的目光中,华西村成为中国第一个家 家都有电话的“电话村”,以及第一个“彩电村”“空调村”“汽车 村”“别墅村”。到今天,则是家家住别墅、户户有汽车、人均存款超 百万。
描写华西村的作文
描写华西村的作文你听说过华西村吗?如果没听过呀,那你可就out啦!这华西村啊,就像是乡村界的一颗超级闪亮的明星,在众多村庄里脱颖而出,闪耀得不要不要的。
刚到华西村,我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眼睛都看直了。
你以为乡村都是那种只有几间破瓦房,几条泥巴路的地方吗?那华西村可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这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那高楼啊,一栋比一栋气派,就像一个个巨人挺胸抬头地站在那儿。
而且这些楼的样式还特别洋气,感觉像是把城市里最酷的建筑都搬过来了呢。
村里的道路那叫一个宽敞平坦,汽车在上面跑得欢快极了。
路边的绿化也做得超级棒,花草树木都像是被精心打扮过的小明星,整整齐齐地站着,时不时还随风摇曳,像是在欢迎每一个来华西村的客人。
华西村的村民们啊,那生活简直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每家每户都住得特别舒服,房子又大又漂亮。
我就好奇地问一位大叔:“大叔,你们这过得也太滋润了吧!”大叔咧着嘴笑着说:“那可不,咱华西村富起来了,大家都跟着享福嘞。
”原来啊,华西村有很多自己的产业,从工业到农业,再到旅游业,都搞得红红火火的。
就说那工厂里吧,机器轰鸣,工人们忙忙碌碌,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产品,然后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呢,大把大把的钱就这么赚回来了。
还有那农业,华西村可真是把土地利用到了极致。
大片大片的农田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什么蔬菜水果,长得那叫一个水灵。
我看到那些又大又红的西红柿,感觉都能跟超市里那些进口的相媲美了。
而且他们还用高科技来搞农业,什么智能灌溉啊,科学施肥啊,就像对待宝贝一样对待这些农作物。
说到旅游业,那华西村也是很有一套的。
这里有好多好玩的地方,像那些金碧辉煌的塔,远远看去就像神话里的建筑。
还有各种特色的农家乐,游客可以在这儿品尝到最地道的乡村美食。
我就去吃了一顿,哇塞,那味道简直了,土鸡汤鲜得我差点把舌头都吞下去,自家种的蔬菜炒出来也是清香可口。
在华西村旅游,不仅能看到现代化的乡村风貌,还能体验到浓浓的乡村人情味,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让日本人傻眼的中国十大名村
让日本人傻眼的中国十大名村中国十大名村排行榜名单在2015年已经出炉,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位居榜首,而每个村落都有自己独特的治理方式,成就了如今让日本人傻眼,让中国人骄傲的十大名村。
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中国十大名村排行榜名单。
NO1:“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县,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村共有80户,1520人,面积0.96平方公里。
从2001年起,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
就是这个不起眼的村,创造了全国多项第一,被称为天下第一村,自从1994年对外开放以来,每年接待近百万的中外游客。
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
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
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
华西村原叫华西大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是我国农村的先进典型,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核算方式(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华西村实行大队统一核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华西村顶着很大的压力还是实行大队核算。
在我国农村取消人民公社后,华西大队改为华西村。
华西金塔投资1.2亿元,于1996年建成,高98米,7级17层,建筑面积22800平方米,占地3600平方米,是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大楼,1998年4月20日,江泽民书记视察华西村,在15楼题写了“华西金塔”四个字,极大地鼓舞了华西人。
在15楼观光台,可以一览华西村全景:华西北面,砂山、龟山紧依长江,华西村就在这江山环抱之中。
南面一排排数百座的三层别墅,每座445平方米,自带车库,全村350户人家基本上就住在这里。
华西村考察报告
从华西村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摘要:华西村,这个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表村,一直响应共同富裕的号召,依靠村民的共同努力,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现代农业,旅游业,由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发展成了中国最富裕的农村。
华西村给正在苦苦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的广大农村指明了方向,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与成功经验同样也值得广大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华西村解放思想发展经济走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华西村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全村原有380户,1520人,面积0.96平方公里。
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是中国目前最富有的村子。
华西村从2001年起,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
吴仁宝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担任华西村的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2005年,全村实现销售超300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最低100万元。
4月20日,我们思政08级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
汽车刚驶进华西村,我们就看到了宽敞公路两边一排排整齐的欧式别墅,不知情的还真会以为进入的是富人聚居的别墅区。
这样的景象深深震撼了同样来自农村见惯了普通农村高低,新旧不一的房子的我。
我感觉到了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范的华西村自豪,富裕与幸福的气息。
刚从停在华西村广场的汽车里下来,映入眼帘的是曾经作为华西村地标的金塔,作为华西村标志,曾经是华西村第一高度的金塔其地位虽然已被更高的“空中新农村”所取代,但依旧还是那样雄伟辉煌,光彩夺目。
它代表着华西村勇于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与历史。
要是金塔代表着华西村的光辉昨天,那么正在建的更高更雄伟的“空中新农村”则无疑是华西村光明的明天的标志。
永立时代潮头的“老书记”
永立时代潮头的“老书记”作者:朱新宁来源:《群众》2012年第04期在华西村,人们都亲切地称吴仁宝为“老书记”。
几十年来,他始终保持着拓荒者的那股锐气、豪气和志气,以独到的眼光、过人的胆识和务实的举措,带领华西人艰苦创业,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的“天下第一村”。
艰苦创业的领路人华西建村之初,集体资产只有2.5万元,欠债1.5万元。
“高的斗笠帽頂,低的浴锅低塘,半月不雨苗枯黄,一场大雨白茫茫”,是当时华西的真实面貌。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吴仁宝坚信社会主义定能富华西,他带领村民制定了一个华西村15年规划,打响了改造村庄的第一仗。
创业苦、创业难,面对创业路上满布的荆棘,吴仁宝率领华西人重造山河,开始了大规模的农田改造和新农村建设。
当年的村革委会副主任赵毛妹至今清楚地记得当年的情景:“凌晨两点钟开始干,从鸡叫干到狗叫,最苦最累的活都是老书记带头,别人说我们是‘做煞大队’(当地方言,意为干活太苦),但这是华西人唯一的出路。
”华西“做煞大队”的名号因此被传开,风言风语不断袭来,一首新的民谣在周边村落开始流传:“做煞大队无搭头,干起活来累死人。
有女不嫁华西去,宁愿扔在河浜里。
”面对非议,吴仁宝没有放弃,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率领华西人在艰苦拓荒之路上奋勇前行。
从1964年到1972年,华西人硬是把12个自然村落1300多块高低不平的田块,改造成了400多块稳产高产的良田,提前7年实现了《华西学大寨十五年远景规划图》。
1972年,华西村粮食亩产超过一吨,成为当年的“农业学大寨”样板村。
吴仁宝很清楚,靠农业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致富还要靠工业。
他独辟蹊径,积极寻找致富之道,先后创办了五金加工厂、废纺站、铁匠店。
工业兴村的实践不仅为华西积累了资本,更积累了勤奋创业的信心和农民变为产业工人的基础。
当年的废纺站带来了华西纺织工业的启蒙,铁匠店构成了华西黑色冶金工业的雏形。
如今的华西村,黑色金属和纺织两大产业,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和华西奇迹的承载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一个国家立国之基,如若没有农业作为支撑,那么一切工业,旅游业的发展便失去了它存在的根基,就如空中楼阁般是不可靠的。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业的申明也证明了这一点: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①华西村原叫华西大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是我国农村的先进典型,而今30年多年的风雨洗礼,华西村的农业到底发展如何了,村民生活的幸福感又如何,领导层面又是怎样挥舞指挥棒的?下面我们分四部分为你揭晓。
华西村村貌
2010年8月11日我们来到了华西村,登上华西村金塔,华西村的景色一览无遗,北面依山而建了很多景点,如仿万里长城和天安门等;南面是中心村的居民楼,小别墅整齐而列,万米长廊将家家户户串起;西面有华西村后来建成的6座金塔,而在金塔不远处便是更夺人眼球,上半年引起轰动的高度居世界第15位的新农村大楼;东边是华西村的工业区,钢铁,管件等公司均列其中。
由此可见,华西村已经基本摆脱了30多年前以自给自足的传统耕作方式,高科技农业展示区香蕉园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华西村村民的口粮现在基本上是以外购为主,已经几乎没有村民种田了,只有山北还存在少数农田,不过这部分农田也即将被改造成高科技农业园。
当我们踏上华西村的街道,走进居民家的时候,也的确感受到了天下第一村不同的村貌。
不仅是在金塔上宏观整个大华西时觉得心旷神怡,微观地看也值得推敲。
如果要把华西村的街道与居民住宅区与中国最繁华的街道比,那么肯定是没有可比性的。
但是与苏南其他一些农村相比华西村的确可以起示范借鉴作用。
华西村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切实加大新村公共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
过去的泥路、小道,已经全部脱胎换骨,变成平坦、宽阔的水泥路。
田边绿树成荫,河塘黄石驳岸,工厂整齐清洁,地面草坪成片,鸟语花香,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新家村,也成为了江南田园风光旅游中心。
农业景点化
上面一个部分讲到华西村现在基本已没有耕地了,农业朝着景点化的方向大步迈进,农业景点化的必由之路便是农业的科技化。
华西村的高科技农业在70年代就已经成为“全国农业先进样板”。
现在通过工业反哺农业,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园已是水果、水稻、水产、蔬菜、花木、苗圃、禽兽等优良培育、生产基地。
领导层面主要抓两点:一是抓大,二是抓小。
不管是南瓜、西瓜、西红柿等,还是猪、牛、羊、鹅、鸭、鸡、鱼等,既要有最大的,也要有最小的。
像大南瓜,今年已达到286斤/只,最小的只有2两不到;像葫芦,最终达到6斤/个;像丝瓜,最长的达到3米/根;像水稻,亩产达到1400斤;像生猪,最重的达到500斤/头;像羊,最重的达到150斤/只;像鹅,最重的达到20斤/只;像青鱼,最重的达到80斤/条;像鲢鱼,最重的达到50斤/条。
据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东的介绍,山北的科技农业园在今年也即将建成已经列入“江阴市十大农业示范工程”的优质樱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华西村农业的新亮点,也是旅游业的新的增长点。
华西村同时与浙江大学联合投资超过千万的“珍稀动植物观赏繁育基地”也
将全面展开,工程预计3-5年。
农业的产值虽然在华西村GDP的总产值中份额较小,但农业的景点化,科技化及山北农业的产业化为华西村农业的发展又带来一个新的契机。
农建保好底
根据农建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协东在党委扩大会议上的发言提纲②,农建保好底这也充分说明了领导层面对于农业方面的安心于重视。
华西村能有今天定的成就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吴仁宝书记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华西村村民开拓进取,上下团结一心取得了这种集体主义经济的繁荣。
华西村农建公司并非想象中全部的精力全都用来发展农业,相反农建公司进军了多个产业,这里面比较重要的有八个项目,而且每个项目都是投资巨大的。
第一个项目是山北的科技农业园,上文也有一些介绍了,这也体现了农建公司的“农”字当头。
第二个项目是华西钢铁大桥的扩建,总投资达到6000多万元。
第三个项目是空中新增新农村大厦,总投资超过15个亿,目前高度居世界15位,中国第8位,共74层,高328米,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农村乃至世界农村的一项标志性建筑。
第四个项目是华西的龙东湖小区,这个工程总体规划为80万平方米。
第五个项目是江阴南城麦德龙北面地块,投资约15个亿,建设一个20多万平方的高档住宅小区。
第六个项目是江阴的港城大道和桥梁,农建公司已经垫资近15亿元。
第七个项目是江阴开发区东区的道路和桥梁,总投资近15亿元。
第八个项目是江阴的外滩,在占地400多米的长江海岸线上,将建成一个中国最高,百层以上的超五星级的高档酒店,世界各地的名品,名牌都将进驻。
村民幸福感
华西村作为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
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
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
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吴仁宝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担任华西村的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2010年,全村实现销售超300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最低600万元--2000万元。
③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华西村的村民从物质层面真的是非常富裕了,家家住小别墅,开小车真的是不夸张。
从一个我们经历的小细节也可以看出。
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小队乘公车去华西村时发现华西村本地人乘公交车的人非常少,外来务工人员居多。
街上也不时可以看到豪车开过,华西村人根本就不用公交出行。
但是华西村人民的幸福感到底如何,在富裕的物质基础上,是否上层建筑也发展起来了,幸福感有时并不会和物质有直接的正比关系。
这次我们来到华西村,就做了一份调查问卷,这个也是我们的重点活动之一。
为了力求调查问卷的真实全面,我们调查了在华西村整个大集团工作的方方面面的人员,各个层面基本上也都涵盖了,因为人力时间有限,我们做了50份调查问卷。
问卷的内容也包含了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医疗保障,子女教育,分配制度等。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问卷调查的结果,对于华西村在吴仁宝书记改革下的成果,50个人都非常赞同并且表示自豪,我想的确是这样,如果没有这个改革,那么华西村还是一个普通的苏南农村,而今华西村已经声名卓越了;有90%的村民觉得村里面的文化娱乐活动多而丰富,有85%的村民愿意自主地加入这些文化娱乐活动;在医疗保障方面,有85%的村民认为村里面提供的医疗保障还是很好的,不太存在看病难的问题,而且江阴政府也提供了较全面的医疗保障;在子女教育方面,大家的意见还是比较一致的,有94%的村民都认为
子女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表示愿意在子女教育这方面投资;在分配制度上面,有80%的村民认为还是相对比较公平的,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就比如说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是X,那么他每年能领到的钱是20%X,也就是说一个人每年真正能花的钱是他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其余的钱就是村里面用来投资什么的,对于这一点有些村民还是有点微辞的;综合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在50份问卷中,有一个村民觉得毫无幸福感,有20个觉得还可以,有29个觉得很幸福,因此,由小见大,华西村的村民幸福指数还是挺高的。
在我们做问卷的过程中我们也感觉到了这一点。
①摘自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②摘自2009年3月8日华西村党委扩大会议的材料汇编
③摘自华西村百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