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日知录》三则》PPT精品课件1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日知录三则》(课件)
文须有益于天下 有益之文:明 道纪政事
察民隐 道人之善 正面立论
无益之文:怪力乱神 无稽之言 剿袭之说 谀佞之文 反面申述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2年下学期
文须有益于天下
——主张作文要经世致用
有益之文:明 道纪政事
察民隐 道人之善 正面立论
无益之文:怪力乱神 无稽之言 剿袭之说 谀佞之文 反面申述
“清学”开山始祖
——“通儒”顾炎武
江苏昆山人。原名 绛,字忠清。明亡后改 名炎武,字宁人。学者 尊为亭林先生。他为国 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参 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 于学术研究。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2年下学期
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 “清学开山”始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经 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一生辗转,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开创一种新的治学 门径,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 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 据。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 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2年下学期
学术著作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2年下学期
学术著作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2年下学期
学术著作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2年下学期
学术著作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2年下学期
学术著作
《日知录》是一部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 成的大型学术札记,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 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 关于写作此书的目的,顾炎武本人说得很 明白,他说:“别著《日知录》,上篇经术, 中篇治道,下篇博闻。”经术,是对儒家经典 所做的诠释考订;治道,谈经世济民之术;博 闻,广泛论列文史知识及社会风俗。 制作 03 2012年下学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高二语文(文)《日知录》三则(课件)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9
2011年上学期
文人之多
文人——“识经术,通古今” 忧虑——文人泛滥,世风浮华
引用论证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9
2011年上学期
文人之多
——要端正创作态度
文人——“识经术,通古今” 忧虑——文人泛滥,世风浮华
引用论证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9
2011年上学期
2011年上学期
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 “清学开山”始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经 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一生辗转,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开创一种新的治学 门径,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 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 据。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 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文须有益于天下 有益之文:明 道纪政事
察民隐 道人之善
无益之文:怪力乱神 无稽之言 剿袭之说 谀佞之文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9
2011年上学期
文须有益于天下 有益之文:明 道纪政事
察民隐 道人之善 正面立论
无益之文:怪力乱神 无稽之言 剿袭之说 谀佞之文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9
2011年上学期
剿( chāo)袭
命途多舛( chuǎn ) 襟裾( jū ) )谈
制作 09 2011年上学期
潢( huá ng )潦( lǎo ) 摭(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字音
滑稽( jī ) 围剿( jiǎo)
奸佞(nì ng )
庶( shù)民 菑( zī )畲( shē )
剿( chāo)袭
命途多舛( chuǎn ) 襟裾( jū )
《日知录三则》教学课件
知人论世说背景
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 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年,乃成一编,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录 》,以正后之君子。——顾炎武自题《日知录》
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学者的人格:其性耿介,其志专一 不蹈袭前人,实事求是、谨慎自守 善疑、求真、创获、脚踏实地 ——梁启超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日
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录
三 则
巧设情境入文本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 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 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 之亡天下。
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 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 贱,与有责焉耳矣。
——《日知录》
知人论世说背景
顾炎武(1613—1682),昆山(今属江苏)人。初名_____ 绛 ,清兵破南京, 更名炎武 _______,字宁人,号亭林。早年参加复社,清兵南下时,积极参加抗清 斗争。明亡后, 曾游历山东、河北、山西诸边塞,考察山川形势。晚年定居 华阴,卒于曲沃。 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 __________”、 经学家 、 清学开山 “________”始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 _______ 史地学 家、音韵学家。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 ________ 读万卷书,开创一种新的治学门径,成为清初继 经世致用,反对空 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他提倡________ 《日知录》 谈,注意广求证据。著有 _________、《肇域志》 、《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人 ,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重点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九单元 第9课《日知录》三则 (共89张PPT)
不了的罪,多大的苦你要吃,多大的罪你要受,只要你吃苦受罪,好日子就会来了。 4 、工作上的烦恼,不要带回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带回来会平添更多烦恼。 5 、乐观,是达到成功之路的信心;不怀希望,不论什么事情都做不出来。 15 、机遇是难求的,失去了就不会再来,把握好现有的机会,努力进取,那么你将会得到不菲的收获。 6 、作业考试化,考试高考化,将平时考试当高考,高考考试当平时。 19 、自我反省,做自己的老师。 2 、面对人生的烦恼与挫折,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一切。再苦再累,也要保持微笑。笑一笑,你的人生会更美好! 10 、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要学会忍受孤独,这样才会成熟起来。年轻人到了一个陌生环境,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一下子不知所措,
有时连倾心说话的地方也没有。这时,千万别浮躁,学会静心,学会忍受孤独。在孤独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升华。不要因为寂寞 乱了方寸,去做无聊的事,白白浪费时间。
5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6 、低调是永恒的美德,缺心眼的话就要学会沉默。 7 、如果真的想活得悠闲,那么,为何不学着让自己释放心灵的重负,学着忘却,忘记那些无碍于个人原则的得失;无关大局的磕磕碰碰;无伤 大雅的前嫌旧隙呢?学会让自己时时都轻装上阵,潇洒前行! 7 、顶天立地的铮铮男儿,有着坚韧不拔的气质,忠诚和保卫国家,忠于和保护人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无条件的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跟着党走,一心一意;始终保持自信的战斗力,坚决果断,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要抗在自己的肩上;无怨无悔 ,自强不息,为国分忧,为民尽力,“一日为兵,终日为兵”。 2 、面对人生的烦恼与挫折,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一切。再苦再累,也要保持微笑。笑一笑,你的人生会更美好! 10 、如果你被幸运之神遗忘,请不要悲伤,相信阳光总会有一天会照耀在你的身上。 12 、怕吃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吃苦的人苦一阵子。 20 、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唯有面对困难或危险,才会激起更高一程的决心和勇气。
有时连倾心说话的地方也没有。这时,千万别浮躁,学会静心,学会忍受孤独。在孤独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升华。不要因为寂寞 乱了方寸,去做无聊的事,白白浪费时间。
5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6 、低调是永恒的美德,缺心眼的话就要学会沉默。 7 、如果真的想活得悠闲,那么,为何不学着让自己释放心灵的重负,学着忘却,忘记那些无碍于个人原则的得失;无关大局的磕磕碰碰;无伤 大雅的前嫌旧隙呢?学会让自己时时都轻装上阵,潇洒前行! 7 、顶天立地的铮铮男儿,有着坚韧不拔的气质,忠诚和保卫国家,忠于和保护人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无条件的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跟着党走,一心一意;始终保持自信的战斗力,坚决果断,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要抗在自己的肩上;无怨无悔 ,自强不息,为国分忧,为民尽力,“一日为兵,终日为兵”。 2 、面对人生的烦恼与挫折,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一切。再苦再累,也要保持微笑。笑一笑,你的人生会更美好! 10 、如果你被幸运之神遗忘,请不要悲伤,相信阳光总会有一天会照耀在你的身上。 12 、怕吃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吃苦的人苦一阵子。 20 、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唯有面对困难或危险,才会激起更高一程的决心和勇气。
高中语文9.9《日知录》三则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固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 ) 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 )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孔雀东南飞并序》)( )
士当以器识为先( ) 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并序》)( )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游褒禅山记》)( ) 默而识之,该学习做人的道理,积极进取,修养自己的品德,提高自身 素质,做一个高素质的人。
(3)《文人之多》主张“识经术”“通古今”,去华就实,从养器 识的角度强调修身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唐宋以后,著作泛滥,文人 之多,文风浮华,都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出了问题,所以首先要端正创 作态度。
【探究平台】 顾炎武所提出的“文须有益于天下”在今天有什么现实积极意义?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现今社会下,“文须有益于天下”也显得尤为重要。为了 社会的发展、和谐、稳定,我们就应当多讲“于社会有益之事”。在 政治上思想上形成合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自己的力量。国 家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才能长足发展。不利于天下的话语徒说 无益,只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和谐音符。所以我们应提倡 顾炎武所说的“文须有益于天下”的主张。
无足观矣( )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 )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 记》) ( )
谓文章止于润身( )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
况望多名誉( ) 吾令人望其气(《鸿门宴》)( )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 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 )
高二语文课件 日知录三则课件人教版_选修
思想。
文化渊源 秦汉儒家哲学:入世哲学 秦汉魏道家哲学:出世哲学 汉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对传统的儒家学说冲击很大,迫使一些学者研究佛、道
思想。 宋明理学:引申、发展儒学观念,由此形成理学思潮。批判地吸收了某些禅道思 想,普遍关心天道、心性等问题,或者把儒家的纲常伦理原则奉为天理(程朱理 学),或者认为人心即理,良知即理(陆王学派),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哲学。
(虚构之境) 并非是胡编乱造,而
创
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作
植根于客观世界
方
法
诗歌中的意境是诗人
按客观自然描写而成,
“写境” 更贴近现实。
(写实之境)
第二则
诗歌中的意境是诗人 按其主观理想虚构而 “造境” 成,离现实较远。
(虚构之境) 并非是胡编乱造,而
创
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作
植根于客观世界
方
法
诗歌印。情显在景上。
体
关
系 “无我
之境”
第三、四则
主
“有我 之境”
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内心不 宁静或喜或悲)观察外物,并把这 种感情投射到外物之上,景物被上
客
明显的情感烙印。情显在景上。
体 关 系
“无我
作者的心境完全融入客观景物之中 (内心宁静平和),为外物所吸引 达到忘我的境界,不带着“有色眼
著书之难
著书之难
著书难在自成一家之言。
著书之难
著书难在自成一家之言。 著书原则:古人之所未及就,
后世之所不可无。
著书之难
——著书贵在独创 著书难在自成一家之言。 著书原则:古人之所未及就,
后世之所不可无。
引用古例与当代著书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文人之多
文化渊源 秦汉儒家哲学:入世哲学 秦汉魏道家哲学:出世哲学 汉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对传统的儒家学说冲击很大,迫使一些学者研究佛、道
思想。 宋明理学:引申、发展儒学观念,由此形成理学思潮。批判地吸收了某些禅道思 想,普遍关心天道、心性等问题,或者把儒家的纲常伦理原则奉为天理(程朱理 学),或者认为人心即理,良知即理(陆王学派),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哲学。
(虚构之境) 并非是胡编乱造,而
创
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作
植根于客观世界
方
法
诗歌中的意境是诗人
按客观自然描写而成,
“写境” 更贴近现实。
(写实之境)
第二则
诗歌中的意境是诗人 按其主观理想虚构而 “造境” 成,离现实较远。
(虚构之境) 并非是胡编乱造,而
创
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作
植根于客观世界
方
法
诗歌印。情显在景上。
体
关
系 “无我
之境”
第三、四则
主
“有我 之境”
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内心不 宁静或喜或悲)观察外物,并把这 种感情投射到外物之上,景物被上
客
明显的情感烙印。情显在景上。
体 关 系
“无我
作者的心境完全融入客观景物之中 (内心宁静平和),为外物所吸引 达到忘我的境界,不带着“有色眼
著书之难
著书之难
著书难在自成一家之言。
著书之难
著书难在自成一家之言。 著书原则:古人之所未及就,
后世之所不可无。
著书之难
——著书贵在独创 著书难在自成一家之言。 著书原则:古人之所未及就,
后世之所不可无。
引用古例与当代著书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文人之多
9.1《日知录》三则PPT课件人教版
-6-
9 《日知录》三则
首页
凝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作为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他著作繁多,有《日知录》《天 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用毕生心力所 著的《日知录》,是顾炎武的读书札记的合集,以考据性文字居多, 内容丰富,考证翔实,集中反应了顾炎武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极 大。
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
-1-
9 《日知录》三则
了解知识领域 明确课节重点 掌握学习方法
首页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本单元课文涉及的是清代学术文章,主要介绍古代学者的治学态 度。“经典课文”为顾炎武的《<日知录>三则》,而“相关读物”则是 章学诚的《浙东学术》,从不同角度反应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13-
9 《日知录》三则
首页
凝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4.析活用 (1)若夫怪.力乱.神之事 (形容词作名词,怪异之事;悖乱人伦道德之事) (2)朝.满夕已除(名词作状语,在早上) (3)马牛而襟.裾.(名词作动词,穿衣服) (4)然则以文人名.于世(名词作动词,闻名) (5)焉足重.哉(形容词作动词,称道) (6)摭我华而不实.我实(名词作动词,研究) (7)谓文章止于润.身(使动用法,使……受益)
点评:在此作者举出了两个事例,一为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 鉴》,一为马端临撰写的《文献通考》,称赞它们都是毕作者“一生 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作者举这两部书,看似随便,实有 深意,潜隐着他自己的价值尺度。这两部书都是经世致用著作的典 范,是史学巨著,在作者眼里显然高于一般的文人作品。因为有情 感的偏向寓注其中,作者对两位作者的著书态度大加称扬,对其书 的“小有舛漏”宽宏大量,可谓爱之也深,责之也轻。
9 《日知录》三则
首页
凝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作为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他著作繁多,有《日知录》《天 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用毕生心力所 著的《日知录》,是顾炎武的读书札记的合集,以考据性文字居多, 内容丰富,考证翔实,集中反应了顾炎武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极 大。
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
-1-
9 《日知录》三则
了解知识领域 明确课节重点 掌握学习方法
首页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本单元课文涉及的是清代学术文章,主要介绍古代学者的治学态 度。“经典课文”为顾炎武的《<日知录>三则》,而“相关读物”则是 章学诚的《浙东学术》,从不同角度反应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13-
9 《日知录》三则
首页
凝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4.析活用 (1)若夫怪.力乱.神之事 (形容词作名词,怪异之事;悖乱人伦道德之事) (2)朝.满夕已除(名词作状语,在早上) (3)马牛而襟.裾.(名词作动词,穿衣服) (4)然则以文人名.于世(名词作动词,闻名) (5)焉足重.哉(形容词作动词,称道) (6)摭我华而不实.我实(名词作动词,研究) (7)谓文章止于润.身(使动用法,使……受益)
点评:在此作者举出了两个事例,一为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 鉴》,一为马端临撰写的《文献通考》,称赞它们都是毕作者“一生 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作者举这两部书,看似随便,实有 深意,潜隐着他自己的价值尺度。这两部书都是经世致用著作的典 范,是史学巨著,在作者眼里显然高于一般的文人作品。因为有情 感的偏向寓注其中,作者对两位作者的著书态度大加称扬,对其书 的“小有舛漏”宽宏大量,可谓爱之也深,责之也轻。
【高中语文】日知录三则ppt精品课件1
文人之多
唐、宋以后,文人何其多啊!固然有不懂经学,不通 古今,而自以为是文人的啊。韩愈《符读书城南》有诗句说: “文章谁说不贵重,解说经义是根本。雨水横流无根源,早 晨满地夕已尽。为人不通古与今,如同马牛披衣襟。行事立 身陷不义,何能希望多名誉。”而宋朝的刘挚训诫子孙,常 说:“读书人应当以器量见识为先,一旦有了‘文人’的称 号,这个人就没有值得称赏的地方了。”如此来看以“文人” 身分在世上出名,哪里值得称道呢!这就是扬雄所说的“拾 取我的文辞而不研究我的义理”啊。黄庭坚说:“几十年来, 先生君子只是用文章提拔奖掖后学,所以华而不实。”本朝 嘉靖年间以来,也有这样的风气。而陆深记载的刘健告诫庶 吉士们的话,李梦阳对此大为不平。
《宋史》说,欧阳修与学人晤谈,不曾涉 及文章,只是谈吏政,认为文章只能滋润身 心,政事可以惠及百姓。
讨论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请讨论经世致用的观点,运用 历史知识,结合史实谈谈认知。
下课啦,谢谢!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日知录三则ppt实用课件1
早年参加复社,清兵南下时,积极 参加抗清斗争。明亡后,曾游历山东、 河北、山西诸边塞,考察山川形势。晚 年定居华阴,卒于曲沃。有《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 等。
文须有益于天下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 也,纪政事也,察民意也,乐道人之 善 也 。 ” ( 《 日 知 录 ·文 须 有 益 于 天 下》)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诗主性情,不贵奇巧
《日知录三则》教学ppt课件
10
提要钩玄析观点 壹
《文须有益于天下》中,作者认为有益之文有哪些益 处?无益之文有哪些坏处?是怎样论述自己的观点的
(论证方法)?
有益之文: 明道、纪政事、察民隐、道善行。
即明治乱之理、纪政治得失小、 民: 从、
行,
:怪力乱神之事、
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之间”的四个
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
。 后从反面申述,对无益之文, 。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同学都应有心忧 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格局;避免“两耳不闻 窗外事”,时时处处把课本学习和社会实践联 系起来;选择专业时应考虑其实际功用。
16
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 ,无益于 人 ,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重点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困而学之明文意
黄鲁直言: “数十年来,先生君子但用文章提奖後生,故华而不实。 ”本朝嘉靖以 来亦有此风,而陆文裕所记刘文靖告吉士之言,空同大以为不平矣。 《宋史》言:欧阳 永叔与学者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重点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各抒己见谈感受
联系必修课本所学, 说一说对于文章的 济世作用,哪些人 和顾炎武的《文须
提要钩玄析观点 壹
《文须有益于天下》中,作者认为有益之文有哪些益 处?无益之文有哪些坏处?是怎样论述自己的观点的
(论证方法)?
有益之文: 明道、纪政事、察民隐、道善行。
即明治乱之理、纪政治得失小、 民: 从、
行,
:怪力乱神之事、
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之间”的四个
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
。 后从反面申述,对无益之文, 。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同学都应有心忧 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格局;避免“两耳不闻 窗外事”,时时处处把课本学习和社会实践联 系起来;选择专业时应考虑其实际功用。
16
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 ,无益于 人 ,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重点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困而学之明文意
黄鲁直言: “数十年来,先生君子但用文章提奖後生,故华而不实。 ”本朝嘉靖以 来亦有此风,而陆文裕所记刘文靖告吉士之言,空同大以为不平矣。 《宋史》言:欧阳 永叔与学者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重点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各抒己见谈感受
联系必修课本所学, 说一说对于文章的 济世作用,哪些人 和顾炎武的《文须
《日知录》三则PPT精选文档51页PPT
Βιβλιοθήκη 《日知录》三则PPT精选文档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引用《资治通鉴》《文献通考》 为例?
引用古例借以与当代著书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内容小结
古人 力而能传
难
自成一家
所未及 不可无
对比
今人 速而不传
下课啦,谢谢!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描绘 出一幅 令人恐 惧的画 面,渲 染紧张 气氛。 侧面表 现人物 恐惧痛 苦的内 心世界 ,与他 所向往 的温馨 的家庭 生活环 境形成 鲜明对 比。
顾炎武
(1613—1682),明末清初,昆山(今属江 苏)人。初名绛,清兵破南京,更名炎武, 字宁人,号亭林。早年参加复社,清兵南下 时,积极参加抗清斗争。明亡后, 曾游历山 东、河北、山西诸边塞,考察山川形势。晚 年定居华阴,卒于曲沃。有《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生于明末,深切地感受到国破家亡 的痛楚,坚决反对满清入主中原,积极参加反 清复明活动。嗣母王氏绝食而死,临终嘱他 “无仕异代”,他终生遵之。当大势已去,恢 复无望之时,他则洁身自保,多次拒绝清廷的 诏举,以死为誓,不复出仕。
1、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2、士当以器识为先。
阅读第三则,讨论思考
论述的问题是什么? 唐宋之后文人之多。 主要论证的方法是什么? 引用论证
❖小结:这则文字,引用古人论述,
核以当时社会风气,对唐宋以下文人 泛滥,世风浮华表示了极大的忧虑, 作者融入了他对于立身处世的深沉思 考,总归于为学要通古今之变,要经 世致用。(当时文人的思想观念出了 问题,要端正创作态度)
致 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 用 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一天
下为己任。
致用:付诸实用。其内涵是“学用结合”, 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 侧重求真务实。
“经世致用” 起源于明清之际著名思想 家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学说。其特点是, 反对空谈,力倡学以致用的务实精神和“以 实为宗”的良好学风。它以关注社会、关注 民生为着力点,注重学术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2.但是,情况终于改变了。一些急欲 挽救中 国的社 会改革 家发现 ,旧时 代的主 流意识 形态必 须改变 ,而那 些数千 年来深 入民间 社会的 精神活 力则应 该调动 起来。 因此, 大家又 重新惊 喜地发 现了墨 子。
3.中国作家结识雨果已经近一百年。 当伟大 的雨果 以其壮 丽风采 开辟着 一个理 想的正 义世界 的时候 ,当他 以浪漫 主义的 狂飙之 势席卷 风云变 幻的欧 罗巴的 时候, 中国还 是一只 沉睡的 雄狮, 尚未向 世界打 开广泛 的视听 。
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
❖
原句:“保国者,其君其臣肉 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 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 知录•正始》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书
贵独创、立身贵务实等思想,体会其“经 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3、积累文术 不通古今
刘挚 扬雄
文人不足贵
黄鲁直
为学要通古今之变 要器识为先 要务实求真
说说用尽心力务实写作,最终名垂后 世的成为一家之言的作家
晚年的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穷苦, “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忍 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 的写作和修订。“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终成佳作。
《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 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 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 哭泣,李后主以词苦,王实甫寄哭 于《西厢》,曹雪芹寄哭于《红楼 梦》。
《日知录三则》看上去各谈一个中心话题,实则有共同之 处,讨论一下相同之处是什么?
写书有益于天下
文人要务实求真
经世致用的思想
经
世 经世:治理国事。其内涵是“经
课后小练笔 谈谈新时代下的经世致用
思考: 1.著书之难,难在哪里?
2.怎样才能做到“自成一家”?
3、举司马温公和马贵与的例子有何用意?
著书之难,难在何处?作者推崇的著书 原则是什么?
著书难在自成一家之言。 著书原则: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
❖作者析古剖今,提出“必古人之所未 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的著书标准, 主张独创,反对急功近利,实际上还 是提倡治学不为空言,要切合实际, 期于有用。
叶圣陶
读书而不能应用,则所读书即是废纸。(美)华盛顿 读书是学习,应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主要的学习。
理愈明而用愈广。——《孙中山文集·上李鸿章书》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礼记·儒行》 最巨大的学习是学习“给出去”。——《陶行知文集》 智慧不仅仅在于知识,而且在于实际利用知识的才 能。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 道不虚谈,学求实效。——[明]李贽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讨论题
请讨论经世致用的观点,对我们 现在的社会的有价值和意义吗?
常识应当为人类的发明性目标服务。光积聚知识是不够 的,应该尽可能扩展知识并把它运用到生涯中去。—巴金
知识跟实际就像做手艺一样,两者必需联合。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明]王守仁 知而不行,是为不知。——《孙中山选集》 语言文字的学习,起点在“知”,而极终点在“行”。—
以天下为己任,是顾炎武治学 的出发点。他清醒地认识到理学 崇尚空谈的危害,高举经世致用 的大旗,反对理学的离经叛道。
研读《文须有益于天下》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曰明道也,纪政 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 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 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 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 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 之损矣。
阅读第一则,讨论思考
观点是什么? 文须有益于天下。 主要论证的方法是什么? 正反论证
内容小结:
益 正反论证 损
明道 纪政 察民 道善 怪力 无稽 剿袭 谀佞 乱神
研读《文人之多》
1、固有不识经术 2、自命为文人 3、潢潦 4、马牛而襟裾 5、一号为文人 6、欧阳永叔与学者言 7、谓文章止于润身
4.意义的追求是每一章散文诗必须坚 持的, 是她的 生命线 。没有 任何意 义的散 文诗, 决非好 作品。 意义和 审美是 一体化 的存在 ,只有 在审美 的前提 下,在 足以强 化审美 而不是 削弱审 美的前 提下, 才能实 现意义 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