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
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罗予
平衡功能评定
定义
平衡是指人体不论处在某种位置,运动或受到外力推动时,只懂得调整姿势并维持所需要姿势的过程•
平衡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应,跨步及跳跃反应,都是从小就学会的,是一种自动反应,平衡所提供的稳定性对一切技巧活动都是必需的
平衡功能的正常反应
平衡受中脑和大脑皮质控制,属于高级水平的发育性反应•
平衡反应是一种自动反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随时变化.
平衡反应可以通过训练获得,其控制要求具备完善的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包括视觉,前
庭系统,本体感觉,精细触觉,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有效的肌张力,肌力和耐力,关节的灵活性• 平衡的三种状态
静态平衡
人体在无外力的情况下维持某种姿势的过程•
自我动态平衡
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从一种姿势调整到另外一种姿势的过程
他人动态平衡
人体在外力推动作用下调整姿势的过程•
平衡反应
正常儿童形成平衡反应的时间是:俯卧,6个月;仰卧,7~8个月;坐,7~8个月;蹲起,
9~12个月;站
立,12~21个月.
平衡反应的四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患者取仰卧位,坐位或站立位,当身体的支撑点发生变化时,出现躯干向外力作用方向弯曲,同时肢体向外伸展•
第二种方式:患者取仰卧位,坐位或站位,由于身体的支撑点发生倾斜或移动面使重心移位,出
现躯干向倾斜上方弯曲,同侧肢体向外伸展,对侧保护性伸展•
第三种方式: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此时向后推患者,出现足蚓状肌先收缩,随后足趾背屈,屈髋,躯干屈曲上肢向前抬,最后头肩向前•
第四种方式: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此时向前推患者,出现足趾先屈曲,然后足跟抬起,伸髋,躯干后伸,上肢向后摆,最后肩后伸,头后仰•
保护性伸展反应
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偏离原支撑点时,上肢或下肢后伸并外展,以支持身体,防止摔倒•正常儿童形成保护性伸展反应的时间是:上肢,4~6个月;下肢,6~9个月•
保护性伸展反应
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偏离原支撑点时,上肢和/或下肢后伸并外展,以支持身体,防止摔倒• 正常儿童形成保护性伸展反应的时间是:上肢,4~6个月;下肢,6~9个月•
跨步及跳跃反应
当外力使身体明显偏离支撑点时,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向着被推方向快速跨出一步,改变支撑点而不是试图维持原有支撑点•
正常儿童形成跨步及跳跃反应的时间是15~18个月•平衡功能的评定
可根据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以下分级
① 能正确完成活动
② 能完成活动但要较小的帮助以维持平衡 ③ 能完成活动但要较大的帮助以维持平衡 ④ 不能完成活动 评定程序
检测个人是否能做到以下几点 在静止状态下 1•能独自维持体位
2•在一定时间内对外界变化发生反应并做出必要的知识调整 3•具备正常的平衡反应• 评定程序
平衡地完成某项运动 1•能精确完成•
2•能回到原位或维持新的体位 •
3•完成不同速度的运动,包括加速和减速 突然停下和开始• 评定程序
在一个动态支撑点保持平衡 在用力时维持平衡 在睁眼闭眼时能控制姿势 评定方法
评定反应有许多种,如全部进行检查,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所以常引用其中的一部分 上田氏平衡反应试验 佐直氏平衡试验 Carr-Shepherd 平衡评定
计算机控制的评定姿势图 上田氏平衡反应试验 佐直氏平衡试验 Carr-Shepherd 平衡评定 (1)坐位平衡 0分:完全不能完成
1分:在支持下保持坐位平衡 2分;无支撑下保持坐位平衡 3分:无支撑下保持坐位平衡 布在双侧下肢)•
4分:无支撑下保持坐位平衡 接触身体)
5分:无支撑下保持坐位平衡 触至少足前10厘米的地面
6分:无支撑坐在椅上,向侧方弯腰,手摸地面,然后回到座位平衡(双足平放在地上,不抓握任何 物体,保持下肢不动,必要时可支撑患侧上肢)• 坐位T 站立位 0分:完全不能完成
1分:在治疗者帮助下站起来
2分:借助辅助具站起来,但体重分布不均匀,需要用手来支撑•
(治疗者给予病人帮助)•
10秒(病人不抓握任何物体,膝足并拢,双足平放在地上)•
,身体前倾,体重均匀分布(头部直立,挺胸,重心在髋关节前,
,并能向后转动头部及躯干 (双足并拢平放在地上,手放在膝上,不 ,并能身体向前,手摸地面,然后回到座位平衡(双足平放地上,手接
测定与平衡相关的知识图的五种参数 轨迹长度,轨迹总面积,平均摆速,前后摆速,左右摆速.
协调功能评定 定义
指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它要求有适当的速度,距离,方向,节奏和肌力. 不协调是形容运动紊乱的一般性术语,通常是笨拙的,不平衡和不准确的运动. 协调障碍的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由三个领域控制协调运动的产生 ,它们是小脑,基底神经节和脊髓后柱(后索).
小脑功能不全造成的协调缺陷 缺乏精细协调及对距离的判断力 ,这种距离可影响步态,姿势和运动方式.其步态常表现为两
脚分开较宽,不规则,不稳定. 1. 辨距不良:对距离的判断力不好. 2. 意向性震颤:震颤发生于随意运动时. 3. 姿势性震颤:站立时身体前后摇摆.
4. 轮替运动障碍:又称为快速运动不良,完成快速交替运动有困难.
5. 运动分律:所完成的活动不是平滑的一个活动,而是一连串运动成分. 基底神经节功能不全造成的协调缺陷
基底神经节病变,主要是运动不正常和肌张力的改变 .
具体表现 1.
静止性震颤:随着由目的的运动而减轻或消失 .
2. 运动不能:不能启动一个运动.
3. 手足徐动:四肢,躯干,面部以外的部位缓慢的,不随意的扭曲运动.
4. 偏身舞蹈症:一侧身体突然出现的,痉挛性的,有力的,没有目的的鞭打样运动.
5.
张力障碍:肌张力从高到低的变化无法预测 . 脊髓后索功能不全造成的协调障碍
后索病变,本体觉和辨别性触觉的信息不能穿入大脑皮质 ,患者闭眼时,不能确定各关节的位
置.具体表现为
当闭上眼或反舰太暗示,由于视反馈的减弱,增加了平衡紊乱,患者站立时身体摇晃倾斜,易跌 倒. 步态两脚分开较宽,摇摆不定,步距不等,高抬腿,落地有声,走路看脚. 辨距不良 不能准确摆放四肢位置或不能触及某一特定物体 ,患者不用眼看就不能说出检查
者在他皮肤上所写的文字. 协调功能的评定
先计时测速确定基线水平,然后对患者的协调功能进行检测
.
功能分级为(1)正常完成;(2)轻度残损:能完成活动,但较正常速度及技巧稍有差异 ;(3)中度残
损:能完成活动,但动作慢,笨拙,不稳非常明显;(4)中毒残损:仅能启动活动,不能完成;(5)不能
活 动. 评定程序
运动是否直接,精确,容易反向做.
完成动作的时间是否正常• 增加速度是否影响运动质量• 进行活动时有无身体无关的运动 不看时是否影
3分:自己站起来,体重分布均
匀 4分:自己站起来,体重分布均匀 5分:自己站起来,体重分布均匀 6分:10秒钟内,不需要任何帮助 平衡姿势图 ,不需要用手来支撑•
,并能保持髋,膝伸直5秒钟. ,髋,膝完全伸直5秒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