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债转股”重难点分析及对策研究,商业时代.doc
商业银行“债转股”重难点分析及对策研究,商业时代.doc
商业银行“债转股”重难点分析及对策研究,商业时代.doc商业银行“债转股”重难点分析及对策研究,商业时代,《商业时代》摘要当下我国经济形势下行,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逐渐增多和财务杠杆增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债转股再次被提上议案。
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当下的债转股在道德风险,退出机制和法律缺失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发展对策,从而促进债转股的健全发展和有效实施。
关键词债转股;重难点;发展对策一、引言2016年国务院颁发了“债转股”的相关意见,即《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旨在利用市场债转股的方法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从而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健全。
债转股指的是把企业在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债务转化为资产管理公司在企业拥有的股权。
我国曾在1999年首次利用债转股来消除国有四大银行的“不良贷款”资产,成功地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降低十个百分点,改善了参与債转股的企业的经营状况。
当下我国经济形势下行,煤炭和钢铁等支柱产业产能过剩问题严峻,企业的贷款总量和还款率逐年下降,商业银行等放款机构不良贷款总额增多,资产管理公司利润率低等问题需要迫切解决。
因此本次“债转股”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解决政府债务繁重和企业不良贷款多的问题,从而降低银行不良资产率和企业杠杆率,促进金融行业的健全发展。
二、商业银行债转股的作用从银行视角来看,本次债转股方案的重提,不仅能够清除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数额,进而降低资产不良比率,自行处理的特点也避免了转让的高度折扣,最终实现改进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手段和提升资产质量的目标。
同时债转股的实施也减轻了金融体系的负担。
同时,债转股也扩宽了银行资产管理的方式和渠道,使得不良资产的处理更加多样化。
从企业角度看,债转股方式具有将短时期的问题长期化的特点,债转股的实施能够将时间转化为空间,从而减轻了企业的债务压力,为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和降低企业杠杆提供准备时间。
同时,实施债转股以后,银行具备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权力,银行可能会对企业在业务实施,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从而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论新一轮商业银行债转股的实施难点与策略
论新一轮商业银行债转股的实施难点与策略缪锦春【摘要】去杠杆作为供给侧改革的“三去”之一,影响着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而债转股则是去杠杆的重要举措之一,已成为近期的经济热点,万亿债转股成为众人热议的对象.万亿债转股的动因是:降低企业杠杆率;增加银行不良资产处理途径.债转股可缓解商业银行资产恶化压力,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及社会融资结构.债转股的实施面临现有市场规则的挑战,成功的核心是企业经营能力得到改善.商业银行债转股应按照市场原则进行,加强债转股后管理,完善银行债转股后的退出机制.【期刊名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3)006【总页数】8页(P62-69)【关键词】商业银行;债转股;去杠杆;债仅;股权【作者】缪锦春【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33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处于下行周期,经济持续低迷,央行持续降准,本意是希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以实现经济稳定的目标。
然而,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更偏好于将货款投放于大型企业或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大多数集中在传统行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张,资产负债率不断增加,国有企业逐渐陷入产能过剩、盈利恶化的困境。
去杠杆作为供给侧改革的“三去”之一,影响着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而债转股则是去杠杆的重要举措之一,已成为近期的经济热点,万亿债转股成为众人热议的对象。
有观点认为:股市将因此迎来千点反转,国企改革将再次成为经济热点,债转股利好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消化现在经济风险等。
也有观点认为:债转股的实质是因为急功近利,行政手段逼迫银行就范,从而银行要承担更大的股权投资风险,这样延迟了风险暴露。
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两种方式,分析债转股的目的、模式、作用和风险点,提出债转股应按照市场原则进行,加强债转股后管理,完善银行债转股后的退出机制等建议。
所谓债转股,是指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控股(或持股)与被控股的关系。
对债转股有关问题的探讨
对“债转股”有关问题的探讨摘要:为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化解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风险,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方法之一;在目前经济和社会信用背景条件下,对债转股作用不能高估;针对操作中问题,改进和完善其实施办法。
为了解决我国国有银行中的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推动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继续深化改革,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对部分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施债权转股权(以下简称债转股)的战略部署。
一、债转股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债转股工作的开展在我国尚属首次,缺乏具体操作的经验,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特定的经济、金融和社会信用环境中,此项工作实际运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并尽快解决,以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一)债转股对各方产生了不同的利益效益,由此使各利益主体对债转股的理解和认识出现偏差,以致影响债转股的具体操作和实际运作。
债转股的落实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利益主体:以经贸委为代表的地方政府,以企业为主体的债务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债权人,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主体的阶段性股权者。
由于利益的不同,对债转股的运作,各方理解和认识有所差异。
据调查,大多数企业把债转股当作一种优惠政策来理解,千方百计想搭上这班车。
各地经贸委在确定债转股的企业时,为挤进国家经贸委的大名单,重点选择“贷款数量大”的企业和困难企业,而对于企业是否属于国有企业,是否为1995年以前的不良贷款,企业产品质量与销路、领导班子素质以及转制等诸多因素是否符合政策要求考虑不多。
各商业银行提供的企业名单以还款无望、不良贷款负担重的企业为主,尽量剥离不良贷款,对于经营正常的企业则拒绝推荐。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求严格遵照中央12号文件精神审议债转股企业,而符合条件的又大多是运营正常的企业。
对债转股的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影响到债转股的具体操作和以后的实际运行。
浅谈债转股的问题及对策(jrx1)
浅谈债转股的问题及对策(jrx1)
浅谈债转股的问题及对策(jrx1)
9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高负债及商业银行高不良资产问题日益成为阻碍中国经济运行的“绊脚石”。
为此,国家组建了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实施债权转股权方案,以期提高国有企业整体效益,降低银行不良资产,即实现所谓的“双赢”效应。
债转股的出台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有人认为债转股仅是解决企业“病急”的一种权宜之计,属不得已而为之;还有人认为债转股是拯救那些陷于巨额债务泥潭而不能自拔的国有企业的一剂良方,其前景喜人。
在此,我们对债转股的前景问题做出以下探讨分析。
一、转股的定义,目的及作用
债转股,就是以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与企业部门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化为管理公司与实施债转股企业之间持股与被持股,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
也就是说,债转股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成为企业的股东,对企业持股或控股,派员参加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参与企业重大决策。
付费论文:7000多字有目录、参考文献 200元
备注:此文版权归本站所有;本站保证购买者的省唯一性。
浅谈债转股的问题及对策(jrx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处置影响分析和对策探讨
金融天地321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处置影响分析和对策探讨康 静 包商银行摘要: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有很多种,债转股方式既能使企业的杠杆率降低又能降低银行的不良资产率。
去杠杆存在促使企业的经营状况好转,同时使商业银行的资金和资产压力降低,推动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本文对不良资产的债转股形式进行简单的介绍,进而分析债转股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最后提出对策以供商业银行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影响和对策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5-0321-01一、不良资产债转股概述债转股是处置不良资产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处置方式将公司的不良资产贷款债权转移出去,并转换成公司的股权。
1929年,意大利为了摆脱金融危机首次采用不良资产债转股的形式,在此之后,韩国、美国等国家也都采用过这模式。
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时明确提出要用市场化办法推动债转股,进而降低企业的高杠杆率。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处置影响分析(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处置的正面影响借助于债转股模式,商业银行可以降低不良资产率,减轻银行的资金流通和流动压力,减少不良资产率带来的系统风险。
通过不良资产债转股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是重新建立起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任基础,能给予和增加信贷的获得性,以此来提高企业信贷价值。
二是不良资产的转移和剥离,为新注入资金提供道路和途径,信贷扩张能力会得到大大的增加,有助于银行资产的扩大和资金流动。
三是借助于此种方式能够使债权银行在弱势地位,折价率高于回收率,即使有折价却依然高于转让不良资产,银行的利益空间能够进一步提升。
四是具有完全回收不良资产并获取超额收益的可能性,在实施债转股过程中,企业通常会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并通过债务重组大幅降低经营杠杆,对原债权银行来说好比进行一次战略投资。
[1]若企业采取的措施和银行的预期相符合,债权银行在企业经营稳定后退出将会有巨额的收益,对银行的整体发展是有利的。
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债转股是化解银行不良资产风险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开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文章从企业的道德风险、企业和资产管理公司的治理构造、债转股后的资产报酬率、资本市场和中介机构等方面就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展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国有企业负债越来越高,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风险也日益加大,如何对银企间的债务进展重组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极为突出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于1999年8月通过了《关于实施债转股假设干意见方案》,同意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转为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债务企业的股权。
这样,原来的银企债权债务关系就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持股关系。
这一债转股政策的出台对化解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风险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债转股政策具体实施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否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债转股成败的关键。
本文就从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作些探讨。
一、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许多国有企业认为债转股是免费午餐竞相争取,而资产管理公司等部门在选择债转股企业时如果不慎重,可能会引发一些企业的道德风险,形成普遍的赖账局面。
由于债转股使企业原来的巨额债务变成股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将大大降低,债务的本息将免于归还,这对任何一个身背大量债务而无力归还的企业来说都是极具诱惑的。
再加上许多企业对债转股认识不够,只是简单地认为债务不用归还,而不知道债转股后,股权要求的回报要高于债权,使得许多国有企业纷纷争取债转股。
即使是本应破产的那些资不抵债、生产和经营没有市场前景的企业也存在弄虚作假,争取赶上债转股这班车的现象。
另外,虽然国家对债转股的企业提出严格的选择条件,但缺少具体的操作标准,使入围企业选择操作存在弹性。
在这种情况下,在选择实施债转股企业时如果不慎重,可能会使本来能够按期还本付息的债务企业心理不平衡:其领导和员工共同努力,加强经营管理,工程建立精打细算,积极还本付息,结果得不到债转股。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面临的风险探析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面临的风险探析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成为了市场和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
在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可以有效地化解不良资产,并推动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不良资产债转股也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面临的风险进行探析,以期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参考。
一、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所面临的首要风险是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内外部多重压力,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债务问题等都会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如果宏观经济形势长期不明朗,将会对不良资产债转股带来很大的挑战,可能导致银行的不良资产进一步增加,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二、风险资产估值的不确定性不良资产债转股的另一个风险在于风险资产的估值不确定性。
不良资产涉及到多种资产类型,包括信贷资产、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等,这些资产的价值难以确定,尤其是在市场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风险资产的估值更是困难。
如果估值不确定性过大,将会对不良资产债转股的效果造成影响,甚至增加金融风险。
三、重组后的企业经营风险不良资产债转股后,企业可能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
由于不良资产债转股是以企业股权重组形式进行的,银行往往会成为企业的主要股东,极大程度上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并没有企业经营的经验和能力,对于企业的经营风险把控能力相对较差,这也会成为不良资产债转股所面临的风险之一。
四、法律风险和合规风险不良资产债转股过程中还存在法律风险和合规风险。
由于不良资产债转股需要包括多方的合作和协调,例如银行、企业、监管部门、法律机构等,一旦出现合同纠纷、法律漏洞等情况,都将对整个不良资产债转股过程带来负面影响。
由于我国不良资产债转股的监管政策和标准并不完善,银行在进行不良资产债转股时,也存在合规风险。
五、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不良资产债转股还面临着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债转股”浅析
债务清偿完毕,短期内清偿过多债务可能导致货币性性资产大幅缩水,进而影响偿债能力。
四、提升企业偿债能力的建议1.优化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指所有者投入资本与举债筹集资本的构成比。
合理的举债经营能够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因为债务的利息率较之权益资本要求的报酬率低。
另外,债务利息可税前扣除,起抵税作用,进而降低资本成本。
但是如果企业举债经营水平过高,可能会造成企业不必要的损失,还会增加企业的还债压力。
因此,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率,获得财务杠杆利益。
2.提高资产质量资产质量是指企业的资产的流动性,资产的变现速度,变现的价值。
定义资产的质量主要是由于企业持有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现金类资产,可直接用于清偿债务,资产质量较高;存货不能直接用于清偿债务,需经销售,而在销售过程中存货的价值取决与该项存货是否适销对路以及保管中的毁损、丢失等情况;应收账款也存在坏账的可能性。
因此,企业应适当增加现金类资产的持有量,合理确定存货水平与信用政策以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
3.制定合理的偿债计划很多的企业不能按期偿还到期债务,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导致破产,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制定合理的清偿计划。
因此,企业应该以偿还时间为基础结合各项债务合同制定偿债计划。
偿债活动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处理不好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和声誉,更会影响到企业后期的融资和经营活动。
五、总结现代企业,举债经营模式十分普遍,其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发展扩张所需资金,而且可以使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利益。
但是,举债经营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面临破产。
因此,偿债能力的分析对现代企业的存续和发展至关重要。
提高企业偿债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下手,第一是优化资本结构,即合理确定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比例;第二是提高资产质量,即合理确定不同变现能力资产的比例;第三是制定合理的偿债计划,即用最少的资产合理偿还不同到期日的债务。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面临的风险探析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面临的风险探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承担着金融市场的重要责任,而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一直以来都是金融业的一个难题。
为了降低不良资产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采取了债转股的方式来处置不良资产。
债转股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面临的风险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政策风险债转股作为国家推行的金融改革措施之一,在政策层面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变动的不确定性。
政策是金融市场的风向标,一旦政策发生变化,就会对商业银行的债转股计划产生影响。
二是政策执行的不确定性。
即便是政策明确,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地方政府、监管部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债转股计划难以顺利实施。
针对政策风险,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的政策监测机制,及时获取最新的政策信息,并且在制定债转股计划时,充分考虑政策变化的可能性,保持审慎态度。
二、市场风险在债转股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将不良资产出售给特定的机构或者吸引投资者入股,而这需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
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变动的不确定性。
市场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确定性,一旦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就会对债转股计划带来风险。
二是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往往面临着较高的风险和低的回报,而市场对这类资产的需求也十分不确定,这就给债转股计划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路径依赖性。
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商业银行应在选择合作机构和投资者时,充分考虑其稳定性和信誉度,避免因市场波动而导致债转股计划受损。
三、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债转股时,与投资者或合作机构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信用关系。
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方违约的风险。
虽然商业银行在进行债转股交易时一般会签订相关的合同和协议,但一旦对方出现资金链断裂或无法履行合同,就会对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是商业银行自身信用风险。
债转股的实施难点与政策建议
债转股的实施难点与政策建议
债转股是一种基于法务构架的重组手段,近年来被大量使用,但
它也有着一些实施难点。
首先,对债权人和股权替换权利进行公平合理安排,是债转股面
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许多公司有一定的潜在价值,但债权持有者无法
分享,他们希望拥有更多的权益,因此,针对不同的债权人需要建立
一些激励方案,以此来正向影响他们的行为决策,从而实现债转股的
目的。
其次,在法律上,债转股的实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特别是企业
改组方面,必须遵循公司法、会计税收法、债权人权利等法律,并采
取正确的安排和措施。
此外,应当考虑到债权变换后,企业组织架构、人员配置以及权利出资比例变化后,将给相关利益攸关方造成怎样的
影响,这些都需要注意。
最后,在政策上,要支持企业债转股发展,政府可以针对现有的
相关规定进行灵活调整,制定激励政策,及时调整政策环境,允许合
规债转股相关企业通过更多投资工具融资,可以建立一个明确的分类
监管制度,以避免债转股带来的不良影响。
此外,还可以改革财务市场,发展投资银行投资服务,提供企业更多的融资渠道,加强债转股
投资者权利保障等。
总的来说,债转股是一种有效的企业重组手段,但也存在实施难点,为了更好地支持企业债转股,政府也应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
只
有在实施债转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和负责任的行为,才能
实现转股成功。
我国商业银行债转股的发展历程、难点及对策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债转股的发展历程、难点及对策建议作者:曹建平朱红玲朱秀琳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7年第02期摘要:在经济下行期,实施债转股,一方面有助于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维护金融稳定;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负债率和杠杆率水平,减轻经营压力。
7月18日正式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开展金融机构以适当方式依法持有企业股权的试点”。
目前,尽管债转股的具体实施方案尚未出台,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已有部分银行和企业进入了实质操作阶段。
本文在回顾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债转股的历程,分析了当前债转股的操作模式与90年代的差异,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总结国内实践和国外债转股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实施债转股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债转股发展历程先进经验对策建议一、我国商业银行“债转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所谓债转股,就是债权人将其对债务人享有的有效合法债权转换为对债务人的投资,由此减少债务人债务,增加债务人注册资本的一种行为,是一种常用的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
目前,商业银行债转股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直接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为银行对企业的股权;二是银行将债权卖给第三方(如资产管理公司),第三方再将这一笔债权转为股权;三是银行将股权交给资产管理公司管理,银行再从资产管理公司处获取股息和分红。
我国的债转股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上世纪90年代末,为处理四大国有银行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帮助国有企业扭亏脱困,银行将债权卖给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再将这一笔债权转为股权阶段;另一阶段就是近年来,面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率持续攀升的压力,以中国最大民营造船厂熔盛重工(现更名为华荣能源)为代表的直接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为银行对企业的股权阶段。
下面分别就这两个阶段进行分析:(一)银行将债权卖给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再将这一笔债权转为股权阶段1、实施背景1999年实施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转股,其背景主要是宏观经济面临通缩压力,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压力较大,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专业性银行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
浅析商业银行债转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面临的风险探析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面临的风险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面临的风险探析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金融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商业银行也难免会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其中不良资产就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不良资产是指那些价值已经大幅度贬值或者无法收回本金和利息的资产,这些资产给银行及整个经济系统都带来了不小的风险。
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日益凸显,不良贷款比例逐年攀升。
为了应对不良资产问题,商业银行采取了多种手段,其中不良资产债转股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通过债转股,商业银行可以将不良资产转变为股权,从而减少不良资产的影响,提升资产质量。
不良资产债转股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在进行不良资产债转股时,商业银行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信用风险等。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如何有效地进行不良资产债转股,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不良资产的概念解析、影响、意义、风险以及监管政策和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面临的风险进行探析。
1.2 问题意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面临的风险探析引言面临经济形势严峻的当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来化解风险、稳定金融市场。
在实施不良资产债转股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
如何有效管理不良资产的风险,确保债转股过程的顺利进行,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不良资产的规模巨大,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不可忽视。
随着经济的下行压力增加,企业债务违约的情况也在增加,导致不良资产的数量飞速增长,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如何有效识别、评估和处置这些不良资产,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不良资产债转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监管政策不确定性和法律风险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政策的不确定性会给银行的决策带来困扰,而法律风险则可能对银行的合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商业银行在进行不良资产债转股时,需要高度重视监管政策和法律风险,有效防范相关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面临的风险探析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面临的风险探析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通过债转股来化解不良资产,减少银行不良资产的风险。
不良资产的债转股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面临的风险进行探析。
不良资产的债转股面临着市场风险。
在实施不良资产的债转股过程中,需要引入社会资本,但是银行的不良资产是由于信贷风险所导致的,如果不良资产的项目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可能导致不良资产债转股后的企业经营不善,甚至导致投资人损失。
债转股的过程涉及到市场价格的确定和投资者的预期,市场的不确定性会增加风险。
要降低市场风险,就需要严格的审核程序和市场评估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合理参与。
政策风险也是不良资产债转股面临的挑战。
政策风险主要来自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一旦政策发生变化,就可能对不良资产的债转股产生影响。
政策不确定性会增加投资者的预期风险,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对此,政府需要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和协调,制定长期稳定的政策,为不良资产的债转股提供可持续的政策支持。
市场风险也是不良资产债转股面临的挑战。
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
在债转股的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提前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一旦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可能导致融资成本上升,甚至无法完成债转股的目标。
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也会影响到不良资产的债转股。
为降低市场风险,金融机构需要加强风险管理,确保债转股的顺利进行。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确实面临着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和金融风险等多种风险和挑战。
为了确保不良资产债转股的顺利进行,政府需要加强宏观调控,制定长期稳定的政策,减少政策风险;金融机构需要加强风险管理,确保资本充足,降低金融风险;市场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合理参与,降低市场风险。
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化解不良资产问题,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抵御能力,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商业银行市场化债转股问题探讨
商业银行市场化债转股问题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金融领域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其中商业银行市场化债转股是当前金融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国家对于金融市场的逐步放开,各大银行也在积极探索市场化债转股的实践之路。
本文将对于商业银行市场化债转股的背景、现状、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浅析。
一、背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银行资产质量下滑,不良贷款压力加大,而银行自身的资本充足率较低,负担沉重。
同时,部分企业也面临资金周转不畅的问题,迫切需要寻求途径化解债务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政府以及金融机构开始探索市场化债转股这一方案。
市场化债转股,指的是金融机构将不良贷款的债权转化为企业的股权。
通过这种方式,金融机构可以获得股权投资的回报,并且企业也可以通过股权融资解决资金问题。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市场化债转股可以帮助其缓解资本压力,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市场化债转股可以获得融资渠道的拓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二、现状截至目前,市场化债转股已经成为了政府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自2016年以来,央行等相关机构先后针对不良贷款和存量债券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方案,并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实施市场化债转股。
在市场化债转股方面,工商银行、民生银行、上海银行、招商银行等主要大银行都已经积极参与到市场化债转股中。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市场化债转股项目数量已经超过1500个,总额超过8000亿元。
其中工商银行连续三季度完成市场化债转股,民生银行首次完成市场化债转股,小微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率超过90%。
可见市场化债转股在金融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
三、问题市场化债转股虽然有着丰富的优点和潜力,但是目前还面临着多种问题。
首先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各银行之间的差别较大,一些中小银行还无法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其次,市场化债转股的流程、制度、技术等方面尚未成熟,需要进一步完善;再次,市场化债转股过程中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问题,对于金融机构和企业而言,缺乏明确的司法解释,存在法律风险;最后,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打破交叉持股、政府干预等方面的限制。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债转股的问题与策略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债转股的问题与策略一、我国上市公司债转股面临的问题1. 风险隐患上市公司债转股的过程涉及到股东权益和债务重组,可能导致股价波动,甚至引发市场恐慌。
而且在债转股过程中,公司的风险也会转移到股东和资本市场上,如果风险控制不好,可能会影响到市场的稳定和公司的健康发展。
2. 资金来源不足债转股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目前我国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以存款为主,并且受到信贷政策的限制,债转股的执行难度较大。
3. 激励机制不完善债转股涉及到股东利益,如果激励机制不完善,可能会导致股东不积极配合,甚至有的公司可能会利用债转股来规避自己的责任,从而导致债务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1. 完善制度建设推动建立和完善债转股制度,明确债转股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建立健全债转股的监管制度,加强对参与债转股各方的约束和监督,避免出现恶性竞争和风险。
2. 加大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债转股,提高债转股的执行效率和成功率,降低债转股的风险,从而推动债转股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强化风险管理在债转股的过程中,各方应该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做好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工作,确保债转股的操作过程安全可控,不会对资本市场和公司业务造成过大的冲击。
债转股关系到股东的利益,所以要推动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增加债转股的吸引力,激发股东积极性,提高债转股的成功率,推动公司债务问题的有效解决。
5. 强化信息披露在债转股的过程中,各方应该加强信息披露工作,提高透明度,让市场和投资者了解债转股的真实情况,避免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各种风险和纠纷。
三、结语债转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来说,债转股不仅是解决债务问题的一个机会,也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一种重要方式。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债转股工作的有序开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简要分析和讨论,可以对我国上市公司债转股工作有所启发,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浅谈商业银行参与债转股的机遇与挑战
浅谈商业银行参与债转股的机遇与挑战作者:吴琼来源:《财讯》2018年第04期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内企业杠杆率过高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不良贷款率也不断攀升,参s债转股既可能是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机遇,也可能对其带来一定的风险,本文对商业银行参与债转股的框架进行初步梳理,分析其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并尝试提出一定的解决途径。
商业银行债转股机遇应对措施债转股的基本含义“债转股”指的是由商业银行或资产管理公司将其持有的某企业的不良资产,由债权的性质转换为对企业的股权,从而使得原来双方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变成股权关系,商业银行不再通过收取本息的方式获得收入,而是收取股息以及资本的增值收益。
银行通过持有企业的债转股,可在不同程度上参与或控制企业的并购重组、体制改革和经营管理,改善企业资产负债情况,有希望从源头上消除不良资产的形成,使得持有的股权变成优良股权,从而获得分红和股权处置收益。
本轮“债转股”的实施背景(1)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过度使用杠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式复杂多样、整体经济的下行压力依然很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生存,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能蔓延到整个行业甚至该行业的上下游,债务风险在互相传导中不断上升,对经济健康发展形成较大威胁。
部分企业大量借贷外部资金来支持自身的发展,诸多行业维持着较高的杠杆水平,与此同时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却没有明显提升甚至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使得其难以应对市场环境的波动。
(2)国内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逐年下降,坏账逐年增加上图为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近五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平均不良贷款率走势图。
随着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银行经营利润率、资产收益率逐年下跌,与此同时不良贷款率却出现了明显的上升。
银行业金融机构ROE水平从2012年的峰值20.52%下降到2016年的14.23%。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不良贷款率节节攀升的趋势,截至2016年底,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已经达到1.58%。
商业银行推进市场化债转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商业银行推进市场化债转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据对山东、广东、湖北、海南、云南、重庆6省(市)调查,近三成银行已开展债转股相关工作,但七成参与机构认为债转股实施中的主要困难是缺乏可操作指引,三成银行机构认为不良资产被成功消化的几率低,超七成实施机构认为债转股失败的后续处理成本较高,近六成参与机构认为债转股过程中政府可能会对银行或企业施压。
本次调查采取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对43家全国性银行分支机构、30家地方法人银行业机构、42家企业、31个政府部门(国资委、发改委、金融办)、20个实施机构(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公司等)进行了调查。
一、债转股实施情况(一)近三成银行已开展债转股相关工作。
据对73家银行业机构调查,10家机构准备实施或已实施债转股项目,占13.7%;8家机构已制定或正在制定相关计划,占11%;55家机构尚未采取任何措施,占75.3%。
截至11月15日,10家机构已实施或准备实施债转股项目14个、涉及资金917.81亿元,其中建行实施项目8个、涉及资金896.68亿元,分别占57.1%和97.70%;2个项目已落地、金额220亿元,分别占14.3%、24%。
(二)银行主要倾向通过附属机构实施债转股。
按实施机构不同,债转股可分为三类:一是通过资产管理公司等外部机构实施,二是通过现有符合条件的所属机构实施,三是通过设立新机构实施。
据对10家准备实施或已实施债转股项目的银行业机构调查,4家机构8个项目为附属机构实施,2家机构2个项目为外部机构实施,4家机构4个项目尚未确定具体方式(见表1)。
银行倾向于附属机构的主要原因是:通过外部机构实施债转股,折扣率较高,财务损失较多;同时也失去分享债转股企业经营好转带来的潜在收益。
另外,以附属机构作为实施机构,信息更对称、沟通成本更低。
(三)债转股对象企业均为国家明确鼓励的三类企业。
5省(市)准备实施或已实施的14个债转股项目共涉及11家企业,其中,国有企业10家、民营企业1家;7家企业为高负债居于产能过剩行业前列的关键性企业以及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企业,5家为因行业周期性波动导致困难但仍有望逆转的企业(3家企业涵盖上述前两类情况),2家为因高负债而财务负担过重的成长型企业,分别占63.6%、45.5%、18.2%。
债转股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债转股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葛义勇来源:《中国市场·营销研究方向》 2017年第10期葛义勇(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01)[摘要]为保全商业银行资产,解决巨额不良资产问题,债转股已经成为一项被广泛选择的方式。
债转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部分企业的负债压力,有效调整了债务结构,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债转股也在推进商业银行剥离不良债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银行风险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但债转股并不是符合所有的负债模式,且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突出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严重影响债转股的实施效果。
文章对债转股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债转股;实践过程;商业银行;资产公司[DOI]10�13939/j�cnki�zgsc�2017�28�063因债转股的实施,致使很多企业认为债转股无异于免费午餐,不仅能有效融资,而且能够减轻自身的债务负担,由此竞相争取。
但从资产公司的角度来看,若在债转股实施的过程中不够慎重,没有注意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则会促成企业的普遍赖账局面。
将巨额债务变为股本,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有效减少,本息可以免予偿还,由此债转股对于很多企业都有无比的诱惑力,如此在债转股的过程中,加强审核,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债转股的定义及实施对象商业银行绝大部分盈利都是靠贷款、存款等传统业务获取,而债转股是指当商业银行借贷出去的款项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偿还时,商业银行所采取的一种有效保障资产的手段。
商业银行选择债转股是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贷款对象的盈利能力,协助其财务一定程度恢复或恢复正常,从而达到减少银行贷款损失的目的。
简单解释就是将企业的债权转化为股权。
通常债转股的承载主体不同,以此为基础可分为三种运作模式:①直接模式,具体是指银行将企业的债权直接转化为股权;②间接模式,此种运作模式是指银行将企业的债权以及与债权相关的一切,转移债权出售给第三方,而第三方则将此债权转化为股权;③委托模式,在以直接模式转化之后,银行此时将已转化的股权委托于第三方协助管理,此时银行可以从第三方公司获取利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债转股”重难点分析及对策研究,
商业时代,
《商业时代》
摘要当下我国经济形势下行,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逐渐增多和财务杠杆增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债转股再次被提上议案。
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当下的债转股在道德风险,退出机制和法律缺失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发展对策,从而促进债转股的健全发展和有效实施。
关键词债转股;重难点;发展对策
一、引言
2016年国务院颁发了“债转股”的相关意见,即《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旨在利用市场债转股的方法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从而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健全。
债转股指的是把企业在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债务转化为资产管理公司在企业拥有的股权。
我国曾在1999年首次利用债转股来消除国有四大银行的“不良贷款”资产,成功地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降低十个百分点,改善了参与債转股的企业的经营状况。
当下我国经济形势下行,煤炭和钢铁等支柱产业产能过剩问题严峻,企业的贷款总量和还款率逐年下降,商业银行等放款机构不良贷款总额增多,资产管理公司利润率低等问题需要迫切解决。
因此本次“债转股”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解决政府债务繁重和企业不良贷款多
的问题,从而降低银行不良资产率和企业杠杆率,促进金融行业的健全发展。
二、商业银行债转股的作用
从银行视角来看,本次债转股方案的重提,不仅能够清除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数额,进而降低资产不良比率,自行处理的特点也避免了转让的高度折扣,最终实现改进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手段和提升资产质量的目标。
同时债转股的实施也减轻了金融体系的负担。
同时,债转股也扩宽了银行资产管理的方式和渠道,使得不良资产的处理更加多样化。
从企业角度看,债转股方式具有将短时期的问题长期化的特点,债转股的实施能够将时间转化为空间,从而减轻了企业的债务压力,为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和降低企业杠杆提供准备时间。
同时,实施债转股以后,银行具备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权力,银行可能会对企业在业务实施,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从而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整体上看来,债转股综合考虑了银行、企业两者的利益。
债转股只改变了偿债方式但不是简简单单地消除债务;二者间从借贷关系转变为资本投资合作关系,减轻了企业的还债压力,使得银行拥有了管理权,最终实现了低代价的债务重组和最小化对社会的震荡的目标。
三、商业银行债转股的重难点问题
(一)企业容易滋生道德风险
债换股的目的是减轻企业的还债压力,但是债转股只是将不良债务转变为不良股权,并未能够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不意味着企业一定能够“扭亏为盈”。
虽然我国在债转股企业的条件方面有相关严格规定,但难
免有一些企业依赖债转股的方式来减少自身债务。
例如为抛除债务,企业主观上故意把原本有能力偿还的债务列为坏账,通过虚假包装后利用债转股方式来消除自身的债务,从而形成“贷款,债转股减压,再借款,再债转股减压”的恶性循环。
这种道德风险违背了国家债转股政策的原本意图,打消了企业的运营的上进心和积极性,也增加了财政支出。
(二)债转股的退出机制困难
此外当下债转股退出机制的不健全也是债转股发展的重难点之一。
转股后,银行能够采用哪些方式来转让所持的有关股权一直是有待商榷的问题。
没有适当的推出机制,债转股就有可能转变为“债转债”,增加国有资产和商业银行的负担。
当下,我国的资本市场欠发达,在企业股权转让、股票上市等方面有较多的条件约束;机构投资者少,证券化、购并、资产重组等业务活跃度有限,这导致了资产公司想要利用资本市场退出成为难题。
如果没有合适和健全的退出机制,必然会导致债权成为了永久性持股,银行和企业之间关系的不健康发展,无法保障债权人的合理权益。
(三)法律保障机制有待健全
目前来看,我国的债转股政策停留着宏观政策指导方面,尚未到达法律高度;其地位和运作方式模糊,并且和现行法律,例如《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等有相悖之处,无法保证债转股实施过程中的可预期性和稳定性。
此外,债转股的实施改变了商业银行的收益。
具体表现为从固定利息的债务变化为不确定性收益的股权;一旦企业遭遇破产,股权的赔偿顺序也更为靠后。
最后,政策方面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债转股的方案的种种变化,相关的企业和银行也将会面临权益损失和违法等风险,市场参与
主体需要法律来确保一个预期性长久性的市场环境。
四、商业银行债转股过程的发展对策
(一)严格把控目标企业筛选,降低道德风险
商业银行实施债转股需要经历市场化,加强监管和降低道德风险是其重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从国内外实施债转股的经验来看,对实施债转股的企业资格认定是防范道德风险的第一要务。
银行要在企业进行债转股之前的筛选准则方面不断改善和优化,必须建立严格的条件限制。
另外,金融监管方面应该制定合适的额债转股比例,并且建立严格的风险隔离方法,剔除“僵尸企业”,防止将道德风险和利益进行绑定。
最后,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债转股后对企业的监管和奖惩机制,鼓励并监督企业的规范运营,提升积极性,从而降低道德风险。
(二)完善债转股市场退出机制,保障合法权益
债转股市场退出机制完善和健全有利于增强市场的活跃度,多样化股权退出渠道,推动商业银行资金的回流,同时也能够减少资金的占用,从而保障银行的合法权益。
债转股的市场化是其必然的历程。
当前看来,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与债转股公司协商特定的退出方式。
例如在债转股一段时间后,企业的经营状况好转,其成长价值、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率有所回弹,市场价值也逐步提升,商业银行则可通过协商,谈判将股权转让给其他投资机构。
此外,可以通过协商约定债转股公司所在的集团或母体公司回购股权,从而避免出现“永久性持股”。
最后,企业经营改善,发展态势良好后,可以通过推荐上市发放债券的形式转让退出。
(三)建立健全法律保障制度,防范法律风险
当下看来,债转股的具体细则并未颁发。
但债转股和当下
的金融体制、发展思路和法律法规存在矛盾之处,这就要求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才能保证债转股的顺利实施。
监管机构或者政府部门应该颁署对应的置换准则,并且严格执行置换条例和规范。
财政部门和各大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关联机构要快速明确债转股的条例细则,包括商业银行的管理地位、具体运作方式,以及相关的考评机制等。
当企业破产时,如何实现对商业银行的债务利益保障也是必须明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