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趣味实验案例
数学趣味性教学课堂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抽象复杂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将趣味性教学融入到数学课堂中。
本文将结合具体实践,探讨如何将趣味性教学应用于数学课堂。
二、趣味性教学的设计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境教学是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水果分享”的情境: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2个苹果,他们要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苹果分成5份,从而引出分数的概念。
2. 游戏教学,寓教于乐游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趣味性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数学知识设计各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准备一些面值不同的人民币卡片,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店员,进行购物活动。
通过游戏,学生可以轻松掌握人民币的面值、换算等知识。
3. 情境探究,培养能力情境探究是趣味性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主动探究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面积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平面图形,如书本、桌面等,思考如何测量这些图形的面积。
通过探究,学生可以加深对面积概念的理解。
4. 互动交流,激发思维互动交流是趣味性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方程的解法”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如何用方程表示‘苹果比橘子多2个’?”让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通过互动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方程的解法。
三、实践案例1. 案例一:教学“分数的加减法”教师创设一个“分数蛋糕”的情境,将蛋糕切成若干份,让学生代表不同的分数。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数的加减操作,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案例二: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宝藏寻宝”游戏,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作为“宝藏”,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活动,找到“宝藏”。
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案例案例一:“图形的认识”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动画片《图形王国历险记》的片段,片中各种图形小精灵快乐地生活在图形王国里,突然来了一个大怪物,把图形王国弄得一团糟。
教师提问:“同学们,想不想帮助图形小精灵们恢复图形王国的秩序呢?那我们首先要认识这些图形。
”2. 新授:“图形大搜索”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室里、校园里寻找各种不同的图形,如圆形的钟面、长方形的窗户、三角形的彩旗等,并记录下来。
回到教室后,各小组汇报自己找到的图形。
“图形拼图大赛”: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不同形状的彩色卡纸,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用这些卡纸拼成各种有趣的图案,如动物、建筑物等。
然后展示各小组的作品,评选出最有创意的小组。
3. 巩固:“图形谜语猜猜猜”:教师出一些关于图形的谜语,如“平平亮亮一堵墙,墙里墙外可相望”(镜子,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等),让学生猜是什么图形。
“图形设计师”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一个图形作品,如用牙签和橡皮泥搭建一个立体图形,第二天带到学校展示。
案例二:“乘法口诀”1. 导入:教师展示一幅美丽的果园图片,果树上挂满了苹果、梨子等水果。
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个果园里有很多果树,每棵果树上都有6个苹果,现在有5棵果树,那么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口诀,就能很快算出答案啦。
”2. 新授:“乘法口诀儿歌”:教师将乘法口诀编成一首欢快的儿歌,如“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配上简单的旋律,教学生唱。
“乘法口诀接龙”游戏:教师先说一个乘法口诀的前半句,如“三六”,学生快速接出后半句“十八”。
然后学生之间互相进行接龙游戏。
“乘法口诀卡片游戏”:制作乘法口诀卡片,一面写乘法算式,另一面写乘法口诀。
教师随机抽取卡片,让学生快速说出答案。
或者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抽取卡片提问对方。
3. 巩固:“乘法口诀大挑战”: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乘法算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看哪个小组回答得又快又准确。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游戏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游戏教学案例导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而数学游戏作为一种互动、趣味性强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游戏教学案例,探讨数学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数学游戏案例一:数学接龙数学接龙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游戏,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轮流出题。
每个小组需要根据上一个小组的答案,提出一个与之相关的新问题。
例如,上一个小组的问题是“3+5=?”,那么下一个小组可以提出“8-2=?”的问题。
这样,学生既能够巩固已学的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数学游戏案例二:数学拼图数学拼图是一种锻炼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数学游戏。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数学拼图,每个拼图都是由若干个几何图形组成的。
然后,教师将拼图打乱,要求学生根据拼图的形状和颜色,将其重新拼凑成完整的图形。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还能够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认识。
三、数学游戏案例三:数学迷宫数学迷宫是一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数学游戏。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数学迷宫,迷宫中设置了一些数学题目,学生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到迷宫的出口。
例如,迷宫的入口是一个加法题,学生需要根据题目的结果,找到下一个题目的位置。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既能够巩固数学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数学游戏案例四:数学竞赛数学竞赛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数学能力的数学游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场小型的数学竞赛,比如口算比赛、数学题目挑战等。
在比赛中,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的数学题目,根据答题的正确率和速度来评定胜负。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数学计算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享:趣味数学游戏与挑战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享:趣味数学游戏与挑战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常常是一项苦差事。
然而,通过趣味数学游戏与挑战,我们可以改变这种状况。
本文将分享一些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介绍一些趣味的数学游戏和挑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游戏1:数学跳房子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对数字的理解和比较。
在教室的地板上画出一个大的数字方格,每个格子里都写上一个数字。
学生们轮流跳进数字方格,如果他们能正确地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他们可以继续跳到下一个数字方格。
这个游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反应能力。
游戏2:宝石迷宫宝石迷宫是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迷宫,每个迷宫都有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学生需要通过解决一系列数学问题来找到宝石,并逃离迷宫。
这个游戏既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游戏3:数独挑战数独是一种经典的数学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解决数独问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数独问题,并提供一些求解数独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并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游戏4:数学卡片互动这个游戏可以通过卡片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题目,并将它们写在卡片上,然后将这些卡片分发给学生。
学生需要通过互动的方式交换卡片,并合作解决问题。
这样的互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游戏5:数学人才秀数学人才秀是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游戏。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数学问题,让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解答,并通过答题的正确率和速度来评选出数学人才。
这样的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同时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6:数字迷宫数字迷宫是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趣味实验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活动案例
数学趣味实验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活动案例数学趣味实验案例一:洗衣美术馆实验目的:通过洗涤衣服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上的对象并解决问题。
实验材料:白色衣服、彩色衣服、洗衣液、水桶、衣架、计时器实验步骤:1. 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出一件脏衣服。
2. 学生用洗衣液和水洗涤衣服,记录洗衣时间。
3. 晾干衣服,用衣架放置。
4. 比较洗前和洗后的衣服颜色。
实验结果:学生们会发现洗涤后的衣服颜色变亮。
通过观察与洗涤时间的关系,学生们能够理解洗衣液的作用。
案例二:购物小达人实验目的:通过购物活动让学生了解和应用数学中的货币概念和运算。
实验材料:购物清单、货币(模拟使用)实验步骤:1. 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张购物清单,清单上列出了几种物品和价格。
2. 学生们需要计算每个物品的价格,并准备付款。
3. 每个学生能够选择使用钞票或硬币进行付款。
4. 学生们计算总价和找零。
实验结果:通过购物实验,学生们能够加深对货币价值的理解,并且培养计算和找零的能力。
案例三:数学迷宫实验目的:通过解决数学题目,让学生在玩耍中加深对数学运算的理解。
实验材料:数学题目卡片、迷宫图纸实验步骤:1. 学生们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张迷宫图纸和数学题目卡片。
2. 每个小组选择一张数学题目卡片,解答问题并得到答案。
3. 根据答案,在迷宫图纸上按照规定的运动方向前进。
4. 小组竞赛看谁先解决并走出迷宫。
实验结果: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和迷宫游戏,学生们能够锻炼运算能力、逻辑思维和合作精神。
结论:数学趣味实验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化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创造更多有趣的数学活动案例。
幼儿园奇妙数学乐园:趣味数学教学案例
知识文章格式标题:幼儿园奇妙数学乐园:趣味数学教学案例一、引言在幼儿园阶段,数学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但是,如何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呢?本文将探讨一些趣味数学教学案例,帮助幼儿在玩耍中轻松领略数学的魅力。
二、教学案例一:数学游戏——数字猜猜猜在游戏中,老师会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数字,然后让幼儿猜这个数字是多少。
老师可以通过引导问题,帮助幼儿逐步缩小答案的范围,例如:“这个数字比5大”,“这个数字比10小”,从而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比较大小。
三、教学案例二:数学故事——小红帽和数学通过精心编排的数学故事,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了解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
故事中可以穿插小红帽走路的步数,让幼儿在故事中学会简单的加减法。
四、教学案例三:数学实验——水果分割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水果分割实验。
在实验中,幼儿可以学会简单的分数概念,同时享受分割水果的乐趣。
五、总结与展望以上是一些幼儿园趣味数学教学案例的简单介绍。
通过这些案例,幼儿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学会数学。
未来,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趣味数学教学案例,让幼儿在快乐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六、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幼儿园数学教学的写手,我认为趣味数学教学对幼儿的发展非常重要。
通过趣味数学教学,幼儿不但可以轻松地学会数学知识,还能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多多尝试这些趣味数学教学案例,让幼儿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幼儿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在幼儿园阶段,数学教学是培养幼儿数理思维和逻辑能力的重要环节。
但是,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可能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会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
趣味数学教学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不仅能够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还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教学中,老师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设计一些趣味数学教学案例,让幼儿在玩耍中轻松领略数学的魅力。
既然趣味数学教学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设计好这些趣味数学教学案例呢?老师们可以根据幼儿的芳龄和认知能力,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数学游戏和故事。
幼儿园数学游戏活动案例分享:趣味算术教学
幼儿园数学游戏活动案例分享:趣味算术教学幼儿园数学游戏活动案例分享:趣味算术教学一、引言在幼儿园阶段,儿童的学习特点是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善于模仿和积极参与。
为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趣味算术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享一些幼儿园数学游戏活动案例,帮助幼儿在玩中学,通过趣味游戏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案例分享1. 数学角角通在这个游戏中,老师把教室的角角进行编号,然后叫幼儿们按照编号的顺序排队,然后轮流踩到不同的角角上。
每个幼儿在站在一个角角上之后,老师会出一个算术题,例如“站在编号为2的角上的小朋友,找一个数字加上3等于5的数字站上去”。
站对的小朋友就会得到奖励。
这个游戏不仅让孩子们理解了简单的算术题,还培养了他们对空间的认知和逻辑思维。
2. 数学积木拼图在这个游戏中,老师给每个幼儿一些彩色的积木,并告诉他们要把相同颜色的积木放在一起。
老师出一道算术题,比如“把3个红色积木和2个黄色积木放到一起,一共有多少块积木?”孩子们通过拼图的过程,不仅巩固了色彩的认知,还培养了他们对简单算术的理解能力。
3. 数学故事连连看这个游戏融合了数学和语言游戏,老师给孩子们讲述一则简单的数学故事,比如“有3只小猫和2只小狗,一共多少只动物?”孩子们要根据故事里的内容,找到正确的数字图片连在一起。
通过这个游戏,幼儿既能理解简单的算术题,又能够通过故事的情节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 数学宝藏寻宝在这个游戏中,老师事先藏好一些卡片或者小玩具,然后给孩子们出一些简单的算术题,比如“5减去2等于多少?”孩子们要根据算术题的答案来找到对应的宝藏。
这个游戏既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又让他们在寻宝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相关的数学概念。
三、总结回顾通过这些趣味数学游戏活动案例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的数学教学并不只是枯燥的数字和算式,而是可以通过各种趣味活动来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趣味游戏的陪伴下,孩子们不仅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逻辑、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趣味数学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案例
趣味数学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案例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教学的方式非常重要。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因此引入趣味数学游戏成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数学能力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通过几个小学趣味数学游戏教学案例来说明这一点。
案例一:数字猜谜游戏教材:小学数学《认识数》章节适用年级:一年级通过一个数字猜谜游戏,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理解数字的概念和顺序。
教师可以先准备一些数字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一个数字,并隐藏对应的数字个数。
教师可以把数字卡片发给学生,学生需要根据隐藏的数字个数猜测卡片上的数字,并依次排列成正确的顺序。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顺序观念。
案例二:数学迷宫游戏教材: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章节适用年级:四年级数学迷宫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将四则运算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以提高他们在运算中的思维灵活性。
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迷宫,并在迷宫的每个岔路口上贴上数学题,学生需要解答题目,然后选择正确的路径通过迷宫。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不仅可以锻炼运算能力,还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案例三:拼图游戏教材:小学数学《图形与空间》章节适用年级:三年级拼图游戏适用于图形与空间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的形状和结构。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图形拼图,学生需要将拼图中的零散图形按照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图形。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可以培养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四:计算比赛游戏教材:小学数学《数的计算》章节适用年级:五年级计算比赛游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他们对数学的自信心。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算术题目,然后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参加比赛。
比赛中,教师会给出一个计算题目,代表需要迅速计算出结果,并且第一个答题正确的小组获得胜利。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可以在竞争中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同时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幼儿园趣味算数游戏案例
幼儿园趣味算数游戏案例幼儿园趣味算数游戏案例随着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幼儿园趣味算数游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幼儿园数学教学中。
这些游戏不仅使数学学习更加有趣,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
以下是一些幼儿园趣味算数游戏案例:1. 数字拼图游戏游戏目标:通过将数字拼图拼成规定的数字,加强幼儿的数字认知能力。
如何玩:教师在教室里面放下一些由数字组成的拼图,其中有一些数字是失踪的,孩子们需要找出失踪的数字并放到正确的位置上,从而得到一个完整的数字。
2. 立体拼图游戏游戏目标:通过拼装立体拼图,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
如何玩:教师提供一个或多个立体拼图,让孩子们自己拼装。
在拼装过程中,老师可以随时给予引导和指导,帮助孩子们理解空间概念和形状。
3. 数字填空游戏游戏目标:通过填空,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基础的算数知识。
如何玩:教师提供一些简单数学问题,让孩子们在其中填上正确的数字。
例如,填空题:3 + ___ = 7,孩子们需要填上数字“4”,才能完成填空。
4. 数字独角兽游戏游戏目标:通过数字游戏,帮助幼儿学习数字、数列等数学知识。
如何玩:教师提供一份数字独角兽的游戏表格,孩子们需要通过填写数字,让数字独角兽变得更加美丽。
在填写数字的过程中,孩子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数列问题,这时老师可以给予一些相关的引导,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
以上这些游戏仅仅是众多趣味算数游戏的一部分,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标,选择适合自己孩子们的趣味算数游戏。
通过这些有趣的游戏,幼儿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激发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小班数学趣味实验教案
小班数学趣味实验教案在小班教学中,数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
但是,对于小班学生来说,数学可能是一门十分枯燥的学科,让孩子们产生许多的负担和挫败感。
因此,在小班数学教学中,采用趣味实验教学法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针对小班数学的趣味实验教案。
1.水果计数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小班学生学习各种水果的名称和数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并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教师应该准备足够的水果、清单和一些小篮子。
老师将一篮水果放在教室前面,让学生先看一下清单,然后让他们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来数出水果数量。
接着,老师用趣味的方式将清单上的水果与水果实物形象联系起来。
例如,苹果可以用一个“苹果树”来代替,橙子可以用一个“小橙”来代替,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水果的种类和数量。
接下来,让学生在用篮子把正确数量的水果放进去,以检验他们的答案是否正确。
老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数学符号和数字的运用,例如+、-、×、÷、=。
教学效果评价:这次教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随着实验的深入,学生会逐渐对各种水果的名称和数量更加熟悉。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小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2.数学拼图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教师需要准备一个小拼图,上面印有一些数学问题和答案。
学生可以根据问题选择相应的答案,将数字拼起来,并将它们放在拼图上完成手脑协调的游戏。
游戏结束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检验自己的答案。
如果有错误,请引导学生重新思考问题,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教学效果评价:这种数学拼图的游戏具有高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过程中愉快地学习和实践数学。
通过这种实验,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这种趣味实验教学法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数学概念。
数学实验典型案例
数学实验典型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数学实验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认识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典型的数学实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实验一:用三角形拼图探究三角形的性质这个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探究三角形的性质。
教师让学生用拼图拼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然后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的属性,包括边长、角度、高度等。
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可以发现不同的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了解三角形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二:使用平衡秤探究平行线的性质这个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探究平行线的性质。
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平衡秤和一些不同长度的直线,让学生用平行线的方法来使平衡秤保持平衡。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探究平行线的性质,包括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平行线的性质。
实验三:用图形和模型探究体积和表面积的关系这个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探究体积和表面积的关系。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图形和模型,让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来探究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发现不同形状的图形和模型之间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通过上述的数学实验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实验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数学实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字数达到最低要求】第二篇示例:数学实验典型案例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让他们通过实践探索数学规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个经典的数学实验案例:一、随机实验与概率计算随机实验是概率论中的基本概念,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规律。
可以进行抛硬币实验,记录正反面的次数,计算出正反面出现的概率分布;或者进行色子实验,统计各种点数出现的频率,从而了解点数的概率分布。
趣味统计学经典案例
趣味统计学经典案例1. 生日悖论生日悖论是指在一个房间里,只需要23个人,就有50%以上的概率至少有两个人生日相同。
这个案例经典的体现了概率论中的鸽巢原理和生日悖论的概率计算。
2. 蒙提霍尔问题蒙提霍尔问题是指一个选手会面对三扇门,其中一扇门后面有奖品,另外两扇门后面是空的。
选手先选择一扇门,然后主持人会打开剩下两扇门中的一扇门,露出一扇空门。
选手是否应该换门以增加获奖的概率,这个问题引发了很多争议和讨论。
3. 红绿灯问题红绿灯问题是指在一个红绿灯路口,红灯亮的时间为60秒,绿灯亮的时间为90秒。
假设一个人随机到达这个路口,他等待的时间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解答,并且可以拓展到更复杂的情况。
4. 奇偶校验奇偶校验是一种常用的错误检测方法,常用于计算机数据传输中。
它利用二进制数中1的个数的奇偶性来检测错误。
比如,一个字节中有奇数个1,则奇偶校验位为1,否则为0。
这个案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错误检测的原理和应用。
5. 投掷硬币投掷硬币是统计学中最基础的实验之一。
通过投掷硬币的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出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概率,进而进行概率分布的推断和假设检验。
6. 高尔夫球洞问题高尔夫球洞问题是指在一个高尔夫球场上,有一个球洞和一个标杆。
如果球员将球随机击打,求平均击打到球洞的距离。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统计模拟和概率分布计算来解答。
7. 疾病筛查疾病筛查是统计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对人群进行检测和筛查,可以计算出疾病的发病率、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8. 艾滋病传播模型艾滋病传播模型是指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研究艾滋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规律和预测。
通过对不同人群的感染率、传播速度等指标的估计,可以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9. 电影评分电影评分是一种常见的统计学应用,通过对观众的评分和评论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计算出电影的平均评分、评分分布、观众对电影的满意度等指标,对电影的推广和市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趣味数学教学案例集锦
趣味数学教学案例集锦数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可能是枯燥的公式、复杂的计算和抽象的概念。
但实际上,数学也可以充满趣味和魅力。
以下是一些趣味数学教学案例,希望能让您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案例一:分蛋糕中的数学在一次生日聚会上,有一个大蛋糕要分给 10 个小朋友。
怎样才能分得公平呢?这就涉及到数学中的分数概念。
老师可以先引导孩子们思考,如果要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应该是多少?孩子们可能会说“十分之一”。
然后老师进一步提问:如果蛋糕是圆形的,我们怎么来切才能保证每份是十分之一呢?孩子们会开始讨论,有的说可以先切成两半,再把每半切成五份;有的说可以像切披萨一样,从中心往外切。
通过这个实际的分蛋糕案例,孩子们不仅理解了分数的概念,还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案例二:购物中的数学周末,老师带着孩子们去超市进行一次购物体验。
每个孩子都有 50 元的预算,要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在购物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看商品的价格标签,计算自己购买的物品总价是否超过预算。
比如,小明想买一本 20 元的故事书,一盒 15元的巧克力,还有一个 18 元的玩具车。
他就需要计算 20 + 15 + 18=53 元,超过了预算50 元,所以他需要重新选择或者放弃一些物品。
通过这次购物体验,孩子们学会了加法运算,还明白了在生活中要合理规划和控制开支。
案例三:拼图中的数学准备一些拼图,让孩子们分组完成。
在拼图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发现图形的组合和拆分。
比如,一个正方形的拼图,可以分成两个相等的三角形;一个长方形的拼图,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变成平行四边形。
这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了图形的性质和变换,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同时,老师还可以提出问题,比如:如果这个拼图有 100 块,已经拼好了 40 块,还剩下多少块没拼?这就涉及到减法运算。
案例四:排队中的数学在学校操场上,让孩子们排成一列纵队。
老师提出问题:从前面数,小明排在第 5 个;从后面数,小明排在第 8 个。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案例分享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案例分享游戏是孩子们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尤其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分享一些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案例,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游戏进行数学教学。
案例一:数字拼图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中,常常涉及到数的认知和顺序的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可以设计一个数字拼图游戏。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分别写有1至10的数字,然后将这些卡片打乱,让学生拼成从小到大的数字序列。
学生可以合作完成这个任务,也可以进行竞赛,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他们对数字顺序的理解和记忆。
案例二:趣味数学接龙数学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运算技巧,可以设计一个趣味数学接龙游戏。
教师可以用黑板或白板上写下一个数字,例如5,然后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一个与这个数字相关的运算结果,例如13(5 + 8)。
接下来,下一个学生需要说出与13相关的运算结果,例如36(13 + 23),以此类推。
这样的游戏既可以巩固学生的运算能力,又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灵活性。
案例三:数学迷宫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设计一个数学迷宫游戏,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教室的桌椅等物品摆成一个迷宫的形状,然后将一些数学题目贴在迷宫的各个角落。
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并解答所有的题目,最先完成的学生可以得到奖励。
这样的游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案例四:数学抢答抢答是小学数学课堂上常用的互动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检验学习成果并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数学抢答游戏,在课堂上提出一系列数学题目,学生可以利用手举旗或按铃等方式来回答问题。
抢答正确的学生可以得到奖励,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应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结: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案例的分享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游戏方式进行数学教学。
数学有趣吗小学生数学趣味教学案例
数学有趣吗小学生数学趣味教学案例数学有趣吗?小学生数学趣味教学案例导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严谨的学科,很多小学生对数学充满了抵触情绪。
然而,通过引入趣味教学案例,可以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本文将通过几个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案例,阐述数学的有趣之处,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数学趣味教学。
案例一:数字迷宫数字迷宫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游戏,通过解决数字迷宫中的问题和谜题,小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例如,在一个数字迷宫中,小学生需要按照一定规则,从起点走到终点,并在途中选择正确的数字,使得数字的和或积符合特定条件。
通过这样的游戏,小学生不仅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还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案例二:趣味几何几何学是小学生最早接触的数学分支之一,但其抽象性和理论性常常让小学生感到枯燥和难以理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引入趣味几何教学案例。
例如,通过制作纸模型来教授几何形状和空间关系,让小学生动手参与其中,并结合实际情境,例如制作纸飞机或者纸船的过程中引入几何概念,这样既能增加小学生的参与度,又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案例三: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来巩固小学生对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数学游戏的应用程序或卡片游戏,可以让小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
通过这些游戏,小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四:数学故事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故事中,可以使数学学习更加有趣。
例如,通过故事情节来引入数学问题,让小学生在阅读故事的同时解决数学问题。
这样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同时,故事情节也能给抽象的数学知识赋予生动的形象,使学习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结语:通过以上几个数学趣味教学案例的介绍,可以看出,数学并不枯燥无味,只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趣味的案例,就能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小班数学《玩天平》游戏案例
幼儿园小班数学《玩天平》游戏案例一、游戏目标通过玩天平的游戏,让幼儿理解平衡的概念,培养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二、游戏准备1.天平模型:准备一副小型天平模型,上面有两个能够移动的杆子。
2.物品:准备一些不同质量的小物品,如小球、积木、石头等。
三、游戏过程1.导入:老师向幼儿介绍天平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幼儿思考如何通过天平来判断物品的重量。
2.操作练习:教师示范将两个杆子平衡放置后,选择一个物品放在天平的一侧,让幼儿观察并尝试放置另一个物品使天平保持平衡。
3.分组游戏: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天平模型和一些物品。
4.游戏规则:每个小组按照轮流的方式选择一种物品,将其放在天平的一侧,然后另一个小组成员选择另一种物品放在另一侧,目标是使天平保持平衡。
如果天平达到平衡状态,小组获得一分;如果没有达到平衡,换下一对物品进行尝试,直到有小组成功平衡为止。
5.游戏示范:老师示范一组物品的平衡,并鼓励幼儿观察、思考和尝试。
6.游戏进行:小组成员轮流选择物品,并进行平衡尝试。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帮助幼儿思考如何使天平保持平衡。
7.游戏总结:结束游戏后,老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游戏经验,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过程。
四、游戏拓展1.比较重量:在游戏中加入称重的概念,让幼儿通过天平判断物品的重量。
2.探索不平衡:让幼儿体验添加不平衡物品后的天平变化,引导幼儿思考不平衡物品对天平的影响。
3.数量概念: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一个物品分成两个部分,可以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侧,是否会保持平衡?引导幼儿理解平衡与数量的关系。
4.组合重量:让幼儿通过尝试,找到不同组合重量相等的物品,并在天平上进行比较。
通过《玩天平》游戏的进行,幼儿可以通过亲身操作来理解平衡的原理和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游戏中的竞争和合作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这样的数学游戏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数学知识,为他们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数学游戏创新案例趣味数学教学实践分享
幼儿园数学游戏创新案例趣味数学教学实践共享一、引言幼儿园数学教学是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的重要阶段。
而通过创新的数学游戏,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本文将共享一些幼儿园数学游戏创新案例,帮助孩子们在趣味中享受数学教学的乐趣。
二、游戏创新案例1. 数学小猫钓鱼这个游戏设计了一个呼应数学概念的活动。
在游戏中,老师准备了一些卡片,上面写着不同的数字。
孩子们需要用小猫钓鱼的道具“鱼竿”去“钓鱼”,每次只能“钓”一个数字。
老师会提出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比如“1+2=?”孩子们需要用手中的数字卡片做加法计算,如果有正确的数字就可以获得鱼,最后谁钓到的鱼最多就是胜者。
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简单的数学计算,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2. 数学水果摊这个游戏主要是用来教授孩子们简单的加减法。
老师在教室搭建了一个“水果摊”,上面摆放了各种水果的图片卡片,每个水果都有对应的价钱。
孩子们可以通过“”水果的方式来进行数学运算。
老师可以说:“我要买两个苹果和一个香蕉,你们帮我算一下总共要花多少钱?”孩子们需要通过加法计算得出总价。
而如果老师说:“我手里有10块钱,我想买一个橙子和一个苹果,我还剩下多少钱?”孩子们就需要通过减法运算来得出结果。
这个游戏通过实际的购物场景,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会数学的运算。
3. 数学趣味拼图这个游戏旨在帮助幼儿园的孩子们掌握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空间概念。
老师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拼图,上面有各种形状的图案,孩子们需要根据提示拼出对应图形的拼图。
老师会提出一些有关形状和空间的问题,比如“这个图形有多少边?有多少个角?”或者“这个图形可以在空间中怎么摆放?”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加深了对几何图形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总结与回顾通过以上的幼儿园数学游戏创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数学教学中加入游戏元素,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实施案例
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实施案例一、在“认识图形”教学中的趣味化实施1. 导入环节教师播放一段动画视频,视频中各种生活中的物品如足球(球体)、魔方(正方体)、茶叶罐(圆柱体)等依次出现,然后快速变成相应的几何图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提问学生:“刚刚视频里出现了哪些有趣的图形呀?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类似的图形呢?”2. 新授环节开展“图形寻宝”游戏。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提前在教室的各个角落放置不同形状的物品卡片,如三角形的卡片、长方形的卡片等。
每个小组拿到一张任务卡,上面列出需要找到的图形名称,小组同学合作在规定时间内寻找卡片,找到最多且正确的小组获胜。
用魔法袋的形式展示不同的图形实物,让学生伸手摸一摸,猜猜是什么图形,感受图形的特征。
比如摸到一个有四条边且对边相等的物体,学生猜测是长方形。
3. 巩固环节进行“图形拼图大赛”。
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不同形状的彩色卡纸,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用这些卡纸拼成各种有趣的图案,如房子、小动物等。
然后请各小组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都用了哪些图形。
二、在“乘法口诀”教学中的趣味化实施1. 导入环节教师讲一个《小兔子拔萝卜》的故事:“小兔子们在地里拔萝卜,每只小兔子每次拔6个萝卜,有3只小兔子一起拔萝卜,它们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呢?”引出乘法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2. 新授环节玩“乘法口诀跳跳棋”游戏。
在教室地面上绘制一个大型的棋盘,棋盘上标有不同的乘法算式和结果。
学生分成两人一组,通过掷骰子决定前进的步数,每到一个格子,要正确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才能继续前进,先到达终点的小组获胜。
制作乘法口诀卡片,一面写乘法算式,另一面写乘法口诀。
让学生随机抽取卡片,快速说出答案,巩固乘法口诀的记忆。
3. 巩固环节举办“乘法口诀小歌手”活动。
将乘法口诀配上简单的旋律,教学生唱出来。
比如“一一得一”可以唱成“哆哆哆哆,一一得一”。
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三、在“分数初步认识”教学中的趣味化实施1. 导入环节教师拿出一个苹果,问学生:“如果把这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多少呢?”引出分数的概念。
二年级趣味数学案例
二年级趣味数学案例案例一:小明的奇妙数字小明是一个爱玩数字游戏的小朋友,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字规律。
他选择了一个两位数,将它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交换位置,然后减去原来的数。
例如,他选择了数字37,然后得到了73。
接下来,他计算73-37=36。
然后,他继续将这个结果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交换位置,再减去原来的结果。
他发现无论他选择哪个两位数开始,最终的结果都是9。
小明很好奇,于是他问了你,这是如何发生的呢?解析:我们以一个任意的两位数ab来解释这个规律。
根据题目要求,通过交换位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ba。
然后,我们将这两个数相减,得到的差为ba - ab = 10(b - a) + (a - b)。
由于任意两位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之差的绝对值小于10,所以(a - b)的绝对值一定小于10。
因此,无论是正数还是负数,(a - b)的绝对值都一定小于10。
而10(b - a)一定是一个十位数。
因此,(a - b) + 10(b - a)的个位数为0,十位数为1。
这就是为什么最终的结果始终为9的原因。
案例二:小红的神奇乘法小红是一个喜欢探索数学的二年级学生。
有一天,她发现了一个奇妙的乘法规律。
她随便选择了一个三位数abc,然后将个位数b,十位数c和百位数a相乘得到一个新的数x。
例如,她选择了数字324,然后计算了3×2×4=24。
接下来,小红继续以同样的方式计算新得到的数的因子的乘积,直到最后得到的数只有一位数为止。
她惊奇地发现,无论她选择的起始数字如何,最终得到的数都是9。
小红向你请教了这个规律的原因,你能帮助她找到答案吗?解析:我们以一个任意的三位数abc来解释这个规律。
根据题目要求,我们将其个位数b,十位数c和百位数a相乘得到一个新的数x。
根据乘法运算的规则,无论abc是什么数,x的位数必然小于或等于原始数abc的位数。
接下来,我们将x作为新的三位数abc,再次进行相同的操作。
幼儿园数学教学案例分享:趣味数字游戏
幼儿园数学教学案例共享:趣味数字游戏在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趣味数字游戏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和兴趣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共享一些幼儿园数学教学案例,通过趣味数字游戏来帮助幼儿学习和理解数字的概念。
1. 游戏介绍游戏名称:数字大富翁游戏目的:通过游戏帮助幼儿认识数字,并培养他们的算数思维。
游戏方式:将教室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代表一个数字。
老师扔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点数走相应的步数,走到对应的数字区域后,要念出这个数字,并用手指在黑板上写下这个数字。
2. 游戏过程步骤一:准备游戏道具在数字大富翁游戏中,需要准备大骰子、数字区域标志物(可以是数字卡片或是用颜色区分的地面标记)和黑板。
步骤二:游戏开始让幼儿坐成一圈,老师示范扔骰子,根据骰子的点数走相应的步数,并念出对应的数字,最后在黑板上写下这个数字。
步骤三:引导讨论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每个数字的大小关系,例如比较大小和顺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字的实际意义。
3. 游戏收获培养兴趣通过数字大富翁游戏,幼儿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到数字,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认识数字在游戏中,幼儿们不仅通过念出数字认识了数字,还通过实际操作更深刻地理解了数字的意义,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游戏总结幼儿园数学教学中,趣味数字游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数字大富翁游戏通过互动性强、趣味性强的特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数字,通过游戏培养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为幼儿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对幼儿园数学教学中趣味数字游戏的共享与总结,希望对您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有所帮助。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数字游戏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和兴趣,还可以通过趣味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们可以借鉴这一案例,结合自身实际,设计更多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亿粒米到底有多大
一、实验目的:1、在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渠道利用趣味式教学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实验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提高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器材:米粒、天平、量筒、计算器、1 立方厘米的容器、边长为1 厘米的正方体.
三、设计说明:有一个数学趣味故事: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位大臣的一个要求. 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
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 格放1粒米,第2 格放2 粒米,第3格放4 粒米,然后是8粒、16粒、32粒.............. 一直放到第64格”“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
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的米!”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的米吗?为此,在学习了数的乘方后,我组织了学生开展“13亿粒米到底有多大”的估算活动. 通过数学实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猜测、动手操作、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在亲身的体验和思考过程中,去主动地发现,构建新的知识,逐渐地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身边的事实,用数学的头脑来分析周围的世界.
四、实验步骤:步骤一:创设情境,合理猜测师:学校政教处老师发现同学在学校吃午餐时,浪费粮食的现象十分严重,他想写一张宣传标语,张贴在校园内,告诫大家不要浪费粮食但是,标语中有些数据不知道该怎么填,你能帮帮他吗?
学生活动:结合生活常识,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猜测(如可能是
10吨、1.3立方米、20车、可供10位灾民吃3年…)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大胆猜测.
步骤二:实验操作,验证猜测师:我们有了不同的猜测结果,这些猜测是否可信呢?
(不一定,要验证)
建议大家小组合作,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验证“13亿粒米到底有多大”.
活动要求:
①先设计估算步骤,再根据步骤操作;
②动手实验时,合理分工协作;
③填写估算报告,并作好汇报准备•
④合理评价实验过程及结果
实验器材:米粒、天平、量筒、计算器、边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
(学生开展活动)
小组1 的实验报告:
“13亿粒米有多大”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可供10 位灾民吃多久
实验工具:米粒、天平、计算器
实验步骤及过程:
1、数出200 粒米
2、称出它的质量是4 克
3、算出平均每粒米的质量:
4^200=0.02 克4、13 亿粒米的总质量:0.02 X1.3 X=2.6 X克=26000 千克5、一般地,若1 位灾民每天吃0.5 千克,则10 位灾民每天吃5 千克,26000 廿=5800 天,约
16 年。
估算结果:这么多米可供10 位灾民吃上,约16 年身体会到“13亿粒米真多,它可供10 位灾民吃上约16 年”,但我提个建议,数200 粒米,太麻烦,其实只要数20粒米,称一称多重,就可以算出13亿粒米有多重.
师:称“200粒米”和称“20粒米”,哪个好?为什么?
小组1:我认为还是数“200粒米”称好,因为这样比较精确一些.
师:那么称“2000粒米”不是更精确吗?
小组1:但数“2000粒米”太多了.数“200粒米”,我们每人只要数“50粒米”,比较方便.
师:看来实验时,我们既要尽可能精确一些,又要尽可能方便一些.
小组2 的实验报告:
“13亿粒米有多大”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用多大的箱子来装
实验工具:米粒、1 立方厘米的容器、计算器实验步骤及过程:
1、用1立方厘米的容器来装米
2、数出这么多米是40粒
3、13亿粒米的总体积:1.3 X -40=3.25 X立方厘米=32.5立方米
4、要用边长为3.3米的正方体箱子来装,而我班最高女同学的身高是 1.65 米,这个正方形的边
长是他身高的两倍。
估算结果:用一个大箱子来装,它的边长是我班最高的女同学身高2倍
学生评价:小组2 的实验方案真神奇,他仅只用了1 立方厘米的容器和计算器就估算出结果了。
小组3、小组4分别作了实验汇报……
师:这些估算方案可以怎样分类?
生:小组1、3、4 的实验方案都估算质量;小组2 的方案是估算体积的.
师:小组1 、3、4 的实验方案都是估算质量的,但估算出来的数据不一样,怎么办?
生:算出三个重量的平均数,是29.5 吨.
师:好,我们把结果29.5 吨在学校的橱窗里公布,这可真帮了学校一个大忙.
生:好!(微笑)
师:那么29.5 吨究竟有多重呢?让学生上来试一试25 千克米的重量. 师:29.5 吨有这样的几袋?
生1 :1180 袋.
生2:约1200 袋.
师:这些米用车来装,假如每车能装
1.25 吨,要用几辆车了来运?
生:24 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地确定实验步骤、选择实验工具、操作并收集数据,从而实现估算,验证猜测.引导学生从(1180 袋,
14 辆车,送到灾区可供一人吃59000 天,相当于160 年)多角度对大数“13 亿粒米有多大”进行估算,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渗透了德育教育.引
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体现评价的多元化. 步骤三:交流体会,点明课题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估算的方法.
生2:我知道了每个人节约一粒,全国就会省那么多米.
师:所以我们平时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师:谁能给我们这节课取个课题?
生1:以小估大.
生2:从估算13 亿粒米有多少的实验中学习以小估大的方法师:我们就取名“13亿粒米相当于多少?”
13 亿粒米到底有多大
摘要:在学习了数的乘方后,我组织了学生开展“ 13 亿粒米到底有多大”的估算活动. 通过数学实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猜测、动手操作、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在亲身的体验和思考过程中,去主动地发现,构建新的知识,逐渐地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身边的事实,用数学的头脑来分析周围的世界.
关键词:趣味数学实验13 亿估算
作者:陈效堂王文涛
单位:青州市弥河初中
联系电话:381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