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课件-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环境卫生学课件-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环境卫生学课件-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44f6651f19e8b8f67d1cb960.png)
2、病因
● 飲水型 -----長期飲用高氟水
● 煤煙型 -----燃高氟煤,室內空氣和糧食氟 污染
● 磚茶型 -----茶葉中含氟量過高
高氟煤烘烤糧食
磚茶
3、病區確定標準(GB17018—1997)
●當地出生成長的8~12周歲兒童氟斑牙患病 率大於30%
打深井尋找低氟水
第四節 地方性砷中毒
(endemic arseniasis)
1、定義 ---某些地區長期從飲用水、室內煤煙、食 物環境介質中攝入過量砷而引起的一種 地方病。主要臨床表現為:末梢神經炎 、皮膚色素沉著、掌蹠部皮膚角化、肢 端缺血壞疽、皮膚癌
2、病因
● 飲水型-----飲水砷含量大於0.05mg/L
碘缺乏病病區劃分標準
病區 8~10歲兒 童甲狀腺 腫大率%
(觸診法)
7~14歲兒 童甲狀腺 腫大率% (B超法)
地方性 克汀病
尿碘 (中位數) (ug/L)
輕
5~19.9
10~29.9
中 20~29.9 30~49.9
重
≥30
≥50
無 無或有 有
50~100 25~50 ≤25
注:三項指標不一致時,以兒童甲狀腺腫大率為准。
● 流行概況
世界性地方病,有110個國家流行此病 ,受 害人口達16億 , 占全世界總人口的28.9%
我國除上海市外都有不同程度流行,病區 人口達4.25 億,占世界病區人口的40%,累計 查出地方性甲狀腺腫病人3500多萬,克汀病病 人20多萬
從1979年起,採取食鹽加碘為主的綜合防 制措施, 我國已基本實現了消除碘缺乏病的階段 目標, 兒童甲狀腺腫大率由1995年的20.4%下降 到2005年的5.0%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a5915e5e172ded630a1cb609.png)
385
10 ~ 29
154
35 ~ 56
—
—
—
29 ~ 97 17 ~ 40 17 ~ 40
—
308 ~ 1 300
— — —
10 000 3 866
常见食物中的平均含碘量(µg/kg)
34 ~ 92 223 ~ 245 204 ~ 1 636 62 ~ 277
—
—
—
—
471 ~ 1 591
—
1 292 ~ 4 958
33
八、碘缺乏病的临床表现
▪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分度
1.正常:甲状腺看不见,摸不着。 2.Ⅰ度:头部保持正常位置时,甲状
腺容易看到。由超过本人拇指末节 大小到相当于1/3拳头大小,特点 是“看得见”。甲状腺不超过本人拇 指末节大小,但摸到结节时也算I度
34
3.Ⅱ度:由于甲状腺肿大,脖根明 显变粗,大于本人1/3个拳头到相 当于2/3个拳头,特点是“脖根粗”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1
第一节 Section 1
概论
2
一、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 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 一造成某些地区的土壤和水中某种
(些)化学元素过多或过少或比例失 常,通过食物和饮水使人体内某种
(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一类 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biogeochemical disease
第二节 Section 2
碘缺乏病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DD
8
一、碘缺乏病
▪ 碘缺乏病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DD
是指从胚胎发育至成年期由于 碘摄入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 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流产、 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
环境卫生学07第七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环境卫生学07第七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f4547f2252d380eb62946d6b.png)
3. 发病机理 ● 氟对骨骼的影响----氟骨症(skeletal fluorosis)
骨质硬化
与Ca结合 形成CaF2
过量氟
沉积骨 组织
血Ca
反馈引起 甲状旁腺 分泌 溶骨作用
骨质疏松
取代骨盐晶体表面 羟基磷灰石中羟基
抑制某些 酶的活性
氟磷灰石
骨质晶 体破坏
阻碍骨骼对 Ca 的利用
骨钙化不良
● 氟对牙齿的影响-----氟斑牙(dental fluorosis)
必需元素和非必需元素的剂量反应关系
(一)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 1. 定义-------由于长期摄入过量氟而引起的一种 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氟斑 牙和氟骨症 2. 病因
● 饮水型 ------长期饮用高氟水
● 煤烟型 ------燃高氟煤,室内空气和粮食氟
污染
● 饮食型 ------井盐、茶叶中含氟量过高
打深井寻找低氟水
(二)碘缺乏病 (iodion deficiency disorders , IDD)
● 碘缺乏病
----由于摄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 主要临床表现是甲状腺肿和克汀病
● 一般当水碘含量<5~10ug/l 或每日摄碘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0ug 发病
● 胚胎期、婴儿期缺碘可引起克汀病, 生长
0.33~0.86 2.1 3.6
粮食含碘量与地方性甲状腺肿病情的关系(ug/kg) 粮食种类 玉米 小米 高粱 轻病区 263.6 244.4 205.6 重病区 132.7 156.7 176.8
小麦
黄豆
160.8
160.8
140.7
128.5
环境卫生学全套PPT课件 第七章-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环境卫生学全套PPT课件 第七章-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141be5f0e009581b6bd9eb72.png)
2017/9/10
9
我国地方病的分布
• 主要分布的地区:黄土高原、秦岭大巴山区、武
陵山区、乌蒙山区、十万大山区、桂西北山区、
滇东南山区、横断山、青海海南与海西地区、内 蒙沙漠区以及塔里木盆地西缘。
2017/9/10
10
我国地方病概况
• 我国地方病分布广,患者多 • 全国地方性甲状腺肿约有700多万人,地方性克汀病25万 多人,亚临床克汀病1000万人,受威胁人口4.2亿。 • 地方性氟病中氟斑牙患者 4186 万,氟骨症 200 万人,受 威胁人口3.7亿。 • 大骨节病发生,病人约200万,受威胁人口约1亿。
2017/9/10
8
我国地方病的分布
• 地方病在我国分布广、病人多、病情重、危害大。主要发生
在广大的农村、山区、牧区和偏僻地区;多呈灶状分布。 • 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碘缺乏病、 大骨节病、地方性氟中毒等地方病的流行,地方病重病区多 集中在西部地区、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各类病人多达5100 万。 • 109 个最贫困县,血吸虫、克山病、大骨节病、氟中毒等主要 地方病存在的县有 94 个
• 克山病受威胁人口8290万人,患者近年来已明显减少。
2017/9/10
11
我国地方病概况
• 截至2003年底,全国有氟斑牙患者3877万人、 氟骨症患者284万人、地方性砷中毒患者9686 人、大骨节病患者81万人(其中12岁以下患者 5.59万人)、潜在型克山病患者2.99万人、慢 性克山病患者1.09万人; • 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尚未实现消除碘缺乏 病的目标(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小于10% )。
2017/9/10 15
地方病和公害病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卫生学 第7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环境卫生学 第7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ae95b8ad27284b73f3425088.png)
饮水
室内燃煤
食物
一、砷的毒作用机制
(一) 抑制酶活性
❖ 三价砷+酶蛋白的双巯基或羧基→络合物或环状化合物 →酶活性受到抑制。(转氨酶、丙酮酸氧化酶、丙酮酸 脱氢酶、磷酸酯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脱氧核糖核酸聚 合酶)
❖ 五价砷抑制α-甘油磷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阻 断肝细胞线粒体中的氧化磷酸化过程→抑制ATP的合成。
(三)诊断
必备条件
①出生、居住在碘缺 乏地区。 ②有不同程度的精神 发育迟滞,IQ≦54
辅助条件
①神经系统障碍 ②甲状腺功能障碍
有上述必备条件及任何一项或一项 以上的辅助条件,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 疾病后,即可诊断。
(四)临床分型
神经型
粘液性 水肿型
混合型
智力低下 神经功能 障碍
甲低、身 体、性发 育落后
(3) 肢体变形 关节功能障碍, 肢体弯曲变形 , 活动受限 ,瘫痪
(4) 其他 神经衰弱症候群。
2、体征
(1) 硬化型 广泛性骨质增生,硬化及骨周软 组织骨化所致的关节僵硬及运动障碍。
(2) 混合型 在骨质硬化即骨旁软组织骨化的 同时,因骨质疏松、软化而引起脊柱及四肢 变形。
3、X线表现
(1)骨结构改变:
2. 出生后至两岁 : 缺碘→甲状腺激素缺乏→影响身体和骨骼生长 → 体格矮小、性发育落后、粘液性水肿等。
(二)临床表现
小
呆
聋
瘫
哑
1. 智力低下 2. 聋哑 3. 生长发育落后
①身材矮②小婴幼儿生长发育落后 ③克汀病④面性容发育落后 4. 神经系统症状 下肢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 5.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 主要表现为 粘液水肿 6. 甲状腺肿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ppt课件.ppt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e7ea18f80eb6294dd886ccc.png)
甲状腺
甲状腺是富集碘能力最强的内 分泌腺体,在24h内可富集摄入碘的 15%-45%,在碘缺乏地区,机体的富 集能力更强,可超过80%。碘离子被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捕集,高等动 物卵细胞发育中的卵黄也有很强的 富集碘的能力,仅次于甲状腺。
19 2019/9/10
排泄
10 2019/9/10
3.陆产食品中的碘,受土壤水溶性碘 含量的影响,不同地区所产蔬菜和 粮食的碘含量不同,大约为10-100 g/kg。在碘缺乏地区碘含量较低, 一般在10g/kg以下。
4.海产品中碘含量较高,可达到100 g/kg以上,特别是海藻类碘含量 更高。
11 2019/9/10
16 2019/9/10
循环
消化道吸收的无机碘经门静脉
(portal vein)进入血液循环,正常
人血浆中无机碘的浓度为0.8-6µg/L
分布
碘离子分布到全身组织器官,但 一般仅存在于细胞间液。
正常成人体内含碘量约为25-50mg
绝大部分以甲状腺球蛋白(globin)
的形式贮存于甲状腺内(约8-15mg)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biogeochemical disease
1 2019/9/10
第一节 Section 1
概论
2 2019/9/10
一、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 一造成某些地区的土壤和水中某种
(些)化学元素过多或过少或比例失 常,通过食物和饮水使人体内某种
(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一类 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234 385 154
— — — — —
10 000 3 866
常见食物中的平均含碘量(µg/kg)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https://img.taocdn.com/s3/m/42472a9a58fb770bf78a55cd.png)
§ 饮水因素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率与饮 水中碘含量关系密切。
有人调查了北京地区地方性甲 状腺肿病区饮水碘含量与甲状腺肿 发病的关系。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
饮水碘与 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生率
饮水碘 (μg/L)
<2 2—5 5—10 10—30
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生率 (%)
26.10 18.7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
5.碘缺乏病多发生于经济落后、营养 不良的偏远山区,尤其多见于这些 地区内生活贫困的家庭。因此,从 某种意义上说,碘缺乏病是以碘缺 乏为主的多营养缺乏症。
6.膳食中致甲状腺肿物质:硫氰酸盐 硫葡萄糖苷等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
七、碘缺乏病的发病机理
§ 碘缺乏→→甲状腺素合成↓→→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增生→→肿大
§ 从地方病区迁出后,病情不会加重,
有的可逐渐减轻甚至痊愈。
§ 某些易感动物也可患某种地方病
§ 消除该地区特异致病因子后,可使
该地区变为健康区。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
第二节 Section 2
碘缺乏病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DD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
一、碘缺乏病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
一、地方性氟中毒
§ 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
是由于某些地区环境中氟过多 导致生活在该地区的居民长期摄入 过量氟所引起的以骨相组织改变为 主要特征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又称
为地方性氟病。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
二、氟在自然界的分布
§ 化学性质
1.在所有元素中,氟是电负性最强、化
环境卫生学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环境卫生学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d6f74d3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63.png)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也称为地方病。
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一、碘缺乏病碘缺乏病(IDD)是指从胚胎发育至成人期由于碘摄入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流产、早产、死产等。
(一)碘在人体内的代谢人体由食物提供的碘几乎占所需碘的90%以上。
由消化道吸收的无机碘经过肝脏的门静脉进入体内循环,正常成人体内含碘量约为20~50mg,其中20%存在于甲状腺中。
血碘被甲状腺摄取,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合成甲状腺激素。
碘主要通过肾脏由尿排出,少部分由粪便排出。
(二)碘的生理作用1.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组织分化、生长与发育成熟的作用。
2.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刺激机体细胞产生ATP酶,使ATP分解产热,使基础代谢率升高。
3.影响蛋白质、糖和脂类的代谢适量可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组织对糖的利用,促进脂肪分解,促进胆固醇利用、转化和排泄。
4.调节水和无机盐适量甲状腺激素使钙盐在骨组织中沉积,不足和过量时均可使钙盐沉积异常。
5.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缺乏时病人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过量时则过度兴奋,易激动,心率快。
6.其他不足时消化功能减弱,并可影响造血功能而发生贫血,还可使性器官发育延迟、性功能减弱、男性可出现乳房发育等。
(三)碘缺乏病的流行病学特征1.地区分布山区高于丘陵,丘陵高于平原,平原高于沿海。
2.人群分布在流行区任何年龄的人都可发病,碘缺乏病流行越严重的地区发病年龄越早,女性早、高于男性。
3.时间趋势过去我国病区人口患病率约为11%,经大规模干预后降至2%左右。
(四)地方性甲状腺肿是一种主要由于地区性环境缺碘引起的地方病,是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症状是甲状腺肿大。
1.发病原因(1)缺碘:饮水、食物及土壤中,碘缺乏或不足是引起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ppt课件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c3b397fe4733687f21aab1.png)
第三次调整在1999年。儿童尿碘水平为306微克/升,偏高水平 。在世界首次提出把尿碘水平降至300微克/升以下是可接受的 碘营养水平,这样既能向人群提供足够的碘,又把副作用的危险 性降至最低水平。碘含量出厂不低于40毫克/千克下调为平均35 毫克/千克。
四 地方性氟中毒
又称地方性氟病,是生活在高氟环境中的居民 通过饮水、摄食、或空气接触等,摄入体内过量 的氟而引起的一种氟斑牙和氟骨症为主要临床表 现的慢性全身性疾病。
Page 40
饮水型、燃煤型、饮茶型。
1916年Mckay认为氟斑牙流行与饮水有关。
1931年Churchill证实氟斑牙是由于饮水中含氟量 高所致。此后,国内外相继报道有地氟病流行。
克汀病面容
如傻相、面宽、眼距宽、塌鼻梁、腹部隆起等 头大,额短。 眼裂呈水平状,眼距宽。 鼻梁下榻,鼻翼肥厚,鼻孔向前。 唇厚、舌厚而大常伸出口外,流涎等
2021/4/1
31
Page 31
(三)诊断
地方性克汀病
必备条件
➢ 出生、居住在碘缺乏地区。
➢ 有精神发育迟缓,主要表现在不同程度的智 力障碍。
饮茶型病区
地方性氟中毒
由于长期饮用含氟过高的茶叶而引起氟中毒的 病区。主要分布在西藏、内蒙、四川、青海、甘 肃和新疆等习惯饮砖茶的藏族、哈萨克族、蒙古 族少数民族地区。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2021/4/1
46
Page 46
(二 )临床表现
患者20多岁时已是一口黄褐色牙齿,到40岁时 以后则牙齿早早脱落、骨质疏松、关节肿痛,病 情特别严重的可以让人瘫痪。
环境卫生学生物地球化学疾病ppt课件
![环境卫生学生物地球化学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3ee20f561252d381eb6e39.png)
2019
-
17
贵州省毕节地区织金县普翁乡化
落 发 氟病 骨村率 病,高 的8到达 发1病929岁率.儿青5的5高%童年儿达,童氟拄7而6斑拐,%1氟6,牙岁斑更、以牙为上
严重的是,在46岁以上人群当中, 氟骨病发病率竟高达96.35%。
据统计,到2005年,贵州有1000万氟斑牙患者,64万氟骨病人, 以县为单位,氟中毒的人口1900万,占贵州人口(3837万)的一半。
流行病学特征:
人群分布: 摄入剂量:发病时间、病情均与摄入量呈正相关 时间长短: 个体排氟能力、对氟敏感性、蓄积量、生 长发育状况等 :
2019
-
21
流行病学特征:
年龄分布:
氟斑牙主要和饮用高氟水起始年龄有关,一般乳 牙患病较少,恒齿多见,以7~15岁发病率最高。
氟骨症多见于成年人,一般在10或15岁以后发病, 患病率和病情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和加重。
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 疾病的发生与地质中某种化学元素之间有
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上述相关性可以用现代医学理论加以解释
2019
-
7
思考: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影响因素?
❖ 流行特征:
❖ 明显的地区性分布:
❖ 与环境中元素水平相关
❖ 影响因素:
❖ 营养条件:
❖ 生活习惯
❖ 多种元素的联合作用
氟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分布广泛、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水、空气、食物
2019
-
11
体内代谢:
饮水 食物 空气 中氟
2019
消化道 呼吸道
血液:
75%血浆 与血浆白 蛋白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碘缺乏病区的划分标准: (GB16006-1995)
尿碘中位数<100g/L;水碘<10g/L。 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5%(触
诊诊法)或者7~14岁儿童甲状腺肿大 率>10%(B超法)。
34 2020/2/17
碘缺乏病区的划分标准: (GB16006-1995)
水中碘的含量与碘缺乏病的流行有 密切关系,在碘缺乏病区多在 10g/L以下。
14 2020/2/17
陆产食品中的碘,受土壤水溶性碘 含量的影响,不同地区所产蔬菜和 粮食的碘含量不同,大约为 10~100g/kg。在碘缺乏地区碘含量 较低,一般在10g/kg以下。
海产品中碘含量较高,可达到100 g/kg以上,特别是海藻类碘含量 更高。
22 2020/2/17
我国碘缺乏病流行广泛,发病 人数多,病情严重。除上海市外, 全国各省市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上世纪70年代我国累计查出地 方性甲状腺肿近3500万人,地方性 克汀病25万人。2008年全国地甲病 患者550多万人,地方性克汀病近12 万人。
23 2020/2/17
1、地区分布
31 2020/2/17
➢膳食因素
蛋白质和热量不足及维生素 缺乏可影响甲状腺素合成中一系列 氧化还原过程。
膳食中致甲状腺肿物质:硫 氰酸盐、硫葡萄糖苷等。
32 2020/2/17
➢经济状况
碘缺乏病多发生于经济落后、 营养不良的偏远山区,尤其多见于 这些地区内生活贫困的家庭。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碘缺乏病是以碘 缺乏为主的多营养缺乏症。
碘的最低生理需要量:75µg/天/人 碘的供给量为最低生理需要量的2倍
150µg/天/人
17 2020/2/17
三、碘的生理作用
甲状腺
甲状腺是富集碘能力最强的内 分 泌 腺 体 , 在 24h 内 可 富 集 摄 入 碘 的15% ~ 45%,在碘缺乏地区,机体 的 富 集 能 力 更 强 , 可 超 过 80% 。 高 等动物卵细胞发育中的卵黄也有很 强的富集碘的能力,仅次于甲状腺。
第一节 Section 1
概述
4 2020/2/17
地球化学家密尔顿二十世 纪60年代测定英国人体血 液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平均 含量,并于地壳中元素的 丰度值比较,发现了两者
的密切关系
5 2020/2/17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定义
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 匀性,造成某些地区的土壤和(或) 水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 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 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 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营养素缺乏症
36 2020/2/17
发病原因:
➢缺碘:饮水、食物及土壤 ➢致甲状腺肿物质:
有机硫化物 硫氰化物、硫葡萄糖苷
某些有机物 生物类黄酮、酚类
某些无机物 钙、氟、镁及硝酸盐类
➢其他原因:
营养因素 膳食维生素等
某些药物 氯丙嗪、对氨基水杨酸等
碘过量
37
2020/2/17
甲状腺肿的发病机学 性 疾 病 的 概 念 、 流 行病学特征
影 响 生 物 地 球 化 学 性 疾 病 流 行 的 因素
碘缺乏病和地方性氟中毒的概念、 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防治 措施。
地 方 性 砷 中 毒 的 临 床 表 现 和 防 治 措施。
3 2020/2/17
43 2020/2/17
鉴别诊断
➢单纯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功能亢进 ➢亚急性甲状腺炎 ➢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 ➢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癌
44 2020/2/17
六、地方性克汀病 (Endemic cretinism)
➢由于胚胎期与出生后早期碘摄入量 低而引起。主要表现智力低下、体格 矮小、聋哑、生长发育落后、神经运 动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肿。 概括为呆、小、聋、哑、瘫 。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DD
是指从胚胎发育至成年期由于 碘摄入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 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流产、 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
13 2020/2/17
一、碘(iodine, I)在自然界的分布
空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动植物 体内都含有碘,并以碘化物的形式 存在。
10 2020/2/17
我国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的发病情况
分布广,患者多,全国除上海市外, 各省市自治区都有碘缺乏病、地方 性氟病的发生和流行。
11 2020/2/17
第二节 Section 2
碘缺乏病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DD
12 2020/2/17
碘缺乏病
山区高于丘陵,丘陵高于 平原,平原高于沿海。
内陆河的上游高于下游, 农业地区高于牧区,但平原甚 至沿海也有散在的病区。
24 2020/2/17
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
地形倾斜、洪水冲刷严重、降 雨量集中、水土流失严重、碘元素 含量极少。
25 2020/2/17
我国碘缺乏病主要分布于: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华北的燕山、太行山、吕梁山、五台山 ----西北秦岭、六盘山、祁连山 天山南北 ----西南的云贵高原、大小凉山、喜玛拉
18 2020/2/17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甲状腺上皮细胞是合成人体甲状 腺素的功能细胞。血液流过甲状腺时, 碘通过甲状腺上皮细胞进入细胞内, 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被活化,逐步 生成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T4和三 碘甲腺原氨酸T3)。机体通过下丘脑 -垂体-甲状腺轴的反馈与负反馈作用, 维持正常T4和T3水平。
病区
8~12岁儿 7~14岁儿 童甲状腺肿 童甲状腺
大率(%) 肿大率(%)
地方性 克汀病
尿碘 (g/L)
轻病区 5~19.9 10~29.9 无 50~100
中等病区 20~29.9
重病区
≥30
30~49.9 无或有 25~50
≥50
有
≤25
五、地方性甲状腺肿
( Endemic goiter ) 缺碘为主的多种
➢ 早期轻度肿大,无明显不适; ➢ 中晚期可压迫气管和食管引起呼吸困难
和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等症状。同侧瞳 孔扩大,严重者出现Horner综合征(眼 球下陷、瞳孔变小、眼睑下垂)。检查 可见并触及肿大的甲状腺。 ➢ 异位甲状腺肿(如胸骨后甲状腺肿)
压迫颈内静脉或上腔静脉,造成胸 壁静脉怒张或皮肤瘀点及肺不张。
机体碘 摄入
甲状腺激 素合成
促使垂体前 叶分泌TSH
甲状腺组 织出现代 偿性增生
环境 缺碘
退行 性变
胶质性甲 状腺肿
异常甲状 腺球蛋白 堆积于滤
泡中
38 2020/2/17
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
摄入碘
过多的碘占据 过氧化物酶的
活性基团
酪氨酸 氧化
甲状腺激 素合成
39 2020/2/17
临床表现:甲状腺肿大
有的可逐渐减轻甚至痊愈。 某些易感动物也可患某种地方病 消除该地区特异致病因子后,可使
该地区变为健康区。
9 2020/2/17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影响因素及 控制措施?
影响因素: ❖营养条件 ❖生活习惯 ❖多种元素的联合作用
控制措施: ❖组织措施(防治网络、经常监测) ❖技术措施(限制摄入、适量补充)
功能等
21 2020/2/17
四、碘缺乏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概况:
全球碘缺乏病流行的国家110个, 全 球 受 碘 缺 乏 威 胁 的 人 口 约 16 亿 , 由 于缺碘造成不同程度智力落后的人口 约3亿,有6.5亿多人患地方性甲状腺 肿约占全世界总人口的 10%。由于母 亲缺碘每年至少有3万个胎儿流产或死 产约有12万新生儿在出生时即有不同 程度的体能和智能损害。
饮水碘 (μg/L)
<2 2 ~5 5 ~ 10 10 ~ 30
2020/2/17
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生率 (%)
26.10 18.7
8 无
30
➢膳食因素
人体需要的碘75%~85%来自食物, 10%~20%来自水,5%来自空气。
食品中碘含量海产品>动物性 食品>植物性食品。
低蛋白、低热量的膳食可影响 肠道对碘的吸收,以及甲状腺对碘的 吸收转化;食物中钙可阻碍碘吸收。
➢多出现在严重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流 行区,患病率可达1~5%,甚至5 %~10%。
45 2020/2/17
发病机制
胚胎期:
➢ 缺碘使胎儿甲状腺激素 供应不足,胎儿的发育出 现障碍,特别是中枢神经 系统的发育分化障碍。由 于胚胎期大脑发育分化不 良,引起耳聋、语言障碍、 上运动神经元障碍和智力 障碍等。
或几个结节。 42 2020/2/17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分度
正常 Ⅰ度 Ⅱ度 Ⅲ度 Ⅳ度 正常:看不见,摸不着(看不见); I度:容易看到,不超过本人1/3拳头(看的); II度:大于1/3拳头至2/3拳头(脖根粗); III度:大于2/3拳头至1个拳头(颈变形); IV度:大于1个拳头,多带有结节(大于拳)。
(biogeochemical disease ),或
地方病。
6 2020/2/17
判定方法:
人群中某种健康危害的发生率与 某种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
判定条件:
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 疾病的发生与地质中某种化学元
素之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上述相关性可以用现代医学理论
加以解释。
19 2020/2/17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示意图
碘
(I-)
过氧化物酶
(TPO)
甲状腺 滤泡上 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