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讲解的常用方法:虚实结合法
导游讲解技巧之基本方法
![导游讲解技巧之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7f83be325c52cc58ad6be15.png)
谢谢
同类相异类比——不同点
解
概念
技 巧 之 基
制造悬念法 突破口
把握游客心理 景点最大特征 使用基本技巧
本
概念
方 法
触景生情法
不就事论事,而要借题发
挥,使游客产生联想。
突破口
内容要与景物和谐统一,
使其情景交融。
学习重点: 几种方法的灵活运用
学习难点: 制造悬念法和触景生情法的使用
作业布置:
•回家消化这节课的几个知识点。
课题
导游讲解技巧之基本方法
一、类比法
1、概念
类比法就是以熟喻生,达到类比旁 通的导游讲解方法。
2、分类:
同类相似类比——相同点 同类相异类比——不同点
二、制造悬念法
1、概念
导游人员在导游讲解时提出令人感兴趣 的话题,但故意引而不发,激起游客急于知 道答案的欲望,使其产生悬念的方法即为制 造悬念法,俗称“吊胃口”、“卖关子”。
2、突破口
•收集故事资料
3、例子
五、问答法
1、概念
问答法就是在导游讲解时,导游人员向旅游 者提问题或启发他们提问题的导游方法。
2、分类
•自问自答法 (为了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我问客答法 (诱导旅游者回答) •客问我答法 (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
总结提示:
概念
类比法
同类相似类比——相同点
导
分类
游 讲
2、突破口
•把握游客心理 •景点最大特征 •使用基本技巧
三、触景生情法
1、概念
“触景生情法”就是见物生情、借题发挥的 导游讲解方法。
2、突破口
•不就事论事,而要借题发挥,使游客产生联想。 •内容要与景物和谐统一,使其情景交融。
最新导游方法和技巧
![最新导游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28943c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6.png)
最新导游方法和技巧最新导游方法和技巧导语:在带团的过程汇总,很多前辈总结了许多有效的导游方法和技巧,他们总结出来的主要是以下八个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触景生情法"触景生情法"就是见物生情、借题发挥的导游讲解方法。
触景生情贵在发挥,要自然、正确、切题地发挥。
(二)虚实结合法虚实结合法就是在导游讲解中将典故、传说与景物介绍有机结合,即编织故事情节的导游手法。
就是说,导游讲解要故事化,以求产生艺术感染力,努力避免平淡的、枯燥乏味的、就事论事的讲解方法。
(三)问答法问答法就是在导游讲解时,导游人员向旅游者提问题或启发他们提问题的导游方法。
问答法有多种形式,主要有:1.自问自答法 (为了吸引游客的注意力)2.我问客答法 (诱导旅游者回答)3.客问我答法 (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四)制造悬念法导游人员在导游讲解时提出令人感兴趣的话题,但故意引而不发,激起游客急于知道答案的欲望,使其产生悬念的方法即为制造悬念法,俗称"吊胃口"、"卖关子"。
(五)类比法所谓"类比法",就是以熟喻生,达到类比旁通效果导游手法。
1.同类相似类比将相似的两物进行比较,便于旅游者理解并使其产生亲切感。
2.同类相异类比将两种风物比出规模、质量、风格、水平、价值等方面的不同。
3.时代之比可将处于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的帝王作类比,也可将年号、帝号纪年转换为公元纪年。
(六)画龙点睛法用凝炼的词句概括所游览景点的独特之处,并给旅游者留下突出印象的导游手法称为"画龙点睛法"。
旅游团游览西安后,导游人员可用早(历史年代早) 、长(建都时间长) 、全(文物门类全) 、高(艺术水平高) 、大(气势规模大)这五个字来总结陕西文化的基本特征。
除上述八种导游方法外,我国的导游人员还总结出简述法、详述法、引而不发法、引人入胜法、由此及彼法、联想法等,这里不再一一介绍。
《导游业务》课件——第二讲 导游讲解的常用技法
![《导游业务》课件——第二讲 导游讲解的常用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2a86173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3.png)
地陪导游讲解技能
5. 虚实结合法
虚实结合法就是在导游讲解中运用典故,挖 掘民间故事与传说,将其与景点介绍进行有机 结合,拓展讲解的空间和深度。“实”是指景 观的实体、实物、史实、艺术价值等,“虚” 则指与景观有关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趣闻 逸事等。
导游讲解技能
对点案例
“仙女湖”的来历 很早很早以前,有六七位披着羽毛神衣的鸟仙,一边飞翔,一边寻找梦中的乐土 ,当她们飞到豫章新喻县上空时,立即被这里梦幻般的景色所吸引,于是飘落下来, 化作美丽动人的青春少女。嬉戏、玩耍,连臂踏歌,玩到最开心的时候,情不自禁地 脱下了身上的羽衣。此情此景恰巧被一位翩翩少年看到,惊叹之余,顿生爱慕之情。 他悄悄地将其中一件羽衣藏了起来,然后满怀激情地走了过去。仙女们发觉后,霎那 间花容失色,赶紧披上羽衣,腾空飞去。那位找不到羽衣的仙女,却无法飞离尘世。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她无奈地转过头来,用她美丽的双眼打量着走近的少年 时,顿时被少年英俊洒脱的气质所吸引,两人一见钟情,缔结了一段仙俗奇缘。这个 故事是古籍中关于“羽人”的最早记载,故事发生地就是仙女湖。
导游讲解技能
对点案例
导游讲解技能
10. 画龙点睛法 画龙点睛法就是地陪用凝练的词句概括所游览景点的独特之处,给游客留
下突出印象的导游方法。例如,游客在南京游览数日后,地陪将南京的特色概 括为“古、大、重、绿”。“古”是指南京为六朝古都,历史悠久;“大”是 指南京是大城市,有中国最大的长江大桥和最大的城墙;“重”是指南京在历 史上有“虎踞龙盘”之称,占有重要的位置;“绿”是指南京是绿色城市,绿 化很好。
导游讲解技能
2. 分段讲解法
分段讲解法是指将一些规模较大、内容较丰富的景区 ,分为前后衔接的若干部分逐段进行讲解。通常可先在 即将抵达该景区的途中或在景区入口导览图前对景区概 况做介绍(包括景区名称、历史沿革、面积范围、景点 特色、观赏价值等),使游客对即将游览的景区有个初 步印象,达到“见树先见林”的效果。然后按照景点参 观游览顺序进行导游讲解。
导游资格考试常用的导游方法与技巧-.doc
![导游资格考试常用的导游方法与技巧-.doc](https://img.taocdn.com/s3/m/77ff2d9533687e21ae45a986.png)
2013导游资格考试:常用的导游方法与技巧-导游考试国内外导游界的前辈们总结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导游方法和技巧,优秀导游人员还在通过实践不断予以补充、丰富,现择要介绍八种导游方法。
(一)分段讲解法对比较小的、次要的景点可采用平铺直叙法进行导游讲解,但对规模大的重要景点就不能面面俱到、平铺直叙地介绍,而应采用分段讲解的方法。
所谓”分段讲解法”,就是将一处大景点分为前后衔接的若干部分来分段讲解。
(二)突出重点法所谓”突出重点法”,就是在导游讲解时避免面面俱到,而是突出某一方面的讲解方法。
1.突出大景点中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例去秦俑馆游览,要突出对一号坑和二号坑的讲解。
2.突出景点的特征及与众不同之处3.突出旅游者感兴趣的内容4.突出”……之最”面对某一景点,导游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介绍这是世界(中国、某省、某市、某地)最大(最长、最古老、最高,甚至可以说是最小)的……,因为这也是说景点的特征,很能引起旅游者的兴致。
(三)触景生情法“触景生情法”就是见物生情、借题发挥的导游讲解方法。
触景生情贵在发挥,要自然、正确、切题地发挥。
(四)虚实结合法虚实结合法就是在导游讲解中将典故、传说与景物介绍有机结合,即编织故事情节的导游手法。
就是说,导游讲解要故事化,以求产生艺术感染力,努力避免平淡的、枯燥乏味的、就事论事的讲解方法。
(五)问答法问答法就是在导游讲解时,导游人员向旅游者提问题或启发他们提问题的导游方法。
问答法有多种形式,主要有:1.自问自答法(为了吸引游客的注意力)2.我问客答法(诱导旅游者回答)3.客问我答法(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 (六)制造悬念法导游人员在导游讲解时提出令人感兴趣的话题,但故意引而不发,激起游客急于知道答案的欲望,使其产生悬念的方法即为制造悬念法,俗称”吊胃口”、”卖关子”。
(七)类比法所谓”类比法”,就是以熟喻生,达到类比旁通效果导游手法。
1.同类相似类比将相似的两物进行比较,便于旅游者理解并使其产生亲切感。
导游讲解技巧之基本方法
![导游讲解技巧之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3499d649649b6648d747b2.png)
学习重点: 学习重点: 几种方法的灵活运用
学习难点: 学习难点: 制造悬念法和触景生情法的使用
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
•回家消化这节课的几个知识点。 回家消化这节课的几个知识点。 回家消化这节课的几个知识点
•收集有关资料,运用这节课所 收集有关资料, 收集有关资料 学方法写一篇导游词。 学方法写一篇导游词。
3、练习实例 4、让我们来欣赏
四、虚实结合法
1、概念
虚实结合法就是在导游讲解中将典故、 虚实结合法就是在导游讲解中将典故、传说 与景物介绍有机结合, 与景物介绍有机结合,即编织故事情节的导游手 法。
2、突破口
•收集故事资料 收集故事资料
3、例子
五、问答法
1、概念
问答法就是在导游讲解时, 问答法就是在导游讲解时,导游人员向旅游 者提问题或启发他们提问题的导游方法。 者提问题或启发他们提问题的导游方法。
三、触景生情法
1、概念
“触景生情法”就是见物生情、借题发挥的 触景生情法”就是见物生情、 导游讲解方法。 导游讲解方法。
2、突破口
•不就事论事,而要借题发挥,使游客产生联想。 不就事论事,而要借题发挥,使游客产生联想。 不就事论事 •内容要与景物和谐统一,使其情景交融。 内容要与景物和谐统一,使其情景交融。 内容要与景物和谐统一
谢 谢
导 游 讲 解 技 巧
制造悬念法 概念 分类
同类相似类比——相同点 相同点 同类相似类比 同类相异类比——不同点 不同点 同类相异类比Βιβλιοθήκη 之突破口基 本
概念
把握游客心理 景点最大特征 使用基本技巧
方 法
触景生情法 突破口 内容要与景物和谐统一, 内容要与景物和谐统一, 使其情景交融。 使其情景交融。 不就事论事,而要借题发 不就事论事, 使游客产生联想。 挥,使游客产生联想。
导游词讲解方法
![导游词讲解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c0565214791711cd791712.png)
导游词讲解方法(一)分段讲解法比照较小的、次要的景点可采用平铺直叙法进行导游讲解,但对规模大的重要景点就不能八面玲珑、平铺直叙地介绍,而应采用分段讲解的方法。
所谓分段讲解法,就是将一处大景点分为前后衔接的若干部分来分段讲解。
(二)突出重点法所谓突出重点法,就是在导游讲解时避免八面玲珑,而是突出某一方面的讲解方法。
1.突出大景点中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例去秦俑馆游览,要突出对一号坑和二号坑的讲解。
2.突出景点的特征及与众不同之处。
3.突出旅游者感兴趣的内容。
4.突出之最。
面对某一景点,导游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介绍这是世界(中国、某省、某市、某地)最大(最长、最古老、最高,甚至可以说是最小)的,因为这也是说景点的特征,很能引起旅游者的兴致。
(三)触景生情法触景生情法就是见物生情、借习题发挥的导游讲解方法。
触景生情贵在发挥,要自然、正确、切习题地发挥。
(四)虚实结合法虚实结合法就是在导游讲解中将典故、传说与景物介绍有机结合,即编织故事情节的导游手法。
就是说,导游讲解要故事化,以求产生艺术感染力,努力避免平淡的、枯燥乏味的、就事论事的讲解方法。
(五)问答法问答法就是在导游讲解时,导游人员向旅游者发问习题或启发他们发问习题的导游方法。
问答法有多种形式,主要有:1.自问自答法(为了吸引游客的注意力);2.我问客答法(诱导旅游者答复);3.客问我答法(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
(六)制造悬念法导游人员在导游讲解时提出令人感兴趣的话习题,但成心引而不发,激起游客急于知道答案的欲望,使其产生悬念的方法即为制造悬念法,俗称吊胃口、卖关子。
(七)类比法所谓类比法,就是以熟喻生,到达类比旁通效果导游手法。
1.同类相似类比,将相似的两物进行比较,便于旅游者理解并使其产生亲切感。
2.同类相异类比,将两种风物比出规模、质量、风格、水平、价值等方面的不同。
3.时代之比,可将处于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的帝王作类比,也可将年号、帝号纪年转换为公元纪年。
导游词讲解方法【经典】
![导游词讲解方法【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916d50320b1c59eef8c7b497.png)
导游词讲解方法【经典】导游词讲解方法有很多种,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导游词讲解方法,欢迎大家阅读!(一)分段讲解法对比较小的、次要的景点可采用平铺直叙法进行导游讲解,但对规模大的重要景点就不能面面俱到、平铺直叙地介绍,而应采用分段讲解的方法。
所谓分段讲解法,就是将一处大景点分为前后衔接的若干部分来分段讲解。
(二)突出重点法所谓突出重点法,就是在导游讲解时避免面面俱到,而是突出某一方面的讲解方法。
1.突出大景点中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例去秦俑馆游览,要突出对一号坑和二号坑的讲解。
2.突出景点的特征及与众不同之处。
3.突出旅游者感兴趣的内容。
4.突出……之最。
面对某一景点,导游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介绍这是世界(、某省、某市、某地)最大(最长、最古老、最高,甚至可以说是最小)的……,因为这也是说景点的特征,很能引起旅游者的兴致。
(三)触景生情法触景生情法就是见物生情、借题发挥的导游讲解方法。
触景生情贵在发挥,要自然、正确、切题地发挥。
(四)虚实结合法虚实结合法就是在导游讲解中将典故、传说与景物介绍有机结合,即编织故事情节的导游手法。
就是说,导游讲解要故事化,以求产生艺术感染力,努力避免平淡的、枯燥乏味的、就事论事的讲解方法。
(五)问答法问答法就是在导游讲解时,导游人员向旅游者提问题或启发他们提问题的导游方法。
问答法有多种形式,主要有:1.自问自答法 (为了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 2.我问客答法(诱导旅游者回答) ;3.客问我答法 (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
(六)制造悬念法导游人员在导游讲解时提出令人感兴趣的话题,但故意引而不发,激起游客急于知道答案的欲望,使其产生悬念的方法即为制造悬念法,俗称吊胃口、卖关子。
(七)类比法所谓类比法,就是以熟喻生,达到类比旁通效果导游手法。
1.同类相似类比,将相似的两物进行比较,便于旅游者理解并使其产生亲切感。
2.同类相异类比,将两种风物比出规模、质量、风格、水平、价值等方面的不同。
景区导游概述:虚实结合法
![景区导游概述:虚实结合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491213240c844769eaeee8.png)
巫峡中的神女峰讲解
相传神女峰是西王母幼女瑶姬的化身,曾帮夏禹治水。水患消除后,
虚 瑶姬毅然决定留在巫山,为行船保平安,因而博得后人尊敬和奉祀。
《巫山县志》中记载:“赤帝女瑶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为神 女。”神女峰对岸飞凤峰下现存授书台,相传是瑶姬授书夏禹处
巫峡中的神女峰讲解
实
三峡地区山高峰秀,壁陡峡窄,三 峡水库蓄水以后,峡谷风光犹存, 又添平湖景色。神女峰海拔高922 米,水位升至135米后,人们仍需 仰视才能一睹“神女”的风采
• 以“实”为主
• 以“虚”为辅
虚
• “虚”为“实”服务 • 以“虚”烘托情节
• 以“虚”加深“实”的存在
实
精 所选传说要具有代表性,与讲解的景观密切相关
活 讲解时要活,见景而用,即兴而发里处的长江北 岸,是巫山十二峰中最著名的一峰,每天第 一个迎来灿烂的朝霞,又最后一个送走绚丽 的晚霞, 又叫望霞峰、美人峰
景区导游概述
虚实结合法
实
➢ 景观的实体 ➢ 实物 ➢ 史实 ➢ 艺术价值
虚
➢ 民间传说 ➢ 神话故事 ➢ 趣闻轶事
“虚实结合法”:导游员将 典故、传说、轶闻趣事有机 结合,设计讲解情节的导游 手法,即导游讲解故事化
虚实结合法
虚实结合法可以产生艺术感染力,避免平淡的、枯燥乏味的、就事论事的讲解方法
传说
虚的内容
神女峰的得名 神女峰的高度 三峡的水位
实的内容
让游客对景观的真实情况有 所了解,扩大了知识面
对景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增加了游客的游兴
谢谢观看
导游讲解的12种方法举例
![导游讲解的12种方法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b8db3db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2.png)
导游讲解的12种方法举例导游讲解的12种方法举例如下:1. 问答法:导游采用问答法向游客提出问题或启发游客的思考,然后再作解答,可以活跃旅途的沉闷气氛,也可以提醒游客注意导游讲述的内容。
2. 重点法:导游把游览景点或参观项目的内容重点、特点、性质、历史背景、作用和意义等,作较详细的解说,使游客尽情观赏,留下深刻印象。
3. 程序法:导游对参观游览的每一个项目的内容,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进行解说,使游客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4. 分段法:导游将游览内容分成若干个段落,逐段进行介绍,最后再总结。
这种方法多用于内容较多、时间较长的解说。
5. 画龙点眼法:导游在游览用具或适当位置上,参照物上或有关服务部门中(如餐厅、饭店等),镶嵌有与参观游览有关的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内容的名人题词、字画或雕像等,引导游客欣赏并加深对参观游览内容的理解。
6. 虚实结合法:导游解说将真实的历史、文物、景观与有关的传说、故事联系起来进行介绍,以增加游览的情趣。
7. 类比法:导游在介绍某些具有可比性的景观时,通过与另一景观进行对比来突出其特征和价值。
8. 触景生情法:导游在游览中结合眼前的景观、景象,引用历史典故、传说故事、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描述它,使用语言绘声绘色,使游客沉浸在情调之中。
9. 引用法:导游在讲解中引用一些名人名言、诗词佳句、成语典故、楹联联语等,以增加景点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10. 幽默法:导游运用幽默的语言和诙谐的手法来讲解景点,使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游览。
11. 故事法:导游通过讲述与景点相关的故事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12.悬念法:导游在讲解过程中设置一些悬念和疑问,引导游客猜测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通过悬念的解开,使游客对景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印象。
导游词讲解方法【经典】
![导游词讲解方法【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191dcc49fad6195f302ba644.png)
导游词讲解方法【经典】导游词讲解方法有很多种,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导游词讲解方法,欢迎大家阅读!(一)分段讲解法对比较小的、次要的景点可采用平铺直叙法进行导游讲解,但对规模大的重要景点就不能面面俱到、平铺直叙地介绍,而应采用分段讲解的方法。
所谓分段讲解法,就是将一处大景点分为前后衔接的若干部分来分段讲解。
(二)突出重点法所谓突出重点法,就是在导游讲解时避免面面俱到,而是突出某一方面的讲解方法。
1.突出大景点中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例去秦俑馆游览,要突出对一号坑和二号坑的讲解。
2.突出景点的特征及与众不同之处。
3.突出旅游者感兴趣的内容。
4.突出……之最。
面对某一景点,导游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介绍这是世界(中国、某省、某市、某地)最大(最长、最古老、最高,甚至可以说是最小)的……,因为这也是说景点的特征,很能引起旅游者的兴致。
(三)触景生情法触景生情法就是见物生情、借题发挥的导游讲解方法。
触景生情贵在发挥,要自然、正确、切题地发挥。
(四)虚实结合法虚实结合法就是在导游讲解中将典故、传说与景物介绍有机结合,即编织故事情节的导游手法。
就是说,导游讲解要故事化,以求产生艺术感染力,努力避免平淡的、枯燥乏味的、就事论事的讲解方法。
(五)问答法问答法就是在导游讲解时,导游人员向旅游者提问题或启发他们提问题的导游方法。
问答法有多种形式,主要有:1.自问自答法(为了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 2.我问客答法(诱导旅游者回答) ;3.客问我答法(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
(六)制造悬念法导游人员在导游讲解时提出令人感兴趣的话题,但故意引而不发,激起游客急于知道答案的欲望,使其产生悬念的方法即为制造悬念法,俗称吊胃口、卖关子。
(七)类比法所谓类比法,就是以熟喻生,达到类比旁通效果导游手法。
1.同类相似类比,将相似的两物进行比较,便于旅游者理解并使其产生亲切感。
2.同类相异类比,将两种风物比出规模、质量、风格、水平、价值等方面的不同。
导游讲解(虚实结合触景生情)
![导游讲解(虚实结合触景生情)](https://img.taocdn.com/s3/m/bc3fa57e28ea81c759f57863.png)
结论:虚实结合法是指导游人员在讲解中将典故、传说与实景(物)介绍有机结合,以增加景物的神秘色彩,给旅游者以更多的遐想。
举例检测:
例(1)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的形成
例(2)桃花源景区的“遇仙桥”
学生辨析:这两个景点,哪个运用“虚实结合法”合适?
请一名同学讲解关于“遇仙桥”的故事。
师生同共点评小结:
(1)在导游讲解中,虚实结合法运用得好可以增添游客的游兴。
(2)在使用虚实结合法的过程中,切忌胡编乱造、无中生有。
(3)典故、传说等的运用必须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依托,以增强可信度。
(二)触景生情法——分组合作,完成任务
1、明确:什么是触景生情法?
触景生情法就是见物生情,因情而语。导游讲解中,尤其是沿途介绍,要见人说人,见物说物,抓住旅游者最感兴趣、最有特色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介绍给旅游者,以激发旅游者的游兴。
教 务 科
教 研 组
教学活动流程
教学步骤与内容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2分钟)
我用一首“春暖桃花源”的歌曲导入,然后问学生:“同学们觉得老师唱得怎么样?”在学生给予肯定后,我接着说:“老师教大家几种方法,让大家在今后导游讲解中做到‘说得比唱得还好听’”。
二、明确任务(1分钟)
板书课题——导游讲解方法
1、掌握导游讲解的方法:虚实结合法、触景生情法
2、每位同学准备一项才艺,为桃花源讲解做准备。
方竹亭,原名“桃川八方亭”,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外观八方八角三门四窗砖石结构,内为穹隆顶,亭高6.3米,底径7.6米,墙厚1米,据说当时是用红糖,糯米加以沙石搅拌砌成,由于这特殊的建筑材料和建造结构,使得方竹亭里面有天然音响效果,当地的人也称这里是天然的卡拉OK厅。
导游景点讲述技巧
![导游景点讲述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b67f10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f.png)
导游景点讲述技巧导游具备一个良好的口才,可以引起游客对绿意景点的极大兴趣,也可以与游客产生共同的语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导游带团景点讲述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01概述法概述法一般用于到达景点后,开始游览前,在进门处的“导游图”或“景区示意图”前面,导游人员一边指点示意,一边向游客进行景点的概述。
简单概述的内容一般包括景点的历史沿革、位置、布局、规模、游览线路、休息地方等。
例各位朋友,大家好,现在我们已到达清明上河园,大家请看这幅示意图。
清明上河园景区占地500亩,其中水面120亩,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是仿照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按图中布局、采用宋代营造法式、结合现代建筑方法修建的一处大型民俗主题公园,它集中再现了原图的景观和民俗,设有驿站、民俗情、特色食街、宋文化展示、花鸟鱼虫、繁华京城、休闲购物和综合服务等8个功能旨区,并设有校场、虹桥、民俗、宋都等四个文化区。
我们今天游览清明上河园,首先跨越虹桥,登上善门,再游鸿福寺,浏览文绣院,参观古驿站和孙羊正店。
园内有许多杂耍艺人和饮食店铺,还有一些表演节目,如包公断案、王员外招亲,大家可以自由观赏。
请大家记住我们的集合时间是下午3点,集合地点在大门口。
园内游人较多,请大家注意安全。
02分段讲解法对规模大的重要景点不能面面俱到的介绍,应该采用分段讲解法。
例—位导游带旅游团游览颐和园,旅游团的参观线路一般由东门进,从如意门出,所以通常分三段进行导游讲解,即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慈禧太后的寝宫乐寿堂、戊戌变法失败的“天子监狱”玉澜堂为中心的帝后生活区,以及游览区的昆明湖和前山(长廊、排云殿至佛香阁的中轴线和石舫)。
区区相连,景景相接,旅游者边欣赏沿途美景,边听导游员有声有色,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的讲解,定会心旷神怡,陶醉在帝王生活的历史追忆和幽美的皇家园林享受之中。
进行分段讲解时,在讲解这一部分的景物时,注意不要过多涉及下一部分的景物,但要在快结束这一部分的游览时适当地讲一点下一部分的内容,目的是为了引起游客对下一部分的兴趣,并使导游讲解环环相扣、景景相连。
导游常用的讲解技巧_实用讲解技巧
![导游常用的讲解技巧_实用讲解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28ff16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5.png)
导游常用的讲解技巧_实用讲解技巧导游方法和技巧是导游讲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游员必须讲究导游讲解的方式、方法,要善于设计故事情节,结合游览活动的内容,解疑释惑,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下面店铺整理的导游常用的讲解技巧,供你参考。
导游常用的讲解技巧导游语言所基本具备的理、物、趣、神四个特点,列举一些实例,着重从语言艺术的角度,介绍几种常用的讲解艺术手法。
1.逗趣法逗趣法,就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导游讲解,让游客在乐趣中得到精神享受。
例如:在苏州西园的五百罗汉堂里,导游人员指着那尊"疯僧"塑像逗趣说:"朋友们,这个疯和尚有个雅号叫‘九不全’,就是说,有九样毛病:歪嘴、驼背、斗鸡眼、招风耳朵、瘸瘸头、烧脚、鸡胸、斜肩脚,外加一个歪鼻头。
大家别看他相貌不完美,但残而不丑,从正面、左面、右面看,你会找到喜、怒、哀、乐等多种感觉…。
另外,那边还有五百罗汉,大家不妨去找找看,也许能发现酷似自己的‘光辉形象’。
" 风趣的话,逗得游客乐此不疲,游兴顿增。
2.猜谜法猜谜法,就是根据旅游景观的内容和特点,以谜语的形式引发游客的兴致。
请看实例:有位导游员在杭州九溪十八涧对游客说:"这儿的路处处曲,路边的溪水叮咚响,远近的山峦绿葱葱。
清代文人俞槌到这里时,诗兴大发,挥笔写道:“曲曲环环路,叮咚泉,远远近近山……,前面已用了叠词,朋友们猜猜看,第四句写树时,俞描用的什么叠词? " 游客们议论纷纷,有的说"郁郁葱葱树",有的说"大大小小树",最后在导游员的启发下猜出是"高高下下树".大家都惊叹俞槌用词的精妙。
这"高"和"下"贴切传神,写活了沿山而长的树林。
游无锡蠢园时,导游员让游客先看春、夏、秋、冬四个亭中的春亭,指着匾说:"春亭挂的匾额是‘滴翠’,表达了春天的形象,有特色。
导游讲解的常用方法:虚实结合法
![导游讲解的常用方法:虚实结合法](https://img.taocdn.com/s3/m/6e57f61f581b6bd97f19ead6.png)
概念:虚实结合法就是导游员在导游讲解中将典故、传说与景物介绍有机结合,即编织故事情节的导游手法。
就是说导游讲解要故事化,从而产生艺术感染力,使气氛变得轻松愉快。
运用建议:
• 这里的“实”是指景物的实体、实物、史实、艺术价值等。
“虚”指的是与景点有关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趣闻轶事等。
“虚”与“实”必须有机结合,以“实”为主,以“虚”为辅,并以“虚”加深“实”的存在。
在中国,几乎每一个景点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如杭州西湖有“西湖明珠自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的传说。
[小案例]
意大利的导游员擅长编造典故——介绍罗马城何处杀人最多、古庞贝城的大火从哪条街烧起、罗马大屠场的猛兽从哪个门出来的、圣彼德堡教堂如何建造的等。
他们眉飞色舞的表情、滔滔不绝的话语,很能令游客信服。
比利时的导游员在讲解时也很善于运用题材。
在游客游览比利时南部的滑铁卢时,导游员讲到了 1815年拿破仑和英、普联军作战双方兵力布置情况,并说明拿破仑本可获胜,不料天不作美,6月18日这一天下起了滂沱大雨,法军因雨水淋湿炮眼而无法开炮,拿破仑在滑铁卢这里打了败仗(6月22日拿破仑宣布退位并被流放)。
这样的导游讲解很能引发游客的凭吊之情。
• 在导游讲解中,虚实结合法运用得好可以增添游客的游兴。
但在虚实结合法的使用过程中,切忌胡编乱造,无中生有。
典故、传说等的运用必须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依托,以增强游客的可行程度。
导游讲解(虚实结合触景生情)
![导游讲解(虚实结合触景生情)](https://img.taocdn.com/s3/m/060ed834a76e58fafbb00325.png)
方竹亭是一座明代建筑,为湖广右参政陈性学修建。亭身洁白,亭顶为绿色琉璃瓦覆盖,为八方形三门四窗砖石结构。关于方竹亭的由来还有个传说:从前这里住着一对父子,儿子很聪明,却不爱读书。父亲买来很多笔和纸,让儿子练字。儿子拿起笔,不好好写字,却从身边摸出小刀,削起笔杆子玩。一大把笔转眼全削成方杆子了。父亲发现后,气得把笔全扔到窗外,哪知道笔杆子落地后,长成了一片方竹林!儿子惊呆了,父亲说:“我们桃花源是块仙土,笔落到地上,都能长出竹子来。你不好好读书写字,就辜负了养育你的这块好土地。”儿子从此以后勤学苦练,后来成了个很有学问的人。后人在这块地方修了个亭子,这亭子就取名叫方竹亭。
然后询问同学们:大家愿意加入哪一个旅游团?为什么不愿意加入“优优团”?学生在各抒己见中会得出:因为老师的讲解平铺直叙不吸引人,而谢开慧讲解中的民间传说引人入胜。再问:以上谢开慧的讲解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师生共同讨论,做出如下归纳:
1、“实”指的是景观的实体、实物、史实和艺术价值等。
桃源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
旅游服务与管理
科目
《导游讲解》
教学内容
导游讲解技巧——虚实结合法、触景生情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授课
日期
月日(星期)
第节
授课班级
旅游31班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教师
王小琼
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
掌握导游讲解常用的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导游讲解技巧的实际操作能力,根据不同景点特色,运用不同导游讲解方法的创造思维能力。
2、灵活运用各方面的知识的技巧,熟练运用导游讲解方法对各类景观进行讲解。
天涯海角虚实结合法导游讲解
![天涯海角虚实结合法导游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60db8b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9.png)
天涯海角虚实结合法导游讲解
导游讲解是一种讲话,你得像在和朋友聊天。
你会眉飞色舞地给朋友讲你知道而朋友不知道的事情吧,OK,就是这样,给游客讲解也就是要这样,才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明白这点之后,你还得知道怎样才能讲得眉飞色舞,最重要的条件,一是熟,二是自已也惊叹于这件事。
如果你自已心里就一点都不以这件事为异,那你讲出来一定也不会让人家觉得惊异。
那么有些景点有令人惊叹的事,有些景点没有,怎么办?
我们知道有一句老话叫“情人眼里出西施”,一个普通的女人,由于爱她,看出来象西施一样的惊艳,所以一个景点,由于爱它,也可有一样的效果。
更何况能当景点的本来就已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了,它必有很可爱的地方。
所以说导游要讲解好,首先得有对这个景区有热爱,爱了之后就会去探索关于它的每一点资讯、每一点故事、每一点惊人之处,然后用你全部的热情,眉飞色舞地给讲出来,那你的讲解就已成功了一半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虚实结合法就是导游员在导游讲解中将典故、传说与景物介绍有机结合,即编织故事情节的导游手法。
就是说导游讲解要故事化,从而产生艺术感染力,使气氛变得轻松愉快。
运用建议:
• 这里的“实”是指景物的实体、实物、史实、艺术价值等。
“虚”指的是与景点有关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趣闻轶事等。
“虚”与“实”必须有机结合,以“实”为主,以“虚”为辅,并以“虚”加深“实”的存在。
在中国,几乎每一个景点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如杭州西湖有“西湖明珠自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的传说。
[小案例]
意大利的导游员擅长编造典故——介绍罗马城何处杀人最多、古庞贝城的大火从哪条街烧起、罗马大屠场的猛兽从哪个门出来的、圣彼德堡教堂如何建造的等。
他们眉飞色舞的表情、滔滔不绝的话语,很能令游客信服。
比利时的导游员在讲解时也很善于运用题材。
在游客游览比利时南部的滑铁卢时,导游员讲到了 1815年拿破仑和英、普联军作战双方兵力布置情况,并说明拿破仑本可获胜,不料天不作美,6月18日这一天下起了滂沱大雨,法军因雨水淋湿炮眼而无法开炮,拿破仑在滑铁卢这里打了败仗(6月22日拿破仑宣布退位并被流放)。
这样的导游讲解很能引发游客的凭吊之情。
• 在导游讲解中,虚实结合法运用得好可以增添游客的游兴。
但在虚实结合法的使用过程中,切忌胡编乱造,无中生有。
典故、传说等的运用必须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依托,以增强游客的可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