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陆时万吴国芳讲义2

合集下载

植物学上

植物学上

植物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陆时万、吴国芳等编著主讲人:柴素芬教学参考书1、徐汉卿主编,植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丘荣熙、祁碧霞,植物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3、吴万春主编,植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植物学绪论一、植物界(一)生物界的划分1、两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瑞典科学家林奈,十八世纪。

2、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

3、四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

4、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

5、六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非胞生物界(类病毒、病毒),七十年代,我国学者。

本教材采用两界系统。

(二)植物界的发生发展生物:无机物→有机物→非细胞→细胞1、简单→复杂(单细胞执行全部生活功能→多细胞,有分工现象。

)2、水生→陆生(苔藓是过渡类型,从而产生根、茎、叶和维管组织。

)3、低级→高级(不能适应的,趋于衰退或灭亡,适应的,从生理功能到形态结构都将发生变异。

)二、内容植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

分支学科:植物形态学、分类学、生理学、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等。

三、作用主要讲光合作用叶绿素6CO2+6H2O C6H12O6+6O2太阳能①贮能:太阳能→化学能,并以化学键能的形式贮存在碳水化合物的分子中,植物也就成为地球上其它生物的能量供应者。

②放氧:动、植物人类的呼吸,物质的燃烧,使地表大气中CO2和O2的浓度基本恒定。

③无机物→有机物:自身营养,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

绿色植物的三大宇宙作用。

四、学习方法观察、比较、实验。

认真上好理论课和实验课,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植物细胞的一般形态和大小,掌握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及植物细胞后含物的类型;掌握植物细胞的繁殖方式。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参考书目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参考书目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参考书目《无机及分析化学》(二)参考资料1.《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徐勉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年1 月;2.《无机及分析化学》,陈虹锦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 年8 月;3.《无机及分析化学》,张仕勇,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年9 月;4.《无机与分析化学题解》,赵中一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年8 月;5.《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7 月;6.《分析化学核心教程》,孟凡昌等编,科学出版社,2005 年2 月。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二)参考资料3.《分析化学实验》,张广强黄世德主编,学苑出版社,1998 年6 月;4.《基础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学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有机化学》(二)参考资料1.《有机化学》,谷亨杰、吴泳、丁金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7 月;2.《有机化学》(第4 版),倪沛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年12 月;3.《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解题示例》,邢其毅、徐瑞秋、裴伟伟编,北京大学出版,2001 年;4.《有机化学》上、下,胡宏纹主编,高等教学出版社2000 年。

《有机化学实验》(二)参考资料1.《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曾昭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二)参考资料1.《仪器分析》,朱明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仪器分析》,吴谋成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

《应用统计学B》(二)参考资料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全解》,王丽燕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年9 月;2.《环境统计》,蔡宝森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年1 月;3.《生物统计学》,张勤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年2 月。

《植物生物学》(二)参考资料1.《植物生物学》,叶庆华、曾定、陈振瑞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年;2.《植物学(上、下册)(第一版)》,陆时万、吴国芳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年《植物生物学实验》(二)参考资料1.《植物生物学实验》,刘宁主编,高教出版社,2001 年;2.《植物学实验》,何凤仙主编,高教出版社,2000 年。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植物生物学 (Plant Biology)课程编号:K12001总学时数:80学时讲课学时:48学时实验学时:32学时(独立设课)实践学时:1周学分:3学分(理论课)先修课程:无教材:植物学,金银根,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参考书目:《植物学》(上、下),陆时万、吴国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主要参考书:杨继主编植物生物学,2007年出版,吴国芳、陆时万主编植物学,2002年出版,贺学礼主编《植物生物学》教材,科学出版社,2009年,周云龙主编《植物生物学》教材,科学出版社,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植物生物学(第二版导读版)(英文影印版);作者: AndrewLack David Evans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包括植物的形态解剖和植物的系统分类两部分,形态解剖部分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植物细胞和组织;种子和幼苗;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及其变态;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从细胞、组织、器官和完整植物体的不同水平介绍植物的内部结构特点。

系统分类部分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藻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演化关系介绍植物界中不同类群的特点及其在进化上的相互关系。

•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课程性质:植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它生物学知识的基础。

课程目的:植物学的发展是随着人类利用植物进行生产实践活动的深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对植物的研究更加广泛深入,现在对植物的研究不仅利用形态、分类、解剖、生理、生态、分布、遗传、进化等传统的方法,而且从细胞、分子、化学及植物多样性的研究也成为植物学研究发展的趋势。

因此植物学是学习生物学其它课程的先修课程之一,通过植物学的学习为以上各专业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课程学习的要求总体要求:1 •知识学习•(1 )从细胞、组织、器官、整体不同水平全方位了解植物的结构与功能,了解前沿研究情况-课堂学习、查阅资料•(2 )植物重要类群特别是被子植物的特点与经济开发价值,了解植物相关产业-课堂学习、查阅资料。

大学《植物学》讲义7-1

大学《植物学》讲义7-1

第七章被子植物的分类基础教学目的:了解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掌握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术语;掌握植物的鉴定方法,了解北方常见科、属、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分布及利用等。

重点难点: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术语;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及使用。

第一节被子植物的分类方法一、分类学及其发展分类学的任务不仅识别物种、鉴定名称,而且要阐明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自然分类系统。

分类学识随着各门学科的发展而发展的。

被子植物的分类是以植物的形态特征为主要依据,即根据花、果实、茎、叶等器官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随着解剖学、生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植物分类也吸收了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因而分类学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

如化学分类学、染色体分类学、实验分类学、数值分类学等。

二、分类系统(一)人为分类系统与自然分类系统(二)恩格勒系统主要依据、主要观点(三)哈钦松系统主要依据、主要观点第二节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知识一、茎的形态术语(一)根据茎的性质、寿命划分依茎中木质含量多少分为木本和草本。

木本植物茎含木质多,坚硬,寿命长。

其中主干明显且高大的为乔木;基部分枝,主干不明显且较矮的植物为灌木,仅基部木质,上部不甚木质的矮小植物为半灌木。

另外,茎细长而不能直立的为藤本。

草本植物含木质少,多汁,较柔软。

又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草本。

(二)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划分1、直立茎多数植物的茎背地生长,直立地面,如小麦,玉米等。

2、平卧茎茎平卧地上,如蒺藜,地锦等。

3、匍匐茎茎平卧地面,节上生根,如甘薯等。

4、缠绕茎茎细而软,不能直立,只能缠绕在支持物上向上生长,如牵牛等。

5、攀缘茎茎的一部分形成卷须、吸盘等结构,攀援它物生长,如黄瓜等。

二、叶的形态术语(一)叶序(二)叶片形状(三) 叶尖急尖:先端成一锐角,两边直或稍外弯,如女贞、竹 渐尖:先端逐渐狭窄而尖,两边内弯,如垂柳、紫荆钝形:先端钝,如大叶黄杨微凹:先端圆而不明显的凹缺,如锦鸡儿微缺:先端又一个小缺刻,如黄杨尾尖:先端逐渐狭窄成长尾状,如菩提树突尖:先端平圆,中央突出一短而钝的渐尖头,如玉兰具短尖:先端圆,中脉伸出叶端成一细小的短尖,如胡枝子(四) 叶基1 基本形状2 特殊形状(五) 叶缘(六)(七)脉序 是叶脉的排列方式。

广州大学参考书目

广州大学参考书目
2.《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修订版),黄杏元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地理信息系统导论》,Kang-tsung Chang著,陈健飞等译,科学出版社,2003年。
应用心理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代文学
初试按教育部指定参考书目。
各方向复试参考书目:
01方向:《认知心理学》,王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02方向:《人格心理学》,郑雪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03方向:《咨询心理学》,张日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李运林徐福荫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11方向(课程与教学原理)复试及加试参考书目
课程与教学论
《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上、下),黄甫全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课程与教学论》,张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广州大学参考书目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初试参考书目:
1.《马克思主义原理》,教育部社政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2.《简明马克思主义史》(第三版),庄福龄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
复试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导读》,教育部社政司组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高放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高放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毛泽东思想概论》,庄福龄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初试参考书目:

植物学学习大纲

植物学学习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供生物科学专业利用)2007年修订一、课程大体信息课程编号:课程英文名称:Botany讲课对象: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建议学时:108学分:6与相关课程的衔接:为生物科学专业的植物生理学、细胞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后续课程打基础。

考核方式:集中考试成绩评定:考试占70%,平常占30%。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一、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系统把握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规律;二、通过实验,把握显微镜的利用及徒手切片、装片、染色、生物画图等方式和技术;3、了解植物界中各类群的特点及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繁衍生活史和亲缘关系等知识,从而成立植物演化进展的概念;4、把握种子植物分类的一样知识和重要科、属、种的特点,熟悉本地常见的代表植物,并通过实验和实习,把握观看、解剖、描述、检索、鉴定植物的大体知识和技术,学习搜集、制作植物标本的方式;五、了解国内外植物学进展的新成绩;六、通过学习,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中等学校生物学课程中有关植物学部份的教学工作(包括教学、指导实验和课外活动)。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科学,要求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实验课,使学生初步把握研究植物学的大体方式与实验技术,培育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课一人一组,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上课独立操作、实验报告标准。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1.学时安排总学时108,其中理论课教学54学时,实验课54学时,用二个学期完成讲课。

学时分配表内容总学时教学实验绪论11植物形态解剖学部份植物细胞523植物组织633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21129种子植物的繁衍及繁衍器官 1596植物形态结构的综合实验 66小计542727植物系统分类学部份引言11藻类植物853苔藓植物321蕨类植物642裸子植物743被子植物20119植物检索表的利用和编制 33植物系统分类的综合实验66小计542727合计1085454内容总学时教学实验2.教学内容▲植物形态解剖学部份绪论(1学时)(一)教学大体内容:一、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略讲)二、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略讲)3、我国丰硕的植物资源(略讲)4、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和大体任务(重点介绍)五、植物学的进展简史和今世植物学的进展趋势(略讲)六、学习植物学的要求和方式(略讲)(二)教学方式:用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

南开大学2012考研专业课参考书目

南开大学2012考研专业课参考书目

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2012硕士招生书目可能是最全的考研教材电子书屋院系所名称:陈省省数学研究所电话:23509299数学分析《数学分析》(上、下)陈传璋等(复旦大学)高教出版社高等代数《高等代数》北京大学编高教出版社数学物理方法《数学物理方法》梁昆淼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三版量子力学《量子力学习题精选与剖析》(上册)钱伯初曾谨言科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二版南开大学数学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书目可能是最全的考研教材电子书屋院系所名称:数学学院电话:23501233数学分析《数学分析》(上、下)陈传璋等(复旦大学)高教出版社高等代数《高等代数》北京大学编高教出版社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8章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不在考核范围内) 茆诗松、程依明、濮晓龙(2004)高等教育出版社院系所名称:组合数学中心电话:23502180数学分析《数学分析》(上、下)陈传璋等(复旦大学)高教出版社高等代数《高等代数》北京大学编高教出版社南开大学泰达应用物理学院2012硕士招生书目可能是最全的考研教材电子书屋大学物理(包括以下5部分)(1)力学(2)电磁学(3)热学(4)波动光学(5)量子物理《大学物理学基础教程》上册张小兵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大学物理学基础教程》下册宋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普通物理(包括以下两部分)(1)电磁学《电磁学》上册和下册赵凯华,陈熙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6月,第二版(2)原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杨福家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光学《光学》赵凯华、钟锡华北大出版社量子力学导论《量子力学导论》曾谨言北京大学出版社电动力学《电动力学》郭硕鸿中山大学出版社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第四版卷I)曾谨言科学出版社(2007)固体物理(基础部分)《固体物理学》韩汝奇,黄昆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物理《材料物理导论》熊兆贤科学出版社(第二版)南开大学泰达生物技术学院2012硕士招生书目可能是最全的考研教材电子书屋生物化学《现代生物化学》黄熙泰、于自然、李翠凤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生物化学》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沈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分子生物学《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李毅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二版)《基因VIII》(中文版)Benjamin Lewin,余龙等译科学出版社,2005《Molecular Biology》Robert Weaver著McGraw-Hill出版社,2005(第三版)高等数学(泰达生物)《高等数学》(理工类)第二册张效成、郑弃冰、刘光旭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12生理学《生理学》姚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生理学》(第6版)姚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等高教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三版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2012硕士招生书目可能是最全的考研教材电子书屋院系所名称:信息技术科学学院电话:23507740运筹学《运筹学基础及应用》胡运权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运筹学》钱颂迪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光学《光学》上、下册赵凯华、钟锡华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电子综合基础《数字逻辑电路》杨文霞、孙青林编著科学出版社《模拟电路基础》秦世才、贾香鸾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学》上册(电磁学部分)吴百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物理学》下册(光学部分)吴百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通信综合基础《信号与系统》郑君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现代通信原理》曹志刚,钱亚生编清华大学出版社控制综合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编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四版)《现代控制理论》王翼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智能综合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编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四版)《计算机视觉》马颂德、张正友著科学出版社强军计划计算机综合单考《数据结构算法与应用_C++语言描述》Sartej Sahni著机械工业出版社《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光学基础新概念物理教程《光学》赵凯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郑君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编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四版)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数据结构算法与应用_C++语言描述》Sartej Sahni著机械工业出版社《高级语言C++程序设计》刘璟,周玉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年研招书目可能是最全的考研教材电子书屋院系所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电话:23503435环境科学综合1、《环境化学》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戴树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2、《环境监测》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奚旦立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三版)3、《环境生物学》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孔繁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一版)4、《污染生态化学》周启星、罗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第一版)环境工程学1、《给水工程》第14章~第22章严煦世、范瑾初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第四版)2、《排水工程》下册(第1章~第9章)张自杰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第四版)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1章,第6章,第8章~第11章。

植物学教案(下)

植物学教案(下)

植物学(二)教案课程编号:14101103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学时:45授课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授课教师:姚发兴开课学期:大一第二学期2008.10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引言1学时第一章藻类植物7学时第二章菌类植物4学时第三章地衣植物1学时第四章苔藓植物2学时第五章蕨类植物3学时第六章孢子植物小节1学时第七章裸子植物4学时第八章被子植物18学时第九章植物分类学发展动态2学时2学时(机动)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使用教材: 吴国芳,冯志坚等.植物学(下)[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参考书目:1.胡鸿钧等.中国淡水藻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2.李伟新等.海藻学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3.邓叔群.中国的真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4.杨庆尧.食用菌生物学基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5.邵力平等.真菌分类学[M].北京:林业出版社,19846.赵继鼎.中国地衣初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7.胡人亮.苔藓植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8.叶创兴,廖文波,戴水连等.植物学(系统分类部分)[M].北京: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9.汪劲武.种子植物分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10.吴国芳.种子植物图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1.中科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有关卷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2.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5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3.侯宽昭编,吴德邻等修订.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修订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引言一.植物界的分门别类(一)系统分类学的意义和任务1.意义对地球上现存的大约50万种植物进行有系统的、科学的分类,是学习和研究植物学的第一步。

2.任务识别物种、鉴定名称,阐明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分类系统;研究物种起源、分布中心、演化过程和演化趋向。

《植物学》Ⅰ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Ⅰ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Ⅰ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植物学Ⅰ2、课程英文名称:Botany3、课程编码:0111994、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5、课程性质:必修课6、适用层次:汉族本科7、适用专业:生物技术、应用生物科学8、开课学期:第一学期(形态解剖部分)9、学时:总学时50(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14学时)10、学分:2.5学分二、课程教育目标本课程是生物技术、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个体发育中的形态、结构、分类及类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植物个体发育中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基本知识,掌握被子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和各类群的基本特点,以被子植物为主,兼顾其他类群的植物,提高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和观察、实践的能力,为学习本专业其它相关课程和进行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教学内容: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学的分支学科,学习植物学的目的、要求以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目的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一章植物细胞教学内容:细胞基本概念,原生质(化学组成、物理和生理特性),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植物细胞的形状大小,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和原生质体);后含物的概念、类型及其作用;植物细胞的分裂,植物细胞生长、分化,植物细胞死亡。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植物细胞死亡;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原生质,植物细胞生长、分化;掌握真核细胞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及细胞的分裂。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器。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及细胞的分化。

第二章植物组织教学内容:植物组织的概念,组织类型(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组织的演化,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的类型。

植物学-精品课程

植物学-精品课程
商洛学院精品课程——《植物学》



商洛学院生命医药工程系
选用教材:陆时万、徐祥生、沈敏健编《植物学》(第二版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节 植物界

第二节 植物学的内容与发展简史
第三节植物的学习方法及目的要求
第一节 植物界
一、生物界的划分: 1、两界系统: 瑞典生物学家林奈(1705~1778)把整个生物分 成相应的两大类,即植物界和动物界,即所谓的两界 系统。该系统把细菌、藻类和真菌归入植物界,把原 生动物归入动物界。 2、三界系统 : 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从进化观点, 在两界分类系统基础上,又添加1个原生动物界(包 括单细胞动物和其他一些难以归入动物界或植物界 的单细胞植物)。即原生动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三界系统初步反映了生物进化的途径。
3、我国近代植物学发展
四、植物学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及工业 原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大部分与植物有关。
当今世界存在的六大社会问题(粮食、 资源、能源、环保、生态平衡、人口)无 一不和植物有关。
第三节 学习植物学的方法、目的与要求
一、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学习植物生物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 导。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错综复杂的 整体。学习自然界中的植物时,只有从整体的观点出 发,在空间上,以对立统一的规律来看待植物与周围 环境间的关系;在时间上,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植物的 过去与现在。
3.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对大气的净化作用:吸收和吸附大气中的毒气和粉尘 ,阻止地面尘埃污染大气。 对水域的净化作用:分解和转化某些有毒物质;对有 毒物质具有富集作用。 对土壤污染的净化作用:某些植物对土壤中的污染物 有吸收作用。 某些植物具有杀菌作用,植物还有降低噪声的作用。

植物学讲义

植物学讲义

植物学讲议植物学参考书植物学(第二版)上册,陆时万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

植物学(第二版)下册,吴国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

植物学,张宪省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8月。

植物学,李扬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12月。

如何认识《植物学》?1.植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植物学研究的是植物形态、结构的规律性、个体发育的规律性以及系统演化的规律性。

它揭示的是自然的奥妙。

学习和研究植物学将会使你懂得许多植物学的知识,并利用植物学的知识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好植物学知识会让你科学地解答许多令人费解的问题。

如:(1)俗话说树怕剥皮猪怕壮,为什么?(2)连理枝是如何形成的?(3)路灯下的树或枝条容易冻坏或冻死,为什么?(4)嫁接是如何成活的?(5)果树环割、环剥会提早结果,为什么?(6)病原菌如何侵入植物体内?(7)为什么要植树造林?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植被如何呼风唤雨?……2.植物学是艺术植物世界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无不给人以美学的享受。

宏观方面,从热带雨林到极地苔原;从平原到丘陵再到高山;处处展示着植物带给人类的无穷魅力。

参天的大树,鲜艳的花朵,无名的小草等等,让人赏心悦目。

微观方面,从植物细小的形态到显微构造;从微形态到超微构造;展现了微观世界的精妙绝伦。

从而激发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

植物世界是美丽的,微观世界更奇妙。

植物所创造的艺术美,是任何伟大的艺术家所无法创造的。

植物的美绪论植物学(Botany):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生长发育的基本特性、植物多样性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植物的多样性1.植物总数:50余万种。

2.分布范围:极其广大。

热带、温带、寒带至南北两极;平原、丘陵至高山;海洋、湖泊、沼泽至陆地。

3.细胞组成:单细胞、群体、多细胞。

4.演化趋势:水生到陆生,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

5.植物的功能:绿色植物体内具有叶绿素,吸收太阳光能,呈现绿色一大类植物。

植物学 讲义2

植物学 讲义2

绪论一、植物学的含义: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界和植物体的生活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植物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是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去掌握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及植物界规律,从而达到充分利用改造植物,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植物界及植物的多样性1、种类多地球上现有的生物已知的有200多万种,其中植物:50万种。

包括: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由这些种类繁多的植物构成庞大的植物界。

2、分布极为广泛从高山至平原、从海洋至陆地、从赤道至南北极、到处都有植物的分布。

3、植物体的大小、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各不相同如:单细胞植物、群体、多细胞植物、绿色植物、非绿色植物。

由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说,自然界中生长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形成了复杂的植物界。

三、植物在自然界和国民经济中的意义1、合成有机物提供生命所需要的物质、能量和氧气。

2、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3、在国民经济中,植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四、植物学的发展简史植物学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是分不开的,它是在类的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古时候的人类,在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植物,并且学会了栽培植物。

随着农、牧业的发展,积累了有关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知识。

我国是研究植物最早的国家之一。

早在二千多年前,•周代的诗经已记载了200多种植物。

汉代(公元前200多年)的《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用植物365种。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概述了当时农、林、果树和野生植物的栽培利用,提出了豆类植物可以肥田及嫁接技术。

•明代李时珍从1552-1578年,•花费了27年的时间编著了《本草纲目》一书,分以三十年的深入实践,详细记载了1892种药物,其中1094种是植物,现已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这是世界植物分类和药学方面的重要文献。

清代吴其 •《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是我国植物学的又一巨著。

总之,我国古代植物学萌芽很早,成绩也很大,但由于长期封建制度的束缚,而只限于记载和描述阶段,发展很慢。

“植物学生物学”学习指南

“植物学生物学”学习指南

《植物生物学》学习指南期中、期末考试即理论教学考核,采用能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合理发挥和对问题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平时成绩考核包括学生课堂发言、作业、小组讨论或研究记录、小论文和课堂陈述等多元化的形式。

课程简介:植物生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核心课,从细胞到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揭示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生长与发育、生理与代谢、遗传与进化、植物多样性,以及与环境相互关系等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好后续课程打好基础,以满足培养高质量的、适应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植物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的要求。

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按照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认识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除采取讲课、实践外,更注重启发式教学,多使用视听辅助媒体鼓励自学讨论,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重点难点多是植物微观结构、生长发育机制等,可采取复习旧课巩固新课、举例、总结类比、讨论、提问等方式强化记忆、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和理解难点。

在教学中:1.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学生利用网络或多媒体课件自学。

教师课堂教学时采用多媒体讲授(幻灯片主要内容中英对照),以大量图片,采用多媒体讲授(幻灯片主要内容中英对照),结合大量图片、实验解剖观察、实物展示和课外实习观察讲解知识点,通过课堂小讨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 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汇报为主,教师总结指点为辅,师生、生生互动,提高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

3. 教师在植物生物学教学网站答疑;组织植物生物学学习讨论群。

4. 加强实践教学。

教材:周云龙.植物生物学(第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推荐阅读书目:1.陆时万、吴国芳等.植物学(上下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杨继等.植物生物学.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3.杨世杰.植物生物学.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4.潘瑞炽.植物生理学. 第7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5.马炜梁. 植物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6.Alison M. Smith 等著,瞿礼嘉等译. 植物生物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7.辛普森(Michael G. Simpson)等. 植物系统学(全彩色).(原著第2版)(导读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8.James Bidlack, Shelley Jansky and Kingsley Stern .Stern's Introductory PlantBiology. 13th Edition. McGraw-Hill , 20139. D. Mauseth . Botany: An Introduction to Plant Biology by James. 15th Edition.Jones & Bartlett Learning, 201210.Ray F. Evert and Susan E. Eichhorn. Raven Biology of Plants. 8th Edition.W. H.Freeman, 2012相关学习网址1.四川大学植物生物学精品课程网/G2S/Template/View.aspx?action=view&courseType=0&cour seId=25/details?uuid=8a833996-18ac928d-0118-ac929013-0 344&courseID=C0500022.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库/lib/seu/default.do3.南京农业大学植物学精品课程网/botany/4.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http://202.116.33.235/zwslx/5.Principle of Botany, Gardon Uno etc. Mcgaw-Hill Higher Education./botany6.Plant Anatamy, Richard Grang etc. Mcgaw-Hill Higher Education/biosys/7.Botany, an introduction to Plant Biology. James D. Mauseth./botany8.Animated Flashcards 自测题9.Botany and Beyond concise summary and picture10.Plant Systematics, Judd etc. USA /biosys/11.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12.教学标本标准化整理整合与资源共享平台/13.中国植物科普网14.中科院植物研究所/15.中国植物志电子版/dzb.asp16.中国植物图像库/学习策略:本授课内容涵盖了国内外高校目前使用的大多数”植物生物学”教材的主要内容。

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细胞中的能量中心。
大小:宽0.5—1um,长1—2um 形状:球状、棒状或细线状颗粒 结构:双层膜、内部具嵴(由内膜向中心腔内 褶叠形成许多阁板状或管状突起 功能:呼吸作用有“动力工厂”之称,含有 100 多种酶分解释放的能量透过膜转运到细 胞其它部分供代谢之用。
3.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Unit membrane
1.2多功能膜 1) 蛋白质决定膜的功能
2)磷脂组成膜的双分子层,对细胞有重要的功能
质膜的功能
1、选择透性:控制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选择透性是生活的生物膜所特有的.可保证细 胞能从环境中不断获取有用的物质,而阻止有 害物质,同时排出代谢废物。
2、识别功能、传递信号等功能、调控细胞的新陈代谢 质膜的功能主要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膜蛋白大 多是特异的酶类,它们具有识别、捕捉和释放某 些物质的功能。
物传粉及传播种子。
白色体Leucoplasts
• 双层单位膜 • 形态:无色颗粒状 • 功能:起淀粉和脂肪合成中心的作用(淀 粉体,造油体)
质体的发育

白色体
果实成熟时 秋天
花 瓣 的 颜 色 有色体
叶绿体
2.线粒体 Mitochomdria
线粒体是呼吸作用 的场所
线 粒 体
外膜 内膜 脊(呼吸作用的酶位 于膜上) 基质(含酶,环状DNA, 核糖体)
(二)胞基质matrix
• 细胞质中除去细胞器以外的无定形的部分,包含 水、无机盐、溶解的气体、糖类、氨基酸、核苷 酸等,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孕育其中。 • 是细胞代谢的场所
一、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 细胞的大小 通常在2050m之间 • 细胞的形态 多样,球形、 多面体、立 方体、长形 等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植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两界系统为依据,研究植物界中物种形成和种系发展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目的为:1、使学生了解植物分类的原则和分类系统。

2、研究植物各类群特别是被子植物的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

3、使学生掌握和识别植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并了解各类群间的亲缘关系,从而建立生物进化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1 绪论教学要点:了解植物界的主要类群以及分类系统;掌握植物界的分类阶层和双名法。

1.1 植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1.1.1 林奈的两界系统1.1.2 海克尔的三界系统1.1.3 魏泰克的五阶系统1.1.4 三原界系统1.2 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的分类及命名1.2.1 生物多样性1.2.2 植物的命名1.2.3 植物的分类阶层1.2.4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2 植物细胞的特征及组织的形成教学要点: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重点介绍细胞壁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细胞壁的化学组成、细胞壁的形成和生长以及细胞壁上的附属结构;介绍植物组织和组织系统的类型、性质和功能。

重点介绍分生组织的分类、各类分生组织的组织学特征及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关系、维管系统中的木质部和韧皮部这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2.1 植物细胞的特征2.1.1 植物细胞的大小和形状2.1.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2.2 植物的细胞分化和组织的形成2.2.1 细胞的生长与分化2.2.2 植物组织的概念及分类2.2.3 复合组织以及组织系统的概念3 藻类植物教学要点:了解藻类植物的一般特征,掌握蓝藻门、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等主要类群的一般特征及重要代表植物;并掌握藻类植物的生活史类型。

3.1 蓝藻门3.2 绿藻门3.3 红藻门3.4 褐藻门4 菌类与地衣植物教学要点:了解菌类植物的一般特征,掌握粘菌门和真菌门的主要特征;了解粘菌门在植物界中的地位,了解真菌门的主要代表植物。

了解地衣门的一般特征。

4.1 细菌门4.2 粘菌门4.2 真菌门附:地衣门5 苔藓植物教学要点:掌握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以地钱和葫芦藓为代表,掌握苔纲和藓纲的主要特征。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植物学课程名称(英文):Botany 课程编码:01151015 开课学期:第1或2学期学时数、学分数:64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林学、园艺、生物技术、生物科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中药学等专业后续课程:树木学、种子植物分类学、观赏树木学、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森林生态学、花卉学等一、教学目的与任务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界和植物体的生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的基本任务是认识和揭示植物界所存在的各种层次的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包括结构、功能、生长发育、进化、分布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等各种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植物形态建成和植物界系统演化的规律,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同时为从事相关行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植物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自然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第一章绪论 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植物学定义及重要性、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植物与人类关系以及植物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植物的分布极为广泛,自然界几乎处处都有植物,而且形态结构上表现出多样性,一般可以分为六个大类群;我国植物资源丰富,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第二节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植物是自然界的第一生产力;植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与生产力平衡中的作用(碳素循环、氮素循环);植物界是植物种质保存的天然基因库;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第三节植物学的发展概况及分支学科植物学发展简史;植物学研究内容及分科;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及与林业、园林等科学的关系。

重点: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

难点: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

第二章植物的细胞 3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植物细胞的有关知识,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分裂方式。

第一节关于植物细胞的认识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发展;细胞的多样性;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非细胞结构的生命。

《森林植物学》课堂教学日历

《森林植物学》课堂教学日历

教学日历
[1]陆时万等主编.植
物学(上册)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吴国芳等主编.植
物学(下册)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植物学曹慧娟
主编林业出版社,
1992
[4]种子植物解剖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1982
[5]植物学学习指南
内蒙古大学出版
社2004
[6]植物学学习指导
与题解华中科
技大学出版社
2003
[7]植物学实验图说
农业出版社
1992
[8]植物科学科学
出版社1993
[9]李正理等. 植物解
剖学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1989
教学日历
说明:1. 该计划所列作业,授课教师可根据各个专业培养目标而恰当选取,同时将科特征的讲授与实验、现场教学等授课形式结合有针对性地讲解。

2. 学生研究性实验,以实验指导所设计实验为主,并与课程组教师课题相结合,采取学生自主申请,通过答辩后确认,并安排进入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开放的研究条
件和空间。

完成预先设计的研究内容后,并通过验收后,可上报学院按照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奖励学分政策申请学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红浮萍共 生固氮,可作生物 绿肥
异型胞
螺旋藻
被联合国粮农 组织推荐为 “21世纪人类最 理想的保健食 品”。
真菌界
Life as a Web of Slender Threads
一、几种常见真菌
1.黑根霉
面包霉变 酿酒
2.酵母菌
酿酒,发面
基因工程的受体菌
发酵工程生产单细胞蛋白
3.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
虫草菌孢子侵染蝙蝠蛾
下一张
4.青霉 (子囊菌纲,青霉菌属)
• 产青霉素 •一些青霉能产生毒素 ,损害神经、肾和肝脏。

自然分类系统(natural system)则 应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的先进手段,从比 较形态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植 物化学和植物生态学等不同的角度,反 映出植物界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间亲缘 关系。人们为了建立这样的系统,作了 长期不懈的努力,使其渐臻完善。但直 至目前,人们尚未能提出一个完全反映 客观规律的植物系统。为什么?
就整个植物界而言,人们通常将其分为16个门,它们是: 1.裸藻门(Euglenophyta); 2.绿藻门(Chlorophyta); 3.轮藻门(Charophyta); 4.金藻门(Chrysophyta); 5.甲藻门(Pyrrophyta); 6.褐藻门(Phaeophyta); 7.红藻门(Rhodophyta); 8.蓝藻门(Cyanophyta); 9.细菌门(Bacteriophyta); 10.粘菌门(Myxomycophyta); 11.真菌门(Eumycophyta); 12.地衣门(Lichens); 13.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14.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15.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16.被子植物门(Augiospermae)

• • • • • • •
人为分类与自然分类的思想基础
人为分类 林奈根据植物雄蕊数目划分一雄蕊纲、二雄蕊纲......等。 这被称为人为分类,由此建立的系统称之为分类系统。 自然分类 达尔文认为物种起源于变异与自然选择。从而得知复 杂的物种大致是同源的。物种表面上相似程度的差别, 能显示它们的血统上的亲缘关系。因而,有了根据植物 的亲疏程度作为分类的标准建立的分类系统,称为自然 分类系统。所用的分类方法称为自然分类。 今天,分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仍然是以植物形态学及 解剖学方面的资料为基础,加上植物地理学的知识组成 的。
• 植物分类系统 • 植物分类系统,由于植物在 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许多植物 的类群已经灭亡,所遗留的痕迹 只有在地层的化石中存在,而化 石材料又残缺不全,因此,在编 制植物分类系统时存在很多困难。 目前多采用下述系统:
• • • • • • • • • • • • • • • • • •
(一)低等植物: 1.藻类(Algae) (1)绿藻门(Chlorphyta) (2)不等鞭毛藻门(Heterokontae) (3)硅藻门(Bacillariphyta) (4)褐藻门(Phaeophyta) (5)红藻门(Rhodophyta) (6)蓝藻门(CYanophyta) 2.菌类(Fungi) (7)细菌门(Bacterla) (8)粘菌门(Myxomycophyta) (9)真菌门(Eumycophyta) 3.地衣类(Lichenes) (10)地衣门(Lichens) (二)高等植物: (11)苔藓植物门(Bryophyia) (12)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13)种子植物门(Spemaiophyla),分裸子植物亚门 (Gymnospermae)和被子植物亚门(Angiosperlmae)。除上列系统外, 也有将藻类植物列为一门。而将藻类中的6个门降为纲,蕨类植物门中的各 纲独立为门,将裸子植物亚门和被子植物亚门独立为门等分类系统。

3、教材介绍的分类系统
• 16个门:藻类植物:蓝藻门、裸藻门、甲藻门、 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绿藻门、红藻门、 褐藻门 。 • 菌类植物: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 • 地衣植物 • 苔藓植物 • 蕨类植物 • 裸子植物 • 被子植物
• • • • • • • • • • • • • • • • •
天花(smallpox) 麻疹(measles) 流感(flus)
肝炎(hepatitis)
口蹄疫
HOW CAN WE DO?
狂犬病(rabies)
爱滋(AIDS)
……
The Immune System and Vaccines(疫苗)
For the Defense :
How Did Viruses Originate?

人类对植物界的研究和认识,有一段漫长的历史。在 欧洲,早在公元前300年,古希腊的本草学家(herbalist) 和植物学家(botanist)如提奥弗拉斯(Theophrastus, 371—286BC)等,便开始根据植物的经济用途或生长习 性,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 • 在我国古代也不乏这方面的学者和著作,其中以明代 的李时珍(1518—1593)和清代的吴其濬(1789—1847) 最著称。李时珍所编《本草纲目》,将所收集的千余种植 物分成草、谷、菜、果和木等五部,和山草,芳草等三十 类。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中,将植物分为谷、蔬、 山草、隰草、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群芳、果 和木等十二类。所有这些分类方法,都不是根据植物的自 然性质,也没有考察彼此间在演化上的亲疏关系,仅就一 二特点或应用价值进行分类。此种分类法,称为人为的分 类系统(artificial system)。
植物学(下册)


一、植物界的分门别类 • 二、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 • 三、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简介


第一节、植物界的分类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1000万??
500万
200万? 300万
并非杂乱无章
而是井然有序
生物的分界
六界系统--------- 动物界
植物界 真菌界 原生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非胞生物界
二、为什么要对植物进行分类?
• 1、植物界数量大;
• 2、植物界变化多。

现在生存在地球上的植物,估计有 50万种以上。要对数目如此众多,彼此 又千差万别的植物进行研究,第一步必 须先根据它们的自然性质,由粗到细, 由表及里地进行分门别类,否则便无从 入手。
三、如何对植物进行分类?
• 1、植物分类学的历史;
起源于细胞生命之前?
细胞内遗传物质的叛逆?
Maybe yes ~~~~~~maybe not~~~~~
原核生物界
Masters of Every Environment
特征:单细胞、原核
一、细菌 1.形态 2.细菌在生态系统的作用 二、蓝藻(蓝细菌)常见的蓝藻
Ⅰ. Common Shapes of Bacteria


• 一、什么是植物系统学、
• 二、什么是植物分类学
植物系统学
• 亦称“系统植物学”:研究植物之 间的亲缘关系,建立植物界自然系统的 科学。为广义植物分类学的一个方面。
植物分类学
• 区分植物种类,探索植物之间的亲 缘关系,阐明植物界自然系统的科学。 它与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植物胚 胎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地理学、植物 生态学、细胞学、遗传学、古生物学、 生物化学都有密切的关系。
• •

裸子植物门与被子植物门都是以种 子进行繁殖,故称种子植物(seed plant)。
种子植物均能开花结实,所以还有 一个名称叫显花植物(phanerogamae), 孢子植物则没有开花结实现象,故 称为隐花植物(cryptogamae)。
• •


苔藓、蕨类、裸子、被子4门植物, 植物体的结构比较复杂,大多有根、茎、 叶的分化,内部也分化到较高级的程度, 且有胚的构造,大多为陆生,因此,又 合称为高等植物(higher plant),以 与低等植物(lower plant)相比较。

细菌门、粘菌门和真菌门又合称为 菌类(Fungi)。其形态特征与藻类相似, 但不具光合作用色素,大多营寄生或腐 生生活,是异养植物。 • 藻类和菌类是植物界中出现较早,但 又是比较低级的类型,所以合称为低等 植物。 • 根据营养方式的不同,藻类又称为绿 色低等植物,菌类称为非绿色低等植物。 • 地衣门是藻类和菌类的共生体,也属 于低等植物的范围。
自然分类系统和人为分类系统
• 自然分类系统:利用自然科学的先进手段,从比较形 态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植物化学和植物生态 学等不同的角度,反映植物界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间 的亲缘关系。它是对植物的形态、构造、机能以至个 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等方面作了综合的、深入的研究后, 所进行的分类系统。 • 人为分类系统:不问植物彼此间的亲缘关系,而就形 态上或习性上某些特点作为分类依据的一种分类方法。
• • • • • • • • • • • • 人为分类系统 基础:是其成员的一个或几个经过挑选的 特征 不利: 1、不可能把那些遗传结构相似的植物归 为一类; 2、不可能把在系统发育上亲缘关系很近 的植物归为一类; 3、包涵了这些植物的有限资料; 4、不能够结合有关成员的新资料; 5、具有或不具有预见价值。 有利方面: 1、鉴定起来容易; 2、对知道很少的植物分类能够确切分类; 3、它是稳定的,不随我们知识的增加而 改变
几类植物
• • • • • • • • • • 藻类植物: 菌类植物: 颈卵器植物: 微管植物: 低等植物: 高等植物: 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 显花植物(有花植物): 隐花植物(无花植物):

从裸藻门到蓝藻门,这8门植物又统 称为藻类(algae)。其共同特征为植物 体结构简单,无根、茎、叶分化,这种 植物体称为叶状体(thallus)。它们大多 数为水生,具有光合作用色素,属于自 养植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