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转科交接登记规章制度
重危患者转科交接制度
![重危患者转科交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e54456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c.png)
重危患者转科交接制度
1.转运下列患者时要按本规定(重危患者的转运)进行转运
(1)生命体征不稳定。
(2)意识改变。
(3)抽搐。
(4)气管内插管。
(5)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
(6)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
(7)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律及呼吸方面药物。
2.医生应评估患者病情,以判断患者
(1)是否可以转运;在下列情况发生时,禁止转运:
a心跳、呼吸停止;
b有紧急气管插管指征,但未插管;
c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但未使用药物。
(2)是否必须转运,是否需要该转运程序,如需要,则将医嘱书写在病历上。
3.转运患者前按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1)氧气枕或医用供氧器。
(2)开通留置的静脉通路;对于大出血患者,应保持两路以上的静脉通路。
(3)心律和血压监测仪器。
(4)指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5)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者,应用带蓄电池的注射泵,以保证连续给药。
(6)型号合适的简易人工呼吸器。
4.转运方在转运患者时,应通知接收部门,以确保接收部门获知病情,做好准备工作。
5.负责转运的护士,要求有护士资质;和医生一起做好转运。
6.转运过程及患者做检查时,医护人员应留在患者身边,根据需要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完成所有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7.做好危重病人的交接和记录,填写危重病人转科交接登记表,由转出科室保存。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10cdae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0.png)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
一、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1. 建立转科交接登记制度,设立相应的文件和表格用于记录转科交接情况。
2.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应明确涉及的部门、人员、交接时间和内容等关键信息,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制定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必须考虑现实情况和实际需要,尽可能简单、便捷、易操作。
4. 常规定期检查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交接程序
1. 提前准备:在转科交接前,双方必须提前沟通交接的时间、内容、方式、期限等,确保双方的知晓和理解。
同时,准备好交接的相关文件和资料。
2. 实施交接:交接时,确保接收方人员在场,亲自参与并签字确认交接文件和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接收确认:接收方应当进行确认,核实交接的文件和资料是否齐全、规范、正确。
4. 整理备案:接收方应当及时整理收到的文件和资料,妥善备案,并将相关部门和人员告知。
5. 后续跟踪:交接完成后,要对交接情况进行后续跟踪,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身份识别措施
1. 制定身份识别制度,规定身份识别的方式、条件、步骤。
2. 身份识别过程中,要求交接人员必须出示有效证件,包括身份证、工作证、工作卡等,并进行核对和记录。
3. 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如指纹、人脸等技术,提高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4. 每次交接前要对交接人员进行身份识别,确保交接人员的身份真实可靠。
5. 严禁交接人员出示伪造证件进行交接,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1 / 1。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ae4d6d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7a.png)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患者转科交接时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
尤其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的转接.一、患者转入程序转入病房接到通知后,由主班护士通知责任护士和主管医师,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床位及仪器设备.责任护士接患者到床旁,并协助患者安排好体位.患者转入及转出护士认真查看腕带,核对患者姓名、诊断、住院号、转出科室等有关信息。
主班护士交接病历,检查病历是否完整。
责任护士或治疗班护士了解患者当日治疗及用药情况.观察病情、生命体征、输液、引流等清况,检查患者皮肤情况并详细记录。
特殊问题做好交接,认真填写《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单》。
二、患者转出程序主班护士遵医嘱确认转科患者,通知责任护士联系转往科室事宜。
责任护士将转出患者病历按要求整理,并书写护理记录单.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
危重患者转运时,应根据病情,备好氧气袋、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及抢救用药,由医生、护士共同护送患者转出。
患者转运途中突然发生意外,以就地抢救为原则,进行心肺复苏.护士应认真查看腕带,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交接患者液体、引流、皮肤、用药等情况并将病历及用药、CT片等与转入病房护士交接无误后,认真填写《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单》。
三、手术患者术前术后交接程序(一)术前接患者:手术室护士工作人员必须和病房的护士查对交接后才可以接走患者,交接事宜如下:1. 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手腕带标示是否准确清楚,过敏史、血型等。
2. 术前准备是否完善(皮肤准备,是否插好胃、尿管,术中带药,有无手术标识等)。
3. 患者假牙、身上的首饰是否取下。
4。
手术室工作人员与病房护士一起核对带手术室的物品,核对无误之后签名接走病人。
(二)术后接病人:1. 病房或重症医学科(ICU)、麻醉恢复室准备:责任护士准备床单位,相关用物(如心电监护仪,氧气,负压吸引、两个输液架,必要时根据手术或者病人情况备用物,如年老体弱大手术后需卧床时间较长等患者备防压疮充气垫,甲状腺手术的床头备气切包、无菌手套等)2。
患者交接制度范本
![患者交接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40acf8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1.png)
患者交接制度范本一、目的为确保患者在转科、转床、手术、出院等环节中的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明确各部门职责,规范交接程序,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科室在进行患者交接时的操作规范。
三、交接流程1. 患者转科交接(1)转科前,由主管医生评估患者病情,确定转科原因,并开具转科医嘱。
(2)责任护士根据医嘱,准备患者转科所需物品,并与转入科室提前沟通,确保床位充足。
(3)转科当天,由责任护士或专职人员携带患者病历、药品、物品等,陪同患者至转入科室,并与转入科室护士进行交接。
(4)转入科室护士接收患者后,立即进行病情评估,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
2. 患者转床交接(1)由责任护士评估患者病情,确定转床原因,并开具转床医嘱。
(2)根据医嘱,责任护士准备患者转床所需物品,并与新病房护士沟通,确保床位准备到位。
(3)转床当天,由责任护士陪同患者至新病房,并与新病房护士进行交接。
(4)新病房护士接收患者后,立即进行病情评估,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
3. 患者手术交接(1)手术前,由手术医生、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患者准备充分。
(2)患者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与手术室巡回护士进行交接,确保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术前准备等无误。
(3)手术结束后,由手术室巡回护士将患者护送至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
(4)病房护士接收患者后,立即进行病情评估,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
4. 患者出院交接(1)患者出院前,由责任护士核对患者身份、住院号,确保资料无误。
(2)责任护士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告知出院注意事项,如药物使用、复诊时间等。
(3)责任护士将患者病历、药品、物品等交予患者或家属,并签字确认。
(4)患者出院后,责任护士及时更新病历资料,确保病历完整。
四、交接注意事项1. 各部门在交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流程,确保患者安全。
2. 交接时,双方护士要进行详细的信息核对,确保患者身份、病情、药品、物品等无误。
医院转科患者交接班制度
![医院转科患者交接班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801ad5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18.png)
3.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十、持续改进
1.医院应建立交接班工作的持续改进机制,鼓励医护人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对交接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分析、整改,并跟踪整改效果。
3.通过持续改进,不断提升转科患者交接班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2.转出科室应指派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医护人员参与交接班。
3.接收科室应确保有足够的人手参与交接班,以便快速熟悉患者情况并开展后续工作。
十八、交接班质量控制
1.医院应设立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交接班流程进行质量控制。
2.质量控制小组应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记录、听取反馈等方式,评估交接班工作的规范性。
3.对发现的问题,质量控制小组应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并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
十六、交接班时间安排
1.交接班时间应当合理安排,避免高峰时段对患者治疗和护理的影响。
2.常规交接班时间应设定在非治疗时间,如早晨查房后或下午治疗结束后。
3.特殊情况下,如患者病情突然变化需紧急转科,应立即进行交接班,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十七、交接班人员配置
1.交接班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确保交接班的质量。
十二、患者及家属参与
1.在转科交接过程中,应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及时告知其交接班的相关信息。
2.鼓励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交接班,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后续治疗方案,提高其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3.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和疑虑,医护人员应给予耐心解答,确保沟通的有效性。
十三、跨科室协调
1.跨科室转科时,应由医院指定的协调人员负责组织交接班工作,确保流程顺畅。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d6da87b4b73f242336c5f66.png)
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患者身份识别质量检查记录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
一.患者转入
1.转入病房接到转入通知后,由主班护士通知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床单位及仪器设备。
2.责任护士接患者到床边,并协助患者安排好体位。
3.通知病房主管医生。
4.患者转入后认真核对患者姓名、病案号、诊断、转出科室。
5.主班护士交接病历,检查病历是否完整。
6.责任护士或治疗护士了解患者当日治疗及用药情况。
7.转出、转入科室护士共同查看患者病情、生命体征、输液、引流、皮肤等情况,并详细记录在《患
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上,并签字。
8.对从手术室返回病房的患者,责任护士迎接患者,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床号、病案号并了解手术名
称、麻醉方式及术中情况,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伤口、引流、输液、皮肤等情况,连接和固定引流管,填写《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并签字。
二.患者转出
1.主班护士遵医嘱确认转科患者,联系转往科室事宜。
2.责任护士将转出患者病历按要求整理,并书写转出记录。
3.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准备需携带的应急设备,
如氧气袋、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等,必要时应安排当班医生一同参与转运。
4.在转运过程中需注意患者保暖,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不得擅自离开患者。
保证患者安
全地到达转入科室,并与转入科室的护士对患者姓名、输液、引流、皮肤、用药、管路、病历等情况进行交接,双方确认无误后办填写《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并签字,办理交接签字手续。
2017年10月制订
页脚内容1。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372946e03d8ce2f0166236d.png)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患者转科交接时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
尤其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的转接。
一、患者转入程序转入病房接到通知后,由主班护士通知责任护士和主管医师,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床位及仪器设备。
责任护士接患者到床旁,并协助患者安排好体位。
患者转入及转出护士认真查看腕带,核对患者姓名、诊断、住院号、转出科室等有关信息。
主班护士交接病历,检查病历是否完整。
责任护士或治疗班护士了解患者当日治疗及用药情况。
观察病情、生命体征、输液、引流等清况,检查患者皮肤情况并详细记录。
特殊问题做好交接,认真填写《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单》。
二、患者转出程序主班护士遵医嘱确认转科患者,通知责任护士联系转往科室事宜。
责任护士将转出患者病历按要求整理,并书写护理记录单。
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
危重患者转运时,应根据病情,备好氧气袋、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及抢救用药,由医生、护士共同护送患者转出。
患者转运途中突然发生意外,以就地抢救为原则,进行心肺复苏。
护士应认真查看腕带,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交接患者液体、引流、皮肤、用药等情况并将病历及用药、CT片等与转入病房护士交接无误后,认真填写《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单》。
三、手术患者术前术后交接程序(一)术前接患者:手术室护士工作人员必须和病房的护士查对交接后才可以接走患者,交接事宜如下:1. 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手腕带标示是否准确清楚,过敏史、血型等。
2. 术前准备是否完善(皮肤准备,是否插好胃、尿管,术中带药,有无手术标识等)。
3. 患者假牙、身上的首饰是否取下。
4. 手术室工作人员与病房护士一起核对带手术室的物品,核对无误之后签名接走病人。
(二)术后接病人:1. 病房或重症医学科(ICU)、麻醉恢复室准备:责任护士准备床单位,相关用物(如心电监护仪,氧气,负压吸引、两个输液架,必要时根据手术或者病人情况备用物,如年老体弱大手术后需卧床时间较长等患者备防压疮充气垫,甲状腺手术的床头备气切包、无菌手套等)2. 患者交接:由麻醉师和手术室或麻醉恢复室护士将病人送回病房,与责任护士共同查看患者腕带及病历,核对患者如姓名、住院号等信息。
转科转院制度范本(5篇)
![转科转院制度范本(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fecb5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a.png)
转科转院制度范本(一)、转科制度:1、凡诊断明确不属本科范围的病人,经会诊后,如同意转科,应在转入病区安排好床位后,方可转科。
2、决定转科后,转出科室经管医师应先通知病人和家属。
3、转出科室经管医师要写好“转科记录”,病区护士要停止一切治疗,结清帐目并与住院处、营养室以及转人病房联系妥当后,由工作人员携带全份病历及有关资料护送病人到转入科病房。
必要时应由住院医师或护士护送,并当面将病人特殊情况进行交班。
4、转人科室住院医师应在病人转入后详细询问病史、检查病人,作出诊断和治疗计划,并及时写好“转入记录”。
5、如转科室病人患有两种以上不同疾病或在原有疾病尚未痊愈,而必须转入他科治疗时,转出科应在病史中对原有疾病的治疗意见交待清楚。
必要时应进行随访。
6、传染病科病员需转他科时,应在病员传染期过后,方可转出。
其他科发现病员有传染病需隔离诊治时,应经传染病科医师会诊确诊后转传染病科,未明确前可由双方医师协商,病人先采取床边隔离,及相应消毒措施。
(二)、转院制度:1、凡本院缺乏某种专业设置或医疗器械设备不能继续治疗的病人,必须经科主任同意方可转院。
2、决定转院后,转出科室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应先与病人和家属或单位讲明转院原因3、转出科室住院医师要在病史中写好“转院记录”,及“转院小结”,以便小结随同病人带往转入医院。
4、转院病人应先办妥出院手续,然后才能转出。
5、危重病人转院前应先进行急救处理和做好药物及抢救器材准备,派专人护送。
途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者,不应转院。
6、转院应严格掌握指征。
参加医保或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转院由医务科盖章备案,其它由各病区和一部式盖章备案。
7、转院证明由专科医师、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开具有效。
任何职称医师不得将非本科病人转出院。
8、严禁将普通病人介绍到本市其它医院就诊住院。
严禁将普通病员转外地治疗、住院。
第五篇:转科转院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办理转科手续。
1、本科治疗不能满足,需要到专科科室进行治疗者。
医疗机构患者转科交接制度
![医疗机构患者转科交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d3ebbd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c.png)
医疗机构患者转科交接制度患者转科交接时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
尤其急诊、病房、手术室、1CU的转接。
1.患者转入程序1.1转入病房接到通知后,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床单位及仪器设备,并提前通知转出科室。
1.2转入科室护士将患者信息从H1S系统进行接收。
患者转入后,责任护士与转送人员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病案号和腕带标识、转出科室,将患者移至床单位。
1.3交接患者病情、生命体征、输液、引流、皮肤状况,了解治疗及用药等情况。
交接病历,检查病历是否完整。
1.4特殊问题做好交接,认真填写《转科患者护理交接记录单》。
1.5原则上优先接收从急诊、重症医学科转入的患者。
2.患者转出程序2.1护士接到患者转科医嘱后,主动联系转科事宜,书写护理记录,完善各类评分,按要求整理病历,由护士长进行审核。
2.2转出前,责任护士认真评估患者情况,填写《转科患者护理交接记录单》,根据病情备好氧气袋、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及抢救用药,由医务人员护送患者转出,同时H1S系统中转到相应病区。
2.33转交接时需双方核对患者姓名、病案号和腕带标识,认真交接患者病情、生命体征、输液、引流、皮肤状况,了解治疗及用药情况,并在《转科患者护理交接单》上确认签字。
2.4患者转运途中如突然发生意外,以就地、就近抢救为原则。
3.手术患者术前、术后交接程序3.1术前接患者: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和病房护士查对交接后才可以接走患者,交接事宜如下:4. 1.1手术室接手术前,病房护士做好术前相关准备:通知患者、准备病历、遵医嘱术前用药、再次核对术中用药等。
5. 1.2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性别、年龄、病案号等信息,通过《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进行核查。
6. 1.3病房要认真核查术前准备是否完善,确认手术标识清楚、患者假牙、首饰取下,病员服穿着符合要求。
3.1.4手术室工作人员与病房护士一起核对带入手术室的物品;核对无误后签名接走患者。
3.2术后接患者:3.2.1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麻醉方式、手术情况准备床单位及相关用物。
患者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8eef02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12.png)
患者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患者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篇11、医护人员在实施各项诊疗活动前,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精确识别患者身份。
2、门诊病人运用就诊卡号,住院病人运用住院号,作为患者身份识别的唯一标识。
无名氏患者的姓名用无名氏加编号代替。
3、全部住院病人、急诊科留观病人、EICU及输液室病人均实行条码管理,佩戴腕带。
4、查对时应让患者说出自己的.名字,住院病人运用床号、姓名、住院号三种识别符,核对床头卡和腕带信息,确认患者身份。
门诊病人运用姓名、性别、就诊卡号三种识别符确认患者身份;无名氏患者,门诊运用“无名氏+编号、性别、就诊卡号”,住院患者运用“床号、无名氏+编号、住院号”,作为身份识别信息,需双人核对。
6、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应用冷静药物等病人,应让家属或伴同人员陈述患者的姓名,应用床号、姓名、住院号三种标示符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患者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篇21.医务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需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运用两项如姓名、年龄等确认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2.新生儿室、手术室、急诊科以及病情危重、意识障碍、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以及语言沟通障碍等患者需要按规定运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患者佩戴“腕带”标识时,运用蓝黑色圆珠笔清楚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等内容,戴“腕带”前须双人核对〔护士—护士、护士—医生、护士—患者、护士—家属〕无误后,扣带在患者左手腕或健侧手腕上。
4.运用过程中发觉“腕带”脱落丢失时,应实时补上,假设损坏需重新佩戴或信息更新时需要经两人核对,留意观测佩戴部位皮肤有无擦伤、血运是否良好。
5.手术患者转科交接: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给患者运用“腕带”标识,“腕带”注明患者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年龄、性别;填写病房与手术室交接单,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预备、药物状况等,交接双方共同核对“腕带”和交接单信息,确认无误后签名。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7aa19a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e.png)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转科是医院内部对于患者的调动,将患者从一个科室转到另一个科室进行连续治疗或完成其他医疗流程。
为了确保患者在转科过程中能够顺利交接并继续得到专业的医疗护理,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的重要性、实施流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的重要性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规范患者转科的过程,保证患者在转科期间得到持续的医疗关注和妥善的治疗,同时有效减少了因转科导致的信息丢失和交流不畅所带来的风险。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患者连续性的医疗护理:患者在转科期间,需要连续性的医疗护理,包括病情观察、药物调整等。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的建立能够及时传递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保证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个体化护理。
2.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患者在转科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以便做出恰当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的建立可以保证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全面了解,提高治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3.加强医务人员间的沟通协作:患者转科涉及不同科室之间的交接,要求医务人员之间进行全面的沟通和协作。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的建立可以促进不同科室之间的信息传递,减少沟通障碍,提高医务人员协同作战的能力。
二、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的实施流程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的实施需要建立一个规范、高效的流程,确保患者的信息顺利传递、医务人员之间有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以下是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的一般实施流程:1.转科申请:原科室负责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提出转科申请,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转科原因和转科目标等。
2.接收科室准备:接收科室根据申请表中的信息,准备接收相应患者的物品、病历和相关治疗设备等,以确保转科过程的顺利进行。
3.交接登记:原科室负责医生将患者相关信息和治疗计划填写在转科交接登记表上,包括病情摘要、历次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案等。
4.交接过程:原科室医务人员与接收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实际交接,确保患者信息的全面传递,并对重要事项进行口头交流,并签署交接确认单。
关键流程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关键流程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593cf7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11.png)
关键流程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一、危重病人转科交接登记制度1、各科必须建立危重病人转科交接表,表随病历带入转入科室,危重病人出院后,转科交接表不存入病历中,科室单独建册存放,每月汇总整理,并检查填写情况。
2、危重病人转科时,责任护士遵医嘱通知患者转科,协助整理物品,做好宣教。
3、按照医嘱准备相关药品、急救物品、仪器以备转运途中应用。
4、做好相关记录,整理完善病历,护士进行微机结算、转病区,电话通知转入科室做好准备。
5、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在危重病人转运交接单上记录生命体征、皮肤、管道、使用药物等信息,由医生、护士专人护送。
6、协助转入科室安置患者,取合适卧位,与新病区护士双人核对病人姓名和腕带,交接生命体征、皮肤、管道、用药、病情变化等,清点病历及护理记录单,由转入科室填写危重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中的转入时生命体征和转入时间,并进行双签字。
7、如转运途中发生病情变化,应及时采取就地、就近原则,积极抢救。
并将情况记录在“转科交接记录单”中,重点交接双签字。
8、手术室接送危重病人均按照术前术后交接单中项目,与科室实行双人双核。
二、急诊科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1、需要到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急诊医生开具住院证,患者家属办理住院手续。
2、急诊护士通知病房主班护士,准备病床及相关医疗设备。
3、急诊护士整理好患者的病历资料、药品,送患者到相应病房。
4、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诊断、生命体征、病情、治疗情况和药物等。
5、急诊护士详细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并同病房护士双签名。
6、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在病房,以备核查。
三、急诊科与手术室交接登记制度1、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由急诊医生联系好手术室,手术室护士准备好手术间及器械等。
2、急诊护士为患者戴好识别腕带,腕带上详细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血型、手术名称,整理好患者病历资料及药物。
3、急诊护士或医生(病情危重者必须有医生陪同)护送患者到手术室。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b5d501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2.png)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第一条护理人员遵医嘱执行患者转科治疗,电话通知转入科室做好接收准备工作,向患者及家属告知转科注意事项。
第二条转运前评估患者,检查护理记录是否完整,做好患者转科记录。
第三条保证转运工具功能完好,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第四条转运患者时携带病历、未用药物及液体至转入科室。
危重患者由医护人员护送,备好急救物品及药品。
第五条转入科室接到患者转科通知后,立即备好床位及必需物品。
第六条患者转入接收科室时,护士应主动迎接妥善安置,并认真评估患者。
第七条护送护士与接收护士共同检查患者腕带信息,确认患者身份,并在腕带上更改科室和床号。
第八条转出、转入科室双方必须做到五交清:患者治疗交清、患者病历资料交清、患者生命体征交清、患者各种导管交清、患者皮肤情况交清。
第九条双方科室护士交接完毕,经核查无误,在转科患者交接本上签名确认,转科护士方可离去。
第十条在交接过程中,若患者病情突然发生变化,转科护士应协助接收科室共同救治,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继续进行交接。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07646bb5acfa1c7aa00ccf9.png)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一、对需要转科治疗的患者,护士根据转科医嘱,填写转科护理记录单,通知转入科室做好接诊准备。
二、告知患者风险及注意事项,安全护送至转入科室;危重患者由医师和护士共同护送,酌情备带急救物品及药品。
三、转出、转入双方认真评估并妥善安置患者,做好床头交接班。
必须做到六交清:即患者治疗、病历资料、生命体征、身上各种导管、使用各种仪器及皮肤情况,并在《患者转科交接登记本》上签字,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
(一)急诊科与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电话通知转入科,由医护人员安全护送;出示患者急诊就诊病历、入院病历;与病区护士交接,确认病情,并填写《急诊与病房患者转科交接登记本》,无误后方可离开。
(二)手术室与病房、重症医学科之间交接患者:手术室护士认真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护送患者回病房,与病区护士做好“六交清”,共同核对患者腕带信息,病房护士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确认签字,无误后方可离开。
(三)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通知产房护士做好接诊准备,双方护士认真交接,核查患者腕带信息,交接病情、子宫收缩、胎心音、用药等情况,在《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上签字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
(四)产房与新生儿室转接患者:通知新生儿病室护士做好接诊准备,由医师开具入院证,医师或(和)护士/助产士必须抱患儿前
往,转运途中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送达后与护士共同核对患儿信息:母亲的姓名、年龄;患儿性别、体重、出生年月日;交接患儿病情及出生时情况。
急诊科患者转科交接制度
![急诊科患者转科交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c4d253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60.png)
急诊科患者转科交接制度
(1)急危重症患者因病情需要手术或转住院部治疗,由主管医生与相关科室电话联系后,医护陪同转送患者。
(2)转送前查对患者病历及各项记录是否完备,确认无误后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转科时间。
填写“患者转科交接登记本”。
(3)再次核对患者,评估病情。
根据患者情况,备好转科途中的仪器物品、药品,处理好各导管,连接监护仪和氧气,搬运患者至担架车上,确保患者安全。
(4)转送途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防护措施,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患者送至转入科室后,详细与转入科室医护人员交接签字。
(6)完善记录,整理用物后放回原处备用。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流程及身份识别措施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流程及身份识别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392a2e40b1c59eef9c7b442.png)
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 诊断、过敏史等。由病房责任护士负责填写。
4、护士在给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 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 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5、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 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 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6、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 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流程及 身份识别措施
徐静
2020.04.13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1、凡住院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者,经转入科 会诊同意,并在会诊申请单上签署意见,转
出科持会诊单联系好床位,方可转科。
2、转入科对需转入病人应优先安排,及时转 科。如急危重病人,转入科应尽快解决床位 问题;如转科过程中有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 则应待病情稳定后,由转出科医师陪送至转
病房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
1、转出科室护士接到患者转科医嘱后,通知患者或家属做好转科准备。 2、转出科室事先通知转入科室,以便转入科室做好接收或抢救准备。 3、转出前转出科室护士,应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做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 情绪。 4、转出科室护士做好转科准备,完善各项护理记录,携带患者物品 护送病人到转入科室。 5、转出科室护士,与转入科室护士详细交接患者病情、皮肤、管道 及物品,并做好交接记录。
谢谢!
病房与病房交接流程
转出护士接转科医嘱后通知转入科室 ↓ 转出科室护士了解病人基本情况 ↓ 完善各项护理记录 ↓ 转出科室护士携带患者物品护送患者到转入科室 ↓ 与转入科室护士进行交接 ↓ 做好交接记录
医院护理患者转科交接制度
![医院护理患者转科交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85d0d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0.png)
医院护理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一、背景由于医院中各科室专业特点不同,患者转科是医院日常工作中常见的情况。
为了确保患者在转科过程中的安全与连续性,医院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护理患者转科交接制度。
二、目的确保患者转科过程中信息的流畅与准确,确保患者的安全与连续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三、具体内容1.转科申请:转科的患者需填写转科申请表,并交给责任护士。
转科申请表应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转出科室、转入科室、转科原因等。
2.同意转科:责任护士收到转科申请后,需核实申请信息,并征得医生同意。
若医生同意转科,则将申请表交给转入科室的责任护士。
4.交接会议:在患者转科当天,转出科室和转入科室的责任护士需举行交接会议,确认交接事项并进行交流。
交接会议应包括以下内容:a.交接患者信息:转出科室的责任护士向转入科室的责任护士介绍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诊断、治疗措施、特殊关注事项等。
b.病情交流:转出科室的责任护士向转入科室的责任护士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c.治疗计划:转出科室的责任护士向转入科室的责任护士介绍当前的治疗方案和药物使用情况,并提供相关药物。
d.特殊要求:转出科室的责任护士向转入科室的责任护士提供患者的特殊需求,如过敏史、家属要求等。
e.问题解答:转入科室的责任护士可以针对患者的情况提出问题,并由转出科室的责任护士解答。
5.交接记录:交接会议结束后,转入科室的责任护士应记录交接会议的内容,并在患者的护理记录单上做好相应记录。
6.继续护理:转入科室的责任护士接手患者后,需尽快与医生沟通,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
转入科室的责任护士应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并交代当前的医疗措施。
同时,责任护士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7.定期跟进:转出科室的责任护士在患者转出后,应定期与转入科室的责任护士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提供必要的协助与支持。
四、督导与评估医务部门负责监督并评估医院护理患者转科交接制度的执行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1、对需要转科治疗的患者,医生须评估患者病情;根据转科医嘱,护士电话通知转入科室。
并将风险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
2、转科患者由护士和(或)医生护送,携带患者病历、未用液体至转入病房,做好床头交接班。
3、保证转运工具功能良好,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安全,酌情备带相应急救物品及药品。
4、转入科室在接到患者转科通知后,护士立即备好备用床及必需物品。
5、患者入科时,护士应主动迎接并妥善安置患者。
6、转入科室设立患者转科交接登记本,认真评估患者,转出、转入双方必须做到六交清:即患者治疗交清,患者病历资料交清,患者生命体征交清,患者各种导管交清,患者使用各种仪器交清,患者皮肤情况交清。
交清后交接双方护士签字。
患者转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