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性伤口的处理
感染性伤口 ——复方黄柏涂剂疗效显著且经济

感染性伤口——复方黄柏涂剂疗效显著且经济伤口感染是由于治疗不及时、伤口污染严重、清创不彻底导致的炎性反应,轻者伤口红、肿、热、痛或伴渗液以及化脓,严重者炎症扩散侵犯正常组织甚至肌腱、骨骼。
发生伤口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伤口愈合时间,也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
患者一:患者因乳房肿块破溃于2021.01.09来我院伤口门诊就诊,伤口红肿热痛十几天,破溃流脓一天,左侧乳房十二至一点钟红肿范围约4*6cm大小,大量脓液渗出,对伤口及窦道进行清创后,用复方黄柏涂剂浸泡纱条填塞潜行伤口,外敷浸透复方黄柏涂剂的大纱块覆盖伤口,范围超过红肿处,无菌敷料覆盖包扎,每天更换。
第三天脓液明显减少,一周后红肿明显消退,疼痛减轻,肉芽生长良好。
患者二:患者因腰背部包块切除术后十二天,于2021.04.22来我院伤口门诊拆线(此前一直在诊所换药),第二针和第三针缝线拆除后伤口流出大量黄褐色渗出液,伤口有约2*5cm隧道潜行,清创后用复方黄柏涂剂浸泡纱条填塞潜行伤口,外敷浸透复方黄柏涂剂的大纱块覆盖伤口,开始每天更换敷料,无渗液后隔天更换,两周后伤口肉芽填满,生长良好。
患者三:骑车不慎导致擦伤,当时只有很小一块皮损,因为害怕疼痛,自行到药店购买双氧水消毒,然后涂抹灭菌结晶磺胺(消炎粉),一周后伤口疼痛难忍才来我院伤口门诊处理。
伤口约2*5CM大小,消毒清洗伤口后,清除黄黑色结痂,发现黑色结痂处有一约5CM深的隧道潜行。
对潜行伤口进行清洗,清除腐肉,彻底清创后,用复方黄柏涂剂浸泡纱条填塞潜行伤口,外敷浸透复方黄柏涂剂的大纱块覆盖伤口,范围超过红肿处,无菌敷料覆盖包扎,隔天更换。
第四天伤口红肿明显好转,诉疼痛明显减轻。
患者四:骑车不慎致小腿皮肤擦伤,自以为表皮擦伤没多大事,用家中自备碘伏每天涂擦,一周后红肿疼痛难忍来我伤口门诊处理。
伤口约10*20CM,流出黄色渗出液,伤口周围皮肤明显红肿发热疼痛。
清洗、消毒伤口,去除结痂,彻底清创后,外敷浸透复方黄柏涂剂的大纱布覆盖伤口,范围超过红肿处,无菌敷料覆盖包扎,隔天更换。
外科伤口感染的分类及手术护理

外科伤口感染的分类及手术护理外科伤口感染,又指手术部位感染。
疾病控制中心关于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仅限于有皮肤、黏膜切开的手术,涉及范围包括:切开皮肤、黏膜、皮下组织、深层软组织(筋膜及肌层)及器官或腔隙。
麻醉下进行的内镜检查、操作、脓肿穿刺等不包括在SSI范畴。
1手术切口分类与伤口愈合分期医学的进步使外科手术的范围日趋增大,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样,对病人机体的损伤及其免疫功能的抑制也相应增加。
加强对手术切口生理、病理等方面的了解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基础。
1.1 手术分类一般手术分为3种。
1.1.1 有菌手术(也叫感染手术) 包括脓肿切开引流、开放性骨折、烧伤等手术,手术部位明确有感染形成。
1.1.2 污染手术包括肺、胃肠道和阑尾部位的手术,在手术过程中的一定阶段有被污染的可能,这类手术也叫二类切口手术。
1.1.3 无菌手术包括甲状腺、乳房、脾切除、疝修补、非开放性骨折、心脏手术、非开放性脑部手术等,也叫一类切口。
1.2 切口分类根据美国国家研究院颁布的资料,将切口分为4类。
1.2.1 清洁切口(I类切口) 术中未遇到明显炎症病灶,不涉及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的手术,如甲状腺切除、疝修补术,包括非创伤性手术切口。
1.2.2 清洁—污染切口(Ⅱ类切口) 进入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细菌污染可能发生但不明显,未找到确定的污染证据的手术,如胆汁培养阴性的胆道手术,无特殊污染的阑尾切除术等。
1.2.3 污染切口(Ⅲ类切口) 手术涉及有明确细菌存在的系统,或遇到有明显炎症病灶的手术,有空腔器官内容物溢出切口的手术,包括有感染性胆汁的胆道手术、切开胃肠道并有大量内容物外溢的手术、穿孔时间短的急诊手术、未经肠道准备或准备不良的结肠手术,以及术中违反无菌操作原则者。
1.2.4 污秽切口(Ⅳ类切口) 亦称感染手术。
指器官穿破或有脓液的手术切口,包括已有感染或带有脓液的手术,穿孔时间较长的胃肠道手术,或带有创伤性坏死组织、异物、粪便等严重污染的切口,以及创伤未及时清创的手术等。
外科感染性休克规范处置流程

外科感染性休克规范处置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外科感染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病症,需要紧急处理。
下面是外科感染性休克规范处置流程:1. 快速评估病情立即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03
局部影响
导致组织损伤、器官功能 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系统影响
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多器 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经济负担
增加医疗费用、延长住院 时间,给患者和社会带来 经济负担。
02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原则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的病史和体 征,确定感染的部位 和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 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 措施。
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出血、肺 栓塞等。
保持伤口敷料的干燥和清洁,及时更 换敷料。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焦虑和 恐惧情绪。
03
外科感染病人的常见护理问题
疼痛与不适
疼痛
感染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影响病人的休息和日常生活。
不适
由于感染和伤口的处理,病人可能会感到不适,如伤口部位 的肿胀、咳嗽等。
保持引流管通畅
腔镜手术后,病人需要留置引流管,护理人员应定时检查引流管是 否通畅,避免引流液积聚在腹腔内引发感染。
观察引流液性质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气味等,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 生处理。
预防并发症
腔镜手术后,病人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肠梗阻等,护理 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潜在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措施
预防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 敷料,避免感染。
预防压疮
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 干燥,避免压疮的发生。
预防血栓形成
鼓励病人进行适当的活动 ,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 栓形成。
焦虑与恐惧的护理措施
提供心理支持
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倾听他 们的感受,提供心理支持。
解释治疗过程
向病人解释治疗过程及注意事项, 减轻他们的恐惧感。
外科常见伤口处理方法

外科常见伤口处理方法1、清洁伤口用碘伏消毒,刺激小,效果好;对于清洁、新生肉芽创面,还可加用凡士林油纱覆盖以减轻换药时患者的痛苦,并减少组织液渗出、丢失。
2、血供丰富,感染机会小的伤口可用生理盐水简单湿润一下,无菌辅料包扎即可。
3、对于有皮肤缺损的伤口,缺损区用盐水反复冲洗,周围可用碘伏常规消毒,消毒后,用盐水纱布或凡士林纱布覆盖,盐水纱布有利于保持创面的新鲜,干燥,凡士林纱布有利于创面的肉芽生长。
4、感染或污染伤口原则是引流排脓,必要时坼开缝线,扩大伤口,彻底引流,伤口内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有坏死组织的应给于清创,也可以用抗生素纱布填塞伤口内,伤口的周围最好用碘酒两遍酒精三遍脱碘消毒。
当然感染伤口换药要做到每天一换。
另外,对化脓的切口换药时,不要嫌弃恶臭,一定要仔细擦掉切口处的脓苔,且不能因为患者的疼痛而不敢碰切口,脓苔除去后要有轻微的血丝渗出,这样才有助于切口早日愈合!5、褥疮、化脓性骨髓炎等感染伤口:碘伏消毒创口周围,而创口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庆大霉素敷料覆盖。
6、对于骨髓炎有骨外露时的换药首先要勤,因为渗出很多,且敷料要多。
在换药过程中,应随时清除坏死组织,髓腔内可以放置纱条。
经验方法是先用盐水冲洗创面,再用0.1%碘伏冲洗,再用双氧水冲洗,最后用庆大纱布湿敷,敷料覆盖。
当创面肉芽新鲜,渗出较少时,行手术清除死骨、硬化骨,采用合适的肌皮瓣覆盖创面,外固定架外固定,待皮瓣成活后,再行骨延长。
7、开放性骨折行外固定的患者换药遵循的是首先碘伏消毒(同时清理切除坏死组织),其次使用双氧水消毒,然后生理盐水冲洗,最后呋喃西林填塞覆盖创面。
等待其肉芽生长,行游离皮瓣覆盖。
8、切口的脂肪液化:在脂肪丰富的地方易出现脂肪液化,此时广泛的敞开切口(脂肪液化的区域全部打开),培养+药敏,加强换药。
这样的切口要换好长时间,为了缩短时间,在初期消毒后在局部的皮下注射庆大霉素,向切口中放置葡萄糖粉,每天换药,待创口渗出少后油纱刺激肉芽生长,新鲜后二期缝合或蝴蝶胶布拉合。
感染性创面的处理及个案分享PPT课件

减少细菌负荷。
13
常用的伤口清洗方法
• 棉球擦洗:
– 优点:操作方便 – 缺点: – 擦洗易损伤新生肉芽组织; – 可能棉纤维残留,影响伤口愈合; – 不适用于外口小而深腔的伤口。
14
常用的伤口清洗方法
• 冲洗:
– 30~50ml注射器连接18~20号针头冲洗,产生8~15PSI/ 平方英寸的压力;
– 外口小而深腔大的伤口,建议使用吸痰管或去针头的 头皮针软管冲洗。
15
伤口清洗
• 伤口冲洗/灌洗如下情况不建议使用:
– 当冲洗液的流向不能确定; – 无法确保冲洗液能完全排除; – 伤口的基底部不可见,特别是对于存在腔隙或冲洗液
存在流入体腔风险的伤口。
16
感染的预防
• 传统的观点:
– 伤口感染是因为有细菌。因此,必须去除细菌。
以伤口清洁度 分类
清洁伤口 清洁污染伤口 污染伤口
感染伤口
3
伤口感染
• 伤口感染是伤口愈合过程中最严重的干扰因素,有侵 入伤口的不同微生物引起、增殖并产生有害的毒性物 质。
• 感染通常被局限,但严重时可导致组织受损,从而阻 碍伤口愈合。
• 每种伤口感染都有可能发展为全身感染,甚至败血症 而危及生命。
• 全身性治疗:原发/基础病治疗、并发症治疗、全 身应用抗菌素
• 伤口局部处理:伤口的清洗,清创、引流,抗菌 敷料的应用,伤口湿性平衡
11
伤口评估
• 完整的伤口评估包括全身因素评估、伤口局部评估、患者 的照顾系统及对伤口处理的预期目标。
• MEASURE代表内容(中文) • M:准确测量伤口的长度、宽度和范围 • E:渗液量(无、少量、重量、大量)、性质(浆液性、血
外科感染的治疗措施

外科感染的治疗措施1. 引言外科感染是指在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引入的病原体导致的组织感染。
外科感染是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可能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术后康复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控制外科感染的发生和发展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外科感染的治疗措施,包括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创面处理、引流、局部药物治疗和手术清创等。
2.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是外科手术中常用的一种预防外科感染的重要手段。
在手术开始前的适当时间内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可以降低手术过程中病原体的感染风险,并减少手术后感染的发生。
根据手术类型、切口分类和患者个体差异,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以及剂量和给药途径。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关键是严格遵守合理使用的原则,包括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合理的给药时机、正确的剂量和规定的使用时限。
3. 创面处理创面处理是外科手术后重要的治疗环节,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并预防感染的发生。
首先,医生应该在手术结束后对创面进行充分的清洁和冲洗,以去除血液、组织碎屑和病原体。
然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伤口处理方式,如使用纱布、药膏或者其它敷料。
重要的是保持创面清洁和湿润,避免过度湿润或过度干燥。
4. 引流外科手术创面引流是预防和治疗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引流器可以帮助排出血肿、组织液和感染导致的渗出物,降低创面积液积聚的风险。
引流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当的引流方式,包括负压引流和袋式引流。
同时,医生还需要定期检查引流器的通畅性,并根据情况适时更换引流器。
5. 局部药物治疗局部药物治疗是外科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减少病原体的繁殖和扩散。
常见的局部药物治疗包括外用抗菌药物、消毒液和敷料。
医生通常会根据感染的程度和病原体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也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在家中进行定期的局部药物治疗。
6. 手术清创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手术创面,手术清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感染的护理措施_术后

术后感染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进程。
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术后感染,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
以下将从术后感染的预防、观察和处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术后感染的预防1. 加强术前准备(1)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手术;(2)对有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如糖尿病、贫血、免疫力低下等,术前给予针对性的治疗;(3)做好手术部位的皮肤准备,如剃毛、清洗等,减少皮肤细菌数量;(4)术前给予预防性抗生素,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2. 优化手术环境(1)手术室应保持清洁、通风,温度控制在18-24℃,湿度以50%-60%为宜;(2)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前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洗手;(3)手术器械、物品应经过严格消毒或灭菌处理。
3. 术后伤口护理(1)术后伤口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感染;(2)定期观察伤口情况,如有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3)及时更换敷料,避免敷料潮湿、污染;(4)术后伤口拆线时间根据伤口愈合情况而定。
4. 加强营养支持(1)术后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营养补充,如氨基酸、脂肪乳等。
5. 严密观察病情(1)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2)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3)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
二、术后感染的观察1. 体温观察术后患者体温升高可能是感染的表现,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如体温持续升高,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 伤口观察术后伤口如有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应考虑感染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 尿液、粪便观察术后患者如有尿路感染、肠道感染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4. 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术后患者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时,应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三、术后感染的处理1. 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感染性手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感染性手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感染性手术的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院感染性手术的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包括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各个环节。
第三条感染性手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管理、全员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感染性手术的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价。
二、手术前感染预防控制第五条术前评估:对拟行感染性手术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感染风险评估、基础疾病控制、营养状况评估等。
第六条患者准备:患者术前应进行必要的洗澡、理发、剪指甲等个人卫生处理。
择期手术患者应待感染治愈后再手术。
第七条抗菌药物应用: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在皮肤切开前30分钟至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
第八条手术部位皮肤准备:手术部位皮肤消毒前先清洁,再使用碘伏棉球或其他替代品局部擦拭2遍,消毒范围应在手术野及其外扩展15cm。
第九条医务人员手卫生:手术人员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
第十条术前器械准备:器械应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术前一天应完成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工作。
三、手术中感染预防控制第十一条手术室环境:保持手术室清洁、无菌,定期进行空气和物品表面的消毒。
第十二条人员管理: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流动,手术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手术间。
第十三条外来人员管理:外来器械厂商、参观人员等应经过相应的准入审核和培训,方可进入手术室。
第十四条无菌操作:手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手术,避免交叉感染。
第十五条器械管理:器械应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手术过程中注意器械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四、手术后感染预防控制第十六条术后患者管理:术后患者应转移到清洁、无菌的病房,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第十七条伤口换药:术后定期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迹象。
感染伤口的处理

10 February 2012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9
伤口中细菌的来源 内源性
细菌寄居部位改变 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局部/全身) 菌群失调
10 February 2012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10
细菌的致病机制
• 细菌的毒力: 细菌的毒力:
侵袭力 毒素:外毒素/内毒素
性状
来源 存在部分 化学成分 稳定性
外 毒 素
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 从活菌分泌,少数为细菌崩解 后释出 蛋白质 60~80℃,30min 被破坏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 效应,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 醛液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
(established microbial population, wound not progressing, microbial imbalance, no signs of infection 微生物数量确定, 没有进展,菌群失衡, 没有明显的感染症状)
Topical antiseptic agent
4
清洁伤口
无菌手术切口, 无菌手术切口,也包括经清创处理的无 明显污染的外伤伤口,应获一期愈合。 明显污染的外伤伤口,应获一期愈合。
10 February 2012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5
污染伤口
伤后8小时内,已发生异物和细菌沾染和污染的伤口, 伤后8小时内,已发生异物和细菌沾染和污染的伤口, 清创术使之接近于清洁伤口可获一期愈合。 清创术使之接近于清洁伤口可获一期愈合。
美盐敷料用于感染性伤口换药

1.2.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两组患儿镇静催眠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镇静催眠效果比较例(%)组别例数有效无效对照组7967(84.8)12(15.2)观察组7976(96.2)3(3.8) 注:两组比较,χ2=5.97,P <0.05。
3 讨论本研究结果示,观察组有效率96.2%,对照组8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诱导排便联合水合氯醛溶液加温后灌肠镇静催眠效果优于常规水合氯醛灌肠法。
对照组采用室温水合氯醛,灌肠液温度在20℃左右,与肠道内温度相差很大,低温可以使肠道受冷刺激发生紧张性收缩,促使药物向直肠甚至肛外排泄;肠道受冷刺激收缩甚至痉挛,使患儿感觉腹部不适甚至疼痛而哭闹、挣扎,使腹压增加,更加影响药物在结肠内的保留和吸收,因此不利于患儿的镇静催眠治疗。
观察组给药前排便可使结肠、直肠相对空虚,能增加药物与肠黏膜的接触面积,降低肠道内压力,促进药物的吸收。
药物的温度在38~42℃时,温热能促进并改善肠道血液循环,减轻肠道黏膜水肿,解除肠道痉挛,促进肠道黏膜对药物的吸收[5],因此镇静催眠效果明显。
在对患儿实施灌肠时应注意:水合氯醛对肠道有一定刺激作用,为减少不良反应,灌肠前需将药液稀释1~2倍。
灌肠前在一次性吸痰管上标记好肛管需插入的长度,以免插管后肛管部分脱出而不知。
药品及灌肠所需物品尽量在患儿视线之外,避免患儿恐惧。
患儿年龄小,皮肤黏膜薄而脆弱,在灌肠过程中护士操作轻柔,不可用力过猛;操作过程中避免患儿哭闹、挣扎,以防腹部压力增加使灌入药液流出。
保留灌肠时,一般取左侧头低臀高位,以便液体顺利进入结肠,同时减少因药液直接刺激直肠产生便意。
灌肠结束后,让患儿保持原位或横抱侧位,勿竖抱患儿使药物流出。
参考文献:[1] 郭先娥,汪晖,苄荆晶.巨结肠患儿术后肛门湿疹治疗方法的改进[J ].中国康复,2009,24(6):406[2] 刘敏,崔锦美,刘素梅,等.小儿保留灌肠肛管插入不同深度效果观察[J ].护理学杂志,2004,19(17):16217.[3] 杨智清,杨琴.小儿水合氯醛灌肠方法的改进[J ].护理学杂志,2006,21(17):54.[4] 卞合香,李银风.小儿保留灌肠方法的改进[J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61.[5] 张勇.影响保留灌肠治疗效果因素的探讨[J ].中国肛肠病杂志,2001,21(7):24.(本文编辑 钱媛)美盐敷料用于感染性伤口换药朱秋平,张薇Application of mesalt dressing in treating infected w ound ∥Zhu Qi u ping ,Zhang Wei摘要:目的探讨美盐敷料在感染性伤口换药中的疗效。
外科伤口处理流程

外科伤口处理流程
外科伤口处理流程如下:
1.清洁伤口:用无菌棉球蘸生理盐水,轻轻清洗伤口,去除伤口表面的污垢和坏死组织。
2.止血:如果伤口出血较多,需要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或用止血粉、止血带等止血。
3.消毒: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可以杀灭细菌,预防感染。
4.包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并用胶布固定。
如果需要固定敷料,可以用绷带或三角巾等。
5.换药:根据需要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注意事项:
1.处理伤口时要遵循无菌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2.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清创、缝合、引流等。
3.注意观察伤口变化,如出现红肿、疼痛、渗出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外科伤口的处理原则

外科伤口的处理原则
外科伤口的处理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清洁伤口:对于清洁伤口,应遵循无菌原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同时,可以使用适当的敷料和绷带来保护伤口,促进愈合。
2.污染伤口:对于污染伤口,首先应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然后,根据伤口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适当的敷料和治疗方法,促进伤口的愈合。
3.感染伤口:对于感染伤口,应进行彻底的清创和消毒处理,去除坏死组织和
脓液。
同时,需要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和敷料来控制感染和促进愈合。
4.特殊伤口:对于一些特殊伤口,如动物咬伤、化学烧伤等,应采取相应的特
殊处理方法。
例如,对于动物咬伤,需要进行彻底的清创和预防狂犬病疫苗接种;对于化学烧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并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
总之,在处理外科伤口时,应根据伤口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遵循无菌原则,保持清洁干燥,预防感染,促进愈合。
同时,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ppt
7
三、伤口脂肪液化
➢ 多见于肥胖病人或使用电刀切割后。 ➢ 这类伤口需敞开,采取置入凡士林纱布
引流等措施方可达到正常愈合。
医学ppt
8
四、伤口感染
➢ 多由Ⅰ/丙、Ⅱ/丙、或Ⅲ/丙的伤口转化而来。 ➢ 伤口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有波动感表
明已形成脓肿。感染较深时,局部炎症表现不 明显,但疼痛、触痛明显,同时伴有肿胀、肿 块或硬结及全身症状等。 ➢ 此类伤口须经开放、清创、引流、换药等处 理方可愈合。
➢碘仿纱条:不仅具有杀菌作用,而且能够 吸收创面渗液、保持创面干燥、促进肉芽 组织生长、加速创口愈合的作用。
医学ppt
15
4、再次换药时,去除外层及伤口内的敷料后, 先将盐水纱布填入伤口起保护作用,外围 用酒精消毒。
5、若伤口扩创并经多次换药处理后分泌物不 多或仅有血性分泌物,伤口较浅,肉芽生 长良好,可用碟形胶布拉拢伤口,以后酌 情换药。
3、创口清洗后放置合适的引流条,覆盖无菌 敷料(一般3~4层,渗液较多时适当增加 敷料)。
医学ppt
14
不同的引流条对伤口的作用:
➢凡士林纱条:多用于较新鲜、分泌物较少 的肉芽创面或小的刚切开的化脓伤口;
➢干纱布:有吸附作用,常用于分泌物较多 的感染性伤口;
➢盐水纱布:常用于刚切开的切口脓肿,若 加入PVP-I液就成为PVP-I纱条,可用于各 种严重感染性伤口;
➢ 明确诊断后临床医师应“忍痛割肉”,必须
再次敞开伤口!久治不愈窦道,病程超过3个月者, 应手术切除窦道及其周围瘢痕组织并行缝合。
医学ppt
18
特殊伤口的处理和敷料的更换
一、厌氧菌感染; 二、结核性伤口; 三、绿脓杆菌伤口。
医学ppt
19
一、厌氧菌感染
1、特点:⑴多为混合性感染,约占85﹪; ⑵分泌物有恶臭、产气;
医学ppt
3
手术切口的愈合分级 :
➢甲级愈合(甲):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 应的一期愈合;
➢乙级愈合(乙):愈合处有炎症,如红肿、 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
➢丙级愈合(丙):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 者。
医学ppt
4
外科伤口的愈合过程中的临床表现:
➢自然愈合 ➢伤口红肿 ➢伤口脂肪液化 ➢伤口感染
⑶迟发性,无芽孢厌氧菌生长缓慢,有时 潜伏期长达10 年。 2、常见的厌氧菌:脆弱类杆菌 少见的厌氧菌:破伤风杆菌、梭状芽孢杆菌
3、处理:将伤口充分敞开,彻底清创,用3 %过氧化 氢溶液或1:5000 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用上述溶液 浸泡纱布湿敷。
医学ppt
20
二、结核性伤口
➢ 诊断明确后首先进行全身抗痨治疗,在全 身及局部病情稳定后,再进行局部病灶清除。
4)陈旧肉芽创面:刮除或剪除表面肉芽,使之 出血,露出新鲜肉芽,外敷鱼肝油纱布。
医学ppt
17
四、外科窦道、瘘管和溃疡
➢ 窦道是慢性感染的一种形式,为切口急性感染
期处理不当转变而来,引起原因为切口死腔形成、 异物残留、特异性感染等。
➢ 对于经久不愈的窦道、瘘管和溃疡,应寻找
有无引流不畅、异物存留等因素存在,并作细菌 培养、组织活检,以除外特殊感染及肿瘤等疾病。 同时行窦道造影,以探明该窦道的走向及是否与 腹腔相通。
医学ppt
21
三、绿脓杆菌伤口
➢宜充分敞开伤口,至炎症和健康皮肤交界处, 并用凡士林纱布压迫止血;
➢可用40~42 ℃生理盐水浸浴清洗伤口内脓 汁,以改善局部血运,促使肉芽生长。
医学ppt
22
Thank you!
医学ppt
23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医学ppt
5
一、自然愈合(Ⅰ/甲、Ⅱ/甲、Ⅲ/甲):
➢ 伤口边缘对合整齐,无明显的红肿反应,
伤口愈合良好。
医学ppt
6
二、伤口红肿(Ⅰ/乙、Ⅱ/乙、Ⅲ/乙):
➢ 伤口出现红肿、甚至形成血肿、积液, 但尚未形成脓肿;
➢ 这类伤口愈合欠佳,需进一步的外科处 理如加强换药、湿敷、理疗等,使伤口达 到自然愈合。
医学ppt
9
感染性伤口的处理
➢早期伤口感染 ➢中期伤口感染 ➢后期伤口感染 ➢外科窦道、瘘管、溃疡
医学ppt
10
一、早期伤口感染
➢缝线反应 ➢针眼脓肿
医学ppt
11
二、中期伤口感染
➢伤口局部及周围皮肤明显肿胀并有压痛, 甚至有波动感出现。
➢针头试穿抽脓或经B超可诊断。
医学ppt
12
确诊为伤口化脓后的处理:
外科感染性伤口的处理
江山市人民医院外科
医学ppt
1
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
➢ 国内分类:
✓ Ⅰ类(清洁)切口:缝合的无菌切口; ✓ Ⅱ类(可能污染)切口:手术时可能带有
污染的缝合切口; ✓ Ⅲ类(污染)切口:邻近感染区或组织直
接暴露于感染物的切口。
医学ppt
2
➢美国Altemier 4类区分法:
✓ 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 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 符合上述条件者
医学ppt
16
三、后期感染伤口
1、炎症范围广:加强抗感染和理疗等措施; 2、分泌物多:可用含新生态氯的溶液(氯亚明
Dakin溶液等); 3、引流不畅:扩大引流口; 4、肉芽创面的处理:
1)肉芽水肿:高渗盐水纱布湿敷,每日两次; 2)肉芽营养不良:40℃生理盐水或鱼肝油纱布 湿敷;
3)肉芽生长过度:用石碳酸等烧灼或刮除高出 部分,再用等渗盐水湿敷;
1、根据脓肿的大小将伤口敞开呈口大底小 (漏斗)状,实行最低位引流;如伤口全 层空虚,下方感染,则间断性拆除缝线, 分解成几个小的伤口,实行对通引流。 注: 皮肤软组织在清创或切开引流时, 就应注意尽可能多地保留有生机能力的皮 肤组织,为维持皮肤的张力打好基础。
医学ppt
13
2、清除伤口内脓液、坏死组织及异物(如线 头等)再用PVP-I或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 洗,也可采用生理盐水等伤口灌洗。
✓ 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 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 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 Ⅲ类(污染)切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 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 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 心脏按压)者
✓ Ⅳ类(污秽-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 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