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实验报告
白盒测试实验报告范本

实验一:白盒软件测试一、实验目的通过简单程序白盒测试,熟悉测试过程,对软件测试行程初步了解,并养成良好的测试习惯。
熟练掌握如何运用基路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用例设计,初步熟悉如何利用程序插装技术进行逻辑覆盖率分析。
二、实验内容背景:被测测试程序功能:计算被输入日期是星期几;程序定义:已知公元1年1月1日是星期一,只要输入年月日,能自动回复当天是星期几;测试环境:Windows vista、Dev C++;说明:本次测试采用插桩测试法,由于程序简单,手动输入测试用例。
程序说明:A程序思路:计算输入日期与公元1年1月1日所相差的天数,具体如下:总天数=公元1年到输入日期上一年年底天数+输入年份的1月到上月月底天数+输入日期的天数B闰年满足条件(year%4==0)&&(year%100!=0)||(year%400==0)(1)分析各种输入情况,结合程序输出结果,并给出详细测试用例;(2)根据(1)所划分的等价类,进行边界值分析,并给出具体的测试用例;(3)决策表测试法;①列出输入变量month、 day、 year的有效等价类;(条件桩)②分析程序的规格说明,给出问题规定的可能采取操作;(动作桩)③画出决策表(简化);④根据决策表,给出详细测试用例。
代码:(被测部分为while循环内部语句)#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int x=1,year, month, day;while(x){1.int i, num=0,total, total1, total2;2.cout<<"请输入年份: ";3.cin>>year;4.cout<<"请输入月份: ";5.cin>>month;6.cout<<"请输入日期: ";7.cin>>day;//求得输入年份之前一年末的总天数8.for(i=1; i<year; i++){9.if((i%4==0)&&(i%100!=0)||(i%400==0))10.num++;}11.total1 = 365*(year-num-1) + 366*num;//求得输入年份的总天数12.if((year%4==0)&&(year%100!=0)||(year%400==0)){//求得输入月份之前一月末的总天数13.switch(month){case 1:total2 = 0;break;case 2:total2 = 31;break;case 3:total2 = 60;break;case 4:total2 = 91;break;case 5:total2 = 121;break;case 6:total2 = 152;break;case 7:total2 = 182;break;case 8:total2 = 213;break;case 9:total2 = 244;break;case 10:total2 = 274;break;case 11:total2 = 305;break;case 12:total2 = 335;break;}}else{14.switch(month){case 1:total2 = 0;break;case 2:total2 = 31;break;case 3:total2 = 59;break;case 4:total2 = 90;break;case 5:total2 = 120;break;case 6:total2 = 151;break;case 7:total2 = 181;break;case 8:total2 = 212;break;case 9:total2 = 243;break;case 10:total2 = 273;break;case 11:total2 = 304;break;case 12:total2 = 334;break;}}//在加上输入的日,求其总和可得到从公元1年1月1日到输入日期当天的总天数15.total = total1 + total2 + day;16.int week;17. week = total % 7;18.cout<<"您输入的日期是";19.switch(week){case 0:cout<<"星期天"<<endl;break;case 1:cout<<"星期一"<<endl;break;case 2:cout<<"星期二"<<endl;break;case 3:cout<<"星期三"<<endl;break;case 4:cout<<"星期四"<<endl;break;case 5:cout<<"星期五"<<endl;break;case 6:cout<<"星期六"<<endl;break;}cout<<"**********退出程序请输入0,否则任一输入继续**********"<<endl;cin>>x;}}2、测试用例设计1)控制流图2)环路复杂度计算由图可知,图中的环路有六条,故环路复杂度为六。
黑盒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最终5篇)

黑盒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最终5篇)第一篇:黑盒测试技术实验报告黑盒测试技术—三角形问题实验报告一、问题描述输入三个整数a、b、c,分别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通过程序判断这三条边是否能构成三角形?如果能构成三角形,则判断三角形的类型并输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如果不构成三角形输出不能构成三角形。
要求:(1)输入三个整数a、b、c,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a≤200;1≤b≤200;1≤c≤200。
(2)容错处理:输入空值的提示;输入的值满足类型的提示;(3)不限制开发环境,不限制开发语言;(4)尽可能不对自己的程序进行测试设计。
(5)请分别采用边界值分析法、等价类分析法、决策表分析法、基于场景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6)正文格式(除源代码用小五号单倍行距),其他行距固定值 20,字号小四。
二、程序主要源代码(标注:测试的源代码是哪位同学(学号姓名)编写的。
)三、程序界面(截图)四、设计测试用例1.用边界值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用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按照下列步骤进行:((1)分析各变量取值三角形三条边的取值范围都是1-200,所以边长A 的边界点为 1 和 200,边长 B的边界点为 1 和 200,边长 C 的边界点为 1 和 200。
((2)测试用例数输入条件边界值测试数据 A 1,200 0,1,2,199,200,201 B 1,200 0,1,2,199,200,201 C 1,200 0,1,2,199,200,201设计测试用例(给出所有测试用例)三角形问题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编号输入数据预期输出测试结果 a b c 1 0 100 100 边长 A 不合法边长 A 不合法1 100 100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3 2 100 100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4 199 100 100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5 200 100 100 不是三角形不是三角形 6 201 100 100 边长 A 不合法边长 A 不合法100 0 100 边长 B 不合法边长 B 不合法100 1 100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9 100 2 100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10 100 199 100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11 100 200 100 不是三角形不是三角形 12 100 201 100 边长 B 不合法边长 B 不合法100 100 0 边长 C 不合法边长 C 不合法100 100 1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15 100 100 2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16 100 100 199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17 100 100 200 不是三角形不是三角形181****0201边长 C 不合法边长 C 不合法2.用等价类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1)首先分析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隐含的输入要求,输入条件如下:条件:1<=边长 A<=200,1<=边长 B<=200,1<=边长 C<=200 隐含条件:A输入条件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是否是三角形1.1<=A<=2002.1<=B<=2003.1<=C<=2004.A200 8.B<1 || B>200 9.C<1 ||C>200 10.A>=B+C 11.B>=A+C 12.C>=A+B 等腰三角形13.A=B&&B!=C 14.A=C&&C!=B 15.B=C&&C!=A 16.A!=B&&A!=C&&B!=C 等边三角形17.A=B=C 18.A!=B 19.A!=C 20.B!=C(3)设计测试用例,覆盖上表中的等价类,如表1-3 表所示。
最新软件测试实验报告(测试计划+黑盒测试+白盒测试)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软件测试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2014.10.9目录第1章软件测试的概念和设计要求 (3)1.1 测试目的 (3)1.2 测试选题 (3)1.3测试人员 (3)1.4测试方法 (3)1.5 测试资料及参考书 (3)1.6关于黑盒测试 (3)1.7 关于白盒测试 (4)1.8、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的比较 (4)1.9 软件测试过程 (5)1.10数据整理 (6)第2章关于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问题 (7)2.1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黑盒测试 (7)2.1.1.问题描述: (7)2.1.2.程序代码(开发环境:Windowsxp xp、java): (7)2.1.3.测试方法 (7)2.1.4.测试用例设计 (8)2-2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白盒测试 (10)2.2.1核心程序代码 (10)2.2.2程序流程图 (10)2.2.3 测试用例 (11)2.2.4程序控制流图 (12)设计心得与体会 (12)第1章软件测试的概念和设计要求1.1 测试目的1.练习和掌握软件测试管理的一般过程与步骤;2.掌握测试管理的人工过程和能够通过相关管理软件实现以下工作:a)配置软件资产信息、软件需求、软件模型和缺陷数据库;b)创建和管理多个测试组和用户;c)配置测试环境、编写详细测试计划、安排测试进度;d)设计测试脚本、测试用例;e)实施测试、执行测试和评估测试。
1.2 测试选题关于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问题的测试;1.3测试人员张@@:软件测试计划及相关资料的编写与收集。
李@@:对特定问题编写程序代码,并对其进行黑盒测试。
王@@:对特定问题编写程序代码,并对其进行白盒测试。
1.4测试方法对于选题,使用黑盒测试技术,测试内容包括等价类划分测试、边界值分析测试、决策表方法使用。
使用白盒测试技术,测试内容包括语句覆盖测试、分支覆盖测试、条件覆盖测试、分支/条件覆盖测试、条件组合覆盖测试及基本路径测试。
软件工程导论实验报告-白盒测试-黑盒测试

.《软件工程导论》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专业:实验日期:.白盒测试一、实验目的通过简单程序白盒测试,熟悉测试过程,对软件测试形成初步了解,并养成良好的测试习惯。
熟练掌握如何运用基路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用例设计,初步熟悉如何利用程序插装技术进行逻辑覆盖率分析。
二、实验内容:1、被测试程序功能:求解系数为整数的方程ax2+bx+c=02、程序定义:键盘输入 3 个数字 a,b ,c,求解方程 ax2 +bx+c=03、测试环境: Windows8.1 、Eclipse4、说明:本次测试采用插桩测试法,由于程序比较简单,手动输入测试用例。
四、实验步骤1、程序流程图开始输入 a, b, ca=0 Y Y Y无穷多解b=0 C=0NN NX= 无解N无解b2-4ac>=0.YX1=x2=结束2、代码: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 {Scanner sc= 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 out .println( "请输入 3个整数 a,b,c:" );String as;String bs ;String cs;int a=0;int b =0;int c=0;double x, x1 , x2 ;as= sc.nextLine();bs = sc.nextLine();cs= sc.nextLine();try {a=Integer.parseInt (as );b =Integer.parseInt (bs );c=Integer.parseInt (cs);}catch (Exception e){System. out .println( " 输入错误 ");System. exit (0);}if (a == 0){if (b == 0){if ( c == 0)System. out .println(" 无穷多解 " );elseSystem. out .println(" 无解 " );}else{x = -( c / b );System. out .println( "x=" + x);}}else{double h = b * b - 4 * a*c;if (h<0)System. out .println(" 无解 " );else{x1 = (- b + Math. sqrt (h )) / (2 * a);x2 = (- b - Math. sqrt (h )) / (2 * a); System. out .println( "x1=" + x1 + "\tx2="+ x2 );}}}}3、流图:.4、程序基本路径:(1) 1 2 3 4 5 11 预期输出:无穷多解(2) 1 2 3 4 6 11 预期输出:无解(3) 1 2 3 7 11 预期输出: x=(4) 1 2 8 9 11 预期输出: x1= x2=(5) 1 2 3 10 11 预期输出:无解5、测试实验用例:路径覆盖编号测试用例覆盖路径对应输出1a=0 ,b=0 , 1 2 3 4 5 11无穷多解c=02 a=0 ,b=0 ,c=1 1 234 6 11 无解3 a=0 ,b=1 ,c=1 1 2 3 7 11 x=-14 a=1 ,b=2 ,c=1 1 2 8 9 11 x1=-1x2=-15 a=1 ,b=1 ,c=1 1 2 3 10 11 无解黑盒测试一、实验目的黑盒测试是常用的软件测试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测试时,把被测试程序当作一个黑盒,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测试者只知道该程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或程序的功能的情况下,依靠能反应这一关系和程序功能需求规格的说明书,来确定测试用例和推断测试结构的正确性。
白盒测试实验报告

白盒测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白盒测试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白盒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给定程序的分析和测试,掌握代码覆盖的评估标准,提高测试用例的设计能力,发现程序中的逻辑错误和潜在缺陷,从而保障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环境为具体编程环境名称,测试工具为具体测试工具名称。
三、实验内容1、被测试程序的功能描述被测试程序是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程序,用于实现两个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程序接收用户输入的两个整数,并根据用户选择的运算类型进行相应的计算,最后输出计算结果。
2、程序代码分析以下是被测试程序的部分关键代码:```pythondef add_numbers(num1, num2):return num1 + num2def subtract_numbers(num1, num2):return num1 num2def multiply_numbers(num1, num2):return num1 num2def divide_numbers(num1, num2):if num2!= 0:return num1 / num2else:return "除数不能为 0"```3、测试用例设计为了全面测试程序的功能,设计了以下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编号|输入数据(num1, num2, 运算类型)|预期输出|||||| 1 |(5, 3, 'add')| 8 || 2 |(5, 3,'subtract')| 2 || 3 |(5, 3,'multiply')| 15 || 4 |(6, 2, 'divide')| 3 || 5 |(5, 0, 'divide')|除数不能为 0 |4、代码覆盖分析在执行测试用例的过程中,使用测试工具对代码的覆盖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语句覆盖达到了 100%,但分支覆盖只达到了 80%。
软件开发岗位实习报告——软件测试中的黑盒与白盒测试技术

软件开发岗位实习报告——软件测试中的黑盒与白盒测试技术1. 引言作为软件开发岗位的实习生,我在实习期间主要负责软件测试相关工作。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在软件测试中常用的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技术。
黑盒测试是一种基于功能需求的测试方法,而白盒测试则是以代码为基础的测试方法。
2. 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一种独立于内部结构的测试方法,旨在验证软件系统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正常工作。
黑盒测试不考虑软件系统的内部细节,而是关注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2.1 黑盒测试的方法常见的黑盒测试方法包括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状态转换图、决策表等。
2.1.1 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将输入和输出数据分成不同等价类的方法。
通过选择一个有效的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的等价类,可以对软件系统的功能进行全面测试。
例如,对于一个接收用户年龄作为输入的系统,我们可以将输入年龄区分为合法和非法的等价类,进而测试系统在不同输入情况下的行为。
2.1.2 边界值分析边界值分析是一种测试方法,通过测试边界值的输入和输出,以确定系统对边界值的处理是否正确。
例如,在一个要求用户输入1到100之间整数的系统中,我们可以测试输入1、100和非法输入的情况,并观察系统的响应是否符合预期。
2.1.3 状态转换图状态转换图是一种表示软件系统各种状态及其转换关系的图形化工具。
通过对状态转换图的测试,可以发现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是否正确。
例如,在一个银行系统中,我们可以绘制一个状态转换图来表示用户登录和退出的不同状态,并且测试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功能是否正常。
2.1.4 决策表决策表是一种列出系统可能条件和相应操作的表格。
通过测试决策表中的各种条件和操作组合,可以确定系统的行为是否正确。
例如,在一个订单处理系统中,我们可以根据订单的状态、支付方式等条件,列出一个决策表,并测试系统在不同组合情况下的表现。
2.2 黑盒测试的优势和限制黑盒测试的优势在于可以忽略软件系统的内部细节,对功能进行全面测试,更加接近用户的使用方式。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测试计划+黑盒测试+白盒测试)

break;
case 12:
if(day==32)
{
year++;
month=1;
day=1;
cout<<"明天是:"<<year<<'/'<<month<<'/'<<day<<endl;
}
break;
}
cout<<"明天是:"<<year<<'/'<<month<<'/'<<day<<endl;
对于选题,使用黑盒测试技术,测试内容包括等价类划分测试、边界值分析测试、决策表方法使用。
使用白盒测试技术,测试内容包括语句覆盖测试、分支覆盖测试、条件覆盖测试、分支/条件覆盖测试、条件组合覆盖测试及基本路径测试。
1.5
1.软件测试与维护基础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黄武
2.软件测试技术基础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顾海花
1/3/2001
19
2
29
2004
1/3/2004
20
2
29
2001
不可能
21~22
2
30
2004
不可能
2.2.1
if(n1<n2)//使得n1为较大的数,n2为较小的数
{
temp=n1;
n1=n2;
n2=temp;
}
p=n1*n2;//p为两个数的乘积
while(n2!=0)//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NextDate(year,month,day);
(完整版)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它是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这一方法是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依据程序内部逻辑结构相关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通过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的状态,确定实际的状态是否与预期的状态一致。
采用什么方法对软件进行测试呢?常用的软件测试方法有两大类:静态测试方法和动态测试方法。
其中软件的静态测试不要求在计算机上实际执行所测程序,主要以一些人工的模拟技术对软件进行分析和测试;而软件的动态测试是通过输入一组预先按照一定的测试准则构造的实例数据来动态运行程序,而达到发现程序错误的过程。
白盒测试的测试方法有代码检查法、静态结构分析法、静态质量度量法、逻辑覆盖法、基本路径测试法、域测试、符号测试、Z路径覆盖、程序变异.白盒测试法的覆盖标准有逻辑覆盖、循环覆盖和基本路径测试.其中逻辑覆盖包括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
六种覆盖标准: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发现错误的能力呈由弱至强的变化。
语句覆盖每条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判定覆盖每个判定的每个分支至少执行一次。
条件覆盖每个判定的每个条件应取到各种可能的值.判定/条件覆盖同时满足判定覆盖条件覆盖。
条件组合覆盖每个判定中各条件的每一种组合至少出现一次。
路径覆盖使程序中每一条可能的路径至少执行一次。
”白盒"法全面了解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对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
”白盒”法是穷举路径测试。
在使用这一方案时,测试者必须检查程序的内部结构,从检查程序的逻辑着手,得出测试数据.贯穿程序的独立路径数是天文数字.但即使每条路径都测试了仍然可能有错误。
第一,穷举路径测试决不能查出程序违反了设计规范,即程序本身是个错误的程序。
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实验报告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实验指导计算机工程学院测试环境配置1.settingJunit(1)startEclipseSelectwindows-preferences-java-buildpath–classpathvariables(2)clicknew,thefigureofnewvariableentryisshown.(3)name JUNIT_LIBselectfile-选择JUnit插件所对应的JAR文件所在地,在Eclipse的安装目录的plugins目录中2.JUNIT的组成框架其中,junit.framework和junit.runner是两个核心包。
junit.framework负责整个测试对象的框架junit.runner负责测试驱动Junit的框架又可分为:A、被测试的对象。
B、对测试目标进行测试的方法与过程集合,可称为测试用例(TestCase)。
C、测试用例的集合,可容纳多个测试用例(TestCase),将其称作测试包(TestSuite)。
D、测试结果的描述与记录。
(TestResult)。
E、每一个测试方法所发生的与预期不一致状况的描述,称其测试失败元素(TestFailure)F、JUnitFramework中的出错异常(AssertionFailedError)。
JUnit框架是一个典型的Composite模式:TestSuite可以容纳任何派生自Test 的对象;当调用TestSuite对象的run()方法是,会遍历自己容纳的对象,逐个调用它们的run()方法。
3.JUnit中常用的接口和类Test接口——运行测试和收集测试结果Test接口使用了Composite设计模式,是单独测试用例(TestCase),聚合测试模式(TestSuite)及测试扩展(TestDecorator)的共同接口。
它的publicintcountTestCases()方法,它来统计这次测试有多少个TestCase,另外一个方法就是publicvoid run(TestResult),TestResult是实例接受测试结果,run方法执行本次测试。
白盒测试实验报告

白盒测试实验报告关于三角形问题的白盒测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能熟练应用功能性测试技术进行测试用例设计;2、对测试用例进行优化设计;二、实验内容1、题目内容描述针对实验一编写的源代码进行白盒测试。
要求绘制出程序的控制流图,采用逻辑覆盖和基路径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执行测试用例,并分析测试结果。
可以使用C++Test对代码进行静态检查和动态测试。
2、测试用例的编写根据条件绘制程序流程图如下:由程序流程图得如下控制流图:采用逻辑覆盖设计测试用例并执行测试用例:(1)语句覆盖:(2)判定覆盖(3)条件覆盖:(4)判定-条件覆盖:(5)条件组合覆盖:(6)路径覆盖:基路径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并执行测试用例:3、测试结果分析经过以上测试发现:程序无法结束,达不到预测结果。
其余均能正确执行达到预期结果。
4、实验思考通过本次试验,对C++test工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用法和操作,用该工具测出了一些代码规范的问题,能够分析测试结果了。
本实验用两种方法对程序进行测试,从中可看出,基路径测试比逻辑覆盖测试过程简单,但是没有逻辑覆盖测试的效果好。
所以,我觉得应该更加熟悉两种测试方法的特色,以便在以后的测试中能更快更准确的选择测试方法,快速测试,找到程序中的错误。
附录:程序代码#include "iostream.h"#include "stdio.h"void Judge(int m_num1,int m_num2,int m_num3){while(scanf("%d %d %d",&m_num1,&m_num2,&m_num3)! =EOF){if(!(m_num1+m_num2<=m_num3 || m_num1+m_num3<=m_num2 || m_num2+m_num3<=m_num1)) {if (m_num1==m_num2 && m_num1==m_num3)cout<<"等边三角形"<else if (m_num1==m_num2 || m_num1==m_num3 || m_num2==m_num3)cout<<"等腰三角形"<elsecout<<"一般三角形"<}else{cout<<"不是三角形"<}}}void main(){int a,b,c;Judge(a,b,c);}第二篇:黑盒测试实验报告 12000字黑盒测试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1、系统地学习和理解黑盒测试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黑盒测试的基本技术和方法;2、对一个已知的程序进行测试。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测试计划+黑盒测试+白盒测试)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软件测试课程设计报告题目:NextDate函数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2014.10.9目录第1章软件测试的概念和设计要求 (2)1.1 测试目的 (2)1.2 测试选题 (2)1.3测试人员 (2)1.4测试方法 (2)1.5 测试资料及参考书 (3)1.6关于黑盒测试 (3)1.7 关于白盒测试 (3)1.8、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的比较 (4)1.9 软件测试过程 (4)1.10数据整理 (5)第2章NextDate函数问题 (5)2.1NextDate函数的黑盒测试 (5)2.1.1.问题描述: (5)2.1.2.程序代码(开发环境:Windowsxp xp、java): (5)2.1.3.测试方法 (5)2.1.4.测试用例设计 (8)2-2NextDate函数的白盒测试 (14)2.2.1核心程序代码 (14)2.2.2程序流程图 (14)2.2.3 测试用例 (15)2.2.4程序控制流图 (17)设计心得与体会 (17)第1章软件测试的概念和设计要求1.1 测试目的1.练习和掌握软件测试管理的一般过程与步骤;2.掌握测试管理的人工过程和能够通过相关管理软件实现以下工作:a)配置软件资产信息、软件需求、软件模型和缺陷数据库;b)创建和管理多个测试组和用户;c)配置测试环境、编写详细测试计划、安排测试进度;d)设计测试脚本、测试用例;e)实施测试、执行测试和评估测试。
1.2 测试选题NextDate函数;1.3测试人员张@@:软件测试计划及相关资料的编写与收集。
李@@:对特定问题编写程序代码,并对其进行黑盒测试。
王@@:对特定问题编写程序代码,并对其进行白盒测试。
1.4测试方法对于选题,使用黑盒测试技术,测试内容包括等价类划分测试、边界值分析测试、决策表方法使用。
使用白盒测试技术,测试内容包括语句覆盖测试、分支覆盖测试、条件覆盖测试、分支/条件覆盖测试、条件组合覆盖测试及基本路径测试。
白盒-黑盒测试与及QTP自动化测试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软件测试方法与技术实验项目:白盒-黑盒测试与QTP自动化测试实验地点:实验中心21015 {x=4,y=9,z=9}路径覆盖P(1-3-5)16 {x=0,y=5,z=10} 基本路径覆盖P (ACE)17 {x=2,y=5,z=8} 基本路径覆盖P (ABCE)18 {x=4,y=6,z=9} 基本路径覆盖P (ABCDE)六.实验结果与分析用例结果1 2 3 4 5 6 7 8 9k=8;j=1 k=35;j=1 k=0;j=0 k=35;j=1 k=0;j=0 k=35;j=1 k=0;j=0 k=19;j=01 k=0;j=1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k=0;j=1 k=0;j=0 k=0;j=0 k=9;j=0 k=0;j=0 k=35;j=1 k=0;j=0 k=9;j=0 k=23;j=1 七.讨论、心得通过此次实验,了解并掌握了白盒测试的基本测试方法。
熟悉并掌握了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路径覆盖和基本路径覆盖的各项覆盖标准。
通过实验掌握了逻辑覆盖测试,和测试用例,掌握了流程图的绘制。
实验名称实验二黑盒测试方法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练掌握黑盒测试方法中的大家类测试方法和边界值测试方法;2.通过实验掌握如何运用黑盒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3.运用所学理论,完成实验研究的基本训练过程。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用你熟悉的语言编写一个判断三角形问题的程序;要求:读入代表三角形边长的三个整数,判断他们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如果能够,则输出三}}}六.实验结果与分析七.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熟练的掌握了黑盒测试方法中的等价类测试方法和边界值测试方法,掌握了如何应用黑盒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一进步熟练了C语言的编程方法。
实验名称实验三 QTP自动化测试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QTP软件自动化测试原理和方法;2.掌握QTP检查点的插入,能够利用QTP软件进行功能测试和回归测试。
白盒-黑盒测试与及QTP自动化测试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软件测试方法与技术实验项目:白盒-黑盒测试与QTP自动化测试实验地点:实验中心21015 {x=4,y=9,z=9}路径覆盖P(1-3-5)16 {x=0,y=5,z=10} 基本路径覆盖P (ACE)17 {x=2,y=5,z=8} 基本路径覆盖P (ABCE)18 {x=4,y=6,z=9} 基本路径覆盖P (ABCDE)六.实验结果与分析用例结果1 2 3 4 5 6 7 8 9k=8;j=1 k=35;j=1 k=0;j=0 k=35;j=1 k=0;j=0 k=35;j=1 k=0;j=0 k=19;j=01 k=0;j=1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k=0;j=1 k=0;j=0 k=0;j=0 k=9;j=0 k=0;j=0 k=35;j=1 k=0;j=0 k=9;j=0 k=23;j=1 七.讨论、心得通过此次实验,了解并掌握了白盒测试的基本测试方法。
熟悉并掌握了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路径覆盖和基本路径覆盖的各项覆盖标准。
通过实验掌握了逻辑覆盖测试,和测试用例,掌握了流程图的绘制。
实验名称实验二黑盒测试方法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练掌握黑盒测试方法中的大家类测试方法和边界值测试方法;2.通过实验掌握如何运用黑盒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3.运用所学理论,完成实验研究的基本训练过程。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用你熟悉的语言编写一个判断三角形问题的程序;要求:读入代表三角形边长的三个整数,判断他们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如果能够,则输出三}}}六.实验结果与分析七.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熟练的掌握了黑盒测试方法中的等价类测试方法和边界值测试方法,掌握了如何应用黑盒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一进步熟练了C语言的编程方法。
实验名称实验三 QTP自动化测试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QTP软件自动化测试原理和方法;2.掌握QTP检查点的插入,能够利用QTP软件进行功能测试和回归测试。
白盒测试实验实验报告

白盒测试实验实验报告白盒测试实验实验报告引言白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一种重要的测试方法,通过对软件内部结构和代码的了解,以及对程序逻辑的分析,检查软件是否按照设计要求正确运行。
本篇实验报告旨在介绍我们进行的一次白盒测试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等内容。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进行白盒测试,验证其在各种输入情况下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希望能够掌握白盒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且了解如何利用白盒测试技术来提高软件质量。
二、实验环境我们选择了一款名为“Calc”的计算器程序作为实验对象。
该程序是一个基于命令行的简单计算器,支持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操作。
实验所需的环境如下: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193. 编程语言:C++三、实验过程1. 熟悉程序代码:首先,我们仔细阅读了“Calc”程序的源代码,了解了其整体结构和各个函数的功能。
2. 制定测试计划:根据程序的功能和代码结构,我们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各种输入情况的测试用例和预期结果。
3. 执行测试用例:根据测试计划,我们逐个执行了各个测试用例,并记录了实际结果。
4. 分析测试结果:对于测试用例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我们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找出错误的原因。
5. 提出改进建议:基于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以帮助开发人员修复错误并提高程序的质量。
四、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共执行了30个测试用例,其中包括了各种边界情况和异常输入。
通过这些测试用例的执行,我们发现了一些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输入验证不完善:在部分情况下,程序没有对输入进行充分的验证,导致程序崩溃或输出错误结果。
我们建议在程序中增加输入验证的代码,以提高程序的健壮性。
2. 算法逻辑错误:在某些特定的输入情况下,程序的计算结果与预期结果不一致。
软件测试实习报告:黑盒与白盒测试技术的应用

软件测试实习报告:黑盒与白盒测试技术的应用1. 引言在现代软件开发中,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和稳定性的关键环节。
针对软件测试的不同手段和方法,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被广泛应用。
本报告将探讨黑盒和白盒测试技术在软件测试实习过程中的应用。
2. 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一种基于功能需求的测试方法,测试者不关心内部实现细节,而是主要关注软件的输入输出和功能是否符合预期。
在软件测试实习中,我参与了一个黑盒测试项目,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所学到的黑盒测试技术和应用。
2.1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黑盒测试的核心内容,它通过模拟真实用户的操作场景进行测试,验证软件的功能是否满足需求。
在实习项目中,我使用了一些测试用例来测试软件功能的各个方面,包括输入验证、边界条件、异常处理等。
通过功能测试,我能够发现软件中的功能缺陷并及时反馈给开发团队进行修复。
2.2 界面测试界面测试是黑盒测试的重要部分,它主要验证软件的用户界面是否易于使用、符合设计规范。
在实习中,我使用了一些测试用例来测试软件的界面布局、字体颜色、图标等方面,确保用户能够良好地操作软件界面,并且界面与需求文档一致。
通过界面测试,我能够为开发团队提供改进界面设计的建议。
2.3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黑盒测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验证软件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在实习项目中,我使用了一些性能测试工具来模拟多种负载条件,并通过监控软件的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指标来评估软件的性能。
通过性能测试,我能够发现软件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瓶颈,并提供性能优化的建议。
3. 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一种基于内部逻辑和代码结构的测试方法,测试者需要具备编程和代码理解能力。
在软件测试实习中,我也参与了一个白盒测试项目,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所学到的白盒测试技术和应用。
3.1 代码覆盖率测试代码覆盖率测试是白盒测试的核心内容,通过运行测试用例,并根据代码结构和逻辑覆盖情况评估测试用例对代码的覆盖率。
在实习项目中,我使用了一些自动化测试工具来生成测试用例,并使用代码覆盖率工具来评估测试用例的覆盖率情况。
黑盒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一黑盒测试一、实验目的通过对于实例程序的测试,熟悉功能性测试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要求(1)综合运用功能性测试方法(如边界值分析、等价类划分等方法)对被测程序进行测试,找出black.exe程序中存在的缺陷。
三、实验内容(1)对于blackBox.exe程序的测试步骤:①运行black.exe程序,如下图所示:②选择triangle program后(或nextdate program, commission program,要求至少做两个程序的测试),如下图所示:③点击create file names,如下图所示:提示输入测试用例文件,如1.txt后点击ok,1中的数据格式如下:(其中前3个数据表示输入的三条边,第4个数据表示预期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输入执行结果的文件2.txt :再次点击ok,提示输入测试结果文件记录集的题头信息:sanjiaoxing,点击ok,完成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④点击Run Test Cases File,运行测试;⑤测试后的统计信息如下图所示:⑥测试完成后,打开2.txt文件:(前3个条件表示输入的三条边,第4个表示预期结果,第5个表示测试结果,第6个表示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是否符合。
)2①运行black.exe程序②选择nextdate program,③点击create file names,如下图所示:提示输入测试用例文件,如3.txt后点击ok,3中的数据格式如下:如下图所示,输入执行结果的文件4.txt :④点击Run Test Cases File,运行测试;⑤测试后的统计信息如下图所示:⑥测试完成后,打开4.txt文件:1)案例描述:某三角形测试程序中需要输入三条表,若三边相等: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等腰三角形;若三边不等:斜边边三角形。
案例第一步划分等价类。
第二步设计测试用例设三边分别为a,b,c2)案例描述:案例按月,日,年输入数据。
输出当天的下一天,第二步测试用例。
电学黑盒子实验报告

电学黑盒子实验报告
1、电学黑盒子实验的步骤:判断有无电池使用万用电表的电压量程,表笔接到任意两个接线柱,分别测量,电表均无示数,说明盒内无电池。
二极管的判断同样的方法,得知ad、dc之间为二级管,方向可知。
2、黑盒测试(Black-box Testing,又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是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黑盒子。
利用黑盒测试法进行动态测试时,需要测试软件产品的功能,不需测试软件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
3、分别用电流表对每两个点测试,看是否有电流值。
这如果是电阻的话,电流值最小,几个点分别测试一下就能清楚对应的原件了。
4、使用该方法设计测试用例主要有两个步骤:(1)确定等价类;
(2)生成测试用例。
(二)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法是对程序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
5、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白盒测试实验报告-范例

实验报告书实验一白盒测试学生姓名:李庆忠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17白盒测试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1、系统地学习和理解白盒测试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白盒测试的基本技术和方法;2、举例进行白盒测试,使用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组合覆盖、路径覆盖进行测试。
3、通过试验和应用,要逐步提高和运用白盒测试技术解决实际测试问题的能力;4、熟悉C++编程环境下编写、调试单元代码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5、完成实验并认真书写实验报告(要求给出完整的测试信息,如测试程序、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等)二实验原理白盒测试原理:已知产品的内部工作过程,可以通过测试证明每种内部操作是否符合设计规格要求,所有内部成分是否已经过检查。
它是把测试对象看作装在一个透明的白盒子里,也就是完全了解程序的结构和处理过程。
这种方法按照程序内部的逻辑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
其又称为结构测试。
流程图如下图所示实验代码#include""int main(){int x,y,z;scanf("%d%d",&x,&y);if((x>0)&&(y>0)){z=x+y+10;}else{z=x+y-10;}if(z<0){z=0;printf("%d\n",z);}else{printf("%d\n",z);}return 0;}语句覆盖是指选择足够的测试,使得程序中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如选择测试x=1,y=1和x=1,y=-1可覆盖所有语句。
判定覆盖是指选择足够的测试,使得程序中每一个判定至少获得一次“真”值和“假”值,从而使得程序的每个分支都通过一次(不是所有的逻辑路径)。
选择测试x=1,y=1和x=1,y=-1可覆盖所有判定。
条件覆盖是指选择语句多数的测试,使得程序判定中的每个条件能获得各种不同的结果。
白盒测试实验报告.doc

白盒测试实验报告软件测试实验报告----白盒测试一.实验内容使用黑盒测试技术设计一个自动售货机上的系统。
自定义自动售货机只卖三种饮料可口可乐,雪碧,百事可乐,单价分别为2.5元,2.5两元,2元。
假设输入饮料类别及需要的数量,如果输入的金额数足够,直接送出饮料,退回零钱,如果输入的金额不够,有提示可以继续输入钱币。
自动售货机运行界面如下二程序模块选择商品1可口可乐2雪碧3百事可乐选择投币金额1 2.5元3 5元2 3元4 1元谢谢惠顾三、控制流图1 1 3 2 4 4 3 1 3 2 4 4 2 1 3 2 4 4四、计算圈图复杂度V3*4113五、基本路径1-1-4 1-2-4 1-3-4 1-4-4 2-1-4 2-2-4 2-3-4 2-4-4 3-1-4 3-2-4 3-3-4 3-4-4 4-4六、设计测试用例编号输入数据覆盖路径1 1 1 4 1- 1-4 2 1 2 4 1-2-4 3 1 3 4 1-3-4 4 1 4 4 1-4-4 5 2 1 4 2-1-4 6 2 2 4 2-2-4 7 2 3 4 2-3-4 8 2 4 4 2-4-4 9 3 4 4 3-1-4 10 3 2 4 3-2-411 3 3 4 3-3-4 12 3 4 4 3-4-4 13 4 4 4-4七、执行测试用例因篇幅有限,仅列出部分测试用例八、存在问题以上程序存在以下问题1 设计上不合理,投币时不可能一下就投出2.5元 2 第二个过程时,应在设计一个推出界面,例如顾客选择1以后,又决定不买时,将会无法退出附录代码include void main{ int n,m,i; fori0;in; ifn1{ coutm; ifm1{ coutm; ifm1{ coutm; ifm1{ cout“找您0.5元\\n“; } else ifm2 { cout“找您1元\n“; } else ifm3{ cout“找您2元\n“;} else {cout”钱不够”;} } ifn4 cout“谢谢惠顾“endl; } }。
白盒测试实验报告

白盒测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白盒测试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和掌握白盒测试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通过对给定程序的分析和测试,发现程序中的逻辑错误、路径覆盖不全、代码冗余等问题,提高程序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102、开发工具:Eclipse3、编程语言:Java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选取了一个简单的 Java 程序,该程序的功能是计算两个整数的和、差、积、商。
以下是程序的代码:```javapublic class Calculato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num1 = 10;int num2 = 5;int sum = calculateSum(num1, num2);int difference = calculateDifference(num1, num2);int product = calculateProduct(num1, num2);int quotient = calculateQuotient(num1, num2);Systemoutprintln("两数之和为:"+ sum);Systemoutprintln("两数之差为:"+ difference);Systemoutprintln("两数之积为:"+ product);Systemoutprintln("两数之商为:"+ quotient);}public static int calculateSum(int num1, int num2) {return num1 + num2;}public static int calculateDifference(int num1, int num2) {return num1 num2;}public static int calculateProduct(int num1, int num2) {return num1 num2;}public static int calculateQuotient(int num1, int num2) {if (num2 == 0) {Systemoutprintln("除数不能为 0");return -1;}return num1 / num2;}}```四、实验步骤1、代码审查对程序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包括类的定义、方法的声明和调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实验指导计算机工程学院测试环境配置1.setting Junit(1) start EclipseSelect windows-preferences-java-build path –class path variables(2) click new, the figure of new variable entry is shown.(3) name JUNIT_LIBselect file-选择JUnit 插件所对应的JAR文件所在地,在Eclipse的安装目录的plugins目录中2.JUNIT的组成框架其中,junit.framework 和junit.runner是两个核心包。
junit.framework 负责整个测试对象的框架junit.runner 负责测试驱动Junit的框架又可分为:A、被测试的对象。
B、对测试目标进行测试的方法与过程集合,可称为测试用例(TestCase)。
C、测试用例的集合,可容纳多个测试用例(TestCase),将其称作测试包(TestSuite)。
D、测试结果的描述与记录。
(TestResult) 。
E、每一个测试方法所发生的与预期不一致状况的描述,称其测试失败元素(TestFailure)F、JUnit Framework中的出错异常(AssertionFailedError)。
JUnit框架是一个典型的Composite模式:TestSuite可以容纳任何派生自Test 的对象;当调用TestSuite对象的run()方法是,会遍历自己容纳的对象,逐个调用它们的run()方法。
3.JUnit中常用的接口和类Test接口——运行测试和收集测试结果Test接口使用了Composite设计模式,是单独测试用例(TestCase),聚合测试模式(TestSuite)及测试扩展(TestDecorator)的共同接口。
它的public int countTestCases()方法,它来统计这次测试有多少个TestCase,另外一个方法就是public void run(TestResult ),TestResult是实例接受测试结果,run方法执行本次测试。
TestCase抽象类——定义测试中固定方法TestCase是Test接口的抽象实现,(不能被实例化,只能被继承)其构造函数TestCase(string name)根据输入的测试名称name创建一个测试实例。
由于每一个TestCase在创建时都要有一个名称,若某测试失败了,便可识别出是哪个测试失败。
TestCase类中包含的setUp()、tearDown()方法。
setUp()方法集中初始化测试所需的所有变量和实例,并且在依次调用测试类中的每个测试方法之前再次执行setUp()方法。
tearDown()方法则是在每个测试方法之后,释放测试程序方法中引用的变量和实例。
开发人员编写测试用例时,只需继承TestCase,来完成run方法即可,然后JUnit获得测试用例,执行它的run方法,把测试结果记录在TestResult之中。
Assert静态类——一系列断言方法的集合Assert包含了一组静态的测试方法,用于期望值和实际值比对是否正确,即测试失败,Assert类就会抛出一个AssertionFailedError异常,JUnit测试框架将这种错误归入Failes并加以记录,同时标志为未通过测试。
如果该类方法中指定一个String类型的传参则该参数将被做为AssertionFailedError异常的标识信息,告诉测试人员改异常的详细信息。
JUnit 提供了6大类31组断言方法,包括基础断言、数字断言、字符断言、布尔断言、对象断言。
其中assertEquals(Object expcted,Object actual)内部逻辑判断使用equals()方法,这表明断言两个实例的内部哈希值是否相等时,最好使用该方法对相应类实例的值进行比较。
而assertSame(Object expected,Object actual)内部逻辑判断使用了Java运算符“==”,这表明该断言判断两个实例是否来自于同一个引用(Reference),最好使用该方法对不同类的实例的值进行比对。
asserEquals(String message,String expected,String actual)该方法对两个字符串进行逻辑比对,如果不匹配则显示着两个字符串有差异的地方。
ComparisonFailure类提供两个字符串的比对,不匹配则给出详细的差异字符。
TestSuite测试包类——多个测试的组合TestSuite类负责组装多个Test Cases。
待测得类中可能包括了对被测类的多个测试,而TestSuit负责收集这些测试,使我们可以在一个测试中,完成全部的对被测类的多个测试。
TestSuite类实现了Test接口,且可以包含其它的TestSuites。
它可以处理加入Test时的所有抛出的异常。
TestSuite处理测试用例有6个规约(否则会被拒绝执行测试)A 测试用例必须是公有类(Public)B 测试用例必须继承与TestCase类C 测试用例的测试方法必须是公有的(Public )D 测试用例的测试方法必须被声明为V oidE 测试用例中测试方法的前置名词必须是testF 测试用例中测试方法无任何传递参数TestResult结果类和其它类与接口TestResult结果类集合了任意测试累加结果,通过TestResult实例传递每个测试的Run()方法。
TestResult在执行TestCase时如果失败会异常抛出TestListener接口是个事件监听规约,可供TestRunner类使用。
它通知listener的对象相关事件,方法包括测试开始startTest(Test test),测试结束endTest(Test test),错误,增加异常addError(Test test,Throwable t)和增加失败addFailure(Test test,AssertionFailedError t)TestFailure失败类是个“失败”状况的收集类,解释每次测试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其toString()方法返回“失败”状况的简要描述4.利用Junit开发一个简单的Java程序(1)File-new-Java project,名称为“HelloWorldWithJUnit”建立两个文件夹,分别为src和junittestsrc 存放实现主要功能的文件junittest 存放测试功能文件(2)创建测试类选中“HelloWorldWithJUnit”项目中的junittest包文件夹,右键并选择new-other-Junit-Junit Test Case(3)选择“next”,在New Junit Test Case中的name中输入“HelloWorldTest”,在package中输入“junittest”,然后单击“finish”。
(4)现在初步计划被测试文件功能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方法ReturnValue,作用是返回“HelloWorld”,所以测试类中有对ReturnValue这个方法进行测试的类。
当然,测试要能进行,该测试类必须为主类,存在main方法。
HelloWorldTest.java的源代码如下:选择run-run as-Junit test弹出一个Junit窗口,发现在该窗口中有一个红条,这说明存在错误。
(5)创建HelloWorld类建立一个HelloWorld类,并输入以下代码:(6)在HelloWorldTest.java中加入import src.*;此时以Junit测试的方式来运行HelloWorldTest.java,出现了含有绿色的窗口,测试成功。
assertEqualspublic static void assertEquals([ng.String message],ng.Object expected,ng.Object actual)Asserts that two objects are equal. If they are not, an AssertionError is thrown with the given message. If expected and actual are null, they are considered equal.Parameters:message - the identifying message for the AssertionError (null okay)expected - expected valueactual - actual valueassertFalsepublic static void assertFalse(ng.String message,boolean condition)Asserts that a condition is false. If it isn't it throws an AssertionError with the given message.Parameters:message - the identifying message for the AssertionError (null okay)condition - condition to be checkedassertTruepublic static void assertTrue(ng.String message,boolean condition)Asserts that a condition is true. If it isn't it throws an AssertionError with the given message.Parameters:message - the identifying message for the AssertionError (null okay)condition - condition to be checkedassertNullpublic static void assertNull(ng.String message,ng.Object object)Asserts that an object is null. If it is not, an AssertionError is thrown with the given message.Parameters:message - the identifying message for the AssertionError (null okay)object - Object to check or nullassertNotNullpublic static void assertNotNull(ng.String message,ng.Object object) Asserts that an object isn't null. If it is an AssertionError is thrown with the given message.Parameters:message - the identifying message for the AssertionError (null okay)object - Object to check or nullassertSamepublic static void assertSame([ng.String message],ng.Object expected,ng.Object actual)Asserts that two objects refer to the same object. If they are not, an AssertionError is thrown with the given message.Parameters:message - the identifying message for the AssertionError (null okay)expected - the expected objectactual - the object to compare to expectedassertNotSamepublic static void assertNotSame(ng.String message,ng.Object unexpected,ng.Object actual) Asserts that two objects do not refer to the same object. If they do refer to the same object, an AssertionError is thrown with the given message.Parameters:message - the identifying message for the AssertionError (null okay)unexpected - the object you don't expectactual - the object to compare to unexpectedfailpublic static void fail(ng.String message)Fails a test with the given message.Parameters:message - the identifying message for the AssertionError (null okay) See Also:AssertionError实验一白盒测试方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白盒测试基本技术,并能够应用白盒测试技术设计测试用例2、掌握白盒测试中的逻辑覆盖和路径测试方法二、实验任务使用白盒测试方法为下面的程序设计测试用例(使用逻辑覆盖和路径测试方法):程序要求:10个铅球中有一个假球(比其他铅球的重量要轻),用天平三次称出假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