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课时-足少阳经络与腧穴.讲课教案
经络与腧穴教学大纲
《经络腧穴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经络腧穴学是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是针灸的核心内容,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美容有指导意义。
本课程内容包括经络、腧穴两大部分。
其总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经络、腧穴等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有关的研究成果,用以指导辨证施治,为中医美容临床实践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大纲适用于医疗美容技术专业高职高专层次使用,依据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为美容市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中医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使本专业学生掌握适应工作需要的,经络腧穴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技术。
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分述如下:【知识教学目标】掌握经络腧穴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以及常用腧穴的类别、定位、主治、配伍和针灸法,熟悉经络的现代研究成果。
【能力培养目标】具有《经络腧穴学》相关知识和技术的运用能力,具有在人体上准确划出经络、点出腧穴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素质教育目标】1.专业思想巩固,热爱中医美容事业。
2.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献身中医美容事业的良好职业道德风尚。
3.具有认真求实、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善于自学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经络腧穴总论【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经络的概念。
2.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和分布概况。
3.掌握经络的基本作用。
4.熟悉经络学说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5.掌握腧穴的分类及特定穴。
6.掌握腧穴的主治规律和定位方法。
7.了解腧穴的命名。
8.了解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熟悉历代经络腧穴的有关著述。
【能力培养目标】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
第一节经络总论1.讲述经络的总论。
2.重点阐明经络系统的组成、基本作用、临床应用。
第二节腧穴总论1.讲述腧穴的总论。
2.重点阐明腧穴的分类、定位方法、作用及特定穴。
3.在实践中讲授、示教、练习腧穴的定位方法。
经络腧穴学总论(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经络腧穴学总论2. 课时安排:共24 课时3. 教学目标:(1)了解经络腧穴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2)掌握经络、腧穴的基本知识;(3)学会运用经络腧穴学知识进行临床实践。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第1 课时:经络腧穴学概述1. 经络腧穴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经络腧穴学的研究范围和重要性第2 课时:经络系统1. 经络的定义和功能2. 经络的分类和分布3. 经络的作用和临床应用第3 课时:腧穴系统1. 腧穴的定义和功能2. 腧穴的分类和分布3. 腧穴的定穴方法和临床应用第4 课时:经络与腧穴的关系1. 经络与腧穴的相互影响2. 经络与腧穴的相互作用3. 经络与腧穴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第5 课时:经络腧穴学的临床应用1. 经络腧穴学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2. 经络腧穴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3. 经络腧穴学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讲解经络腧穴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2. 演示:展示经络腧穴的分布、操作方法等;3.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经络腧穴的感觉和作用;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运用经络腧穴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发言、作业等情况;2. 课堂实践: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经络腧穴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经络腧穴学教材;2. 课件:经络腧穴学的PPT课件;3. 模型:经络腧穴模型;4. 视频:经络腧穴操作演示视频;5. 案例:相关临床案例。
六、教学活动与设计第6 课时:经络测量与评估1. 经络测量方法的学习2. 经络测量工具的使用3. 经络测量结果的评估与分析第7 课时:腧穴的诊断与治疗1. 腧穴诊断的方法与技巧2. 腧穴治疗的操作步骤与要点3. 腧穴治疗的临床应用实例解析第8 课时:经络腧穴学的科研方法1. 经络腧穴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2. 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 科研结果的统计分析与解读第9 课时:经络腧穴学的临床实践1. 经络腧穴学在临床中的应用案例分析2. 经络腧穴学在临床中的实际操作演示3. 学生临床实践操作的指导与评价第10 课时:经络腧穴学的未来展望1. 经络腧穴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2. 经络腧穴学的发展前景与挑战3. 学生对经络腧穴学未来发展的思考与讨论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临床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4. 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遵守伦理道德规范。
《医学经络腧穴》课件电子教案
针灸疗法的适用范围及禁忌
适用范围
针灸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 病、五官科疾病等。同时,针灸疗法还具有保健和美容的作用。
禁忌
针灸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和所有病症。例如,孕妇、年老体弱、有严重 器质性疾病或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进行针灸治疗。此外,一些急性病症、皮 肤感染、瘢痕体质的患者也需要慎重考虑是否进行针灸治疗。
热邪入侵
按摩曲池、合谷、外关等穴位,可 清热解毒,缓解高热、咽痛、流脓 涕等症状。
胃痛的选穴方法
总结词
寒邪犯胃
胃痛是由于脾胃受损、气机不利所致,按摩 某些穴位可以舒缓胃痛症状。
按摩中脘、气海、关元等穴位,可温中散寒 ,缓解胃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饮食停滞
肝气犯胃
按摩中脘、天枢、大横等穴位,可消食导滞 ,缓解胃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医学经络腧穴》课件电子 教案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课件简介 • 经络基础知识 • 腧穴基础知识 • 常见病症选穴方法 • 常用针灸疗法简介 • 现代医学对针Hale Waihona Puke 疗法的认识01课件简介
课件背景及目的
背景
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应用,电子教案逐 渐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辅助工具。《医学经络腧穴》是中医 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方便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我们制 作了该课件的电子教案。
VS
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奇经八脉及功能
奇经八脉的定义
奇经八脉是指不同于十二经脉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 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和阳跷脉。
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ppt课件
● 感冒,热病,颈项强痛(外风)
【操作】 向鼻尖方向斜刺 0.8~1.2寸。
脑空
风池
PPT课件
13
肩井 肩峰
大椎
21.肩井* Jiānjǐng (GB 21) 手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 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头,相对足而言;临,监督、治理;泣,泪出不止。穴能明目止阳泪白。
【定位】在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 ● 头痛,目眩,流泪,鼻塞,鼻渊
13.本神●* B小ěn儿sh惊én风(,GB癫1痫3) 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 1【4【操.定作阳位】白】* 平Y在刺án头g0b部.á3i,~(当0G.B前5寸1发4。)际上足少0.阳5寸、,阳神维庭脉旁交开会穴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 【定位】 在的前内额三部分,之当二瞳与孔外直三上分,之眉一上的1寸交。点处。 【【主主治治】】●●●头头癫痛痛痫,,,眩眩小晕晕儿,惊目风赤,肿中痛风昏迷
【操作】● 平视刺物模0.糊3~,0目.5痛寸,。眼睑下垂,面瘫
【操作】 平刺 0.3~0.5寸。
PPT课件
11
承灵 正营 目窗
PPT课件
12
20.风池* Fēngchí (GB 20) 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 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
之间的凹陷处。
【【解功剖 效】 】 祛皮风肤解→表皮,下清组头织明→目斜。方为肌治和头胸面锁、乳五突官肌病之之间要→穴头。夹肌→头半棘肌→ 【主治】 ●头头后痛大,直眩肌晕与,头失上眠斜,肌癫之痫间,。中浅风层(布内有风枕)小神经和枕动、静脉的
经络腧穴足少阳胆经PPT课件
日月刺灸方法
中医教研室
刺法: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 可扩散至胸胁部。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 20分钟。
17
中医教研室
日月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
主治:胃脘痛,呕呃,腹胀,黄疽,胁肋疼痛, 太息,善悲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肋间神经痛,胆囊炎,急慢 性肝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膈肌痉挛,疝气 等。
中医教研室
针灸学
上篇:经络腧穴
足少阳胆经
1
足少阳胆经
经脉循行
中医教研室
常用穴位 阳白 风池 京门 环跳 光明 悬钟
肩井 风市 丘墟
日月 阳陵泉
2
中医教研室
足少阳胆经 Gallbladder Meridian [GB]
风池
阳白
从耳后入耳前
属胆络肝
沿胸侧,过 季胁
沿下肢外 侧下行
出气街至环跳 光明:外踝上五寸 分出络脉至足大指
局部酸胀,并向头顶、颞部、前额和眼扩散。 2、平刺2.0—3.0寸,透对侧风池穴,局部酸
胀,扩散至头顶部。
灸法: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9
中医教研室
风池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
本穴为治疗头、眼、耳、口、鼻、脑、神志疾患以 及上肢病的常用要穴。
常用于治疗:感冒,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失眠, 电光性眼炎,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鼻炎,耳 聋,耳鸣,甲状腺肿大,落枕,肩周炎,癫痫,中 风后遗症,吞咽困难,足跟痛等。
现代研究: 日月对胆汁分泌有促进作用,使胆囊收缩,有
利胆和排石作用。 针刺期门、日月对胆结石的临床排石率为69%,
对照组为20.5%(P<0.001)。
18
京门(气府、气俞)
课程说课(经络与腧穴整体设计)
经络与腧穴说课大家好,我是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经络与腧穴》课程负责人,我主要介绍《经络与腧穴》课程,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经络与腧穴》是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有在医院、社区以及相关行业从事针灸推拿技术岗位必需的常用能力。
行业调查结果显示,临床针灸推拿岗位涉及的常用中医技术能力涵盖了其他工作岗位的需求,所以我校《经络与腧穴》课程主要基于对应中医医师执业资格标准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整合了课程内容,我校常用于经络腧穴技术教学的主要场所有8个,教材1本,精品课程网站1个,在校企专兼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该课程被确认为校级精品课程,2009年被确认为湖南省省级精品课程,在长期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经络与腧穴》课程逐步形成了以医教结合为主要形式,以项目导向为主线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课程网站就是以项目导向为主线,形成了三大主要特色。
网站的第一特色,基于临床针灸推拿方面经络腧穴岗位,4大工作任务,构建14个项目,形成资源丰富的教学网站,课程网站的特色资源有快速导航,课程设置、课程介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网络资源、虚拟训练、职业医考、在线答疑等内容。
课程网站的基本教学资源丰富了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实习大纲、授课计划,实训资料,授课教案,电子课件,综合习题和在线测试,特别是在线测试,它是以中医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为标准,根据资格考试大纲的基本题型进行网站的组建;网站的第二特色,侧重构建技术示范,虚拟训练,案例分析三位一体的训练体系,其中技术示范是将14个项目中包含的所有技术全部以视频的方式展示,虚拟训练是采用穴位录像展示,即我们日常进行点穴操作训练过程中不容易展示的一些项目,通过穴位录像来进行展示,案例分析是结合临床真实的病例或者单穴治病的案例,学生经过分析以后选择适宜的经络、穴位,然后将临床医师真实的医疗活动技术示范进行摄制;虚拟训练,案例展示中的所有资源,全部是校企专兼职教师共同设计制作完成,这部分资源目前已经部分上网,实现资源共享,课程网站的第三特色是改革考核办法,建立了人机互动的动态考评体系。
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取法】正坐或仰卧。先定神庭与头维,当 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2/3与外1/3的交点处取 穴。(注:0.5寸可以眉心至前发际3寸的 1/6量取)
【操作】平刺0.3~0.5寸。
【主治】①头痛,眩晕,目赤肿痛。
【特定穴属性】手足少阳,足阳明经交 会穴
5.悬颅 Xuánlú (GB 5) 【定位】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 鬓弧形连线的中点处。 【取法】参见颔厌 【操作】平刺0.5~0.8寸。 【主治】①偏头痛。 ②目赤肿痛,齿痛,面肿, 鼽衄。
6.悬厘 Xuánlí(GB 6) 【定位】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 弧形连线的上四分之三与下四分之一交 点处。
【特定穴属性】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
11.头窍阴 Tóuqiàoyīn (GB 11) 【定位】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 完骨的中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一交点处。 【取法】参考浮白。 【操作】平刺0.5~0.8寸。 【主治】①耳鸣,耳聋。 ②头痛,眩晕,颈项强痛。 【特定穴属性】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
其分支从足背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 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 后丛毛中,经气由此处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足少阳腧穴
【概述】 穴数:本经一侧44穴,左右对列。 分布:下肢外侧正中分布15穴,髋、侧腹,侧胸分布8穴,头面、项、 肩分布21穴。 特定穴:五输穴:井穴—足窍阴,荥穴—侠溪,输穴—足临泣,经 穴—阳辅,合穴—阳陵泉。 原络穴:原穴—丘墟,络穴—光明。 郄穴:本经郄穴—外丘,阳维脉之郄—阳交。 八会穴:髓之会—悬钟(又名绝骨),筋会穴—阳陵泉。 八脉交会穴:足临泣,通带脉。 下合穴:胆之下合穴—阳陵泉。 募穴:肾募—京门,胆募—日月。 (注:阳陵泉是合穴,又是下合穴与八会穴。足临泣是输穴,又是八 脉交会穴)
十一三章 足少阳经络和腧穴课件
❖
痫。
❖ 【刺灸】平刺0.3~0.5寸。
❖ 14.阳 白(Yangbai,GB 14)
❖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
❖ 【功效】散风清热,活络明目。
❖ 【主治】前额痛,眉棱骨痛,目痛,面瘫(
❖
额纹消失,透攒竹、鱼腰或丝竹
❖
空,眼睑下垂。
❖ 【刺灸】平刺0.3~0.5寸。
❖ 15.头临泣(Toulinqi,GB 15)
❖
的凹陷处。
❖ 【功效】疏风解热,聪耳明目。
❖ 【主治】1.外感疾患
❖
2.头面五官疾患
❖
3.神志疾患
❖
❖ 【刺灸】1.针尖向对侧眼眶内刺入1~1.5寸。
❖
2.针尖向鼻尖方向刺入1~1.5寸。
❖
3.平刺透风府。
❖
4.针尖向下颌方向刺入。
❖
5.穴位内部中间为延髓,禁深刺,若
误伤延髓发生内出血可导致生命中枢瘫痪而死
亡。《素问·刺禁论》:“刺头中脑户,入脑立
死。”所以,必须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深度。
❖ 21.肩 井(Jianjing,GB 21)
❖ 【定位】肩上,大锥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 【功效】理气降痰,疏筋活络。
❖ 【主治】1.颈、肩、背痛。
❖
2.乳痈,乳癖,乳汁不足,难产。
❖
3.瘰疬。
❖ 【刺灸】直刺0.5~0.8寸。内有肺尖,慎不 不可深刺、捣刺,孕妇禁针。
❖ 气街――气冲穴部,在腹股沟动脉旁。
❖ 毛际――指耻骨阴毛部。
❖ 髀厌――髀枢。指股骨大转子部,环跳穴
❖
在其旁。
❖
❖
❖ 季胁――指第11、12肋部。
❖ 髀阳――大腿外侧。
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第12页
【主治 Indications】
1.胁肋痛,偏头痛,目 痛,乳房胀痛,月经 不调。
2.足跗肿痛。
3.瘰疬,疟疾。
【刺法 Method】直刺 0.3~0.5寸。
【刺法 Method】
直刺0.3~0.5寸,深部正 当肺尖,慎不可深刺,捣 刺;孕妇禁用。
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第11页
41.足临泣* Zúlínqì (GB 41) 输穴、八脉交会穴 (通带脉)
【定位 Location】
在足背外侧,当足四趾本节(第四 跖趾关节)后方,小趾伸肌腱外 足临泣 侧凹陷处。
【层次解剖 Stratified anatomy】
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第2页
(2)足少阳胆经经脉循行特点 体表循行是:目外眦→环耳→侧头→侧项→侧腰→胁
→下肢外侧中→第四趾、大趾。体内循行:络肝, 属胆。联络脏腑器官有目,耳,属胆,络肝,在足 大趾甲后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体内联络:络肝,属胆。联络脏腑器官有目,耳,属 胆,络肝,在足大趾甲后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瞳子髎
手太阳,手、足少阳经交会穴
【定位 Location】
在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 处。
【层次解剖Stratified anatomy】
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颞筋 膜→颞肌。浅层布有颧神经颧面 支和颧颞支。深层有颞深前、后 神经和颞深前、后动脉分支。
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第6页
【主治 Indications】
3.失眠,癫痫,中风热病, 感冒。
中医经络学与腧穴技术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选择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 专著、案例分析等,如《中医经络学研 究进展》、《腧穴技术临床应用》等。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中医经络学 与腧穴技术相关的网站、论坛、博客等, 获取最新的信息和知识。
实践教学资源:选择具有实践教学条件 的医院、诊所、养生馆等,让学生在实 际操作中掌握经络学与腧穴技术的知识 和技能。
手法熟练:掌握各种手法,如按、揉、 推、拿等,熟练运用于穴位操作
力度适中: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调整 手法力度,避免造成不适或伤害
操作规范: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注重沟通: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 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及时调整操作方法
腧穴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典型病例分析与实践
选取典型病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进行分析 分析病因病机:分析病例的病因、病机及病理变化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病因病机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实践操作:在实际操作中应用治疗方案,观察疗效并调整方案
添加标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
引入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 趣味性
增加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 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 方式,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课程建设与发展建议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中医经络学与腧穴 技术教学设计
汇报人:XX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中 医 经 络 学 与 腧 穴 技 术 概 述 03 教 学 设 计 思 路 04 教 学 内 容 与 方 法 05 教 学 评 价 与 反 馈 06 教 学 资 源 与 条 件
中医经络与腧穴—腧穴(中医基础课件)
⑵远道作用:
• 十四经穴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的远隔穴 位所在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变, 甚至对全身有影响。
• 十四经穴 •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⑶特殊作用
• ①双相良性调节作用 • ②相对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
素髎升压
四、腧穴的主治规律
• 1、分经主治规律 • 2、分部主治规律
• 是指同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 应脏腑的病证。每一经脉均有多个经穴,这些经穴虽各 有主治特点,但均有共同的主治病证,反映出分经主治 的规律。
• 如手太阴肺经的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均可治 疗咳嗽、气喘等肺系疾患。古代医籍在论述针灸治疗时, 往往只选取有关经脉而不列举具体穴名,即“定经不定 穴”。
• 有一定名称和位置,尚未归经 • 主要对某些病有特效、局部作用
3)阿是穴
• 以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 针灸施术部位,“以痛为腧”,并有“天 应穴”、“不定穴”等之称。
• 无固定名称和位置 • 局部作用
三类腧穴的特点:
定经
定 位 定 名 主治作用
经穴
奇穴 阿是穴
有归经 分布在十四 经中
五、特定穴
• 1、含义 •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
并有特称号的腧穴。
【特定穴】
含义
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以特定名 称概括的腧穴,称为特定穴。
来源
分类 分布
是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根据穴位的位置、
穴性、主治作用等方面的相类特点而对十
四经中部分穴位再归类、再命名总结出来
的。 四肢部: 五输穴 原穴
络穴
郄穴
下合穴 八脉交会穴
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ppt课件
第一节 足少阳经络
足少阳胆经在目外眦与手少阳三焦经衔接, 在足大趾甲后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目,耳,属胆,络肝。
络脉从光明至足背。 经别贯心,挟咽,散于面,系目系。 经筋结于尻,系于膺乳,交巅上,并左右相互交叉,维筋相交。
足少阳经脉循行原文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 季头胁角手::少指指阳1额1之、结前1节2,肋部至中,肩。一上1般1,肋称却部额交位角出置,手最颞少低骨阳,部之偏又后后泛,则称入为为缺1耳2盆肋上。。角。 一般多指其“前支上者者抵为,头季从角胁耳”,后,其入下应耳有是中章指,门从出穴瞳走,子耳后髎前方出,则发至为直目京向锐门上眦穴行后。,。经额角、曲 行角目手及交锐少耳出眦阳其上手后之支角少:前者部阳此:,各之支据别穴后文《锐。:字灵眦指与枢,本手·下本条少大输经阳迎》脉经,经载相合过,仿于肩天,手井容但少、穴所阳会不连,大属属抵椎于的于、手穴出秉太位页风阳不,,小完下肠全加经一颊, 而样属绝。车于骨此,足:下支少指颈经阳腓,脉胆骨合是经长缺指。短盆据经肌而此翳未。行,风覆—于足、盖—手以少的听少下阳腓宫阳胸胆骨、天中经下听髎,天端会之贯容部、后膈穴分下进,位的关入络于骨、缺肝骼手上盆、。少关。属阳诸胆三穴,焦又循经至胁天瞳里, 牖子穴髎出前。气方如街,其无,故上此绕本端支毛经稍,际在前则,此为本横处阳经行入气辅听于髀街穴会手厌:。、少中气上阳。冲髀关之穴厌穴前部:没。,义有在同着腹髀落股枢。沟,动指脉股旁骨。大转子部。
第二节 足少阳腧穴
本经一侧44穴
15穴分布于下肢外侧面 8穴在髋、侧腹、侧胸部
21穴在头面、项、肩部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侧头、目、 耳、咽喉、肝胆病,神志病, 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 证。
中医学基础经络与腧穴课件
经络与腧穴的关系
• 经络与腧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经络是腧穴的分类依据,而腧穴则是经络的具体表现。通过刺激腧穴可以调节相应经络 的气血运行,从而治疗相关疾病。同时,经络和腧穴在治疗上也常常配合使用,共同发挥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
八脉交会穴
01
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在人体特定部位交会的八 个穴位,具有调节奇经八脉的作用。
02
八脉交会穴包括公孙、内关、后溪、申脉、足临泣、外关、列
缺、照海,分布于四肢腕踝关节附近。
八脉交会穴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奇经八脉相关的疾病,如头痛、
03
失眠、癫痫等。
05
经络与腧穴的临床应用
经络诊察方法
特定穴
五输穴
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 输、经、合五个特定穴位,具有特定 治疗作用。
01
02
原穴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 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03
络穴
是络脉在本经分出的支脉的穴位,具 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
募穴
位于胸腹部任脉上的穴位,是脏腑之 气汇聚于胸腹部的部位,主要用于治 疗相应脏腑的疾病。
阿是穴
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治疗的穴位,无固定名称 和位置。
腧穴定位方法
骨度分寸法
自然标志法
以骨节为主要参照点,将身体各部位 分成若干等份,每一等份为一定的长 度或宽度,用于确定穴位的位置。
利用身体表面的自然标志,如乳头、 肚脐、骨骼突起等,作为确定穴位位 置的参照点。
《医学经络腧穴》课件电子教案
02
基本知识
经络系统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核心,包括手三阴阴经和阳经。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具有统率、 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经络腧穴
经络腧穴是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上的穴位,具有调节脏腑、治疗疾病的作用。
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
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 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 经。
奇经八脉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 维脉。
十二经别
十二经脉的分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的联系以及补充 十二经脉循行不到的部位。
拔罐疗法
气功疗法
通过刺激经络穴位来调节人体脏腑功能,促 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疲劳。
通过调节经络穴位来调节人体脏腑功能,促 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疲劳。
04
腧穴系统
腧穴的分类
募俞配穴法
募穴和俞穴相配合应用的方法,可调和阴 阳平衡。
经穴
位于十四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共 有361个,通常称为经穴。
奇穴
平衡阴阳
刺激相应的腧穴可以调节阴阳平衡,缓解身体症状。
预防疾病
通过按摩、艾灸等刺激相应的腧穴,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腧穴定位方法
骨度分寸法
以骨节为标志,分成一定长度 ,用于确定腧穴位置。
手指同身寸法
以手指的宽度为标准,用于确 定腧穴位置。
简便取穴法
以骨骼和肌肉的特殊形态为标 志,用于确定腧穴位置。
03
腧穴分类
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释】
⑴头角:指额结节部,一半称额角,颞骨 部又泛称为耳上角。《甲乙经》头维穴在 额角发际,其旁鬓发向前呈弧形凸出者称 “曲角”,为颔厌、悬颅、悬厘穴所在。 “上抵头角”,应是指从童子髎出发直向 上行,经额角、曲角及耳上角部各穴。
⑵行手少阳之前:指足少阳经天容穴,行于 手少阳天牖穴前方。因据《灵枢 本输》载, 天容穴属于足少阳胆经。
⒁三毛:指足大趾爪甲后有汗毛 处。滑寿注:“足大指本节后 为歧骨,大指爪甲后为三毛。”
足少阳胆经从头走足,起于目外眦,沿侧 头部、身体侧部及下肢外侧下行,止于足 底4趾外侧(足背分支止于足大趾)。体腔 从缺盆下向胸中,联系肝、胆,沿胁里, 出于腹股沟动脉处,横向进入髋关节部, 与外行路线汇合下行。联系肝、胆、目、 耳等脏腑器官。本经多气少血,子时气血 注此。
本经一侧44个腧穴,15个腧穴分布于 下肢外侧,8个腧穴在髋关节、侧腹、 侧胸部,21个腧穴在头面、项、肩部; 起穴位瞳子髎,止穴为足窍阴;本经
腧穴主治肝胆病,侧头、目、耳、咽
喉、胸胁病,以及经脉循ao GB 1)
手太阳、手少阳、足少阳交会穴。
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定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 方凹陷中。
【主治】1.黄疸,胁痛,口苦,吞 酸。 2.下肢麻木、拘急,膝髌 肿痛。 3.小儿惊风。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谢谢观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
环跳(huantiao GB 30)
足少阳、太阳经交会穴
【定位】在臀部,股骨大转子最 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 之一与内三分之二交点处。
注:侧卧位,伸下腿,上腿屈髋屈膝取穴。
【主治】腰腿痛,下肢痿痹,半 身不遂。
【操作】 直刺2~3寸。可灸。
阳陵泉(yanglingquan GB 34)
⑻季胁:第11、第12肋部。因第11肋位置最 低,故多指为“季胁”,其下有章门穴, 后方有京门穴。
⑼髀阳:大腿外侧。《铜人》注:“髀阳, 髀外也。”
⑽外辅骨:指腓骨。
⑾绝骨:指腓骨下端与腓骨长、短肌交互呈 现的凹陷处。滑伯仁注:“胻外为辅骨, 外踝以上为绝骨。”
⑿小指次指:指第4足趾。
⒀大趾歧骨:指足大趾、次趾本 节后骨缝。
⑶交出手少阳之后:本经经过肩井,会大椎、 秉风,行于手少阳天髎之后进入缺盆。
⑷目锐眦后:指本经脉经翳风、听宫、听会、 下关、上关诸穴又至瞳子髎。
⑸拙:目下颧骨部。
⑹气街:气冲穴部,在腹股沟动脉旁。杨注: “街,衢道也。足阳明脉及足少阳脉气所 行之道,故曰气街。”
⑺髀厌:指股骨大转子部,又称髀枢。环跳 穴所在处。
【定位】在面部目外眦外侧0.5寸 凹陷中。 【主治】1.目赤肿痛,目翳,口
2.头痛。
【操作】
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点刺 出血。禁灸。
肩井(jianjing GB 21)
手足少阳、足阳明、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在肩胛区,第7颈椎棘 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
【主治】1.颈项强痛,上肢不遂。 2.乳汁不下,乳痈。 3.瘰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