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的地基处理知识
河流工程中的堤坝基础地基处理技术
![河流工程中的堤坝基础地基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28ba78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5.png)
河流工程中的堤坝基础地基处理技术河流工程是人类利用河流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工程项目,其中堤坝的基础地基处理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堤坝的基础地基处理技术是指采取一系列的工程措施,以改良河流工程的地基条件,增强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河流工程中堤坝基础地基处理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原理堤坝的基础地基处理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地基的物理性质,以提高其持载能力和稳定性。
具体而言,它涉及到地基土壤的改良、加固和加重等方面。
首先是地基土壤的改良。
地基土壤的改良可以通过土壤固化、土壤疏松和排水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在软弱土壤中可以采用填筑砂土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在边坡陡峭的地区,可以采用岩石爆破和钢筋混凝土加固等手段来加强地基的稳定性。
其次是地基土壤的加固。
地基土壤的加固是通过改变土壤的组织结构来提高其抗压、抗剪和抗滑等性能。
加固方法包括加固土工格栅、添加增强材料和注浆加固等。
例如,在堤坝工程中,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桩来加固地基,增加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最后是地基土壤的加重。
地基土壤的加重可以通过填筑碎石、混凝土和钢筋等方式来实现。
一方面,填筑的重力可以增加地基土壤的抗浮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填筑的物理状态可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例如,在水稳碎石路面的施工中,可以采用压实机具对碎石进行加固,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
二、方法堤坝的基础地基处理技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的地基条件和工程需求,可以选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
首先是土壤改良方法。
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动态压密法、绞吮法和冻结法等。
动态压密法是指利用振动机具对地基土壤进行震实处理,降低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其密实性。
绞吮法是指利用绞车和吸料管对地基土壤进行剪切、加固和固化。
冻结法是指通过注入低温冷冻剂,使地基土壤形成结冰体,增加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其次是土工格栅加固方法。
土工格栅加固是指采用土工格栅材料,将其嵌入到地基土壤中,起到加固、分散荷载和排水等作用。
大坝基础处理施工方案
![大坝基础处理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689db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e.png)
大坝基础处理施工方案一、背景介绍大坝是用来拦截、堆积水流的建筑物,它起到了保护河道、调节水流、发电等重要作用。
然而,在大坝的建设过程中,其基础处理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大坝基础处理施工方案旨在确保大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便为人们提供可靠的水资源和水力能源。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1. 基础调查: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基础调查,包括地质勘测、地下水位、土层结构等信息的获取和分析。
基于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确定基坑开挖的深度和范围,以及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水泥、砂石、钢筋等。
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做好仓储和保养工作,以便随时使用。
三、基础处理方案1. 基坑开挖:根据前期基础调查的结果,合理确定基坑的深度和范围。
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基坑的坡度和纵横断面的规划,以确保施工的平稳进行。
当遇到含水层时,需采取排水措施,以防止基坑内积水影响施工进度。
2.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确保大坝坚固稳定的重要环节。
根据基础调查结果,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加固地基,如灌浆、钻孔灌注桩、振冲桩等。
通过这些处理措施,可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抗滑性。
3. 基础防护:为了防止基础受到侵蚀和破坏,需在基础处理的基础上进行防护工作。
可采用防渗堤、帷幕灌浆等方式来降低水流对基础的冲刷。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基础防护设施,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4. 沉降监测:在大坝基础处理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沉降监测,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基础沉降问题。
沉降监测应采用专业设备,记录并分析监测数据,确保大坝基础的稳定性。
四、施工安全措施1. 安全培训:施工前,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操作培训,了解施工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同时,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 施工现场管理:建立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合理划分施工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并配备专人负责现场安全和协调工作。
3. 施工现场巡视: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并记录巡视情况。
大坝的地基处理知识
![大坝的地基处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8a5334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b.png)
大坝的地基处理知识大坝的地基处理知识天然基岩都有风化层、节理、裂隙、断层破碎带及软弱夹层等方面的缺陷,因此必须进行处理。
重力坝失事有40%是因为地基问题造成的。
地基处理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防渗,二是提高基岩强度。
一、坝基的开挖与清理(一)目的:使坝体坐落在稳定坚固的地基上。
(二)规范规定:1.>70m的高坝,必须建在新鲜、微风化或弱风化的岩石上; 2.30—70m 的中坝,必须建在微风化或弱风化的岩石上。
(三)同一工程中,两岸较高部位的坝段,可比河床段适当放宽。
二、坝基的固结灌浆(一)目的:提高基岩的强度和整体性,降低地基的透水性。
(二)固结灌浆设计内容:1.决定灌浆范围:高坝或岩基裂隙发育,全坝基灌浆。
一般情况下在坝踵坝趾处灌浆(为什么?)。
2.灌浆孔的深度:一般5—8m;帷幕上游区8—15m。
3.灌浆孔的间距:孔距、排距 3—6m。
4.灌浆孔的排列形式:平面上作梅花形或方格形。
5.灌浆孔的钻孔方向:与主要裂隙面正交。
6.灌浆的压力:在不扰动基岩的前提下尽量大。
无混凝土盖重时为0.2—0.4MPa有混凝土盖重时为0.4—0.7MPa三、帷幕灌浆(一)坝基防渗处理目的是:减少坝基及绕坝渗漏;防止较大渗流对坝基产生渗透破坏;减小作用在坝基底面上的扬压力,提高坝体的抗滑稳定性。
(二)坝基防渗处理方法:降低渗水压力,防止坝基内产生机械或化学管涌,减小坝基渗透水量。
(三)灌浆材料:水泥浆、化学灌浆(四)防渗帷幕的深度:根据水头大小,透水层的深度和降低坝基渗透压力的要求来确定。
1.当坝基下相对隔水层且较浅时,其应伸入到隔水岩层内3m~5m;一般情况下,帷幕深度常为0.3~0.7倍水头。
(五)帷幕的布置:防渗帷幕灌浆孔的排数、排距及孔距,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作用水头及灌浆试验资料确定。
1.坝高在100m以下时,可布置一排。
对地质条件较差,岩体裂隙发育或可能发生渗透变形的地段可采用两排,但坝高在50m以下时,仍可采用一排。
重力坝地基处理措施
![重力坝地基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8a5c8a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a.png)
重力坝地基处理措施1. 引言重力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结构,广泛应用于水电站、灌溉系统等场景中。
地基处理是重力坝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坝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关键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重力坝地基处理措施,包括土体改良、加固措施和渗流控制等方面。
2. 土体改良2.1 深挖与回填深挖与回填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在建设重力坝前,可以通过深挖地基的方式去除不稳定的土层或者杂质。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土体进行回填,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2 压实与加固在重力坝地基处理中,土体的压实与加固也是常用的方法。
通过采用机械振动、碾压、喷浆灌注等工艺,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抗剪强度。
例如,可以采用动力压实法,通过振动器在土层中施加振动力,改善土体的颗粒排列,增加土体的密实度。
2.3 土体改进剂的使用土体改进剂是一种常用的土体改良措施,它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常见的土体改进剂包括石灰、水泥、粉煤灰等。
这些物质可以与土壤混合,通过化学反应或者填充效应,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3. 加固措施3.1 锚杆加固锚杆加固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加固措施。
通过将钢筋混凝土锚杆嵌入地基中,可以提供额外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切能力。
锚杆通常安装在地基的边坡处,以增加坝体与基岩间的附着力。
3.2 预压加固预压加固也是一种有效的加固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施加预压力,可以改变地基的应力分布,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预压加固常用于较软的土壤地基,通过增加地基的有效应力,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3.3 土钉加固土钉加固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
通过钢筋混凝土土钉固定地基,可以增加土体的抗拉强度和承载能力。
土钉通常安装在地基的边坡处,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4. 渗流控制4.1 减小渗流流速渗流控制是重力坝地基处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过大的渗流流速会对坝体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为了控制渗流流速,可以采取减小渗流路径、加密土体颗粒排列等措施,限制渗流液体的流动性。
土石坝的地基处理
![土石坝的地基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9289dfe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5.png)
2.混凝土防渗墙
(一)垂直防渗设施
(3) 造孔方法
①钻劈法(主孔钻进、副孔劈打)
用冲击钻机钻凿主孔和劈打副孔形成槽孔
适用于砂卵石或含大颗粒覆盖层中成槽。
冲击钻
三、造孔施工
出渣
三、造孔施工
2.混凝土防渗墙
(一)垂直防渗设施
(3) 造孔方法
②钻抓法(主孔钻进、副孔抓去)
用冲击或回转钻机先钻主孔,然后用抓斗
(四)细砂和软粘土坝基处理 1.细砂等易液化地基处理 对判定可能液化的土层,尽可能挖除。 挖除困难或很经济时,可人工加密。 浅层可进行表面振动加密。 深层土宜采用振冲、强夯等方法加密。
2.软粘土坝基处理 不宜作坝基,处理后可建低坝。 处理措施: 挖除、打砂井、振冲置换、调整施工速率。
浙江胡陈港堆石坝(排水垫层+镇压台)
(三)下游排水减压设施 当用铺盖防渗时,可能引起坝下游渗透变 形或沼泽化时,宜设置坝基排水设施 1.坝基水平排水垫层 形式:水平褥垫式排水、坝底反滤排水暗沟 和排水明沟
(三)下游排水减压设施 当用铺盖防渗时,可能引起坝下游渗透变 形或沼泽化时,宜设置坝基排水设施 1.坝基水平排水垫层 形式:水平褥垫式排水、坝底反滤排水暗沟 和排水明沟
(三)下游排水减压设施
当用铺盖防渗时,可能引起坝下游渗透变
形或沼泽化时,宜设置坝基排水设施
1.坝基水平排水垫层
形式:水平褥垫式排水、坝底反滤排水暗沟
0.6 0.2
和排水明沟
1.0 0.3
干砌石厚30cm 碎石厚25cm
粗砂厚25cm
1:2.0
1.0 1:1.5
1:1.5 粉质粘土
20.0
砂砾石层
1.35
第六节 土石坝的地基处理
第七节 土石坝的地基处理(最全)word资料
![第七节 土石坝的地基处理(最全)word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725129ff46527d3250ce0b1.png)
第七节土石坝的地基处理地基处理1、目的(1)渗流控制(2)稳定控制(3)变形控制2、常见地基(1)岩基或浅覆盖地基(2)砂砾石地基(3)细砂或有淤泥地基(4)粘土或黄土地基3、砂砾石地基处理砂砾石地基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抗剪能力和承载能力,压缩变形小,抗渗性能差,因此对这类地基的处理以渗流控制为主。
(1)垂直防渗:粘土截水槽、砼防渗墙,灌浆帷幕;(2)水平防渗:铺盖;(3)下游设排水减压设施。
*当砂砾石透水层深度不大时(10~15米以内), 采用水平铺盖加截水槽的措施.图6-20 粘土截水墙图6-21 粘土截水墙与不透水土层的连接*当砂砾石透水层较深时(>10~15米), 采用水平铺盖加混凝土防渗墙的措施.图6-22 混凝土防渗墙*当砂砾石透水层很深时, 采用水平铺盖加灌浆帷幕的措施.图6-23 排水减压设置图6-24 减压井布置图6-25 用盖重提高地基的抗渗稳定性晴翠园210#别墅改造、扩建工程地基抗液化处理建议性方案工程公司施工方案审批表施工方案会签表目录1.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 (3)2.1工程概述: (3)2.2地基处理概况: (4)3.工程地质条件及设计要求: (4)4. 地震液化产生的条件: (5)5.抗液化处理的施工条件: (5)6.其他方案选择: (6)6.1级配砂石: (6)6.2 灰土: (6)6.3 施工 (6)6.4 质量检验 (8)6.5.方案确定: (8)晴翠园210#别墅改造、扩建工程地基抗液化处理方案1.编制依据该项工程结构设计对地基处理要求工程现场及周围环境情况的踏勘数据、调查获得的数据和资料。
设计单位提供(勘察)的水文、地质资料。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J 220-200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温榆河畔,工程坐落晴翠园内,建设内容为在原来建筑南侧加建,同时对已建建筑进行局部拆除、改造工程。
大坝基础灌浆
![大坝基础灌浆](https://img.taocdn.com/s3/m/f3850507af1ffc4fff47ac2c.png)
大坝基础灌浆一、当开始修建大坝时,首先应做好坝基基础处理工作,坝基基础处理包括以下内容:1、基础防渗墙:(包括砼心墙、粘土心墙、沥青心墙、黄土心墙)。
2、帷幕灌浆:用浆液灌入岩体或土层的裂隙、孔隙、形成连续的阻水幕,起到防渗的作用;解决大坝地下渗漏、坝间渗漏、绕坝渗漏。
3、固结灌浆:用浆液灌入岩体裂隙或破碎带,以提高岩体的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为主要目的浆液灌浆。
4、接缝灌浆:通过埋设管路或其他方式,将浆液灌入砼坝块之间预设的接缝缝面,增强坝体的整体性,改善传力条件的灌浆。
5、接触灌浆:用浆液灌入砼与基岩,钢板或其他材料之间的裂隙,增强接触面结合能力的灌浆。
6:回填灌浆:用浆液充填砼结构物施工留下的空穴、空洞、或地下空腔,增强结构物或地基的密实性的灌浆。
(称填充灌浆)二、大坝灌浆的作用就在于通过采用灌浆技术处理坝基岩石或砂砾石层,使之满足筑坝工程的需要,确保大坝地基稳定。
安全,水库正常运行,发挥应有效益。
三、大坝坝基灌浆的分类:1、按照大坝坝基岩类构成,可分为岩石灌浆和砂砾石层灌浆。
2、按灌浆作用,可分为帷幕灌浆、固结灌浆、接触灌浆和回填灌浆。
3、按照灌浆材料,可分为水泥灌浆,水泥砂浆灌浆、水泥粘土灌浆以及化学灌浆。
4:、按照灌浆压力可分为高压灌浆(3Mpa以上)、中压灌浆(0.5-3Mpa)、低压灌浆(0.5Mpa以下)。
5、按照灌浆机理:可分为渗入性及张裂式灌浆。
四、大坝坝基灌浆的特点1、是隐蔽性工程:灌入的浆液在坝基中充填的情况,无法直接评定,施工质量难于直观判断,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资料整理与分析工作;前提是要求原始记录必须填写准确、详细、清楚,并应配备有专职的资料整理员。
2、灌浆工程设计由于未知因素较多如各地地质条件多不相同,在设计以前,先在工地进行灌浆试验,以灌浆试验所得的成果结合已取得的地质、勘探、压水和其他各项试验等有关资料作为进行坝基灌浆设计和编写施工技术要求的主要参考资料、五、对花崖水库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回填灌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要求:一、大坝坝基帷幕灌浆质量控制,各项施工准备就绪后开始钻孔:1、钻孔方法:帷幕灌浆的钻孔是实现帷幕灌浆的先头条件,只有通过特设的钻孔,才能进行帷幕灌浆。
大坝基础灌浆讲解
![大坝基础灌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e1982dd25c52cc58ad6be1d.png)
大坝基础灌浆一、当开始修建大坝时,首先应做好坝基基础处理工作,坝基基础处理包括以下内容:1、基础防渗墙:(包括砼心墙、粘土心墙、沥青心墙、黄土心墙)。
2、帷幕灌浆:用浆液灌入岩体或土层的裂隙、孔隙、形成连续的阻水幕,起到防渗的作用;解决大坝地下渗漏、坝间渗漏、绕坝渗漏。
3、固结灌浆:用浆液灌入岩体裂隙或破碎带,以提高岩体的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为主要目的浆液灌浆。
4、接缝灌浆:通过埋设管路或其他方式,将浆液灌入砼坝块之间预设的接缝缝面,增强坝体的整体性,改善传力条件的灌浆。
5、接触灌浆:用浆液灌入砼与基岩,钢板或其他材料之间的裂隙,增强接触面结合能力的灌浆。
6:回填灌浆:用浆液充填砼结构物施工留下的空穴、空洞、或地下空腔,增强结构物或地基的密实性的灌浆。
(称填充灌浆)二、大坝灌浆的作用就在于通过采用灌浆技术处理坝基岩石或砂砾石层,使之满足筑坝工程的需要,确保大坝地基稳定。
安全,水库正常运行,发挥应有效益。
三、大坝坝基灌浆的分类:1、按照大坝坝基岩类构成,可分为岩石灌浆和砂砾石层灌浆。
2、按灌浆作用,可分为帷幕灌浆、固结灌浆、接触灌浆和回填灌浆。
3、按照灌浆材料,可分为水泥灌浆,水泥砂浆灌浆、水泥粘土灌浆以及化学灌浆。
4:、按照灌浆压力可分为高压灌浆(3Mpa以上)、中压灌浆(0.5-3Mpa)、低压灌浆(0.5Mpa以下)。
5、按照灌浆机理:可分为渗入性及张裂式灌浆。
四、大坝坝基灌浆的特点1、是隐蔽性工程:灌入的浆液在坝基中充填的情况,无法直接评定,施工质量难于直观判断,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资料整理与分析工作;前提是要求原始记录必须填写准确、详细、清楚,并应配备有专职的资料整理员。
2、灌浆工程设计由于未知因素较多如各地地质条件多不相同,在设计以前,先在工地进行灌浆试验,以灌浆试验所得的成果结合已取得的地质、勘探、压水和其他各项试验等有关资料作为进行坝基灌浆设计和编写施工技术要求的主要参考资料、五、对花崖水库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回填灌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要求:一、大坝坝基帷幕灌浆质量控制,各项施工准备就绪后开始钻孔:1、钻孔方法:帷幕灌浆的钻孔是实现帷幕灌浆的先头条件,只有通过特设的钻孔,才能进行帷幕灌浆。
土石坝的地基处理
![土石坝的地基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21977a17a32d7375a41780dd.png)
一、土石坝的地基处理1、砂卵石地基的处理砂卵石地基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抗剪能力和承载 能力,压缩变形小,抗渗性能差,因此对这类地 基的处理以渗流控制为主。
原则:前堵后排。
处理措施:v垂直防渗:粘土(混凝土)截水槽、砼防渗 墙,灌浆帷幕,高压喷射灌浆;v水平防渗:铺盖;v下游设排水减压设施。
v覆盖层深度不大,一般在10~15m以内。
v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防渗效果好。
应用广,如官厅 坝、清河坝等。
(1)粘性土截水槽v当砂砾石透水层较深时(>30米),采用粘土截水墙不 经济。
v施工快,材料省,防渗效果好。
应用广泛,如碧口 坝、毛家村坝等(2)混凝土防渗墙(3)帷幕灌浆v当透水层很厚时,用粘土截水墙或混凝土防渗墙有 困难,不经济。
v帷幕灌浆施工期长,效果不如防渗墙。
应用较广, 如罗贡坝,谢尔庞桑坝。
v世界最深的帷幕灌浆:埃及,阿斯旺心墙坝,高 111m,帷幕深174m。
v由心墙、斜墙等防渗体或均质坝体向上游水平延伸而 成。
v世界最长的铺盖:巴基斯坦,塔培拉坝,高147m,铺 盖长2347m,厚1.5~10m(4)水平防渗铺盖(5)排水减压等其他措施v相对不透水层——排水沟、减压井2、软土地基处理(1)淤泥质地基处理v层薄,能短时间固结——不挖v范围不大、埋藏较浅——全部挖除v范围广、埋藏深——预压,设砂井排水固结v反压法——坝趾处堆放土石料,以限制淤泥等软土层 外挤(2) 细砂地基处理v主要是防止振动液化破坏。
v浅层:清除v较厚:上下游截水墙或板桩封闭v很厚:坝趾附近设砂井,降低水头;振冲法加固v官厅坝——2~4m厚的细砂层,用振冲法加固处理后, 相对密度从0.53增大到0.85,效果好,施工快(3)软粘土及黄土地基(a) 软粘土地基v较薄:清除v较厚:坝基设排水井,加速固结(b)黄土地基v湿陷性大,可预先浸水湿陷;表层挖除换土、压实;夯实,破坏其天然结构,使之密实二、土石坝与坝基、岸坡及其他建筑物的连接土石坝与坝基、岸坡及其他建筑物的接触面容易形成 集中渗流,造成渗透破坏。
重力坝的地基处理
![重力坝的地基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004bd71336c1eb91a375daf.png)
坝体
3.灌浆孔方向:应根据主要裂隙产状结合施工条件确定, 应尽可能与主要裂隙面正交,倾角不能太大。 4.灌浆压力:在不抬动地基岩石和盖重混凝土的原则下, 宜尽量提高。 无混凝土盖重时为0.2 ~ 0.4MPa。 有混凝土盖重时为0.4 ~ 0.7MPa。
三、帷幕灌浆
在靠近上游坝基布设一排或几排深钻孔,利用高压灌浆 充填基岩内的裂隙和孔隙等渗水通道,在基岩中形成一道相 对密实的阻水帷幕。 1、目的:降低坝底渗流压力,防止坝基内产生机械或化学 管涌,减少坝基渗流量。 2 、灌浆材料:最常用的是水泥浆、有时也采用化学灌浆 (灌浆快,抗渗性强,但价格贵且污染地下水)。 3、位置:布置于靠近上游面坝轴线附近。 4、范围:自河床向两岸延伸,至最高水位线与原地下水位 线交点处。 5、孔距:1.5m~4m 。
t(
1 1 ) H , 且t 2m 20 10
次孔,1-2排,为主孔 (1/2-2/3) 主孔,一排,深(0.3-0.7)H,入 隔水层3-5m,孔距1.5-3m
4、排水孔幕在混凝土坝体内的部分要预埋钢管,待防渗帷幕
灌浆后钻孔。
5、排水途径
渗水 排水孔幕 排水沟 集水井 下游
6、对于尾水位较高的坝,可在主排水幕下游坝基面上设置由 纵、横向廊道组成的辅助排水系统,采取抽排措施。主排水 幕可设1排,辅助排水幕视坝高可设1~3排,布置在纵向排水
6、钻孔方向:一般为铅直,必要时向上游倾斜不大于10°。 7、防渗帷幕的深度:当地基内的透水层厚度不大时,帷幕 可穿过透水层深入相对隔水层到3~5m。通常采用坝高的 0.3~0.7倍。 8、排距:宜比孔距略小。 9、岩体相对隔水层的透水率q:坝高在100m以上,q在1~ 3Lu;坝高在100m~50m之间, q在3~5Lu;坝高在50m以下, q=5Lu。 (注:相对不透水层:单位透水率< 0.01升/分钟米;单位 透水率 :压水试验时,一米长的钻孔在 1kg/c㎡压力下一分 钟内的透水量为一升,叫1Lu。)
水库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水库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25c753dbceb19e8b9f6ba40.png)
水库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一、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孔内深层强夯法、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
对饱和粘性土宜结合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
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
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使砂石桩与软粘土构成复合地基,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
振冲法:分加填料和不加填料两种。
加填料的通常称为振冲碎石桩法。
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对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Pa的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不加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粗砂地基。
振冲碎石桩主要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还可用来提高土坡的抗滑稳定性或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
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浆液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和粉体喷搅法(简称干法)。
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
不宜用于处理泥炭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基。
堤坝地基及坝体处理浅解
![堤坝地基及坝体处理浅解](https://img.taocdn.com/s3/m/2ca12c4ac77da26924c5b059.png)
堤坝地基及坝体处理浅解1.引言水库的建设和维护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库和水利工程所在地的经济有序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为了有效的处理堤坝的地基以及堤坝本身加固处理问题,必须对堤坝的结构本身进行合理的改造。
堤坝的结构除了要考虑地基变形和稳定等一般性问题以外,还要特别考虑水的渗漏问题。
大坝渗漏不仅会导致经济上的损失,而且会因渗漏而引发安全问题。
堤坝不仅是水汛的关键防线,也是水工建筑施工防洪的基础设施。
堤坝地基及坝体处理和加固,是防止堤坝渗漏等各种安全问题发生的必要前提。
2.水利工程中常见的堤坝地基处理方法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有很多,具体的处理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例如,若面对的是含有有机质成分比较高的泥沼、泥炭软土基层,抛石挤淤、设置排水板、换填等处理技术是较为适用的;而由黏土、亚沙土等构成的软土基层,所采用的处理技术就要根据具体的土层特点来选择了。
2.1拋石挤淤法所谓抛石挤淤法,就是在需要处理的淤泥中抛入一定量和粒径的石块,通过挤压将地基处原有的淤泥挤走,从而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对于流塑态的淤泥地基,建筑施工会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根据软土下卧地层横坡确定填抛方向,然后在需要被处理的堤坝地基中填入不易风化的石料,最后将反滤层铺于顶层,从而达到加固地基的作用。
2.2垫层法垫层法,主要是通过挖除接近堤防基底不符合要求的软土,然后人工回填砂石等具有高强度、低压缩性、易压实等特性的材料,替代被挖出的部分作为抗力层。
该方法具有可就地取材,价格便宜、操作简单等优点,常用于软土埋深较浅、地开挖方量的场地。
2.3硅化加固法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化学加固技术是通过将化学材料掺进水泥、水泥砂浆和石灰等施工材料中,以能够在软土地基的处理中发挥其固结和提高地基强度、稳定性和承载力的作用。
硅化加固法主要是用Na2O · nSiO2 的溶液与CaCl2,再应用网状孔洞的注浆管逐渐加入到土层之中,这两种溶液会在土层之中出现一系列化学的反映,出现一种火花胶凝的一种物质,将土质的粘结力有效提升。
水库大坝建设中的地基处理与灌浆封护技术
![水库大坝建设中的地基处理与灌浆封护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645d44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8.png)
水库大坝建设中的地基处理与灌浆封护技术水库大坝是水资源调节和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关键之一就是地基处理与灌浆封护技术。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论述水库大坝建设中的地基处理与灌浆封护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地基处理的重要性水库大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主要依赖于其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地基处理就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地基进行改良和加固,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从而确保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填筑加固、挖掘与开挖、土体冻结等。
在实际的工程中,根据地质情况和工程需求,可以采用单一的地基处理方法或多种方法的组合应用。
二、填筑加固技术填筑加固技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
它通过在地基上加固垫层,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垫层可以采用各种材料,如砂、碎石、砂土等。
填筑加固技术还可以与其他地基处理技术结合使用,如搭建加固桩等。
但是填筑加固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导致地基沉降、影响地下水位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合理选择。
三、挖掘与开挖技术挖掘与开挖技术主要是指对地基进行挖掘和开挖,以改善地基条件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通过挖掘和开挖,可以排除地基中的松散土层、软弱层和不稳定层,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同时,挖掘与开挖还可以为后续的地基处理和土石方工程提供便利。
常见的挖掘与开挖技术包括土石方开挖、挖掘加固、爆破开挖等。
四、土体冻结技术土体冻结技术是一种特殊的地基处理方法,它通过降低土体的温度,使土体水分结冰形成固体,从而提高土体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土体冻结技术主要适用于软土地基或含水量较高的地基。
在实际应用中,土体冻结技术需要考虑冻融过程对地基的影响,以及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因此,对于水库大坝建设而言,土体冻结技术的应用需要谨慎并进行全面的评估。
五、灌浆封护技术灌浆封护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它通过向地基中注入浆液,填充和补充地基中的空隙和裂缝,增加地基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大坝基础处理工艺
![大坝基础处理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7711e1f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1b.png)
大坝基础处理工艺1、基础砼回填坝基开挖结束,对需要处理的破碎带,采用风镐辅以人工开挖,达到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后,回填砼塞。
探洞回填砼前,清除洞内残碴,高压水冲洗岩壁,验收合格后,按3--5m一段。
逐段回填砼,预埋好灌浆管,砼从拌和站拌出后利用缆机运砼到洞口附近,人工入仓。
2、基础灌浆1)、灌浆工程量:拦河大坝固结灌浆1942M,帷幕灌浆3576M。
2)、灌浆材料及设备(1)灌浆材料a.灌浆所用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大坝水泥,帷幕和固结灌浆所用水泥的标号425#,坝体横缝灌浆所用水泥的标号525#。
b.灌浆使用纯水泥浆液,在特殊地质条件下或有特殊要求时,根据需要,通过试验论证并得到监理单位批准后采用在水泥浆液掺加掺合料、外加剂。
(2)制浆和灌浆设备a.制浆采用JJS-2B型浆液搅拌机,水泥浆液的搅拌时间4min;b.灌浆采用SGB6-10型三缸单作用柱塞泵,额定压力10mpa。
3)、基础灌浆施工程序,先固结灌浆后帷幕灌浆。
固结灌浆在基岩表面有砼覆盖的条件下,并且砼达到50%设计强度后进行,帷幕灌浆在固结灌浆结束后。
4)、灌浆施工工艺流程:钻孔→钻孔冲洗→压水试验→灌浆→灌浆的质量检查。
(1)、钻孔固结灌浆孔采用潜孔钻或手风钻造孔(根据孔深而定),帷幕灌浆采用回转式钻机造孔,钻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布孔、孔径、孔深、排距、孔距及孔向偏差必须符合施工图及规范的规定,当钻进遇到裂隙、断层、涌水等特殊地段时做好详细记录。
当需在钢筋砼中钻孔,采用预留孔法。
(2)、钻孔冲洗孔壁冲洗采用风水联合冲洗,裂隙冲洗采用压力水冲洗,直到回水澄清,并延续10min方可结束,冲洗压力采用灌浆压力的80%。
(3)、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自上而下的分段进行,固结灌浆试验孔数不少于总孔数的10%,试验的压力采用0.3mpa,稳定标准按设计要求执行。
帷幕灌浆试验孔数不少于总孔数的20%,先导孔必须逐段进行压水试验,自试验的压力采用1mpa,稳定标准按设计要求执行。
水利工程施工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水利工程施工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c0fa36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e.png)
水利工程施工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水利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地基处理的质
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在水利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
理方法包括土石方开挖、填土加固、地基处理、地基加固等。
首先,土石方开挖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在水利工程中,为了建造水库、堤坝、渠道等工程,需要进行大量
的土石方开挖工作。
在土石方开挖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要求进行
合理的开挖和坡度处理,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工程的安全。
其次,填土加固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在水
利工程中,为了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常常需要进行填
土加固工程。
填土加固可以通过在地基上铺设一定厚度的填土层,
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从而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另外,地基处理也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地
基处理包括地基改良、地基加固等工程,通过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
方法,可以改善地基的物理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从而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最后,地基加固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在水利工程中,由于地基的松软、不稳定等特点,常常需要进行地基加固工程。
地基加固可以通过采用加固材料、加固结构等手段,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土石方开挖、填土加固、地基处理、地基加固等。
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地基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重力坝地基处理的主要内容
![重力坝地基处理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d380b6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5.png)
重力坝地基处理的主要内容重力坝,顾名思义,就是依靠自身重量来抵抗水的压力,这可真是个“壮汉”呢!不过,大家知道吗?这个“壮汉”底下可是有个不小的故事,地基处理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
要知道,重力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关键就在于它下面的这块“土地”——地基。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聊聊重力坝地基处理的那些事儿,保证你听完后不会觉得乏味。
1. 地基处理的重要性1.1 为什么要处理地基?首先,咱们得明白,地基可不是随便找块地就能搭建的。
就像盖房子得找块好地皮一样,重力坝的地基也得稳稳的,才能让这个庞然大物屹立不倒。
若地基不稳,坝体可能就会发生沉降、倾斜,甚至是断裂,那可真是“毁灭一瞬间”啊!所以,地基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2 地基问题都有哪些?说到这里,咱们不得不提几种常见的地基问题。
比如,土质松软,水分过多,或者是地下水位过高等等。
这些都是潜在的“隐患”,一不留神就可能给坝体带来麻烦。
想想看,就像咱们穿了一双不合脚的鞋子,走着走着就得磨脚了,没准儿还得摔一跤。
所以,处理地基就像给重力坝穿上一双“合脚”的鞋子,舒适又稳当。
2. 地基处理的方式2.1 换土法接下来,咱们聊聊处理地基的几种常见方式。
其中,换土法就是一种“老办法”,简单来说,就是把不合适的土壤挖掉,换成更坚实的土壤。
这就像给老房子翻新,把破旧的墙砖换成新的,这样房子才能更安全。
但换土可不是简单的挖土填土哦,得看具体的土质情况,这可得费点脑筋。
2.2 加固法除了换土,还有加固法,这个就比较“高大上”了。
常用的方法有注浆、灌砂等。
就像是给地基“打了个强心针”,让它变得更加坚固。
注浆就是往土里灌入一种浆液,让土壤的结构变得紧密,防止沉降;而灌砂则是把细沙灌进土壤中,增强承载力。
想象一下,地基在这些“帮助”下,简直就像是打了鸡血,精神焕发,稳如泰山!3. 地基处理的注意事项3.1 施工质量在地基处理的过程中,施工质量可是一切的重中之重。
就好比你做菜,调料放多了、火候掌握不好,那可真是“画蛇添足”。
重力坝地基处理
![重力坝地基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bf14becd76eeaeaad0f33002.png)
重力坝地基处理
重力坝地基处理基本情况:
为了保证大坝的稳定、强度以及防渗性,对地基的各种地质构造要进行处理。
重力坝的失事有40%是因为地基问题造成的。
实际上,完整无缺的地基也是很难找到的。
重力坝的地基处理主要作用:
主要是确保地基承载能力和防渗性能。
措施因地制宜,素砼换填、复合桩基均是可行的方法。
重力坝地基处理措施:
一、开挖和清理
将复盖层和风化破碎的岩石挖掉,包括清除松动石块,打掉突出的尖角。
(当复盖层很深时,全部清除工作量十分巨大,可考虑其他坝型)。
二、固结灌浆
目的:
①提高基岩的整体性和弹性模量;
②减少基岩受力后的变形;
③提高基岩的抗压抗剪强度;
④降低坝体的渗透性减少渗流量;
设计内容:
1°确定灌浆范围
(1)应力较大的上下游部位
(2)局部节理裂隙发育和破碎带及其附近的范围
(3)灌浆孔的深度→5~8 m
(4)灌浆孔的间距→3~4m
(5) 排列型式: 梅花形或井字形。
浅析大坝地基处理措施
![浅析大坝地基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45f02c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a.png)
浅析大坝地基处理措施大坝基础施工质量好坏决定大坝是否安全可靠,实践证明,大多数失事水利工程均与坝基有关。
因此,对坝基的加固和防渗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重点对坝基的加固处理技术进行详细论述,为类似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标签:坝基;帷幕灌浆;固结灌浆0 引言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宏大(如三峡大坝、紫坪铺水电站),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实践证明无论是新建、扩建、改建工程或病险水库的加固维护都涉及使用到灌浆技术对地基进行加固或防渗处理,以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
实践证明,只有新建坝基处理合格大坝的安全才有保障;倘若坝基处理不到位,日后运行过程中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大坝完工投入运行后,坝基处理困难,维护成本也较高。
对于岩石基础或砂烁石基层,坝体设计均要求对坝基进行可靠防渗处理,确保坝基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足够的耐久性和一定程度的均质性。
但天然岩石或砂烁石层很少具备这些条件,所以常需对坝基进行处理,改善它的各项性能,如果遇到软弱、破碎、多裂隙、节理发育、渗透性大、地质条件较差的大坝地基岩石,则更需进行处理,使之适应筑坝工程的需要。
地基处理的灌浆浆液包括:悬浮浆液与真溶液。
前者如水泥、粘土、沙与水拌制的浆液,其颗粒处于分散悬浮状态;后者由化学浆材如环氧树脂、聚脂、丙烯酸盐等制成的浆液。
灌浆时将已配好的浆液,借用机械(或浆自重)对之施加压力,通过钻孔或其他设施,压送到需要灌浆的部位,(如大坝基岩石裂隙或砂烁石地基的孔隙,隧洞周围岩石的裂隙,隧洞寸砌与围岩之间的空隙,混凝土大坝坝体接缝,以及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缺陷中的孔洞或裂隙等)。
灌浆实质就是填满这些节理裂隙、孔隙、孔洞和裂缝,形成结石,从而起到固结、粘合、防渗、提高承载强度和抗变形能力,以便实现应力的有效传递[1]。
按照灌浆的作用可分为:固结灌浆、帷幕灌浆、回填灌浆和接触灌浆。
帷幕灌浆的目的是为了防渗漏,降低坝底的扬压力;固结灌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坝基的整体性、均匀性与承载能力。
固结灌浆与帷幕灌浆正式施工之前均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坝段进行灌浆试验,根据灌浆试验的相关参数和灌浆效果,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实施灌浆作业,确保灌浆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土石坝的地基处理PPT
![土石坝的地基处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3780052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d.png)
2023/11/13
30
帷幕灌桨既可以处理较深的砂砾石层; 也可以处理局部不便于用其他防渗方法施工 的地层;还可以作为其他防渗结构的补强措 施。
2023/11/13
31
帷幕灌桨存在的问题是工艺较复杂,费 用偏高,地表需加压重,否则灌浆质量达不 到要求。对地层的适应性差,即这种灌浆方 法是否宜于采用,取决于地层的可灌性。
2023/11/13
58
3、与其它建筑物 设置原因:在连接处,由于土坝沉降过大,容易
造成土坝裂缝,结合处容易出现集中渗流 土坝与混凝土建筑物结合类型:
翼墙式:使混凝土与土坝翼墙相连接 插入式:混凝土插入土坝坝身中 特点:结构简 单,安全可靠,造价低,高坝用得多 翼墙的常用形式:
围墙式 围墙—翼墙式 上下翼墙式 注意: 在翼墙背面设齿墙,延长渗径 翼墙背面坡度>0.1,使土体与翼墙结合良好
2023/11/13
7
一、岩基处理
参见混凝土坝
覆盖层较薄时,做截水槽,阻截渗流;较高土石 坝应挖除,坐落于基岩上。
防渗体与基岩的接触面要求结合紧密。
不需过多考虑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的承载 力和不均匀沉降问题。主要研究抗渗稳定性和抗 溶蚀性能。
基岩透水性较强时需做帷幕灌浆。
2023/11/13
38
水平排水:主要采用褥垫排水 垂直排水:排水沟或减压井
2023/11/13
39
2023/11/13
40
减压井可以有效地排除渗水,降低坝基扬 压力。
它是深入坝基透水层中的连续并排,井径 一般大于15cm。井贯入强透水层中不应少于其 厚度的25%,一般采用50%~70%,但100%效果最 好。
水利工程大坝根底处理的施工工艺
![水利工程大坝根底处理的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0019227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41.png)
水利工程大坝根底处理的施工工艺1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地基分析水利工程的大坝建设时所处的地质环境往往比较复杂,如果遇到不良地基并且处置不当,就会对大坝本身的质量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由于恶劣的地基条件造成的抗滑构造面的强度低,承受压力的指标低于设计要求,致使无法满足建筑物的抗滑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②由于土层较软或强度分布不均,无法承受上部建筑物的压力而产生严重的不均匀沉降,从而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③大坝地基属于砾石层、构造碎带等透水性比较好的地质构造,一旦处置不当就会产生比较严重的透水、渗透,从而引发质量问题。
2坝基岩层的选择与根底处理工艺(1)坝基岩层的选择。
由于水利工程大多位于山区,因此大坝大多建筑在岩体上,地基岩体不可防止地要受到各种风化影响,当岩性相近、岩层的形成时间大致一样时,岩体风化程度和不同风化带的厚度就具有一定的对应性。
此外,岩体中经常会存在大的断层或构造面,这些构造不仅会对大坝的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同时还是潜在地震的发震带,对于这些问题,在坝基选址前,必须评价其对建坝的影响。
(2)坝基岩层断层的处理。
①重力坝的断层。
重力坝的断层通常挖至适当的深度回填混凝土塞的方法来处理。
回填混凝土后还要在周边的基岩中开展灌浆处理。
②大坝上下游方向的断层。
当各坝段的坝基抗剪摩擦安全系数缺陷时需要设置混凝土塞来弥补抗滑力的缺陷。
当坝基底面虽有断层但是基岩具有足够的抗剪强度时,可不必设置混凝土塞。
所以通常大坝上下游方向有断层时,应该按稳定计算不需要混凝土塞。
③平行坝轴线方向的断层。
对于横穿河流的断层的能够用混凝土塞加固,其深度需要综合坝高、软弱岩层的位置、坝体混凝土或基岩和软弱岩层间的变形程度的比值等条件综合分析确定。
此外使软弱岩层的规模较小,也要求混凝土塞有相当大的深度,尤其是当软弱岩层与坝轴线斜交时,要加大各坝段的底面面积,以保证所规定的抗剪摩擦安全系数。
3一些特殊地基的处理新工艺(1)强透水层的防渗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坝的地基处理知识
天然基岩都有风化层、节理、裂隙、断层破碎带及软弱夹层等方面的缺陷,因此必须进行处理。
重力坝失事有40%是因为地基问题造成的。
地基处理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防渗,二是提高基岩强度。
一、坝基的开挖与清理
(一)目的:使坝体坐落在稳定坚固的地基上。
(二)规范规定:1.>70m的高坝,必须建在新鲜、微风化或弱风化的岩石上; 2.30—70m 的中坝,必须建在微风化或弱风化的岩石上。
(三)同一工程中,两岸较高部位的坝段,可比河床段适当放宽。
二、坝基的固结灌浆
(一)目的:提高基岩的强度和整体性,降低地基的透水性。
(二)固结灌浆设计内容:
1.决定灌浆范围:高坝或岩基裂隙发育,全坝基灌浆。
一般情况下在坝踵坝趾处灌浆(为什么?)。
2.灌浆孔的深度:一般5—8m;帷幕上游区8—15m。
3.灌浆孔的间距:孔距、排距 3—6m。
4.灌浆孔的排列形式:平面上作梅花形或方格形。
5.灌浆孔的钻孔方向:与主要裂隙面正交。
6.灌浆的压力:在不扰动基岩的前提下尽量大。
无混凝土盖重时为0.2—0.4MPa
有混凝土盖重时为0.4—0.7MPa
三、帷幕灌浆
(一)坝基防渗处理目的是:减少坝基及绕坝渗漏;防止较大渗流对坝基产生渗透破坏;减小作用在坝基底面上的扬压力,提高坝体的抗滑稳定性。
(二)坝基防渗处理方法:降低渗水压力,防止坝基内产生机械或化学管涌,减小坝基渗透水量。
(三)灌浆材料:水泥浆、化学灌浆
(四)防渗帷幕的深度:根据水头大小,透水层的深度和降低坝基渗透压力的要求来确定。
1.当坝基下相对隔水层且较浅时,其应伸入到隔水岩层内3m~5m;一般情况下,帷幕深度常为0.3~0.7倍水头。
(五)帷幕的布置:防渗帷幕灌浆孔的排数、排距及孔距,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作用水头及灌浆试验资料确定。
1.坝高在100m以下时,可布置一排。
对地质条件较差,岩体裂隙发育或可能发生渗透变形的地段可采用两排,但坝高在50m以下时,仍可采用一排。
2.两岸坝头部位,防渗帷幕宜延伸到相对隔水层或正常蓄水位与地下水位相交处
(六)灌浆压力:帷幕灌浆必须在浇筑一定厚度的坝体混凝土后进行,一般情况下,灌浆压力应通过试验确定。
1.通常在帷幕表层不宜小于1.0~1.5 倍坝前静水头,在孔底不宜小于2~3倍坝前静水头,但以不破坏岩体为原则。
四、坝基排水
(一)目的:进一步降低坝底面的渗透压力。
(二)设置:1.设于防渗帷幕后; 2.有时设有坝基面排水。
五、断层、软弱夹层和溶洞的处理
(一)倾角较陡的断层破碎带处理:在坝基范围内单独出露的断层破碎带,可将适当深度内的断层、破碎带及其两侧风化岩石挖除或挖至较完整的岩体。
(二)二软弱夹层的处理:对于浅埋的夹层,可采用明挖清除,再回填混凝土加固;对于深层的夹层,视其对坝体稳定和基础沉降危害的程度,确定是否需要处理。
如需要处理,可采用洞挖后回填混凝土的方法进行加固。
为了阻止坝体沿软弱夹层滑动,可在下游坝趾处设置深齿、大型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预应力锚索等措施进行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