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促进门诊输液质量提高中的应用效果

当代 临 床 医 刊
・1 4 7 5・
近年来 , 重症 监护 科 ( I C U) 作 为 医疗 重 点 学 科 , 得 到 了广 泛重 视 和迅速 发展 。从 临床 实 践 来看 , 重 症监 护 病 房 能 够 在 最 大 程 度 上 把 危 重 病 人 集 中起 来 , 有 利 于 提 供 最佳 的 医疗求 助 和技术保 障 , 从 而 确 保 病 人 得 到 良好 的 救治 。 由于重症 监护 病房 作 为危 重 病 人 的密 集 场所 , 重 症护 理工作 中往 往 面 临 着 突 发 事 件 多 、 工作强度大 、 感 染风 险高 等诸 多 危 险 因 素 , 因此, 重 症 监 护 病 房 护 士 面 临着 比其 他科 室更 大的 职业 风 险与 危 害 , 从 而 危 害其 身 心健 康 。笔者结 合 自身 护理 工作 实 践 , 就 重 症 监 护护 理 中的职业 危 害与 防护作一 初 步分析 与探 讨 。
1 重 症 护 理 工 作 中存 在 的 职 业 危 害分 析
I . I护理 感染 风 险 当前 , 重 症监 护 病 房 收 治 的病 人 基 本都 属 于危重 类 型 , 由于 抢 救 护 理 工作 需 要 , 护 士 需 要 经 常性地 暴露 在 高 危 传 染 环境 中 开展 相 关 抢 救 和处 置 工作 , 感 染 风险和 机率 相对 很 高 。特 别是 在 后 期 的护 理 工作 中 , 护 士长 期 接 触 病 人 的 呼 吸 道分 泌 物 、 体 液 及 排 泄物 等 污染源 , 这 些潜 在 的感 染 因素 都会 对 护 士 产生 极 大 的感染 威胁 。 由于职业 特 殊性 要 求 , 护 士 往 往 把 注 意 力集 中在 病人 抢救 护理 上 , 特 别是 在 危 重病 人 抢 救过 程 中, 或 多或 少地 降 低 了 防 护 意识 。同时 , 在 日常 护 理 操 作中, 由于 经 常性 接 触 各 类 玻 璃 制 品 和 大 量 的 穿 刺 工 作, 使 得护 士面 临 着 各 种 锐 器 损 伤 的 风 险 , 最 典 型 的 危 险 因素就 是针 刺伤 等损 伤 。 I . 2工作 环境 危 害 工 作 环 境 职 业 危 害 可 以分 为 三 类 ( I ) 一是 各类 物理性 损伤 。在 护理 工 作 中经 常需 要 开展 各类 放射 性检 查 , 护 士 需 要 协 助 医 生做 好拍 片 工作 , 长 期接 触各 类仪 器 的放射 线极 易 导致 辐 射 损伤 , 使 人 产 生 疲 乏无力 、 记忆 力 减 退 等 症 状 , 严 重 时 可 引起 人 体 的 内 分 泌紊乱 和身 体 功 能 性 损 害 , 甚 至 致 癌病 变 。( 2 ) 各 类 化 学性损 伤 。 由于护理 消毒 及 环境 卫 生 需要 , 护 士 需 要 频繁 的接 触各 种 消 毒 液 , 如 一 次 性 物 品 的 浸泡 消毒 、 机 器表 面 的擦拭 消 毒 等 等 , 加 上 病 房 环境 封 闭 , 空气 相 对 流通 不便 , 各种挥 发性 气体 在 病房 的通 风 系统 和 空调 系 统 中循环 流通 , 直 接 影 响 了护 士 的 健 康 。( 3 ) 各类 职 业 性疾 病 。 日常护 理 工 作 中 , 由 于男 性 护 士人 员 缺 乏 , 导 致 大量 的重体 力 劳 动需 要 女性 护 士 参 与 。女 性 由于 体 力等 身体 因 素影 响 , 在 护 理 工 作 中容 易 形 成 身 体 损伤 。 最典 型 的就是 职业 性腰 背痛 问题 。 I . 3心 理 压 力 因 素 有 研 究 表 明 , 护士 群 体 往 往 比常人 面 临着更 大 的心理 压力 , 这 也 往往 使 得 各类 心 理 疾病 问 题 在护 士群体 中多发高 发 。 由于各 种 原 因 , 日常 重症 监 护病 房 护士人 数远 远 不 能 满 足 现 有 护 理 需 要 。 以 台州
品管圈在提高患者滴眼药水正确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患者滴眼药水正确率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02-04T11:29:08.90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作者:强丽蓉[导读] 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滴眼药水的正确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730900摘要:目的探析品管圈在提高患者滴眼药水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7年5月在我院眼科住院的78例患者为对照组,自2017年5月我院眼科开始建立并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另选取2017年8月~2017年9月在我院眼科住院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品管圈干预的有形效果和无形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后的观察组患者,滴眼药水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实施品管圈管理前的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经实施品管圈管理后,科室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凝聚力均明显提升。
结论通过对眼科开展品管圈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滴眼药水的正确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滴眼药水;正确率品管圈活动是一种由互补、相同、相近工作场所人员自发组成小圈活动群体,全体合作,遵循活动流程,灵活运用品管手法、统计学工具,解决工作问题的品管形式[1-2]。
滴眼药水是眼科患者治疗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而正确的滴眼药水可以大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但在临床上,患者自行滴眼药水时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会造成污染。
鉴于此,本研究以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158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评价品管圈在提高患者滴眼药水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4月~2017年5月在我院眼科住院的78例患者为对照组,自2017年5月我院眼科开始建立并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另选取2017年8月~2017年9月在我院眼科住院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中的作用。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按照PDCA循环实施活动。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满意度由活动前的78%提高到活动后的96%。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升了护士的综合能力,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品管圈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
品管圈指同一工作场所的人员(5~12人)为解决工作现场问题,提升工作绩效,自发自动地组成一个团队(圈),然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QC)方法,进行各种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1]。
我院为一所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输液室承担全院门急诊患者输液工作,日均输液量在500~600人次左右,其中小儿约占45%。
我科于2013年9月~2014年4月开展以“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
并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圈名“玄驹圈”,玄驹乃蚂蚁的别称,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把玄驹列为中药的一种,写进《本草纲目》。
“大蚁喜酣战,故有马驹之称”,因马驹善跑善战,顾名思义:蚁有马驹的精神。
同时也寓意我们要学习“蚂蚁”精神的真谛—爱心、同情心、团队合作与忠诚。
1.2品管圈的组成品管圈共8人组成,由科室总带教老师担任圈长,组织品管圈活动的实施。
圈员由愿意积极参与科室管理的护理人员参加。
护士长担任内部辅导员,台湾康程医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老师担任外部辅导员,对品管圈给予支持和技术上的指导。
2方法2.1选定主题召开品管圈会议,以头脑风暴的方法,由圈员围绕4个备选主题,运用主题评价表进行打分,确定“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为本次品管圈活动解决的问题。
同时通过查找文献,从医院、医护人员、患者等多方面,确定该主题目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2活动计划制定确定活动主题后,以8个月为活动周期,制定活动计划表。
每位圈员均明确职责,按照既定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
2.3现状调查和目标设定圈员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表,于2013年9月22~28日每天随机选取我科门诊输液患者20例,共140例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率为78%。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率的应用效果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率的应用效果发表时间:2016-08-06T14:47:15.14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作者:王蓉[导读] 探讨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率的应用效果。
南京市江宁医院开发区分院江苏南京 211106【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率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进行门诊输液患者600例作为研究组,而将2015年10月中未开展品管圈活动门诊输液患者6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率进行对比。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率为98%,而对照组仅为70%,两组相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医院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率门诊输液患者一般病情较轻,在医院停留时间较短,接触护理人员时间短,且由于人量较多、环境嘈杂、病情种类繁多以及药物种类多样,导致护理人员需将更多精力用于治疗工作中,虽然在健康教育工作中也做出了努力,然而患者的健康教育率依然较低,影响了输液工作效率,提高了安全隐患。
品管圈主要是指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
本文主要研究探讨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率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2月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进行门诊输液患者600例作为研究组,而将2015年10月中未开展品管圈活动门诊输液患者620例作为对照组。
所有患者年龄为1.5~84.3岁,平均为(42.9±3.5)岁。
疾病种类繁多,主要为内、外、妇、儿科等学科。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上相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组间可以进行对比分析(P>0.05)。
1.2品管圈活动实施方法(1)成立品管圈,选定课题。
护士长对全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理论培训,采用自愿原则选取10名护理人员成立品管圈,其中护士长担任辅导员,选取1名经验丰富护士担任圈长,每一位成员发挥头脑风暴,提出候选题目,最终经过决定,确定本期品管圈活动主题为“提高门诊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率”。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患者药品知晓率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患者药品知晓率的应用摘要: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患者药品知晓率,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临床上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活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药物知晓率计划实施的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患者对药品知晓率由59.99%到84.70% 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护士对患者用药重要性,提高了患者对自己用药的知晓度,并且使大家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同事间的合作能力,提高了科室的凝聚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药品;知晓率Abstract:Objective Carry out activity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o improve patient’s awareness of drugs. Method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QCC,the theme of the activity was selected and the plan worked out,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zed. The members of the QCC discussed the criterions together,which then were complied strictly. The patient’s awareness of drugs was compared to analyze the efficiency of the QCC. Results After the QCC was carried out,the rate of patient’s awareness of drugs is from59.99%to 84.70%. Conclusion Through QCC,not only do the nurses improve their importance to the patient’s medication use but also improve the patient’s awarenes s of drugs. And QCC is beneficial to not only learning the scientific methods to solve problems,but also improving the teamwork abilities,which proves to be worthy of being popularized.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drugs;awareness1.1相关资料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1],又称质量管理小组,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自发结合一个小团体,团员间分工合作,应用品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以达到效果改善之目标[1]。
品管圈活动在门诊静脉输液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品管圈活动在门诊静脉输液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门诊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知晓程度、制度执行率及患者满意度中的作用与效果,为深化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依据及指导。
方法:于2013年11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针对门诊患者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的知晓程度不高,易发生投诉,通过加强护士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强化管理督导等方法,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建立健康教育咨询处。
12个月后评价效果。
结果:QCC活动后门诊患者对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的知晓率由原来的71.84%提高至90.85%,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由原来的74.11%提高至95.10%。
结论:开展QCC活动可提高门诊静脉输液健康教育质量、知晓程度及患者满意度。
标签:品管圈;门诊静脉输液;健康教育;优质护理服务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广泛开展,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健康教育就成为提高患者医学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加强护患沟通的重要手段。
静脉输液是一种将无菌药液直接滴入人体静脉内的方法,是治疗患者疾病的重要医疗措施,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但是由于门诊患者对静脉输液知识的缺乏了解,这项操作也常常会成为护患矛盾的焦点,为了确保患者的知情权,鉴此,门诊部于2013年11月开展以“提高门诊静脉输液健康教育质量、知晓程度及患者满意度”为主题的QCC活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QCC小组成员9人,均为女性,年龄24~52岁,平均38岁。
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1名,护士2名。
本科6名,大专2名,中专1名。
小组选举最高年资副主任护师为圈长,设护士长为指导员,门诊部39名护士均参与QCC活动。
1.2方法1.2.1 选定活动主题选定“提高门诊静脉输液健康教育质量、知晓程度及患者满意度”为活动主题。
1.2.2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对QCC活动前(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29978例门诊患者静脉输液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程度及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剖析。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为活动主题,对影响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
结果:开展品管圈后,门诊输液病人用药知晓率由活动前的72.20%提高至活动后的83.33%。
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
【关键词】品管圈;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为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从2013年6月-2013年11月我院在门诊输液室宣教过程中,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均为门诊输液患者,品管圈活动前有效调查96例,活动后有效调查100例。
活动前男54例,女42例,年龄18~64(40.45±1.42)岁,文化程度分布:小学26 例,初中32例,高中11例,中专8例,大专10例,本科以上9例;活动后男57例,女43例,年龄19~65(40.14±1.33)岁;文化程度分布:小学28例,初中31例,高中14例,中专9例,大专9例,本科以上9例;两组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构成经统计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1.2.1组建品管圈并确立活动主题圈员由5名护理人员组成。
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护士2名。
圈长全程负责活动的策划,落实质量管理,各项工作的分配协调及资料的整理分析[1],并请大外科总长负责督促指导品管圈小组活动。
圈员们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备选主题,以加权投票的方式确定了以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安全知晓率为活动主题,并采取问题解决型来完成此次品管圈活动,活动期为6个月。
1.2.2现状把握及原因分析1.2.2.1现状把握每日由收药护士对连续输液最后一日来院输液者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通过对是否知晓药物的名称、药物的作用、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输液过程中勿自行调节滴速、输液过程中有不适及时告知护士、拔针时按压的方法和时间6方面对病人进行调查,回收调查问卷106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96份,问卷调查有效率为90.57%,知晓率72.2%。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科准确输液执行率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科准确输液执行率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医院急诊科,急诊输液是常见的治疗方式,准确输液对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输液执行率并不尽如人意。
为了提高急诊科准确输液的执行率,品管圈活动被引入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让我们了解一下品管圈活动。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它以团队的形式解决问题,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分析问题,找到问题根源,并制定改进措施,最终达到提高质量的目标。
品管圈活动在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在急诊科,准确输液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医疗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医护人员的疏忽、疲劳、技术水平不足等原因,输液执行率并不高。
为了提高准确输液的执行率,某医院先后组织了多个品管圈活动小组,针对急诊科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制定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并进行了实施和监测,最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品管圈小组通过对急诊科输液过程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些常见的问题。
医护人员在执行输液前未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导致输液操作不当;又如,输液设备存放散乱,使用不规范,增加了输液操作的复杂度和风险。
对于这些问题,品管圈小组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规范输液操作流程,统一输液设备的存放和使用标准等。
这些改进措施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急诊科准确输液的执行率。
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还使得急诊科内部的沟通和协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在品管圈小组的组织下,不同科室的医护人员相互交流,共同分析问题,共同制定改进计划,共同实施监测效果,相互之间的认识和信任得到了加强。
这为今后的医疗团队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会使得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得以提升。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科准确输液的执行率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品管圈小组的分析、讨论和实施,急诊科输液操作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输液的执行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增强。
品管圈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董祥翔(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25000)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实践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本期活动主题,设计问卷调查表,按照活动计划、分析、实施、效果确认与检讨的步骤,开展相关护理工作。
结果: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从11.11%提高到72.9%。
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健康教育;知晓率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有五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1】。
实施品管圈活动不但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在医疗方面也可以提升医院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医院“上下一体,团结和谐”【2】。
所谓品管圈(QCC)即是由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现场工作问题,提升工作绩效,自动自发的组成一个团队,然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工具,进行各种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3】。
现将品管圈的工作方法运用于我血管外科提高患者健康教育重效率中。
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5月20日-6月20日(开展品管圈活动前)血管外科病人45人出院,其中男28人,女17人,年龄在36-82岁之间;收集2015年10月20日-11月20日(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血管外科病人48人出院,其中男32人,女16人,年龄在42-85岁之间,两组患者在性别、职业、婚姻状态、生活习惯、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2.1成立品管圈小组:小组成员总共10人,选定圈长、圈名及圈徽。
2.2主题选定:QCC各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提出6个需要改善的问题,每个圈员对每个问题评分,最后将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选为本次活动的最佳主题,并且用甘特图拟定出本次活动的计划表。
2.3现状把握:发放健康教育知识问卷,包括入院宣教、饮食、活动与休息、特殊检查、疾病相关知识、出院带药的服用方法、复诊时间等内容,总共12个条目,问卷总分为100分。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入院患者宣教知晓率方面的效果评价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入院患者宣教知晓率方面的效果评价宣教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在医疗机构中,入院患者宣教的知晓率普遍较低。
为了提高入院患者宣教知晓率,本研究采用品管圈活动的方法进行干预,对干预前后的宣教知晓率进行比较和评价。
结果显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入院患者宣教知晓率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作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入院患者宣教;知晓率;效果评价1. 引言宣教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宣教的目的是通过向患者传递相关的医学知识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和治疗效果,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然而,当前在医疗机构中,入院患者宣教的知晓率普遍较低,这对于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
为了提高入院患者宣教的知晓率,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它通过团队合作、持续改进和不断学习,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本研究旨在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入院患者宣教知晓率方面的效果,并进行评价,为优化医疗服务提供参考。
2. 材料与方法2.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三个科室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内科、外科和妇产科。
共选取入院患者180例,其中内科60例,外科60例,妇产科60例。
2.2 干预措施本研究采用品管圈活动的方法进行干预,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品管圈团队:由各科室的医生、护士、宣教员和质控员组成,共计12人。
(2)制定品管圈计划:根据入院患者宣教的内容和方式,制定品管圈计划,包括宣教内容、宣教方式、宣教时间和宣教评估。
(3)实施品管圈活动:根据品管圈计划,进行宣教活动。
宣教内容包括疾病知识、治疗方案、饮食指导、运动锻炼和注意事项等;宣教方式包括口头宣教、书面宣教和图示宣教等;宣教时间包括入院宣教、病情变化宣教和出院宣教等;宣教评估包括宣教效果评估和宣教满意度评估。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及诊疗信息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及诊疗信息知晓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病房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及诊疗信息知晓合格率中的效果。
方法本院责任护士在工作实践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患者病情及诊疗信息知晓合格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计划并实施,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及诊疗信息知晓度。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之后,责任护士对住院患者病情及诊疗信息知晓合格率显著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责任护士患者病情及诊疗信息知晓合格率,提高了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现代医疗机构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品管圈;责任护士;病情及诊疗信息;合格率本院责任护士在学习品管圈相关管理和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目的在于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及诊疗信息的知晓度,不断创新护理服务方式,提升患者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前(2017年1月-5月)的30名患者设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后(2017年7月~12月)的30患者设为实验组。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及健康知识水平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患者病情及诊疗信息知晓方法,实验组采用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后的患者病情及诊疗信息知晓方法。
1.3 品管圈活动方法1.3.1 基本知识2017年6月本院成立“阳光圈”,圈成员8人,其中圈长1名,辅导员1名,书记员1名。
品管圈活动遵循戴明PDCA循环即计划、实施、确认与处置4个阶段,具体分为10个步骤: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书、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
圈员们利用头脑风暴法提出5个需要解决问题作为备选主题,然后从选题的科学性、迫切性、可行性、创新性、效益性出发,选定“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及诊疗信息知晓合格率”为活动主题。
通过专家授课、病区讨论和自主学习等进行品管圈知识培训和考核,使圈员熟悉品管圈活动的基本步骤,会运用品管圈的方法进行护理质量改进。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科准确输液执行率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科准确输液执行率的应用品管圈活动是一种帮助团队改进工作流程和提高工作质量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包括医疗保健。
在急诊科中,准确的输液执行是非常重要的,任何错误都可能导致患者的健康出现问题。
因此,品管圈活动被广泛应用于提高急诊科准确输液执行率。
品管圈活动的核心思想是,团队成员根据数据和实践经验,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以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
在急诊科输液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诸如输液配制错误、药品名称混淆、注射器使用不当等常见问题。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团队识别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错误的发生。
品管圈活动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 确定项目范围:制定投入使用的输液制剂、使用次数、执行标准和所涉及的工作人员等,并列出实施计划和达成目标的时间表。
2. 收集数据:通过对每次输液执行过程进行记录,收集实现准确输液执行率时的实际数据,包括操作员执行错误数量和错误率等。
3. 数据分析: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识别目标改进的区域。
4. 行动计划的制定: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改进计划,确定需要采取的特定措施,包括流程脚本优化、设备调整、工作人员培训及操作标准制定等。
5. 行动实施:执行行动计划,通过在工作关键节点进行员工培训和质检,确保实施后的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效果。
6. 结果评估:通过数据的再次收集和比对,确定改进效果,并实现验收。
1. 建立工作标准和流程脚本:制定涉及操作流程的标准和规范,使操作员能够根据标准操作,降低失误率。
2. 设立监控系统:建立数字化监控系统,记录输液执行的各环节,提高监控效率。
3. 培训操作员:加强对操作流程的培训和实际操作中的指导,提高操作员对操作过程的专业性和安全性的认识。
4. 含量校验:建立含量检查制度,对每个生产批次均进行含量检查,提高药品质量。
5. 借鉴其他科室的优秀经验: 在品管圈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探索科室内部的操作效率,还可以借鉴其他科室成功的实践经验,并在自己的工作中进行运用。
品管圈在提高门诊理疗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门诊理疗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提高门诊理疗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0~1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4年12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患者通过品管圈活动,接受各种品质管理方法后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
结果对照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35.1%,低于实验组的8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不仅促使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改善了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大大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改善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让患者得到更加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品管圈;门诊理疗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健康教育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活动,其目标是实现由知识的丰富到态度行为转变。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防大于治的观念已经逐步加深,特别是现在新形势下的医院护理,护士在健康教育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1]。
品管圈是以全员参与,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及改善自己的工作场所,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方法,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2],通过品管圈的活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以便提高护理质量。
2014年12月本院治未病科开展了以“提高门诊理疗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主题的QCC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1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两组患者通过筛查排除了理解障碍、沟通障碍。
其中男98例,女102例。
平均年龄(56.1±5.2)岁。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患者通过QCC活动,接受运用各种品质管理方法后健康教育。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科准确输液执行率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科准确输液执行率的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深入,急诊科在救治患者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准确的输液执行是提高急诊科诊疗水平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急诊科的输液执行率往往存在着较高的误差率,这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临床服务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急诊科开始引入品管圈活动来提高准确的输液执行率。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以团队协作为基础的持续改进方法,通过明确目标、收集和分析数据、制定改进措施、评估效果等步骤,来持续提高工作流程和质量水平。
在急诊科中,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引入和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准确输液执行率,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急诊科可以通过品管圈活动来明确准确输液的目标和标准。
在品管圈活动开始之前,需要明确准确输液的定义和要达到的标准,例如输液前的双重核对,使用正确的输液工具等。
还需要与团队成员沟通并征求他们的想法和建议,以确保目标和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急诊科可以通过品管圈活动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了解准确输液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统计等方法,对准确输液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包括人员配备、工作流程、设备使用等。
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准确地了解准确输液的执行率和误差率,并找出影响准确输液的主要因素。
然后,急诊科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实施。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需要判断主要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找出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发现由于人员繁忙和工作压力大,导致输液前的双重核对不够严格,可以通过增加人员配备或者改进工作流程来解决这一问题。
还需要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责任分工,确保改进措施的顺利实施。
急诊科可以通过品管圈活动来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并持续进行优化和改进。
改进措施的效果评估是品管圈活动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持续改进的基础。
可以通过再次收集和分析数据,比较改进前后的数据差异,评估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用药知晓率中的运用

医药界 2019年12月第24期—32—医药与临床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用药知晓率中的运用朱冰洁 吴韩意(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安徽 芜湖 241000)【摘要】目的:对介入科室的住院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研究品管圈活动对住院患者用药知晓率的提升作用。
方法:100例经过介入科治疗的肿瘤患者的住院阶段,开展品管圈活动,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对患者的用药知识掌握水平进行评估。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用药知识掌握水平较高,同时,对护理满意度也有较大的提升。
结论:在介入科室住院患者的康复阶段,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升住院患者用药知晓率。
【关键词】介入科住院患者;用药知晓率;品管圈【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08(2019)24-032-02介入治疗可以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
在介入治疗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发现,患者对用药的频次及剂量往往不能很好的了解,用药知晓率低,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疗效。
为了提高患者的用药知晓率,提出了一种在介入科室内部构建品管圈的理念,也就是由科室内部人员自发成立品质管理小组,通过团队合作的模式。
该模式不仅可以让治疗护理更加科学合理,也能让医务工作者之间因共同参与而产生成就感,在治疗和护理中为患者普及用药知识,提升患者用药知晓率,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增加患者医学常识,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进而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本文就是研究品管圈模式在介入科室中的临床应用,重点分析该模式对提高住院患者用药知晓率的促进作用,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我院介入科住院患者100例。
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47岁,年龄最大的为81岁;患者文化水平大多在初中以下水平。
1.2 方法1.2.1 品管圈的组成结构,品管圈由一名组长及多名组员构成,品质管理小组中需要有一名辅导员,辅导员由护士长担任,通过科室人员投票的方式选举出一名护理人员担任组长,科室中排除产假,哺乳假内的护士其余护理人员都是品质管理小组的组员。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体会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体会摘要】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QCC) 在提高急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4~10月QCC活动开展后随机抽取的急诊输液患者19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QCC活动开展前随机抽取的急诊输液患者19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观察组输液前及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输入药品的名称、作用、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相关疾病的饮食、休息、居家自我护理等预防保健知识,输液结束后的注意事项知晓率由改善前的 67%/周上升至改善后的85.6%/周。
输入药品的名称、作用、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知晓率由改善前的51.3%/周上升至改善后的88.8%/周。
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品管圈有利于增强护士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提高护士对输液病人的药物知识的掌握,在输液过程中的应急处理能力,对提高急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具有显著的效果,提升了护理健康教育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急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5-0229-03该院急诊科承担全院门急诊患者的输液工作,由于急诊输液病人多、流动性大,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
为了能够更好地研究品管圈活动提高急诊输液健康教育知晓率上的应用效果, 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针对长期以来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这一问题,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评价法确定:“提高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主题,对2015年4月~10月期间到急诊输液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1]。
取得较好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QCC活动开展前2015年5月~6月的随机抽取的急诊输液患者19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35岁,文化程度:有大专、本科、小学、文盲。
平均输液天数2天。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科准确输液执行率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科准确输液执行率的应用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现代医院对于急诊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急诊科是医院的门面,处理的病情多种多样,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超的医疗技术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在急诊科中,输液是一项非常常见的操作,而准确输液的执行率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如何提高急诊科的准确输液执行率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品管圈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来提高急诊科准确输液执行率。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小组活动,旨在通过团队合作和追求卓越来不断改进过程和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发现并解决输液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准确输液的执行率。
下面我们将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科准确输液执行率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发现输液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在急诊科进行输液操作时,可能存在输液质量不符合标准、输液流速不稳定等问题。
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组织相关医护人员一起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输液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来源于医护人员的操作失误、输液设备的问题或者是患者因素,只有深入分析才能找到根本原因并进行有效解决。
品管圈活动可以通过制定改进措施来提高输液执行率。
通过对输液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将这些措施进行实施。
比如可以制定相关的操作规范、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改进输液设备,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准确输液的执行率。
然后,品管圈活动可以对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
改进措施实施后,需要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只有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改进措施的效果如何。
比如可以通过统计准确输液的执行率、观察输液执行中的问题情况等来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这能够及时发现改进措施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加以改进。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科准确输液执行率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评估监控和持续改进,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急诊科准确输液的执行率,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品管圈在提高输液港植入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输液港植入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输液港首次植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
方法将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前(2013年11~12月)首次植入输液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后(2014年4~5月)首次植入输液港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后的方法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输液港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
结果实验组输液港植入术后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为98.01%,与对照组的87.71%比较,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输液港首次植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各圈员也从中得到了不同程度地成长。
标签:品管圈;健康教育;输液港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于皮下可供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1]。
输液港能否长期留置和使用除了需要医护人员正确维护和使用,还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
故对首次植入输液港的患者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同时不断提高其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就十分必要。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质量管理活动而组成的团队[2]。
有文献报道,品管圈活动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各个环节,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3];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4]。
为提高输液港首次植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我科于2013年11月~2014年4月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5月于我科首次行输液港植入术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前(2013年11~12月)的输液港植入患者设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后(2014年4~5月)的输液港植入患者设为实验组,其中实验组50例(男34例,女16例),对照组52例(男34例,女18例)。
品管圈模式在儿科门诊输液健康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

形象 的宣传资料 。④拟 定对策 :组织成员运 用循证护理 的手段 ,针对
原 因制定相关对策 ,即科室间加强相 关知识 的学历 ,不定 期进 行学习 效 果评 价 ;编 撰通 俗易懂 的健 康宣教 手册 ,护理 人 员发放 给患 儿家 属 ;护理人员掌握 好宣教的时机 ,保证 宣教效果 ;针对护理 人员出现 如 缺乏沟通技巧的 问题进行专 门的培训 。 1 . 3 评价方法 :观察Q C C 开展前后两组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宣教知晓率。
随着社 会的发展和 经济 的提高 ,现代 医疗模 式发生 了转化 ,近年
研 资料指 出,艾滋病病毒 的交互感染与 防控认 知 、自护意识 、防控方 法有很 大关系 】 。教育 宣教 已被 临床工作者 普遍接纳 ,并投入 临床医 护操作 当中。艾滋病 防控 和治疗工作流程 中高效开展健康 宣教 ,能有
2结
果
研究 组患儿家属对健 康教 育的护理知晓度为9 1 . 6 7 %,对照组患儿
家属对健康 教育 的护理知晓度为7 1 . 6 7 %,研 究组患儿家属对健康 内容
1 . 2方法 :①成立 品管 圈小 组 :在组 圈 前护理 人 员参 加相 关知 识培
训 ,通过投 票的方 式选圈 长一名 ,由儿科护 士长担任 ,由7 名 圈员 自 愿 报名参加 ,每个护 理工作者结合在 儿科临床 中遇 到的实际 问题提 出
“ 提 高 门诊 输液 患儿家属对健 康宣教知晓率 ”为主题的 品管 圈活动 ,
取 得了较好的效果 ,报道如下 。 1资 料与 方法
1 . 4统计学 方法 :使 用统计学软 件S P S S 1 9 . 0 对数据 进行分析 处理 ,计 数资料 以百分率表 示 ,组问 比较使用 检验 , P <0 . 0 5 表 示差异具有统
品管圈在门诊输注青霉素类药物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门诊输注青霉素类药物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汤玉珊【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门诊输注青霉素类药物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方法 2015年10月我科开展品管圈活动,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以"提高门诊输注青霉素类药物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门诊输注青霉素类药物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对导致门诊输注青霉素类药物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因素进行干预.结果品管圈活动后,门诊输注青霉素类药物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提高,由活动前59.41%上升至94.94%.目标达成率为95.56%.活动后圈员能力(沟通协调、解决问题、自信心增强)提高(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门诊输注青霉素类药物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期刊名称】《临床护理杂志》【年(卷),期】2017(016)004【总页数】3页(P68-70)【关键词】品管圈;门诊医疗;青霉素;健康教育【作者】汤玉珊【作者单位】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人输液厅合肥【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R459.3;R193品管圈活动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创立,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组成的小组[1,2]。
青霉素类药物因其高效、低毒、安全经济、疗效显著等特点,是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一种抗生素。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门诊输液凭借其简单、经济的特点已成为医生和患者选择的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
我科每日输液患者在150人次以上,高峰时达200人次,约60%患者使用青霉素类药物。
据WHO统计,青霉素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过敏性反应呈逐年增高趋势,约有1%~3%的人对青霉素过敏,皮试呈阳性;0.2%~0.5%的人过敏反应是发生在用药过程中或者用药后数日内[3]。
而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较高,约占用药人数的0.004%~0.015%,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每百万人有15~20人死于过敏性休克[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为活动主题,对影响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并组
织实施。
结果:开展品管圈后,门诊输液病人用药知晓率由活动前的72.20%提高
至活动后的83.33%。
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
【关键词】品管圈;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
为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从2013年6月-2013年11月我院在
门诊输液室宣教过程中,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均为门诊输液患者,品管圈活动前有效调查96例,活动后有效调查100例。
活动前男54例,女42例,年龄18~64(40.45±1.42)岁,文化程度分布:小学26 例,初中32例,高中11例,中专8例,大专10例,本
科以上9例;活动后男57例,女43例,年龄19~65(40.14±1.33)岁;文化程
度分布:小学28例,初中31例,高中14例,中专9例,大专9例,本科以上9例;两组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构成经统计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组建品管圈并确立活动主题
圈员由5名护理人员组成。
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护士2名。
圈长
全程负责活动的策划,落实质量管理,各项工作的分配协调及资料的整理分析[1],并请大外科总长负责督促指导品管圈小组活动。
圈员们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备选
主题,以加权投票的方式确定了以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安全知晓率为活动主题,并采取问题解决型来完成此次品管圈活动,活动期为6个月。
1.2.2现状把握及原因分析
1.2.2.1现状把握
每日由收药护士对连续输液最后一日来院输液者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通过
对是否知晓药物的名称、药物的作用、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输液过程中勿
自行调节滴速、输液过程中有不适及时告知护士、拔针时按压的方法和时间6方
面对病人进行调查,回收调查问卷106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96份,
问卷调查有效率为90.57%,知晓率72.2%。
根据80/20原则得出,病人主要不知
晓内容为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输液过程中有不适及时告知护士、药物的作用、拔针时按压的方法和时间,以上4项内容占85.09%、因此本圈重点改善这4项。
1.2.2.2原因分析
辅导员启发圈员利用头脑风暴法对现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影响因素共26项。
全体圈员采用鱼骨图从护士、病人、材料、方法、环境、其他方面进行要因分析,选出护士培训不够、无供输液病人可阅读的书面宣教资料、未制定宣教流程、在
同一个时间点宣教、病人呼叫声干扰共5项要因,见图1。
图1 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低要因分析图示
1.2.3目标值设定
先从业务能力、沟通能力、配合度、学习能力、学习态度5个方面进行圈能力的评估,最
终确定目标值目标值=现况值+(1—现况值 x 改善重点 x 圈能力)=72.20%+(1—
72.20%×85.09%×62.6%) =87.01%。
1.2.4对策拟定及实施
(1)制作宣教资料。
各圈员整理输液用药宣教共性的内容,图文并茂的输液用药宣教手册,内容包括特殊用药的注意事项、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拔针按压方法和时间等共11项。
(2)制定用药宣教流程。
各圈员根据本科室特点各制定一份用药宣教流程,经讨论修订护理部审核后确定。
(3)整理输液室常用药物整理分类,并收集药物使用说明书,对药物的剂量、用法、作用、副作用以及特殊的注意事项一一列出,制作成手册。
(4)圈长对科内全体护士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后每日利用晨会5分钟时间对前一周学习内容进行提问,最终进行进行统一书面考核,满分100分,80分为合格分,按标准答案评分,
不合格者进行补考直至全体护士全部合格,所有资料均放置在输液室供护士翻阅,保证全体
护士熟练掌握相关培训内容。
(5)全体护士考核合格后,根据宣教流程在不同时间点对病人进行宣教。
收药时指导病人拿取输液用药宣教手册,在等待输液的过程中进行翻阅,并告知需等待时间;静脉穿刺前宣
教所有使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副作用;穿刺后宣教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包括输液过程
中勿自行调节滴速,如有不适及时告知护士等;更换补液时宣教该瓶药物的名称、作用、副
作用;拔针时宣教按压针眼的方法和时间。
(6)主动巡视病人,减少呼叫率。
巡班护士除定时巡视病人外,主动巡视,主动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巡视时对于短时间内要更换补液或补液结束的病人要做到心中有数,主动去
更换补液或者拔针,降低病人的呼叫率。
1.2.5评价方法
计算品管圈目标达成率及进步率。
采用与实施前相同的方法和标准调查记录门诊输液病
人用药宣教知晓率。
目标达成率=(改善前—改善后)/ (目标值—改善值)×100%;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
2结果
2.1有形成果
根据调查门诊输液病人活动后的用药宣教知晓率显著高于活动前(χ2=48.486,P=0.013),见表1。
目标达成率108.7%,进步率22.3%。
图2 实施品管圈无形成果图示
3讨论
3.1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门诊输液病人用药宣教知晓率。
本次品管圈的开展护士采取不同时机对病人进行宣教并且发放宣教手册给予病人阅读,
最大限度地使病人在整个输液过程中获得输液用药相关知识,提高了用药宣教知晓率,病人
了解了输液用药方面的相关知识,使得其主动参与输液用药安全,营造了安全的输液用药环境,提高了用药质量。
3.2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及团队凝聚力
品管圈活动可以大幅度地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圈员们能够自动自发地参与活动,
使圈员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
在圈会上每个圈员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了主观
能动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圈员都能积极查阅资料学习,认真执行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团结协作,对于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及时进行探讨,并进行认真
的总结分析,寻找对策,提高了圈员的凝聚力,使得活动效率更高。
通过开展此次品管圈活动,圈员对品管圈的认识据品管手法的运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为下一期品管圈活动更好的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也为持续推行品管圈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严世玉,秦静静.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静脉留置针回血率[J].护理学杂志,2014,2(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