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理学中的惯性
惯性的物理解释
惯性的物理解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经历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
但是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无论物体运动与否,它总会保持原有的状态,即保持静止或者以相同的速度直线运动。
这个现象被物理学家们称之为“惯性”。
那么,惯性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物体会有惯性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现象的物理解释。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惯性。
简单来说,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保持原有的状态,也就是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惯性的物理解释可以从牛顿的运动定律中找到答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
该定律的表述为:“每个物体保持原有状态,即保持静止或者以相同速度直线运动的物体,只要没有外力作用。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才会产生相应的运动变化。
”这就是惯性的物理解释。
为了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来进行验证。
首先,将一张光滑的桌面上放置一个硬币。
我们可以发现,硬币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情况下,保持静止。
然而,当我们用手推硬币时,它会沿着桌面滑动。
这是因为我们施加了一个外力,才使得硬币改变了原有的状态。
从内在的角度来看,惯性是由物体的质量所决定的。
牛顿第二定律告诉我们,物体所受到的加速度与作用于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也就是说,质量越大的物体,对外力的响应越小,也就表现出了更强的惯性。
所以,质量是惯性的物理解释之一。
此外,惯性也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
想象一下,当我们乘坐地铁或者公交车时,车辆突然刹车,我们的身体会向前倾倒。
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有一个惯性,即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
当我们所在的车辆突然减速停止,我们的身体还保持内部运动状态,继续向前倾倒,直至与座位上的背部碰撞。
这个现象可以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当车辆急刹车时,作用于我们身体上的外力突然消失,而惯性使得我们的身体继续向前运动。
除了质量和运动状态外,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物体的惯性。
论惯性的本质及意义
论惯性的本质及意义摘要:惯性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学习物理学最早遇到的概念之一。
这一极为普通和平凡的概念曾经引导许多物理学家深入思考和剖析,促进物理学重大进展,其中蕴涵着深刻的物理思想和丰富的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益,是培养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非常有效的素材。
关键词:惯性;特性;规律引言惯性是经典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同时它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基础性观念,并且惯性问题也是经常被物理学界讨论的一个话题。
可是,尽管经典力学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时期,在我国当今物理学界,大部分的物理教师在此问题上还存在着很多的混乱性,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对惯性进行了讨论,望引起大家的共识。
一、惯性概念的产生及发展惯性一般是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
人们对于惯性这一认识有赖于惯性定律的建立,而它则依赖于对于力的认识以及区分运动状态和运动状态改变的认识,这一点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在人类思想史上,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无疑地起过广泛的影响,然而他关于物理学的论述,许多都是错误的。
他把物体的运动分为自然运动和强制运动。
他认为圆周是完善的几何图形,圆周运动对于所有星体都是天然的,因而是自然运动;另外,地球上的物体都具有其天然位置,重物趋于向下,轻物趋于向上,如果没有其他物体阻碍,物体力图回到天然位置的运动也是自然运动;其他所有形式的运动则都是强制运动。
他还进而指出,关于物体的强制运动,只有在外力的不断作用下才能发生;当外力的作用停止时,运动也立即停止。
从这里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肯定了两点:一,自然运动不涉及曳力的问题,只有强制运动才存在力的问题;二、力是物体强制运动的原因。
从今天来看,这显然是错误的,然而它束缚了人们近两千年。
从这种把物体的运动归结为外力作用的观念,可以提取出静止物体具有惯性的概念。
开普勒在他1609年发表的著作《新天文学》和1619年发表的著作《宇宙谐和论》中写道;“天体有留在天空中任何地方的性质,除非它被拖曳着。
惯性物理有关知识点归纳
惯性物理有关知识点归纳引言:惯性物理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惯性物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点。
一、惯性的定义惯性是指物体保持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其运动状态,这个状态就是惯性。
例如,一个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一个运动中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二、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是由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引起的,而物体对这个力的反应取决于其质量。
质量越大的物体对外力的反应越小,质量越小的物体对外力的反应越大。
因此,质量是影响物体惯性的重要因素。
三、惯性与加速度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这取决于所施加的力的方向与物体原来运动的方向是否一致。
当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将加速运动;当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将减速运动。
四、惯性与惯性参考系惯性参考系是指相对于该参考系内任何物体都不受到力的作用,即满足牛顿第一定律的参考系。
在惯性参考系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保持不变的。
而在非惯性参考系中,物体可能会受到额外的力的作用,导致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五、惯性与转动运动除了直线运动外,物体还可以进行旋转运动。
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和转动惯量的概念,旋转物体也具有惯性。
一个旋转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其旋转状态,即保持角速度和角动量不变。
六、惯性与万有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有关。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因此,即使在受到万有引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仍然保持其运动状态,即保持惯性。
结论:惯性物理是描述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的重要概念。
它涵盖了物体的直线运动、旋转运动以及与质量、加速度、惯性参考系和万有引力的关系。
通过理解和应用惯性物理的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物体的运动行为。
物理惯性的知识点总结
物理惯性的知识点总结惯性是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的性质。
这一性质在物理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我们对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理解。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物理惯性的相关知识点,包括惯性的概念、牛顿力学中的惯性定律、物体的转动惯量以及一些相关应用。
一、惯性的概念惯性是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的性质。
具体来说,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会保持静止状态,而当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它将保持运动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
这一性质是我们对物体运动的基本认识,也是牛顿力学的重要基础之一。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将会保持其当前的状态,即静止的物体会继续保持静止,运动中的物体将保持其运动状态。
这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强调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具有的惯性。
二、牛顿力学中的惯性定律牛顿力学中的惯性定律是物体运动的基本原则。
根据牛顿的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将会保持其当前的状态。
这意味着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它将保持静止状态,而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受到外力的影响。
当外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的加速度将与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这一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如何受到外力的影响,强调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与外力之间的关系。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外力也会产生反作用力。
这意味着当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它将对外力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这一定律强调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以及反作用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这些惯性定律构成了牛顿力学的基本原则,描述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它们对我们理解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也是研究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三、物体的转动惯量在物体围绕轴心旋转时,需要考虑其转动惯量的影响。
转动惯量是描述物体围绕轴心旋转时对转动运动的惯性特征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I表示。
转动惯量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旋转轴的位置有关,它描述了物体在转动运动中保持其运动状态的性质。
七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惯性
七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惯性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科学,而惯性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在七年级物理上册中,学生将学习到有关惯性的一些基本知识。
本文将介绍惯性的概念、惯性现象、惯性定律等方面的内容。
一、惯性的概念惯性是指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比如,我们在汽车突然启动或停止时身体会感到向前或向后的一种力,这是因为我们自身的惯性。
物体的惯性是属于一种质量特性,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二、惯性现象1.平衡、静止与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没有受到任何外力时,它将保持原始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可以看做是受到了一个恒定的力,这个力可以用牛顿第一定律来描述。
2.惯性的相对性惯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在同一惯性系中,物体都具有相同的惯性特性。
然而在不同的惯性系中,相同的物体所具有的惯性特性可能会有所不同。
3.运动物体的向心力当物体在做圆周运动时,它的运动轨迹会发生曲线变化。
这是因为它所遵循的轨迹是由向心力所决定的。
向心力是一种特殊的力,它是对运动物体产生某种约束的力。
三、惯性定律惯性定律是物理学中最为基本的定律之一,对于物质运动的描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七年级物理上册中,学生还将学到两种惯性定律,分别为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是指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个定律是牛顿力学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定律之一,也是建立物理学基础的基本法则。
2.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指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
即F=ma,在牛顿力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解释了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也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四、结语在七年级物理上册中,惯性是比较基础的知识点之一。
学生了解了有关惯性的概念、惯性现象、惯性定律等内容后,将对进一步学习物理学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解读物理教学中惯性论文
解读物理教学中的惯性【摘要】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惯性的概念,从惯性的意义,”惯性”与”第一定律”的区别,”惯性”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惯性”与”力”的区别,”物体惯性”与”外力作用”的辨证关系,”惯性”与”速度”的区别六个方面进行讲解,使其了解惯性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惯性力速度惯性是经典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同时它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基础性观念,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所具有的这种属性而表现出来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惯性现象。
惯性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为使学生正确理解惯性概念,解释惯性现象,在教学中必须讲清下面几点。
一、惯性的意义大家知道,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一个物体,只要不受外力作用,原来静止的就会一直静止下去,而原来运动的则会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
这里的问题在于:惯性是否是物体的性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告诉我们,任何物体均具有惯性。
因此说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不论宏大物体,还是微小粒子;不论固体、液体、气体;不论静止物体,还是运动物体;不论物体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刻,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这一点应讲深、讲透。
教师应抓住概念中的关键字”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反复讲授,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概念本身含义。
教师应在下列方面讲清其内涵: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既然是固有性质,就不能说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有惯性,而运动状态改变或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就没有惯性,也不能说惯性”仅在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起作用”,而”在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或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不起作用”。
再结合”行驶中的汽车或火车,由于惯性,不能立刻停止,即使紧急刹车,也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这一实例,指出”对运动物体即使加上很大的阻力,要使它停下来仍需一段时间”正是运动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表现;再以汽车出发时即使加大油门使牵引力很大,也不可能立刻开得很快为例阐明”对静止物体即使加上很大的推动力,要使它达到某一速度仍需一段时间”也正是静止的物体要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表现。
惯性 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惯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1. 惯性的概念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会保持静止直至受到外部力的作用;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会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至受到外部力的作用。
这就是惯性的基本概念。
2. 惯性的类型惯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质量惯性和运动惯性。
质量惯性是指物体抗拒改变其状态的性质,即使受到外部力的作用也不会改变其速度或方向;而运动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即使受到外部力的作用也不会改变其速度。
3. 惯性的原理惯性的原理可以通过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表明,物体如果处于静止状态,就会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如果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会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就是惯性的原理所在。
4. 惯性的应用惯性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汽车行驶的时候,如果突然刹车,乘客会因为惯性而向前倾斜;又如电梯突然上升或下降的时候,人会因为惯性而感到不适。
这些都是惯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惯性的实验惯性的实验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观察。
例如,可以将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台上,然后用一个力把它推动,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如可以把一个物体固定在一个旋转的平台上,然后旋转平台,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
这些实验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惯性的性质。
6. 惯性的数学描述惯性的数学描述可以通过牛顿运动定律来完成。
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F= 0,即物体如果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就会保持原有的状态。
这就是惯性的数学描述。
7. 惯性的局限性惯性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当物体受到非匀速运动或弯曲运动的作用时,惯性就会失效;又如在空间站中,由于失重状态,惯性也会出现异常。
这些都是惯性的局限性所在。
综上所述,惯性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惯性有质量惯性和运动惯性两种类型,它的原理可以通过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
惯性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汽车行驶和电梯运动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实验和数学描述来进一步理解。
惯性 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惯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惯性的定义惯性是物体保持其状态的性质,包括位置、速度和方向。
根据牛顿的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会继续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种倾向被称为惯性。
二、牛顿的第一定律牛顿的第一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惯性的现象。
具体表述为:“物体要么保持静止,要么以恒定速度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其上”。
换句话说,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会保持其原来的状态,这就是惯性的表现。
三、惯性的示例1. 车辆行驶时,乘客在车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因为车子提供了外力来维持它的状态。
一旦车子急转弯或急刹车,乘客就会感觉到惯性力的作用,使其向相反方向产生推力。
2. 人在坐车或坐地铁时,车辆突然启动或停止时,人会感觉到身体被向前或向后推动,这就是因为人体在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惯性。
3. 当一个人站在火车或公交车上时,车辆突然启动或停止,人也会感觉到身体产生向前或向后的推力,这是因为人体保持其原来运动状态的惯性导致的。
四、惯性的分类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惯性可以分为位置惯性、速度惯性和方向惯性。
这三种惯性在不同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1. 位置惯性:指的是物体保持其位置的倾向。
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会继续保持原来的位置,这就是位置惯性的体现。
2. 速度惯性:指的是物体保持其速度的倾向。
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会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这就是速度惯性的体现。
3. 方向惯性:指的是物体保持其运动方向的倾向。
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这就是方向惯性的体现。
五、惯性力的概念惯性力是指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产生的一种与外力相反的力。
它的大小和方向与外力相反,但是仅在参考系非惯性参考系中才会产生。
在惯性参考系中,物体受到的力仅包括外力,而惯性力并不会出现。
六、惯性的应用惯性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工程技术和交通运输领域中更为常见。
物理惯性全知识点总结
物理惯性全知识点总结概念惯性最早是由伽利略提出的,他认为物体有一种对外力的抵抗性,使得物体保持原来的状态。
牛顿在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通过三个运动定律系统地描述了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要么保持静止,要么以匀速直线运动。
这就是惯性的基本概念。
在牛顿体系内,惯性被定义为物体保持原来状态的性质。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的第一定律已经说明了惯性的概念,它是惯性的定性描述。
而牛顿的其他两个定律则为惯性提供了定量的描述。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表示为F=ma,其中F为作用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定律也可以解释为惯性的定量描述,它说明了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牛顿第三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它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相等的,方向相反。
这个定律说明了物体的惯性是相互作用力的结果。
因为任何物体都会对其他物体施加相互作用力,所以只有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惯性系和非惯性系惯性系是指在该系下牛顿的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任何物体在惯性系下都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而非惯性系是指在该系下牛顿的运动定律不成立的参考系,因为在非惯性系中会存在惯性力。
惯性力是由于非惯性系中的加速度而产生的一种看似负向的力,它是牛顿第三定律的结果。
在非惯性系中,物体会出现看似不受外力作用却产生了加速度的情况。
这是因为在非惯性系中存在惯性力,这个惯性力会与其他外力相互作用,使得物体呈现出加速度。
惯性力的产生是因为物体在非惯性系中的运动状态和非惯性系本身的运动状态不一致。
比如在旋转的参考系中,会产生向外的离心力,这是一种典型的惯性力。
相对论中的惯性在相对论中,惯性的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相对论中认为,在相对运动中,物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
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它的质量会变得非常大,这种现象称为相对论质量增加。
物理惯性知识点总结
物理惯性知识点总结1. 惯性定律惯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定律之一,也被称为牛顿第一定律。
它描述了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保持它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即如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它将保持静止状态;如果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个定律表明了物体的惯性特性,也就是说物体具有一种“固有的”性质,会保持其原有的状态。
这个定律的重要性在于它为后续的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方程提供了基础,也为我们理解物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提供了依据。
2. 惯性参考系惯性参考系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参考系,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它是一个惯性参考系,即在这个参考系中,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物体在这个参考系中表现出的运动状态符合惯性定律;二是它是一个惯性参考系,即在这个参考系中,物体没有受到任何外力的作用或者受到的外力平衡,从而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对于惯性参考系的选择,通常我们会选择地面参考系作为我们的参考系,因为地面参考系相对于地球来说是惯性参考系,而在这个参考系中的运动状态是比较容易观测和描述的。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相对论力学中的情况,我们需要考虑特殊的惯性参考系,以使得牛顿运动定律在这个参考系中依然成立。
3.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表现出的运动状态。
具体来说,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一个物体受力时所表现出的加速度与所受外力的关系:F=ma,即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这个定律揭示了物体受力时的运动规律,也为我们提供了计算物体在受力情况下的运动状态的方法。
同时,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即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惯性质量惯性质量是描述物体惯性特性的一个物理量,它与物体所受外力所产生的加速度成正比,即 F=ma。
惯性质量的大小为物体所受合外力与物体所产生的加速度之比,它是描述物体对于外力的反应程度的一个量度。
物理书惯性知识点总结
物理书惯性知识点总结1. 惯性的基本概念惯性是物体保持其现有状态的性质。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会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当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它会继续保持运动状态。
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也是惯性的核心概念。
2. 惯性的性质惯性有以下几个基本的性质:(1)惯性是一种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
一旦物体处于运动状态,它会继续保持这种状态,直至受到外力的作用。
(2)惯性是一种相对性的性质。
即使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也无法确定它是在静止的地面上运动,还是在匀速运动的车厢内运动。
这表明惯性是与参照系相关的。
(3)惯性是一种自身属性。
物体的惯性是由其自身性质决定的,与其质量有关。
质量越大的物体,其惯性越大,即越难改变其运动状态。
3. 惯性的应用惯性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惯性导航。
惯性导航系统利用物体运动状态的不变性,通过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来确定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速度和方向,从而实现导航定位的功能。
(2)惯性力。
惯性力是指非惯性参照系下的虚拟力,它是由于参照系的加速度而产生的。
在惯性参照系中,惯性力为零;而在非惯性参照系中,物体会受到额外的惯性力的作用。
(3)惯性仪表。
飞行器、航天器等载具上常常搭载惯性仪表,来测量载具的位置、速度和方向,从而辅助飞行员或航天员进行飞行和导航。
(4)惯性负载。
在工程领域中,惯性负载可用于模拟真实环境中的惯性作用,从而用于测试和评估机械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4. 惯性的重要性惯性在物理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基础之一,也是其他物理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惯性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惯性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而这种运动状态的保持正是由于物体的惯性所决定的。
(2)惯性是运动定律的基础。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时的运动规律,而这种运动规律的成立正是基于物体的惯性。
惯性
惯性在物理学里,惯性(inertia)是物体抵抗其运动状态被改变的性质。
物体的惯性可以用其质量来衡量,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
艾萨克·牛顿在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定义惯性为:惯性,或物质固有的力,是一种抵抗的现象,它存在于每一物体当中,大小与该物体相当,并尽量使其保持现有的状态,不论是静止状态,或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更具体而言,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存在某些参考系,在其中,不受外力的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也就是说,从某些参考系观察,假若施加于物体的合外力为零,则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与方向恒定。
惯性定义为,牛顿第一定律中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满足牛顿第一定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
稍后会有关于惯性参考系的更详细论述。
早期认知文艺复兴之前,在西方哲学里最被广泛接受的运动理论是建立于大约 335 BC至322 BC的亚里斯多德的学说。
亚里斯多德表明,假设没有“暴力”(violent force)施加,所有(在地球上的)物体最终都会停止运动,静止于其自然位置,但只要有暴力促使物体运动,物体会持续其运动状态。
当抛物体被抛掷出去时,抛掷者的暴力转移到抛物体周围的空气,使这些空气流动,成为新的推动者,继续不停地促使抛物体移动。
[3][4]在之后大约两千年内,亚里斯多德的运动概念广泛地被接受,只有几位著名哲学家对这概念提出质疑。
例如,在第6世纪,约翰·斐劳波诺斯严厉批评亚里斯多德关于物体运动的不一致理论:亚里斯多德认为真空不可能存在,因为,在真空里,没有任何介质促使物体移动,但是,他又表示,介质的阻力与其密度成正比:假设空气的密度是水的一半,则物体通过同样路径所用掉的时间,在空气中是在水中的一半,那么,物体通过真空所用掉得时间应该更少。
[5]斐劳波诺斯主张,介质只能阻碍抛物体的运动,不能促使抛物体移动;在真空里,没有任何介质,抛物体反而比较容易移动。
[6]斐劳波诺斯建议,促成抛物体持续运动的因素与周围介质无关,而是在运动刚开始时,加诸于抛物体的某种性质,这性质逐渐在运动时消耗殆尽。
惯性的名词解释
惯性的名词解释惯性,这个术语常常出现在物理学的讨论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或许不太熟悉。
然而,惯性是一个极具深度和广泛适用性的概念,它不仅仅局限于物理世界,也可以在个体行为、社会习惯、人类思维等领域中找到其痕迹。
在本文中,我们将尝试以多个角度解释惯性这一概念,并探讨其背后的原理和影响。
1. 惯性的物理解释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或不变状态的特性。
它是牛顿第一定律的核心概念,即“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其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惯性可以解释为物体继续沿着其运动方向前进的趋势,或者物体保持静止的倾向。
例如,当我们乘坐车辆行驶时突然刹车,我们的身体会因为惯性而继续向前运动,从而产生撞击感。
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具有质量,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惯性原理,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我们的身体将保持运动状态。
2. 惯性的心理解释除了物理学领域外,惯性在心理学中也有其独特的解释。
惯性在心理学中指的是个体在决策和行为中倾向于维持现状的心理倾向。
人类大脑有一种保守的本能,倾向于保持稳定且符合已知模式的环境。
这种心理惯性可以解释为为什么人们往往不善于改变和适应新环境。
例如,当我们习惯了某种生活方式或工作模式时,我们对于改变可能会感到不适应或担心。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面对新情境时会触发一种惯性机制,让我们倾向于坚持一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3. 惯性的社会解释在社会学和文化学领域,惯性也具有其独特的解释。
社会惯性指的是一种社会系统中存在的稳定和持久性趋势。
这种趋势使得社会结构、制度、规则和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惯性,不容易发生剧变或变革。
例如,某些传统的社会体系或文化习俗在长期内能保持相对不变的原因之一,就是受到社会惯性的影响。
人们可能会出于习惯、便利或其他因素,选择遵循传统行为模式,而不轻易改变或创新。
4. 惯性的认知解释在认知科学领域,惯性指的是我们在思考、判断和决策时依赖于过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倾向。
我们的思维和认知过程往往受到个体的学习和记忆过程的影响,从而形成一种认知习惯的模式。
物理惯性总结知识点
物理惯性总结知识点一、惯性的概念惯性是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的性质。
当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会保持原来的状态:如果静止,则会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如果运动,则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这就是惯性的基本含义。
二、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它规定了当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会产生加速度,但当物体没有外力作用时,它会保持不变的状态(也就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这个定律是惯性的基础,它告诉我们物体会保持原来的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
三、惯性参照系在讨论惯性时,我们需要考虑参照系的影响。
参照系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坐标系,而惯性参照系是指物体在其中保持惯性定律成立的参照系。
在惯性参照系中,牛顿定律成立,而在非惯性参照系中,物体会受到假想的惯性力作用。
四、惯性力惯性力是指在非惯性参照系中,为了使牛顿定律成立而引进的一种假想的力。
它的方向与参照系的加速度相反,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经典的非惯性参照系是旋转参照系,此时惯性力会产生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等。
五、质心惯性质心惯性是指一个系统的整体惯性特性。
质心是指一个系统的质量中心,而质心惯性是指整个系统保持自身运动状态的性质。
质心惯性常常应用于多体系统和刚体运动中的分析。
六、转动惯量对于刚体转动运动,我们需要引入转动惯量的概念。
转动惯量是评价刚体旋转惯性大小的物理量,它与刚体的形状、质量分布和旋转轴的位置有关。
转动惯量的引入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描述刚体的旋转运动。
七、惯性力矩在刚体的旋转运动中,除了惯性力外,还会出现惯性力矩的概念。
惯性力矩是刚体受到的惯性力在旋转运动中的对应,它与转动惯量、角加速度和旋转轴位置有关。
惯性力矩对于刚体的转动运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八、惯性导航惯性导航是指利用惯性仪表测量和推算机体在空间位置和速度的导航技术。
它不依赖于外部的导航信号,而是通过惯性定律和惯性测量仪来实现导航目标。
惯性导航在航天器、航空器和导弹等需要高精度导航的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再谈物理学中的惯性
线 运 动状 态 , 直 到 其他 物体 对 它 施 加 作 用 力 迫 使 它 改 变 这 种 状
态为止 , 这就是“ 惯性定律” 。“ 惯性定律 ” 也即“ 牛顿第一定律” 。 该定律说 明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条件 , 而 是 改 变 物 体 运 动 状 态 的原 因 。 它科 学 地 阐 明 了 力 和 惯 性 这 两 个 物 理 概 念 , 正 确 地 解 释 了 力和 运动 状 态 的 关 系 , 并提 出 了 一 切 物 体 都 具 有 保 持 其 运 动 状 态 不 变 的 性 质— — 惯 性 , 它 是 物 理 学 中 一 条 基 本 定
E d u c a t i o n 瓣 氇
舞
再谈 物 理 学 中的惯 性
臻 § 氆 翳 勰* ∞
蔼 央权
(河 北省 涞 源县 晶华 学校 河北 涞 源 0 7 4 3 0 0 )
任何物体 , 在 不受外 力作用时 , 总 保 持 静 止 状 态 或 匀 速 直
落 下 的 物 体 ,以 B点 得 到 的速 度 沿 另 一斜 面 B C 向上 运 动 , 则
没 有建 立起 他 试 图建 立 的 那种 能 演 绎 出 各种 自然 现 象 的体 系 .
甚 至 其 中许 多观 点都 是错 误 的 , 然而他的思想对牛顿的“ 综合 ”
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促使了“ 惯性定律” 的产 生 。 牛顿 1 6 6 1年 进 人 剑 桥 大 学 学 习 亚 里 士 多 德 的 运 动 论 , 1 6 6 4年 开 始从 事 力 学 的 研 究 ,他摆 脱 了 亚里 士 多德 的 影 响 , 继
性定律 ” 的发现却经 历了一个 漫长而复 杂的过程 , 它 是 在 代 代 科 学 家 的 细 心 观 察和 潜心 研究 之 下 才 形 成 的较 为 成 熟 的 理 论 。 从 这 种 把 物 体 的运 动 归 结 为 外 力 作 用 的 观 念 , 可 以 推 导 出 静 止 物 体 具 有 惯 性 的概 念 。 于是 开 普 勒 在 他 1 6 0 9年 发 表 的著 作《 新天 文学》 和 1 6 1 9年 发 表 的 著 作 《 宇宙谐和论 》 中写道 : “ 天 体 有 留 在 天 空 中任 何 地 方 的性 质 ,除 非 它被 拖 曳 着 : ” “ 如 果 天 体 不富有 类似于重 量的惯性 , 要使 它运动就 不需要 力 , 最 小 的 动 力就 足 以 使 它 有 无 限 的速 度 , 但 由于 天 体 公 转 需 要 用 一 定 的 时间 , 有的长 些 , 有 的短些 , 因此非 常明显 , 物 质 必 须 具 有 能 说 明这些差别的惯性 ; ” “ 惯性 ,或 对 运 动 的 阻 力 是 物 质 的 一 种 特 性, 在给定的体积中 , 物 质 的量 愈 多 , 惯 性 愈 强 。” 这 大 概 是 关 于 物体 惯性的最早陈述 , 甚 至 他 已 经 认 识 到 物 体 的惯 性 与 它 的 质 量 有 关 ,但 可 以 看 出 开 普 勒 所 说 的 惯 性 是 指 静 止物 体 的 惯 性 , 他 显然 受 到 亚 里 士 多 德 思 想 的 束 缚 , 不 曾 思 考 运 动 物 体 是否 具 有 惯 性 的 问题 。
浅谈大学物理中惯性概念
浅谈大学物理中惯性概念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表现为物体对其运动状态变化的一种阻抗程度,质量是对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在外力作用下,相同加速度的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所以物体的惯性,在任何时候(受外力作用或不受外力作用),任何情况下(静止或运动),都不会改变,更不会消失。
惯性是物质自身的一种属性。
在物理学里,惯性(inertia)是物体抵抗其运动状态被改变的性质。
物体的惯性可以用其质量来衡量,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
艾萨克·牛顿在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定义惯性为:惯性,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一种抵抗的现象,它存在于每一物体当中,大小与该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并尽量使其保持现有的状态,不论是静止状态,或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更具体而言,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存在某些参考系,在其中,不受外力的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也就是说,从某些参考系观察,假若施加于物体的合外力为零,则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与方向恒定。
惯性定义为,牛顿第一定律中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满足牛顿第一定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
稍后会有关于惯性参考系的更详细论述。
惯性原理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原理。
很多学者认为惯性原理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遵守这原理,物体会持续地以现有速度移动,除非有外力迫使改变其速度。
在地球表面,惯性时常会被摩擦力、空气阻力等等效应掩蔽,从而促使物体的移动速度变得越来越慢(通常最后会变成静止状态)。
这现象误导了许多古代学者,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宇宙里,所有物体都有其“自然位置”——处于完美状态的位置,物体会固定不动于其自然位置,只有当外力施加时,物体才会移动。
定义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物理惯性概念的认识及其影响
物理惯性概念的认识及其影响一、物理惯性的定义物理惯性是指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这个性质是由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所描述的。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会保持它原来的状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
物理惯性的概念被广泛运用在物理学和工程学领域中。
二、物理惯性的影响物理惯性对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1. 运动轨迹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运动状态不变的规律,因此物理惯性也影响着物体的运动轨迹。
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会沿着直线运动,这是因为没有外力改变物体的动量和动量角动量定理。
2. 质量的量度物理惯性也影响着质量的量度。
在实验中,人们利用物理惯性原理来测量质量。
例如,在天平上放置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因为它们的质量相等,所以无论哪一方先开始移动,另一方都会跟着它运动。
3. 惯性导航惯性导航系统可以被认为是物理惯性原理的一种应用,它是通过物理惯性属性来实现无需干扰和确定位置信息的航空导航系统。
惯性导航系统的设计基于物理惯性定律,利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测量飞机或船舶的加速度,从而计算位置信息。
4. 空间探测空间探测任务中的惯性测量系统也是一种利用物理惯性原理的应用。
例如,在太空探测任务中,空间飞行器可以通过测量自身的运动状态来确定自己的位置。
当设备和任务过于微小和微弱时,物理惯性是唯一可靠的手段。
三、总结物理惯性是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这个性质是由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
物理惯性的概念被广泛运用在物理学和工程学领域中,包括运动轨迹、质量的量度、惯性导航和空间探测等方面。
对于理解和应用物理学和工程学都是十分重要的。
惯性的原理与作用
惯性的原理与作用惯性是质点保持其运动状态的性质。
在物理学中,惯性的原理是指一个物体将继续保持其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这一原理是牛顿力学的基础,也是解释物体运动行为的重要概念。
一、惯性的原理惯性的原理可以追溯到伽利略时代,他发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一种自发性的,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根据伽利略原理,物体只受到外力作用时才会改变其运动状态,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物体将继续保持原状态。
换句话说,质点的惯性是与其质量直接相关的,质量越大,其惯性越大。
二、惯性的作用1. 惯性与运动方向惯性的作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当我们乘坐车辆突然启动或停止时,我们会感到身体有一种被推动或继续前进的感觉。
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惯性使我们继续保持运动状态,直到外力使我们停下来。
同样地,当我们在车辆上转弯时,我们会感到一种向外的力,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想以直线运动的状态继续前进,但车辆转弯的外力使我们偏离了原来的路径。
这表明了惯性使我们保持直线运动的倾向。
2. 惯性与物体相对运动另一个惯性的作用是相对运动。
当我们坐在火车中并观察窗外的景象时,当火车启动或停止时,我们会感到周围的景物似乎在运动。
实际上,这是因为我们的参照系发生了改变:当火车加速时,我们的身体被推向后方,而景物相对于我们的参照系向后移动,所以我们感到景物在运动。
同样地,在飞机上观察地面时也会有类似的效果。
当飞机加速起飞时,我们会感到周围的景物后退,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惯性使我们想要继续停留在原地。
3. 惯性与碰撞在碰撞中,物体的惯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两个物体发生碰撞时,它们之间的惯性使它们保持其运动状态,直到外力使之改变。
如果没有外力参与,物体将继续沿原来的路径运动。
例如,撞球游戏中,当一球撞击另一球时,被撞的球将受到撞击力的影响,改变其运动状态。
但是,若没有摩擦力或重力影响,这个球将继续沿着初始撞击方向继续滚动,保持其惯性。
结论总之,惯性是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的性质。
理解物理中的惯性
理解物理中的惯性惯性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理解物理中的惯性对于深入研究和掌握这门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介绍物理中的惯性,并探讨其应用和意义。
一、宏观角度下的惯性1. 惯性的概念和原理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这一性质被称为惯性。
惯性的原理由牛顿第一定律提出,即“一切物体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2. 惯性的示例惯性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例如,你在坐车的时候,车突然启动或停止时会感到一种向前或向后的推力,这是由于你的身体具有惯性所导致的。
另外,在转弯时,你的身体会因为惯性而继续向前,感觉到向外的离心力。
这些例子说明了物体的惯性特性。
3. 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密切关系。
质量越大的物体,具有越强的惯性,需要较大的外力才能改变其运动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推动一辆小车比推动一辆大卡车要容易的原因。
二、微观角度下的惯性1. 牛顿定律的微观解释牛顿第一定律在微观层面上可以解释为:物体内部的粒子(如原子、分子)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外力的作用可以扰乱这种相对运动,使物体发生整体位移或畸变。
2. 基于相对性原理的惯性爱因斯坦的相对性原理认为,没有参考系的先后之分,无论处于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在观察物理现象时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这意味着惯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取决于所选取的参考系。
三、惯性的应用和意义1. 惯性导航系统在现代航天技术中,惯性导航系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器和导弹中。
该系统利用惯性传感器测量器件的加速度和角速度,通过数学计算来确定航天器在空间中的位置、速度和姿态。
惯性导航系统能够独立于外部参考系,稳定可靠地进行导航。
2. 惯性力的考虑在许多物理问题中,我们需要考虑惯性力的影响。
例如,在转弯时,车辆上的乘员会感受到向外的离心力,这是由于车辆的加速度和乘员的惯性所造成的。
物理学中的惯性为什么物体会继续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
物理学中的惯性为什么物体会继续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物理学中的惯性是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继续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牛顿第一定律来解释,也即“惯性定律”。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为什么物体具有惯性以及惯性是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的。
1. 惯性的概念与来源惯性是指物体继续保持其初始状态的性质,不论是静止还是匀速运动。
这一概念最早由伽利略提出,后由牛顿正式形成了“惯性定律”。
物体的惯性来自于物体本身的特性和性质。
具体来说,物体在运动时具有质量和速度两个重要的因素。
2. 物体继续保持静止的原因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惯性使其保持静止。
这是因为物体的质量与其惯性直接相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当没有外力作用于物体时,内聚力和摩擦力无法克服物体的惯性,导致物体保持静止。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物体比小物体更难移动。
3. 物体继续匀速运动的原因当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时,同样是惯性使其继续保持这一状态。
在匀速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因此物体的惯性使其保持匀速运动。
唯一能够改变物体匀速运动状态的是外力的作用。
例如,如果有一个摩擦力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于物体上,那么物体将会减速或者改变方向。
4. 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指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现象。
这一定律与惯性密切相关。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速度不会发生改变,因此物体将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
这一定律是整个牛顿力学理论的基础,对于解释各种物体运动的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5. 惯性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惯性的概念不仅存在于物理学中,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应用。
例如,当我们急刹车时,乘坐车辆的乘客会感受到向前的惯性冲击力。
同样地,当我们乘坐公交车转弯时,会感受到向外的侧向惯性力。
这些现象都可以通过惯性定律来解释。
综上所述,物理学中的惯性是指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继续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的性质。
惯性源自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并且可以通过牛顿第一定律得到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物理学中的惯性
XX
(重庆文理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重庆 402160)
摘要: 惯性,是物质固有的力,是一种抵抗的现象。
经典力学中区分了:个别研究对象的性质与存在的性质,保持某种状态的性质与改变某种状态的性质;惯性作为存在的一种显现,并无大小可言,它只是存在之状态的表达以及惯性教学中的特性与审美性。
关键词:惯性;存在;自然之美
The discussion of inertia in physics
Zhang Yu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Chongqing 402160)
Abstract: Anertia, is the inherent force, is a kind of resistance phenomenon. In classical mechanics to distinguish: the nature of the individual object of study and the nature of existence, maintain a certain state and change the nat ure of the nature of a certain state; Inertia as there is a show, and with no size, it's just a state of existence of the ch aracteristic and aesthetic expression and inertia teaching.
Key words: Inertia; Exist; The beauty of nature
引言
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一个物体,只要不受外力作用,原来静止的就会一直静止下去,而原来运动的则会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
这里的问题在于:惯性是否是物体的性质?
1.惯性的意义
依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任何物体均具有惯性。
因而,看来惯性不是被研究物体的性质,因为这一性质是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也就是说它与物体的个别特征无关[1]。
因而,惯性只能是存在的一个特征,是被研究对象周围的环境在此对象上的表现。
换一句话说,它是存在于物体周围的一种条件,一种约束[2]。
二十世纪初,德国数学家诺特尔证明了:空间平移对称性导致动量守恒、空间转动对称性导致角动量守恒、而时间均匀性导致能量守恒。
事实上,物体的惯性是时间均匀性与空间对称性的必然结果。
因而它与个别的特殊研究对象无关。
惯性不是个别存在物的性质,个别存在物只是惯性的显现者,惯性的本质与个别存在物的特性无关。
从而我们就不能用反映个别存在物性质的量(例如质量)来测度惯性。
因为惯性作为存在的一种显现,并无大小可言,它只是存在之状态的表达。
2.惯性之美
惯性不是一种由个别物体自身所具备的原因(诚然,所有物体均会表现出惯性),它不是我们的一种吃力的、需要支撑的、痛苦感的反映,事实上,它是存在之美感的绽开。
因而“惯性是物体对任何改变其运动状态的外来作用的阻抗的性质” [3]这样一种说法就是不当的。
因为这一注释还是从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分析而来的,在这一注释中已经隐藏了牛顿第二定律及对惯性与物体质量等价的认同感。
其实,惯性是一种令人十分安全的、舒适的、和谐的存在之性质,它使物体的存在行为非常简单,而人们也往往由于常见到这种存在的简单性而忽视了它的深层含义。
静止的永远静止,运动的永远作匀速直线运动,惯性就是将存在如此单调而重复地显现在人们眼前。
凡是背离了这两种物体的存在情况而用惯性去解释其存在原因的,作者以为均属一种不当的诡辩行为。
可是这种诡辩行为不仅麻木了人的脑神经而且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教科书,所有的老师都要求学生不要把惯性与惯性定律混为一谈,可是当我们的老师用动力学的观点来看待惯性——也就是说,把惯性与牛顿第二定律混为一谈的时候,对学生的这一期望是合适的吗?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当教完一些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与规律以后,就要求学生用它们解释自然现象[4]。
事实上,物
理学中有些基本概念与规律不是要求我们去解释自然现象,它没有这个功能,它只是告诉我们要去感受些什么,它提供给我们的不是一种推理的方式,而是一个判断的原则:它促成我们的判断更接近于自然之美的呈现。
参考文献
[1]梁昆淼.力学,上册(修订版).高等教学出版社,1978,12修订第2版,64.
[2]曾长军. 可怕的对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漆安慎杜婵英. 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7,1版,222.
[4]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7,1版,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