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日知录》三则》PPT精品课件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引用《资治通鉴》《文献通考》 为例?
引用古例借以与当代著书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内容小结
古人 力而能传
难
自成一家
所未及 不可无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对比
今人 速而不传
下课啦,谢谢!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描绘 出一幅 令人恐 惧的画 面,渲 染紧张 气氛。 侧面表 现人物 恐惧痛 苦的内 心世界 ,与他 所向往 的温馨 的家庭 生活环 境形成 鲜明对 比。
叶圣陶
读书而不能应用,则所读书即是废纸。(美)华盛顿 读书是学习,应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主要的学习。
理愈明而用愈广。——《孙中山文集·上李鸿章书》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礼记·儒行》 最巨大的学习是学习“给出去”。——《陶行知文集》 智慧不仅仅在于知识,而且在于实际利用知识的才 能。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 道不虚谈,学求实效。——[明]李贽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2、士当以器识为先。
阅读第三则,讨论思考
论述的问题是什么? 唐宋之后文人之多。 主要论证的方法是什么? 引用论证
❖小结:这则文字,引用古人论述,
核以当时社会风气,对唐宋以下文人 泛滥,世风浮华表示了极大的忧虑, 作者融入了他对于立身处世的深沉思 考,总归于为学要通古今之变,要经 世致用。(当时文人的思想观念出了 问题,要端正创作态度)
阅读第一则,讨论思考
观点是什么? 文须有益于天下。 主要论证的方法是什么? 正反论证
内容小结:
益 正反论证 损
明道 纪政 察民 道善 怪力 无稽 剿袭 谀佞 乱神
研读《文人之多》
1、固有不识经术 2、自命为文人 3、潢潦 4、马牛而襟裾 5、一号为文人 6、欧阳永叔与学者言 7、谓文章止于润身
讨论题
请讨论经世致用的观点,对我们 现在的社会的有价值和意义吗?
常识应当为人类的发明性目标服务。光积聚知识是不够 的,应该尽可能扩展知识并把它运用到生涯中去。—巴金
知识跟实际就像做手艺一样,两者必需联合。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明]王守仁 知而不行,是为不知。——《孙中山选集》 语言文字的学习,起点在“知”,而极终点在“行”。—
顾炎武
(1613—1682),明末清初,昆山(今属江 苏)人。初名绛,清兵破南京,更名炎武, 字宁人,号亭林。早年参加复社,清兵南下 时,积极参加抗清斗争。明亡后, 曾游历山 东、河北、山西诸边塞,考察山川形势。晚 年定居华阴,卒于曲沃。有《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生于明末,深切地感受到国破家亡 的痛楚,坚决反对满清入主中原,积极参加反 清复明活动。嗣母王氏绝食而死,临终嘱他 “无仕异代”,他终生遵之。当大势已去,恢 复无望之时,他则洁身自保,多次拒绝清廷的 诏举,以死为誓,不复出仕。
《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 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 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 哭泣,李后主以词苦,王实甫寄哭 于《西厢》,曹雪芹寄哭于《红楼 梦》。
《日知录三则》看上去各谈一个中心话题,实则有共同之 处,讨论一下相同之处是什么?
写书有益于天下
文人要务实求真
经世致用的思想
经
世 经世:治理国事。其内涵是“经
韩愈
多
不识经术 不通古今
刘挚 扬雄
文人不足贵
黄鲁直
为学要通古今之变 要器识为先 要务实求真
说说用尽心力务实写作,最终名垂后 世的成为一家之言的作家
晚年的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穷苦, “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忍 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 的写作和修订。“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终成佳作。
4.意义的追求是每一章散文诗必须坚 持的, 是她的 生命线 。没有 任何意 义的散 文诗, 决非好 作品。 意义和 审美是 一体化 的存在 ,只有 在审美 的前提 下,在 足以强 化审美 而不是 削弱审 美的前 提下, 才能实 现意义 的追求 。
2.但是,情况终于改变了。一些急欲 挽救中 国的社 会改革 家发现 ,旧时 代的主 流意识 形态必 须改变 ,而那 些数千 年来深 入民间 社会的 精神活 力则应 该调动 起来。 因此, 大家又 重新惊 喜地发 现了墨 子。
3.中国作家结识雨果已经近一百年。 当伟大 的雨果 以其壮 丽风采 开辟着 一个理 想的正 义世界 的时候 ,当他 以浪漫 主义的 狂飙之 势席卷 风云变 幻的欧 罗巴的 时候, 中国还 是一只 沉睡的 雄狮, 尚未向 世界打 开广泛 的视听 。
以天下为己任,是顾炎武治学 的出发点。他清醒地认识到理学 崇尚空谈的危害,高举经世致用 的大旗,反对理学的离经叛道。
研读《文须有益于天下》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曰明道也,纪政 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 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 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 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 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 之损矣。
致 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 用 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一天
下为己任。
致用:付诸实用。其内涵是“学用结合”, 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 侧重求真务实。
“经世致用” 起源于明清之际著名思想 家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学说。其特点是, 反对空谈,力倡学以致用的务实精神和“以 实为宗”的良好学风。它以关注社会、关注 民生为着力点,注重学术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课后小练笔 谈谈新时代下的经世致用
思考: 1.著书之难,难在哪里?
2.怎样才能做到“自成一家”?
3、举司马温公和马贵与的例子有何用意?
著书之难,难在何处?作者推崇的著书 原则是什么?
著书难在自成一家之言。 著书原则: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
❖作者析古剖今,提出“必古人之所未 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的著书标准, 主张独创,反对急功近利,实际上还 是提倡治学不为空言,要切合实际, 期于有用。
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
❖
原句:“保国者,其君其臣肉 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 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 知录•正始》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书
贵独创、立身贵务实等思想,体会其“经 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3、积累文言知识和文言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