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行为量表

合集下载

abas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第二版

abas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第二版

abas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第二版ABAS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第二版是一种专业的评定量表,用于对儿童和成人的适应行为进行评估。

该评定量表最初于1980年代开发,目的是对自闭症儿童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与干预,后发展为针对所有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人智障者和其他有适应障碍个体的评估量表。

评定量表分为学龄前版、儿童版、成人版,其中学龄前版适用于1.5-5岁的儿童,儿童版适用于5-21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版适用于21岁及以上的成人个体。

评定量表采用观察和采访两种方式,对行为能力进行评估,其中观察方式分为参与式和非参与式两种。

量表从多个方面对被评估者的适应行为进行评估,主要包括日常生活能力、智力与认知、社交能力、情绪控制、健康与安全、休闲与娱乐等方面。

将结果归纳为得分表格,提供了相应的标准分数和百分位数,非常具有实际操作价值。

通过对评定结果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的行为能力,找到改进和干预的方向,提高其自主生活和社交能力,促进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交适应能力的提升。

ABAS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第二版已被广泛运用于医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也被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人智障者和其他有适应障碍个体的评估与干预。

其评估方法简单、全面,评定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为科学干预和有效治疗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总之,ABAS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第二版是一种专业的评定量表,广泛应用于对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适应行为进行评估与干预。

通过对评定结果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的行为能力,从而提出有效的干预方案,促进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交适应能力的提升。

常见适应行为量表简介

常见适应行为量表简介

常见适应行为量表简介一、AAMR适应行为量表及其修订本(一)ABS-SE和ABS-SE2AAMR适应行为量表(AAMR Adaptive Behavior Scale,ABS)是目前国际上最著名、应用最广泛的两大适应行为量表之一。它最早的版本发表于1969年,是由尼海拉(K.Nihira)等人在美国弱智学会资助下编制的。1981年,兰伯特(mbert)等人对其进行了一次重大的修订,取名为AAMR 适应行为量表——学校版(ABS-SE)。1993年,兰伯特等人又对该量表进行了一次修订,新量表简称为ABS-SE2。1.ABS-SE(1)量表的构成ABS-SE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评估受测者的一般适应能力,包括56个条目;第二部分主要评估不良的适应行为,包括39个条目。整套量表共有95个条目。(2)施测和记分方法ABS-SE适用的年龄范围是3岁3个月至17岁2个月。施测时,主试将题目逐条念给熟悉受测者的人如父母、老师听,在他们报告有关的情况之后,对受测者的行为表现作出评定。对每位受测者的测评大约需要30分钟。将各领域的条目分数加起来,即可得每个领域的原始分数。如果评估结果用于制定教学计划,各领域的原始分数要转换成百分等级,以便判断受测者在各领域能力的高低。如果评估结果用于诊断弱智,那么原始分数必须先转换成为个人生活自立、社会生活自立、个人-社会责任心、个人调节和社会调节五种因素的组合分数,再计算各因素分数、比较分数(即总分)的量表分和百分等级。(3)常模抽样该量表的常模样本全部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和弗罗里达州,由6523名3-17岁的受测者组成。编制者在抽样时,尽量使不同种族(黑人、白人、西班牙人及其他种族)和居住地(城市、郊区和农村)的人数比例符合美国的实际情况。此外,还分别制定了普通儿童、轻度弱智儿童和中度弱智儿童的常模。2.ABS-SE2(1)量表的构成ABS-SE2与ABS-SE在结构、内容、施测与记分方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不过,在各领域所包含的条目数、第二部分所评估的领域方面作了比较大的调整。(2)常模抽样在该量表的使用手册中提供了两套常模,一套是根据弱智者的样本数据制成的,另一套是根据普通人群的样本数据制成的。弱智样本由来自美国40个州的2074名3-21岁的弱智患者组成,普通样本则由来自美国44个州的1254名3-18岁的普通人组成。两套样本的地区、种族、性别等构成比例基本符合抽样时美国的实际情况。(3)信度和效度在信度方面,该量表的编制者报告了内部一致性系数、稳定性系数和评分者信度系数。根据不同年龄的弱智样本数据计算得的第一部分各领域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布在0.81-0.98之间;第二部分各领域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布在0.80-0.96之间;五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全部在0.90以上。根据不同年龄的普通样本数据计算得的第一部分各领域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布在0.79-0.97之间;第二部分各领域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布在0.80-0.98之间;五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基本上都在0.80以上。以两个星期的间隔对45名九-十一年级的情绪障碍学生前后各施测一次,计算得第一部分各领域的稳定性系数分布在0.42-0.79之间;第二部分各领域的稳定性系数分布在0.72-0.89之间;五个因素的稳定性系数分布在0.61-0.84之间。另外,让教师和教辅人员对50名情绪障碍学生分别进行评定,计算得第一部分各领域的评分者信度系数分布在0.51-0.92之间;第二部分各领域的评分者信度系数分布在0.55-0.88之间;五个因素的评分者信度系数分布在0.53-0.80之间。在效度方面,给30名弱智学生同时施测ABS-SE2和适应行为调查表(ABI),计算ABS-SE2第一部分分数与ABI分数的相关,结果是,大多数相关在中度以上;而第二部分分数与ABI分数的相关大多数不显著。另外,将ABS-SE2用于弱智和非弱智群体中,结果显示,该量表能对两类儿童作有效的区分。这些数据均表明该量表的第一部分具有效标关联效度。分别计算第一和第二部分分数与年龄的相关,结果是,第一部分分数与年龄存在显著的相关,而第二部分分数与年龄的相关比较弱。这些数据表明,该量表具有一定的构想效度。(4)评价ABS-SE2是AAMR适应行为量表的最新修订本。经过本次修订,其常模抽样比以前更具有代表性,信度和效度的研究也更加充分。该量表的最大优点是评估内容全面,施测方法简单,有全国普通常模和弱智常模。不足之处是该量表的稳定性和评分者一致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中华适应行为量表台湾学者徐享良根据美国弱智学会1992年分布的适应行为的定义,于1998年编制并发表了这套适应行为量表。1.量表的构成中华适应行为量表也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有200题,分为10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有20题;第二部分有50题,分为2个分量表,一个为独处不良适应分量表,有15题;另一个为人际不良适应分量表,有35题。2.施测和记分方法该量表由熟悉受测者平时表现的老师填写。第一部分采取五级记分法。例如,以行为出现的频率来评分,其标准是:从未见到表现该行为,记0分;很少见到表现该行为,记1分;偶尔见到表现该行为,记2分;时常见到表现该行为,记3分;每次都见到表现该行为,记4分。第二部分按两种方式记分。首先按发生频率记分,分为四级,其标准是:从无此项不当行为,记0分;偶尔有此项不当行为,记1分;时常有此项不当行为,记2分;总有此项不当行为,记3分。然后按强度记分,分为三级,其标准是:此项行为表现和缓,记1分;此项行为表现相当强烈,记2分;此项行为表现极为强烈,记3分。将各题的频率得分乘以强度得分,所得的乘积就是该题的得分。将各分量表的题目分数加起来即可得分量表的原始分数。分量表的原始分数要分别转换成百分等级或标准分数(平均数=100,标准差=15),并绘制剖析图。最后按照表12-4标准对分数作解释:表12-4 中华适应行为量表适应行为水平的分级标准3.常模抽样该量表的常模样本取其台湾地区的中小学、启智学校和教养院,包括普通中学10所,普通小学10所,启智学校2所和教养院1所。常模样本的总人数为1292人,弱智常模样本的总人数为495人。受测者的年龄范围是5-15岁,分为11个年龄组,每组男女各半。4.信度和效度(1)信度经检验,第一部分各分量表的克伦巴赫(系数分布在0.90-0.98之间,第二部分各分量表的克伦巴赫(系数分布在0.82-0.99之间,这些数据表明各分量表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对86名5-15岁的受测者以两星期的间隔前后各施测一次,计算得第一部分各分量表的稳定性系数分布在0.88-0.96之间,第二部分各分量表的稳定性系数分布在0.81-0.97之间,表明各分量表的稳定性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另外,在该量表的使用手册中还提供了各年龄组在各分量表上的标准误。(2)效度测量结果显示,第一部分各分量表的平均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第二部分各分量表的分数年龄趋势不明显,这种结果符合理论构想。以1289名普通班学生、333名启智班学生和162名启智学校和教养院学生为测试对象,求得三组学生在12个分量表上的平均数,对三组学生在各分量表上的平均数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均达到了0.001的显著性水平,这表明该量表具有效标关联效度。用因素分析法探讨该量表的因素结构,结果发现,第一部分由3个因素构成,第二部分由2个因素构成,与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一致。5.评价中华适应行为量表是目前台湾地区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适应行为量表。它以AAMR的适应行为理论为依据,参照了若干优良的适应行为量表编制而成,因此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实际检验的结果也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的性能。另外,在量表的使用手册中还提供了详细的施测说明和台湾地区常模,为量表在该地区的有效使用提供了便利。(三)儿童适应行为量表1.量表的构成1996年,北京师范大学的韦小满对ABS-SE进行了修订,新量表取名为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评估一般适应能力,由动作发展、语言发展、生活自理能力、居家与工作能力、自我管理和社会化等6个分量表组成;第二部分主要评估不良的适应行为,由攻击行为、反社会行为、对抗行为、不可信赖行为、退缩、刻板与自伤行为、不适当的人际交往方式、不良的说话习惯、不良的口腔习惯、古怪的行为、多动和情绪不稳定等12个分量表组成。2.施测和记分方法该量表的适用年龄范围是3-16岁。施测和记分方法与ABS-SE类似,即主试把题目逐条念给受测者的父母或老师听,在他们报告有关的情况之后,对受测者的行为表现作出评定。在解释结果时,评估人员需要将总分及各领域的原始分数转换成百分等级和标准分数,以便判断受测者在各领域能力的高低。受测者在各条目上的得分情况也可以作为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的依据。3.常模抽样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制定了三套常模:①弱智儿童常模,由北京市的两所弱智幼儿园、两所培智学校的245名弱智幼儿和学生组成;②城市儿童常模,由北京市的4所普通幼儿园、1所普通小学、1所普通中学的1210名幼儿和学生组成;③农村儿童常模,由北京附近农村的1所普通幼儿园、3所普通小学、1所普通中学的1126名幼儿和学生组成。各年龄组的男女人数大体相等。4.信度和效度在信度方面,首先检验了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结果是,根据三个常模样本数据计算得的第一部分的克伦巴赫α系数分布在0.86-0.89之间,第一部分各分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分布在0.65-0.93之间;第二部分的克伦巴赫α系数分布在0.84-0.89之间,第二部分各分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分布在0.35- 0.78之间。这些数据表明第一部分的内部一致性较好,而第二部分的一些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还有待于提高。让家长和老师同时对58名弱智学生进行评定,然后计算二者的一致性,所得的一致率为90.1%,表明该量表的评分者信度较高。在效度方面,对弱智儿童与普通儿童在各分量表上的得分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大多数分量表对这两类儿童都有很强的区分力。根据小学生、中学生样本数据分别计算第一部分总分、第二部分总分与瑞文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结果是,小学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5(P<0.05)和-0.40(P<0.01),中学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2(P<0.05)和-0.29(P<0.01),这些数据表明该量表符合理论构想。另外,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量表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分数分别进行因素分析。在第一部分6个分量表中,从三个常模样本的数据中都提取出了一个共同因子。在第二部分12个分量表中,从城市普通儿童、城市弱智儿童、农村普通儿童样本数据中分别提取出了2个、3个和2个共同因子。与一些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比较类似。二、文兰社会成熟量表及其修订本(一)文兰社会成熟量表1935年,美国文兰训练学校的道尔发表了由他本人编制的文兰社会成熟量表(Vineland Social Maturity Scale,VSMS)。这个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的适应行为量表。VSMS由8个分测验组成,共有117个条目,适用的年龄范围是0-25岁(具体内容见表12-6)。1965年,道尔对VSMS进行了一次修订,新量表仍沿用原来的名称。(二)文兰适应行为量表1984年,斯帕罗(S.S.Sparrow)等人对文兰社会成熟量表进行了一次重大的修订,新量表取名为文兰适应行为量表(Vineland Adaptive Behavior Scales, VABS)。1.VABS的构成VABS由三套表构成:第一套称为调查表,包含297个条目,用于评估一般适应能力;第二套称为扩展表,包含577个条目(其中277个条目与调查表中的条目完成相同),用于评估更广泛、更具体的适应行为;第三套称为课堂评定表,共有244个条目(大约80%的条目与调查表相同),用于评估儿童在课堂中的适应行为。每套表都涉及沟通、日常生活技能、社会化和运动技能四个领域。另外,在调查表和扩展表里,还把不良适应行为作为参考项目。下面就以课堂评定表为例,对VABS的内容作一具体的介绍。2.施测和记分方法VABS的调查表适用于0-18岁,施测时间为20-60分钟;扩展表也适用于0-18岁,施测时间为60-90分钟;课堂评定表适用于3-12岁,施测时间在20分钟左右。该量表采用半结构性访谈法,由受测者的家长、老师或照料过受测者生活的人提供有关的信息,测验人员完成所有条目的评定。大多数条目按0、1或2记分。如果受测者完全不具有某种能力或几乎不表现出某种能力,就记0分;偶尔表现出某种能力或表现出一部分能力,记1分;常常表现出某种能力,记2分。有些条目只按0或2记分,0和2分的意义与上同。各领域的原始分数和量表总分需要转换为标准分数(平均数=100,标准差=15)、百分等级和年龄当量。最后,要确定适应水平。如果各领域的原始分数和量表总分高于平均分2个标准差,其适应水平就为高;高于平均分1至2个标准差,其适应水平为较高;在平均分上下1个标准差之间,其适应水平为适中;低于平均分1至2个标准差,其适应水平为较低;低于平均分2个标准差,其适应水平就为低。3.常模抽样调查表和扩展表都在全国范围内抽取了常模样本,共3000名受测者,年龄分布在0-18岁11个月之间。该样本的分层变量包括地区、社区大小、性别、种族、家长教育水平等,各项人数比例符合1980年美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此外,还建立了若干特殊人群的补充常模,包括住在养护机构里或不住在机构里的成人智力障碍常模、住在机构里的情绪障碍儿童常模、视觉障碍儿童常模、听觉障碍儿童常模等。课堂评定表的常模样本也从全国范围内抽取,大约为2000名儿童,年龄分布在3-12岁11个月之间。4.信度和效度(1)信度测验编制者首先计算了调查表和扩展表的分半信度系数。在调查表中,各年龄组的沟通领域的分半信度系数分布在0.73-0.94之间;日常生活技能领域的分半信度系数分布在0.83-0.92之间;社会化领域的分半信度系数分布在0.78-0.94之间;运动技能领域的分半信度系数分布在0.70-0.95之间;在量表总分的分半信度系数中,最低的也达到了0.89。在扩展表中,各年龄组的沟通领域的分半信度系数分布在0.84-0.97之间;日常生活技能领域的分半信度系数全部在0.90以上;社会化领域的分半信度系数分布在0.88-0.97之间;运动技能领域的分半信度系数分布在0.83-0.97之间;量表总分的分半信度系数都分布在0.93以上。然后,计算调查表的稳定性系数。各年龄组在沟通领域的稳定性系数分布在0.80-0.98之间;日常生活技能领域的稳定性系数分布在0.87-0.96之间;社会化领域的稳定性系数分布在0.77-0.92之间;运动技能领域的稳定性系数大多未达到0.90。课堂评定表的信度是用克伦巴赫α系数估算的。各年龄组在沟通领域的克伦巴赫α系数分布在0.88-0.95之间;日常生活技能和社会化领域的克伦巴赫α系数分布在0.91-0.96之间;运动技能领域的克伦巴赫α系数分布在0.77-0.84之间;量表总分的克伦巴赫α系数都在0.95以上。(2)效度VABS的使用手册中报告了多种效度检验的结果。首先,通过对编制过程的分析,可以认为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其次,量表分数与受测者年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表明该量表具有一定的构想效度。与智力测验及其他适应行为量表如VSMS和AAMR-ABS的分数有适度的相关,也证明它具有构想效度。另外,VABS能将天才儿童、孤独症儿童、弱智儿童、情绪障碍儿童等与普通儿童进行区分,表明它具有较高的效标关联效度。5.评价VABS是文兰社会成熟量表的最新修订本,可用于系统地评估一个人从出生到18岁的个体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它制定了标准化的全国常模和若干个特殊常模,为该量表的广泛使用提供了便利。总体而言,VABS的领域分数和量表总分的信度、效度都比较高。不过,在某些年龄段,某些领域和子领域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1980年,日本学者三木安正把文兰社会成熟量表引进日本,对其进行了修订,这个修订本取名为“S—M 社会生活能力检查表”。该量表共有130题,题目分成六大类,即:①生活自理;②行走;③职业;④沟通;⑤社会化;⑥自我管理,适用于出生6个月至14岁的儿童。我国大陆学者左启华于1988年对三木安正的S-M 社会生活能力检查表进行了修订,其修订本取名为“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这套量表共有132题,适用于婴儿至初中年龄段的儿童。杭州大学心理系教授汪文鋆在参考文兰社会成熟量表以及其他适应行为量表的基础上编成了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该量表发表于1992年。这里就着重介绍这一套量表。1.量表的构成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表12-8)由6个分测验构成,每个分测验所包含的条目数分别为26、14、15、17、16和16。2.施测和记分方法该量表的评估对象为3-7岁儿童。施测时,要求受测者的家长或老师等按量表内容提供有关信息,作出回答。对每位儿童的施测大约需要20分钟。当6个分测验的条目全部回答完毕,先计算各分测验答“是”的条目数,即可获得每个分测验的原始分数;然后查常模转换表,将各分测验的原始分数转换成等值量表分(平均数=10,标准差=2),并计算6个分测验等值量表分的总和,即得全量表分;最后根据全量表分及受测者所在的常模团体,查表12-9确定他的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水平。3.常模抽样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的常模样本取自浙江省3-7岁儿童,其地域分布和性别比例基本符合浙江省1987年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从3-7岁,每一岁为一个年龄组,共分成五个年龄组。在城市样本中,每个年龄组抽取了60名儿童,总共抽取了300名儿童;在农村样本中,每个年龄组抽取75名儿童,总共抽取了350名儿童。4.信度和效度(1)信度测验编制者以3-10天的间隔,用这套量表对73名4-6岁的儿童前后施测了两次,计算得该量表的稳定性系数为0.83。另外,让两位不同的信息提供者对71名4-6岁的儿童分别进行评定,计算得该量表的评分者信度系数为0.85。(2)效度用这套量表对杭州市儿童福利院22名3-7岁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智力缺陷程度不同的儿童在该量表上所得的分数差异极其显著(P<0.01),即表明这套量表具有较高的效标关联效度。对27名智力正常的5岁儿童实施本量表以及比内测验和绘人测验,结果显示,本量表与两个智力测验有中等程度的相关(r1=0.52和r2=0.50)。另外,从各年龄组的平均分来看,本量表的分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这些检验结果均表明,这套量表具有构想效度。5.评价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是一套专门为评估3-7岁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而编制的量表。从测验使用手册中报告的有关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来看,一些技术指标已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测验编制者还制定了浙江省常模,因此,它可以应用于该地区该年龄段的儿童。不过,该量表的常模抽样及适用的年龄范围是十分有限的,这必将影响它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三、适应行为评估系统适应行为评估系统(Adaptive Behavior Assessment System,ABAS)是一套比较新的,由哈里森和奥克兰(P.L.Harrison & T.Oakland)于2000年编制成的适应行为量表。它的适用年龄范围在5-89岁之间。1.ABAS的构成根据美国弱智学会(1992)提出的适应行为评估的框架,哈里森和奥克兰把ABAS的评估内容设定为沟通、社区利用、功能性学业技能、居家/学校生活(在家长用表中为居家生活,在教师用表中为学校生活)、健康与安全、休闲、自理照顾、自我管理、社会技能和工作技能(只用于有工作的个体)等十大技能领域。ABAS包括三套表格:家长用表共有232道题,用于5-21岁的受测者;教师用表共有193道题,用于5-21岁的受测者;成人调查表主要由护理人员填写,共有239道题,用于16-89岁的受测者。2.施测和记分方法实施每套表格大约需用15-20分钟,分数换算再用5-10分钟。题目按技能领域来组织。每题按四级记分:0表示不具有某种行为;1表示有某种行为,但从未在需要时表现出来;2表示有时能在需要时表现出来;3表示总能在需要时表现出来。把各领域的得分加起来即可得原始分数。再把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平均数=10,标准差=3)、一般适应技能总分(平均数=100,标准差=15)、百分等级、年龄当量和一般适应技能总分的置信区间。3.常模抽样ABAS的常模样本是根据1999年美国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得的各项比例抽取而来的,由5270名5-89岁的受测者组成。常模样本的分层变量包括地区、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性别和种族等。4.信度和效度(1)信度教师用表的稳定性系数是非常高的,10个技能领域中有9个的稳定性系数在0.90以上。一般适应技能总分的稳定性系数高达0.97。家长用表的稳定性系数大多也很高。沟通技能领域的稳定性系数为0.79,是最低的,其余均在0.80以上。家长用表的一般适应技能总分的稳定性系数高达0.96。教师用表的评分者信度系数一般在0.80-0.90之间,一般适应技能总分的评分者信度系数为0.94。而家长用表的评分者信度系数比较低,有几个技能领域的评分者信度系数只略高于0.60。家长用表的一般适应技能总分的评分者信度系数只有0.83,勉强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2)效度测验编制者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行为的单因素模型,因而支持了一般适应技能总分的使用。另外,测验使用手册中还报告了大量有关该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例如,教师用表的一般适应技能总分与文兰适应行为量表的相关为0.82。ABAS与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等的相关系数一般在0.40-0.55之间,也证明了该量表具有较高的构想效度。5.评价(1)优点ABAS是目前最新发表的适应行为量表之一。它严格按照美国弱智学会制定的评估标准来编制,因此,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它的施测和记分方法都比较简便。在测验使用手册中提供了多种类型的常模表,为特殊儿童的诊断、训练和评价提供了方便。。

儿童适应行为量表

儿童适应行为量表

儿童适应行为量表篇一:标题:儿童适应行为量表(正文及拓展)适应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适应和融入的能力,包括与他人交往、遵守规则、解决问题、合作和自我控制等方面。

儿童适应行为的发展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为了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了解儿童的适应行为,美国心理学会(APA)开发了一套儿童适应行为量表,该量表是通过对儿童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估,从而了解儿童适应行为的水平和类型。

以下是该量表的正文:1. 量表名称儿童适应行为量表(APA儿童适应行为问卷)2. 量表结构该量表包括45个题目,涉及儿童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例如:- 与他人交往- 遵守规则- 解决问题- 合作和自我控制每个题目包括1-4个选项,其中1个选项代表儿童当前的行为表现,另外3-4个选项代表不同情境下儿童可能的反应。

3. 量表评估标准量表的评估标准是根据APA儿童心理学教科书中的描述进行的。

这些评估标准旨在确定儿童的行为表现是否符合特定的适应行为类型。

例如,在与他人交往的题目中,评估标准包括是否尊重他人、是否愿意合作、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等。

4. 量表使用范围该量表适用于4-12岁的儿童,可以用于评估儿童适应行为的发展、诊断适应行为障碍、制定干预计划等方面。

5. 拓展阅读除了使用该量表评估儿童适应行为外,还可以结合其他评估方法,如儿童社会行为问卷、行为遗传学测试等,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儿童适应行为的情况。

此外,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还可以与心理医生合作,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以帮助儿童适应社会环境。

篇二:标题: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创建与标题相符的正文并拓展)适应行为是指一个人在面对新的环境和挑战时,能够积极地适应和应对的能力。

这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素质,也是儿童适应社会的基础。

因此,了解儿童的适应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份儿童适应行为量表,旨在测量儿童在不同情境下适应行为的表现。

1. 在家遵守规矩- 能遵守家规,如时间限制、用餐礼仪等- 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和家务- 不偷拿家里的东西2. 在学校遵守规矩- 能够准时上学,不迟到早退- 遵守课堂纪律,不打扰其他学生- 能够与同学友好相处,不欺负他人3. 在社会遵守规矩- 能够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能够尊重他人隐私,不偷窥他人- 能够遵守公共秩序,不破坏公共设施4. 在户外适应环境- 能够适应自然环境,如露营、旅行等- 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如参观博物馆、公园等- 能够适应人群环境,如参加聚会、社交活动等这份量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儿童的适应行为,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指导孩子的成长。

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一、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是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儿童能否自主饮食,是否需要他人帮助。

2.穿衣:儿童能否自主穿衣,是否需要他人帮助。

3.如厕:儿童能否自主如厕,是否需要他人帮助。

4.洗漱:儿童能否自主洗漱,是否需要他人帮助。

5.时间观念:儿童是否具备基本的时间观念,能否按时完成日常活动。

二、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指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力:儿童是否能够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任务。

2.记忆力:儿童是否能够记忆和理解学习内容。

3.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儿童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4.学习方法和习惯:儿童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否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三、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儿童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社交技能和情感交流能力。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际关系:儿童是否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否能够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

2.情感表达和交流:儿童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是否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3.社会规则和礼仪:儿童是否了解并遵守社会规则和礼仪,能否在公共场合表现得得体。

4.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儿童是否具备自我意识,能否自我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四、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是指儿童在身体运动方面表现出的协调能力和技能水平。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协调性:儿童是否能够保持身体平衡和协调。

2.运动技能:儿童是否能够掌握并完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如跑、跳、攀爬等。

3.体能素质:儿童的体能素质是否达到同龄儿童的一般水平,如耐力、力量等。

4.安全意识:儿童是否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能否在运动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五、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指儿童在与他人沟通交流过程中表现出的语言和非语言能力。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表达:儿童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是否能够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

青少年社会行为评量表

青少年社会行为评量表

青少年社会行为评量表
一、适应对象:
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三年级
二、测验时间:
三十分钟
三、测验方式:
团体测验
四、测验用途:
利用多元评量的方式诊断青少年社会适应问题,引导对社会适应不良学生之介入,由不适应行为问题之焦点,扩大注意到适应行为的缺陷问题,以期调整学校对青少年社会适应问题之介入策略。

提供学校发现与鉴定严重情绪障碍学生,由筛选到特殊教育资格的鉴定,以收及早介入之效。

供社会技巧训练课程之训练前、后表现的评量。

五、测验内容:
分别从教师评、同侪评、学生自评,评定学生适应与不适应的正负向行为,达到多元评量中多种评量来源(multi-resource)与评量内容多样性(multi-dimension)的两种含义。

〔一〕适应行为
1合群
2沟通技巧
3主动
4互惠
5冲突处理
6自我效能
7学业学习
〔二〕不适应行为
1攻击
2违规行为
3过动/冲动
4退缩/胆怯
5焦虑
6人际问题
7学业适应。

文兰适应行为量表课件

文兰适应行为量表课件

虽然该量表经过标准化处理,但评估结果仍受到使用者的主观影响,存在一定的误差。
主观性强
该量表主要关注静态的适应行为水平,未能提供动态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缺乏动态评估
该量表主要针对特定的适应行为进行评估,对于其他方面的评估可能不够全面。
适用对象有限
适用于对个体的适应行为进行评估,包括生活自理能力、社交技能、自我照顾能力等方面。
总结词:文兰适应行为量表在老年痴呆患者的评估与照顾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详细描述: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文兰适应行为量表可以评估老年痴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适应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医护人员制定个性化的照顾方案。总结词:文兰适应行为量表有助于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照顾质量和心理健康。详细描述:通过量表评估,可以了解老年痴呆患者的需求和现有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照顾和支持。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照顾的负担,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VABS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心理学、特殊教育和儿童心理学等领域。它被用于评估个体在各种情况下的适应行为,如神经发育障碍、精神障碍、学习障碍和社交技能缺陷等。
VABS还可以用于评估个体在不同年龄段的功能水平,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此外,VABS还可以用于评估个体的适应行为在干预前后的变化情况,以评估治疗效果。
VABS是由美国心理学家Sparrow和他的同事于1984年开发的。它基于对适应行为领域的广泛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旨在提供一种标准化、可靠的工具,用于评估个体在多个生活领域中的适应行为。
VABS自1984年发布以来,经历了多个版本的发展和修订。最新的版本是VABS-II,于2005年发布。
VABS-II在保持原始VABS的框架和结构的同时,进行了必要的更新和改进。它包括更多的项目和更广泛的行为领域,以更好地反映现代社会中的适应行为。

儿童适应行为量表

儿童适应行为量表

儿童适应行为量表适应行为量表是一种评估儿童适应行为的方法,可以帮助家长、教育工作者和儿童医生了解儿童的适应行为水平,以及如何促进其适应和发展。

适应行为量表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 社交行为:评估儿童与他人交往的行为,如主动与被动社交行为、交际技巧、合作和竞争意识等。

2. 行为控制:评估儿童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能力,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决策能力和自我激励等。

3. 学习和行为:评估儿童学习和行为的能力,如注意力、记忆、理解、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等。

4. 情绪管理:评估儿童情绪管理能力,如应对压力、情绪调节、情绪表达和自我认知等。

5. 健康和行为:评估儿童身体健康和行为健康的关系,如睡眠、饮食、身体活动和心理健康等。

下面是一份儿童适应行为量表的示例:1. 社交行为- 主动社交行为:有多少次主动邀请他人一起做事情,并得到积极的回应。

- 被动社交行为:有多少次在社交场合中等待别人邀请自己,而不是主动与他人互动。

- 交际技巧:有多少次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遵守社交- 合作:有多少次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并分享资源和信息。

- 竞争意识:有多少次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竞争,并采取适当的策略来应对。

2. 行为控制- 自我约束:有多少次能够限制自己的行为,并遵守时间表和计划。

- 自我控制:有多少次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避免冲动行为。

- 决策能力:有多少次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并考虑所有因素。

- 自我激励:有多少次能够激励自己完成任务,并为自己设定目标。

3. 学习和行为- 注意力:有多少次能够集中注意力,并完成任务。

- 记忆:有多少次能够记住重要的信息,并正确地应用它们。

- 理解:有多少次能够理解新概念和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 解决问题:有多少次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步骤。

- 创造性思维:有多少次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并想出新的想法。

4. 情绪管理- 应对压力:有多少次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采取适当的行动。

ABAS简介

ABAS简介
可用于诊断和鉴定智力障碍。许多国家都规 定对智力障碍的诊断必须有智力评估和适应行 为评定等多元评估做为依据。
评估结果可用于为儿童提供必要服务。 可用于研究目的。
二.适应性行为评定量表施测要求
ABAS-II中文版已进行了题目适用性研究, 包括:
将英文版原题翻译成中文, 对部分题目的表述进行修改, 增加部分新题目 Mini pilot 研究
15
4.填写量表的地点与基本信息
最好是在相对安静和独立的环境中。 也可以在家里或其他场合,但不应有其他人 干扰和影响。 记录本封面基本资料部分,提供有关受评者 及填表者的基本背景资料,这部分的填写可由 填表者或研究者完成。研究者应详细核对受评 者的出生日期及填答日期。
16
5.及时回答填写者的疑问
三大适应行为领域的定义与美国智障学会 (AAMR)以及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精神 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TR)定 义的适应行为范畴一致。
ABAS-II(幼儿版)的结构
认知技能 沟通 学前功能 自我管理
社会技能 休闲 社交
实践技能 社区应用 家庭/学校生活 健康与安全 自我照顾
ABAS-II(儿童版)的结构
认知技能 沟通 学习功能 自我管理
社会技能 休闲 社交
实践技能 社区应用 家庭/学校生活 健康与安全 自我照顾
ABAS-II(成人版)的结构
认知技能 沟通 学习功能 自我管理
社会技能 休闲 社交
实践技能 社区应用 家庭/学校生活 健康与安全 自我照顾 工作
4.ABAS-II(中文版)的应用
可用于评估儿童适应行为的总体水平,评估 适应行为的强项和弱项,为教育和帮助提供重 要依据。
假使[受评者 姓名]本身有障 碍或疾病而必 须避免从事这 项活动呢?

第十五章 评定量表--第一节 适应行为量表

第十五章 评定量表--第一节 适应行为量表

第十五章评定量表--第一节适应行为量表第十五章评定量表评定量表(rating scale)是从心理计量学中衍生出来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用于人事甄别工作以后,几十年来已从心理学扩展到精神病学和社会科学,应用之广,已超过了心理测验。

它具有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但在形式上有些区别。

有些测验和评定量表并无明显不同,所以不必强调它们的区别。

在人格的客观研究方法一节中所介绍的自陈量表均属于评定量表。

评定量表的形式很多,本书只介绍两种评定量表,即"适用行为评定量表"和"精神病学评定量表"。

一般来说,评定量表的操作不象有些心理测验那样复杂,内容也不禁止公开,但如果不掌握好评定技术,结果也不可靠。

它表现在不同的评定者,或同一评定者在不同时间的评定结果不一致。

所以缺乏一致性的原因分两个方面:①量表本身方面:所观察的心理特质或和行为界定不好,捉摸不定;项目用词或选择回答用词含糊不清;项目太多,在回答后来的项目中出现"居中"(无极端)回答。

②评定者的原因:两个人或至少一个人对量表理解不深,缺乏正确训练,或一个人的偏好效应(halo effect)很明显。

为了保证评定结果的可靠性,每用一个评定量表时都必须作一致性检查。

第一节适应行为量表适应是指个体在应对(cope with)和顺应(adjust to)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有效性。

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个体自己独立生活和维持自己的能力程度;其二是对个人和社会所提出的文化要求所能满足的程度。

适应行为是由智慧的、动机的、社会的、运动的以及一些尚未知名的因素所组成。

适应行为和智力测验一起,能全面评估人们的智能。

例如智力发展迟滞(MR)的诊断标准:智商低平于均2个标准差,适应行为有损,二者在未成年前出现。

可见对MR的诊断便必须依靠智力测验和适应评定量表。

一、适应行为标准和分级方法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标准和分级方法。

下面仅举几例:(一)Gunzburg提出了观察适应行为的四个指标1.自理能力:如饮食、穿戴和大小便自理能力。

适应行为评估适应行为

适应行为评估适应行为

● 精细动作——
● 书面语言——
II.日常生活技能领域
● 个人——
● 家庭——
● 社区——
III.社会化领域
● 人际关系——
5.量表构成与内容
VABS由三套表构成:第一套称为调查表,包含297 个条目,用于评估一般适应能力;第二套称为扩展 表,包含577个条目(其中277个条目与调查表中的 条目完成相同),用于评估更广泛、更具体的适应 行为;第三套称为课堂评定表,共有244个条目 (大约80%的条目与调查表相同),用于评估儿童 在课堂中的适应行为。每套表都涉及沟通、日常生 活技能、社会化和运动技能四个领域。另外,在调 查表和扩展表里,还把不良适应行为作为参考项目。 下面以课堂评定表为例,对VABS的内容作一具体的 介绍。
(七)量表构成
本量表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有200题,分成 10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各有20题;细分为37个 特定能力群,用以评量受试者于自然及社会情境 中的适应行为。第二部分有50题,分成两个分量 表:一为独处不良适应,有15题;二为人际不良 适应,有35题;用以评量一般儿童及青少年个人 独处或人际间的偏差行为或异常行为。(见下表)
ABAS包括三套表格:家长用表共有232道题,用于5至21岁 的受测者;教师用表共有193道题,用于5至21岁的受测者; 成人调查表主要由护理人员填写,共有239道题,用于16至 89岁的受测者。
(六)ABAS的说明
题目按技能领域来组织。每题按四级记分:0表示不具有某 种行为;1表示有某种行为,但从未在需要时表现出来;2表 示有时能在需要时表现出来;3表示总能在需要时表现出来。 把各领域的得分加起来即可得原始分数。再把原始分数转换 成标准分数(平均数=10,标准差=3)、一般适应技能总分 (平均数=100,标准差=15)、百分等级、年龄当量和一般 适应技能总分的置信区间。

ABAS简介

ABAS简介

ABAS-II(儿童版)的结构
认知技能
沟通 学习功能 自我管理
社会技能
休闲 社交
实践技能
社区应用 家庭/学校生活 健康与安全 自我照顾
ABAS-II(成人版)的结构
认知技能 沟通 学习功能 自我管理 社会技能 休闲 社交 实践技能 社区应用 家庭/学校生活 健康与安全 自我照顾 工作
4.ABAS-II(中文版)的应用
5.及时回答填写者的疑问
问题
如果[受评
处理方法
因他能做到这项活动,故不可圈0分。
者姓名]能做 如果他能做,但从不或几乎不在没有提示 到这项活动, 或协助下靠自己做到就圈选1分;如果他 但是做的时 候需要别人 只有有时会在没有提示或协助下靠自己做 到就圈选2分;如果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没
提示或引发
呢?
有提示或协助下靠自己做到就圈选3分。。
3.说明指导语
施测时须向填写者做详细的说明。
必要的指导已经印在记录本中。
可要求填写者先阅读,然后对其中的重点内
容着重强调。
提醒填表者务必回答所有九个/十个分量表
的题目。
16
4.填写量表的地点与基本信息
最好是在相对安静和独立的环境中。
也可以在家里或其他场合,但不应有其他人
干扰和影响。
记录本封面基本资料部分,提供有关受评者
14
2.适应性行为评定量表的施测
ABAS-II的施测和计分都很容易。填表者可
自行完成答案圈选,若填表者无法自行阅读题 目,则可由研究者在旁念题目来协助他评分。 例如,可以问填表者一些问题,看他是否了 解指导语及是否有适当评分各题的知能。若填 表者对受评者缺乏一定的熟悉度,宜再挑选其 他填表者。
15

文兰适应行为量表

文兰适应行为量表

約20-60分鐘)。 b.晤談版—詳細本577個項目(出生至十八歲
,約60-90分鐘)。 c.教室版244個項目(中文版242)(適用3-12
歲,約20-30分鐘)
測驗功能介紹
可診斷、評量智能不足學生之適應行為,作為教育安 置之重要參考。並提供個別間及個別內在差異之比 較,協助有關人員了解學生在同齡團體上之相對地 位及內在差異情形。更可配合其他領域的評量,如 智力測驗、成就測驗、語言發展評量等,做一廣泛 而周延的教育計畫擬定之參考。
文兰适应行为量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成人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社会适应能力量表社会适应性量表社会再适应量表
文蘭適應行為量表
Vineland Adaptive Behavior Scales
日四技幼保三甲 496i0004 程千芸
497i0051 林昕儀
折半信度:將受試者的測驗結果,按題目的單 雙數分成兩半計分,再根據各二半的 測驗上的分數,計算其相關係數。
*以建構效度來看,本量表所得出之 各年齡層平均數,均隨年齡增加而遞增,
且一般學生之適應行為優於同齡之 輕度智能不足學生,輕度智能不足學生 之適應行為顯著優於重度智能不足學生,
其結果均符合本量表之理論構念 。
• 【註】醫院單位可請學校老師填寫後, 由醫院人員計分、診斷與評估。
(評量、教育輔導、診斷、醫療復健 )
測驗內容介紹--五個行為範圍
總量表之標準分數代表兒童在個人及社會能力上的 整體綜合評估,其內容如下:
1.溝通範圍(Communication Domain):包括接納性、表達 性、和書寫性三個單元。 2.日常生活技能範圍(Daily Living Skills): 包括個人的、家庭的、和社區的三個單元。 3.社會化範圍(Socialization):包含人際關係、 遊戲及休息、和應付技巧三個單元。 4.動作技能範圍(Motor Skills):包含粗部 動作和細部動作兩個單元。

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城市本)

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城市本)

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城市本)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城市本)被试姓名:出生日期:测试日期:指导语:请您仔细阅读下列文字,并根据您对孩子的了解,请在符合的项目后面的数字上打圈。

一、感觉运动1、视觉(在矫正之后)选择一项)看东西无困难3看东西有点困难2看东西有很大困难1没有视力□2、听觉(在矫正之后)选择一项)听无困难3听有点困难2听有很大困难1没有听力□3、肢体功能选择所有合适项)右上肢使用好1左上肢使用好1右下肢使用好1左下肢使用好1□感觉运动分量表得分_______________二、生活自理1、饮水选择一项)单手拿杯喝水时无溅出3不需帮助能熟练地从杯或碗里喝水2 喝水,但大量溅出1杯里或碗里喝水□2、走和跑选择所有合适项)能自己行走1能自己上楼梯1跑步很少摔跤1能跨、蹦或跳1能自己双脚交替步行下楼1□3、身体平衡选择一项)要求用脚尖站立可达10秒钟以上5 要求要单脚站立可达2秒钟以上4 双脚站立不要扶3站立要扶2坐不要扶1坐不稳或只能卧位□4、餐具使用技巧选择一项)正确和熟练地使用筷子和调羹6能用筷子挟和传递食物5能用筷子进食,溅出很少4不需帮助能从杯或碗里能用筷子进食,溅出很多3 能较熟练地使用调羹2不给于帮助,则不能从只能用调羹进食,溅出很多1 用手进食或必须喂□5、排便训练选择所有合适项)大小便从不出问题1白天大小便从不出问题3白天大小便偶然出问题2白天大小便频繁出问题1白天、晚上大小便均处问题□6、穿鞋和脱鞋选择所有合适项)自己系鞋带1自己解鞋带1自己脱鞋1大小便从不出问题4白天大小便从不出问题3白天大小便偶然出问题2白天大小便频繁出问题1白天、晚上大小便均处问题□7、排便自理能力选择所有合适项)自己蹲(坐)便器(茅坑)1 正确使用手纸1便后自己穿上裤子、衣服等1 大小便从不出问题4白天大小便从不出问题3白天大小便偶然出问题2白天大小便频繁出问题1白天、晚上大小便均处问题□8、洗手洗脸选择所有合适项)完全自己洗手洗脸,洗得干净4 自己能洗手洗脸,拧干毛巾3 自己能用清水洗手2自己能擦手和脸1大小便时自己脱裤子1(打水、洗、使用肥皂等)用手进食或必须喂□注:以上评估结果仅供参考,具体评估结果需要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的使用

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的使用

评估有助于发现儿童在适应行为方面 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 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减少未来可能面 临的挑战和困难。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通过评估,可以发现儿童在适应行为 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家长和教育工 作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促 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适应行为的概念
适应行为是指个体在应对日常 生活、学习和社交方面的挑战 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技能和 行为。
评估目的
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的使用应明确 评估目的,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 量表和评估方法。
未来研究方向
跨文化研究
进一步探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 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和 有效性,以提高评估结果的普遍
性和可比性。
创新性研究
研究开发更具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儿 童适应行为评估工具和方法,以满 足不断发展的儿童教育和康复需求 。
标准化测试
量表的使用应遵循标准化 程序,确保测试的一致性 和准确性。测试前应进行 适当的培训和指导,以确 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评估环境
评估环境应安静、舒适, 避免干扰因素,以便儿童 能够集中注意力完成测试 。
评估者
评估者应具备相关背景和 经验,能够与儿童建立良 好关系,确保评估过程的 顺利进行。
局限性
长期追踪研究
对儿童适应行为进行长期追踪研究 ,以更全面地了解儿童适应行为的 发展变化和影响因素。
THANKS
感谢观看
制定干预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教育工作者和康 复师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提高儿童的适应能力,帮助他 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和社会生活。
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的应用
家庭教育和指导
家长可以根据量表评估结果,了解孩 子的适应行为状况,采取适当的家庭 教育方法和技巧,促进孩子的发展。

儿童适应行为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

儿童适应行为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

儿童适应行为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儿童适应行为量表是一种常用于评估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工具,它能够帮助研究者及临床工作者评估儿童的适应能力、行为特点、情感体验等方面的表现,从而更好地为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及治疗服务。

为了确保量表的有效性与可靠性,编制与标准化是不可缺少的步骤。

下面就儿童适应行为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进行简要介绍。

编制阶段:1、确定评估目标:首先,需要明确此次评估的目标,即评估儿童心理健康特点的哪些方面,需要评估出哪些项目及维度。

2、建立量表项目池:根据评估目标的不同,可以参考以往的案例、专家意见、专业文献等方式,建立量表项目池。

量表项目池包含多个能够代表评估目标的维度及项目,以供在后续筛选与构建时使用。

3、进行初步筛选:筛选与构建量表时,需要对项目池中的项目进行初步筛选。

DISHI模型(Deviation、Item-total correlation、Scale discriminatory power、Heterogeneity、Internal consistency)是常用的量表项目筛选标准。

4、进行审计:在筛选后,需要进行审计,在此过程中,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和经验丰富的养育者以及受测儿童,对所选出的问题进行评估与审计。

标准化阶段:1、确定标准化对象:儿童适应行为量表的标准化对象应为与试题具有相似特征的儿童群体,比如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经验背景等相似的儿童。

确定标准化对象的特征与范围对于量表的标准化意义重大。

2、采样及问卷填写:在确定标准化对象后,需要考虑合适的采样与问卷填写方式。

一般来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宜于进行量表测试的儿童。

在测试时,要确保测试环境宜于儿童们的答题,并保证儿童不会受到任何干扰。

3、数据处理:测试数据采集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式包括:验因分析法、探索性因子分析法、以及相关模型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评估量表内部的可信度、关联效度与重测信度等指标。

文兰适应行为量表中文版

文兰适应行为量表中文版

文兰适应行为量表中文版摘要:I.简介- 介绍文兰适应行为量表- 量表的目的和用途II.量表的构成- 量表的组成部分- 各部分的含义和作用III.量表的使用- 使用对象和范围- 使用步骤和方法- 需要注意的事项IV.量表的评分- 评分标准和方法- 评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V.量表的解读- 评分结果的含义- 结果的分析和应用VI.量表的局限性- 量表的不足和局限- 与其他量表的比较VII.总结- 量表的优点和应用- 未来发展的展望正文:I.简介文兰适应行为量表(Vineland Adaptive Behavior Scale,简称VAB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评估个体适应行为能力的量表,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了解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技能。

该量表不仅适用于自闭症、智力障碍、脑瘫等患者,也适用于正常人群的评估。

II.量表的构成文兰适应行为量表中文版包括三个部分:个人生活技能、社会技能和运动技能。

每个部分又细分为若干子技能,共计52 个评估项目。

其中,个人生活技能包括生活自理、饮食、穿衣、个人卫生等10 个项目;社会技能包括社交互动、情感表达、人际关系等14 个项目;运动技能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等28 个项目。

III.量表的使用文兰适应行为量表适用于18 个月至79 岁的个体,评估者需要根据被评估者在过去6 个月内的表现进行评分。

评估者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确保评分准确性和公正性。

在评分时,评估者需要根据被评估者的实际表现,参照量表上的描述,对每个项目进行0-4 分的评分。

IV.量表的评分文兰适应行为量表的评分采用0-4 分五级评分法,其中0 分为完全不会,4 分为总是;评分时需要综合考虑被评估者的实际表现和同年龄段的平均水平。

为了保证评分的有效性,评估者应在评分前进行充分的培训和实践,确保对量表的各个项目有清晰的理解。

V.量表的解读文兰适应行为量表的评分结果可以用于了解被评估者在各个技能领域的表现,帮助教育工作者和临床医生制定针对性的干预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应行为量表
适应是指个体在应对(cope with)和顺应(adjust to)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有效性。

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个体自己独立生活和维持自己的能力程度;其二是对个人和社会所提出的文化要求所能满足的程度。

适应行为是由智慧的、动机的、社会的、运动的以及一些尚未知名的因素所组成。

适应行为和智力测验一起,能全面评估人们的智能。

例如智力发展迟滞(MR)的诊断标准:智商低平于均2个标准差,适应行为有损,二者在未成年前出现。

可见对MR的诊断便必须依靠智力测验和适应评定量表。

一、适应行为标准和分级方法
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标准和分级方法。

下面仅举几例:
(一)Gunzburg提出了观察适应行为的四个指标
1.自理能力:如饮食、穿戴和大小便自理能力。

2.沟通能力:即自我表达和了解他人的能力。

3.社会化: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

4.职业:运动、手巧、以及工作技能。

(二)B.B.Wedman提出了适应行为障碍的分级标准
1.边界:有一定的潜在社会和职业的适应能力。

表15-1 适应行为分级标准
(美国教育,卫生和福利部,1963年公布)
2.轻度可以从事非技术性或半技术性工作。

3.中度:部分生活可自理。

4.重度:不能独立生活,经过训练可作些简单工作。

5.极重:全部生活要人护理。

(三)美国、卫生和福利部提出的各种年龄阶段时的适应行为分级标准(1963)(表15-1)
二、美国智力低下协会适应行为量表
系美国智力低下协会(AAMD)主持编制,于1969年提出的适应行为量表(adaptive behavior scale,ABS)。

分两式,一式适用于13岁以下年龄儿童,一式适用于13岁以上年龄的人。

量表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综合了Leland等人于 1967年制定的量表,补充了一些项目;第二部分是新增加的,评定MR者的不良行为。

前者包括10个方面,后者包括14个方面,适应能力划分为6个水平。

(一)AAMD适应量表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1.独立功能:饮食技能、大小便、个人卫生、仪表、穿戴管理、穿衣和不穿衣、运动、一般独立功能。

2.身体发展:感觉发展、运动发展。

3.经济活动:理财、购物技能。

4.语言发展:谈和写、理解语言、一般言语发展。

5.数与时的概念。

6.职业――家庭的清扫、炊事、一般家务 .
7.职业――一般的。

8.自我定向:运动的、始动性、持续性、计划和组织、自我定向(一般的)。

9.责任感。

10.社会化。

第二部分
1.暴力和破坏行为。

2.反社会行为。

3.反叛行为
4.不能信赖的行为。

5.脱离环境
6.刻板行为和古怪姿态。

7.不恰当的人际态度。

8.不恰当的声响习惯。

9.不能为人接受的或古怪习惯
10.自戕行为。

11.活动过多倾向。

12.性变异行为。

13.精神障碍。

14.药物滥用
(二)AAMD提出的适应水平
根据评定结果,可将适应能力分为六个水平。

水平1:在低的竞争环境中有一定能力,但在个人事务管理上要有某些支持和监督。

水平2:在部分竞争或在竞争环境中具有有效的社会和经济功能。

水平3:在无竞争或或受保护的环境中具有有限的社会和经济功能。

水平4:对有限的环境刺激和人际关系有反应,生计需要监督,在有帮助的情况下过机械的生活。

水平5:仅能对最简单的环境刺激和人际关系有反应,生计和日常生活事务完全依赖他人监督。

水平6:有全面的生理或姿势上的残缺,需要继续医学全护理。

AAMD提出智力低下按IQ水平可分四级:即轻度(IQ:55~69)、中度(IQ:40~54)、重度(IQ:25~39)和极重度(IQ:25以下)。

如果IQ分级和适应水平分级相结合的话,水平1似可与轻度相结合,水平2~3可与中度相结合,水平4~5与重度相结合,水平6与极重度相结合。

(三)AAMD适应行为量表的因素分析结果
第一部分通过因素分析结果,10个方面分成3个独立因素:(1)个人独立性;(2)社会适应不良;(3)个人适应不良。

三、成人智残评定量表
系龚耀先和解亚宁等(1986)为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所编制。

适用于16岁以上成人,实际应用中还可降至14或13岁的少年。

按照智力低下的国际通用诊断标准四级。

取生活能力、学习和工作能力、时空和人事定向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诸指标来制定分级量表。

标准化样本包括湘西某地两个自然乡和一个城市福利机构及住院的智力低下者及可疑智力低下者共939人,另有少数智力正常者。

量表结构:按上述各种能力,由0至4共有四个得分级别,每级有划分的标准,在评定时凡符合某一标准的记上级次为得分。

0级为适应能力正常,其余适应能力依级数增大而下降,4级为最低。

共五个指标,每个指标的最高分为4分,所以能力最低者最高为20分。

按照样本应用结果,制定了根据得分而划分适应能力水平(表15-2)。

量表信度检验:两位主试分别对30例进行评定,按两次评分结果和分级结果进行相关,其系数分别为0.8831及0.8844.两位主试的评卷按条目结果的符合率分析,一致性最高的条目多属于生活能力、学习或工作能力、时空定向能力;有些出入的为人事定向和社会交往能力。

效度检验:在地区自然村用WAIS-RC四合一简式测查了同时受评的72人。

评定为正常的35人,测验IQ平均为93;评定为轻度的22人,IQ为 60.5;中度15人,IQ为48.另外评定为重度和极重度的均不便测验。

故未计在内。


此评定等级与IQ均数分级完全相符,但细察各级案例,有个别例子二者有出入,但出入不大。

这是因为实际上适应能力并非总与IQ一致。

专栏15-1 成人智残评定量表主要内容
1.生活能力0~4级
2.学习或工作能力(学生用前者,未入学或离校的用后者)
学习能力0~4级
0分:可考入0初中或以上的学校,学习成绩正常者
1分:只能读完小学,成绩一般或不好,算术成绩更差,不能考入初中。

2分:只能读到2-3年级,算术很不好,生活中常用心算有困难。

3分:不能上学,只能学会一些简单的词语,可辨自己的姓和名,完全无心算能力。

4分:知道或不知道自己的姓名,不辨姓和名。

工作(劳动)能力:0~4级
0分:可以从事技术性工作或劳动,质量好。

1分:可独立从事技术性工作或劳动
2分:只能参加一些简单劳动,而且要人安排或督促。

3分: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可作一些简单的辅助家务 .
4分:不能劳动。

3.时间定向0~4级
0分:时间(年、月、日、时)观念清楚。

可单独出远门,很快掌握新环境的方法。

1分:月、日清楚(有时相差几天)。

可单独去郊区、近村、近镇、近街。

2分:可区别上半年或下半年。

只能单独在很熟悉的附近环境里行动。

3分:知道上午或下午。

只能在左邻右舍串门。

4分:无时间观念。

不能单独串门。

4.人事定向0~4级
0分:知道周围人们的关系,知道下列称呼的意义:曾祖、祖、外祖、叔伯、姑姨、表、侄甥等。

可分辨陌生人的大致身分和年龄,可用适当称呼。

1分:只知家中亲密近亲或友好关系,不会分辨陌生人的身份和年龄,不能称呼陌生人。

4分:只认识保护人,不辨生人和熟人。

5.社会交往能力0~4级
0分:参于社会活动,在社会环境中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待人接物恰当。

1分:只能适应单纯环境,主动接触人,初见面时尚难发现智力的上缺欠,不理解言外之意。

2分:脱离社会,可被动接触,但不会主动接触人,谈话中有很多不适词句,表情不当,很容易上当受骗。

3分:勉强可被动交往,谈吐内容和/或口齿不清楚,仪表不端正,表情很不恰当。

4分:难接触。

表15-2适应能力分等的得分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