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读者理论: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t did not encourage a purely subjective concern for the critic’s mental structure but a type of criticism which tries to enter into the world of a writer’s works and to arrive at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ritic’s consciousness. (批评不是去探究作者的意图,而是去感悟,去 意识作者的意识和作者的情感,使作品得到理解和 阐释。这种阐释带有批评者主观的意识。使批评者 的主观意识与作者的相互融合,进行沟通。)
我们被抛入世界之中,抛入时间和空间,没 有选择的自由,而同时这个世界又是我们的 意识所投射的世界。海德格尔认为,我们的 意识和思维总是存在于客观中,不能与客观 割裂,不可避免地溶于我们意识的对象。已经 在历史中,这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我 们的前存在决定了这一切,因此,历史不是 外在的,而是内在的。
四、现代阐释学
渊源:诠释荷马史诗等古典文献; 解释宗教经典文献; 解经说文、注疏显义; 名称:古希腊神话中的信使“赫尔墨斯”, 英文: hermeneutics 从文字诠释技巧和规则到关于理解认识过程的理论: 施莱尔马赫(19世纪德国哲学家、神学家):如何 避免误解,用实证的方式寻求作者的本意。为阐释 学的简历提供的基础。
2).普林斯(Gerald Prince,professor of Romance languag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critic of Narrative theory) 受述者:“narratee” 读者:Who is the “reader”? 受述者与读者的区别: Narratee and reader:The narratee may be specific, while the reader is not. 实际上的读者与理想读者的区别: virtual reader: the reader whom the author has in mind while writing; ideal reader: the insightful reader who understands the writer’s move.
故事的叙述由受述者决定: The function of the narratee: It is hard to find the narratee while reading, sometimes from minor characters, or from some unimportant “signals”. In this case, the telling of the story is somewhat decided by the narratee ( like A Thousand and One Night). 叙述活动本身生成读者:The narratives produce their own “readers”, “listeners”, who may or may not coincide with actual readers.
三、与接受理论相关的观点
1)艾柯(Umberto Eco,Italian novelist and semiotician, literary critic, 1932): 《读者的作用》The Role of the Reader (1979) “开敞的文本”:Some texts are open, inviting the readers’ collabor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meaning (James Joyce’s Finnegan’s Wake); “封闭的文本”:Some texts are closed, predetermining the readers’ response (detective fictions);
读者批评与文学范式的转变 19世纪末之前的文学作品,结构清楚,意旨 明确,读者主要是认识、理解作者意图,作 品意义。 20世纪以来的作品文本不确定性增大。读者 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20世纪中后 叶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文本成了“能指的游 戏,读者的自主性大大释放。阅读成为积极 的创造性运动。
2. 理论要旨:阐释——现在与过去的对话
1)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 海德格尔以存在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为出发点看待阐释活 动。他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历史或时间中的存在,而由 于人的存在,世界已不再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客体,而是 人参与了其意义建构的,不可能被客观化的人的世界。 世界是人化的世界,是被人解释了的,感受了的世界。 而人作为生活在时间和历史中的“此在”,对世界的解 释总是依据主体在时间和历史中形成的认知模式去解释。 解释不是客观的分析,而是主体的建构。
五、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批评
尧斯与伊塞尔: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学派”接 受美学(“reception” theory)。 接受美学(Reception theory)20世纪60年 代在联邦德国展开对文学割裂社会历史的批评, 形成了这一理论。60年代的文学挑战了已有的 文学形式,提高了读者的介入力度。 尧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的挑战》(1967) 伊塞尔:《文本的召唤结构》(1970)
因此,不论是对世界的解释,还是对文本的解释, 总是在主体的“先结构”(前存在)规定下展开的 行为。主体的“先结构”对于解释具有重要意义。 海德格尔认为“先结构”由“先有” “先见” “先行掌握”构成。“先有”指主体在阐释之前已 先有的理解;“先见”指主体可以见到的,主体对 于不在“先见”范围内的内容不做反应。“先行掌 握”指主体阐释前已经具有的将在阐释活动中使用 的概念、范畴。 在海德格尔看来,阐释者正是运用这种“先结构” 去阐释文本的。
尧斯:从文学史的角度研究文本接受问题, 强调对文学文本理解的历史性。文本的读者 阅读经验中具体化的实现过程。 伊塞尔:从具体的阅读活动入手,强调文本 与读者在阅读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英美读者反应批评:斯坦利· 费什 文学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意义是读 者对文本的认识,并且它将随着读者的认识 而不断变化。文学、意义只存在与读者之中, 是读者经验的产物。“作品的客观性是一种 假象”。
按照现象学的看法,人无法确知外界事物的存 在,但人能确定它们如何显现于我们的意识中。 意识活动和意识对象相互依存、紧密联系,只 有了解了我们的意识活动才能掌握外在世界, 因而必须把外在世界还原为意识内容:一切实 在事物都必须按照它们在我们心中的面貌作为 纯粹现象对待。
胡塞尔现象学哲学是一种现代唯心主义哲学, 在方法上是理想主义的。一方面,它要维护 一个可知的世界,追求一种永恒不变的恒定 本质;另一方面又否定客观事物是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强调主体在认识过 程中的中心地位,把人变成了先验主体。
1.接受美学:
1)伊塞尔(Wolfgang Iser,1926-2007)
伊塞尔(German literary scholar)认为,文学研 究应该充分重视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因为“文 本只提供程式化了的各方面,后者促使作品的审美 对象得以形成”。 “作品”产生于读者与文本的相遇和交流过程中, 是读者与作者共同创造的产物。 伊塞尔确立了接受理论研究的三个领域:处于潜势 的文本、阅读中的文本(即文本与读者的交流过 程)、文本的传达结构(即文本与读者发生相互作 用的条件)。
2)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
公认的海德格尔最出色的后继者。 《真理与方法》(1960) 他认为,对于所有历史流传物的阐释都是现在与过去的 “对话”。 两个“视界”:一个是阐释者自身的“成见”(海德格 尔的“先结构”)出发形成的对作品的预想和前判断, 也称“个人视界”;另一个则是作品本身置于其中的 “历史视界”,它是文本在和历史的“对话”中构成的 一种现存的连续性,包括不同时期人们对文本做出的一 系列阐释。
伽达默尔认为,一个文本的意义永远是相对的, 它不可能为作者的意图所穷尽,而总是由阐释 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乃至全部的历史所决定。 “成见”,即由阐释者的历史存在决定的主观 成分,包括由此出发对阐释对象所作的预先判 断。“成见”是理解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个预 先的“成见”,阐释者就无法与文本产生对话。
1. 哲学背景: 1)胡塞尔(Edmund Husserl, 1859-1938)现象学
现象学哲学提出“回到事物本身”的口号。所谓“回到 事物本身”,并不是指回到我们经验中的客观事物本身, 相反,胡塞尔恰恰认为,经验事实是不可靠的。 回到事物自身,首先必须排除对客体的自然态度,将超 出我们直接经验的事物放进“括号”里,以便使外部世 界变成我们自身意识的内容,在纯意识中把握“纯粹现 象”,把握“意向性客体”。 而“意向性客体”是靠对于意识活动本身和对客体具体 经验事实中不变成分的双重“洞察”获得的。
第四讲 读者理论:阐释学、接受美学、 读者反应批评
一、背景
1. 阐释-接受批评(HermeneuticalReceptive Criticism):20世纪60年代后期
到70年代,随着各种形式主义文论流派的 衰落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文学研究的重心 开始转向对于读者接受过程的研究。 文学研究重心向读者的转移,固然有其显在 的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但从接受理论的发 展来看,其赖以产生的根基应该是现代阐释 学的理论。
现象学强调的是现象本身的重要性和本质性, 而不是事物的本质性,这是现象学和形而上学 的区别。在这个问题上海德格尔与胡塞尔是一 致的; 但是,胡塞尔的现象学认为事物的现象中有客 观的真实存在。而海德格尔却认为现象中的客 观真实是依赖于阐释的,而阐释就是人生存的 本质。他认为我们的意识投射 (“project”) 出客 观世界,同时又从属于客观世界,因为人们生 存于客观世界中。
2)狄尔泰(德国历史主义学者家,1833-1911)
建立在人类自身历史中按历史过程的偶然性和可变性来 理解人的哲学; 阐释是人类沟通自己与国王历史之间联系的重要环节。 人类在自身发展中不断留下作为自身“生活表现”的符 号和印迹,对我们来说,它们又不完全是陌生的,使我 们通过“理解的艺术”来加以把握。 基本的阐释活动是对文字著述的阐释(与施莱尔马赫相 似); 阐释的循环:对文本整体意义的理解依赖于对局部的理 解,而对局部的理解又必须以假定已经有了对整体的理 解为前提。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的循环论证。 一切理解都是相对的,永远不可能完美,完全。
赫伯特· 尧斯、沃尔夫冈· 伊塞尔:接受美学。 60年代后期,在德国康斯坦泽学派,从事接受 美学和效果美学的研究。 尧斯:《文学史作为想文学理论的挑战》 (1967) 伊塞尔:《文本的召唤解构》(1970) 斯坦利· 费什:读者反应批评
Biblioteka Baidu
二、主旨
不相信作者,不相信文本,不相信客观的确定性 (No belief in the author, no belief in the text, no belief in the objective certainty); 在科学研究中,“事实”依赖于参照系,观察者 将参照系带入客观的理解之中。 (the explanation of Gestalt psychology) 在观察认识的过程中,观察者是主动的而不是被 动的。(The perceiver is active not passive in the act of perception.) 读者的主动参与和创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