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956基础化学考试大纲汇总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第一篇: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化学基础一、考试的总体要求1、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
2、掌握分析化学中各类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局限性,正确处理分析数据与信息,并具有选择分析化学方法、正确判断和表达分析结果的能力。
3、掌握物理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并掌握其含义及适用范围。
掌握物理化学的公式应用及应用条件,概念要明确,计算题要求思路正确,步骤简明。
二、考试内容及复习范围无机、分析化学部分1.物质结构简介1)了解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能量的量子化、波粒二象性。
2)了解原子轨道、波函数、概率、概率密度、电子云的概念,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特征。
重点掌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n、l、m、ms)的物理意义、取值规律和合理组合。
3)根据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和能级组概念,掌握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并根据电子排布的价电子构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区)及有关性质。
4)了解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等概念及其一般递变规律。
5)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理论要点。
重点掌握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及分子极性的关系。
6)了解分子间力和氢键的性质。
7)熟悉和掌握晶体的内部结构和基本类型,以及离子键和离子晶体,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2.滴定分析概述1)了解有关误差的几个基本概念: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准确度、精密度等。
2)了解误差的来源、特点、消除及减免、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措施和方法,掌握各种误差的计算(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绝对偏差、相对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动系数)。
3)掌握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了解置信区间与置信度的概念及计算。
4)掌握可疑值的取舍方法(Q检验法、G检验法)。
了解显著性检验方法(F检验法、t检验法)。
基础化学第4版大一知识点

基础化学第4版大一知识点简介:基础化学是一门大一学生必修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常见现象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基础化学第4版中大一学生需掌握的知识点,涵盖了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溶液等方面的内容。
一、元素1. 元素的定义:由于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2. 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上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独特的符号,用于标识该元素。
3. 原子结构:原子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电子位于原子的外层,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的核心。
4. 原子序数:周期表上每个元素的整数序号。
5. 化学符号:用化学符号表示元素,由元素的英文名首字母大写或大写加小写组成。
二、化合物1. 化合物的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2. 化合物命名:根据元素的化学符号和化合价,遵循一定的命名规则,如氯化钠(NaCl)、二氧化碳(CO2)等。
3. 分子式和结构式:化合物可以用分子式和结构式来表示,分子式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数目,结构式表示各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和空间结构。
三、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定义: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始物质之间的一系列转化的过程。
2. 反应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反应符号。
3. 化学反应类型:a. 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结合形成单一物质。
b. 分解反应:单一物质分解形成两个或多个物质。
c. 双替换反应:两个化合物交换其中的原子或基团,形成两个不同的化合物。
d.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导致氧化物和还原物的生成。
4. 化学平衡方程: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化学反应中的摩尔比例,用化学平衡方程式表示。
四、溶液1. 溶液的定义:将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解在液体中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2.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根据物质溶解后是否导电的能力划分。
a. 电解质:溶解后能够导电的物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b. 非电解质:溶解后不能导电的物质。
3. 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大溶质的量。
《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基础化学英文名称:Basica chemistry课程编号:学时数:72其中实验学时数:18 课外学时数:54学分数:适用专业:小学教育(理科方向)本科、初等教育(理科方向)专科、生物教育专科、综合理科教育专科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基础化学》课程是根据小学教育(理科方向)专科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规定而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
化学,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现代从事理科教育工作者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基础化学》是小学教育(理科方向)大专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涉及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一)本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1、本课程具有直观性和系统性强的特点,通过讲授和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巩固,为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2、应采用讲授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采用教学模型、实物以及电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加强直观教学。
3、在本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相关的知识与教育教学实际实践有机地结合。
(二)本课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在理论教学方面,要求教师系统地讲授该课程的基本内容,重点突出,难点分散,针对课程中涉及到的关于物质空间立体结构等方面的知识,讲授中将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使学生获得本课程的基本知识。
同时要求学生以教材和教师讲授为主线,参考有关文献资料,既掌握重点内容理解疑难点,又可扩大知识面,系统地获得本课程基本理论。
在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中,努力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增加学生动手操作内容,使实验和实习教学紧密地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
西北民族大学967化学专业综合知识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附件3:
西北民族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化学
考试科目代码:967
考试科目名称:化学专业综合知识
一、考试性质
全面考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以及分析化学等基础化学知识。
二、试卷结构
满分100分。
各科分值如下:
1、无机化学(25分)
题型: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
2、有机化学(25分)
题型:选择题、完成反应方程式、鉴别题、分离题、合成题、推断题。
3、物理化学(25分)
题型: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综合题。
4、分析化学(25分)
题型: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综合题。
三、考查内容。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考试大纲

初中化学考纲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和构成:1、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能从原子、分子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为进一步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
2、识记元素的概念,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并能判断元素的存在形态。
3、知道地壳中、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学会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5、知道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的概念,识记碳元素的一些常见的同素异形体以及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二、化学用语:1、熟练书写常见的21种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2、识记常见的原子团的符号和名称:铵根、硝酸根、氢氧根、硫酸根、碳酸根。
3、知道化合价的概念,熟记常见的元素和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只要求掌握碳和铁的可变价)能熟练运用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4、能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5、知道化学式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能根据化学反应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质量守恒定律: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它们的本质区别,会判断比较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做出判断。
2、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各类反应,理解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作出判断。
3、知道中和反应的概念、中和反应放热,理解中和反应过程中常见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能书写常见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学会从得氧、失氧角度判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剂、还原剂。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四、溶液:1、认识自然界中的物质常以某种分散系的形态存在。
溶液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在生活、生产、和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初步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常识性了解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并知道它们跟溶液的区别。
3、初步体验自然界中充满“物质溶解成溶液,溶液中析出溶质”的现象。
初中化学期末考试大纲

初中化学期末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概述本次初中化学期末考试旨在检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课堂教学内容、相关实验及实践活动。
考试共分为四个主要模块,分别是基本概念与原子结构、化学反应与方程式、周期表与元素以及酸碱盐与溶液。
二、基本概念与原子结构1. 原子的构成和基本粒子:质子、中子和电子。
2. 元素与化合物:原子的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
3. 原子结构: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量、电子层与壳层结构。
4. 原子和离子的电荷:氧化数与原子价。
5. 基本概念与符号:元素周期表中的族、周期、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
三、化学反应与方程式1. 化学反应基本概念:化学物质的变化、化学方程式。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比。
3.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4. 电子的失去与获得: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的转移。
5. 酸碱反应:酸、碱、盐的基本性质和中和反应。
四、周期表与元素1. 周期表:周期表的组成和分组,主要有金属、非金属元素。
2. 金属元素:金属元素的性质,包括导电性、延展性、硬度等。
3. 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包括不导电性、易割裂等。
4.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和族,包括周期性变化。
五、酸碱盐与溶液1. 酸的基本概念:酸的基础性质、酸溶液的鉴别,包括酸碱指示剂。
2. 碱的基本概念:碱的性质及鉴别,包括金属氢氧化物。
3.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的化学反应,包括酸碱中和方程式。
4.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计算,包括溶液的质量百分比和摩尔浓度。
5. 溶解度和饱和度:溶解度的概念和测定,包括饱和溶液的判断。
六、考试要求与评分标准1. 考试形式:本次考试采用笔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2. 考试时间:本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 考试要求:学生需具备基本的化学理论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4. 评分标准:按照答题质量和准确性进行评分,包括计算过程和说明的完整性。
315化学农考研大纲2023

315化学农考研大纲2023一、有机化学1.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a. 化学键的形成和性质b. 功能团的命名和性质c. 碳骨架的构建和限制规则d. 键合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的基础概念2. 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反应b. 醇、酚、醚的合成和反应机制3. 有机化学反应机制b. 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的影响因素c. 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在反应机制研究中的应用d. 有机反应的反应类型和机理a.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b. 金属、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趋势c. 锭特效应和扩充价电子原理d.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b. 酸碱盐的合成和性质c. 重要气体的制备和性质d. 重要无机酸、碱和盐的性质和应用3. 无机材料和催化剂b. 催化剂的种类和性质c. 密封材料和陶瓷材料的合成和应用三、农业化学1. 农业肥料和植物营养需求a. 主要养分元素及其化学性质和功能b. 肥料的种类、选择和使用方法c. 植物营养相关的化学反应和循环2. 农药的合成和应用a. 农药的种类、结构和作用机制c. 农药使用中的规范和环境问题3. 农业化学工程a. 农业产品的采收、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化学控制方法b. 化学仪器和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四、环境化学1. 环境污染物的性质和来源a.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成因d.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规律2. 环境分析和监测方法a. 常见环境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和仪器b. 环境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流程c. 监测技术和监测网络的建立3. 环境保护和修复技术c. 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以上为315化学农考研大纲2023的主要内容,涵盖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农业化学和环境化学的基础知识、实验技术和应用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应对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和实践工作的能力。
2024年全国甲卷化学高考真题文档版(含答案)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Zn 65 Pb 20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类对能源的利用经历了柴薪、煤炭和石油时期,现正向新能源方向高质量发展。
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木材与煤均含有碳元素B.石油裂化可生产汽油C.燃料电池将热能转化为电能D.太阳能光解水可制氢2.下列过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氢氟酸刻蚀玻璃:2--+342SiO +4F +6H =SiF +3H OB.用三氯化铁溶液刻制覆铜电路板:3+2+2Fe +3Cu=3Cu +2FeC.用硫代硫酸钠溶液脱氯:2-2--+23223S O +2Cl +3H O=2SO +4Cl +6HD.用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2-2-4334CaSO +CO =CaCO +SO 3.我国化学工作者开发了一种回收利用聚乳酸(PLA)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其转化路线如下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LA 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降解反应B.MP 的化学名称是丙酸甲酯C.MP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羧基的有3种D.MMA 可加聚生成高分子4.四瓶无色溶液432323NH NO Na CO Ba(OH)AlCl 、、、,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a 、b 、c 、d 代表四种溶液,e 和g 为无色气体,f 为白色沉淀。
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

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前言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掌握基础化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总结大一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化学知识点,包括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方程式、化学物质的分类等内容。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元素符号:原子核中质子的个数决定了元素的性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如H表示氢元素。
•原子序数:每个元素有一个原子序数,用于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电子排布:电子在轨道上分布,遵循能级规则和泡利不相容原理。
化学键•离子键:通过正负离子相互吸引形成的化学键,如NaCl。
•共价键: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如H2O。
•金属键:金属原子通过自由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化学物质通过键的断裂和形成发生变化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
•平衡反应: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化学反应。
化学物质的分类•元素: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如金属、非金属。
•化合物: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物质,如NaCl。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物理混合而成,可以通过物理手段分离。
化学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过程,如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置换反应:活动性较弱的原子被活动性较强的原子替代。
•双替反应:涉及两种离子互相置换的反应。
化学计量•摩尔:表示物质的数量的单位,1摩尔指的是物质的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
•摩尔比:反应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量之比,用于确定反应物的质量关系。
化学实验技术•称量技术:准确称量物质的重量。
•吸滤技术:将混合物中的固体与液体分离。
•蒸馏技术:将液体分离。
总结在大一的基础化学课程中,掌握以上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加深对基础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日后深入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以上是本文关于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的总结,希朿对您有所帮助。
化学综合(科目代码614)考试大纲

化学综合(科目代码614)考试大纲I、考查范围有机化学,约40%;无机化学,约20%;分析化学,约20%;物理化学,约20%。
II、考查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以及利用相关知识解决药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III、考查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180分钟3.试卷分值:满分150分4.题型结构:选择题(A型题)约占30%名词解释约占5%简答约占30%论述题/计算题约占35%IV、考查内容一、有机化学(一)绪论【考试目标】1.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掌握共价键的形成、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和键参数;掌握键的极性、键的极化性和分子的极性;掌握有机合物结构表示方式和共价键断裂的方式;2. 熟悉有机酸碱的概念及定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常见官能团的名称与结构;3. 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方法。
【考试内容】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和键参数;键的极性、键的极化性和分子的极性;有机合物结构表示方式和共价键断裂的方式。
(二)烷烃和环烷烃【考试目标】1. 掌握烷烃命名方法、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物理性质与结构的关系、环烷烃的稳定性与环大小的关系、拜尔的张力理论,以及环己烷及取代环己烷的构象;2. 熟悉各类烷烃/环烷烃的命名方法、化学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烷烃的光卤代反应及其机理;3. 了解烷烃的定义、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了解环烷烃的结构特征和同分异构。
【考试内容】烷烃命名方法、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物理性质与结构的关系、环烷烃的稳定性与环大小的关系、拜尔的张力理论,以及环己烷及取代环己烷的构象;烷烃的光卤代反应;环烷烃的同分异构。
(三)立体化学基础【考试目标】1. 掌握对映异构体的理化性质、对映异构体的费歇尔投影式、对映异构体构型的DL命名法和RS命名法、旋光异构体的数目、非对映体、内消旋体和外消旋体。
2. 熟悉有机化合物的旋光性、分子的手性和分子的对称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映体和非对映体之间的关系。
igcse化学考试大纲

igcse化学考试大纲
IGCSE化学考试大纲是学生在国际普通中学教育证书(IGCSE)级别学习化学科目的考试指南。
该大纲涵盖了化学学科的重要概念和技能,旨在评估学生在化学学科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根据IGCSE化学考试大纲,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物质和能量:学生需要了解物质的状态、性质和变化,能量的形式和转换,以及化学反应中能量和物质的变化。
原子、分子和离子:学生需要了解原子的组成、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分子的结构和成键,以及离子和离子的形成。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学生需要了解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不同类型的化学键,以及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以及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有机化学:学生需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和性质,以及重要的有机反应。
酸、碱和盐:学生需要了解酸、碱和盐的性质和反应,以及中和反应和沉淀反应。
实验技能和安全: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如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分析,并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和化学品安全数据表(MSDS)。
在考试形式方面,IGCSE化学考试通常采用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2小时30分钟。
考试分为选择题和简答题两种题型,其中选择题要求学生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简答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和分析。
总之,IGCSE化学考试大纲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要求,旨在评估学生在化学学科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学习和备考该大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将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工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

化工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本考纲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依据,以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目录中本专业有关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
本考纲所涉及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化工类专业开设的《普通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分析》、《化工仪表》、《化工制图》等五门核心课程,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水平,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基本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范围和要求第一部分《普通化学》要求学生搞清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计算以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有关原理等。
在此基础上,能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一、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理解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涵义。
熟记常见的元素符号。
2.理解化合物的涵义,能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3.理解单质和化合物、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能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4.理解酸、碱、盐(正盐、酸式盐、碱式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的概念。
(二)化学中常用的量1.理解原子量、式量的涵义。
2.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涵义。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涵义,能判断一些典型的、易分辨的物理变化和化1学变化。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能判断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能应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4.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涵义,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5.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能判断并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了解反应热的概念。
(四)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东南大学考研普通化学大纲

第一章热化学与能源考试内容:系统和环境,状态和状态函数,过程和过程变量,热和功。
热力学能和焓。
热力学第一定律。
恒容过程和恒压过程。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反应进度。
热化学标准状态。
盖斯定律。
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能源的有效利用与新能源开发。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考试内容:化学反应方向和系统的混乱度,熵。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三定律。
吉布斯函数,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平衡常数,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与平衡常数关系。
平衡常数与转化率的计算。
热力学等温方程式。
浓度、压力、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平衡移动的总规律。
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
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阿仑尼乌斯方程式。
催化剂与化学平衡。
影响多相反应速率的因素。
大气污染物及控制。
第三章水化学与水污染考试内容:液体: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溶液浓度的表示(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
非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
酸碱质子理论。
共轭酸碱对。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解离平衡常数、解离度及有关计算。
同离子效应。
缓冲溶液及pH值计算。
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酸碱中和反应。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
溶度积与溶解度。
溶度积规则。
同离子效应。
盐效应。
沉淀的转化。
分步沉淀。
有关溶度积的一些应用和计算。
水污染及水处理化学。
第四章电化学与金属腐蚀考试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用氧化值法和离子一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主程式。
原电池的组成、氧化型、还原型、电对、半反应。
化学电源的两极反应。
电极反应和电极的电势。
电极反应的标准电势,标准氢电极。
能斯特方程式。
电极电势的应用;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预测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电动势与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的关系。
析氢腐蚀,吸氧腐蚀,差异充气腐蚀。
916化工原理考试大纲

中南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化工原理》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由化学化工学院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9年9月1日通过。
I. 考试性质《化工原理》属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以传递过程(动量传递、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为主线,涵盖了化学工业中涉及的主要单元操作原理与方法。
要求考生掌握研究化工工程问题的方法论,掌握各单元操作过程的基本原理以及设备性能,能够进行定量过程计算和基本的工程设计。
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II. 考查目标《化工原理》考试涵盖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非均相物系的分离和固体流态化、传热、蒸发、蒸馏、吸收、气液传质设备、液液萃取、干燥以及结晶、吸附、膜分离等单元操作。
要求考生:(1)熟练掌握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以及实验研究方法。
(2)掌握单元操作典型设备的构造与操作原理,具备基本选型能力。
(3)掌握主要单元操作过程的基本设计和操作计算方法。
(4)能够灵活运用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单元操作常见问题。
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试题包括基本概念题、计算题和分析题。
概念题,约占23 %;计算题,约占50 %;分析题,约占27 %。
Ⅳ. 试卷题型结构选择填空题,20 分;问答题,15 分;计算题,75 分;分析题,40 分。
Ⅴ. 参考教材《化工原理》(第2版), 上、下册. 夏清, 贾绍义主编.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2019重印).Ⅵ. 考查内容(一)流体流动1、考试内容(1)流体运动的考察方法、流体受力和能量守恒分析方法;(2)流体静力学及压强测定;(3)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及其应用;(4)机械能守恒及伯努利方程的应用;(5)流动型态(层流和湍流)及判据;(6)流速分布及流动阻力分析计算;;(7)管路计算;(8)流速和流量的测定、流量计;(9)非牛顿流体与流动。
华南理工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基础化学965考试大纲

《基础化学(965)》考试大纲
命题方式
招生单位自命题
科目类别
复试
满分
100
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笔试科目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考试,时间2小时
试卷结构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基础化学》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这四门化学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基本实验原理,知识及基本实验操作。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原电池,原电池的组成、符号、正负极、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电极电势的概念,标准电极电势的测定,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能斯特方程式及其应用。
标准电极电势的应用: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预测氧化还原反应可能进行的方向和次序,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16.过渡元素(二)
铜族元素的通性,铜、银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盐类,铜(Ⅰ)和铜(Ⅱ)的相互转化,配合物。
锌族元素的通性,锌、汞的氧化物、盐类,汞(Ⅰ)和汞(Ⅱ)的相互转化,配合物。
17.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技术部分
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规则,称量方法,
酒精灯、酒精喷灯、煤气等的使用方法。
普通溶液和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第八章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掌握银量法(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的基本原理及测定方法;了解其他的沉淀滴定法;熟悉常见卤化物的银量法测定。
第九章重量分析法:了解重量分析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沉淀的溶解度的计算及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了解沉淀的形成过程及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掌握沉淀条件的选择。熟练掌握重量分析结果计算。
10.氧族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56基础化学考试大纲956基础化学考试大纲《基础化学》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
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这四门化学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基本实验原理,知识及基本实验操作。
无机化学部分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氢原子光谱、能级和量子化的概念。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波的统计解释,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薛定谔方程(列出公式并初步了解其意义),四个量子数。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概率密度和电子云,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图,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多电子能级,近似能级图,能级交错,原子轨道能级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屏蔽效应,钻穿效应,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系。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影响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因素,原子参数:有效核电荷、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及氧化态。
2. 分子结构化学键及其类型:离子键、共价键。
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原子轨道的重叠。
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σ键及π键,键参数:键长、键角、键能和键矩。
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Sp、sp2、sp3杂化轨道类型与分子几何构型的关系,不等性杂化。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分子轨道的形成,成键分子轨道和反键分子轨道,原子轨道的组合,同核双原子分子轨道能级图,键级、顺磁性和反磁性。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分子偶极矩,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分子间力: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氢键,分子间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 晶体结构晶格的概念,晶体的类型,离子晶体,晶格能的概念与计算,离子极化的概念,离子极化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金属键理论(含能带理论),混合晶体。
4.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热力学初步:状态和状态函数,热力学能,热和功,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化学,焓与焓变、熵与熵变、吉布斯函数变,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其判断。
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活化能,反应速率方程,反应级数,阿仑尼乌斯公式。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实验平衡常数和标准平衡常数,范特霍夫方程式,多重平衡规则,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5. 电离平衡酸碱理论:酸碱电离理论、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
溶液的酸碱性,pH值,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离平衡常数,电离度及其有关计算,稀释定律,同离子效应,盐效应。
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二元弱酸中氢离子浓度及酸根离子浓度的计算。
缓冲溶液及其pH值的计算,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盐类的水解,水解常数,弱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弱酸弱碱盐的水解及溶液pH值的计算,多元弱酸盐的水解,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盐类水解的抑制和应用。
6. 沉淀反应溶度积的意义,溶度积规则,难溶电解质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分步沉淀,沉淀转化。
7. 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原电池,原电池的组成、符号、正负极、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电极电势的概念,标准电极电势的测定,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能斯特方程式及其应用。
标准电极电势的应用: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预测氧化还原反应可能进行的方向和次序,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E-pH图。
电解。
8. 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定义、组成、命名。
配合物中的化学键: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概述。
螯合物的概念、特性和应用,配合物(包括螯合物)的中心离子在周期系中的分布。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状况:配离子的离解平衡,配离子的不稳定常数及其应用,配位平衡的有关计算。
9. 卤素稀有元素卤素的通性。
卤素单质的性质,卤素氧化性的比较,卤素离子还原性的比较,卤素单质的制备,卤素的电势图,卤化氢的还原性、稳定性及其变化规律,氢卤酸的酸性强度变化规律(用热力学数据分析),氢氟酸的特殊性,卤化氢的制备,卤化物。
卤素的含氧化合物,次氯酸及其盐,亚氯酸及其盐,氯酸及其盐,高氯酸及其盐,氯的含氧酸的性质(酸性、稳定性、氧化性)的递变规律,氯的含氧酸结构,氯的含氧酸根的结构,溴和碘的含氧化合物。
10. 氧族元素氧族元素的通性。
氧的同素异形体,O2和O3的分子结构,H2O2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硫的单质,S8的结构,H2S的性质,金属硫化物及其溶解情况分类,多硫化物的结构和性质,硫的含氧化合物,硫酸的结构和性质,硫酸盐,焦硫酸及其盐。
硫代硫酸及其盐,连二亚硫酸及其盐,过硫酸及其盐。
11.氮族元素氮族元素的通性。
氮分子的分子结构和特殊稳定性。
氨和铵盐。
氮的含氧化合物:氮的氧化物、硝酸的结构和性质、硝酸与非金属和金属的作用,硝酸盐,硝酸根离子的结构,亚硝酸及其盐。
磷的单质及其同素异形体(P4的结构),磷的氢化物,磷的卤化物,磷的含氧化合物:磷酐、正磷酸、偏磷酸、焦磷酸、亚磷酸和次磷酸,磷酸的结构,磷酸盐。
锑、铋的单质、氧化物及其水合物,锑、铋的盐类。
12碳、硅、硼碳、硅、硼的单质。
碳的主要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及碳酸盐、碳化物。
硅的重要化合物:硅烷、硅的卤化物、硅的氧化物、硅酸和硅酸盐。
硼的重要化合物:硼烷、硼的卤化物、硼的氧化物、硼酸和硼酸盐。
硼和硅的相似性。
13. 铝、锗、锡、铅铝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锡、铅的冶炼、性质及用途。
锡、铅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锡、铅的卤化物、硫化物。
14.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化合物:氢化物、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氢氧化物以及盐类。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的溶解度和碱性变化规律。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类的溶解度及某些盐类的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
硬水及其软化。
对角线规则。
15. 过渡元素(一)过渡元素的通性:原子电子层结构、原子半径、多种氧化数、金属的活泼性、配位性、水合离子的颜色、磁性及催化性能。
金属钛的性质,钛的重要化合物。
金属铬的性质和用途,铬的重要化合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及其酸碱性,铬(Ⅲ)盐、亚铬酸盐、铬酸盐和重铬酸盐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重铬酸盐的氧化性。
金属锰的性质和用途,锰的重要化合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锰(Ⅱ)盐,锰酸盐和高锰酸盐的氧化性,介质对高锰酸钾还原产物的影响。
铁、钴、镍的性质和用途,铁的重要化合物,钴和镍的重要化合物。
16. 过渡元素(二)铜族元素的通性,铜、银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盐类,铜(Ⅰ)和铜(Ⅱ)的相互转化,配合物。
锌族元素的通性,锌、汞的氧化物、盐类,汞(Ⅰ)和汞(Ⅱ)的相互转化,配合物。
17. 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技术部分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规则,称量方法,酒精灯、酒精喷灯、煤气等的使用方法。
普通溶液和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及滴定操作。
蒸发、浓缩、结晶、常压过滤和减压过滤等操作。
气体的生成、净化、干燥和气体压力、体积及温度测量等操作。
教材:《无机化学》(第二版)华南理工大学无机教研室古国榜、李朴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有机化学部分基础知识部分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顺反、Z/E及对映异构体命名、个别重要化合物的俗名和英文缩写。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共振杂化体及芳香性,同分异构与构象。
3.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空间效应、小环张力效应、邻基效应、氢键的概念及上述效应对化合物物理与化学性质的影响。
4.采用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波谱(红外、核磁)来判断化合物结构。
5.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基、苯炔的生成与稳定性及其有关反应的规律。
能够从中间体稳定性来判断产物结构。
6.主要官能团(烯键、炔键、卤素、硝基、氨基、羟基、醚键、醛基、酮羰基、羧基、酯基、氰基、磺酸基等)的化学性质及他们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7.烷烃、脂环烃、烯烃、炔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不饱和醛酮、羧酸、羧酸及其衍生物、丙二酸酯、β-丙酮酸酯、氨基酸、硝基化合物、胺、腈、偶氮化合物、磺酸、简单杂环化合物、单糖等的制备、分离、鉴定、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在合成上的应用。
8.饱和碳原子上的自由基取代,亲核取代,芳环上的亲电与亲核取代,碳碳重键的亲电、自由基及亲核加成,消除反应,氧化反应(烷烃、烯烃、炔烃、醇、醛、芳烃侧链的氧化、烯炔臭氧化及Cannizzaro反应),还原反应(不饱和烃、芳烃、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硝基化合物、腈的氢化还原及选择性还原反应),缩合反应(羟醛缩合、Caisen缩合、Caisen-Schmidt缩合、Perkin缩合),降级反应(Hofmann降解,脱羧),重氮化反应,偶合反应,重排反应(频那醇重排、Beckmann重排、Hofmann重排)的历程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9.有机化学实验部分:蒸馏、分馏、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重结晶、萃取等实验操作;有机化合物物理常数的测定(例如熔点、沸点等);有机化合物基本制备实验(例如1-溴丁烷的制备、乙酸正丁酯的制备、苯胺的制备、Cannizzaro反应等)教材:《有机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高鸿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有机化学》古练权、汪波、黄志纡、吴云东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分析化学部分一、化学分析第一章概论: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
明确基准物质、标准溶液等概念,掌握滴定分析的方式,方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掌握标准溶液配制方法、浓度的表示形式及滴定分析的相关计算。
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了解分析试样的采集、制备、分解及测定前的预处理。
第三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了解误差的种类、来源及减小方法。
掌握准确度及精密度的基本概念、关系及各种误差及偏差的计算,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规则,修约及计算。
掌握总体和样本的统计学计算。
了解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区间概率的概念。
掌握少数数据的t分布,并会用t分布计算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掌握t检验和F检验;熟练掌握异常值的取舍方法。
了解系统误差的传递计算和随机误差的传递计算。
掌握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及线性相关性的评价。
了解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四章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了解分析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掌握标准方法与标准物质;了解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 第五章酸碱滴定法:了解活度的概念和计算,掌握酸碱质子理论。
掌握酸碱的离解平衡,酸碱水溶液酸度、质子平衡方程。
掌握分布分数的概念及计算以及pH值对溶液中各存在形式的影响。
掌握缓冲溶液的性质、组成以及pH值的计算。
掌握酸碱滴定原理、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掌握各种酸碱滴定曲线方程的推导。
熟悉各种滴定方式,并能设计常见酸、碱的滴定分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