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的病理诊断
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瘤病理结果及临床价值分析
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瘤病理结果及临床价值分析作者:周丽红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30期【摘要】目的探讨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瘤的病理结果分析及临床价值。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3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FNAC。
结果经本组FNAC病理诊断良性肿瘤28例(38.4%),恶性肿瘤为45例(61.6%)。
患者经术中冰冻切片或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良性肿瘤为26例,恶性肿瘤为41例,FNAC诊断阳性符合率为91.8%,假阳性率为8.2%。
结论乳腺FNCA是一种准确、可靠、安全的诊断方法,能更方便、直观的检测出肿块的性质,在乳腺肿瘤早期发现及明确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医生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乳腺肿瘤;冰冻切片;早期乳腺癌乳腺肿瘤是妇女常见病之一。
目前,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加大,导致妇女乳腺肿瘤的发生率呈不断的上升趋势。
据临床资料统计表明,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
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较高,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85%~90%以上[1],但是,一旦癌细胞出现转移,五年生存率仅仅为18%[2]。
因此,早期确诊肿瘤的良性和恶性,可以对临床医师选择手术的方式提供更有利的指导,从而大大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分别对73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FNAC),分析其在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73例乳腺肿瘤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4~67岁,平均年龄为(53.8±4.1)岁。
患者均因乳房胀痛及肿块就诊,其中单侧为61例,双侧为12例;乳腺皮肤有橘皮样改变为3例,同侧腋窝可扪及肿大淋巴结为4例,乳头溢液者为3例。
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及FNAC检查,肿瘤最大3.2 cm×4.0 cm×4.0 cm,最小0.4 cm×0.4 cm×1.0 cm,术后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
乳腺包块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病理诊断的对比
乳腺癌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越来越年轻化,严重危及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临床中,对乳腺癌患者予以尽早诊断、尽早治疗,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
目前,穿刺细胞学作为一种新兴肿瘤诊断方式,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经济等优势,主要就是用细针穿刺病灶,取少量细胞成分予以涂片检查,在疾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
基于此,本文现选取92例2018年10月~2020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包块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穿刺细胞学与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报道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92例2018年10月~2020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包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为(45.27±3.58)岁;肿块最小直径为0.85cm ,最大直径为6.85cm ,平均直径为(4.15±1.05)cm 。
本研究所选病例均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均知情同意。
1.2方法穿刺细胞学检查:指导患者取坐位,确定穿刺点,做好标记,之后常规消毒穿刺部位。
操作者用左手拇指、食指对肿块与周围皮肤进行按压,右手拿着注射器,与皮肤表面呈45°进针,进入肿块后,用右手中指拉出针芯,保持注射器负压状态,在肿块内多角度、多方向抽吸2~3次,之后缓慢放松针芯,消除负压状态,快速拔针,然后压迫止血。
拿掉针头,后拉针筒,将空气吸入注射器,然后插入针头,将标本推至载玻片涂片上,用浓度为95%的酒精固定10min ,染色后用显微镜予以观察。
病理诊断:在手术治疗中,将切除的肿块制成不同切面,之后置于载玻片上,做成4张印片,采用HE 染色法处理,镜检后予以细胞学诊断。
1.3观察指标比较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结果。
依据Bethesda 标准进行分级[2]:Ⅰ级为良性病变,未见恶性细胞与非典型细胞;Ⅱ级为非典型性病变,可见非典型细胞,但未见恶性细胞;Ⅲ级为可疑恶性病变,可见非典型细胞,但无法确定为癌症;Ⅳ级为恶性病变,可见恶性特征明显的肿瘤细胞。
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多普勒超声显像及其引导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 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探讨多普勒超声显像及其引导的 细针穿刺 细胞学检查 在可触及 乳腺肿 块中的 术前运用二维� 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对 127 例乳腺肿块进行超声检查 , 分析 127 例经过病 理证实, 85 例恶性, 42 例良 性�根据乳腺 肿块的
其二维声像图� 多普勒的血流特征, 然后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为超声� 无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 查, 以上结果均与病理相对照�结果 二维声 像图 及彩 色多 普勒� 能量 多普 勒超 声对 乳腺 肿块 的诊 断, 其灵 敏度� 特异 度� 准确 度分 别为 91.8% � 81.0% 和 88. 2% , 经 R OC 曲线分析 , 曲线 下面积 为 0.864 , 差异具 有统计 学意义 ( P < 0. 01 ) � 0% ) 高于无超 声引 导的 诊断符 超声引导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对乳腺 肿块的 病理诊断 符合率 ( 98. 合率( 84. 2%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结 论 检查对诊断乳腺肿块性质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 关键 词� 超声检查, 多普 勒; 活组织检查, 细针; 乳腺肿瘤 多普勒超声显像� 超声引 导的细针穿 刺细胞学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 电子版 ) 2011 年 5 月第 5 卷第 9 期
C hi n J Cl i ni cia ns( El ect ronic Ed i t ion) , Ma y 1, 2011, V ol . 5, No. 9
� 2 56 3 �
� 论著 �
多 普 勒超 声 显 像 及 其 引 导 的 细 针 穿 刺 细价 值
98% , i t wa s hi g her t ha n t he s i m pl e F NAC ( 84. 2% ) .The d i f ferences w e re si g ni f i ca nt ( P < 0. 05 ) . C D op p l er ul t ra soni ci m a g i nga nd F NAC t ha tg u i d ed by u lt ra s ou nd i s very a pp l i ed a nd va l ua bl e for d i a g nosi ngbrea s t neop la sm . � K � Ul tra s onog ra p hy, D op p l er ; Bi op sy, fi neneed le; Brea st ne op l a s m s
104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病理分析
可能是 因为肿块体积较小 , 部位深 , 触诊不清 , 穿刺未 能正确刺人
恶变组织 , 仅抽 吸到周边 的纤维脂 肪组织或腺 病组织 , 因此作 出
未找到恶性细胞。如果穿刺细胞学 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恶性的 ,
应 重 复 穿刺 以 提 高 阳 性 率 , 加 做 术 中冰 冻组 织 切片 检 查 。 并 针 吸 细 胞 学 检查 可 疑癌 2 例 , 经 石蜡 切 片证 实 , 1 后 良性 病 变
增大 , 核染色质增多和核变 圆, 针吸 细胞 裸核增多 给诊断带来 一 定 的困难 , 存加上 医生持有保守心理 , 诊断 良性病 m造成漏诊 ;
而 恶 性 肿 瘤 中 一 部 分 分 化 较 好 癌 形 念较 小 , 胞 较 少 , 形 性 不 细 异
12 方法 .
() 1 穿刺时患者平 卧位 , 常规 消毒皮肤 , 穿刺 者左手
济快 速 , 确 诊 恶 性 肿 瘤 , 者 可 省 去 冰 冻 的 麻 烦 , 直 接 进 行 根 若 患 可
治手 术 。
大 部 分 良性病 变涂 片 中背 景 干 净 , 皮 细 胞 较 少 , 片 或 成 上 成 团分布 , 个细胞分布少 , 胞看 不到异型性 , 见到双核 裸核 、 单 细 常 肌 上皮 细胞 、 汗 腺样 细 胞 、 沫 细 胞 、 肪 细 胞 、 有 中 性 粒 细 大 泡 脂 也
明显 , 制片欠佳 , 色不清 , 染 细胞 重叠 , 造成诊断J 的困难 , 在加上 诊 断大夫对恶性肿瘤细胞认识不足 , 怕过诊造成 医疗事故 。今后 应加强对细胞形 态 的认识 的基 本功训 练 , 进一 步提 高诊断 的准
确性 。
者, 均经冰冻切 片、 石蜡切片 , E染色常规病理检查确诊 。 H
乳腺癌的辅助检查与病理诊断
乳腺癌的辅助检查与病理诊断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临床上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特点。
准确、及时地进行乳腺癌的辅助检查和病理诊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以及病理诊断的相关内容。
乳腺癌的辅助检查主要包括:乳腺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1. 乳腺影像学检查乳腺影像学检查是乳腺癌诊断中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等技术。
(1)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癌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通过乳腺钼靶、乳腺钼酸钠注射检查等方式,观察乳腺内的结构、密度等情况,帮助确定肿块的性质。
(2)乳腺超声:乳腺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手段,通过超声波的反射和传播特性,观察乳腺内的结构、肿块的形态、边界、血流情况等,对于乳腺肿块的定性、定位和定性有较高的准确性。
(3)乳腺磁共振:乳腺磁共振是一种高灵敏度的乳腺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早期和多中心性乳腺癌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但是成本较高,临床应用相对有限。
2. 肿瘤标志物检测乳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是通过测定患者血清或体液中特定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来辅助乳腺癌的诊断和监测疗效的方法。
(1)CA15-3:CA15-3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乳腺癌肿瘤标志物,通常用于监测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情况。
(2)CEA:可作为乳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尤其在晚期乳腺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3.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简便、低创伤的乳腺癌辅助检查方法。
通过将极细的针头插入肿块或可疑乳腺区域,采集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明确肿块的良恶性,但是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低,对于病理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
4. 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乳腺癌最可靠、最准确的诊断手段。
通过乳腺活检、手术切除标本等方式,将乳腺肿物组织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和染色阳性的肿瘤标记物,以确定乳腺癌的类型、浸润深度、分级和分子化性等信息。
乳腺癌的细胞学检测与诊断
乳腺癌的细胞学检测与诊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可以发生在男性,但较为罕见。
及早的细胞学检测与准确的诊断对于乳腺癌的治疗与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细胞学检测方法以及在诊断中的应用。
一、细胞学检测方法1.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测(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简称FNAC)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测是一种简单、可靠的乳腺癌细胞学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使用细针将乳腺肿块内的细胞抽取出来,并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学检查。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痛苦轻等优点,适用于囊性和实质性乳腺肿块的细胞学检测。
2. 刮片细胞学检测(Scraping Cytology)刮片细胞学检测是一种常用的乳腺癌细胞学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刮取乳房表面的细胞来进行细胞学检查。
这种方法适用于表面可见的乳腺肿块和乳头溢液的细胞学检测。
3. 组织细胞学检测(Tissue Cytology)组织细胞学检测是通过活组织或切除标本进行的细胞学检测方法。
它采用镜下细胞学技术,对切取的乳腺组织进行细胞学分析,以确定组织发生的恶性变化。
组织细胞学检测具有高度准确性和确诊率,是乳腺癌诊断中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二、细胞学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1. 鉴别良性与恶性乳腺肿块细胞学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一大应用是鉴别良性与恶性乳腺肿块。
通过细胞学检测可以观察细胞形态、细胞核的形态和大小、染色质等特征,从而判断肿块的性质。
良性乳腺肿块的细胞学特征往往规则性更好,核大小一致,细胞排列有序;而恶性乳腺肿块的细胞学特征则较为异质性,核大小不一,细胞排列不规则。
2. 活检前评估细胞学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还可以进行活检前评估。
活检是一种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方法,但由于其创伤性和费用较高等缺点,细胞学检测可以在活检之前进行初步评估。
在细胞学检测结果为恶性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行手术治疗或其他进一步检查;而在细胞学检测结果为良性的情况下,可以避免无谓的手术风险。
细针穿刺细胞学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a g no s t i c a c c ur a c y o f br e a s t l u m ps a r e hi gh,e s pe c i a l l y i mp or t a nt f o r br e a s t c a nc e r s c r e e n i n g. I t a l s o c an p a r t i a l l y s ub — s t i t ut e f r o z e n s e c t i o n i n br e a s t c a nc e r s ur ge r y a nd de t e r mi ne t he hi s t ol o gi c a l t y pe of s om e b e ni g n t um o r s .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v a l u e o f f i n e n e e d l e a s p i r a t i o n c y t o l o g y( F NAC)i n t h e d i
・
9 4 1 3年 4月 第 1 0卷 第 8期
L a b Me d C l i n , Ap r i l 2 0 1 3 , Vo 1 . 1 0 , N o . 8
・
论 著 ・
细 针 穿 刺 细胞 学在 乳 腺 肿 块 诊 断 中的 临床 应 用
李 沛 , 杭 国琴 , 许 云 , 杨 荣生 , 彭 骏( 湖北 中医药大 学附属 医 院/ 襄 阳市 中医医院
【 摘 要】 目的
4 4 1 0 0 0 )
乳腺肿块335例细针穿刺细胞学分析
【 关键 词 】 乳腺肿 块 ;针吸 细 胞 学 ;病 理对 照
中图 分类 号 :R 3 . 779
长期坚持 服用格 列卫 能显著提 高患者 的生存率 。但在 临床实践 中, 】
由于 患者 经济原 因 ,很多患者 不能坚持服 用 ,从 而导致治疗 失败 ,这
些都与本次研究相 符。
注 :两组 的5 生存 率 及 复发率 比较 P . 年 <O 5 O
综上 所述 ,联合检测c 。 Vmet 、C , D i ni D 高 胃肠 间质瘤 的 n 对提
化病 杂 志, 0,76:3-3 . 2 7 () 42 0 2 41
目前临床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常规的手段为 内镜 ,但 由于肿瘤多好 发于粘膜层 ,如取病理表浅 ,就很难诊断 其它诊 断方法经临床实践也 存在很多弊端 ,同时 由于 胃肠间质瘤基本上都有很 明确 的表型 ,因此术
[】 胡 达 水. 间质 瘤免 疫 组织 化学 特征 及 临床 诊治 [ . 用 临床 4 胃肠 J实 ]
照 。结果 在 有病 理 对照 的 15例 中,共诊 断乳 腺癌 3 ,漏 诊 1 ,诊 断 准确 率 9 .8 4 2例 例 6 %,诊 断 良性 疾病 13例 , 漏诊 4例 ,诊 断 符 合 8 1
率 9 . %。结 论 使 用优 良的穿刺 器械 及制 片技 术 ,进 行细 胞 学与 组织 学对 照 ,对提 高 乳腺肿 物 F A 诊断 正确 率及 降低 误 诊率 具有 重要 66 4 N C
2 . 同手术方式患者 的5 3不 年生存率及复发率 比较见 复发率 比较 年
其术后 的复 发率仍很高 , 组研究 中有3. %的复发率 ,临床上我们 本 89 2 为了提高 生存率 ,降低复发率 ,嘱患者 坚持服用格列 卫 ,有研 究显示
乳房肿块患者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临床意义
[ 关键词 ]乳房肿瘤 ; 活组织检查 , 针吸 [ 中国图书资料分 类法分类号]R7 7 9 3 . [ 文献标识码 ]A
针 吸细胞 学是 一个 新 兴的学 科 。随 着分 子生 物
1 资料 与方 法
学 及计算 机迅 猛发 展 , 各种 技 术 很 快 应 用 于 临床 细 胞 学检验 诊 断 , 准 确 率 不 断提 高 。针 吸 细胞 学 成 使 为 早期发 现 、 期 诊 断 的重 要 方 法 ¨ 特 别 是 对 早 。。 体 表肿块 , 它具 有操 作 简便 、 伤小 、 速安 全 可 靠 创 快 的特 点 。20 0 1年 9月 ~ 04年 9月 , 院对 100 20 我 3 例乳 房肿块 患 者采 用 了细 针 穿刺 细胞 学 检 查 , 与 并
维普资讯
蚌 埠 医学院 学报 2 0 0 7年 7月 第 3 2卷 第 4期 现, 清 T 血 G水平 升 高 ( 梗死 组 比正常 对 照组 高 近 脑 1 水平 ) 接 引起 血 液 流 变 学 各 项 指 标 增 高 , 倍 直 因 T G含 量增 加 , 浆 黏稠 度 增 大 , 红 细胞 的变 形 性 血 使
表 l 脑 梗 死 组 与 正 常对 照 组 有 关 指 标 检 测 结 果 比较 ( ± ) S
4 75
较 差 而 聚集 能 力增 加 , 流 阻力也 增 大 , 血 同时流速 减
缓 , 形成 血栓 , 塞血 管 引发各 种心 脑血 管病 。 易 堵
尽 管早期 脑梗 死患 者血 液流 变学 各项 指标 及血 脂异 常 , 大 多数患 者无 明显 不适 感 , 是 由于机体 但 这
12 穿刺细 胞 学标 本 采 集及 处理 . 采 用 7号 针头 ,
1 l 0m 一次 性 注 射 器 。患 者 取 坐 位 或 卧 位 , 分 暴 充 露乳 房肿 块 。常规 消 毒 , 刺者 用 手指 固定肿 块 , 穿 与
1731例乳腺肿块细针穿刺诊断的临床应用分析
Cl ia a u n fn e d e a p r t n c t l g n t e d a n ss o 3 i c l v l e o e n e l s i a i y o o y i h i g o i f 1 7 1 n i o
p te swih e s um ps a int t br a tl
[ btatObet e T x letecnc a eo n ed si tnct o (N C i ed goi o bes A s c] jcv : oep r h l i v u f enel ap ao y l r i o i a l l i f e ri o g F A )nt i ns f ra y h a s t
wh c ssmp e a t e u ea d rla l,c u d b ag l rmoe n te p i r op t s a d t e sr e ig o r at ih i i l,fs,s c r n eibe o l e lrey p o td i h rmay h s ia h c e nn fb e l n s
n mb ro a e n o i v a e r m 0 9 t 01 r b iu l ih r ta h tfo 2 0 o 2 0 .9 4 p t n s u e fc sa d p st e c ss fo 2 0 o 2 0 we e o vo sy h g e h n ta r m 0 6 t 0 8 2 ai t s i e
w r ig oe t ipy T ersl hwe h t h i n s csn ivt o l g a ttmo a 66 % (3 14 ) eedan sdwi bo s. h eut s o dta teda ot e s ii fma n n u rw s9 .8 2 32 1, h s g i t y i tef s e a v a a . % (/4 )a dtefl oiv ae eeo o xsn . eac rt rt o NA ig h en gt ert w s33 l a i e 2 82 1, n s p s iecss r f t i igT c ua ae f h ae t w n e t h e F C da — n sctc n lg a 72 % (9 /2 )C n lso : ef en e l aprt nc o g (NA )nda oigbe slm s ot h oo w s . ie y 9 9 8 99 4. o cu in T n ede s i i y ly F C i i s ratu p , h i ao t o n g n
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乳腺肿块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它既能发生在年轻女性身上,也能发生在更年期女性身上。
乳腺肿块包括囊性肿块和实性肿块,其中实性肿块具有一定的恶性可能性。
因此,在早期对乳腺肿块做出准确的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是什么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FNAC)是一种无创的、简便的诊断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极细针头插入肿块中,取出少量细胞液进行细胞学检查,以确定肿块的性质。
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的优点:•不需要开刀,无痛苦,不留疤痕,切口小;•检查快捷,结果准确;•适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
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是对囊性肿块和实性肿块诊断的有力工具。
对于囊性肿块,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往往只需一次即可明确诊断。
囊性肿块一般触之有弹性,活动自如,无粘连和皮肤改变等表现,FNAC一般只要取出少量液体,即可确认诊断,如为无恶性细胞,即口服药物,或不做任何处理。
对于实性肿块,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的作用更为显著。
FNAC可快速识别肿块的性质,如良、恶性,囊性、实性,肿瘤类型等。
细胞学检查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准确率高。
在乳腺癌诊断中,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高达90%以上。
在女性疾病的诊断中,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具有许多优点。
它非常简便,不需要大量设备和医生,也不需要病人住院,可以随时进行。
同时,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于诊断乳腺病变、甲状腺病变等,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来说,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快速、简便、准确、无创的检查方法,它在诊断乳腺肿块的性质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乳腺肿块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多 次 、 个部 位 穿 刺 , 察 治 疗 中病 情 变 多 观 化 及 追 踪 某 些 疾 病 的 进 展 。 对 于 确 定 的
乳 腺 良性 肿 瘤 或 炎 症 性 病 变 ,I 导 临床 I指 医 生 采 取 恰 当 的 治 疗 措 施 。 对 于 失 去 手
纤 维瘤 ; 腺 增 生 时钳 向 腺 体 组 织 则有 乳 刺 切 感 , 针 刺 在橡 皮 上 , 出 物 也 较 少 , 像 吸 为 白色 或 脂 肪 样 物 ; 人 针 时 有 落 空 感 , 若 吸
符合率较高 , 总结 分析如下 。 现
资 料 与 方 法 8 3例 患 者 , 龄 1 年 7~7 6岁 , 为 门 均 诊 和 普 查 筛 选 患 者 。 患 者 乳 腺 均 呵 触 及 包块 , 靶 摄 片 可 见 异 常 现 象 。 钼
败, 山现 假 -性 , 诊 断造 成 难 , 至 会 j 月 给 甚
病 理 类 型 等 几 种 影 响 预 后 的 重 要 因 素 基 本一致 , 生 存率 针 吸组 为 7.% , 5年 95 未 针 吸 组 为 7 . % 。2年 内 死 亡 率 针 吸 组 27
为 7 9 , 钊‘ 组 为 1. % 。 关 于 针 .% 未 吸 08 吸 对 乳 腺 癌 预 后 无 不 利 影 响 的 报 告 还 有 很 多 。公 认 的观 点 是 : 然 针 吸 必 然 造 成 虽
断 方 法 , 对 于 钼 靶 x线 检 查 、 相 B超 等 而
规 范 操 作 , 对 患 者 认 真 负 责 , 作 中 切 要 操 忌 粗 暴 挤 压 肿 块 , 位 要 准 确 , 刺 深 度 定 穿 要 根 据 肿 块 的大 小 变 动 , 其 当肿 块 直 径 尤 <ln 时 , 将 肿 块 刺 穿 可 造 成 穿 刺 失 l 如 c
细针穿刺细胞学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20 0 8年 第 3 9卷第 3期
细针 穿刺 细胞 学 在乳 腺 肿块 诊 断 中应 用 价值 的研究
江 沂 王 倩 江桂 英 周 丽梅 林调 记
广 州市 中医医院 ( 1 10 503 )
【 摘 要 】 目的 乳腺肿块在 门诊 患者 中占很 大比例 ,且逐 年增 多,因此 本研 究拟探 讨 细针 穿刺 细胞 学检 查
瑞 . 染 色 无需 固 定 ,干 燥 后 加 上 染 液 约 1 姬 5—2 0分 钟 ,流
3 讨 论 .
乳腺肿块 是门诊 乳腺疾病 患者 中最 常见 的症状 ,可 发 生在乳 腺发育后 的不 同年龄组 。乳 癌是 最常见 的肿瘤 ,至 今仍排 在女性肿 瘤 的第 一位 ,且发 病逐 渐增 多 ,年龄 日趋 年 轻。因而许 多女性 因担 心肿块 是乳腺 癌而就 诊。乳腺肿 块 的鉴别非常重 要。一部分肿 块根据 病史体 征及 触诊 即能 确定 ,但有 一些 肿块 需经 过多种检 查手段 才 能确诊 ,尤其 须 经病 理 检查 才能 确定 。远红 外透 照 、热 图、钼靶 照相 、 C T都对乳腺肿块 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但 影像学 的检查 并不能完全 代表 病理性质 。如 乳腺纤 维瘤恶变 早期 影像学 并不能 见到毛刺状边缘这 一特 征性 的癌性包块 的影像改变 。 细针穿 刺细胞学 检查 是接 近 于病 理 切片 检查 的一种 方法 ,
【 关键词 】 细针 穿刺 细胞 学 乳腺肿块
病理组织 学 诊 断
9 , % (4 / 5 ) 60 2 22 2 ,其 中 F A N C恶性 肿瘤诊 断 的正确 率为
9 . % (6 6 ) 85 6 /7 ,良性病 变 诊 断正 确率 为 9 .3 (7 / 5 1% 16 15 。潜在假恶性率 为 15 % (/ 7) ( 细胞恶性 和可 8) .0 16 指 疑恶性 ,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 良 ) 。临床病 理资料 3 7例 6 肿块患者 ,男 2例 ,女 35例。年龄 2 7 6 3— 3岁 ,平均发病 年龄 2 4 5— 5岁 。左侧和右侧发病无差别 。细针穿刺细胞学 诊 断的准确率 为 9 . % ,见表 1 60 。 表1 22例乳腺肿块 细胞 学与组 织学结果 5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空心针穿刺活检术对可触及肿块乳腺癌的诊断效能
R737. 9
A
1002266X 2018 31007203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新增 能。现报告如下。 病例约21 万。乳腺癌发病率现居我国女性恶性肿 1 资料与方法 瘤的第一位。绝大部分乳腺癌患者是以无意中触及 1.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 年月 5 ~2017 年5 月间 乳腺肿块的方式就诊,就诊时患者已经错过最佳治 在我院就诊的疑似乳腺癌患者73 例,其中72 例女 疗时机。而临床发现的乳腺肿块绝大部分为尚未发 性、1 例男性,年龄32 ~ 83(53. 3 ± 1. 4)岁,体格检 生癌变的良性病变。因此迅速、准确的判断乳腺肿 查均可触及肿块。73 例均行肿瘤切除术,留取组织 块的性质是目前乳腺科研究的热点。病理检查是乳 标本进行术后病理学检查。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 腺癌诊断金标准,但对临床发现的所有乳腺肿块均 会审核批准,所有纳入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 进行活组织检查难度较大。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意书。 (FNAC)、空芯针穿刺活检术(CNB)是近年新兴的 1. 2 、 FNAC CNB 检查方法 ①FNAC 向患者交代 两种微创检查方式[1],目前关于两者在早期乳腺肿 穿刺操作风险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 块检查中的应用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观察了 取仰卧位,详细检查明确乳腺肿块的位置、直径,常 、 FNAC CNB 对73 例可触及肿块乳腺癌的诊断效 规消毒,铺无菌洞巾。选用7 号针头(22 )接 G 5 mL
65 例乳腺癌患者分级为C1 0 例、C2 1 例、C3 3 例、C4 7 例、C5 54 例;8 例良性病变分级为C2 7 例、C3 1 例。73 例疑
似乳腺癌患者CNB 结果为B1 0 例、B2 8 例、B3 1 例、B4 2 例、B5 62 例,其中65 例乳腺癌患者分级为B1 0 例、B2 0
细针穿刺在诊断乳腺包块中的应用
针 穿 刺检 查 并 对 肿 块 定 性 结 果 细 针 穿刺 在 乳 腺 肿 块 定 性 诊 断准 确 率 达 9 % , 患 者 的 身 体 及 心 理 8 对
创 伤 明 显 减 轻 。结 论 细针 穿 刺 细 胞 学检 查 具 有 安 全 、 速 、 济 、 快 经 方便 、 苦 小 、 痛 患者 易 于接 受 、 确 率 准
病 变 做 诊 断 性 穿 刺 , 需 人 手 术 室 , 我 科 即可 由病 理 医师 完 不 在
成操作 , 用低 、 时短 , 般 1 费 耗 一 h内 可 出 结 果 。 患 者 痛 苦 小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我 院 2 0 . 0 7年 1月 ~ 20 0 9年 9月 间 接 受 F AC合 格 标 本 1 7 , 中 1 5例 有 病 理 组 织 学 证 实 。 均 N 5例 其 1
高 等 特 点 , 作 为诊 断 乳 腺 癌 的 首 选 方 法 。 可
【 键 词 】 细 针 穿刺 乳腺 包块 细 针 吸 取 细 胞 学 关 细 针 吸 取 细 胞 学 检 查 ( ie n e l a pr t n c tlg , f e de s i i y oo y n ao F C) 乳 腺 癌 的 筛 查 中具 有 很 高 的 应 用 价 值 。 乳 腺 包 块 NA 在 在 门诊 病 人 中 占很 大 比例 . 逐 年 增 加 , 然 鉴 别 乳 腺 包 块 的 且 虽 检 查 手段 很 多 , 细 针 穿 刺 细 胞 学 检 查 诊 断 操 作 简单 , 确 性 但 准 高 , 济 实 用 , 其 在 基 层 医 院更 为适 用 。本 院 通 过 对 1 7名 经 尤 5 乳 腺 包 块 患者 行 细 针 细 胞 学 检 查 取 得 了 满 意 的 效 果 。报 道 如
132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比分析
第2卷 第4 5 期
20 年 8 8 0 月
河
北
职
工
医
学
院
学 报 Βιβλιοθήκη Vo . 5 No4 1 2 .
Aug 2 08 .0
Ju n l f b iMe ia olg o o t un d c t n o ra e dc lC l efrC ni igE u a o o He e n i
理组织学诊断结果 相对 比。结果 针吸细胞学检查 良 性病变 11 , 0 例 乳腺癌 3 例 , 中肯定 为癌者 2 例 , 1 其 9 疑为癌 2 , 例 阳性率 为 9 . 假 阴性诊 断 2例 , 61 无 假阳性报 告。 结论 乳 腺肿块针吸细胞学在乳腺肿块 良 性病变 的鉴别中具有较高 的 39 %, 占 . %,
rt s9 .% . h a en g t ert s61 , to t a ep s ierp se . n l so s h r ihv l aewa 39 T efk e ai aewa .% wi u k o iv e o d Co cu in T eei ahg a— v h f t s
Mu a at Y sp , uLmigB oHu,t 1 h b i ・ uu u Q i n , a ie a i . ( eatetfP tooy teScn f l e silfXni gMei l nvri , mm i 20 8 Dp r n ahl ,h eodAf i dHo t i a dc i sy U q 0 2 ) m o g i a t p ao j n aU e t 8 A s a t Obet e T u ya dcmp r n edeaprt n F A)a dhs lg a s c r h i n sc b t c : jci os d n o aef en e l si i ( N r v t i ao n i o i l ef eda ot to c i o t l g i
乳腺肿块患者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临床意义
1.1一般资料252例乳腺肿块患者,其中男22例、女23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81岁。
1.2穿刺细胞学标本采集及处理采用7号针头,10ml一次性注射器。患者采取坐位,充分暴露乳腺肿块。常规消毒,穿刺医生用左手固定肿块,右手持注射器刺入肿块内,负压抽吸,然后前后左右呈45度多方向多部位呈扇形穿刺取材。将抽吸物涂在2~3张玻片上,干后做瑞氏-姬姆萨染色,也可对抽取物做组织化学染色。
参考文献
[1]Ariga R, Bloom K, Reddy VB, et al. Fine-needle aspiration of clinically suspicious palpable breast masses with histopathologic correlation [J]. Am J Surg , 2002,184(5):410-413.
1.3针吸细胞诊断根据乳腺肿块大小、质地和镜下细胞形态可分为:乳腺良性病变,乳腺良性肿瘤性增生病变、乳腺良性肿瘤、乳腺恶性肿瘤和其他[2]。
2结果
(见下表)
表252例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3讨论
乳腺肿块尤其是女性乳腺肿块是门诊常见病和多发疾病。外科医生通过体检作出初步诊断后需作进一步检查。临床除病理活检以外,其他检查,如乳腺透视、乳腺彩超、乳腺钼靶等都是影像学检查,不是直接取材,有些肿块很难作出定性诊断。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具有创伤小、快速、直接、可靠等优点。特别是对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非肿瘤病性增生的患者,可以免受手术的痛苦。细针穿刺细胞学是外科医生为患者制定手术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为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帮助[3]。本组细针穿刺细胞检查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的正确率为98.2%。但是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也有一定的假阴性,本组假阴性为3.6%。穿刺物太小、混杂物太多、大量血液和脂肪成分会影响诊断。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组织结构(如肿瘤大小)及内在因素(如细胞不典型)引起。穿刺时,医师的熟练程度和细胞学诊断水平对结果有明显体图谱[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28-135.
78例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分析
患者 经病 理切 片组 织学 证实 。
12 细 吸取 取 细 胞 学检 查 操 作 方 法 . 接诊 后对 所
有 患 者详 细询 问病 史 ( 块 发现 的时 间 、 家族 史 ) 肿 无 ;
Chn Jt b Di , cmbr2 1 , l 5 No.2 i a a Dee e ,0 1 V0 , 1 1
为 9 .4 7 /7 ) 漏 误诊 率 为 2 5 %( / 8 , 74 %(6 8 , .6 2 7 ) 无
假 阳性发 生 , 表 1 见 。
无触 痛 、 乳头 溢液 、 皮 征 , 橘 有无 腋 窝 淋 巴结 肿 大等
情 况 。准 确定 位后 常规 消毒 穿刺 部位 。本 研究 采用
例 , 中腺癌 l , 其 例 叶状 囊 肉瘤 1 。 例 23 细 针吸取 细胞 学检 查诊 断恶 性病 变 l例 , 后 . 9 术 经病理 组织 学诊 断 均 证 实 为恶 性 肿 瘤 , 假 阳性 病 无 例 。患者 的年龄 为 2 3—6 4岁 , 中 4 其 0—6 者 最 0岁
N el A prtnC t oy F A ) 一 种 安 全 、 便 、 ede si i y l ,N C 是 ao og 简
2 1 7 例患 者 中细针 吸取 细 胞 学诊 断 良性 病 变 者 . 8 5 , 5例 患者 的年 龄为 l —6 , 中 3 0岁 者最 8 5岁 其 0—5 多 (8 1 % 、3 5 ) 7 .8 4 / 5 。病 理 组 织 学 诊 断 类 型 分 布 如
价廉 、 重复 的 的实 用 诊 断 方 法 。为 提 高 乳 腺肿 块 可 细针 吸取 细胞 学 检查 的诊 断 水 平 , 文 通 过 对我 院 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的病理诊断
细针穿刺细胞学(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因其简便快捷安全准确性高不需要特殊设备和价格低廉而被临床广泛应用,尤其在基层医院更为适用。
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本文收集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127例进行病理诊断,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7病例中,年龄11~73岁,平均(42±9.2)岁,病程3 d~5年。
1.2 方法: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用10 ml一次性注射器配7号注射针头,左手固定肿块,右手持注射器刺入肿块内,形成负压抽吸数次;再改变方向抽吸,吸取足够的标本;然后放负压退针,将针吸材料均匀涂玻片数张,用95%酒精固定10 min后,伊红染色,光镜观察。
2、结果:252例中恶性肿瘤诊断的正确率为98.5% (66/67),良性病变诊断正确率为95.1% (176/185)。
假阳性率为1.5% (1/67)。
总正确率为96.0%(242/252)。
图:乳腺癌针吸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的对比
3、讨论:
乳腺肿块在临床上很常见,肿块的性质决定手术切除方式及预后。
细针针吸细胞学作为临床乳腺肿块定性诊断方法,具有方法简便、安全快捷、经济实用和诊断率高等优点,近似于无创伤,同时不会导致癌细胞的转移,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乳腺肿块的鉴别非常重要,一部分肿块根据病史体征及触诊即能确定,但有一些肿块需经过多种检查手段才能确诊,尤其须经病理检查才能确定。
远红外透照、热图、钼靶照相、CT都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但影像学的检查并不能完全代表病理性质。
如乳腺纤维瘤恶变早期影像学并不能见到毛刺状边缘这一特征性的癌性包块的影像改变。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接近于病理切片检查的一种方法,可以直观检查细胞的情况。
FNAC的诊断主要依据下列基本要素:①涂片背景;②细胞分化程度;③细胞的排列;④裸核的细胞形态等。
如果术者穿刺准确且手法熟练,则检出阳性率较高。
若经验丰富,则可通过FNAC作出病理分型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