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刚玉宝石与优化合成刚玉宝石的内含物区别
天然刚玉宝石与优化合成刚玉宝石的内含物区别
天然红宝石与优化合成红宝石的内含物区别摘要:详细介绍了天然、合成以及优化处理红宝石中常见的包裹体类型以及相似包裹体的区别特征,表明包裹体在区分天然、合成与优化处理宝石中提供了有力依据,也为今后在对它们进行区分鉴别提供有效信息。
1 背景介绍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对优质天然宝石供不应求的情况之下,人造合成宝石和优化处理宝石应运而生,并且不断发展创新。
它们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价格上,都占据了巨大的优势,引起珠宝市场上的广泛关注。
合成刚玉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人造宝石,使众多学者对其各种特征展开了不同深度和层面的研究。
红宝石是最早合成并进行商业化生产的宝石,尤其是在1902年法国科学家维尔纳叶利用焰熔法成功合成红宝石[1]之后,经过多年来技术不断地改进以及人们对刚玉生长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模拟红宝石不同的生长环境,合成出了质量优良的红宝石。
由于合成、优化的红宝石晶体在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等方面与所对应的天然红宝石基本相同,即两者具有相近的硬度、比重,相同的双折射率和折射率范围等。
常规的参数测定难以达到准确区分天然品与优化合成品的目的。
因此,从能够反映生长环境的包裹体着手,找到两者包裹体的特征及差异。
2 天然红宝石的矿床类型红宝石的矿床有原生矿床和次生矿床两种。
原生矿床主要为两种成因:1、岩浆岩型矿床,即在地幔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并随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矿床。
2、变质岩型矿床,即在区域变质或接触变质作用的条件下,由一水硬铝石等变质而来。
次生矿床主要是指经过风化、搬运等作用富集形成的矿床。
我国的红原生矿床主要为玄武岩型,次生矿床主要是砂矿。
3 天然红宝石中常见的包裹体及其特征根据1989年国际有色宝石协会(简称ICA)在曼谷召开的年会对红、蓝宝石提出的新的界定原则,以及我国2003年出台的《珠宝玉石鉴定》标准GB/T16553-2003,刚玉宝石可根据颜色划分为:1、红宝石,主要指具有红色色彩的刚玉宝石,如红色、橙红色、紫红色的刚玉宝石;2、蓝宝石,指除了红宝石以外的其他各色宝石,如蓝色、绿色、黄色、无色的刚玉宝石。
宝石优化和处理的区别(优化宝石与处理宝石两者的主要区别)–文玩汇
宝石优化和处理的区别(优化宝石与处理宝石两者的主要区
别)–文玩汇
宝石优化和处理是两种常见的宝石处理方法,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宝石的质量和纯度的要求不同。
宝石优化是指通过化学处理、机械处理、等离子处理等手段改变宝石的外观、颜色和其他特征,达到宝石的优化效果。
处理宝石的过程通常是将未经处理的宝石浸泡在化学试剂中,使其溶解或改变其晶体结构,提高其价值或稳定性。
处理宝石通常是宝石中较为珍贵和稀有的类型,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等。
相比之下,处理宝石的优化效果可以通过改变其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等手段进行调整,使其变得更加具有价值。
处理宝石处理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在原本不具备优化条件的场合下,通过添加其他化学物质来提高宝石的价值。
例如,将一颗红宝石浸泡在硫酸中以制造出鲜艳的红色,或者将一颗蓝宝石浸泡在盐酸中以制造出漂亮的蓝色,这些处理方法都可以提高宝石的价值。
然而,宝石优化和处理虽然在某些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但它们也有其不同之处。
处理宝石通常会对宝石原有的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行修改,以提高其价值或稳定性。
例如,在处理过程中,通常会添加其他化学物质,以改善宝石外观和颜色,或者在原本的晶体结构上添加其他元素,以提高宝石的稳定性。
同时,处理宝石的处理过程通常是非常危险和具有潜在风险的,因为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对宝石造成损伤或污染。
因此,对于宝石优化和处理的方法,需要谨慎使用,并且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评估,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合成红宝石用于首饰上,她的价值和天然的红宝石差距多少?
合成红宝石用于首饰上,她的价值和天然的红宝石差距多少?提问:听说手表的机芯上用的就是合成红宝石,那么,如果合成红宝石用于首饰上,她的价值和天然的红宝石差距多少?目录∙一红宝石简介∙二红宝石的鉴别∙三合成红宝石简介∙四天然红宝石和合成红宝石的区别∙五天然红宝石和合成红宝石的价格∙一红宝石简介∙中文名称:红宝石英文名称:ruby∙红宝石是指颜色呈红色、粉红色的刚玉,它是刚玉的一种,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红色来自铬(Cr)。
自然没有铬的宝石是蓝色的蓝宝石。
天然红宝石大多来自亚洲(缅甸、泰国和斯里兰卡)、非洲和澳大利亚,美国蒙大拿州和南卡罗莱那州也有一点。
天然红宝石非常少见珍贵,但是人造并非太难,所以工业用红宝石都是人造的。
∙二红宝石的鉴别∙编辑本段∙红宝石是珠宝中珍贵的品种之一。
红宝石颜色艳丽,在光源照耀下,能反射出美丽动人的六射星光,俗称六道线,这是红宝石的特殊晶体结构所致,是其特有的光学现象。
红宝石有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等状,颜色有水红、粉红、鸽血红、玫瑰红等色的深浅之别。
因为大颗宝石非常罕见,所以平常所见的颗粒较大的红宝石,一般是假的。
假红宝石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以低档的红颜色宝石冒充红宝石,而且,凡假红宝石均无红宝石特有的色形和光性。
第二种是人造红宝石。
人造红宝石在比重、硬度、颜色等方面与天然红宝石极为相似。
直观地判断,人造红宝石质地匀净,无天然杂质、色匀而正,常常颗粒较大,缺少自然感。
∙三合成红宝石简介∙合成红宝石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最先由法国化学家威纽易研制产生。
咸纽易发明了一种今天称为威纽易炉的装置,利用炽热的氢氧火焰烧熔人工配制的氧化铝粉末,使其滴落在下设的保温箱(火泥室)内,让溶融的氧化铝熔体在保温箱内结晶生长,形成瓶状的石球。
1891年,首批由这种方法生产的人工合成红宝石正式问世。
但开始因其个体较小,质量欠佳,只被用作手表的表钻。
以后,随着合成技术的提高,其产品才被用于首饰业。
天然宝玉石的人工改善,或称人工优化处理
天然宝玉石的人工改善,或称人工优化处理天然宝玉石的人工改善,或称人工优化处理(Enhancement),是指除切磨和抛光外,用于改善宝玉石的外观(颜色、净度或特殊现象)、耐久性或可用性的所有方法,分为优化和处理两类。
优化(optimization),指传统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使珠宝玉石潜在的美显示出来的改善方法。
处理(Treatment),指非传统的、尚不被人们接受的改善方法。
经人工改善的翡翠仍属天然品,区别于人工合成翡翠和再造翡翠。
优化处理翡翠的定名规则:根据我国现行珠宝玉石名称标准的规定,经优化的珠宝玉石定名时直接使用原名称,优化方法不在定名中反映;处理的宝玉石定名时在所对应珠宝玉石名称后加括号并注明“处理”二字,例如,翡翠(处理)。
在珠宝玉石鉴定证书中还需加以附注说明描述具体处理方法。
翡翠的常见优化处理方法有:加热处理、漂白、漂白加充填处理、浸蜡浸油、染色(炝色)处理。
一、加热处理加热处理的目的是使含铁矿物的黄色、棕色、褐色翡翠变成鲜艳的红色。
基本原理是:选用经次生氧化作用的黄、黄褐或棕色的赌石皮壳部分材料,经加热使其中所含的褐铁矿(Fe2O3·nH2O)脱水转变成赤铁矿而呈现红色,俗称“烤红”。
在空气中加热即可,温度不需太高。
此法制作工序简单,设备要求不高。
经加热处理所得的红色与天然翡翠的红色的形成基本相同,一般不必区别,也不易区别。
在鉴定特征方面,天然红色翡翠稍微透明一些,而加热所得的红色翡翠则有“干”的感觉。
二、漂白目的是去除杂质所产生的“脏色”和“黑”而提高透明度,使其更美丽。
一般“脏色”的主要成分是铁、锰的氧化物;“黑”的主要成分是角闪石和铬铁矿、黄铁矿、磁铁矿等。
在传统玉器加工中,漂白处理最古老的方法是浸酸梅汤,这在我国甚至有百年的历史,仅用于去除玉石表面杂色的铁、锰等氧化物。
现代的漂白处理,在方法上有很大的进展,而且效果十分明显。
其体方法是将翡翠浸在漂白溶液中,以去除存在于裂隙或硬玉矿物颗粒间的黑、褐、黄等杂色物质。
宝石的优化和处理有什么不同?【第1931期】
宝石的优化和处理有什么不同?【第1931期】按国家标准GB/T16552《珠宝玉石名称》的规定:珠宝玉石除了切磨和抛光以外,用于改善其外观(颜色、净度或特殊化学效应)、耐久性或可用性的所有方法,统称为优化处理。
优化(enhancing)珠宝玉石的优化是指使用传统、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方法,使得珠宝玉石潜在的美显示出来的各种方法。
常见的优化方法主要有热处理、漂白、浸蜡、浸无色油、覆无色膜(如琥珀)、玛瑙玉髓的染色、水晶的辐照等。
命名时可直接使用珠宝玉石命名。
热处理红宝石的热处理是指将有缺陷的原石通过加热的方式去除其中的黑色以及杂色部分,通常需要加热到1500度以上的高温,但以600度,经5小时的加热也能使颜色改变。
红宝石是否经过加热,肉眼很难分辨,可以通过放大镜大部分都可以分辨。
比如丝状金红石会断开,变成一个个点。
结晶的边缘会化开,变得圆滑等。
红宝石热处理前后对比漂白珍珠的漂白所有类型的珍珠都使用氧化氢进行常规性漂白,以改善其光泽及色彩的均匀性。
珍珠的漂白使其颜色均匀浸蜡翡翠的浸蜡上蜡是把翡翠成品浸泡在熔化的石蜡之中,保持一段时间,使石蜡沿翡翠表面上的各种空隙浸入。
如果翡翠的质地较为紧密,蜡的浸入仅在表层,翡翠经过上蜡,可使表面的小凹坑、小孔隙填平,增强表面的光泽和透明度。
但是,如果翡翠的质地比较疏松,或者是经过各种酸洗,包括传统的过杨梅汤,都会使翡翠的孔隙增多,而导致较多的石蜡充填到翡翠的内部。
浸入较多蜡的翡翠,会因时间的推移,蜡老化产生白花,致使翡翠的透明度变差。
有些翡翠因为蜡的质量不好,仅半年时间就会产生这种变化。
所以,这种蜡的充填工艺与上蜡工艺不同,可称为浸蜡处理。
浸蜡处理与酸洗充胶处理不同,浸蜡处理的翡翠没有经过强烈的酸洗,结构的破坏不强烈,没有对翡翠的耐久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另一种情况是,天然翡翠的结构本身就相当疏松,例如粗颗结构的翡翠。
但只要含蜡太多,都可能会因蜡的老化导致翡翠透明度劣化,都可当作浸蜡翡翠看待。
各种宝石合成品种及其鉴别特征
合成蓝宝石的光谱见不到天然蓝宝石通常可以见到的蓝区的吸收,或450nm的吸收带十分模糊。
合成蓝色尖晶石显示典型的钴谱(分别位于540、580、635nm的三条吸收带),天然蓝色尖晶石显示的是蓝区的吸收带,为铁谱。
5.荧光
合成蓝宝石有时显示蓝白色或绿白色荧光,天然的为惰性;合成蓝色尖晶石为强的红色荧光,而天然的也为惰性。合成红宝石通常比天然红宝石的红色荧光明显强。
吸收光谱:无色透明者在可见光区有良好的透过率;彩色者可有吸收峰,对紫外光均有强烈的吸收。可显稀土光谱。
荧光:多数晶体在长波紫外线照射下发出黄橙色荧光,在短波下发出黄色荧光。而有些晶体只在短波下有荧光反应,有些甚至不发光。
化学性质:非常稳定,耐酸、耐碱、抗化学腐蚀性良好。
一、合成祖母绿
A.固相包体
(1)助熔剂残余包体:助熔剂包体的形成与晶体的非稳定生长有关。最严重的包体发生在自发成核过程中枝蔓状生长阶段,快速生长使枝蔓间的助熔剂在随后的稳定生长中被包裹起来。
E.荧光及滤色镜:无色者:SW下强蓝白色;蓝色者:SW:红色或蓝白色,滤色镜下变红红色:红色荧光,滤色镜下变红;天然尖晶石:无色:惰性蓝色:惰性,滤色镜下不变红,红色:红色荧光,滤色镜下变红。
F.正交偏光镜:斑纹状消;天然尖晶石:全消光。
三.钛酸锶的鉴别
1、化学成分:SrTiO3;
2、等轴晶系
3光泽:亚金刚-金刚光泽;
8.合成红、蓝宝石的加工质量:
天然合成红、蓝宝石的加工质量通常较为精细,尤其是高质量的宝石,其台面通常垂直光轴,以显示最好的颜色。而合成红、蓝宝石加工质量通常较差,常见火痕,更不会精确定向加工。加上,合成梨晶通常因为应力作用会沿长轴方向裂开,其长轴方向与光轴方向夹角为60度,为了充分利用原料,其台面通常会平行长轴方向切磨(图2-6)。所以合成刚玉在台面通常都可见多色性,而天然的则不然
宝玉石鉴定与评价——合成宝石和优化处理宝玉石的鉴定
第8章合成宝石和优化处理宝玉石的鉴定8.1 合成宝玉石(synthesis gem and jade)的鉴定8.1.1 合成宝石技术(1)•从熔体中结晶(2)从溶液中结晶1. 从熔体中结晶:(1)维尔纳叶法(Verneuil process):(2)丘克拉斯基法(Czochralski method)。
(3)冷坩埚法。
(4)区域熔炼法。
2. 从溶液中结晶(1)熔剂法(2)水热法3.•合成欧泊(synthesis opal):该方法包括三个阶段,即:(1)氧化硅球的形成(2)沉淀(3)加压和粘接。
4. 合成玉石8.1.2 各种合成方法合成宝石的鉴别1. 合成刚玉(synthetic corundum)(1)维尔纳叶法合成的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主要鉴定特征:包裹体,生长线,另外比较容易鉴定的方法还有合成宝石在分光镜下不显任何特有的吸收谱线,荧光效应也可用作为鉴定特征。
(2)•熔剂合成的红蓝宝石的主要鉴定特征:包裹体的性质是最重要的鉴定特征。
(3)•水热法合成红宝石的主要鉴定特征:其主要鉴定特征是在短波紫外线下发出萤光的特征。
2. 合成尖晶石(synthnic spinel)合成尖晶石与天然尖晶石在化学组成上是不同,合成产品与天然产品在物理特征上的不同。
其他比较重要的鉴定特征还有异形气泡,弯曲生长线,不同的吸收光谱线,不同的萤光效应等。
3. 合成祖母绿(synthnic emerald)天然祖母绿所具有的三维条纹和常包裹有方解石、云母和阳起石晶体,这在上述两种方法合成的祖母绿中都不可能出现。
同时,熔剂法生产的合成祖母绿常常会有一些固体熔剂包体,呈为羽毛状,纱状或束状,就像飘动的窗纱。
另外有时还能找到铂或硅铍石的包体,水热法合成祖母绿也可能出现窗纱状包体,并且还可能出现钉状或针状的孔穴。
4. 其他合成宝石(1)合成欧泊:其鉴定特征是在放大后可见特征的皮状结构图形。
(2)合成绿松石:其鉴定特征为在20至50•倍放大镜下可以看到在浅色的基质中含有无数暗蓝色的微细球粒。
如何鉴别绿色天然蓝宝石与合成蓝宝石
如何鉴别绿色天然蓝宝石与合成蓝宝石蓝宝石是刚玉矿物中的一个类别,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和皇权与浪漫联系在一起,蓝色的是蓝宝石最常见的色调。
但是,蓝宝石实际包括很多颜色,黄色、紫色、橙色、紫罗兰色、绿色和一些中间色调。
天然绿色蓝宝石一般是通过将深蓝色的蓝宝石原石切割后获得,台面即可出现绿色或蓝绿色的颜色(二色性)。
蓝宝石也有黄绿色和灰绿色,但市场上这样的蓝宝石价值较低。
放大检查,紫外荧光检查或分光光谱分析可以区分绿色天然和合成蓝宝石。
合成绿色蓝宝石的很多特征与天然品很相似,折射率都是1.76-1.77,双折射率为0.008。
放大检查,紫外荧光检查和分光镜观察可以将他们区分开。
焰熔法合成刚玉在19世纪末期就已经出现。
放大检查焰熔法合成绿色蓝宝石会发现气泡;浸液中观察可以看到弧形生长纹。
天然绿色蓝宝石在紫外荧光下显惰性,但是焰熔法合成绿色蓝宝石在长波紫外光下会有弱橙色荧光,短波紫外光下有暗淡的褐红色荧光。
焰熔法合成绿色蓝宝石的可见光吸收光谱呈现特征的670-680nm吸收带(线),有时还有530n m线;天然绿色蓝宝石的吸收带分布在450,460,470nm。
这种光谱的差异主要是由于致色元素不同造成的:合成蓝宝石为钴致色;天然蓝宝石为铁钛致色。
</P< p>天然绿色蓝宝石的吸收光谱(棱镜,上;衍射光栅,下)呈现450,460,470nm吸收带。
水热法合成刚玉与焰熔法合成刚玉不同,生长纹是平直的或角状的,也会出现波状生长纹。
除了铁和钛以外,俄罗斯水热法合成绿色蓝宝石的致色元素主要是镍。
由镍致色的水热法合成绿色刚玉多色性与天然品不同。
天然绿色蓝宝石的多色性为平行c轴方向黄绿色,绿色或蓝绿色;垂直c轴方向为蓝绿色到蓝色。
由镍致色的水热法合成绿色蓝宝石平行于c轴方向为红橙色到黄橙色;垂直于c轴方向为蓝绿色到黄绿色。
多色性对比:天然绿色蓝宝石(左);水热法合成绿色蓝宝石(右)。
放大观察天然绿色蓝宝石中可见金红石丝状物沿三个方向分布,夹角为60°。
根据不同优化处理方法总结不同宝石的优化处理方法以及鉴别特征
根据不同优化处理方法总结不同宝石的优化处理方法以及鉴别特征宝石优化处理的概念天然宝石的优化处理(Enhacement and Treatment of Gemstone)是指除切磨和抛光以外,用于改善珠宝玉石的外观(颜色、净度或特殊现象)、耐久性或可用性的所有方法。
它是宝石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优化处理可进一步划分为优化(Enhancement)和处理(Treatment)两类。
优化是指“传统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使珠宝玉石潜在的美显示出来的优化处理方法”,如加热处理、漂白、浸无色油以及玉髓玛瑙的染色等。
市场上不予声明当做天然宝石出售。
处理是指“非传统的,尚不被人们接受的优化处理方法”,如染色处理、辐照处理、表面扩散处理等。
属于处理的宝石在市场出售时,必须声明其经过人工处理的真实性。
关于宝石的优化处理,特别是对色泽和透明度较差的天然宝石颜色的改变的研究,目前在国际上已成为了一个专门的学科。
二、优化处理的历史有一些改善宝石的处理方法尽管在古代就已经被人们认识了,如加热的方法使红玛瑙变红等等,但当时更多的是在偶然的机遇中发明的。
只有在今天,当人们弄清了固体物质包括无机质矿物(如金刚石、刚玉、黄玉、绿柱石、水晶等),有机质宝石(如珍珠、琥珀等)的固体物理性质和研究了宝石的致色机理之后,才是这个古老的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各式各样新的完善的宝石处理技术。
进入20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给优化处理宝石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新手段、新方法。
随着宝石学的成熟,使优化处理天然宝石以增加宝石价值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
人们的认识从宏观领域进入了微观领域,使以前偶然发现的优化处理宝石的方法,成为有目的的自觉行为,人们可以有意识的改变宝石的物理性质。
当前,世界上许多技术手段齐全的实验室都开展了天然宝石优化处理的研究。
目前,人们已经能将绿色的绿柱石改善成为天然色的海蓝宝石;物色的黄玉改善成为蓝色的黄玉;无色的金刚石改善位黄色、绿色、蓝色、粉红色等。
珠宝知识279:购买红宝石时,该如何区分天然红宝石与人造红宝石呢?
珠宝知识279:购买红宝石时,该如何区分天然红宝石与人造红宝石呢?展开全文对于真假宝石的区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识:1、如何鉴定红宝石的品种2、如何鉴定天然红宝石3、如何鉴定合成红宝石4、如何鉴定优化处理红宝石5、如何区分红宝石与它的仿制品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你们是没有足够的能力做到这些的,还是那句话,不要让自己的兴趣去挑战别人吃饭的本领,前段时间就有个网友,在网上学了好多珠宝知识,最后走在珠宝市场上被骗了。
在这里依然建议大家在选购的时候一定选择信得过的商家,并且在选购时一定要索要珠宝鉴定证书,对于彩色宝石来讲,国际证书主要包括古柏林、GRS、AIGS等,国内证书建议大家选择国检的彩色宝石分级证书。
既然提到了红宝石的真假区分,下面我们就从刚刚提到的五个方面为大家介绍第一,如何鉴定红宝石的品种其实对于红宝石品种的鉴别,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对于肉眼的鉴定来讲,主要还是通过宝石的光泽、颜色、透明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区分。
1、宝石的光泽在彩色宝石当中,红宝石(刚玉)的折射率属于相对比较高的,并且硬度为9,也是在系统宝石学中收录的宝石中仅次于钻石的宝石品种,因此当红宝石经过精细的抛光之后,具有非常明亮的玻璃光泽,这是一般的其他红色宝石中所没有的。
2、红宝石的颜色红宝石的颜色以红色为主,同时包括玫红色、深红色等颜色,由于红宝石是以Cr元素致色的,因此与其他红色宝石相比,颜色会更加的鲜艳一些,不过这也不一定,因为红宝石的颜色不仅仅与致色元素有关,还与宝石的结构特征密切相关,有些红宝石的颜色看起来非常浅,也有些红宝石的颜色看起来过浓,或者颜色偏离红色系,呈现粉红色。
3、红宝石的透明度高品质的红宝石是以高透明度为贵的,因此透明度也是红宝石分级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对于一些透明度较差的、裂隙较多红宝石,往往会切割成为弧形,另外,当红宝石具有特殊光学效应(如星光效应)也会切割成为弧形。
综合来讲,通过肉眼可以近似的鉴定红宝石,不过这些都是一些感官上的东西,很难用语言来进行描述,不过,在很多红色系的宝石当中,也容易造成混淆,例如红色的尖晶石经常会与红宝石相混淆。
宝石有天然的和人工的
宝石学天然和人工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石英结晶体矿物。
它的主要化学是二氧化硅,跟普通砂子是“同出娘胎”的一种物质。
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
水晶拥有多种美丽的颜色,紫色和绿色是由铁(Fe2+)离子致色,紫色也可由钛(Ti4+)所致,其他颜色由色心所致色,水晶中常含有砂状、碎片状针铁矿、赤铁矿、金红石、磁铁矿、石榴石、绿泥石等包裹体,发晶中则含有肉眼可见的似头发状的针状矿物的包裹体形成,含锰和铁者称紫水晶,含铁者( 呈金黄色或柠檬色)称黄水晶,含锰和钛呈玫瑰色者称蔷薇石英,烟色者称烟水晶,褐色者称茶晶,黑色透明者称为墨晶。
水晶属三方晶系,晶体呈棱柱状并带六边形锥,柱面有横纹,紫水晶中常有角状色带。
在自然界中,水晶常呈晶簇产出,造型美观。
水晶的摩氏硬度为7,性脆,比重2.65,无解理,贝壳状断口,也有好的平等脊的人字形断口。
紫水晶具有清楚的二色性,黄水晶和茶水晶具有弱的二色性。
带绿色的砂金水晶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发灰绿色荧光。
具有猫眼、虹彩和砂金效应。
天然水晶与人造水晶的区别1、内部杂质天然水晶经亿万年而形成,从最初一块很小的硅体,在经过若干年的时间内,不断的吸取周围的硅物质,慢慢的成长,在结晶的过程当中总会有其他的金属或者泥土物质甚至空气也被吸取到水晶体里面,所以真正的水晶里面会包含其它成分的杂质和一些绵体;而人造水晶纯度却很高,里面看不到任何金属物质以及杂质。
2、颜色天然水晶的颜色一般是比较多样化的,一块水晶里面会有许多种颜色,而且颜色是渐变的;而人造水晶的颜色都是单一的,有很强的人工加色的痕迹。
3、硬度。
天然水晶主要的成分是硅,它的硬度比较高,摩氏硬度为7(钻石是10磨氏),虽然人造水晶的主要成分也是硅,但是它里面还含有许多添加成分,比如铅,钙等,它的硬度只有6磨氏。
硬度最好的比较方法就是用天然水晶和人造水晶同时在一块普通玻璃上划一条直线,你可以看见,天然水晶可以在普通玻璃上划出痕迹,人造水晶确划不出痕迹来,因为人造水晶和普通玻璃的硬度是一样的。
珠宝知识283:宝石的微观世界(四):天然钻石、合成钻石与优化处理钻石的内含物特征
珠宝知识283:宝石的微观世界(四):天然钻石、合成钻石与优化处理钻石的内含物特征展开全文钻石作为宝石之王是最受欢迎的宝石材料之一,与祖母绿、蓝宝石和红宝石相类似,同样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合成或者通过优化处理的方式改善钻石的外观特征。
虽然许多钻石含有可以表明钻石产地的内含物,或者为优化处理方式提供鉴定证据,但许多宝石级的钻石并不具有这些诊断特征,因此需要进行先进的宝石学检测,以确定它们是否采于矿床、在实验室生长或优化处理。
例如,铬石榴石包裹体可以表明金刚石形成于橄榄岩环境,而绿辉石和蓝晶石则表明形成于榴辉岩环境;“闪光效应”是玻璃充填最典型的鉴定证据。
一、天然钻石钻石表面的蜥蜴皮构造是通过抛光作用形成的,它几乎平行于钻石的八面体面,而这个面是钻石硬度最大的结晶学方向。
视域0.72毫米。
钻石中这颗亮绿色的铬透辉石晶体包裹体表明寄主钻石为橄榄岩成因。
视域1.33毫米。
在这个多晶钻石中,不同结晶学方向上的交织状颗粒解理可以显示在这个刻面中。
视域2.88毫米。
钻石中的橄榄石包裹体在偏光显微镜下显示高级干涉色。
视域2.00毫米。
钻石中的钻石晶体包裹体经常几乎不可见,但是在偏光显微镜下可以很清楚将包裹体与寄主矿物区分开。
视域 1.36毫米。
这颗钻石的中心含有一个八面体状的云雾状包裹体,在紫外灯下显示强黄色荧光。
视域5.00毫米。
微分干涉显微图片显示沿着钻石晶体的立方体晶面上的正方形阶梯状溶蚀坑。
视域2.88毫米。
这颗负晶中含有一颗可以活动的钻石包裹体,这与部分溶解有关。
钻石包裹体呈现绿色,主要与寄主岩石中的放射性流体有关。
视域4.36毫米。
彩虹纹,在钻石中很少见到,与面状结构缺陷有关,导致可以观察到这种鲜活的颜色。
视域1.90毫米。
这些钛铁矿包裹体有时会被误认为是“碳点”,他们的鉴定特征是在他们较薄的边缘上显示棕橙色。
视域2.10毫米。
钻石中最罕见的包裹体之一——蓝宝石,显示钻石为榴辉岩成因,视域0.99毫米。
区分天然宝石和人造宝石
红宝石是珠宝中珍贵的品种之一。
红宝石颜色艳丽,在光源照耀下,能反射出美丽动人的六射星光,俗称六道线,这是红宝石的特殊晶体结构所致,是其特有的光学现象。
红宝石有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等状,颜色有水红、粉红、鸽血红、玫瑰红等色的深浅之别。
天然红宝石晶体为六棱体状,或六角形双锥体状,故其颜色的形状一般为蛛网似的同心六角形,经过切割加工后,也可能现出“∧”或“—”字形。
将宝石置于清水中,其上述的颜色形状便清晰地显现出来。
红宝石的比重为3.99~4.02,硬度为9。
颗粒较大、质地纯洁、无绵无绺的红宝石非常珍贵,十分罕见,就这一点讲,平常所见的颗粒较大的红宝石,一般是假的。
假红宝石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以低档的红颜色宝石冒充红宝石,如大红宝石、红碧玺、石榴子石等。
区别真假红宝石的方法是观察其颜色,红宝石之红为艳红,鲜艳夺目,大红宝石之红为深红,红碧玺之红为桃红,石榴子石之红为紫红色,而且,凡假红宝石均无红宝石特有的色形和光性。
第二种是人造红宝石。
人造红宝石在比重、硬度、颜色等方面与天然红宝石极为相似。
鉴别的方法是将宝石置于水中,天然宝石的色形为“∧”或“—”形或同心六边形,而人造红宝石色形为圆柱体,或同心圆形。
直观地判断,人造红宝石质地匀净,无天然杂质、色匀而正,常常颗粒较大,缺少自然感。
一:要证书这点就可以保证特别是CMA认证的机构出的证书。
权威性更大二:简单的方法,用火烤填充的有胶味天然红宝石根据级别不同,价格差距很大,现在淘宝上再售的天然红宝石级别一般是中等或者中等偏下,这是针对银镶类的,金镶类的一般都是中高档的,如果你买的首饰是在四百元左右或者以下,但是宝石的颜色,很透,很红,红的很均匀,一般就是假的,这个价位不可能买到这个级别的红宝石,再有一个就是坚定证书,天然的就是天然的,处理的不管用什么方法,证书上面都会标注出来的。
真伪珠宝色泽差别明显普通消费者怎样鉴别发布时间:2012-3-31 11:59:16珠宝在国际上是指钻石、珍珠、红蓝宝石、象牙等稀有、美丽、名贵的天然物质。
天然红宝石与人造红宝石的鉴别
天然红宝石与人造红宝石的鉴别
现在人工合成红宝石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人工合成红宝石的方法也很多,但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焰熔法,助熔剂法,水热法。
其中焰熔法红宝石较易鉴定,通过观察内部弧形生长纹和气泡而确定为合成红宝石,市面上特别是在旅游商店出售的颜色鲜红、颗粒较大的标有“红刚玉”、“刚玉”“鲁宾石”的雕件或饰品,实则就是此种人工合成的红宝石。
助熔剂法红宝石需要专业人员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其内部特征才能鉴定出来。
水热法红宝石合成环境仿照天然红宝石的生长环境,内部特征极象天然红宝石,一般仪器都很难将其区分,常需借助其它大型仪器,如x射线仪。
合成宝石大致有合成红宝石、合成尖晶石、合成红色碧玺、合成红锆石和含钴红玻璃等,要鉴别这些貌似红宝石并不困难,因为它们在各种物理性质上与真正的红宝石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
不同方法合成的红宝石有不同的包裹体,区别它们需在专业实验室进行或通过放大镜检查。
合成红宝石的共同特征是颜色鲜艳,且比较均匀,肉眼难以发现其中有包裹体,感觉内部非常干净。
而市场上大多数天然红宝石或多或少都明显存在所谓的“棉绺”,即沿一定方向(受晶体内部结构控制)分布的包体和内裂的组合,有时可见绢丝状包体。
对于难以发现明显包裹体的天然红宝石可以用长波紫外灯(普通便携式袖珍验钞机)与合成红宝石区别。
天然红宝石与合成红宝石在长波紫外灯下均发红色荧光,但合成红宝石的更亮、更艳。
-------------------------------。
水热法合成刚玉技术历史与发展
水热法合成刚玉技术历史与发展摘要:水热法合成刚玉宝石技术历史悠久、商业化程度高,其原理是将原料在溶液中溶解,通过迁移或反应达到过饱和从而析出结晶。
本文在讨论水热法合成刚玉宝石的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市场现状与学术界研究现状,对水热法合成刚玉宝石的发展提出一些猜想及建议。
关键词:水热法;发展历程;方法;鉴别长期以来,天然刚玉宝石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求与喜爱,近年来,消费者对合成刚玉宝石的接受度与认可度也有所提高。
水热法合成刚玉宝石是在模拟天然刚玉宝石的水热成矿环境下进行的,由于其生长工艺较为复杂,成本相对较高,该技术也经过了较为漫长的发展期,到目前为止,水热法合成刚玉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先进的刚玉宝石合成方法。
1 发展历程刚玉的合成历史相对其他宝石较为悠久,商业化程度也较高,刚玉宝石合成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其他宝石合成技术的发展。
1943年,劳本盖耶、韦茨首次通过水热法合成刚玉获得成功。
1976年,苏联科学家改进了水热法合成红宝石技术,使合成红宝石进入了商业化阶段。
1993年,泰罗斯宝石有限公司成立,主要进行水热法合成红宝石的生产。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研究人员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成功了水热法合成蓝宝石的工艺技术。
20世纪90年代,我国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开始展开了水热法合成刚玉晶体的研究,并于1999年成功生长红宝石晶体,之后又成功研究出了黄色蓝宝石、蓝色蓝宝石、无色蓝宝石等彩色蓝宝石的合成方法,产品质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20世纪末,我国合成红宝石的年产规模已达到了一百吨左右,主要用于钟表和珠宝行业。
进入21世纪后,合成刚玉宝石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飞跃,对合成宝石技术的投入也逐年增长,促进了水热法合成刚玉宝石技术的发展。
2 原理水热法是将原本在大气条件下不溶或难溶的物质溶解于高温高压的水溶液中,通过控制温差产生对流以形成过饱和状态,使溶解在溶液中的矿物质在种晶上析出,生长成较大的晶体。
通过加入不同的致色离子,得到不同颜色的刚玉晶体。
有色宝石学习题集
有色宝石学习题集一、填空1、刚玉矿物的宝石品种有( )( )两种。
2、因红、蓝宝石内含有丰富的( )包体,导致加工后出现星光效应。
3、世界上刚玉主要产出国有( )、( )、( )、( )等。
4、泰国红宝石的产地鉴定依据是其包裹体为( ),几乎不含金红石,无星光效应。
泰国红宝石流体包裹体形成的典型的( )图案,也是产地鉴定依据。
5、蓝宝石中的极品是( )地区的( )。
6、山东蓝宝石的( )比例过高,其颜色表现为过深的颜色。
7、刚玉宝石的优化处理方法有( )、( )、( )、( )、().8、焰熔法合成的蓝色蓝宝石在( )紫外灯下具有( )荧光。
9、理论上讲蓝宝石蓝区有( )nm、( )nm、( )nm三条吸收线,但产地不同,颜色不同,吸收谱也有所差异。
10、我国山东蓝宝石的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是( ),内部相对纯净,有少量( )( )。
11、斯里兰卡的一种名为(Geudas)的乳白色蓝宝石热处理后,可改变颜色呈( )。
12、祖母绿的化学成分是( ),其化学式为( ),是由杂质元素( )致色,为( )晶系,常见晶形有( )、( ),晶面常有( )。
13、达碧兹其主要成分是绿柱石,其黑色部分主要成分为( )和( )。
14、世界上主要的祖母绿产地有( )、( )、( )、( )和( )。
15、哥伦比亚最著名的两个矿区是( )和( ),祖母绿内的典型包体是( )、( )、( )、( )。
16、巴西祖母绿的典型包裹体是( )包体和( ),还可有( )。
17、祖母绿注油是为了( )及( ),注油祖母绿可用( )进行检查,其表现特点是( )。
18、外观上与海蓝宝石十分相近的宝石是( )。
19、祖母绿的特征吸收谱是红光区有( )吸收线,( )吸收带,蓝光区可见( )吸收线,紫区全吸收。
20、海蓝宝石的特征包体是( )、( )。
21、金绿宝石属于( )氧化物,化学式为( ),另有两个变种,分别是( )和( )。
22、黄色和黄绿色的金绿宝石具有( )nm的吸收窄带,它是因含( )所致。
宝石改善与人工合成
天然宝石的人工改善(Nature gemstone enhancement)指人们运用某种技术方法和工艺处理来改变宝石的颜色,提高宝石的净度、物理和化学稳定性,使天然宝石的外观得到改善,从而提高宝石美学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优化处理:指除切磨和抛光以外,用于改善珠宝玉石的外观(颜色、净度或特殊现象)、耐久性或可用性的所有方法。
光的颜色变化表达方法——牛顿光谱、CIE颜色系统颜色三要素:色相、饱和度(色度)、明度(亮度)近代科学颜色理论:晶体场理论、分子轨道理论、能带理论、结构缺陷理论优化:传统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使珠宝玉石潜在的美显示出来的优化处理方法。
如热处理红宝石、浸无色油祖母绿、玉髓玛瑙的染色处理等处理:非传统的、尚不被人们接受的优化处理方法。
如染色处理翡翠、辐照处理钻石、表面扩散处理蓝宝石等。
热处理:将宝石放置在可控气氛和温度的加热设备中,添加不同的化合物和涂填物、选择不同的温度范围、气氛条件、加热速率及恒温时间对宝石进行热处理,使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净度、光学效应等外观特征得到明显改善。
经热处理后,宝石的颜色相对稳定,它是一种将宝石的潜在美展示出来并为人们广泛接受的常见优化方法。
热处理技术的原理分为八类:1. 使宝石中致色元素改变而产生颜色的变化,如珍珠、象牙、珊瑚、琥珀等2.使宝石原有的色心被破坏而引起颜色的变化3.使宝石中的杂质扩散或改变存在状态而改变颜色4.使一些含水的宝石发生脱水作用而引起颜色的变化5.使某些宝石发生结晶构型的变化6.使某些宝石发生重组、再生和净化而达到优化的目的7.消除宝石中的包裹体,提高宝石的透明度和净度8.温度骤变可能引起珠宝玉石内部产生裂纹热处理刚玉的鉴别特征:1.颜色不均匀,原色带的颜色、清晰度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2.固态包裹体有不同程度变化3.流体包裹侵入新胀裂的裂隙中4.表面特征:表面产生一些凸凹不平的麻坑。
二次抛光出现双角棱、多面角棱。
5.吸收光谱和荧光特征:黄色和蓝色蓝宝石在台式分光镜下观察,缺失450nm吸收带,某些热处理的蓝色蓝宝石在短波紫外光下显示弱的淡绿色或淡蓝色荧光。
自然与人造珠宝的品质比较
自然与人造珠宝的品质比较一、引言自然与人造珠宝作为两种珠宝,一直是用户追逐的对象。
其中自然珠宝因为其天然的特质,受到了价格和收藏价值的高度关注。
而人造珠宝因为其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等优势,成为了广大消费者的首选。
那么,自然与人造珠宝的品质究竟有何不同呢?二、自然珠宝的品质1.颜色自然珠宝的颜色来自于天然产生,每一颗珠宝上的颜色都是不完全一样的。
这意味着自然产生的宝石的颜色是多样化的,其中许多颜色和纹理都是非常独特的。
2.纯度自然珠宝中的纯度通常是比人工珠宝高的。
这是因为自然产生的珠宝没有被任何人类活动或过程改变和影响,通常是得到修整,然后立即从地下被采出。
3.硬度自然珠宝因为它本身天然生成的基础,通常比人造珠宝更加坚硬耐用。
例如,自然钻石的硬度值是10,它在硬度值上是真正的顶尖。
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分解它,而人工钻石的硬度值往往只有8或9。
三、人造珠宝的品质1.生产控制人造珠宝可以通过人为控制来达到可控生产,这意味着人造珠宝能够保持相对一致的品质。
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包括生长、切割、打磨和定型等,都可以得到全面监控,从而保证了其品质的实现。
2.价格人造珠宝的价格通常要比自然珠宝便宜得多。
因为自然宝石的挖掘需要经过复杂过程和过于庞大的生产型供应链,从而造成了自然珠宝的高昂价格。
而人造珠宝则能够通过精准的生产控制和快速的生产周期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确保产品质量。
3.环保人造珠宝不需要破坏自然环境来进行生产,也无需采用那些疑似破坏环境的采矿和精炼过程。
这既保护了环境,又能为用户提供清洁、健康和环保的珠宝。
四、结论综上所述,自然和人造珠宝都有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要根据您的个人喜好和用途来选择。
自然珠宝是一种颜色、纯度和硬度方面首选,但价格昂贵;而人造珠宝则非常适合一般消费者,因其环保且便宜。
合成宝石特征
合成宝石特征当代由于合成技术的发展,几乎所有天然宝石都可在实验室里合成,而且彼此的特征愈来愈接近,甚至达到难以分辨的程度。
一、合成金刚石(钻石)宝石级合成金刚石主要采用高温高压法(HTHP)的BARS压力机生产,目前首饰用合成钻石的主要生产国有俄罗斯、乌克兰、美国等。
HTHP合成钻石其主要物理、化学性质与天然钻石类似。
(一)晶种触媒法合成金刚石特征1.晶形一般为立方体{100}与八面体{111}的聚形。
“BARS”法合成的钻石晶形上可有轻微的歪曲树枝状花纹,波状附生像及残晶薄片,温度过低时晶面的边缘常有突出而中心凹陷,温度过高时,整个晶体变圆。
显微镜下可见生长纹理及不同生长区的颜色差异。
2.合成钻石晶体一般呈浅黄色、橘黄色、褐色。
低温生长者色较浅,高温生长者色较深。
颜色明显依赖于所采用的触媒合金。
若触媒为Fe-Al合金时,所生晶体为无色,含B(硼)元素其色为蓝,含Ni(镍)元素其色褐黄。
颜色分布不均匀,可见沿八面体晶棱平行排列的色带。
3.内含物主要是触媒金属,孤立或成群的出现于晶体表面或沿内部生长区间边界定向分布,呈浑圆状、拉长状、点状或似针状。
净度以P、SI为主。
HTHP 合成钻石生长纹发育,其特征因生长区而异。
八面体生长区的生长纹平直,并可有褐红色针状包体(仅在阴极发光下可见);立方体生长区无生长纹,但可有黑十字包体;四角三八面生长区边缘发育有平直生长纹。
4.光性特征:常有很弱的异常双折射。
干涉色颜色变化不明显,不如天然钻石明显。
5.发光性:在紫外灯下、X射线和阴极射线下均呈规则的分区分带发光,不同生长区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且具有规则的几何图形。
6.吸收光谱:Ⅰb型者一般明显吸收,有时因生长过程中的冷却作用会造成658nm处的吸收;Ⅰb+Ⅰa型者在600-700nm处可见数条清晰的吸收线,而无天然钻石的415nm吸收线。
(见表2-5)(二)化学气相法合成金刚石薄膜(CVD合成钻石)1.物理性质:硬度、导热性、密度、弹性、透光性等物理性质接近或达到天然金刚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红宝石与优化合成红宝石的内含物区别摘要:详细介绍了天然、合成以及优化处理红宝石中常见的包裹体类型以及相似包裹体的区别特征,表明包裹体在区分天然、合成与优化处理宝石中提供了有力依据,也为今后在对它们进行区分鉴别提供有效信息。
1 背景介绍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对优质天然宝石供不应求的情况之下,人造合成宝石和优化处理宝石应运而生,并且不断发展创新。
它们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价格上,都占据了巨大的优势,引起珠宝市场上的广泛关注。
合成刚玉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人造宝石,使众多学者对其各种特征展开了不同深度和层面的研究。
红宝石是最早合成并进行商业化生产的宝石,尤其是在1902年法国科学家维尔纳叶利用焰熔法成功合成红宝石[1]之后,经过多年来技术不断地改进以及人们对刚玉生长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模拟红宝石不同的生长环境,合成出了质量优良的红宝石。
由于合成、优化的红宝石晶体在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等方面与所对应的天然红宝石基本相同,即两者具有相近的硬度、比重,相同的双折射率和折射率范围等。
常规的参数测定难以达到准确区分天然品与优化合成品的目的。
因此,从能够反映生长环境的包裹体着手,找到两者包裹体的特征及差异。
2 天然红宝石的矿床类型红宝石的矿床有原生矿床和次生矿床两种。
原生矿床主要为两种成因:1、岩浆岩型矿床,即在地幔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并随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矿床。
2、变质岩型矿床,即在区域变质或接触变质作用的条件下,由一水硬铝石等变质而来。
次生矿床主要是指经过风化、搬运等作用富集形成的矿床。
我国的红原生矿床主要为玄武岩型,次生矿床主要是砂矿。
3 天然红宝石中常见的包裹体及其特征根据1989年国际有色宝石协会(简称ICA)在曼谷召开的年会对红、蓝宝石提出的新的界定原则,以及我国2003年出台的《珠宝玉石鉴定》标准GB/T16553-2003,刚玉宝石可根据颜色划分为:1、红宝石,主要指具有红色色彩的刚玉宝石,如红色、橙红色、紫红色的刚玉宝石;2、蓝宝石,指除了红宝石以外的其他各色宝石,如蓝色、绿色、黄色、无色的刚玉宝石。
[2]3.1天然红宝石中常见的包裹体及特征天然红宝石中常可见丰富的固态包体、具有特殊形态的流体包体、气液两相包体以及一些生长特征等。
3.11固态包体红宝石中的固态包体种类较为丰富,其中以金红石针最为常见(如图一),根据它的晶体形态和排列方式,常可作为红宝石产地鉴别的依据,不仅如此当大量的金红石针按一定方向平行排列时,可出现星光效应。
除此外,红宝石内还可见呈不透明乳白色团块状的白云石、无色透明的方解石菱面体;浑圆状或八面体形的尖晶石包体;微黄色、具有六边形断面、六方柱完好或被溶蚀呈浑圆状的磷灰石包体;暗红色浑圆状的铁铝榴石包体;呈细小粒状的无色或略带褐色的锆石包体,其周围多伴有一圈盘状裂隙;黑色的六边形粒状磁黄铁矿包体等。
其中,含有的丰富的灰白色、细针状水铝矿以及几乎缺失的金红石包体为泰国的红宝石提供了产地鉴定依据。
而目前仅有越南产出红宝石被发现含有呈橘黄色的三水铝石[2]。
图一红宝石中的金红石针3.12流体包体红宝石具有形态丰富的流体包体,它们大多分布在晶体缺陷中,可聚集呈指纹状、羽状、圆盘状,也可表现出大致的定向性,集体呈现出清晰的梳状、网状。
其中,以泰国和斯里兰卡的红宝石最具代表性。
它们通常由单相或多相流体,或流体与熔体共存组成。
流体包体的形态有时也可作为红宝石产地鉴定的依据。
此外,红宝石还可发育有个体粗大分散或成串出现的负晶,它的内部常被液体或气液两相流体所充填,有时也可为空晶。
3.13其他特征红宝石属于三方晶系,具六方桶状晶形,可见平直的色带或夹角为120°的角状色带。
天然的红宝石具有菱面体裂理,有时会沿裂理面充填黄色铁锰质的氧化物。
除此以外,天然红宝石可发育一组到三组的聚片双晶,其中缅甸抹谷红宝石中发育的一组聚片双晶可表现出“百叶窗”式的图案,泰国红宝石则常出现两组以上的聚片双晶,缅甸的另一个新矿区孟速矿区所产的红宝石则常可见两到三组聚片双晶,且双晶边缘常伴有细针状的水铝矿。
与此同时,中低档天然红宝石常具有愈合裂隙或次生开放裂隙,其内部常被气、液包体充填,或被黄色或棕色的铁质物质充填或浸染。
4 合成红宝石中常见的包裹体及其特征目前市面上可见的合成红宝石的方法有:焰熔法、助熔剂法、水热法、晶体提拉法以及区域熔炼法。
其中晶体提拉法和区域熔炼法由于生产成本、生产速率以及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在市场化生产中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目前,焰熔法因其生产成本低、生产速度快而作为市场上合成红宝石最为主要的方法,其次为助熔剂法和水热法。
(在此不对合成星光红宝石进行讨论)4.1焰熔法合成红宝石的包裹体及其特征焰熔法合成红宝石是一种生产工艺较为简单、生产速度快(通常几小时可产出20g以上的完好梨晶)、成本较低的合成宝石。
它也是市场上合成宝石常用的一种方法。
焰熔法合成红宝石在内含物方面与天然红宝石区分主要有以下几点:4.11气泡气泡是焰熔法合成红宝石的一个重要特征。
气泡通常呈较小的球状、椭球状,有时可呈管状、蝌蚪状异形气泡,它可单个出现或聚集在一起呈云雾状、带状(如图二)。
4.12弯曲生长纹弧形的生长线是焰熔法合成红宝石与天然红宝石区别的又一重要依据[3](如图三)。
它是在焰熔法合成过程中形成的生长纹,纹路间存在有微弱的颜色色调差异,当沿生长线聚集有细小气泡或残留添加剂时,其弯曲特征更显明显。
但随着合成技术的提高,生长纹的弯曲特征变得不明显。
4.13未熔粉末在合成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没有完全熔融的原料粉末附着于生长的晶体上,随晶体生长被包裹于内部。
由于反应的原料粉末粒度较小,因此很难将未熔粉末包体准确的与其内细小的气泡准确区分开。
4.14火痕由于合成红宝石价格低廉,加工中常由于高速抛光造成表面产生雁形状排列的细小裂纹,即为火痕(如图四)。
图二焰熔法合成红宝石的气泡云图三焰熔法合成红宝石的弯曲生长线图四合成红宝石中的火痕目前,已出现经过再次热处理的焰熔法合成红宝石,这种宝石由于经过再次加热、冷却,其生长线的轮廓会变粗变模糊,更难观察出来。
与此同时,还可能由于加热后投入有机溶剂中而形成似指纹状的包体。
因此,在区分焰熔法合成红宝石和天然红宝石的时候应该小心谨慎,综合各种测试结果进行判断,得出结论。
4.2助熔剂法合成红宝石的包裹体及其特征助熔剂法合成的红宝石与天然红宝石十分相似。
在常规宝石鉴定中,虽然内部特征可作为两者区分的重要手段,但是助熔剂法合成的红宝石也同样可具有平直的生长纹和指纹状包体,因此,需要结合其他内部特征及其他测试进行判断、鉴定。
4.21铂金片助熔剂法合成的红宝石是在铂坩埚中生长形成的,因此,可在该方法合成的红宝石中看见呈三角形、六边形以及不规则多边形的铂金片包体。
在反射光下,铂金片包体为钢灰色,具有金属光泽。
透射光下,铂金片不透明,呈现暗灰或黑色,转动宝石观察,可见包体颜色变亮、光泽增强。
铂金片的出现常作为合成红宝石的有力依据(如图五)。
4.22助熔剂残余助熔剂残余是助熔剂法合成红宝石的最主要固态包体(如图六),它具有特定的颜色和一些特殊的形态。
助熔剂残余绝大部分在透射光下是不透明的,可显示灰黑、棕褐甚至是黑色,在反射光下,则呈现浅黄色、橙红色,且具有一定的金属光泽。
助熔剂包体可呈单个管状包体也可聚集呈栅栏状,还可见微小助熔剂包体呈雨点状、网格状、彗星状面纱状等形态聚集。
偶尔的,由于该方法合成红宝石中的熔滴未脱玻化前呈均一的玻璃态,在急速冷却条件下,热胀冷缩,可在熔滴中心形成一个空洞,空洞边缘为收缩后的固态,有时可在可在空洞边缘结晶出助熔剂的晶芽,呈马赛克结构[2]。
4.23色带、生长带助熔剂法合成红宝石中可见直线状、角状生长环带,使之难以与天然红宝石生长带进行区分。
但两者相比较而言,天然品无弯曲色带,且色带较宽、不规则,而此方法合成的红宝石色带通常较窄,有时可呈弯曲状。
除此以外,该方法合成红宝石还会出现不均匀色块,或搅动状的颜色分布现象。
4.24双晶助熔剂法合成的红宝石中,常仅有一组沿菱形六面体方向发育的双晶纹,且很少贯穿整个宝石。
这可以成为与大多天然红宝石区分的有力证据。
图五助熔剂合成红宝石中的助熔剂残余和铂金属片图六助熔剂合成红宝石中的助熔剂残余4.3水热法合成红宝石的包裹体及其特征水热法合成技术是模拟一种更接近天然宝石在热液环境中生长的技术,它能够合成出于天然红宝石极为相近的红宝石。
但是由于早期合成红宝石的生产制造成本过高,使之没能得到商业化的生产。
直至1992年原苏联Tairus公司的Alexan成功将水热法合成红宝石达到商业化生产。
但是现今,用此方法合成红宝石仍然受到结晶速度慢、生长周期长、成本高的制约。
4.31种晶片种晶片是水热法合成红宝石的典型内部特征。
种晶片与生长出来的红宝石两者的包体可存在明显差异,在两者结合面上,还可出现包体截断的现象。
此外,在桂林水热法合成红宝石中,可以见到在种晶片两侧还可发育不规则晶芽或雾状气泡。
有时候,还可发现在种晶面上或其附近有独立存在或呈段旭壮分布的尘埃状包体,它们连成网状,称为“面包渣状包体”,据专家推测,其可能为气液两相包体。
[4]但是通常,水热法合成的红宝石在切磨过程中常将种晶片切除,因此,为其与天然红宝石区分造成一定难度。
4.32金属包体与钉状包体由于水热法合成红宝石的生长环境,导致在其内部可分散或局部聚集有金属包体。
这些金属包体多为三角形、四边形等多边形的形状,且在透射光下不透明,在反射光下具有金属光泽。
“钉状”包体为水热法合成红宝石的特征流体包体,较大的钉状包体中心可充填有深色液态物质,细小的钉状包体则可呈细针状密集定向的排列。
4.33生长纹水热法合成红宝石普遍具有明显的、颜色深浅不一的生长纹。
可呈现锯齿状、水波纹状。
由于不同晶面的生长速度不同,因此在快速生长过程中,还可形成交织成网状的生长纹或呈三角形色带。
桂林水热法合成红宝石,除了其具有的典型的“面包渣状包体”,还因其种晶片常相对较薄,致使在加工成品过程中无法切除而存在于成品宝石内部。
这种新的水热法合成红宝石,由于没有采用Tairus合成红包石种晶{1211}的定向[5],而采用了另一种结晶学方向作为生长面[6],使生长出的晶体更为纯净,生长纹和内含物明显减少。
5 优化处理红宝石的包裹体及其特征优化处理是指在宝石原本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处理手段,改善和提高它的外观美丽程度,以此来提高它的商业价值。
在此处,仅对红宝石中两种最常见的优化处理方法产生的包裹体及特征进行介绍,即:热处理红宝石和充填处理红宝石。
5.1热处理红宝石的包裹体及特征热处理红宝石通常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的条件下,一定气氛的环境中,不添加或加入一些物质或溶剂进行反应,以达到改善或改变原先红宝石的颜色,或者隐藏某些合成手段所留下的明显痕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