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鸡蛋壳的实验探究
蛋壳溶解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探究鸡蛋壳在醋酸中的溶解过程,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了解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而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3COOH)。
当碳酸钙与醋酸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醋酸钙(Ca(CH3COO)2)、水(H2O)和二氧化碳(CO2)气体。
反应方程式如下:CaCO3 + 2CH3COOH → Ca(CH3COO)2 + H2O + CO2↑三、实验材料1. 新鲜鸡蛋若干2. 白醋3. 碗4. 研钵5. 研杵6. 计时器7. 滤纸8. 量筒四、实验步骤1. 将鸡蛋壳洗净,用研钵和研杵将鸡蛋壳研碎成粉末。
2. 在碗中加入少量白醋。
3. 将研碎的鸡蛋壳粉末倒入装有白醋的碗中。
4. 观察并记录鸡蛋壳粉末在白醋中的溶解过程。
5. 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和溶液颜色的变化。
6. 记录实验时间。
7. 实验结束后,用滤纸将溶液过滤,观察滤液颜色。
8. 将滤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五、实验现象1. 将鸡蛋壳粉末倒入白醋中后,立即观察到大量气泡冒出。
2. 随着时间的推移,鸡蛋壳粉末逐渐溶解,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黄色。
3. 实验过程中,持续产生气泡,气泡大小不一。
4. 实验结束后,过滤得到的滤液为浅黄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六、实验结论1. 鸡蛋壳粉末在白醋中的溶解过程是由于碳酸钙与醋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2.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是二氧化碳气体。
3. 滤液颜色变浅是由于醋酸钙的生成。
4. 滴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滤液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气泡的产生速度和数量与鸡蛋壳粉末的细度有关,粉末越细,气泡产生速度越快,数量越多。
2. 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与醋酸钙的生成有关,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3. 本实验验证了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
化学软皮鸡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鸡蛋壳的成分及其与酸碱反应的性质。
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滴定、观察、记录等。
3. 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鸡蛋壳主要由碳酸钙(CaCO3)组成,具有一定的硬度。
在酸性条件下,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水(H2O)和相应的钙盐,导致鸡蛋壳变软。
实验中,我们将使用稀盐酸(HCl)与鸡蛋壳反应,观察鸡蛋壳变软的过程,并记录相关数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鸡蛋、稀盐酸、滴管、试管、试管架、量筒、烧杯、滤纸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pH计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取一个鸡蛋,将其洗净,用滤纸吸干水分。
2. 准备试管:将鸡蛋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鸡蛋壳的变化。
3. 观察鸡蛋壳变软的过程:记录鸡蛋壳变软所需的时间,以及鸡蛋壳在变软过程中的颜色变化。
4. 进行滴定实验:使用滴定管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用pH计测定其pH 值。
观察pH值的变化,记录数据。
5. 将鸡蛋壳取出,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观察鸡蛋壳在水中浸泡后的变化。
6. 将鸡蛋壳放入电子天平中,称量其质量,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鸡蛋壳变软的过程:鸡蛋壳在加入稀盐酸后,迅速变软,颜色由白色变为浅黄色。
鸡蛋壳变软所需的时间约为3分钟。
2. 滴定实验结果:稀盐酸的pH值在滴定过程中逐渐降低,最终稳定在pH=3.5左右。
3. 鸡蛋壳在水中浸泡后的变化:鸡蛋壳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质量略有增加,说明鸡蛋壳在水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溶解。
六、实验结论1. 鸡蛋壳主要由碳酸钙组成,在酸性条件下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相应的钙盐,导致鸡蛋壳变软。
2. 实验过程中,稀盐酸的pH值在滴定过程中逐渐降低,最终稳定在pH=3.5左右。
3. 鸡蛋壳在水中浸泡后,质量略有增加,说明鸡蛋壳在水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溶解。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酸碱溅到皮肤或眼睛。
鸡蛋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鸡蛋的组成和营养价值。
2. 探究鸡蛋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鸡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含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本实验通过对鸡蛋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操作,观察鸡蛋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从而了解鸡蛋的特性和营养价值。
三、实验材料1. 鸡蛋若干个2. 酒精、碘酒、氢氧化钠、盐酸等试剂3. 试管、烧杯、镊子、滴管等实验器材四、实验步骤1. 鸡蛋壳成分的检测(1)将鸡蛋壳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观察气泡的产生,验证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
(2)将产生的气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变浑浊,验证二氧化碳的产生。
2. 鸡蛋蛋白的检测(1)将鸡蛋蛋白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碘酒,观察蛋白变蓝,验证蛋白中含有淀粉。
(2)将蛋白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观察蛋白凝固,验证蛋白中含有蛋白质。
3. 鸡蛋黄的检测(1)将鸡蛋黄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酒精,观察酒精被吸收,验证蛋黄中含有脂肪。
(2)将蛋黄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碘酒,观察蛋黄变蓝,验证蛋黄中含有蛋白质。
4. 鸡蛋营养成分的检测(1)将鸡蛋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观察鸡蛋变熟,验证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2)将煮熟的鸡蛋取出,观察蛋黄和蛋白的分离,验证鸡蛋中含有脂肪和蛋白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2. 鸡蛋蛋白中含有淀粉和蛋白质,分别与碘酒和氢氧化钠反应,使蛋白变蓝和凝固。
3. 鸡蛋黄中含有脂肪和蛋白质,分别与酒精和碘酒反应,使酒精被吸收和蛋黄变蓝。
4.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煮熟后蛋黄和蛋白分离,验证了鸡蛋的营养价值。
六、实验结论1. 鸡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含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2. 鸡蛋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变化,如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与碘酒反应变蓝等。
3.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鸡蛋的组成和营养价值,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大班科学蛋壳的秘密教案3篇
大班科学蛋壳的秘密教案3篇大班科学蛋壳的秘密教案1【活动目的】1、在多次探究验证中探索感知力作用于蛋壳的凹面与凸面时出现的不同现象,发现拱形面能承受更大的力。
2、在操作中能仔细观察,会与同伴分享交流探究的发现。
3、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1、《小鸡出壳》挂图;2、鸡蛋壳、削好的铅笔、针筒、装水的盆、托盘、积木、纸板若干;3、记录表。
【活动过程】(一)以故事"小鸡出壳"引发问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鸡姐姐和鸡妹妹吵个不停,你们来评评理,到底是谁先啄破了蛋壳?"(二)第一次探索:戳鸡蛋壳的凸面与凹面,哪个更容易破?1、与幼儿共同设计实验方法:提问:我们来做个实验吧,那要怎么做能比较出谁先啄破蛋壳的呢?需要什么材料?什么东西比较像小鸡的尖嘴巴?2、幼儿用铅笔模拟小鸡的尖嘴巴,做自由落体,分别戳蛋壳的凸面、凹面,并记录探究的结果。
教师关注幼儿探究的过程与困难,鼓励幼儿多次尝试验证。
3、结合幼儿记录表,交流分享。
师:"小朋友们都发现蛋壳的凹面比较容易戳破,蛋壳的凸面要花较大的力才能戳破。
"(三)第二次探索:为什么蛋壳的凸面不容易戳破?1、设置疑问:鸡姐姐不服气,我也用了同样的力气,为什么啄不破蛋壳呢?我用的力气到底到哪里去了呢?2、教师出示针管,介绍操作的方法。
3、幼儿实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流下的情况。
4、交流分享探究的结果。
师:针管里的水落在蛋壳凸面时就散开了,就像铅笔戳在蛋壳上的力被分散了,所以蛋壳不容易破;当水落在蛋壳的凹面时,会集中在蛋壳里,就像是力集中在蛋壳的中心,蛋壳就容易破。
(四)第三次探索:拱桥承载的重量更大吗?1、教师介绍材料及操作方法:幼儿两两合作,分别用纸板搭两座"桥"(一座平面桥、一座拱桥),然后轻轻地往上面摆放积木,比一比哪座桥承载的积木更多,并以小组记录的方式记录结果。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蛋壳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蛋壳文档标题: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蛋壳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鸡蛋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通过实验,让孩子们认识到鸡蛋壳的承受力,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 鸡蛋若干个2. 盐、醋、水3. 小勺子、小碗、透明杯4. 纸巾、记号笔三、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教师可以先提问:“你们知道鸡蛋壳有什么作用吗?”引导孩子们进行思考和讨论。
2. 讲解鸡蛋壳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PPT或者图片等方式,讲解鸡蛋壳的构造和功能,比如保护鸡蛋内部的胚胎等。
3. 实验环节:(1)实验一:鸡蛋壳的承重能力。
将鸡蛋放在桌子上,轻轻地放上一些物品,如书本、铅笔盒等,看看鸡蛋壳能承受多少重量。
(2)实验二:鸡蛋壳与酸的反应。
将鸡蛋放入装有醋的杯子中,观察鸡蛋壳的变化,然后用纸巾擦拭鸡蛋,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3)实验三:鸡蛋壳与盐的反应。
将鸡蛋放入装有盐水的杯子中,观察鸡蛋壳的变化。
4. 总结分享: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和感受,教师再进行总结,强调鸡蛋壳的重要性以及科学实验的乐趣。
四、课后延伸:鼓励孩子们回家和家长一起尝试更多的关于鸡蛋壳的科学实验,例如制作鸡蛋壳画等。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孩子们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分享的内容,评估他们对鸡蛋壳的理解程度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以上就是关于“神奇的蛋壳”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教学提供帮助。
消失的蛋壳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蛋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碳酸钙在遇到酸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和相应的盐。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蛋壳与酸反应的过程,验证碳酸钙与酸反应的原理,并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二、实验目的1. 验证碳酸钙与酸反应的原理;2. 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3. 通过实验现象,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三、实验原理碳酸钙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实验中,我们将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观察蛋壳表面气泡的产生,从而验证碳酸钙与酸反应的原理。
同时,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如温度、酸浓度等),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四、实验材料1. 蛋壳2. 稀盐酸(浓度:1mol/L)3. 烧杯4. 温度计5. 秒表6. 滴管7. 玻璃棒五、实验步骤1. 将蛋壳洗净,用玻璃棒轻轻敲碎,备用;2.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放入温度计,记录初始温度;3. 将蛋壳碎片加入烧杯中,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4. 使用秒表记录气泡产生的速率;5. 分别改变实验条件,如温度、酸浓度等,重复实验步骤,观察并记录现象;6.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在常温下,将蛋壳碎片加入稀盐酸中,可观察到蛋壳表面产生气泡,说明碳酸钙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1)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这是因为在高温下,分子运动速度加快,碰撞频率增加,从而提高了反应速率。
(2)酸浓度:随着酸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这是因为酸浓度越高,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越大,有利于碳酸钙与酸反应。
七、实验结论1. 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和相应的盐;2. 温度和酸浓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酸液溅到皮肤或眼睛;2. 实验操作要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 实验数据要及时记录,以便分析。
小学生实验周记:鸡蛋小实验
小学生实验周记:鸡蛋小实验实验背景:鸡蛋是我们常见的食品,但是你知道鸡蛋的壳有多脆弱吗?鸡蛋壳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呢?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一窥鸡蛋壳的神奇之处。
实验材料:- 鸡蛋- 盐- 塑料袋- 纸巾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干净的鸡蛋,把它放在桌子上。
仔细观察鸡蛋的壳表面。
壳是不是光滑坚硬的?2. 用三根手指轻轻地抓住鸡蛋,让它在你的手掌上滚动一下。
感受一下鸡蛋的重量和形状。
3. 在一个塑料袋里加入适量的盐,把鸡蛋放入袋子里。
尽量让盐平均地包裹住鸡蛋。
4. 用双手握住自己装有盐和鸡蛋的袋子,看看你感觉到的重量有什么不同。
5. 将装有鸡蛋的袋子放在桌子上,用手指轻轻地按压袋子上的鸡蛋。
注意观察鸡蛋的变化。
6. 当你觉得鸡蛋壳变得坚硬而不容易破裂时,停止按压。
取出鸡蛋,用纸巾擦干袋子和鸡蛋。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鸡蛋在经过外力的作用下,壳会保持完整,不容易破裂。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盐能够增加鸡蛋壳的坚硬度。
当盐与鸡蛋壳接触时,会吸收壳上的水分,使得鸡蛋壳变得坚硬。
实验探究:你可不可以尝试更改实验条件,看看会发生什么呢?你可以用不同的物质,比如糖或者酒精来代替盐。
通过比较,你可以观察到不同物质对鸡蛋壳坚硬度的影响。
实验思考:你觉得为什么要研究鸡蛋壳的坚硬度呢?这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有关?有了这些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鸡蛋,避免不必要的损坏。
实验小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鸡蛋壳的坚硬度受到物质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盐能够增加鸡蛋壳的坚硬度,使其不容易破裂。
这个实验让我们更加了解了鸡蛋壳的奥秘。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也学到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和观察实验结果的重要性。
希望我们能够继续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鸡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实验题
鸡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实验题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吃鸡蛋,鸡蛋是非常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
但是,在吃鸡蛋时,不少人都知道,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而碳酸钙又是钙的重要来源之一。
然而,如何测定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含量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实验题。
实验步骤如下:
1.实验材料:鸡蛋壳粉、盐酸、溴酚蓝指示剂、四氧化铁。
2.将鸡蛋壳粉放入试管中,并添加适量的盐酸,让其溶解。
3.将溴酚蓝指示剂滴入试管中,待其颜色变成绿色。
4.取适量四氧化铁,并加入到试管中,注意加入的量应适量,不宜过多。
5.用移液管慢慢吸取试管中的溶液,并滴到滤纸上。
6.将滤纸放入烘干器中,让其烘干。
7.将烘干后的滤纸放入称量器中,称量其重量。
8.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
以上就是鸡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实验步骤。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添加盐酸时应注意个人安全,尽量避免溅到自己的皮肤上。
2.在向试管中加入四氧化铁时,应慎重加入,尽量保证量合适,避免加入过多浪费材料。
3.在使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也需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烫伤自己。
通过这个实验过程,我们可以得出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这对于我们补充钙质,保持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蛋壳放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蛋壳的成分及与醋的反应原理。
2. 观察蛋壳在醋中的溶解过程。
3. 探究醋对蛋壳溶解速度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醋酸可以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醋酸钙,从而溶解蛋壳。
反应方程式如下:CaCO3 + 2CH3COOH → Ca(CH3COO)2 + CO2↑ + H2O三、实验材料1. 鸡蛋壳(若干个)2. 醋(食醋)3. 烧杯(若干个)4. 量筒(1个)5. 计时器(1个)6. 滤纸(若干张)7. 滤液(1个)8. 滤渣(1个)四、实验步骤1. 将鸡蛋壳洗净、晾干,备用。
2. 将食醋倒入量筒中,记录初始体积。
3. 将鸡蛋壳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食醋,确保醋能够完全覆盖蛋壳。
4. 启动计时器,记录醋与蛋壳反应的时间。
5. 观察蛋壳在醋中的溶解过程,记录溶解速度。
6. 反应结束后,用滤纸过滤滤液,得到滤渣和滤液。
7. 将滤渣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食醋,重复步骤4-6,观察并记录溶解速度。
8. 比较不同条件下蛋壳的溶解速度,分析醋对蛋壳溶解速度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鸡蛋壳在醋中的溶解速度较快,大约在5分钟内即可溶解。
2. 随着醋的浓度增加,蛋壳的溶解速度也相应增加。
3.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醋与蛋壳反应时会产生气泡,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4. 经过多次重复实验,发现醋对蛋壳溶解速度的影响较大,且溶解速度与醋的浓度成正比。
六、实验结论1. 醋酸可以与蛋壳中的碳酸钙发生反应,使蛋壳溶解。
2. 醋的浓度对蛋壳的溶解速度有显著影响,浓度越高,溶解速度越快。
3. 本实验通过观察蛋壳在醋中的溶解过程,验证了醋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原理。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食醋溅入眼睛或口中。
2. 实验前要确保鸡蛋壳和食醋的质量,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3. 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好醋的浓度,以免影响蛋壳的溶解速度。
4.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探究.doc
探究性实验设计——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探究前言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鸡蛋的消耗量与日俱增,因此产生了大量的鸡蛋壳。
鸡蛋壳在医药、日用化工及农业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1~2]。
鸡蛋壳中含有大量钙,主要以碳酸钙形式存在,其余还有少量镁、钾和微量铁。
鸡蛋壳在日常生活中来源广泛、易得,在实验教学中开设“鸡蛋壳中主要成分”的探究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水平,锻炼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通过探究实验的趣味拓展,将日常生活同样常见的鸭蛋壳结合起一起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学习化学。
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资源的教育。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2.掌握碳酸根离子及钙离子的检验方法。
3.了解鸡蛋壳在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鸡蛋由蛋壳、蛋白和蛋黄组成。
其中鸡蛋壳占整个鸡蛋重量的10~12%,它是由壳上膜、壳下膜和蛋壳三个部分组成。
壳上膜又称胶质薄膜或外蛋壳膜,覆盖在蛋壳表面,由白色透明的胶质粘液干燥而成;壳下膜在蛋壳内层,由蛋壳膜(靠近蛋壳)和蛋白膜(靠近蛋白)组成。
这两层都是有胶质蛋白纤维交织成的网状结构,前者较粗糙,空隙大,后者紧密细致,细菌不易侵入。
蛋壳是一层石灰质硬壳,位于壳上膜和壳下膜之间。
蛋壳整体的化学成分见表1所示。
表1[1]由表1可知鸡蛋壳中含有大量钙,并且以碳酸钙形式存在,其余还有少量镁、钾。
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溶于酸,要证明钙离子的存在,为了排除其它离子干扰,本实验采用金属离子常用的检验方法——焰色反应,即把待检验的固体物质或用镊子夹取蘸有待检验物质的浓溶液的棉花团在酒精灯焰上灼烧,如果观察到火焰呈橙红色,则证明被检验物中存在钙离子。
要证明溶液碳酸根离子的存在,实验通过碳酸根离子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说明溶液有碳酸根离子存在。
蛋壳探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鸡蛋壳的成分及其性质。
2. 了解鸡蛋壳在酸碱反应中的表现。
3. 掌握实验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3COOH)。
当碳酸钙与醋酸反应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CO2)、醋酸钙(Ca(CH3COO)2)和水(H2O)。
反应方程式如下:CaCO3 + 2CH3COOH → Ca(CH3COO)2 + H2O + CO2↑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鸡蛋壳、白醋、玻璃棒、量筒、烧杯、滴定管、锥形瓶、试管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分析天平、移液管、滴定管、锥形瓶、烧杯等。
四、实验步骤1. 将鸡蛋壳洗净,用研钵研碎,过筛,得到鸡蛋壳粉末。
2. 用移液管准确量取一定量的鸡蛋壳粉末,放入锥形瓶中。
3. 用滴定管加入适量的白醋,振荡锥形瓶,使鸡蛋壳粉末与白醋充分混合。
4. 观察鸡蛋壳粉末与白醋反应的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5. 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收集滤液。
6. 用滴定管准确量取一定量的滤液,加入滴定管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
7. 记录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
五、实验现象1. 鸡蛋壳粉末与白醋混合后,产生大量气泡,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2. 随着反应进行,气泡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3. 滴定过程中,氢氧化钠溶液与滤液反应,消耗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六、实验数据与结果1. 鸡蛋壳粉末质量:0.5g2. 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25.00mL3. 鸡蛋壳中碳酸钙含量:95.2%七、实验结论1.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白醋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鸡蛋壳成分的测定方法,提高了实验技能。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确保鸡蛋壳粉末与白醋充分混合,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滴定过程中,应准确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以便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
鸡蛋的加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鸡蛋壳的成分;2. 验证鸡蛋壳中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的化学性质。
二、实验原理鸡蛋壳主要由碳酸钙(CaCO3)组成,当碳酸钙与醋酸(CH3COOH)反应时,会生成醋酸钙(Ca(CH3COO)2)、二氧化碳(CO2)和水(H2O)。
反应方程式如下:CaCO3 + 2CH3COOH → Ca(CH3COO)2 + CO2↑ + H2O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鸡蛋、白醋、玻璃杯、滴管、镊子、滤纸;2. 实验仪器:天平、烧杯、试管、酒精灯、铁架台、铁夹。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鸡蛋清洗干净,用滤纸擦干水分;2. 取鸡蛋壳:用镊子将鸡蛋壳取出,用刀轻轻敲碎;3. 配制溶液:取一定量的白醋,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4. 进行实验:将鸡蛋壳碎片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醋酸溶液;5. 观察现象:仔细观察鸡蛋壳碎片的变化,记录实验现象;6. 重复实验: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并记录数据。
五、实验现象1. 鸡蛋壳碎片在醋酸溶液中逐渐软化;2. 溶液由无色变为淡黄色;3. 观察到气泡产生,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释放;4. 鸡蛋壳碎片表面出现白色沉淀,为醋酸钙。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鸡蛋壳在醋酸溶液中软化,说明鸡蛋壳中的碳酸钙与醋酸发生了化学反应;2. 醋酸溶液由无色变为淡黄色,说明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了醋酸钙;3. 气泡产生,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释放,符合反应方程式;4. 鸡蛋壳碎片表面出现白色沉淀,为醋酸钙,进一步验证了反应的产物。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探究了鸡蛋壳的成分,并验证了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的化学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与醋酸反应后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
此实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可以用于普及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实验材料接触皮肤;2. 实验过程中,确保醋酸溶液与鸡蛋壳碎片充分接触,以提高实验效果;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材,防止腐蚀。
鸡蛋壳泡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鸡蛋壳的成分及醋的酸碱性质。
2. 探究醋对鸡蛋壳的溶解作用。
3. 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观察方法。
二、实验原理鸡蛋壳主要由碳酸钙(CaCO3)组成,当碳酸钙与醋酸(CH3COOH)反应时,会生成醋酸钙(Ca(CH3COO)2)、水(H2O)和二氧化碳(CO2)气体。
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鸡蛋壳的变化,可以判断醋对鸡蛋壳的溶解作用。
三、实验材料1. 鸡蛋壳2. 白醋3. 玻璃杯4. 滴管5. 滤纸6. 秒表7. 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将鸡蛋壳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2. 取一个玻璃杯,倒入适量的白醋。
3. 将鸡蛋壳放入玻璃杯中,用滴管向玻璃杯中加入白醋,使鸡蛋壳完全浸没在醋中。
4. 记录实验开始的时间,并观察鸡蛋壳的变化。
5. 每隔5分钟观察一次鸡蛋壳的变化,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6. 实验进行30分钟后,将鸡蛋壳取出,用滤纸擦干净,观察鸡蛋壳的溶解情况。
7. 将溶解后的鸡蛋壳放入另一个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清水,观察鸡蛋壳的变化。
8. 实验结束后,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鸡蛋壳表面逐渐出现气泡,且气泡数量逐渐增多。
2. 鸡蛋壳表面出现白色沉淀,沉淀物逐渐增多。
3. 30分钟后,鸡蛋壳表面大部分溶解,且溶解后的鸡蛋壳变得较软。
4. 将溶解后的鸡蛋壳放入清水中,沉淀物逐渐消失,鸡蛋壳恢复原状。
实验结果表明,醋对鸡蛋壳有溶解作用。
在实验过程中,鸡蛋壳表面出现的气泡是二氧化碳气体,白色沉淀是醋酸钙。
这说明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了醋酸钙和二氧化碳气体。
当将溶解后的鸡蛋壳放入清水中时,沉淀物逐渐消失,鸡蛋壳恢复原状,说明醋酸钙在水中溶解。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醋酸可以溶解鸡蛋壳。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观察方法,提高了实验技能。
七、实验拓展1. 尝试使用其他酸性物质(如柠檬酸、盐酸等)进行类似实验,观察其溶解效果。
鸡蛋壳育苗实验报告单
鸡蛋壳育苗实验报告单鸡蛋壳育苗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鸡蛋壳育苗实验,观察了解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探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白鸡蛋壳、玻璃瓶、种子、棉花、水方法:1. 取适量鸡蛋壳,将鸡蛋壳清洗干净,并在一侧打一个小孔,以便植物出苗。
2. 准备玻璃瓶,将鸡蛋壳放入,底部放入适量的湿棉花。
3. 在湿棉花上播撒种子,轻轻按压,确保种子与湿棉花接触。
4. 加入适量的水,使湿棉花保持湿润。
5. 放置于适当的光照条件下,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三、观察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1. 鸡蛋壳可为植物提供良好的营养环境,促进植物生长。
2. 鸡蛋壳育苗比传统的土壤育苗更方便,在实践中更加便捷。
四、实验讨论经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鸡蛋壳育苗具有以下优势:1. 鸡蛋壳中含有丰富的钙质和矿物质,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鸡蛋壳的形状独特,可以提供支撑和保护作用,避免植物倒伏。
3. 鸡蛋壳的透气性好,有利于根系的呼吸和顺利出苗。
然而,鸡蛋壳育苗也存在一些问题:1. 鸡蛋壳育苗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出苗,可能会延缓植物生长速度。
2. 鸡蛋壳的稳定性较差,容易破碎,需要小心操作。
五、实验结论鸡蛋壳育苗实验结果表明,鸡蛋壳育苗能够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但是也需要注意合理的管理和保护,避免壳体破碎和损坏。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鸡蛋壳育苗的原理和方法,还观察了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植物生长机理和探索新的育苗方法都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另外,我们也发现了鸡蛋壳育苗的一些问题,例如生长速度较慢和壳体易碎等。
在后续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尝试改良鸡蛋壳育苗的方法,以提高其育苗效果和操作方便性。
最后,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实验设备的提供,使我们能够进行这次实验,对植物生长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大班科学《变软的鸡蛋壳》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变软的鸡蛋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鸡蛋壳在不同液体中浸泡后的变化,理解酸碱反应的基本概念,知道醋能使鸡蛋壳变软的科学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记录、讨论分享等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耐心细致的科学态度,以及团队合作与分享的精神。
教学准备:材料准备:生鸡蛋若干、白醋、清水、两个透明玻璃杯(标注“白醋”和“清水”)、标签纸、记录本、彩笔、安全手套、托盘。
环境布置:确保实验区域宽敞明亮,易于清洁,避免幼儿直接接触实验材料外的其他物品。
知识准备:教师提前了解酸碱反应原理,准备简单易懂的解释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魔法水”能让坚硬的东西变软的小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吗?有一种神奇的‘水’,它可以让硬邦邦的鸡蛋壳变得软软的,想不想看看是怎么回事?”二、探索实验(20分钟)安全提示:强调实验时需佩戴手套,不要触摸眼睛和口鼻,实验结束后要洗手。
分组操作: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生鸡蛋、两个透明玻璃杯(分别装白醋和清水)、标签纸。
指导幼儿将鸡蛋轻轻放入白醋和清水的玻璃杯中,并贴上对应标签。
提醒幼儿观察并记录初始时鸡蛋壳的状态。
观察记录:让幼儿每隔一段时间(如10分钟、30分钟、1小时等)观察并记录鸡蛋壳的变化,可以使用图画或简单文字描述。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耐心观察,发现细微变化。
三、分享讨论(10分钟)小组汇报: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如鸡蛋壳在白醋中的变化比清水中明显,逐渐变软并产生气泡等。
教师总结:解释醋中含有醋酸,醋酸与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的醋酸钙和二氧化碳气体,因此鸡蛋壳会变软并产生气泡。
而清水则不会与鸡蛋壳发生反应。
四、拓展延伸(5分钟)生活应用:讨论酸碱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清洁、烹饪等。
茶水泡鸡蛋壳实验报告
茶水泡鸡蛋壳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观察茶水对鸡蛋壳的影响,探究茶水对鸡蛋壳的溶解作用。
实验材料:- 鸡蛋- 茶叶- 水- 温度计- 实验容器实验步骤:1. 将一壳完整的鸡蛋放入实验容器中。
2. 准备一定量的茶叶和水,将茶叶和水混合在一起,制作成浓度适中的茶水。
3. 将茶水倒入实验容器中,确保鸡蛋完全被浸泡在茶水中。
4. 使用温度计测量茶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5. 让鸡蛋浸泡在茶水中24小时。
6. 取出鸡蛋,并用干净的纸巾擦拭鸡蛋表面的水分。
7. 观察鸡蛋壳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与观察:经过24小时的浸泡,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1. 鸡蛋壳的颜色变得更加暗淡,表面呈现出茶叶渍染的痕迹。
2. 鸡蛋壳的表面变得更加粗糙,质地明显不如原来的光滑。
3. 鸡蛋壳的硬度有所下降,轻轻摩擦即可感受到壳面的软化。
4. 鸡蛋壳的形状没有明显改变。
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以上实验结果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茶水对鸡蛋壳有一定的溶解作用。
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与讨论:1. 茶叶中的鞣质成分可能是导致鸡蛋壳溶解的主要原因。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单宁酸类物质,这些物质在水的作用下可以与鸡蛋壳中的钙离子反应,形成具有溶解性的沉淀物。
2. 温度的影响:茶水的温度对鸡蛋壳的溶解速度有一定影响。
较高的温度可以加速物质的反应速度,因此较高温度下的茶水对鸡蛋壳的溶解作用可能更为明显。
3. 鸡蛋壳的结构:鸡蛋壳主要由钙质组成,喝含茶叶的水会导致鸡蛋壳中的钙质逐渐溶解,从而影响壳的硬度。
4. 茶水的浓度:实验中我们选择了浓度适中的茶水,如果茶水过于浓厚,其中的鞣质成分可能会更加强烈地与鸡蛋壳中的钙离子反应,导致更明显的溶解作用。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茶水具有对鸡蛋壳的溶解作用。
茶叶中的鞣质成分在一定温度下与鸡蛋壳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导致鸡蛋壳的溶解与质变。
而鸡蛋壳的结构主要由钙质组成,所以茶水中的鞣质成分与鸡蛋壳中的钙离子反应形成溶解性的沉淀物。
关于蛋壳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蛋壳的成分和性质;2. 掌握碳酸钙与酸反应的原理;3. 通过实验观察蛋壳与酸反应的现象,验证碳酸钙的存在;4. 探究不同酸对蛋壳溶解速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和对应的盐。
本实验以白醋(醋酸溶液)作为反应物,观察蛋壳与醋酸反应的现象,验证碳酸钙的存在,并探究不同酸对蛋壳溶解速率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鸡蛋壳若干;2. 白醋(3%醋酸溶液);3. 盐酸;4. 稀硫酸;5. 硝酸;6. 玻璃棒;7. 烧杯;8. 铁架台;9. 集气瓶;10. 澄清石灰水。
四、实验步骤1. 取若干鸡蛋壳,洗净并研碎,放入烧杯中;2. 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白醋,用玻璃棒搅拌,观察蛋壳表面是否有气泡产生,记录现象;3. 分别向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盐酸、稀硫酸、硝酸,用玻璃棒搅拌,观察蛋壳表面气泡产生情况,记录现象;4.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记录现象;5. 比较不同酸对蛋壳溶解速率的影响。
五、实验现象1. 加入白醋后,蛋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气泡逐渐增多,蛋壳表面出现溶解现象;2. 加入盐酸、稀硫酸、硝酸后,蛋壳表面均产生气泡,气泡产生速度较快,蛋壳表面溶解现象明显;3.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六、实验结论1. 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2. 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和对应的盐;3. 白醋、盐酸、稀硫酸、硝酸均可使蛋壳溶解,其中盐酸和稀硫酸的溶解速率较快;4. 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七、实验讨论1. 本实验验证了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说明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2. 实验过程中,不同酸对蛋壳溶解速率的影响较大,说明酸的浓度和种类对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3.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对人体无害,但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吸入过多二氧化碳。
消失的鸡蛋壳实验原理
消失的鸡蛋壳实验原理消失的鸡蛋壳实验原理消失的鸡蛋壳实验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化学实验,它可以让我们看到鸡蛋壳在酸的作用下会发生什么变化。
这个实验的原理是鸡蛋壳主要由钙质组成,而酸可以与钙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从而使鸡蛋壳消失。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鸡蛋、醋、透明杯子。
2. 将鸡蛋放入透明杯子中,倒入足够的醋,使鸡蛋完全浸泡在醋中。
3. 等待一段时间,观察鸡蛋壳的变化。
可以看到,鸡蛋壳逐渐变软,表面出现气泡。
4. 继续观察,可以看到鸡蛋壳逐渐消失,只剩下透明的蛋白和蛋黄。
实验原理鸡蛋壳主要由钙质组成,而醋中含有醋酸,醋酸可以与钙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反应方程式如下:CaCO3 + 2CH3COOH → Ca(CH3COO)2 + H2O + CO2↑其中,CaCO3代表鸡蛋壳中的钙质,CH3COOH代表醋中的醋酸,Ca(CH3COO)2代表产生的钙醋酸盐,H2O代表水,CO2↑代表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使得鸡蛋壳逐渐消失,只剩下透明的蛋白和蛋黄。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溶解度较低,所以会从鸡蛋壳中逸出,从而使鸡蛋壳消失。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醋溅到眼睛或皮肤上。
2. 实验后要将醋倒掉,不要将醋倒入下水道或马桶中,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避免醋残留导致腐蚀。
结语消失的鸡蛋壳实验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化学实验,它可以让我们了解酸与钙质的反应,以及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和逸出。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同时也可以培养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蛋壳醋对比实验报告
蛋壳是鸡蛋的外层保护层,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碳酸钙与醋酸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使蛋壳变软。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浓度的醋对蛋壳软化的影响,并对比分析实验结果。
二、实验目的1. 研究不同浓度的醋对蛋壳软化的影响;2. 对比分析不同浓度醋在软化蛋壳过程中的效果;3. 了解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的原理。
三、实验材料1. 鸡蛋若干;2. 醋(5%、10%、15%、20%浓度);3. 玻璃杯;4. 滤纸;5. 量筒;6. 计时器;7. 秤。
四、实验方法1. 将鸡蛋洗净,去壳,备用;2. 分别取5%、10%、15%、20%浓度的醋,倒入四个玻璃杯中;3. 将去壳的鸡蛋分别放入四个玻璃杯中,确保鸡蛋完全浸没在醋中;4. 用保鲜膜封住杯口,置于室温下,每隔一段时间观察鸡蛋壳的变化,并记录数据;5. 每隔一段时间取出鸡蛋,用滤纸擦干表面水分,用秤称量鸡蛋重量,记录数据;6. 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不同浓度醋在软化蛋壳过程中的效果。
1. 准备实验材料,包括鸡蛋、不同浓度的醋、玻璃杯等;2. 将鸡蛋洗净,去壳,备用;3. 分别取5%、10%、15%、20%浓度的醋,倒入四个玻璃杯中;4. 将去壳的鸡蛋分别放入四个玻璃杯中,确保鸡蛋完全浸没在醋中;5. 用保鲜膜封住杯口,置于室温下,每隔2小时观察鸡蛋壳的变化,并记录数据;6. 每隔2小时取出鸡蛋,用滤纸擦干表面水分,用秤称量鸡蛋重量,记录数据;7. 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不同浓度醋在软化蛋壳过程中的效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24小时的观察,不同浓度的醋对蛋壳软化的效果如下:- 5%浓度醋:鸡蛋壳表面有少量气泡,重量减轻约1克;- 10%浓度醋:鸡蛋壳表面有较多气泡,重量减轻约3克;- 15%浓度醋:鸡蛋壳表面有大量气泡,重量减轻约5克;- 20%浓度醋:鸡蛋壳表面有极多气泡,重量减轻约7克。
2.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醋浓度的增加,鸡蛋壳的软化效果越明显。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蛋壳》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蛋壳》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蛋壳的结构和特性,学会使用简单的实验方法观察和探究蛋壳的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力。
2. 教学准备•实验材料:鸡蛋、竹签、透明胶带、过滤纸、眼镜布。
•教学工具:投影仪、PPT。
3.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与主题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小时候有没有砸过鸡蛋壳?你们知道蛋壳的结构和特点吗?第二步:观察蛋壳(10分钟)•老师向学生展示鸡蛋,并提醒学生要小心轻放,不要砸碎。
•学生们用手轻轻触摸蛋壳,感受其外观和质地。
•随后,老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个竹签和一张过滤纸,引导学生用竹签轻轻刮蛋壳,并将刮下的蛋壳粉末倒在过滤纸上观察。
第三步:研究蛋壳(15分钟)•老师让学生观察过滤纸上的蛋壳粉末,与学生一起探究蛋壳的颜色、质感、硬度等特点。
•老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蛋壳的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进行实验验证。
第四步:实验探究(35分钟)•老师给每个小组分发相同数量的鸡蛋,并提供所需的材料和器具。
•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和问题,设计实验步骤,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和比较蛋壳的特点。
•学生可以使用透明胶带将蛋壳包裹,然后在不同高度自由下落,观察蛋壳破裂的情况。
•学生还可以使用眼镜布或其他物体摩擦蛋壳,观察是否会有变化。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观察结果,并尝试用科学的方法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第五步:实验总结(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和观察体会,进行小组讨论。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规律,并与学生一起归纳出关于蛋壳特点的重要结论。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4.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围绕《奇妙的蛋壳》展开,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蛋壳的结构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鸡蛋壳的实验探究
准备材料:鸡蛋壳、试管、蒸馏水、稀盐酸、气球、盐水、注射器、温水、烧杯、醋精(醋酸)、澄清石灰水、玻璃片、火柴、三角瓶(瓶口比鸡蛋略小些)
步骤:
1、把洗干净的鸡弹壳研碎,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和稀盐酸。
并用两个气球分别套在试管口,观察实验现象。
2、准备3个鸡蛋,分别放在蒸馏水、稀盐酸、盐水中,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分别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3、探究鸡蛋是否存在气孔。
将蛋壳用针扎一个小眼,在小眼处插入注射器的针头,注意小眼和针头间的缝隙,应尽量密实。
然后用注射器从这个小眼向里缓缓打气,使蛋壳里的压力增大。
过一段时间后.可见蛋壳表面就出现一点一点的液珠,由此说明蛋壳上有小孔。
4、实验拓展:也可将鲜蛋浸没在 40一50摄氏度的温水中,会看到蛋壳上有小气泡发生。
5、一玻璃杯,放入洗净的碎鸡蛋壳,然后加入一些醋精(主要成分醋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
仔细观察什么现象发生。
试根据实验现象推测鸡蛋壳里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发现,1.杯子里面有气泡冒出2.鸡蛋壳慢慢消失3.玻璃片上变得模糊
6、一个去了壳的熟鸡蛋,一个细口瓶(其口径略小于鸡蛋),一盒火柴.步骤(1)鸡蛋的选择,选一只口径略小于鸡蛋的瓶子;(2)点燃几根火柴投入瓶内,接着把一只去了壳的鸡蛋的小头端朝下堵住瓶口.现象火焰熄灭后,蛋被瓶子缓缓"吞"入瓶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