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汁非热加工技术研究进展_陈冬梅

合集下载

果蔬汁饮料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果蔬汁饮料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内容摘要
然而,尽管果蔬汁加工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 先,虽然生物酶解加工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其应用成本较高,对酶制剂的需求 量也较大,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次,果蔬汁加工过程中易受到污染,如 何保证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和卫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如何针对不 同种类的果蔬原料选择最合适的加工方法,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营养成分和口感, 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内容摘要
综上所述,紫外线消毒和高非热灭菌技术在果蔬汁饮料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然而,单一的非热灭菌技术并不能完全解决果蔬汁饮料生产过程中的微 生物污染问题。未来研究方向应多种非热灭菌技术的结合,以及开发更加高效、 快速、环保的非热灭菌技术,以提高果蔬汁饮料的品质和安全性。
内容摘要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非热灭菌技术时,应充分考虑其对果蔬汁饮 料口感和营养成分的影响。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规范生产操作流程,从 而提高消费者的健康水平。在未来的研究与应用中,应注重非热灭菌技术的绿色 环保发展方向,为实现果蔬汁饮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果蔬汁品质和口感的追求不断提高,传统机械加工方 法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研究人员开始生物酶解加工技术。通过酶制剂 的作用,果蔬汁的提取率可以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汁液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也能得 到更好的保留。此外,生物酶解加工技术还具有生产周期短、能耗低、污染少等 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内容摘要
果蔬汁加工技术主要分为机械加工和生物酶解加工两类。机械加工主要包括 压榨、破碎、打浆、榨汁等工艺,通过物理手段将果蔬原料中的汁液提取出来。 生物酶解加工则是利用酶制剂将果蔬中的细胞壁和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从 而提高汁液的提取率和品质。在实际生产中,不同的果蔬品种和原料往往采用不 同的加工方法。

食品非热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非热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非热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作者:王萌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24年第02期摘要:为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食品质量的消费需求,食品工业致力于采用温和的方法加工食品,而与热加工相比,食品非热加工技术可在有效杀菌与钝化酶的同时较好地保持食品原有营养物质与活性物质,因此近年来颇受欢迎。

本文介绍了超高压处理、超声处理、冷等离子体、脉冲强光技术等非热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以期为食品非热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非热加工技术;超高压处理;超声处理;冷等离子体;脉冲强光技术Research Progress in Non-Therm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FoodWANG Meng(Jiangsu College of Tourism, Yangzhou 225000,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growing consumer demand for food quality, the food industry is committed to using mild methods to process food. Compared with hot processing, non-therm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passivate enzymes and sterilization while maintaining the original nutrition and active substances of food, making it popular in recent year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non-thermal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high pressure processing, ultrasonic treatment, acold plasma and pulsed light technology,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non-thermal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in food.Keywords: non-therm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high pressure processing; ultrasound treatment; cold plasma; pulsed light technology食品加工是延長食品保质期的重要方法。

非热力加工的特色及研究进展

非热力加工的特色及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题课程论文题目非热力加工的特色及研究进展姓名费鹏学号2013309010006 专业食品科学评分指导教师谢笔钧职称教授中国·武汉二○一三年十二月非热力加工的特色及研究进展摘要:食品的非热加工技术是当代一类崭新的技术,它既有利于保持食品功能成分的生理活性,又有利于保持原料的色、味及营养成分。

本文介绍了超高压(ultra high Pressure, UHP) 技术、超高压脉冲电场(pulse electric field, PEF)技术、脉冲强光(pulsed light, PL) 技术、微波杀菌、紫外线杀菌、辐照杀菌、臭氧杀菌、超声波非热技术等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关键词:非热力;超高压;脉冲电场;脉冲强光;紫外线Abstract: Non thermal processing for food is a kind of new developing technique which contributes to protect functional factors and keep flavor and nutritional ingredients of food. This article would introduce some non therm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such as ultra high pressure (UHP), pulse electric field (PEF), pulsed light, (PL), microwave sterilization, ultraviolet sterilization, ozone sterilization, ultrasonic non thermal processing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food field.Keywords: Non thermal; ultra high pressure; pulse electric field; pulsed light; ultraviolet light食物的热加工能使蛋白质变性,提高消化吸收率,使人们获得更加丰富的营养,并能杀死病虫细菌,使人们少生疾病,促进人体发育和大脑发育。

果蔬汁加工技术地研究进展

果蔬汁加工技术地研究进展

果蔬汁饮料现状及加工技术研究摘要:果蔬制汁后较原果易于贮藏,发展果蔬汁产业有利于减少果蔬原料损失且提高了附加值。

近年来,我国果蔬汁的加工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本文综述了近年果蔬汁饮料加工领域的新技术和果蔬饮料行业现状,以及果蔬加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果蔬汁;加工技术;现状;发展方向引言GB10789—1996 指出,用新鲜或冷藏水果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制品称为果汁及果汁饮料类产品,主要分为果汁、果浆、浓缩果汁、浓缩果浆、果肉饮料、果汁饮料、果粒果汁饮料、水果饮料浓浆及水果饮料;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的定义则是以新鲜或冷藏蔬菜(包括可食的根、茎、叶、花、果实,食用菌,食用藻类及蕨类)等原料,用机械方法将蔬菜加工,在制得的汁液中加入食盐或白砂糖等调制而成的制品,可分为蔬菜汁饮料、复合果蔬汁和发酵果蔬汁饮料3类。

据美国全球行业分析公司的报道,由于消费者的健康和营养意识增强,全球果蔬汁消费持续增长。

北美和欧盟将是果蔬汁主要消费市场,约占全球消费总量的60%,但增幅最大的消费市场将在亚太地区。

在众多饮料品种中,果蔬汁成为最有竞争力的种类之一。

我国果汁与蔬菜汁饮料行业均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作为一种新型饮品, 既具水果和蔬菜所含的丰富营养成分,又易于保藏。

由于果蔬汁产业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在“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和国家 863 项目中,专门设置了果蔬汁加工的课题。

例如:苹果深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蔬菜汁产业化关键工艺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优质鲜榨苹果汁和浑浊型苹果汁加工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浓缩果汁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等。

1 果蔬汁的加工技术1.1 果蔬饮料的工艺流程果蔬原料→选果→清洗→破碎→榨汁→调配→过滤→均质→脱气→灭菌→灌装→封口→喷淋→杀菌→装箱→成品。

1.2 护色技术果蔬加工过程中的色泽变化统称为褐变,一般根据褐变过程有无生物酶的参与而划分为酶促褐变和非酶褐变。

果蔬汁加工技术进展

果蔬汁加工技术进展

p p r it d c d t e n w t c n lge ff i a d v g tb e b v r g rc s i g i e e ty a s a e la h i c in o a e nr u e h e e h oo is o u t n e ea l e e a e p o e s n r c n e r , s w l s te d r t f o r n e o
果 蔬 汁 I 技 术 进 展 n T.
谢 红 涛 ,余 瑞 婷 ,赵 瑞 娟 ,陈 一 一
(. 津科 技 大 学 食 品 : 与生 物 技 术 学 院 ,天津 1天 E程

470) 6 0 0
3 0 5 ;2 河 南 质 量 工程 职业 学 院 ,河 南 平 顶 山 0 4 7 .
中 图分 类 号 :T 2 5 S 5 文 献 标 志 码 :A d i 1. 6/s . 7 — 6 6X. 1.1 2 o: 03 9js 1 1 94 () 0 00 . 2 9 in 6 2 0
Ad a e n Pr c s ig Te h oo y o u ta d Ve ea l v nc si o e sn c n lg fFr i n g tb e
第 1 总第 16期) 期( 9 2 0 1 1 0年 月
农产品加 ・ 刊 学 Acd mcP rMcl f am rd c rcsig ae i ek ia o r Po ut Poes F s n
N 1 .
Jn a
文 章 编 号 :17 — 6 6f 00)】— 0 6 0 6 194 2 1 【 0 7 — 5 1
摘要 :我 国是水果和蔬菜生产大 国,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发展果蔬 汁产业 可以提高果蔬 的附加值 ,具有明显的经 济 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 ,我 国果蔬汁的加工技术取得 了一定 的进 步。介绍了近年果蔬汁饮料加工领 域的新技术 ,以 及果蔬加工的发展方 向。 关键词 :果蔬 汁;加工技术 ;发展方 向

非热力技术在果汁及茶饮料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非热力技术在果汁及茶饮料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饮 料 工 业
O. 7 0. 6
企 业 与科 研 院校技 术 对接 会报 告 节 选
态 下 ( 真空 度 4 0 ~ 8 0 P a ,室 温 ) 除 去剩余 的结 合 水 ,
最 终 产 品 禽 水 量 可 低 于 4% , 陔 过 程 无 需 提 高 加 热


板 温 度 .该 方 法 的 技 术 优 势 有 : 1 ) 避 免 了冷 冻 干 燥 中解 析 干燥 阶 段 较 高 温 度 对
原 料 品质 的 影 响 ;

O. 1
2) 该 技 术 适 用 于 热 敏 性 产 品 的 干 燥 ,最 大 程 度
的 保 留 了 其 风 味 、色 泽 和 香 气 。
如 表 1所 示 为 不 同 浸 提 方 式 对 总 提 取 量 多 再
充 分 利 脂 高 压 脉 冲 杀 菌 技 术 的 优 势 ,在 低 温 F有 效 杀 灭 微 生 物 , 保 证 了 食 品 安 全 , 同 时 又 避
免 l 『『 大 】 热 力 杀 菌 造 成 的 对 果 汁 中 风 味 物 质 和 营 养 物 质 的 破 坏 ,保 留 = 广果 汁 的 品 质 。
表 1 不 同浸提 方式 对 总 提 取量 多重 比较 表 ( L S D法 )
1 T l g/ Z
2 ) 延 长食 品 货 架 期
采 用 冷 冻 浓 缩 技 术 ,在 提 高 果 汁 浓 度 的 同 时
休 积 变 小 , 降 低 了 贮 藏 、包 装 、运 输 成 本 ,且 产 品在 低 温 冷 冻 和 保 存 ,不 受 果 实 收 获 季 节 影 响 , 产 品货 架 期 大 大 延 长 ,可 实 现 浓 缩 果 汁 跨 季 节 、

食品加工中的非热处理技术研究

食品加工中的非热处理技术研究

食品加工中的非热处理技术研究食品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质,而食品加工则扮演着保障人们日常饮食的关键角色。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对食品加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工后的食品不仅需要符合营养需求,更需要保持食品本身的原有品质和口感。

传统的热处理技术是经典的工艺流程,但随着人们对食品原汁原味的越来越追求和对食品品质要求的提高,非热处理技术已经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它能够更好地保持食品本身的营养与风味,同时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

本文将探讨食品加工中的非热处理技术研究。

一、非热处理技术的意义与进展非热处理技术是指在不依赖高温度、高压力和化学添加剂的情况下,通过物理和生物学方法来改变食品的体系,从而达到杀菌、保鲜和营养保持的目的。

这些技术包括了高压灭菌、脉冲电场处理、冷冻、冷鲜腌、超滤、微滤和保鲜包装等。

这些方法的实行使得食品加工工艺更加健康、环保和成本更低,是未来食品加工技术的新方向。

高压灭菌是近年来非热处理技术的代表之一,它通过使用高压设备将食品置于高压环境下,在扰动蛋白质和核酸的空间构象,从而达到改变微生物DNA或RNA 结构的目的。

高压灭菌比传统的热处理技术更加保留了食品中的维生素、酶、颜色等营养成分,同时也更能保持食品的天然口感和气味。

脉冲电场处理是一种利用强电场和短脉冲的静电效应,在极短时间内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同时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的技术。

通过使用电极,食品中的微生物通过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场进行灭菌。

相较于传统的加热杀菌,脉冲电场处理保留了食品的营养成分、口感和色泽,同时不产生异味和突变菌株,是食品加工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

二、非热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非热处理技术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工厂和企业开始将非热处理技术运用到食品加工中,以应对消费者对食品品质、安全和营养的更高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使得非热处理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于食品加工中。

果蔬汁饮料的加工与品质改良研究

果蔬汁饮料的加工与品质改良研究

果蔬汁饮料的加工与品质改良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重视,果蔬汁饮料成为了越来越受欢迎的选择。

然而,与自然简单的果蔬相比,果蔬汁饮料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到了许多加工环节,其品质也存在一些挑战。

因此,进行果蔬汁饮料的加工与品质改良研究,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保持营养价值。

首先,果蔬汁饮料的加工过程中需要经历榨汁、过滤、浓缩等环节。

其中,榨汁是最基础的环节。

传统的榨汁方法是使用机械力将果蔬压碎,但这种方法会导致一些营养成分的损失。

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尝试新的榨汁技术,如超声波榨汁、冷冻榨汁等。

这些新技术能够更有效地提取果蔬中的营养成分,减少营养损失。

除了榨汁环节,过滤也是影响果蔬汁饮料品质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过滤方法包括压滤、离心过滤和纳滤等。

这些过滤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果蔬汁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使得果蔬汁更加清澈。

但同时,过滤也会带走一部分果蔬汁中的营养物质。

因此,如何在保持清澈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成分,成为了研究者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浓缩环节,往往需要对果蔬汁进行热处理,以去除水分。

然而,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果蔬汁中的酶活性降低,营养成分流失。

因此,研究人员通过采用低温浓缩技术,如真空浓缩、低温膜浓缩等,来降低热处理对果蔬汁品质的影响。

这些低温浓缩技术可以有效地保留果蔬汁的原汁原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

除了加工环节外,品质改良也是提高果蔬汁饮料质量的关键。

其中,品质改良的重点之一是调整果蔬汁饮料的风味。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研究者们尝试添加香精、天然香料等调味剂来增加果蔬汁的吸引力。

另外,果蔬汁中的果糖和酸度也是影响口感的重要因素。

通过调整果蔬的品种和比例,调整果蔬汁中糖酸的平衡,可以使得果蔬汁口感更加丰富。

此外,保持果蔬汁饮料的营养成分也是品质改良的重要方向之一。

果蔬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减少果蔬汁饮料的营养流失,研究者们通过添加抗氧化剂、升高酸度等方法来提高果蔬汁的稳定性。

非热杀菌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非热杀菌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非热杀菌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吴雅静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01期摘要食品非热杀菌技术在杀菌过程中温度不升高或温升很小,有利于保存食品营养物质和自然风味。

主要介绍了几种非热杀菌技术的杀菌原理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以期为食品杀菌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热杀菌;杀菌技术;食品中图分类号S6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01-242-02Application of Nonthermal Sterilization Technology in Food ProcessingWU Yajing(College of Logistics,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Tianjin 300450)AbstractThe food temperature does not rise or rise very little in the sterilization process by nonthermal sterilization technology. It is propitious to hold food nutrients and natural flavors. The principle of several nonthermal steriliz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 application in food processing were introduc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ood sterilization.Key wordsNonthermal sterilization; Sterilization technology; Food作者简介吴雅静(1973-),女,河北霸州人,副教授,硕士,从事食品保鲜研究。

收稿日期20141119在食品加工和生产中,通过食品杀菌技术,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或杀灭微生物,从而达到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贮藏期、保证食品安全的目的。

果蔬汁饮料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果蔬汁饮料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作 者 简 介 :夏 天 (1985~),女 ,硕 士 研 究 生 。
用 等 引起 的褐 变 。防止 方法 有 :调 节 pH值 、低 温 储 藏 、选 安
择 蔗 糖 (非 还 原性 糖 类 )做 甜 味剂 以及 避 免 长 时 间高 温 处 膜
理 和 与 金属 容 器接 触 等 等 。
避 光保 存 .且 避 免 与 金属 离 子接 触夏,特 天 ,马 力
费 者喜 爱 ,因此 开 发 果蔬 汁 饮料 具 有 别 是铁 离 子 。
很 好 的市 场前 景 。
1.2.2酶 促 褐 变
虽 然不 同类 型 的果 蔬 汁 饮料 的加
酶 促褐 变 是 指原 料 中的 酚 酶催 化
l原 料 预 处 理 技 术
质 。酶 促 褐变 的 发 生需 要 三个 条 件 :酚
1 ]
类 物 质 、酚酶 和 氧 ,缺 一不 可 一。 因此
新 鲜 果 蔬 经 过 挑 选 、清 洗 、去 皮 、 切 分 、去 核 (心 )、修 整 、破 碎 后 ,还需 进 行 进 一步 处 理 。其 中对成 品 果 蔬 汁 质 量 影 响较 大 的是 烫 漂 和护 色 。

2.2榨 汁

榨汁 的 方式 根 据 榨 汁 温度 可 分 为 冷 榨 和 热 榨 ,需 根
据原 料 的特 性 来 选择 适 宜 的 方式 。对 于芹 菜 汁 而 言 ,有 资
料 表 明 :芹 菜冷 榨 汁 可 溶 性 固形 物 、pH、透 光 率 均 比热 榨
汁 高 。而 冬瓜 冷榨 汁 其 可 溶 性 固形 物 和 总 出汁 率 明显 高 于 热榨 汁 。红 葡 萄 因需 要 提 取 出葡 萄 中的 红 色素 ,采 取 热 榨 汁_T艺 ,而 白葡 萄 一般 采 用 冷 榨 汁 ,榨 汁后 尽 快 杀 菌 、冷 却 。另外 ,常 用 的 榨 汁方 法 还有 压 榨 法 和 离 心 分 离 法 .运 转 方式 有 间 歇 和 连续 两 种 。压 榨 法 有 液 压 式 榨 汁 机 、裹 包 式 榨 汁机 、螺旋 榨汁 机 、连续 带 式 榨 汁 机 等 ,离 心 分 离法 有 锥 形篮 式 离 心 机 、螺 旋 沉 降离 心 机 。目前 多 用 带

(新)果蔬汁非热加工技术及其安全性评析

(新)果蔬汁非热加工技术及其安全性评析

果蔬汁非热加工技术及其安全性评析焦中高,刘杰超,王思新(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9)摘 要:食品非热加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杀菌技术,具有减少营养损失和保持新鲜度等优点,正逐渐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应用。

本文在对果蔬汁产品的微生物危害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超高压、脉冲电场、电离辐射等非热加工技术对果蔬汁中病原微生物和腐败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关键词:非热加工;果蔬汁;微生物安全;超高压;脉冲电场;电离辐射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Microbiological Safety of Non-thermal Technologiesfor Fruit and Vegetable Juice ProcessingJIAO Zhong-gao,LIU Jie-chao,WANG Si-xin(Zhengzhou Fruit Research Institut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Zhengzhou 450009, China)Abstract :Non-thermal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an emerging sterilization technology. Due to its virtues such as decreasingthe nutrient loss and freshness maintenance, non-therm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being applied in food industry gradually. Thispaper reviewed the inactivation effect of non-therm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such as ultra-high pressure, pulsed electric field andionizing radiation, on the pathogenic and spoilage microorganisms in fruit and vegetable juice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microbiological hazards of fruit and vegetable juice.Key words:non-thermal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microbiological safety;fruit and vegetable juice;ultra-high pressure; pulsed electric field;ionizing radiation中图分类号:TS27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4)11-0340-06收稿日期:2004-08-20作者简介:焦中高(1972-),男,助研,博士,主要从事果蔬保健和加工的研究。

食品非热加工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食品非热加工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食品非热加工工艺的研究与应用食品非热加工工艺是指在不使用高温处理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技术手段对食品进行加工和保鲜的方法。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非热加工工艺逐渐成为食品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探讨非热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一、冷冻技术在食品非热加工中的应用冷冻技术是非热加工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食品迅速降温至低温状态,可以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生长和食品酸败,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此外,冷冻还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质地,增加食品的风味吸引力。

如今,冷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肉类、水产品、水果蔬菜等多个领域,并在国内外市场拥有广阔的前景。

二、脉冲电场技术在食品非热加工中的研究脉冲电场技术是指通过高压电场对食品进行处理,以杀灭微生物和保持食品的营养品质。

相比传统的热处理方法,脉冲电场技术不会造成食品的蛋白质变性和营养成分损失,并且对食品的外观和风味没有明显影响。

目前,脉冲电场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果汁、牛奶、肉制品等食品的加工中,并逐渐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三、超高压处理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前景展望超高压处理技术是一种将食品暴露在高压环境下进行杀菌和保鲜的方法。

通过超高压处理,可以迅速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并且不会造成食品的质地和营养成分损失。

此外,超高压处理还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质地,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预计未来几年,超高压处理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在食品加工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

四、基于HPP技术的食品创新研究高压处理技术(HPP)是一种利用高压来改善食品的质量和保鲜性的方法。

目前,基于HPP技术的食品创新研究正在蓬勃发展。

例如,通过高压处理可以改善食品的纹理和口感,使之更加细腻和多汁;同时,高压处理还可以提高食品中的营养价值,如增加食品中的纤维素含量、激发食品中的活性物质等。

基于HPP技术的食品创新研究将为食品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总之,食品非热加工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正成为食品加工领域的重要方向。

非热加工技术调控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研究进展

非热加工技术调控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研究进展

㊀㊀2023年8月第38卷第4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㊀Vol.38No.4Aug.2023㊀收稿日期:2023-02-15;修回日期:2023-05-29;出版日期:2023-08-15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CXGC010809)作者简介:李喜宏(1960 ),男,辽宁省东港市人,天津科技大学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产品保鲜与加工㊂E-mail :lixi-hong@通信作者:姜瑜倩(1987),女,天津市人,天津科技大学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产品保鲜与加工㊂E-mail :jiangyuqian@李喜宏,杨梦娇,梁富浩,等.非热加工技术调控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研究进展[J].轻工学报,2023,38(4):11-19.LI X H,YANG M J,LIANG F H,et al.Research progress on regulation of endogenous enzyme activities of fruit and vegetable products by non-thermal processing technology[J].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2023,38(4):11-19.DOI:10.12187/2023.04.002非热加工技术调控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研究进展李喜宏,杨梦娇,梁富浩,林子沁,李娇,吕芳娥,苗泽,姜瑜倩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科技大学省部共建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7摘要:基于非热加工技术具有低温杀菌㊁能更好保持果蔬产品原有营养成分㊁色泽㊁新鲜度等优势,着重就5种常用非热加工技术对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的调控效果和调控机制进行综述㊂认为,超高压㊁超声波㊁大气压冷等离子体㊁紫外线辐射和脉冲电场技术通过破坏内源酶的空间结构,可显著降低内源酶的活性㊂这些非热加工技术在调控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时各具优势,不仅可提高果蔬产品的品质,同时也可为果蔬产品加工㊁贮藏等提供有效的手段和方案㊂果蔬产品内源酶的失活动力学模型主要包括一阶模型㊁双相模型㊁Weibull 模型㊁Hülshegerᶄs 和Fermiᶄs 经验模型等,通过研究这些模型可更深入地了解非热加工技术调控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的机制,进而优化果蔬产品的加工方案以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㊂然而,非热加工技术的研究仍处于实验阶段,其调控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在实际生产中还存在设备成本高昂㊁安全隐患较明显等问题㊂未来应进一步改进和优化非热加工技术的工艺参数,深入探究非热加工技术对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的调控机制,协同应用多种非热加工技术,尽量减少对果蔬产品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非热加工技术应用于果蔬深加工及产品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㊂关键词:非热加工技术;果蔬产品;内源酶;酶活调控机制中图分类号:TS205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2096-1553(2023)04-0011-090 引言内源酶是动植物体内各种酶类的统称,其对相应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催化效能㊂果蔬产品内源酶是指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的酶类物质,其催化活性强,易受温度㊁湿度㊁氧气浓度等因素影响㊂因此,在果蔬产品的加工和贮藏过程中需要控制这些因素以保证产品品质㊂目前,常见的果蔬产品内源酶包括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㊁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㊁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㊁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㊁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LOX)等㊂其中,㊃11㊃㊀2023年8月第38卷第4期㊀PPO可促进果蔬中多酚类物质氧化形成黑色素,影响产品的感官品质[1];POD与果蔬的呼吸作用㊁光合作用㊁生长素氧化等相关;PME可水解果汁中的果胶,使果汁发生分层现象[2];PG可催化果胶分子多聚α-(1,4)-聚半乳糖醛酸裂解,使细胞壁结构解体,进而导致果实软化[3];LOX广泛分布于果蔬中,可催化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影响果蔬产品的口感和品质[4]㊂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有效调控内源酶的活性,对保持果蔬产品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至关重要㊂目前,食品企业多采用传统的热处理技术(如焙烤㊁油炸㊁蒸馏等)加工果蔬产品[5],虽可杀灭细菌等微生物㊁减缓酶的催化速度㊁改善果蔬产品的质地等,但也会产生营养物质流失㊁挥发性风味物质损失等问题㊂为了避免传统热处理技术对果蔬产品带来的不良影响,近年来非热加工技术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㊂非热加工技术是通过非传统加热的方法进行杀菌与钝酶的技术,主要包括超高压(Ultra High Pressure Processing,UHP)㊁超声波(Ultrasound, US)㊁大气压冷等离子体(Atmospheric Cold Plasma, ACP)㊁紫外线辐射(Ultraviolet Radiation,UV)㊁脉冲电场(Pulsed Electric Field,PEF)等,具有杀菌温度低㊁污染小㊁能耗少等特点,主要应用于果蔬食品等加工行业㊂本文拟针对目前较热门的5种非热加工技术,综述其调控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非热加工技术在果蔬产品加工㊁保鲜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㊂1㊀超高压技术超高压技术是把液体或气体加压到100MPa 以上的技术㊂超高压处理会引起果蔬产品中非共价键的形成或破坏,使酶的分子构象发生变化,进而导致酶失活[6]㊂1.1㊀超高压对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的调控效果㊀㊀超高压技术可通过降低PME活性使果汁变澄清,且可通过降低PPO活性减少果汁发生酶促褐变㊂Ó.Benito-Rom n等[6]在300MPa㊁20ħ条件下处理橙汁30s,PME活性降低了47%,且浊度降低㊂果汁产品经超高压处理后可延长贮藏期,延缓风味劣变㊂此外,超高压处理的效果因果蔬本身而异,在400MPa条件下处理芒果汁,PPO仅降低了6.74%[7],而相同条件下处理苹果泥,PPO活性降低了35.46%[8]㊂有研究[9-10]发现,超高压处理能破坏细胞组织㊁释放膜结合酶和诱导蛋白质结构变化,从而激活潜在PPO的活性㊂如在300MPa条件下处理柿子汁8min,柿子汁的PPO活性显著增加至对照组的2.65倍;然而,在550MPa条件下处理柿子汁5min,柿子汁的PPO活性即恢复至对照组水平[11]㊂超高压处理对PPO的作用是一个动态过程[11-14],既可使部分PPO失活,也可激活部分潜在PPO的活性,使PPO的活性呈现两种形式的相互作用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拟合超高压处理下酶的失活动力学,寻找超高压调控酶活的最优条件㊂PPO和POD的失活是保持果蔬产品品质的必要条件,根据果蔬基质的不同,这两种酶通常表现出可变的热稳定性或气压稳定性,因此需要动力学数据优化加工参数㊂经超高压处理后,多数内源酶的活性-压力变化曲线呈钟形㊂N.S.Terefe等[15]研究发现,蓝莓POD的活性在所有加工温度下均偏离了一级失活动力学,故采用一级双相失活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㊂但 简单 的动力学模型并不足以描述酶的失活情况,故I.Bleoanca等[16]采用三阶多项式方程描述桃泥PPO的失活,并通过一系列统计检验确定了该模型的有效性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果蔬产品,不断研究合适的动力学模型,更好地拟合果蔬产品内源酶的失活情况,从而保证其在贮藏过程中的优良品质㊂超高压技术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果蔬加工,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果蔬产品的营养成分㊁天然色素等,还能有效杀灭微生物和调控酶活性,延长果蔬产品的货架期㊂相较于传统热处理和化学处理方法,超高压技术不需要额外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或防腐剂,能确保产品的纯净性和天然性,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安全的需求㊂但超高压设备的投资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在小规模生产和加工中的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㊂㊃21㊃㊀李喜宏,等:非热加工技术调控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研究进展1.2㊀超高压对果蔬产品内源酶的调控机制超高压对果蔬产品内源酶的调控机制主要是通过破坏蛋白质的次级键,使内源酶的构象发生变化甚至失去活性中心,进而影响内源酶的活性[17]㊂150~200MPa的高压会导致内源酶的四级结构被破坏,使低聚酶解离成单个亚基;在更高压力下,静电和疏水相互作用会使酶的三级结构被破坏㊂此外,温度和压力可影响蛋白质的氨基酸侧链官能团与水相互作用,以及分子内相互作用(如氢键的相反作用),进而影响内源酶的结构㊁稳定性和功能性㊂需要注意的是,超高压处理对内源酶的调控机制仍需要深入研究,且可能因果蔬产品的类型㊁处理压力㊁处理时间等因素而有所差异㊂因此,在使用超高压技术处理果蔬产品时,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寻找最佳处理条件来调控内源酶的活性以保证果蔬产品的品质㊂2㊀超声波技术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㊁波长短且穿透力强的特殊声波㊂在低频㊁适当的环境下,超声波能产生空穴㊁磁致伸缩等作用,不但能改变内源酶的结构,而且能促进内源酶与底物的结合㊂2.1㊀超声波对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的调控效果㊀㊀近年来,应用超声波灭活PPO㊁POD已成为较活跃的研究领域㊂以低频超声波处理果蔬产品时,对内源酶活性的调控效果有限㊂在20kHz条件下处理木瓜汁和草莓饮料,二者PPO的活性分别降低了35.00%和44.90%[18-19];在22kHz条件下处理桑葚果汁10min,PPO活性降低了45.04%[20],这表明随着超声波频率上升,内源酶活性下降明显㊂此外,内源酶活性调控效果与超声波处理时的温度有关,20kHz㊁冰浴条件下处理芒果15min,PPO活性仅降低了14.03%[21],即较低的超声温度可抑制内源酶的活性㊂相比之下,以高频超声波处理果蔬产品时,对内源酶活性的调控效果更明显㊂如378kHz条件下处理辣根和双孢蘑菇,POD和PPO 均显著失活[22-23]㊂综上可知,超声波对内源酶的调控效果主要取决于超声波频率㊁处理温度㊁处理时间㊁介质等㊂研究[24]发现,适当的超声波处理可激活果蔬产品中的内源酶,提高其活性㊂这可能是因为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可破坏内源酶分子的空间结构,使其更易与底物结合,同时降低了反应活化能㊂但超声波频率过高或处理时间过长则会抑制内源酶的活性㊂因此,在使用超声波处理果蔬产品时,需选择合理的超声波处理条件以降低内源酶的活性㊂超声波对内源酶动力学的影响与内源酶的特异性有关㊂如采用高频超声波处理辣根和杨梅汁,其POD的失活动力学与一级模型拟合良好[25],而K.Tsikrika等[23]研究发现,一阶模型和双相模型的测试结果与数据拟合不佳,Weibull模型的测试结果与数据拟合良好㊂A.E.Illera等[20]在利用热超声波灭活混浊苹果汁中的内源酶时,也使用Weibull模型拟合PPO失活动力学数据㊂这可能是不同内源酶的结构差异所致㊂因此,选择合适的动力学模型可更准确地描述超声波对内源酶的调控,并确定最佳的灭酶条件㊂需要注意的是,超声波处理条件及选择的模型均应根据不同内源酶的特性和应用环境进行优化,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㊂超声波技术在果蔬产品加工中优势明显,加工时无需使用高温,避免了热处理对产品营养成分和质地的破坏,保留了果蔬本身的营养价值和口感㊂超声波可均匀地传播和穿透果蔬产品的各个部位,从而实现更均一的加工效果㊂此外,超声波处理速度快,可提高生产效率㊂但超声波处理效果受超声频率㊁超声功率㊁处理时间等参数的影响,需针对果蔬品种和加工目的进行实验研究和参数优化㊂2.2㊀超声波对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的调控机制㊀㊀超声波对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的调控机制主要包括3种效应㊂一是空化效应㊂在超声波作用下,液体会形成空化气泡,增大水气间的界面面积,破坏内源酶分子的周围环境(如氢键和疏水作用),导致内源酶分子的空间构象改变㊂二是化学效应㊂超声波处理过程中,空化气泡破裂瞬间会产生局部的高温高压,致使水分子裂解,形成的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与内源酶中的氨基酸残基发生反应,从而影响内源酶的稳定性和活性㊂三是机械效应㊂稳定的空化㊃31㊃㊀2023年8月第38卷第4期㊀气泡通过液体介质时会产生微射流和剪切力,破坏维持内源酶蛋白质空间构象的氢键㊁离子键等次级键,导致内源酶分子二级和三级结构改变,从而使其丧失生物活性㊂综上可知,超声波对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的调控机制较复杂,且与超声波的参数(如超声频率㊁超声功率和处理时间)㊁果蔬品种等因素有关㊂3㊀大气压冷等离子体技术等离子体被认为是物质的第4种状态,与固体㊁液体和气体均不相同[27]㊂当施加电压达到击穿电压时,气体会被电离产生电子和离子,并形成等离子体㊂冷等离子体因中性离子温度低于电子温度而得名㊂大气压冷等离子体技术具有处理时间短㊁破坏性小㊁无残留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果蔬产品的杀菌保鲜[28]㊂3.1㊀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对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的调控效果㊀㊀由于大气压冷等离子体的处理温度在室温到数十摄氏度之间,与环境温度非常接近,因此该技术适用于鲜切水果㊁蔬菜等温度敏感产品的加工㊂大气压冷等离子体调控内源酶的活性与气体类型㊁功率㊁处理时间有关㊂以鲜切苹果为例,经150W㊁22ħ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30min和60min,鲜切苹果的PPO活性分别降低了50%和90%[29],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PPO活性显著降低㊂在空气㊁N2㊁O2㊁Ar和He混合气体环境中,经900W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鲜切马铃薯40min,鲜切马铃薯的PPO失活率为49.5%[30];在空气中,经900W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鲜切马铃薯10min,鲜切马铃薯的PPO活性降低了77%[31],表明在空气环境中更能有效抑制PPO的活性㊂此外,使用45V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小麦芽汁,其POD和PPO 活性均显著降低,且其表观黏度和稠度指数均明显降低,流动性增强,稳定性更高[32]㊂在适宜的功率下,即使在短时间内,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也具有较好的内源酶活性调控效果,如经65kV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鲜切梨1min,其POD和PME的活性均迅速降低[33];经90kV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橙汁120s,其PME活性降低了82%[34]㊂由此可见,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能有效抑制PPO㊁POD㊁PME的活性,且总体调控效果明显㊂研究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下内源酶的失活动力学,可揭示内源酶在该处理过程中的反应机制和失活过程,为优化和控制等离子体处理条件提供指导㊂S.Pipliya等[35]采用不同模型描述内源酶的失活情况,发现与对数线性模型相比,Weibull和logis-tic动力学模型能更精确地描述PPO和POD的酶失活动力学过程㊂但Weibull与logistic模型之间仍存在竞争性,且logistic模型的误差更小㊂大气压冷等离子体技术能有效降低果蔬产品温度,减少对热敏成分的破坏,从而保持产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能有效杀灭果蔬产品表面的细菌㊁真菌和其他微生物,降低食品腐败速度,延长产品的保鲜期㊂但在使用大气压冷等离子体技术时,需使用电极进行放电,而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电极磨损和氧化问题,故需定期更换电极以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因此该技术的投资和运营成本较高㊂3.2㊀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对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的调控机制㊀㊀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可能通过以下3种方式破坏内源酶的空间结构㊂一是活性物质的产生㊂等离子体可产生一系列自由基和其他反应性物质(如臭氧㊁过氧化氢等)[30]㊂这些活性物质可能会与内源酶中的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通过氧化或还原反应导致内源酶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㊂二是离子化和电子转移㊂等离子体中的电子会通过离子化和电子转移作用与内源酶中的分子相互作用,导致一些重要化学键的断裂或形成,从而使内源酶空间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㊂三是离子束撞击㊂等离子体可产生带电粒子束(如离子束),这些带电粒子束可能会撞击内源酶分子,使其分子中的原子和化学键发生断裂,从而导致其结构发生变化[36]㊂目前,业界广泛认可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对果蔬产品内源酶的调控机制是:等离子体产生的活性物质使得侧链氨基酸发生氧化和化学修饰,这会导致α-螺旋和β结构的损失,从而使内源酶失活㊂4㊀紫外线辐射技术紫外线辐射是一种介于可见光与X射线之间㊃41㊃㊀李喜宏,等:非热加工技术调控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研究进展的电磁波[37]㊂在紫外线辐射作用下,细胞核酸的生物活性会受到影响,导致细菌等微生物中蛋白质和酶的合成受阻,造成微生物结构突变,进而导致微生物死亡㊂近年来,将紫外线辐射技术应用于调控果蔬产品中PPO的活性已成为研究热点㊂4.1㊀紫外线辐射对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的调控效果㊀㊀紫外线辐射能有效调控果蔬产品内源酶的活性,适用于鲜切果蔬产品㊁果蔬饮料等㊂针对不同类型的果蔬产品,紫外线辐射的参数也有所不同㊂在处理鲜切果蔬产品时,如经2kJ/m2紫外线辐射处理鲜切胡萝卜[38]或经2.6kJ/m2㊁6ħ紫外线辐射处理鲜切竹笋[39],均可使其PPO显著失活㊂在处理果蔬饮料时,调控效果不如鲜切果蔬产品,如经400mJ/cm2紫外线辐射处理椰子水,其PPO和POD活性分别下降了6%和7%[40];经254nm紫外线辐射处理小麦草汁,其PPO活性降低了20%[41]㊂在整果处理中,如经254nm㊁60W及不同能量密度(1kJ/m2㊁3kJ/m2和6kJ/m2)紫外线辐射处理鲜枣,均可显著降低其PPO和POD的活性[42]㊂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辐射可降低果蔬产品内源酶的活性,而具体效果受紫外线波长㊁能量密度㊁功率等因素的影响㊂研究紫外线辐射处理下内源酶的失活动力学模型,对于降低内源酶活性㊁提高紫外线辐射技术应用效率及促进酶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㊂X.Y. Hong等[43]在研究椰子汁溶液的PPO和POD时,评估了简单一级动力学模型㊁两部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两阶段一级动力学模型,发现两部分一级动力学模型最适合描述PPO和POD活性变化情况㊂虽现有模型可贴合描述内源酶的失活特性,但无法完全反映所有内源酶的失活特性㊂研究者需进一步探索和优化实验参数,将紫外线辐射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果蔬产品的加工领域㊂紫外线辐射技术通过合理的辐射参数,可抑制果蔬产品内源酶的活性,从而控制果蔬产品的理化变化,延缓其腐败和衰老过程㊂此外,紫外线辐射还可提高果蔬产品的抗氧化活性㊂然而,紫外线辐射对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长期接触紫外线可能损伤皮肤和眼睛,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㊂4.2㊀紫外线辐射对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的调控机制㊀㊀紫外线辐射对果蔬产品内源酶的调控机制主要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㊂其中,直接作用表现为紫外线辐射能够引起内源酶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㊁氧化㊁重排等反应,改变内源酶分子结构和构象[44];此外,紫外线辐射还可使内源酶中氨基酸残基发生氧化和羧化反应,导致内源酶失活㊂间接作用表现为紫外线辐射能够激发果蔬产品中的分子产生自由基[45],这些自由基可与内源酶分子发生反应,使内源酶活性发生改变㊂紫外线辐射对果蔬产品内源酶的调控机制受紫外线波长㊁能量密度㊁果蔬产品成分等因素的影响㊂因此在果蔬产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紫外辐射处理条件㊂5㊀脉冲电场技术脉冲电场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场的短暂脉冲作用于果蔬产品的加工技术[46],它通过施加高压脉冲电场,使物质中的电荷分布和电场强度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离子迁移㊁电荷重新分布和分子极化㊂这些物理和化学效应可导致蛋白质变性和内源酶活性受到抑制,从而实现对微生物和内源酶的灭活㊂5.1㊀脉冲电场对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的调控效果㊀㊀脉冲电场常被应用于果蔬汁产品中,J.Saxena 等[46]研究发现,经8ħ㊁97V/cm的脉冲电场处理甘蔗汁32min,其PPO活性降低了90.5%㊂脉冲电场在高强度下处理果蔬汁时可迅速降低其内源酶活性㊂C.Mannozzi等[47]研究发现,经90ħ㊁0.8kV/cm 的脉冲电场处理苹果汁10μs,其PPO㊁POD的灭活率均达80%;R.S nchez-Vega等[48]研究发现,经26.35kV/cm的脉冲电场处理西兰花汁1235μs,其PPO失活率可达60%;经0.9kV/cm或2.7kV/cm 的脉冲电场处理橙汁1000μs,其PME活性显著降低[49]㊂相比之下,将脉冲电场直接作用于果蔬时的调控效果欠佳㊂如经1.25kV/cm的脉冲电场处理鲜杏30s,其对PPO活性无影响,POD活性只下降㊃51㊃㊀2023年8月第38卷第4期㊀了30%[50]㊂因此,需根据具体果蔬产品的性质和实际需求选择脉冲电场的处理时间和强度㊂有关脉冲电场对微生物失活的动力学研究较多,而对内源酶失活的动力学研究较少㊂田美玲[51]研究发现,脉冲电场可使表征催化效率的催化常数和二级速率常数均增大,且内源酶的失活过程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㊂而J.C.Yapi等[52]研究发现,一阶模型㊁Hülshegerᶄs和Fermiᶄs经验模型均可很好地描述茄子中PPO㊁POD的失活现象㊂通过研究内源酶在不同脉冲电场条件下的失活速率常数,建立不同的动力学模型,有助于了解内源酶分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评估内源酶在脉冲电场中的稳定性,为调控果蔬产品中内源酶的活性提供指导㊂脉冲电场技术是一种不添加化学物质的非热处理技术,不会在果蔬产品中留下任何化学残留物,能在短时间内调控果蔬产品的内源酶活性,符合消费者对安全和天然食品的需求㊂然而,脉冲电场技术具有设备和技术要求高㊁处理规模受限㊁内源酶失活不可逆等局限性㊂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果蔬产品特性和加工规模评估脉冲电场技术的适用性,并结合经济性和操作效果作出决策㊂5.2㊀脉冲电场对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的调控机制㊀㊀脉冲电场主要是通过改变蛋白质结构㊁增加蛋白质分子振动㊁引起蛋白质分子内部电解等方式破坏内源酶的结构㊂一方面,脉冲电场会产生电压梯度,导致内源酶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变化[49],如螺旋结构的拉伸和缩短,分子内部电荷分布发生改变,等等㊂另一方面,脉冲电场会使内源酶蛋白质分子内部运动增加,加速蛋白质分子的振动[50],导致分子内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变,从而破坏蛋白质结构;再者,脉冲电场可引起内源酶蛋白质分子内部的电解[51],即电子从一个分子向另一个分子转移,而这种电解会导致蛋白质分子化学键断裂和结构破坏,影响内源酶的活性和稳定性㊂总之,脉冲电场会改变内源酶的高级结构,而对内源酶的一级结构影响较小㊂上述研究为深入理解脉冲电场对果蔬产品内源酶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但具体作用机制仍需深入研究㊂6㊀结论与展望本文基于非热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优势,综述了5种较常用的非热加工技术调控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的研究进展㊂超高压技术主要通过高压使果蔬细胞膜变形和内源酶分子变性来调控内源酶的活性,其加工时间短,符合环保和健康要求㊂大气压冷等离子体技术利用电场等手段在大气压下对果蔬进行冷等离子体处理,可显著调控果蔬产品内源酶的活性,但其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㊂与其他非热加工技术相比,超声波技术不会对食品产生热效应,能够高效杀灭微生物,但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果蔬产品,且内源酶活性调控效果相对较差㊂紫外线辐射技术可显著降低果蔬产品内源酶的活性,已被广泛应用于果蔬产品的内源酶活性调控和杀菌中,但应用过程中需注意操作条件,确保操作人员安全㊂脉冲电场技术对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的调控效果较好㊁调控时间较短,且无任何化学残留,但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果蔬产品特性和加工规模评估其适用性㊂因此,在选择合适的非热加工技术时,需要具体考虑果蔬产品类型㊁加工需求㊁生产成本㊁生产效率等因素㊂非热加工技术能有效调控果蔬产品内源酶的活性,但也会对果蔬产品的营养成分㊁质构㊁口感等产生一定影响㊂因此,在调控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的同时,如何尽量减少对果蔬产品品质的影响,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㊂另外,非热加工技术已在果蔬产品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调控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未来应致力于该方面的研究,以推动非热加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㊂再者,当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非热加工技术上,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综合应用多种非热加工技术调控果蔬产品内源酶的活性,例如将超高压技术与脉冲电场技术相结合,达到协同增效的目的,以实现对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更精确地调控㊂参考文献:[1]㊀杨晓羽,唐先谱,郭艳利,等.高二氧化碳处理对青柠㊃61㊃。

非热加工在鲜切果蔬安全品质控制中的应用进展

非热加工在鲜切果蔬安全品质控制中的应用进展

非热加工在鲜切果蔬安全品质控制中的应用进展张甫生;李蕾;陈芳;廖小军;胡小松【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1(032)009【摘要】鲜切果蔬由于其食用方便、营养丰富、清洁卫生等特点,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但由于鲜切果蔬在实际生产中极易发生微生物污染、营养成分和食用品质降低等不良变化,严重阻碍了鲜切果蔬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非热加工技术是目前鲜切果蔬加工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探讨臭氧、电解水、辐照、紫外、脉冲物理场、超声波、高静压及高压二氧化碳等非热加工技术,在鲜切果蔬安全性与品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总页数】6页(P329-334)【作者】张甫生;李蕾;陈芳;廖小军;胡小松【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果蔬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果蔬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果蔬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果蔬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果蔬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7.7【相关文献】1.果蔬汁非热加工技术及其安全性评析 [J], 焦中高;刘杰超;王思新2.壳聚糖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进展 [J], 刘亚平;焦凌霞3.非热加工技术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俞静芬;尚海涛;卢超儿;朱麟;林旭东4.非热加工技术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俞静芬;尚海涛;卢超儿;朱麟;林旭东5.非热加工技术在鲜切莲藕加工中的应用 [J], 权美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果蔬色泽在热加工和非热加工技术中的变化研究进展

果蔬色泽在热加工和非热加工技术中的变化研究进展

果蔬色泽在热加工和非热加工技术中的变化研究进展
谢章荟;高静
【期刊名称】《现代食品科技》
【年(卷),期】2024(40)5
【摘要】色泽是果蔬十分重要的表观属性,与果蔬本身含有的天然色素高度相关,是判断其品质是否发生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热加工以及非热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果蔬产品的加工。

传统果蔬加工技术以热力去皮、热烫、碱液去皮、干燥、油炸等热加工技术为主,加工中使用的高温易对果蔬的色泽品质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近年来,新型热加工和非热加工技术逐渐被探索,酶法去皮、红外线、超声波、脉冲电场、高压处理、低温等离子体等非热加工技术在果蔬加工维持色泽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目前综合两种加工技术对果蔬加工产品色泽影响的讨论和对比研究较少,
明确各法的原理、使用条件、工艺参数及优缺点对于加工高质量的果蔬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该研究概述了各色素的结构特征以及理化特性,归纳和比较了热加工
与非热加工技术的关键技术点和对果蔬色泽稳定性的影响,讨论了影响果蔬色泽的
关键因素,最后对果蔬在加工过程中的应对的挑战提出了有关建议,以期为热加工与
非热加工技术对果蔬的护色应用提供指导。

【总页数】14页(P299-312)
【作者】谢章荟;高静
【作者单位】广东药科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非热加工在鲜切果蔬安全品质控制中的应用进展
2.非热加工技术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非热加工技术对果蔬类胡萝卜素生物利用度的影响研究进展
4.非热加工技术调控果蔬产品内源酶活性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kV/cm,4 μs 脉宽,<32 ℃
5.80
[13]
35 kV/cm,4 μs 脉宽,<39 ℃
5.10
[14]
50 kV/cm,6 次,50 ℃
5.00~6.00
[16]
40 kV/cm,100 次,20 ℃
5.00
[17]
25 kV/cm,400 μs,冰温 48 h
5.00
[15]
80 kV/cm,30 次,42 ℃
脉冲电场对果蔬汁中微生物的灭活作用见表 2。 电场强度、脉冲特性、处理时间、温度、果蔬 汁和微生物的种类等,均可影响脉冲电场对果汁的 杀菌效果。Iu J 等人[18]研究表明,用高压脉冲电场处 理苹果汁,E. coli O157:H7 的死亡率随电场强度和处理 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
2011 年第 6 期
Chen Dongmei,Li Ming,Lin Juan (Sanya Aviation and Tourism College,Sanya,Hainan 57200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effect and prospect of non- thermal technologies, such as high pressure processing,pulsed electric field and radiation. Key words:non- thermal technologies;high pressure processing;pulsed electric field;radiation
E. coli O157
L. monocytogenes
Salmonella
E. coli O157:H7
Cryptosporidium parvum oocysts Alicyclobacillus acidoterrestris
果蔬汁 草莓汁 草莓汁 苹果汁
橙汁 杏汁 樱桃汁 橙汁 桃汁 橙汁 桃汁 苹果汁 橙汁 番茄汁 苹果汁 橙汁 番茄汁 苹果汁 橙汁 柚汁 胡萝卜汁 苹果汁 橙汁 柚汁 胡萝卜汁 苹果汁 橙汁 橙汁 苹果汁 番茄汁
热力杀菌技术对食品,特别是热敏性食品的色、 香、味、营养成分及功能性均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 用,经过热杀菌后产品失去了原有的新鲜度,甚至 产生异味。随着人们对食品的新鲜度要求越来越高, 食 品 的 健 康 要 素 与 最 小 加 工 食 品 (minimally processed foods,MPF) 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 视。非热加工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食品原有的 生鲜风味和营养,因此成为当前食品加工新技术研 究与开发的热点。近年来,国外研究者对非热加工 技术在果蔬汁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当前用于 果蔬汁加工的非热灭菌技术主要有超高压、脉冲电 场、电脉冲和辐射杀菌等。
Tahiri I 等人[6]研究了动态高压对橙汁中腐败微生 物和 E. coli O157:H7 的灭菌作用,结果表明,革兰氏 阴性菌对动态高压比革兰氏阳性菌敏感,在 200 MPa, 25 ℃ 下 , 5 次 施 压 E. coli O157:H7 完 全 灭 活 , 3 次施压 E. coli O157:H7 减少 5 个对数,青霉新亚种 (Penicillium ssp)、啤酒酵母 (S. cerevisiae)、植物乳 杆菌 (L. plantarum) 和李斯特菌 (L. mesenteroides) 的灭活效果对数指数分别减少 4.0,2.5,2.3 和 1.6。
2 脉冲电场技术
脉冲电场技术 (pulsed electric field,PEF) 是近 年来研究最多的非热加工技术之一。该技术是将食 品置于一个带有 2 个电极的处理室中,然后给予高压 电脉冲,形成脉冲电场,并作用于处理室中的食品, 从而将微生物杀灭,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 食品得以长期保藏 [1]。近年来,国外对脉冲电场技术 在果蔬汁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好 的效果,展示出脉冲电场技术在生产微生物安全、 稳定的高质量果蔬汁产品方面的巨大应用潜力。
脉冲 150 次处理果汁,4 ℃贮藏,可提高货架期 30 d。 期 196 d,而且 PEF 能更有效的保存橙汁的 VC 含
Elez- Martine P 等人[14]研究橙汁中 S. cerevisiae 在 量、风味和色泽[29]。
高强度脉冲电场中的灭活效果,结果显示,增加电
Sanchez- Moreno C 等人[27]对 饮 用 脉 冲 电 场 加 工
摘要:阐述了果蔬汁非热加工新技术中超高压技术、脉冲电场技术和辐照杀菌技术的研究进展、作用效果和应用
前景。
关键词:非热加工;超高压技术;脉冲电场技术;辐照杀菌
中图分类号:TS275.5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1- 9646(X).2011.06.028
The Development of Non- thermal Technologies for Fruit- vegetable Juice Processing
到 杀 灭 微 生 物 的 目 的 [1]。 超 高 压 技 术 是 目 前 研 究 最 多、商业化程度最高的非热加工技术。近年来,国 外对高压技术在果蔬汁中的应用作了大量的研究, 结果表明,适宜的高压处理对果蔬汁中的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李斯特菌、隐孢子虫等病原微生物,以 及酵母、真菌等腐败微生物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从而在保持果蔬汁原有风味、色泽和营养价值的同 时,提高了果蔬汁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 6 期 (总第 247 期)
农产品加工·学刊
No.6
2011 年 6 月
Academic Periodical of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Jun.
文章编号:1671- 9646 (2011) 06- 0091- 05
果蔬汁非热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陈冬梅,李 铭,林 娟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陈冬梅,等:果蔬汁非热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 93 ·
微生物种类 L. brevis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E. coli K12
E. coli O157:H7
E. coli ATCC26 Listeria innocua 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Listeria monocytogenes
1 超高压技术
高压加工技术 (high pressure processing,HPP), 也 称 为 高 静 水 压 加 工 技 术 ( high hydrostatic processing, HHP) 或 超 高 压 加 工 技 术 (ultra- high pressure processing, UHPP), 另 外 还 有 动 态 高 压 加工技术 (dynamic high pressure,DHP),它是指将 食品密封在容器内放入液体介质中或直接将液体食 品泵入处理槽中,进行 100~1 000 MPa 加压处理, 导致细菌、酵母、霉菌细胞的伤害或死亡,从而达
收稿日期:2011- 01- 21 作者简介:陈冬梅 (1981- ),女,吉林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农产品贮藏与加工。E- mail:11761412@。
· 92 ·
微生物种类 大肠菌群 酵母和真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485 E. coli O157:H7 Salmonella Aerobic bacteria Escherichia coli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almonella Typhimurium 酵母和霉菌
果蔬汁 橙汁 橙汁 橙汁
苹果汁 苹果汁 苹果汁 苹果汁 苹果汁
橙汁 橙汁 橙汁 苹果汁 混合汁 橙汁 混合汁 橙汁 混合汁
表 2 脉冲电场对果蔬汁中微生物的灭活作用
处理条件(电场强度,脉宽,脉冲次数,处理时间,温度) 对数减少值 /lg cfu·mL-1 参考文献
5.90
[23]
25 kV/cm,340 μs,63 ℃
3.70
[22]
Liang Z 等人[23]研究证明,PEF 对橙汁中沙门氏 也同样受到广泛关注。
菌的杀灭效果随脉冲次数和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加强。
Yeom H W 等 人 [25]的 研 究 证 明 与 热 处 理 相 比 ,
PEF 与抗菌物质如 Nisin、溶菌酶等联用也可 提 高 PEF 处理的橙汁保存了大量的 VC 和5 种典型的风味
8.34
[10]
15
6.40
[10]
15
3.92~8.62
[10]
15
6.91~8.73
[10]
15
8.09~8.66
[10]
15
5.06~7.81
[10]
550
30 s
—— —
3.41
[11]
350
20
50
>4
[12]
了动态高压处理橙汁对果胶甲酯酶的灭活作用及其 对乳光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的动态高压 处理可减少果胶甲酯酶 80%的活性,动态高压结合 热处理,并降低橙汁的 pH 值可以提高乳光稳定性。
高压加工对果蔬汁中微生物的灭活作用见表 1。 高压对果蔬汁中的酶类有一定的灭活作用。 Polydera A C 等人[3]研究了在橙汁中灭活果酸甲酯酶 的高压 (100~800 MPa) 与温度 (30~60 ℃) 的动力 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压力和温度的协同作用下, 果酸甲酯酶有 5%~20%的活性残留,且果酸甲酯酶 在高压条件下被灭活。Bayindirli A 等人[4]的研究表 明,在 450 MPa,60 min,50 ℃下,苹果汁中的儿 茶酚氧化酶有 9%活性残留,橙汁中的果酸甲酯酶有 7%活性残留。 高压对果蔬汁的灭菌效果受压力大小、加压时 间、加压温度、加压方式、果蔬汁的 pH 值及微生物 种类等诸多因素影响。动态高压技术 (dynamic high pressure,DHP) 受到广泛重视。Lacroix N 等人[5]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