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做课教案设计
小学阅读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阅读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68054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c.png)
小学阅读教学教案设计一、教案概述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理解并运用阅读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教学重点: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阅读策略解决问题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教材《小学英语阅读教程》、黑板、彩色笔、图片卡片、录音设备学生准备:学生教材、学习笔记本、阅读练习册三、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知1.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和期待,引发他们对阅读的思考。
Step 2:预习阅读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问题。
2.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问题。
Step 3:整体阅读1. 播放课文的录音,让学生跟读录音并跟着文本阅读。
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并讨论理解中存在的难点或疑惑。
Step 4:课堂活动1.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深入阅读,并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
2. 图文匹配:给每个小组发放图片卡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和课文内容进行匹配,并解释匹配的原因。
3. 问题解答:教师提出针对阅读内容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找出答案并解释推理过程。
Step 5:巩固训练1.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问题,并互相提供解决方法或答案。
2. 课堂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课堂展示。
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预习阅读和整体阅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问题解答等课堂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阅读策略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巩固训练环节的展示,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效果。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4e8fc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b.png)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安徒生童话》,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2.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善恶、美丑的观念。
3. 培养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内容:1. 《安徒生童话》简介:了解安徒生及其童话作品的特点。
2. 故事梗概:概括每个故事的主要情节。
3. 人物分析:分析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4. 故事寓意:阐述每个故事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5. 小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分享感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善恶、美丑观念。
2. 教学难点: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提高道德修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安徒生童话》简介、故事梗概、人物分析、故事寓意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交流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安徒生及其童话作品的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每个故事的梗概、人物分析、故事寓意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 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每个故事,交流阅读心得,分享感悟。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提高道德修养。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安徒生童话》原著或精选版本,确保学生有阅读的材料。
2. 制作故事梗概、人物分析、故事寓意等教学PPT,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引导,确保讨论能够深入进行。
七、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介绍安徒生及其童话作品的特点,让学生对作者和作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第二课时: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解故事梗概,分析主人公小女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所传达的善良与同情。
3. 第三课时:阅读《海的女儿》,讲解故事梗概,分析主人公小美人鱼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牺牲与爱情。
四年级阅读教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5篇
![四年级阅读教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6b5eb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a.png)
四年级阅读教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5篇各种教学规章制度的形成更规范了师生的教学行为, 使教学活动免除了随意性和零散性, 从而变成一种专业性很强的特殊活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四年级阅读教学教案,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阅读教学教案1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书的阅读, 不仅能扩展小学生的文学及历史知识, 还能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美与丑, 善与恶, 提高了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
2、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 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3、让学生们自己读喜欢的书籍, 到书中去体验快乐, 拥有快乐的童年。
二、阅读准备:《安徒生童话故事集》三、阅读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 揭示主题同学们, 你们有没有听过《美人鱼》、《丑小鸭》、《拇指姑娘》、《豌豆上的公主》这些童话故事吗?那你们知道这些美妙的故事是谁写的吗?(简介作者)他还写了很多很多好听的故事、优美的童话, 他就是安徒生, 伟大的童话作家。
那么,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话世界吧。
(二)指导读书方法1.阅读时能基本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
2.边读边勾画你最喜欢的, 认为的地方。
3.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吗?自己能试着说一些。
四.阅读交流(一)小组内交流你读了《安徒生童话》的哪一篇, 有哪篇文章你最喜欢?学生只要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优美的语句, 以及其中的段落, 并且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就可以了。
(三)全班交流1.组内选代表发言2.其他同学认真听, 随时做补充。
3.说说你是怎么去读课文的。
五、拓展延伸四年级阅读教学教案2教学目标:1、培养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和能力。
锻炼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创造性思维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课前阅读)一、解题激趣小朋友, 你们有没有想过太阳可能是黄色的, 月亮上的小白兔跑了, 还有小白兔换上了豹子胆?如果发生这些事情, 会多么有趣呀!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奇思妙想世界吧!二、读文感受1、自由读文章, 要求字音读准, 句子读通顺2、知名度第一、二、三篇文章。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计划与教案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计划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90360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1e.png)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计划与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2.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绘本、童话、寓言等。
3. 设计阅读活动,如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角色扮演等。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阅读游戏,如看图识词、快速问答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阅读材料,激发他们的阅读好奇心。
3. 阅读指导:教授阅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4.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如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兴趣程度等。
2. 收集学生的阅读心得和分享,了解他们的阅读体验和收获。
3. 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五、教学资源:1. 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绘本、童话、寓言等。
2.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阅读材料和教学内容。
3. 学习活动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的阅读心得和分享。
4. 教学游戏道具,如图片、卡片等,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和讨论。
2. 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完成阅读任务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有趣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七、教学实施:1. 在课堂上设置固定的阅读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
2. 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提供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实施分层教学。
3. 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4. 结合课外活动,如图书馆阅读、家庭阅读等,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八、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阅读教学设计教案小学
![阅读教学设计教案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32c39b1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3.png)
阅读教学设计教案小学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读出所学课文中的单词和句子;2. 学生能够理解所学课文的基本含义;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的方式回答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读出所学课文中的单词和句子;2. 学生能够理解所学课文的基本含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份教案,包含课文和相关练习题;2. 学生准备课文笔记和阅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用图片或词语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并引导学生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
2. 预测教师提供课文标题、主题或段落的第一句话,让学生尽可能地猜测课文内容并做出预测。
3. 阅读教师提供课文材料给学生,并指导学生默读一遍,理解基本含义,注意发音和停顿。
4. 讨论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讨论,鼓励学生表达个人意见和观点,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要信息。
5. 理解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全面理解,帮助学生寻找关键词、梳理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等。
6. 翻译教师可以选取适当的句子或段落,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7. 回答问题教师提供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方式回答问题,并进行个人或小组讨论。
8. 总结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关键点和重点内容,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复习和讨论。
五、拓展活动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拓展活动,例如写作、口语练习或课外阅读等,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
六、作业布置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要求学生读完一篇短文,并根据问题回答,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一份关于阅读教学设计的小学教案。
该教案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技巧。
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水平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
阅读教学的备课教案设计
![阅读教学的备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34e6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3.png)
阅读教学的备课教案设计引言: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备课教案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就阅读教学的备课教案设计进行探讨,提出一种适用的格式。
一、教学目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需要明确,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3. 提升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年级、语言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训练: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2. 词汇拓展与应用:通过阅读来学习新词汇,并运用到语境中;3. 阅读策略教学: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如推理、细节理解、文献综述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入话题,并预测故事情节或文章主题;2. 阅读训练:选择合适难度的阅读材料,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语言水平,选择有趣的故事或文章,并让学生进行个人阅读;3.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文章的主要内容、难点及解决方法;4. 组织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并培养合作能力;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可以通过小组展示、课堂演讲等形式来进行;6. 反思与总结:课后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反思自己的阅读方法和策略。
四、教学方法1. 多元化阅读活动:如课文阅读、报刊阅读、网络阅读等;2. 线上辅助工具: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在线词典、语音工具等;3. 游戏化学习: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4. 分层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难度。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通过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形式来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2. 语言表达能力的评估:通过口头表达或写作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 反思与总结的评估:评估学生对阅读教学反思和总结的能力。
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11篇)
![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96a8e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c.png)
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11篇)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阅读过程中,认真感受海伦在苦难的成长中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欲望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3.在生活、学习中能够学习主人逆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海伦.凯勒》导入1.同学谈心目中的海伦.凯勒。
2.课前同学们已经课前阅读了第一章“开启心灵的眼睛”,第二章“我的求学之路”,第三章“迎接新生活”,现在请你同桌谈谈以下问题。
(1)在这山间秋色中海伦尽情地享受,她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2)海伦为什么喜欢剧院生活,而不喜欢演讲生活?(3)你觉得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3.全班展示汇报以上问题。
二、阅读第四章“假如给三天光明”(一)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四章阅读导语“也许人的本性就是这样,已经拥有的不知道珍惜,而总是去追逐不属于我们的东西”1.想想自己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和同桌交流。
(二)自由朗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课件出示阅读要求:1.快速阅读184页——203页。
分为四部分“学会珍惜”、“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2.圈画出带有批注的生字词语。
3.重视带有重点符号的句子。
4.关注每一部分后面的“成长启示”、“要点思考”、“写作积累”(三)交流读后体会1.感受成长启示:(1)课件出示“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驻足,但是我们总是错过它们而不自知。
当某一天,它们消失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为什么没有多看一眼,这时多少会有点遗憾与悔恨。
所以,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珍惜眼前的美丽,珍惜眼前的情意,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想起追逐。
”思考一下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六年级语文阅读公开课教案(通用11篇)
![六年级语文阅读公开课教案(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8d4d5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a.png)
六年级语文阅读公开课教案六年级语文阅读公开课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语文阅读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语文阅读公开课教案篇1一、指导目的1、让学生们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们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们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们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们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三、课前准备: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五、指导过程:一、推荐文章引入指导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们总结读书方法1、教师向学生们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们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贴:课内得法]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与文书38、67、68、71、75、82页的黄泡泡里分别藏着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
[随机板贴]6、小结。
[板贴:课外活用]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1、学生们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教案
![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25d56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7.png)
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阅读教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速度。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各种阅读策略进行有效的阅读。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准备:课本、课件、阅读材料等。
2. 教学环境准备:学生课桌椅整齐、教室黑板干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布置一个问题或引用一段相关的文章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阅读教学的概念和目的,让学生明确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3. 阅读技巧训练(2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常用的阅读技巧,如预览、快速阅读、扫读、精读等,并进行相关的练习。
4. 阅读理解训练(30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并根据文中的要求进行理解和回答问题。
教师可以适时提醒学生使用之前学到的阅读技巧。
5. 阅读策略引导(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策略,比如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等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灵活运用。
6. 训练与评价(2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针对学生的不足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并鼓励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六、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篇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预习并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掌握了阅读教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通过实际阅读练习,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针对学生的不足,教师进行了及时的指导和反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整堂课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了解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学会了有效的阅读技巧和策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阅读理解中,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
一年级课外阅读交流展示课教案
![一年级课外阅读交流展示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f6397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f.png)
一年级课外阅读交流展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表达、倾听和评价能力,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绘本、童话、寓言等。
2.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归纳等。
3.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分享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自主阅读。
3. 阅读交流:学生分组进行阅读交流,分享阅读心得,互相评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阅读量的增加。
2. 学生在阅读交流中的表现,如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评价能力等。
3. 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如定时阅读、专注阅读等。
五、教学资源1. 课外阅读材料:绘本、童话、寓言等。
2. 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学生自由选择一本课外阅读书籍,阅读并准备分享内容。
2. 阅读分享:学生依次上台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其他同学倾听并给予掌声。
3. 互动提问: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阅读心得,互相交流观点,形成共识。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4. 注意调整教学节奏,确保课堂活动有序进行。
八、教学实践与反思1. 课后收集学生的阅读反馈,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困难。
2. 针对学生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 结合学生的阅读表现,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九、教学拓展活动1. 开展阅读竞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 邀请家长参与阅读活动,增进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六年级上册阅读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阅读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98bb5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a.png)
六年级上册阅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2. 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 加强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灰雀》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情感,学习描述方法和修辞手法。
2. 第二章:《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重点:了解文章背景,理解作者观点,学习论证方法和事实描述。
3. 第三章:《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重点: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普文章的写作技巧,培养科学思维。
4. 第四章:《狼牙山五壮士》教学重点:理解故事背景,感受英雄情怀,学习叙事方法和人物描写。
5. 第五章:《只有一个地球》教学重点:理解环保主题,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和写作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通过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 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2. 学生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小组讨论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学生词汇和语法知识测试,评估学生的英语水平。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夜间飞行的秘密》、《狼牙山五壮士》、《只有一个地球》。
2. 辅助材料:相关文章、图片、视频等,用于拓展学生视野和加深理解。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用于教学演示和资源共享。
六、教学课时安排1. 第一章:《灰雀》课时:2课时2. 第二章:《手术台就是阵地》课时:2课时3. 第三章:《夜间飞行的秘密》课时:2课时4. 第四章:《狼牙山五壮士》课时:2课时5. 第五章:《只有一个地球》课时:2课时六、教学进度计划1. 第一周:学习第一章《灰雀》2. 第二周:学习第二章《手术台就是阵地》3. 第三周:学习第三章《夜间飞行的秘密》4. 第四周:学习第四章《狼牙山五壮士》5. 第五周:学习第五章《只有一个地球》七、教学活动设计1.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文章,完成阅读理解题目,检测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阅读教学课教案设计
![阅读教学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4e7c4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13.png)
阅读教学课教案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堂阅读教学课,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文本选择:选择一篇适合学生年龄段和语言水平的科普文章或小说节选作为教学材料。
2. 预习导入:通过问题导入、图片预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引导学生构建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词汇和背景知识。
3. 细节理解:教师进行适当的示范,教授学生如何从文章中获取关键信息、理解文中细节,并进行相关训练。
4. 主旨概括: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主旨,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并进行相关练习。
5. 推理判断: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判断,通过文中的线索、逻辑关系等进行思考和回答。
6. 词汇拓展:针对文中未知词汇,教师进行词汇讲解和拓展,并引导学生将新词汇应用到其他语境中。
7. 扩展阅读: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其他材料,并进行相关讨论和分享。
8. 检测评价:设计相应的阅读理解题目,进行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估,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步骤:1. 预习导入教师以问题导入的方式引起学生兴趣,如:“你知道《太阳系中的行星》吗?请谈谈你对行星的认识。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享知识等方式展开预习。
2. 细节理解教师从文章中选取一段适当的内容,进行示范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意图并找出文章中的细节信息,提问并鼓励学生互动参与。
3. 主旨概括教师以问题导引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并进行相关练习。
4. 推理判断教师提出一系列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判断,通过文中的线索、逻辑关系等进行思考和回答。
5. 词汇拓展教师选取一些与文章相关的生词,进行词汇讲解,鼓励学生找出其他具有相同词根的词汇,并将其应用到其他语境中。
6. 扩展阅读教师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其他材料,如其他科普文章、科幻小说等,并进行相关讨论和分享。
7. 检测评价教师设计一套阅读理解题目,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课内阅读教学设计教案范文
![课内阅读教学设计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cd6944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1.png)
课内阅读教学设计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1. 理解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和细节;2. 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提取信息;3. 发展阅读理解能力和提升阅读速度;4. 完成相关的练习和评估。
二、教学重点1. 阅读材料的主旨和细节的理解;2. 阅读策略的应用;3. 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准备1. 阅读教材:《名人传记》第一篇;2. 班级练习册;3. 进行评估的评分表;4. 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并引导学生提出对名人传记的看法。
Step 2: 阅读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阅读的挑战和目标,并介绍一些阅读策略,如快速浏览、预测标题和问题等。
Step 3: 阅读理解1. 学生个人阅读: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阅读《名人传记》第一篇,尽可能理解主题和细节。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主旨和关键细节,并记录下来。
Step 4: 整体理解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整体理解的活动,例如进行问题回答、填写关键词表格等。
Step 5: 阅读策略讲解和实践教师具体讲解一些常用的阅读策略,例如扫读、略读、划线标记等,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策略,提取关键信息。
Step 6: 巩固练习学生完成班级练习册上与该篇名人传记相关的练习,检验对文章的理解和阅读策略的运用能力。
Step 7: 评估与反馈教师进行个别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延伸学生可自主选择名人,并撰写自己所读名人的简要传记,加深对名人传记的理解和兴趣。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阅读相关练习;2. 阅读其他名人传记,总结出更多的阅读策略。
七、教学反思通过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方案,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还能够应用所学的阅读策略解决问题。
同时,通过评估和反馈,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
《列那狐的故事》阅读课教案
![《列那狐的故事》阅读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eceb7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f.png)
《列那狐的故事》阅读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列那狐的故事》。
内容包括:1. 章节内容:第一至第三章,讲述列那狐智斗狮王、熊胖和野猪,展示列那狐的机智和勇敢。
2. 课文生字词:掌握10个生字,理解并运用10个新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列那狐的故事》的情节,感受列那狐的智慧与勇敢。
2. 掌握课文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勇于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成语和寓言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故事寓意。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故事寓意的思考,为新课学习作铺垫。
2. 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生字词、成语和故事情节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遇到类似问题时,如何运用智慧解决。
5. 例题讲解:讲解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列那狐的故事》2. 内容:a. 生字词b. 成语解释c. 故事情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根据故事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大意。
c. 课后习题2、3、4题。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对今后教学的改进措施。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伊索寓言》,进一步了解寓言故事,提高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针对性;4. 板书设计的信息量与逻辑性;5.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教学难点通常是对学生来说较难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而教学重点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课内阅读教学设计教案
![课内阅读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cf1ea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7.png)
课内阅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阅读技巧;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教学内容:1. 阅读材料:《人类与自然》一文;2. 课堂活动:阅读理解练习、讨论、角色扮演;3. 学习目标: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发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觉得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第二步:预读(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快速浏览文本,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整体思路。
第三步:阅读练习(15分钟)教师将课堂时间分为几个小节,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读取指定段落,并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如关键词、问题等。
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第四步:学习交流(20分钟)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成果交流。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和提问。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第五步:角色扮演(20分钟)教师安排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环保人士、政府官员、企业家等,就环境问题进行辩论。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情景和提示,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思考和表达观点。
第六步: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境问题,积极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材料和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环境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优秀5篇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8b620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8.png)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优秀5篇语文阅读教案篇一一、指导目的:1、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外阅读方法进行读《三国演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2、通过学生读三国的读书成果展示,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指导重点: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1、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
(赤壁之战、三顾茅庐)2、课件。
(课题、展示会)3、学生读三国的读书成果。
4、三国人物的卡片。
5、读书星制作。
四、教学过程:一、观看片断,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的历史就好比一条长河,滔滔不绝地奔向远方,今天老师从中摘取了一个精彩的片断,大家想看吗?边看边想这是什么历史故事?(播放《赤壁之战》的片断。
)2、学生回答。
自从学了课文《赤壁之战》后,咱们班掀起了读三国,说三国,看三国的热潮。
男孩子不在话下,连女孩子也不甘示落,看来这“三国热”还真流行呀!今天,借着这股“东风”,这节课外阅读课,就是这(出示课件“我和三国”)3、齐读课题。
二、《三国演义》读书成果展示。
1、像《赤壁之战》类似这样精彩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吧。
你们还知道哪些故事呢?喜欢的人物是谁呢?(哇!连这你也知道,真了不起!你懂得真不少呀!太棒了!)2、啊呀!大家懂得真不少呀!不少同学侃侃而谈,如数家珍,你们真是一群小三国迷呀!俗话说得好:果儿大家吃才香吧,把你们在这段时间读三国的读书成果和你的朋友们一起交流、分享,告诉他们你查找到的资料是出自什么地方,并对你的读书成果作一番具体的介绍。
呆会儿,我们召开个评选活动,把你的读书成果上台亮亮相,让在座的老师、同学们大开眼界。
大家说好不好?3、学生自由组合进行交流、介绍。
4、同学们,是时候了,大家展示风采的时候到了,请看:课件展示“三国读书之星”,来读读看。
(学生齐读主题)本次活动的总裁判长是由我——吴老师担任,在座的所有同学都是评委,你们有权对上台展示的读书成果进行裁决与评价,上台的同学将告诉你们他查找到的资料是出自什么地方,并要对自己的读书成果作一番具体的介绍,光荣的读书之星将在你们中产生,咱们班的小记者将给你们拍照留念。
《列那狐的故事》阅读课教案
![《列那狐的故事》阅读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36d64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e.png)
《列那狐的故事》阅读课教案一、教学内容《列那狐的故事》阅读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九册,具体内容包括:1. 课文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列那狐的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列那狐的聪明才智。
2.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主题探讨:通过讨论故事主题,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列那狐的聪明才智,学会用智慧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的理解与分析。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主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阅读笔记、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聪明才智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课的学习。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列那狐的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感受列那狐的聪明才智。
3. 课堂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主题,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列那狐的故事》2. 关键词汇:聪明、才智、智慧、勇敢、机智等。
3. 主题:用智慧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列那狐的故事》,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其作用。
(3)结合故事主题,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如何运用智慧解决。
一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课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970b7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5.png)
一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课教案一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课教案篇一一、教学要求:1.通过朗读来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培养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2、通过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准备新单词卡,相关图片,关于诗人,字典,词典的信息和作品。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我们学习了《找春天》,通过朗读我们发现了春天的特点。
今天我们来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大家对春天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初读古诗1、自由读《草》这首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自读自语2、小组合作朗读,提出不懂的词互相讨论,(三)细读理解诗意。
通过学习,我们对诗歌有了大致的了解,一起学习。
离离:指草长的非常茂盛。
岁:年烧不尽:烧不完你喜欢小草吗?喜欢它什么?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
小结:是啊!小草虽然狠渺小,但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即使是无情的大火也不能将它烧尽,只要春天温暖的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四、总结;这首古诗使我们加深了对春天的认识,感受春光的美好和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吧!五、作业离离—()一岁—()野火—()春风—()一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课教案篇二《火车的故事》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郊、列等14个生字。
会写名、发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
4、在学习中调动大家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需要识别和书写的新单词。
2.简单了解一下文中介绍的几种列车及其特点。
3、学文中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查阅有关火车的资料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火车吗?有关火车的知识你们知道多少?(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火车的知识)今天,咱们一块来学习有关火车的故事(板书:火车的故事)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给课文中的生词划线,然后再读一遍。
阅读教学设计与教案
![阅读教学设计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9f344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e.png)
阅读教学设计与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词汇理解、文章结构理解以及推理判断等方面。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速度。
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从阅读材料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分享阅读经验或者呈现一段有趣的短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好奇心。
第二步:预测通过预测提供给学生一个大致的阅读框架,让学生在阅读前激活相关的背景知识,并推测文章的主题或大意。
第三步:阅读学生开始阅读文章,可以采取小组阅读、个人阅读或是师生共读的形式。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如快速阅读、扫读或精读,根据教师的指导选择合适的策略。
第四步:讲解在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用适当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如提问或组织小组讨论。
然后,教师通过解释生词、语法或特殊结构等内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第五步:拓展在学生有了基本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文章,拓展他们的思维。
这可能包括与其他文章或现实生活联系、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讨论文章的主题等。
第六步:总结在本节课结束前,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到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加深他们的记忆。
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案示例: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策略技巧。
教学内容: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科普文章。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环保主题,并与学生分享相关的经验或观点。
2. 预测:通过观察标题和文章开头的图片,让学生预测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3. 阅读:学生个人阅读文章,标记不懂的词汇和重要信息。
4. 讲解:教师解释生词和特殊结构,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核心观点。
5. 拓展: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扩展他们的思维,如文章中提到的环保行动对社会有哪些积极影响?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课教案
Christmas bread
一、教学内容:
1.阅读内容:
On Christmas Eve, the giant family is preparing their dinner. A piece of bread falls.
A fox is looking for food in the forest. He finds some bread. “Wow! Bread! I will have a nice Christmas dinner!”
The poor family is preparing their dinner. A piece of bread falls on the ground.
A dog is looking for food in the house. He finds the bread. “Wow! Bread! I will have a nice Christmas dinner!” The dog takes the bread home. He drops some pieces of bread on the way.
An ant is looking for food on the ground. He finds the bread.”Wow!Bread! We will have a nice Christmas dinner!” He calls in other ants.
Merry Christmas!
2.功能句型:
A piece of bread falls (on the ground).
He finds the bread.
“Wow! Bread! I will have a nice Christmas dinner!”
3.词汇:
单词:giant prepare fall forest poor
词组:a piece of bread look for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在学习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能听懂、会说文章中所提及的giant, prepare, fall,forest,poor五个单词,理解他们的含义,并学会单词prepare的现在
分词形式preparing.
2. 能通过图片、动作、表演等辅助手段,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3. 能根据录音、提示词、图片的帮助,利用文章中所学的语言对文章相关的五
副图进行描述。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拼读五步法,录音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新单词。
2. 通过小表演,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运用句型。
3. 通过图片提示,学生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这篇文章,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他们面对较长的一段文字时,愿
意读下去。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新单词的认读和文章的朗读,文章大意的理解。
2、根据图片提示,词组提示,用所学的语言描述故事。
(二)难点:
根据图片提示,词组提示,用所学的语言描述故事。
四、教具准备:图片,PPT,文章相关音频。
五、教学过程:
(一)Warming up
讲明评价方式:
T:Do you like bread? Do you like Christmas?
S:Yes!
T:Today let’s learn a story , the name is “Christmas bread”! If you’re
good today, you will get a piece of bread from Miss Zhang. Are you ready? S: Yes.
T: OK, let’s go.
活动一:听故事
活动目标:对故事进行整体输入,帮助学生明白故事的大概内容。
实施方法及师生预设语言:
T:Le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tell us what can you hear in the story,
who is in the story?
S: Listen to the story and answer: the giant family, a fox, the poor family,
a dog, an ant.
二)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活动一:听出故事三要素
活动目标:根据提示词,通过学生听文章的第一句,找出这个故事的时间、人
物、事件。
实施方法及师生预设语言:
T:First let’s listen to the first sentence of the story, please tell me when did the story happen?
S: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Christmas Eve, the giant family, prepare their dinner.
T: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nish the whole sentence:
On Christmas Eve, the giant family is preparing their dinner.
强调:prepare--------preparing
活动二:What’s happened?
活动目标:根据图片提示,按照故事的发展,学习故事。
实施方法及预设语言:
T:(边指图边描述)A piece of bread falls.
S: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T: What is the fox doing? Listen to the tape.
S: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r: A fox looking for food in the forest. T: Learn the words: look for forest(五指拼读法)
T:He finds some bread. He said:Wow! Bread! I will have a nice Christmas dinner!
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imitate, take the bread and perform:
Wow! Bread! I will have a nice Christmas dinner!
The students who performs will get a piece of bread.
T:Show the picture of the poor family, what are they doing?
S:Listen and answer: They are preparing their dinner.
T: A piece of bread falls on the ground! They find some bread. If you are them, what will you say?
S: Wow! Bread! We will have a nice Christmas dinner!(表演)
T:The dog is also looking for food in the house. He finds some bread. He will say?
S: Wow! Bread! I will have a nice Christmas dinner!
T:The dog takes the bread home. He drops some piece of bread on the way. An ant is coming. He is looking for food on the ground.
He finds some bread, he will say?
S: Wow! Bread! I will have a nice Christmas dinner!
T:They are very happy and say “Merry Christmas!”
四)Production
活动1:Listen to the whole story again and perform with the students. 活动目标:学习完整体的故事以后,按照黑板上的图片及短语提示,老师带领着学生将故事完整的描述一遍,注意表情和动作。
活动2:学生表演。
六、Homework
Please tell the story to your family.
七、板书设计
Christmas bread
图片 Christmas Eve=Dec.24th
the giant family prepare their dinner
fall
图片 look for
fox finds
Wow! Bread! I will have a nice Christmas dinner!
图片 prepare their dinner
the poor family fall
find
Wow!
图片 look for
dog find
Wow!
图片 look for
ant find
Wow!
Merry Christm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