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课件ppt
合集下载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指南PPT演示课件
9. Somogyi现象,低血糖后反应性高 血糖,胰岛素用量不增反减。
◆外因
1. 精神因素:精神刺激后,PTF升高,T3T4升 高,肝糖输出增加,导致胰岛素用量增加。
2. 运动:下肢运动可促进胰岛素吸收,运动 促进糖利用。
3. 进食时间、数量及质量。 4. 药物:升高血糖:糖皮质激素、避孕药、利
尿剂、苯妥英钠、烟酸、消炎痛、异烟肼。 降低血糖:乙醇、他巴唑、心得安、磺胺类
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方案
• 高度个体化 • 开始胰岛素剂量为0.5-1U/公斤(体重)/天 • 每3-4天逐渐调整2-4单位,直到血糖滿意控制 注意:
1. 初始从小剂量开始,调整期间随时带含糖食品 2. 注意夜间低血糖,睡前加餐 3. 注意血糖高低, 波动大时,可考虑加用口服药 4. 运动前进餐,饮食、运动要定时定量 5. 感染胰岛素要加量,有胰岛素抵抗。 6. 进食少,适当减胰岛素量, 避免酮症酸中毒。 7. 应坚持蜜月期使用少量胰岛素。
• 314 名 患 者 为 对 照 组 : 常 规 胰 岛 素 治 疗 • 平 均 追 踪 3.4 年 (1.6 - 5.6 年 )
Malmberg K, et al.: BMJ, 1997
•30
DIGAMI 研 究
胰岛素强化治疗
• 使 急 性 心 肌 梗 塞 死 亡 率 下 降 28% (p=0.011)
•7
口服降糖药原发失效(无效)
• 指发生在开始治疗的第一个月内糖 尿病未能得到控制
• 由于残存 的 细胞在OHA作用下仍 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
•8
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
指开始治疗控制有效一年以上,以后 发生控制失效达3个月以上
原因: - 肝葡萄糖输出 ( 26.1% ) -胰岛素抵抗 ( 17.3% ) - 细胞功能恶化 ( 12.6% ) - 原因不明 ( 44% )
◆外因
1. 精神因素:精神刺激后,PTF升高,T3T4升 高,肝糖输出增加,导致胰岛素用量增加。
2. 运动:下肢运动可促进胰岛素吸收,运动 促进糖利用。
3. 进食时间、数量及质量。 4. 药物:升高血糖:糖皮质激素、避孕药、利
尿剂、苯妥英钠、烟酸、消炎痛、异烟肼。 降低血糖:乙醇、他巴唑、心得安、磺胺类
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方案
• 高度个体化 • 开始胰岛素剂量为0.5-1U/公斤(体重)/天 • 每3-4天逐渐调整2-4单位,直到血糖滿意控制 注意:
1. 初始从小剂量开始,调整期间随时带含糖食品 2. 注意夜间低血糖,睡前加餐 3. 注意血糖高低, 波动大时,可考虑加用口服药 4. 运动前进餐,饮食、运动要定时定量 5. 感染胰岛素要加量,有胰岛素抵抗。 6. 进食少,适当减胰岛素量, 避免酮症酸中毒。 7. 应坚持蜜月期使用少量胰岛素。
• 314 名 患 者 为 对 照 组 : 常 规 胰 岛 素 治 疗 • 平 均 追 踪 3.4 年 (1.6 - 5.6 年 )
Malmberg K, et al.: BMJ, 1997
•30
DIGAMI 研 究
胰岛素强化治疗
• 使 急 性 心 肌 梗 塞 死 亡 率 下 降 28% (p=0.011)
•7
口服降糖药原发失效(无效)
• 指发生在开始治疗的第一个月内糖 尿病未能得到控制
• 由于残存 的 细胞在OHA作用下仍 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
•8
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
指开始治疗控制有效一年以上,以后 发生控制失效达3个月以上
原因: - 肝葡萄糖输出 ( 26.1% ) -胰岛素抵抗 ( 17.3% ) - 细胞功能恶化 ( 12.6% ) - 原因不明 ( 44% )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PPT
以上两种药物之间 的联合
2型糖尿病的治疗程序(续)
口服药联合治疗 以上两种药物之间 的联合 血糖控制不满意 磺脲类或格列奈类+双胍类或格列酮类 或 磺脲类/格列奈类+ α-糖苷酶抑制剂 血糖控制不满意 胰岛素补充治疗 口服药**和胰岛素(中效或长效制剂每日1-2次)间的联合 血糖控制不满意 胰岛素替代治疗 多次胰岛素*** 磺脲类或格列奈类+ α-糖苷酶 抑制剂或双胍类 或磺脲类/格列奈类+格列酮类*
Breakfast
Lunch
Dinner
50
25
4:00
8:00
12:00
16:00
20:00
24:00
4:00
8:00
Time
胰岛素替代治疗的注意点(1)
•替代治疗:内生胰岛功能很差或存在口服药治疗禁忌证 •多使用基础胰岛素给药及针对餐后高血糖的胰岛素联合 • • • •
给药 基础胰岛素设定: NPH:起效时间3小时,达峰时间6-8小时,持续时间14 -16小时。 NPH睡前剂量设定要个体化,逐渐调至满意剂量。 基础量设置过小:餐前血糖下降不满意 基础量设置过大:可能造成夜间低血糖
普通短效胰岛素治疗的不足
继续使用口服降糖药物 晚10点后使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 初始剂量为0.2 IU/kg 监测血糖 3日后调整剂量,每次调整量在2-4 IU 空腹血糖控制在4-6 mmol/L(个体化)
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 住院期间24小时血糖情况
胰岛素治疗前
400 300 200 100
血糖的曲线下面 积降低50%
替代治疗方案(2)
三次注射 早餐前 R 接近生理状态 注意点: NPH晚餐前Ⓗ 午餐前 R 量大时 量小时 晚餐前 R + NPH 12Am-3Am低血糖 FBG控制不好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PPT课件
症状性低血糖* P<0.05
9.2
9.87
8
5.73
5.5
4.07
2.62
0
TTT1
1Diabetes Care. 2003;26:3080-6. 2Diabetes Care. 2005;28(2):254-9 3Diabetes Care, 2005;28(2);419-420
LAPTOP2
LANMET3
目录
胰岛素概述 胰岛素的分类及发展 指南推荐的胰岛素治疗观念 胰岛素的注射 胰岛素的认识误区
20
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
1.安装新的针头并排气
垂直装上针 头并拧紧
进行安全测试 (排气),直至 有胰岛素溢出
– 重复使用针头会造成皮下组织增 生和硬结,并影响胰岛素吸收, 并有可能造成回血污染胰岛素
电镜下的针头照片
二者以 固定比 例混合 即为
预混胰 岛素
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8
各种胰岛素的作用持续时间
门冬、赖脯、谷赖胰岛素(短效/速效)
正规胰岛素 NPH(中效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
长效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
相对胰岛素作用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间(小时)
Lepore M et al. Diabetes. 2000;49:2142-2148.
• 今天的所谓“麻烦”是为了将来“不麻烦”
29
误区四:注射胰岛素就代表我的病情非常重 了
• 原来认为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中最后的壁垒 • 近年人们逐渐认识到:
– 胰岛素治疗不是2型糖尿病最后别无选择的手 段
9.2
9.87
8
5.73
5.5
4.07
2.62
0
TTT1
1Diabetes Care. 2003;26:3080-6. 2Diabetes Care. 2005;28(2):254-9 3Diabetes Care, 2005;28(2);419-420
LAPTOP2
LANMET3
目录
胰岛素概述 胰岛素的分类及发展 指南推荐的胰岛素治疗观念 胰岛素的注射 胰岛素的认识误区
20
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
1.安装新的针头并排气
垂直装上针 头并拧紧
进行安全测试 (排气),直至 有胰岛素溢出
– 重复使用针头会造成皮下组织增 生和硬结,并影响胰岛素吸收, 并有可能造成回血污染胰岛素
电镜下的针头照片
二者以 固定比 例混合 即为
预混胰 岛素
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8
各种胰岛素的作用持续时间
门冬、赖脯、谷赖胰岛素(短效/速效)
正规胰岛素 NPH(中效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
长效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
相对胰岛素作用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间(小时)
Lepore M et al. Diabetes. 2000;49:2142-2148.
• 今天的所谓“麻烦”是为了将来“不麻烦”
29
误区四:注射胰岛素就代表我的病情非常重 了
• 原来认为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中最后的壁垒 • 近年人们逐渐认识到:
– 胰岛素治疗不是2型糖尿病最后别无选择的手 段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共62张PPT】
内分泌激素 胰岛激素:胰升血糖素、生长抑素; 胃肠激素:胰泌素、胆囊收缩素、胃泌素、抑胃肽; 其它升糖激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 药物:如离子通道活性剂 钾离子通道激动剂:如多种降压药、长压定、利尿剂 钾离子通道阻滞剂:如磺脲药; 钙离子通道激动剂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吡啶、尼莫地平、尼群地平等
胰岛素概论 胰岛素分泌与血糖的关系 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 胰岛素治疗的方法 胰岛素治疗注意点
胰岛素概论
胰岛细胞的种类
细胞种类 (主要类型)
约占胰岛细胞 总数的%
分泌物
A细胞()
20%
胰高血糖素
B细胞()
75%
胰岛素、C肽及胰岛素原
D细胞()
3-5%
生长抑素及小量胃泌素
F细胞(PP)
<2%
胰多肽
胰岛素的结构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优选)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上第一位 接受胰岛素注射的患者
14岁的男孩,处于死亡边缘 1922年1月1日接受胰岛素注射----注射部位形成脓肿 1月23日再次接受Collip提取的胰岛素注射----血糖正常,尿糖及尿酮体消失 生存到27岁
Leonard Thompson
主要内容
OGTT时平均 胰岛素水平(mU/l)
*
胰岛素使用适应证(1)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口服药无效者 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 应激情况(感染,外伤,手术等) 严重疾病 (如结核病) 肝肾功能衰竭 妊娠糖尿病 各种继发性糖尿病(胰腺切除,肾上腺皮质激素 增多症,慢性钙化性胰腺炎等等
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2)
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
*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 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
2024年全新胰岛素治疗ppt课件
胰岛素注射技巧与注意事项
2024/2/28
15
注射部位选择与轮换方法
2024/2/28
注射部位
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 部外上侧等脂肪丰富部位。
轮换方法
同一注射部位内区域轮换,避免 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导致皮下脂 肪增生或萎缩。
16
注射时间掌握与血糖监测
注射时间
根据胰岛素类型和作用时间,合理安排餐前或睡前注射。
建立多学科团队,包括医生、营养师、运动教练等,共同协作,为患 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管理。
22
2024/2/28
06
CATALOGUE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23
患者教育内容与方法
胰岛素治疗的基本知识
包括胰岛素的种类、作用机制、治疗方案等 。
血糖监测与自我管理
指导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掌握自我管理的技 能。
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血糖波动 特点、经济状况等制定。
12
胰岛素剂量调整策略
初始剂量设定
根据患者体重、血糖水平及胰岛素类 型设定。
剂量调整方法
逐步增加或减少剂量,避免血糖波动 过大。
剂量调整时机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结合饮食、运动 等因素进行调整。
2024/2/28
1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低血糖预防与处理
5
胰岛素治疗的历史与发展
动物胰岛素阶段
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从动物胰腺中提取出了胰岛素,并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
2024/2/28
人胰岛素阶段
20世纪80年代,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出了人胰岛素,与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结构完 全相同,减少了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的发生。
胰岛素类似物阶段
2024/2/28
15
注射部位选择与轮换方法
2024/2/28
注射部位
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 部外上侧等脂肪丰富部位。
轮换方法
同一注射部位内区域轮换,避免 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导致皮下脂 肪增生或萎缩。
16
注射时间掌握与血糖监测
注射时间
根据胰岛素类型和作用时间,合理安排餐前或睡前注射。
建立多学科团队,包括医生、营养师、运动教练等,共同协作,为患 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管理。
22
2024/2/28
06
CATALOGUE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23
患者教育内容与方法
胰岛素治疗的基本知识
包括胰岛素的种类、作用机制、治疗方案等 。
血糖监测与自我管理
指导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掌握自我管理的技 能。
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血糖波动 特点、经济状况等制定。
12
胰岛素剂量调整策略
初始剂量设定
根据患者体重、血糖水平及胰岛素类 型设定。
剂量调整方法
逐步增加或减少剂量,避免血糖波动 过大。
剂量调整时机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结合饮食、运动 等因素进行调整。
2024/2/28
1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低血糖预防与处理
5
胰岛素治疗的历史与发展
动物胰岛素阶段
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从动物胰腺中提取出了胰岛素,并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
2024/2/28
人胰岛素阶段
20世纪80年代,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出了人胰岛素,与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结构完 全相同,减少了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的发生。
胰岛素类似物阶段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及最新治疗ppt课件
Drucker DJ. Diabetes Care. 2019;26:2929-2940.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GLP-1程度下降
进餐 20 15
**** * * *
正常糖耐量 糖耐量受损 2型糖尿病
GLP-1 (pmol/L)
10
5
0
0
60 120
时间 (min)
Mean ± SE; N=54; * T2DM和NGT组的差别p<.05。 Toft-Nielsen M,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9;86:3717-3723.
多种要素调理GLP-1程度
空腹时,体内GLP-1程度较低,但进餐后迅速上升 进食引起的肠促胰岛素分泌激素的释放经过多种要素介导 神经及神经内分泌因子,食物对小肠细胞直接的刺激作用 具有生物活性的GLP-1的半衰期均较短: 血浆半衰期约为2至7分钟 主要被二肽酰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降解
K/ATP 通道
Ca2+
电压依赖性 Ca2+ 通道
↑ATP/ADP
Ca2+
葡萄糖转运 蛋白 GLP-1受 体
cAMP
胰岛素颗粒
ATP 胰腺β细胞
Gromada J, et al. Pflugers Arch – Eur J Physiol. 2019;435:583-594; MacDonald PE, et al. Diabetes. 2019;51:S434-S442.
在体内DPP-4快速降解 GLP-1
Log Mean (SE) 血浆GLP-1 (pM)
100000
10000
100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GLP-1程度下降
进餐 20 15
**** * * *
正常糖耐量 糖耐量受损 2型糖尿病
GLP-1 (pmol/L)
10
5
0
0
60 120
时间 (min)
Mean ± SE; N=54; * T2DM和NGT组的差别p<.05。 Toft-Nielsen M,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9;86:3717-3723.
多种要素调理GLP-1程度
空腹时,体内GLP-1程度较低,但进餐后迅速上升 进食引起的肠促胰岛素分泌激素的释放经过多种要素介导 神经及神经内分泌因子,食物对小肠细胞直接的刺激作用 具有生物活性的GLP-1的半衰期均较短: 血浆半衰期约为2至7分钟 主要被二肽酰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降解
K/ATP 通道
Ca2+
电压依赖性 Ca2+ 通道
↑ATP/ADP
Ca2+
葡萄糖转运 蛋白 GLP-1受 体
cAMP
胰岛素颗粒
ATP 胰腺β细胞
Gromada J, et al. Pflugers Arch – Eur J Physiol. 2019;435:583-594; MacDonald PE, et al. Diabetes. 2019;51:S434-S442.
在体内DPP-4快速降解 GLP-1
Log Mean (SE) 血浆GLP-1 (pM)
100000
10000
1000
100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PPT课件
测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03
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在监测血糖前应保持安静状态,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同时也要注
意定期校准血糖仪。
胰岛素剂量调整
剂量调整的原则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结合饮食、运动等情况,适时调整胰岛素剂 量,以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剂量调整的方法
根据不同胰岛素类型,采用不同的剂量调整方法,如增加或减少注 射次数、改变注射时间等。
控制体重的方法
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必要时可咨询专业营养 师。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的症状
注射部位红肿、瘙痒,全身荨麻疹, 呼吸急促,甚至过敏性休克。
过敏反应的处理
立即停止使用胰岛素,就医接受抗过 敏治疗,避免再次使用相同品牌及类 型的胰岛素。
其他副作用
其他可能的副作用
注射部位硬结、脂肪萎缩、胰岛素抵抗等。
应对方法
定期更换注射部位,避免重复注射同一部位;如出现胰岛素抵抗,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 案。
06
胰岛素治疗的监测与自 我管理
血糖监测
01
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通过定期监测血糖,可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
并发症。
02
血糖监测的频率
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确定合适的血糖监测频率,一般建议每天至少监
注射技巧与注意事项
注射前准备
检查胰岛素类型和有效期,确 保针头无菌、干燥,准备好消 毒用品。
注射角度与深度
根据注射部位选择合适的角度 和深度,确保胰岛素完全注入, 避免肌肉注射。
总结词
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和注意事 项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注射效果, 减少不良反应。
注射方法
采用正确的握持针头和注射器 的方法,确保针头与注射器紧 密连接,避免空气进入。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ppt文件
2.3.2联合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泵 是所有胰岛素治疗方案中最能模拟胰岛素分泌模式的方案, 但经纪费用达,不适宜普遍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 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的方案从药物经济学角度看是一个 优化选择,一度被认为是“穷人的胰岛素泵”。甘精胰岛素 可模拟正常机体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短效胰岛素或超短 效胰岛素类似物则相当于进餐前按需追加的负荷量,近似于 正常机体胰岛素分泌模式,能较好的控制血糖,发生低血糖 的机会很少,价格相对低廉,适宜普及。
2.2甘精胰岛素的治疗优势。
2.2.1血糖达标更安全。能使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 制在理想范围内,又要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风险,这是临床 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必须同时考虑的2个问题。因为低血 糖的近期危害远比高血糖严重,它除了给患者造成心理恐 慌之外,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急性并发症并危及患者生命。 NPH注射后4—6小时达到峰值,作用高峰明显,易发生低血 糖;而甘精胰岛素具有平坦无波动的24小时活动曲线和血 糖控制效应,而且吸收稳定,可重复性好,能更好地模拟 人的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很少发生低血糖事件。所以两者 在相似达标率情况下,甘精胰岛素的低血糖发生率远远低 于NPH,使得血糖达标更安全。
1型糖尿病 病程长,缺乏 拮抗调节反应 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 高龄 /丧失自理能力 未按时就餐, 药物过 量
运动
近期体重下降 酗酒(抑制拮抗激素
反应)
肝肾功能异常 药物作用 (受体阻
滞剂, ACEI)
甘精胰岛素---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最佳选择
随着对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 基础胰岛素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尽 早启用胰岛素治疗”已被美国糖尿病联合会 (America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 )/ 欧洲糖尿病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 ,EASD)共识及 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甘精 胰岛素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一种重组人 胰岛素类似物,因其安全、方便、有效而成 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最佳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标率% 达标率%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超过70%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HbA1c不达标
27%
73%
HbA1c≤6.5% HbA1c>6.5%
Curr Med Res Opin. 2009 Jan;25(1):39-45.
IMPROVE基线数据显示: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起始延迟
纳入人数
总队列 21,729
未使用任何药 物治疗
仅OAD治疗
胰岛素 ± OAD (刚开始用胰岛
素<1个月)
7,012
12,890
1,769
总纳入百分数
-
32.3%
59.3%
8.1%
平均HbA1c ± SD (%) 至少1种大血管并发症*
9.5 ± 2.1 24.0%
9.9 ± 2.2 9.2 ± 1.9
11.1%
非空腹血糖
(mmol/L)
中国
<6.5 4.4-6.1 4.4-8.0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
目录
1 糖尿病流行现状及控制情况 2 早强化,早达标,早获益 3 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 4 尽早起始胰岛素治疗使血糖达标
药用胰岛素的发展史
1996 胰岛素类似物 1987 人胰岛素 1973 单组分胰岛素 1953 长效胰岛素 1938 NPH insulin 1923 动物胰岛素
Years since Entry
DCCT/EDIC group. N Engl J Med. 2005; 353(25): 2643–2653.
UKPDS:严格的血糖控制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 患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危险
0% 与 对 照 -5% 组 相 比 -10% 相 对 危 -15% 险 下 降 -20% 值
50%
44.6%
40%
30% 25.9%
29.5%
20%
10%
0
<6.5% 6.5-7.5% >7.5%
潘长玉等.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420-424.
平均HbA1c:7.6%
50%
40%
40%
30% 25%
35%
20%
10%
0
<6.5% 6.5-7.5% >7.5%
DiabCare Study 2006, Data on file
Years since Entry
亡 非 B 0.12
的致
累 命 0.10 积心
发肌
生 梗 0.08 率塞
P=0.02
、 0.06 中
相对风
风 或 0.04
险下降
Conventional treatment
心 血 0.02 管
57%
Intensive
疾
treatment
病 0.00
死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A 所 0.12 有 心 0.10 血 管 事 0.08 件 累 0.06 积 发 生 0.04 率
0.02
P=0.02
相对风 险下降
42%
Conventional treatment
Intensive treatment
0.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没有剂量限制,迅速显效, 改善血脂谱 迅速显效
Nathan DM. Diabetes Care 2009; 32: 193-203.
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型糖尿病:尽早起始胰岛素治疗
超重、肥胖患者 (BMI≥24kg/m2)
非超重患者 (BMI<24kg/m2)
饮食、运动、控制体重 +
加用胰岛素
加用胰岛素
超重BMI ≥24kg/m2,肥胖BMI ≥28kg/m2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
目录
1 糖尿病流行现状及控制情况 2 早强化,早达标,早获益 3 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 4 尽早起始胰岛素治疗使血糖达标
中国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标
HbA1c (%)
空腹血糖
(mmol/L)
所有糖尿病相 关终点事件
-9%
-12% * *
-25%
微血糖病变
-24% -25%
**
心肌梗塞
全因死亡 -6%
-15%
-16% *
-13%
*
1997年 2007年
*与对照组相比,p <0.05
Holman RR et al. N Engl J Med 2008;359:1577-1589. UKPDS Study Group. Lancet, 1998
2009 ADA/EASD共识: 胰岛素是最有效的糖尿病治疗药物
干预方式
第一级:充分验证的核心治疗 第一步:起始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 二甲双胍 第二步:可增加的药物
胰岛素
磺脲类
单一治疗使HbA1c 下降值(%)
优势
1.0-2.0 1.0-2.0
1.5-3.5 1.0-2.0
广泛获益 对体重无明显影响
二甲双胍
3个月后HbA1c>6.5%
饮食、运动、控制体重 +
以下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二甲双胍、噻唑 烷二酮类、磺脲类或格列奈类(两者之一)、
a-糖苷酶抑制剂
加用以下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噻唑烷二酮类、
磺脲类或格列奈类(两者之一)、 a-糖苷酶抑制剂
3个月后HbA1c>6.5%
3个月后 HbA1c>6.5%
中国糖尿病患者HbA1c达标率仅有25%
中国糖尿病健康管理调查 2004 华北、华南、华东、华西和东北5 个
地区49 家市级中心医院 参与分析的患者 2248 例
中国糖尿病健康管理调查 2006 中国18个城市60家医院登记治疗超过
12个月的糖尿病患者 参与分析的患者 2779 例
平均HbA1c:7.7%
29.6%
9.6 ± 2.3 34.1%
至少1种微血管 并发症*
40.5%
21.6%
49.2%
52.5%
* 一名患者可能有多种并发症
起始胰岛素治疗时,HbA1c水平较高
目录
1 糖尿病流行现状及控制情况 2 早强化,早达标,早获益 3 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 4 尽早起始胰岛素治疗使血糖达标
DCCT/EDIC: 严格的血糖控制能够降低1型 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目录
1 糖尿病流行现状及控制情况 2 早强化,早达标,早获益 3 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 4 尽早起始胰岛素治疗使血糖达标
“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
新英格兰杂志 2010-3-2ENGL J MED 362 ; 12 March 25.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