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中。
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编写一份混凝土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指导书旨在为施工人员提供详细的作业指导,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准确性和高效性。
二、施工前准备1. 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灰比、水胶比、砂石比等。
配合比的选择应符合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要求。
2. 准备原材料:准备好所需的水泥、砂、石料和水等原材料,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原材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准备施工设备:确保混凝土搅拌机、输送泵、浇注工具等设备的正常运转,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4. 确定施工方案: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浇筑方式、浇注顺序和浇注厚度等施工方案。
三、施工过程1. 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将模板进行安装,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固定,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尺寸准确性。
2. 钢筋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在模板内布置钢筋,包括主筋、箍筋和连接筋等。
钢筋的布置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连接和固定。
3. 混凝土搅拌:将预先准备好的水泥、砂、石料和水按照配合比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 混凝土浇注:将搅拌好的混凝土通过输送泵或其他工具浇注到模板内,浇注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厚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5. 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措施,包括覆盖保湿膜、喷水养护等,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和温度稳定,防止龟裂和强度损失。
四、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应熟悉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 混凝土搅拌机、输送泵等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证书和操作经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3.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及时清理混凝土溢出物和杂物,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最新混凝土结构试验作业指导书01
混凝土结构试验作业指导书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确保混凝土结构试验的质量,正确评价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性能,统一混凝土结构的试验方法,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荷载试验。
不适用于有特殊要求的研究性试验,以及处于高温、负温、侵蚀性介质等环境条件下的结构试验。
第1.0.3条引用GB50152-92标准。
在执行本标准时,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以及其它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试验结构构件的制作及材料基本力学性能第2.0.1条试验结构构件的材料、截面几何尺寸和施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预制混凝土国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制作研究性试验结构构件时,应保证量测仪表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正确位置和减少截面的削弱,并应采取措施防止施工中损坏预埋传感元件。
在构件承受较大集中荷载的部位应采取钢筋网片或钢板等局部加强。
第2.0.2条试验结构钢筋的钢筋应取设计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等力学性能试验。
钢筋试件的拉力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力试验法》的要求。
当需要确定国家的钢筋应力时,应测定钢筋的弹性模量,并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第2.0.3条对研究性试验,在制作试验结构构件时应采用同批拌和物制作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并与试验结构构件同条件养护。
当需要测定混凝土的应力、弹性模量或轴心抗压强度时,应制作棱柱体试件,并宜绘制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当进行抗裂性研究时,应同时制作用来测定抗拉强度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
立方体试件和棱柱体试件的制作、养护和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要求。
第2.0.4条当采用新品种的钢筋或水泥制作试验结构构件时,材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2.0.5条对成批生产的预制构件的抽样检验,其试验构件的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指标,试验前应由送检单位提供。
混凝土性能指标检测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性能指标检测作业指导书一、拌合物性能混凝土拌合物是指有胶凝材料、骨料、水和外加剂等拌制而成的未凝固的混合料,即指硬化以前的混凝土,也称新拌混凝土。
为控制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性能及其质量和流动性特征,要求统一遵循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从而对各种建筑结构所使用的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基本性能进行检验。
混凝土拌合物试验主要包括:和易性、凝结时间、泌水与压力泌水、表观密度、含气量、水胶比分析等。
1.凝结时间试验混凝土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当混凝土刚开始失去塑性叫做初凝,当混凝土完全失去塑性就叫做终凝;。
混凝土凝结时间采用贯入阻力法。
适用于从拌合物中筛出的砂浆用贯入阻力法来确定坍落度值不为零的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的测定。
(1)试验步骤从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物试样中,用5mm的标准筛筛出砂浆,然后将其拌合均匀。
将砂浆一次分别装入三个试样桶中,做三个试验。
取样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采用振动台振实砂浆;取样混凝土坍落度大于70mm的宜采用捣棒人工捣实。
用振动台振实砂浆时,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用捣捧人工捣实时,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均匀插捣25次,然后用橡皮锤轻轻敲打简壁,直至插捣孔消失为止。
振实或插捣后,砂浆表面应低于砂浆试样筒口约10mm;砂浆试样筒应立即加盖。
砂浆试样制备完毕.编号后应置于温度为20±2℃的环境中或现场同条件下待试,并在以后的整个测试过程中,环境温度应始终保持20±2℃。
现场同条件侧试时,应与现场条件保持一致。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除在吸取泌水或进行贯入试验外,试样筒应始终加盖。
凝结时间测定从水泥与水接触开始计时。
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确定指针试验时间,以后每隔0.5h测定一次,在临近初、终凝时可增加测定次数。
在每次测试前2min,将一片20mm厚的垫块垫入筒底一侧使其倾斜,用吸管吸去表面的泌水,吸水后平稳的复原。
4.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
控制过
控制过控制过
控制过
程编号
程编号程编号
程编号
过程
过程过程
过程(
((
(工序
工序工序
工序)
))
)
名称
名称名称
名称
测量参数
测量参数测量参数
测量参数
名称
6-1 混凝土试验 固废 污染土壤
三级
四类
▲ 待回收
▲──一般环境因素
8 工艺质量及计量要求:见附表1、2、3、4
9 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9.1 试验过程中非试验人员不得入内。
9.2 试验完毕后,要把现场清理干净,所有试验仪器清洁归位,不得随意乱丢。
9.3 试验固废倒置规定地点,统一处理,不得随意乱倒。
9.4 安全用电,非试验人员不得接触设备。
4-2
土试B-028
压力试验机
±1% 1年 10~35℃
4-3
土试B-031 游标卡尺
±1mm 1年 室温
4-4
土试C-025
砼含气量测定仪
1年 15~25℃
4-5 土试C-101
刚直尺
Ⅲ 长久 室温
复核人:陈三林
记录人:刘婷 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
范围及精
度
选择测量设
备名称、型号
测量
范围
准确度
或
分度值
应配数 实配数
能力指数或
确认状况
能力评
价
备注
2-1 坍落度
高度 ≮5mm 刚直尺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一、材料的运输和存贮1、集料(1)砼用的集料,在运输或工地存贮时,不能使其受污染。
(2)集料应按不同尺寸运抵工地,并贮存在相互分开的不同料堆中。
(3)粗集料堆应按厚度不超过1m的水平层堆放,以免集料发生离析。
如果集料有离析时,必须重新拌和,以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
2、水泥(1)水泥在运输过程中必须用防水蓬布或其他有效的防水覆盖物加以覆盖。
散装水泥运输车辆的贮料斗和管仓,不应残留不同类型的、低级别的水泥或其他任何材料。
(2)水泥应贮存足够的数量,以满足砼的浇筑需要。
任何时候不能因水泥供应中断而暂停浇筑。
(3)各施工队应在适当地点建立完全干燥、通风良好、防风雨、防潮湿的足够容量的库房放置水泥,地板应高出地面至少0.3m,以防止受潮。
散装水泥应在专用的仓罐中贮放。
(4)水泥在到货后应尽快使用,使用时应为松散流体和没有结块。
二、混凝土拌和1、称量(1)称量和配水机械装置,应维持在良好状态,并应至少每周校核一次。
(2)所有砼材料,除水可按体积称量外,其余均应按照质量称量。
预制场或搅拌站集中拌制的砼,细、粗集料称量的允许偏差为± 2%;水、水泥、外加剂的允许偏差为±1%。
2、拌和(1)砼只能按工程当时需要的数量拌和。
已初凝的砼不得使用,不允许用加水或其他办法变更砼的稠度。
浇筑时坍落度应符合相关规定。
(2)所有搅拌设备都应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任何不合规格及不符合规定的完好设备,或有缺陷的搅拌设备不得用于砼的拌和,均须撤出工地。
(3)砼拌和工作,应将各种组合材料搅拌成分布均匀、颜色一致的混合物。
搅拌筒的转动速度,应按搅拌设备上标出的速度操作。
每盘砼拌和料的体积不得超过搅拌筒标出的额定容量的10%。
在水泥和集料进筒前,应先加一部分拌和用水,并在搅拌的最初15s内将水全部均匀注入筒中。
筒的入口应无材料积结。
(4)在下盘材料装如前,搅拌筒内的拌和料应全部倒光。
搅拌设备停用超过30min时,应将搅拌筒彻底清洗才能拌和新砼。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用于浇筑楼板、地面、墙体等结构。
为了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制定一份混凝土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指导原则1. 施工前准备:确保施工现场清洁,材料齐全,设备完好。
2. 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准确,浇筑过程顺利。
3. 施工后处理:及时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施工前准备1. 清理施工现场:清除施工现场上的杂物、积水等,保持施工现场整洁。
2. 确保材料齐全:检查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确保供应充足。
3. 设备检查:检查搅拌机、输送泵、模具等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确保设备完好。
四、施工过程控制1. 配合比例:根据设计要求,按照混凝土配合比例准确称量水泥、砂子、骨料等原材料。
2. 搅拌:将水泥、砂子、骨料等原材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确保混凝土均匀。
3. 浇筑:在混凝土浇筑前,先将模具预先涂抹脱模剂,然后将混凝土均匀地倒入模具中,使用振动器震动模具以排除气泡。
4. 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使用防水布覆盖,保持湿润,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
五、施工后处理1. 混凝土强度检测:在混凝土养护期结束后,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2. 表面处理:根据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抛光等处理,提高混凝土的美观度和光滑度。
3. 清理施工现场:施工结束后,清理施工现场,清除材料和设备残留物,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六、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2. 搅拌机、输送泵等施工设备必须经过专业人员检查后方可使用。
3.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4.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注意防止混凝土溅到身上,避免皮肤接触。
七、质量控制1. 混凝土配合比例必须准确,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
2. 混凝土坍落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浇筑性。
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试验指导书1目的为了规范土建试验室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新拌混凝土性能、混凝土长久性能等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作为检测依据。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民用建筑混凝土性能检测。
3编制依据3.1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3.2GB/J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3.3GB/J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3.4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3.5GB/T28001-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4作业项目概述4.1配合比设计砼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砼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试验,再进行调整后确定.4.2混凝土弹性模量:指应力为轴心抗压强度40%时的加荷割线模量.4.3混凝土的抗冻、抗渗试验:是检验混凝土的长久性能5作业准备5.1人员:有建筑材料试验岗位证书试验员、记录员各一人;所有试验人员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且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
5.2仪器设备:万能试验机、低温箱、压力试验机、回弹仪、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搅拌机等6作业条件试验室养护室温湿度:•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95%。
7作业顺序和方法7.1作业顺序7.1.1配合比设计7.1.2配合比配制强度的计算7.2.3用捣棒时,对于5L的容量筒,砼分两层装入,每层插捣25次.对于大于5L容量筒,每层砼高度不应大于100mm,每层插捣次数应按每10000mm2截面不小于12次计算。
各次插捣应由边缘向中心均匀地插捣,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层,插捣第二层时,捣棒应插捣本层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每一层捣完后用橡皮锤轻轻沿容器外壁敲打5~10次,进行振实,直至拌合物表面插捣孔消失并不见大气泡为止。
7.2.4用刮尺将筒口多余的砼拌合物刮去,表面如有凹陷应予填平.将容量筒外壁擦净,称出砼与容量筒总重,精确至50g。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标题:混凝土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施工过程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点,帮助施工人员正确操作,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一、混凝土搅拌操作1.1 搅拌设备选择:选择适合工程需求的搅拌设备,确保搅拌效果和效率。
1.2 材料比例准备:准确按照设计要求配比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保证混凝土质量。
1.3 搅拌时间控制:控制搅拌时间,避免混凝土过度或不足搅拌,影响强度和耐久性。
二、混凝土浇筑操作2.1 浇筑前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平整干净,设置模板和支撑,做好防水措施。
2.2 浇筑过程控制:控制浇筑速度和均匀性,避免混凝土流动不畅或出现空鼓现象。
2.3 浇筑后处理:及时修整混凝土表面,保持养护湿润,防止开裂和渗水。
三、混凝土养护操作3.1 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气温湿度等因素确定养护时间,确保混凝土强度发挥。
3.2 养护方式:采用湿润养护或覆盖保温养护方式,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裂缝产生。
3.3 养护质量:定期检查混凝土养护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和修复破损,确保养护效果。
四、混凝土强度检测4.1 取样方法:按照规范要求采取混凝土取样,避免取样不准确影响检测结果。
4.2 试块制作:制作混凝土试块,标明取样位置和养护条件,确保试块质量。
4.3 试块检测:按照标准方法进行试块检测,获取混凝土强度数据,评估混凝土质量。
五、混凝土施工安全5.1 安全防护: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识,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5.2 施工操作规范: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5.3 紧急应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培训施工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施工安全。
结语:混凝土作业指导书是指导混凝土施工操作的重要文件,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指导书要求进行作业,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通过本文介绍的内容,希望能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混凝土作业指导书,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混凝土检测作业指导书
XXXXX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主题:作业指导书第26页共154页作业指导书混凝土检测作业指导书一、试验目的为了更好地指导水泥检测实验,减少试验偏差,提高数据准确度更好地指导混凝土的生产控制过程。
二、试验范围适用于通用硅酸盐水泥检测三、试验依据《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四、试样制备4.1试件的制作和养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中的规定。
4.2在制作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用试件时,不应采用憎水性脱模剂。
4.3在制作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用试件时,宜同时制作与相应耐久性能试验龄期对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用试件。
4.4制作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用试件时,所采用的振动台和搅拌机应分别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试验用振动台》GB/T245和《混凝土试验用搅拌机》JG244的规定。
五、检测程序5.1抗冻实验(慢冻法)5.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混凝土试件在气动水融条件下,已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来表示的混凝土抗冻性能.5.1.2慢冻法抗冻试验所采用的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应采用尺寸为100mm×100m×100mm的立方体试件。
2、慢冻法试验所需的试件组数应符合标准规定。
每组试件应为3块。
5.1.3实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冻融试验箱应能使试件静止不动,并应通过气冻水融进行冻融循环。
在满载运转的条件下,冷冻期间冻融试验箱内空气的温度应能保持在(-20~-18)℃范围内;融化期间冻融试验箱内浸泡混凝土试件的水温应能保持在(18~20)℃范围内;满载时冻融试验箱内各点温度极差不应超过2℃。
2、采用自动冻融设备时,控制系统还应具有自动控制、数据曲线实时动态显示、26。
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说明:本作业指导书(混凝土工程作业指导书)自签发之日起生效。
1、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检验人员必须有质检证或助工以上的技术职称。
3、对特殊工序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前应进行验证。
4、操作过程中的施工记录必须满足施工及设计要求。
5、情况发生变化时,对以上内容进行再确认。
6、本作业指导书解释权中铁工程总公司三份部,分部所属各施工度必须遵照执行。
混凝土工程作业指导书一、目的对我管段内的桥涵混凝土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桥涵混凝土施工质量及安全生产满足铁路桥涵混凝土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及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
二、适用范适用于全管段内的桥涵混凝土工程施工。
三、职责主管工程师:认真阅图、审图、理解和掌握设计标准和设计要求,依据设计文件和规范规定做好交底和施工放样工作。
项目负责人(工地负责人):认真领会和掌握技术交底书的要求,组织作业人员严格按技术交底和规范、规程、规章的要求实施。
砼作业班长:按技术交底和规范要求搞好砼配料、拌制、运输、浇筑、捣固和养护工作,严把五关质量,搞好砼施工。
机械操作手:运输车司机、振捣工严格执行各种机械操作规程,按技术交底的要求认真做好各环节工作。
材料员:按技术部门提出的物资计划采购合格产品(并随带产品合格证和检验资料)用于工程施工。
不合格产品禁止进入现场或采取隔离措施,并加以标识。
试验员:按工作职责的要求及时搞好各项检验、试验工作,及时积累有关资料。
质检工程师:按规定认真做好对砼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四、本作业指导书引用的规范:1、《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J203-20022、《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BJ0210-20033、《铁路桥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5-2003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J10425五、原材料的一般要求(一)、水泥1、拌制砼用的水泥,应根据砼结构或构件所处的环境条件和工程需要,分别选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
2、复合硅酸盐水泥不宜用于特殊要求或重点工程的混凝土。
混凝土检验 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控制状态:发放编号:生效日期:年月日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规范试验检验人员试验操作,保证试验过程的科学、正规、规范,确保试验结果客观、公正、公平。
二、范围适用于本项目对混凝土各项性能(包括力学及塑性性能)的试验检验。
三、条件1、人员条件所有试验人员均应经过专业技能培训,持证上岗作业,取得交通部质监总站颁发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或省级公路质监站颁发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助理试验检测师证书,并在母体试验机构完成备案的人员。
熟悉本岗位试验操作规程、标准;熟练掌握本岗位试验操作的技能。
2、设备条件所有试验使用过程中使用的试验设备、工具均性能完好,已经国家权威机构检定(校准或测试须经确认)合格,标识清楚,且在合法有效的计量周期范围内。
3、环境条件1)、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试验检测环境要求室内温度20℃±5℃,须确认上述条件全部达到要求。
2)、混凝土试件成型的环境条件:温度20℃±5℃,相对湿度为大于50%;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为大于95%,或放入温度20℃±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对环境温度、相对湿度要求无严格条件。
四、质量标准1、试验准备1)、检查样品的数量、外观和洁净程度是否能满足所检测参数及指标的要求。
2)、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处于良好性能状态,开机通电,检查运转是否正常,数字显示部分是否正常等;3)、检查环境温度、湿度是否满足规程要求,不满足时需要进行调整和控制。
2、试验方法及精度特别提示操作规程1)、试件自养护室取出,应尽快试验,避免其湿度变化。
试压时,若其表面有水珠或水膜,可用毛巾擦干。
量测试件尺寸,精确至1mm,实测值与公称值之差超过1mm时,按实测值计算。
2)、以试件成型时侧面为上下受压面,试件中心应与压力机上下压板的几何中心对正。
3)、选择适宜的速率。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份详细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养护措施以及质量检验等五个方面,分别介绍混凝土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一、混凝土配合比1.1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用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配合比。
1.2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出所需水泥、砂、骨料等材料的比例,并进行详细记录。
1.3 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等满足设计要求。
二、施工前准备2.1 确定施工现场,并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施工区域、搭建脚手架等。
2.2 检查混凝土模板和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3 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包括搅拌机、输送泵、振捣棒等,并进行检查和试运行。
三、施工过程3.1 按照混凝土配合比准确称量所需的水泥、砂、骨料等材料,并进行搅拌。
3.2 在搅拌过程中逐渐加入适量的水,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
3.3 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模板中,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四、养护措施4.1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包括覆盖保湿、避免阳光直射等。
4.2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环境条件,确定养护时间,并进行详细记录。
4.3 在养护期间,定期检查混凝土的表面情况,及时修补损坏或开裂的部分。
五、质量检验5.1 对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抗渗性、凝结时间等方面的质量检验。
5.2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评估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5.3 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记录,以便后续的质量评估和问题追溯。
结论:混凝土作业指导书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文件,它涵盖了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养护措施以及质量检验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遵循指导书的要求,可以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混凝土作为建造材料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建造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特编写本指导书,以便指导施工人员正确进行混凝土作业。
二、施工准备1.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泥、砂、骨料和掺合料的比例。
2. 准备施工材料和设备:准备好所需的水泥、砂、骨料、掺合料等材料,并检查混凝土搅拌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3. 搭建施工场地:清理施工场地,搭建混凝土搅拌站和混凝土浇筑区域,确保施工场地整洁有序。
三、混凝土配制1. 材料的准备:按照配合比,准备好所需的水泥、砂、骨料和掺合料,并对材料进行检验,确保质量合格。
2. 搅拌混凝土:将预先准备好的水泥、砂、骨料和掺合料放入混凝土搅拌设备中,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搅拌,直到混凝土均匀一致。
3. 检查混凝土质量:对搅拌好的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坍落度、抗压强度等指标的测定,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四、混凝土浇筑1. 浇筑前的准备: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浇筑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和积水。
同时,对浇筑模板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2. 控制浇筑速度: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浇筑速度,避免混凝土流动过快或者过慢,以免影响浇筑质量。
3. 振捣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使用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4. 平整混凝土表面:在混凝土初凝后,使用抹光工具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平整处理,确保表面平整光滑。
5. 养护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包括覆盖保湿、遮阳等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充分硬化和强度发展。
五、施工安全1. 人员安全:施工人员应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等,严禁在施工区域内吸烟或者使用明火。
2. 设备安全:混凝土搅拌设备应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3. 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保持施工区域的通风良好,避免发生事故。
混凝土结构试验检验细则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混凝土结构试验混凝土结构试验一、编制目的为确保混凝土结构试验的质量,正确评价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性能,统一混凝土结构的试验方法,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试验,包括:实验室试验、预制构件试验、结构原位加载试验、结构监测及动力特性测试。
不适用于有特殊要求的试验,处于高温、负温、侵蚀性介质等环境条件下的结构试验,以及混凝土结构构件其他类型的试验。
三、检验依据《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152-2012四、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混凝土结构试验前应根据试验目的制定试验方案,试验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1)试验目的:试验的背景及需要达到的目的;(2)试件方案:试验试件设计、预制构件试验中试件的选择、结构原位加载试验和结构监测中试件或试验区域的选取等;(3)加载方案:试件的支承及加载模式、荷载控制方法、荷载分级、加载限值、持荷时间、卸载程序等。
对于结构监测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荷载作用的方式;(4)量测方案:确定试验所需的量测项目、测点布置、仪器选择、安装方式、量测精度、量程复核等;(5)判断准则:根据试验目的,确定试验达到不同临界状态时的试验标志,作为判断结构性能的标准;(6)安全措施:保证试验人员人身安全以及设备、仪表安全的措施。
对结构进行原位加载试验和结构监测时,宜避免结构出现不可恢复的永久性损伤。
五、试验量测仪表、加载设备和加载装置(一)量测仪表1、混凝土结构试验用的位移和变形量测仪表的精度、误差等应分别满足下列规定:(1)钢直尺、千分表、百分表的误差允许值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2)水准仪和经纬仪的精度分别不应低于3级精度(DS3)和2级精度(DS2);(3)位移传感器的准确度不应低于1.0级;位移传感器的指示仪表的最小分度值不宜大于所测总位移的1.0%,示值允许误差为量程的1.0%。
(4)倾角仪的最小分度值不宜大于5";电子倾角计的示值允许误差为量程的1.0%。
砼抗压抗折试验作业指导书
砼抗压、抗折试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规范试验员的试验方法,提高混凝土试验精度和试验水平,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与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3、内容3.1 本作业指导书对试验报告和记录做以下规定:1)工程名称及施工部位;2)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3)试件编号;4)试件制作日期;5)混凝土配合比编号;6)混凝土强度等级;7)试件的形状与尺寸;8)养护方式;9)试验龄期;10)试验编号;11)试验日期;12)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13)试验室温度14)检测结果;15)其它要说明的内容;3.2 取样3.2.1 混凝土的取样应符合《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第二章规定;3.2.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应以三个试件为一组,每组试件所用的拌合物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
3.3 试件的尺寸、形状和公差3.3.1试件的尺寸A、试件的尺寸应根据骨料的最大粒径下表选定;混凝土试件尺寸选用表B、为保证试件的尺寸,试件应采用符合标准的试模进行制作。
3.2试件的形状C、抗压强度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⑴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是标准试件;⑵边长为100mm和200mm的立方体试件是非标准试件;D、抗折强度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⑴边长为150mm×150mm×600mm(550mm)棱柱体试件是标准试件。
⑵边长为100mm×100mm×400mm的棱柱体试件是非标准试件。
3.3.2尺寸公差A、试件的承压面的平面度公差不得超过0.0005d(d为边长)B、试件的相邻面的夹角应为90℃,其公差不得超过0.5℃。
C、试件各边长、直径和高的尺寸的公差不得超过1mm。
4、设备4.1 试模4.1.1试模应符合《混凝土试模》JG3019中技术要求的规定。
4.1.2应定期对试模进行自检,自检周期宜为三个月。
4.2振动台4.2.1振动台应符合《混凝土试验试验室用振动台》JG/T3020中技术要求的规定。
混凝土作业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作业指导书1.作业条件1.1天窗点外作业,涉及作业位置影响行车安全时,根据施工方案确定作业条件。
1.2作业时间:根据工作量确定。
1.3其他限制条件:气温低于5℃以上时应按冬季施工办理。
2.人员要求作业负责人由工班长或指派胜任的桥路工担任,涉及作业位置影响行车安全时,按《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执行;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人员为培训合格的职工及劳务工。
3.作业机具发电机、搅拌机、震动棒、磅秤、铁铣、钢卷尺、推料小车、抹子、活口扳手、手锤、小撬棍、钢丝刷、扁油刷、筛子、草袋、移动停车信号牌(灯、信号旗(灯)、作业标、通讯设备(对讲机)。
4.配合要求根据现场影响设备情况确定配合单位及相关要求。
5.安全风险构成5.1违章施工作业风险5.1.1无计划或超范围作业,造成行车事故。
5.1.2机具、料具侵入限界,造成行车事故。
5.1.3高处作业时向下抛掷料具,造成行车事故。
5.1.4边坡防坠落设施设置不到位,致使活石、杂物坠落至线路,造成行车事故。
5.2从业人员伤害风险5.2.1需上道或穿越线路时,未按规定设置防护,致使作业人员下道不及时,造成机车车辆伤害;违章坐卧钢轨、枕木头、道床,违章钻车、爬车,造成人身伤害。
5.2.2横越线路未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的规定,上道前未严格执行手比、眼看、口呼制度,造成机车车辆伤害。
5.2.3电器设备、线路状态不良,使用未装触电保护器的各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式设备,维修电器设备未执行持证操作、未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造成人员触电伤害。
5.2.4在离地面2m以上的高空及陡坡作业,未拴安全绳,戴安全帽,穿带钉或易溜滑的鞋,安排患有禁忌症人员进行高空作业,造成人身伤害。
5.2.5脚手架未按规定搭设,搭设不牢固,未安排专人负责经常检查整修脚手架,作业时未确认机具、设施和用品完好,造成人身伤害。
5.2.6搬运重、大、长物时未指定专人指挥,造成人身伤害风险。
混凝土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一、依据标准:《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筛析法》GB/T 1345—2005。
二、仪器设备:1、试验筛 由圆形筛框和筛网组成,筛网符合GB/T 6005 R20/3 80µm, GB/T 6005 R20/3 45µm 。
负压筛应附有透明筛盖,筛盖与筛上口应有良好的密封性。
2、负压筛析仪 负压可调范围为4000~6000Pa 。
3、天平 最大称量为100g ,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1g 。
三、准备工作:将水泥样品充分拌匀,通过0.9 mm 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
四、方法步骤:1、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 范围内。
2、称取试样25g ,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 ,在此期间如有水泥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用毛刷柄轻轻敲击,使试样落下。
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 ,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正常。
五、计算:水泥试样的细度按下式计算:F (%)= ×100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水泥筛余物质量(g )R t水泥试样质量(g )W一、依据标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01)。
二、仪器设备:1、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JC/T 729的要求。
2、雷氏夹由铜质材料制成,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再挂上300g质量的砝码时,两根指针针尖的距离增加应在17.5mm±2.5mm范围内,即2D=17.5mm±2.5mm,当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能恢复至挂砝码前的状态。
3、沸煮箱有效容积约为4lOmm×240mm×310mm,篦板的结构应不影响试验结果,篦板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大于50mm。
箱的内层由不易生锈的金属材料制成,能在30min±5min内将箱内的试验用水由室温升至沸腾状态并保持3h以上,整个试验过程中不需补充水量。
混凝土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混凝土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为确保操作熟练、规范和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有效。
二检测环境:室温:常温三取样要求:1 拌合物取样1)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2)取样频率宜按GBJ107的规定执行;3)每次取样量应满足产品标准有关混凝土试件组数的规定。
2 试件的制作1)塑性混凝土拌合物按GB/T50080的规定制作试件;2)干硬行混凝土拌合物,将拌合物适量加水搅拌,然后采用加压振动的方法制作试件。
3 试件的养护1)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试件按GB/T50081的规定进行养护;2)测定脱模强度、蒸汽养护后28d强度的混凝土试件,先采用与管子同条件的蒸汽养护,除测定脱模强度的试件外,其余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或与管子同条件继续养护至规定龄期。
四仪器设备:压力试验机:精度±1%,试件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
五检测依据:GB/T16752-2006《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六试验步骤:1 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2 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或垫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
试件的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钢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时接触均衡;3 在试验过程中应连续均匀地家和,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加荷速度取每秒钟0.3-0.5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且<C60时,取每秒钟0.5-0.8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取每秒钟0.8 Mpa;4 当试件接近破坏开始急剧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破坏。
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七结果计算:1 混凝土排水管因制管工艺不同,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f cu= K g·f ccf cu—换算后的混凝土立方试件的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f cc—混凝土立方试件的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K g—工艺换算系数。
混凝土结构试验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结构试验作业指导书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确保混凝土结构试验的质量,正确评价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性能,统一混凝土结构的试验方法,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荷载试验。
不适用于有特殊要求的研究性试验,以及处于高温、负温、侵蚀性介质等环境条件下的结构试验。
第1.0.3条引用GB50152-92标准。
在执行本标准时,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以及其它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试验结构构件的制作及材料基本力学性能第2.0.1条试验结构构件的材料、截面几何尺寸和施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预制混凝土国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制作研究性试验结构构件时,应保证量测仪表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正确位置和减少截面的削弱,并应采取措施防止施工中损坏预埋传感元件。
在构件承受较大集中荷载的部位应采取钢筋网片或钢板等局部加强。
第2.0.2条试验结构钢筋的钢筋应取设计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等力学性能试验。
钢筋试件的拉力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力试验法》的要求。
当需要确定国家的钢筋应力时,应测定钢筋的弹性模量,并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第2.0.3条对研究性试验,在制作试验结构构件时应采用同批拌和物制作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并与试验结构构件同条件养护。
当需要测定混凝土的应力、弹性模量或轴心抗压强度时,应制作棱柱体试件,并宜绘制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当进行抗裂性研究时,应同时制作用来测定抗拉强度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
立方体试件和棱柱体试件的制作、养护和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要求。
第2.0.4条当采用新品种的钢筋或水泥制作试验结构构件时,材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2.0.5条对成批生产的预制构件的抽样检验,其试验构件的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指标,试验前应由送检单位提供。
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1.1材料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材料,应符合技术要求,并与施工实际用料相符,材料拌和前的湿度应与室温相同。
材料取样具有代表性凡由搅拌机、料斗、运输小车,以浇制的构件中,采取新拌混凝土代表性样品时,均须从三处以上的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相同份量代表性品,集中用铁铲翻拌均匀,而立即进行拌和物的试验,试样数量在20L以上或较试验所需的数量多5L以上,用拌和机拌和时,拌和量须为拌和机公称量1/2以上。
1.2试件制备混凝土应根据强度等级、耐久性等要求和原材料品质以及施工工艺等进行配合比设计。
依据《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和《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进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和易性、凝结时间测定、砼抗压强度等试验。
试生产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制作抗冻性、抗渗性、康氯离子渗透性等耐久性试件个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
批量生产中,预制梁每20000m3混凝土抽取抗冻融循环、抗渗性、坑氯离子渗透性等耐久性试件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
现场砼取样时随机从箱梁底板、腹板及顶板处分别取样制作混凝土强度且根据施工需要顶板处取样150X50X150mm型试件10组,分别用于脱模(1组,备用1组),初张(1组,备用1组)、终张拉(1组,备用1组,28天标养5组),底板处取150X50X150mm型试件7组(初张1组终张拉1组,5组标养),腹板处取150X50X150mm型试件7组(初张1组终张拉1组,5组标养)。
从底腹顶板处分别取2组150X150X300mm 型试弹性模量试件。
初张、终张试件随梁养护。
标养试件拆模后送入标养室养护28天。
试样从抽取至试验完毕过程中,不要风日晒,必要时应采取措施。
浇制力学性试件的混凝土,也应经过人工再次翻拌均匀,而后装模成型。
拌制混凝土的材料一质量计,称量的精确度:集料为±1%,水、水泥及砂、石拌和物为±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1、抗压强度
、试件尺寸:取150×150×150mm的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作为标准值,用其它尺寸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其值为:对200×200×200的立方体试件取1.05;对100×100×100的立方试件取0.95。
⑵、试件养护:试件应在温度为20±1℃、湿度为90%以上的标准养护室内养护(也容许在温度为20±1℃的不流动水中养护)。
⑶、仪器设备:压力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钢直尺(精确至1mm)。
⑷、试验步骤:
①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
②试件在试验前要檫拭干净。
③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上,试件的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的横面垂直;开动试验机,当上下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以0.8~1.0Mpa/s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P。
⑸、结果计算:
①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1MPa):
f c=P/A
式中: f c—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兆帕)P—破坏荷载(牛)
A—试件承压面积(平方毫米)
取三个试件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三个试件中最大或最小值超过15%时,应取中间值;当最大最小值均超过15%,则此组试件作废。
2、弹性模量
⑴、试件尺寸:取150×150×300mm的立方体试件
⑵、试件养护:试件应在温度为20±1℃、湿度为90%以上的标准养护室内养护(也容许在温度为20±1℃的不流动水中养护)。
⑶、仪器设备:压力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弹性模量测定仪、钢直尺(精确至1mm)
⑷、试验步骤:
①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
②试件在试验前要檫拭干净。
③在试件上安装弹性模量测定仪,
④调整试件位置,使试件的中心线与压力试验机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开动压力机与试件接触均匀。
⑤加荷至基准应力为0.5MPa 的初始荷载F0,保持恒载60S 并在以后30S 记录每测点的变形读数ε0,应立即连续均匀地加荷载至应力为轴心抗压强度f cp 的1/3的荷载值Fa ,保持恒载60S 并在以后的30S 内记录每一测点的变形读数ε0
⑥当以上变形值之差与它们平均值之比大于20%时,应重新对中试件后重复4.5条试验,如果无法使其减少到低于20%时,则此次试验无效。
⑦在确认对中符合4.6条规定时,以加荷载速度相同的速度卸荷至基准应力0.5MPa (F0),恒载60S ;然后用样的加荷和卸荷速度以及60S 的保持恒栽(F 0及F a ),至少进行两次预压。
在最后一次预压完成后,在基准应力0.5MPa (F 0)持荷60S 并在以后的30S 内记录每一测点的变形读数ε0,在用同样的加荷载速度加荷至F 0,持荷60S 并在以后的30S 内记录每一测点的变形读数εa ,
⑧卸除弹性模量测定仪,以用样的速度加荷至破坏,记录破坏荷载;如果试件的抗压强度与f cp 之差超过f cp 的20%时,则应在报告中注明。
⑸、结果计算:
n L A F f E a c ∆⨯-=0
式中:E C —混凝土弹性模量(MPa ); F a —应力为1/3轴心抗压强时的荷载(N )
F0—应力为0.5MPa时的初始荷载(N)A—试件承压面积(mm2) L—测量标距(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