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库系统原理理论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戏剧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戏剧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戏剧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601027 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32 学时 2 学分实验学时:0 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戏剧概论》课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旨在使学生了解戏剧艺术的整体状况和基本规律,掌握该领域最重要的历史文献。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戏剧艺术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认识戏剧活动现象和对戏剧作品进行赏析,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艺术课程打好基础,对学生的戏剧艺术创作实践起指导作用。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该课程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授课;主要用到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教学资源等教学手段。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第一部分什么是戏剧(2学时)教学内容(1)戏剧本质要素、分类、功能(2)戏剧学现状重、难点提示(1)戏剧的本质要素(2)戏剧的意义与功能第二部分剧本与戏剧性(2学时)教学内容(1)剧本的多样性及制约性、剧本与剧作家(2)剧本题材及其选择、戏剧主题与戏剧性(3)剧情的展开及场面重、难点提示(1)剧作家的意识及态度(2)剧本题材选择与剧情设置第三部分戏剧与演员(4学时)教学内容(1)演员的出现与分化(2)表演体系与理论(2)典型与虚实、再现与表现重、难点提示(1)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等为代表表演体系(2)戏剧表演中的虚与实第四部分剧场与观众(2学时)教学内容(1)观众的创造性参与(2)戏剧“场”的能动本质:场的概念、特点、要素与本质(3)舞台与观众的关系:同化与间离重、难点提示(1)观众对戏剧的作用、“场”的理解(2)同化与间离第五部分中外戏剧史(22学时)教学内容(1)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希腊与古罗马悲剧、喜剧;古希腊悲剧家、喜剧家;古代剧场;中世纪宗教戏剧(2)印度梵剧:历史演变;舞台特征;梵剧剧作家;梵剧剧场(3)中国戏曲:历史演变;舞台特征;戏曲剧作家与作品;戏曲剧场(4)日本能、狂言与歌舞伎:历史演变;舞台特征;戏曲剧作家与作品;日本剧场(5)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欧洲戏剧发展(6)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欧美戏剧思潮(7)西潮与中国戏剧变革(8)世界各地戏剧的发展状貌:欧洲戏剧;东亚和南亚戏剧;中西亚与北非戏剧;北美洲戏剧;大洋洲、黑非洲戏剧;国际戏剧协会重、难点提示(1)中国戏曲发展、剧作家与作品;界其他国家戏剧的发展(2)欧美戏剧发展与美学思潮四、实验教学内容无五、学时分配六、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

系统理论教学大纲

系统理论教学大纲

《系统理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课程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系统理论》是一门管理学学科的基础课,主要研究开发、运行、各类复杂系统(尤其是社会经济和管理系统)所需要的思想方法、工作程序和分析手段。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并能初步运用系统理论的常用模型方法,对某些实际管理系统问题进行分析,系统理论旨在提供系统理论原理和实践方面的知识。

主要介绍系统、系统工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概念,讨论系统工程中的常用分析方法,重点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的相关技术,包括系统建模原则与步骤、静态与动态模型、系统分析的内容与原则、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系统评价的思路与方法、系统仿真的连续性与离散性等内容。

2.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系统理论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与管理学、信息管理、软件工程等学科处于同一层次,通过本课程学习将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并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论和思维模式。

因此,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1.知道《系统理论》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

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

2.理解和掌握系统、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等重要的基本概念及其子概念;做到思路清晰、概念明确。

3.重点掌握系统分析与评价的基本原理,正确理解管理系统工程方法论;4.掌握系统工程常用模型和建模技术,如连续模型、投入产出模型、结构化模型、升学模型等,了解模型的功能、原理、使用条件及应用。

5.培养具有初步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分析本学科(专业)领域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一一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一一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MySQL版)-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MySQL版)-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代码:(二)课程中文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三)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Database(四)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五)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六)开课单位:(七)教学时间安排:第 5 学期(八)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九)后续课程:网络程序开发、大数据技术原理及应用(十)学时、学分安排:《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计算机类各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原理部分以数据库技术的实际应用为目标,重点讲述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应用部分以数据库应用开发为主,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步骤和范例。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原理的基础上,能熟练使用SQL语言在某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上进行应用操作;掌握数据库原理、方法及步骤,具有数据库设计以及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能力。

达成支撑专业学习成果相应的指标点。

课程目标对学生能力要求如下:课程目标1. 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阅读并理解数据库相关教材、参考书和科技文献,不断地扩展知识面,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新知识结构。

课程目标2. 掌握关系代数语言的使用;能够熟练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操纵和数据定义。

课程目标3. 了解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能够利用分解算法将关系模式进行合理的分解;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数据库系统维护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课程目标4. 能够在MySQL平台环境和开发工具下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操纵和数据定义。

课程目标5. 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1.理论教学第1章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章节学时:(总学时:4学时;理论学时:4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具体内容:(1)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库系统概念;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数据库系统特点)。

戏剧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戏剧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一、引言戏剧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完整的戏剧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以指导教师在戏剧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和实施步骤。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意思维。

2. 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和表演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演绎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戏剧基础知识的学习1.1 剧种分类和基本特点的介绍1.2 舞台布景和道具的认识与使用1.3 角色形象塑造与表演技巧的训练2. 戏剧创作与表演2.1 剧本创作与改编技巧的培养2.2 角色扮演与表演技巧的训练2.3 舞台动作与台词表演的有机结合3. 戏剧欣赏与评析3.1 名剧选段的观摩和讲解3.2 剧目解读和评价的能力培养3.3 舞台演出的参观与体验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结合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视听资料的使用,丰富教学手段,提供直观感受。

五、教学步骤1. 熟悉戏剧基础知识,进行理论讲解和学习。

2. 进行角色形象塑造与表演技巧的实践训练。

3. 进行剧本创作与角色扮演的实际操作。

4. 观摩名剧选段,讲解剧目解读和评价。

5. 制定演出计划,进行舞台演出的实际表演。

6. 总结与评价,梳理学生在戏剧教学中的收获与成长。

六、教学评价1. 考核学生的表演和创作作品。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3. 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评价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影音资料。

2. 戏剧教材和文学著作。

3. 舞台剧演出票务资源。

八、教学安排1. 每周三课时,共计36周。

2. 每学期安排1-2次舞台演出参观。

九、总结戏剧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意思维,提升艺术鉴赏和表演技巧,并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按照本文档提供的步骤和安排,有针对性地进行戏剧教学,帮助学生在戏剧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剧目教学大纲

剧目教学大纲

剧目教学大纲剧目教学大纲导言:戏剧是一门艺术形式,通过表演者的身体语言、声音和情感表达,以及舞台设计和剧本的结构,向观众传递故事和思想。

剧目教学大纲是指为戏剧教学制定的指导性文件,旨在帮助教师设计戏剧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表演技巧、创造力和批判思维。

本文将探讨剧目教学大纲的重要性、设计原则以及实施方法。

一、剧目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剧目教学大纲对于戏剧教学的有效性和连贯性至关重要。

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框架,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戏剧技能和知识。

大纲还可以帮助教师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路线。

此外,剧目教学大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剧目教学大纲的设计原则1. 适应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剧目教学大纲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进行设计,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

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大纲可以注重基本的戏剧技能和表演活动;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大纲可以更加注重戏剧理论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2. 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剧目教学大纲应包括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如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强调戏剧的多元性:剧目教学大纲应包括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剧目,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的戏剧形式。

通过接触不同的剧目,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审美视野,培养对戏剧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

4. 注重实践和体验:剧目教学大纲应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通过实际的表演活动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学生可以参与剧目的排练和演出,从中获得真实的戏剧体验和成就感。

三、剧目教学大纲的实施方法1. 制定教学目标:在制定剧目教学大纲之前,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和可实现,以便于教师和学生对学习的进展进行评估。

2. 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确定适合的剧目和相关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可以包括剧本分析、角色扮演、舞台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电视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电视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电视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不仅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而且是电子系列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面已学习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门基础课程,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电路原理,比如半导体元件,基本放大电路,门电路,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等。

为了将这些基本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电子设备中,同时针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今后工作的性质,设置《电视系统》这门课是很有必要的。

该课程包括电视原理、摄像机、录像机和编辑机等四个部分,学习该《电视原理》部分后,学生不仅能了解电视机的一些常用功能,而且能掌握其基本组成和原理,为摄像机、录像机和编辑机等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继续学习能力,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胜任各级各类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的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设计、应用、管理与评价,并能担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的专门人才。

对人才的培养规格中有系统掌握教育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具有创新意识,能合理选择、正确使用、科学管理现代教育媒体,适应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能熟练使用电视教材制作设备,并能进行电视教材的摄、录、编等。

因此,本大纲是根据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条件和教学实践而制定的。

三、课时分配课程学时36学时、2学分。

实验课16学时、1学分、单独开。

四、教学内容第一、二讲电视技术基础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电视是一门技术2.了解图像传送原理3.了解光电转换原理4.掌握电视扫描原理5.掌握黑白全电视信号的组成6.掌握黑白全电视信号的发送和传输7.掌握黑白电视接收机的基本组成二、教学内容1.图像顺序传送原理同时传送,顺序传送,活动图像的传送2.光电转换原理摄像管——光/电转换,显像管——电/光转换3.电视扫描原理行扫描,场扫描,逐行扫描,隔行扫描,光栅的几何失真4.黑白全电视信号图像信号,消隐信号,同步信号5.黑白全电视信号的发送与传输发送(残留边带),传输6.黑白电视机的基本组成结构,框图第三、四、五讲彩色电视基本原理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色度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三基色原理及彩色混合原理2.掌握彩色三要素及亮度方程的表达式3.熟悉、掌握彩色全电视信号,并理解电视编——解码过程4.掌握彩色电视机的组成框图二、教学内容1.色度学的基本概念彩色三要素,三基色原理,彩色的混合,彩色的亮度与亮度方程2.彩色全电视信号彩色图像信号的分解,彩色电视信号的传输(兼容,实现兼容的措施,),彩色电视制式,PAL制编码过程(正交平衡调幅),PAL制解码过程(色度信号中两个正交分量的分离,同步检波),彩色显像管3.PAL制彩色电视接收机基本组成组成框图第六讲高频调谐器图像中频通道伴音通道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高频调谐器的类型及应用范围2.掌握电子调谐高频头的特点及工作原理3.了解频道预选器及遥控装置4.了解对图像中频通道的要求5.掌握图像中频通道的组成及工作原理6.掌握伴音通道的组成及性能要求7.了解鉴频器的工作原理二、教学内容1.高频调谐器的电路组成及性能要求类型,组成,性能要求,电子调谐高频头的特点(电调谐原理)2.高频调谐器的工作原理3.频道预选器及遥控装置4.对图像中频通道的要求5.图像中频通道的组成声表面波滤波器6.伴音通道的组成及性能要求组成,性能要求,陶瓷滤波器7.集成化伴音通道电路鉴频器第七讲视频检波电路视频放大电路 AGC电路及工作原理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视频检波电路的工作过程2.掌握视频检波电路的作用3.掌握预视放电路的工作原理4.了解AGC电路的作用和类型二、教学内容1.视频检波与视频放大电路视频检波电路,预视放电路2.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作用和要求,AGC类型及其工作原理第八讲亮度通道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亮度通道的作用、组成2.掌握ARC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了解黑、白平衡调整原理及目的二、教学内容1.亮度通道的作用、性能要求及电路组成作用,性能要求,电路组成(副载波陷波电路,自动清晰度控制电路,图像轮廓校正电路,亮度延时电路,钳位电路,自动亮度限制电路)2.亮度通道电路分析3.基色矩阵及末级视放电路作用,黑白平衡的调整第九讲彩色解码电路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色度通道的组成2.掌握延时解调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了解基准副载波恢复电路的组成及工作过程二、教学内容1.色度通道组成框图,色度带通放大电路, ACC电路,ACK电路,延时解调电路(延时解调矢量分析)2.基准副载波恢复电路色同步选通电路,锁相环路第十讲扫描电路直流稳压电源一、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同步分离电路及工作过程2.掌握抗干扰电路及工作原理3.了解行输出变压器的功能和特点4.掌握开关式稳压电源的特点5.了解开关式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二、教学内容1.扫描电路的作用、要求及组成2.同步分离电路3.抗干扰电路4.行输出变压器5.对稳压电源性能的要求和开关式稳压电源的特点要求,开关式稳压电源的特点6.开关式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组成,工作原理7.实用开关电源电路介绍五、大纲说明1.本大纲根据高师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几相关专业课程设置要求制定2.本大纲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先宏观后微观。

大学一年级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

大学一年级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

大学一年级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1. 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1.2 课程学时:36学时(理论课)1.3 课程对象:大学一年级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1.4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数据库原理,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数据库设计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数据管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2.1 数据库基本概念2.1.1 数据、数据模型、数据库2.1.2 数据库管理系统2.2 关系型数据库2.2.1 关系数据库模型2.2.2 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2.2.3 数据完整性与数据约束2.3 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2.3.1 关系模式设计2.3.2 范式理论2.3.3 数据库设计规范化方法2.4 SQL与关系数据库操作2.4.1 SQL语言基本结构2.4.2 数据定义与数据操作语句2.4.3 查询语句与连接操作2.5 数据库安全与备份恢复2.5.1 数据库安全性与访问控制2.5.2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策略2.6 数据库应用与发展2.6.1 数据库应用领域2.6.2 大数据与云计算对数据库的影响3. 教学方法3.1 授课讲解:通过系统、有逻辑性地讲解数据库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3.2 实例演示:通过实际的案例和示例,演示数据库设计、SQL 语句编写、数据操作等具体操作步骤。

3.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数据库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实践操作:安排实践任务,要求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数据库设计、查询优化等实际操作,巩固理论知识。

4. 考核方式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课堂作业以及实践任务完成情况。

4.2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数据库原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

4.3 课程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设计与实现项目,并提交相关报告。

5. 参考教材5.1 《数据库系统概论》- 王珊、萨师煊5.2 《数据库系统概念》- Abraham Silberschatz、Henry F. Korth、S. Sudarshan6. 参考资源6.1 开放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PostgreSQL等)的安装与使用指南6.2 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案例分析6.3 SQL语言参考手册本教学大纲为一年级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通过系统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了解数据库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能够掌握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剧场表演教学大纲

剧场表演教学大纲

剧场表演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剧场表演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课程研究,学生将能够从剧本分析、角色塑造到舞台表演等方面全面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

二、课程内容1. 剧本分析- 研究剧本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分析角色的特点和目标- 理解剧本的背景和主题2. 角色塑造- 研究表演中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 掌握角色内心感情的表达- 理解角色的动机和心理变化3. 舞台表演- 研究舞台语言和动作的运用- 掌握舞台剧的基本演绎技巧- 培养自信和表现力4. 团队合作- 研究与其他演员的配合与默契- 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剧目的创作和演出-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心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向学生介绍剧场表演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舞台表演实践,提供实际操作和反馈。

3.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交流,分享经验和观点。

四、评估方式1. 表演评估:通过学生的实际演出情况,评估其角色塑造、舞台表演和团队合作能力。

2. 作业评估: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的剧本分析和角色理解能力。

3. 考试评估:设置相应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 《剧场表演导论》- 《舞台语言与动作训练》- 相关剧本和案例分析资料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1周:剧本分析基础- 第2周:角色塑造技巧- 第3周:舞台表演基本要素- 第4周:团队合作与配合训练- 第5周:研究案例分析- 第6周:实践演练与反馈- 第7周:综合训练与评估- 第8周:总结与展示以上为剧场表演教学大纲的初步框架,具体内容和进度安排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希望本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在表演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

影视原理教学大纲

影视原理教学大纲

影视原理教学大纲影视原理教学大纲影视原理是一门涉及电影和电视制作的学科,它探讨了电影和电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以及影视作品的创作过程。

影视原理教学大纲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而制定的一份教学计划。

一、导论在影视原理教学大纲的导论部分,将介绍影视原理的定义、重要性和学科背景。

学生将了解到影视原理的研究对象是电影和电视制作,它涉及到广泛的学科领域,包括艺术、科学、技术等。

导论还将介绍学习影视原理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影视语言影视语言是电影和电视制作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影视语言的基本要素,如画面构图、摄影技术、剪辑等。

他们将了解到不同的摄影角度和镜头运动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以及剪辑对于影片节奏和故事叙述的重要性。

学生还将学习如何运用声音、音乐和配乐来增强影视作品的艺术效果。

三、剧本创作剧本是电影和电视制作的灵魂,它是影视作品的基础和起点。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剧本创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他们将了解到剧本结构、角色塑造和情节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剧情冲突和转折点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学生还将学习如何进行剧本分析和评估,以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四、摄影技术摄影技术是电影和电视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他们将了解到光线、色彩和构图等方面对于影片视觉效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摄影器材和技术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学生还将学习如何进行摄影计划和拍摄布局,以确保影片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品质。

五、后期制作后期制作是电影和电视制作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它对于影片的最终呈现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后期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他们将了解到剪辑、特效和调色等方面对于影片的后期处理和修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后期制作工具和软件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学生还将学习如何进行影片的音频处理和混音,以提高影片的声音效果和艺术品质。

话剧教学大纲

话剧教学大纲

话剧教学大纲话剧教学大纲话剧是一种融合了文学、表演和舞台艺术的形式,它通过对话和动作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话剧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更好地指导话剧教学,制定一份完善的话剧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一、课程目标话剧教学大纲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课程目标。

首先,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肢体动作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其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角色。

最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演出中能够互相配合、协调和支持。

二、课程内容话剧教学大纲需要明确具体的课程内容。

首先,学生需要学习话剧基本知识,包括话剧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不同类型的话剧作品。

其次,学生需要学习表演技巧,包括声音的运用、肢体语言和表情的表达以及舞台表演的基本要素。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剧本分析和角色塑造的技巧,以及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方法话剧教学大纲应该明确适用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表演实践,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际的演出和排练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话剧的魅力和挑战。

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教学工具,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评估方式话剧教学大纲需要明确评估方式。

评估应该包括学生的表演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

评估方式可以采用演出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和作品评估等多种形式。

此外,评估过程应该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估和互评,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反思。

五、教学资源话剧教学大纲需要明确所需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剧本、音乐、道具和舞台设备等。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剧本,并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和机会。

六、课程实施话剧教学大纲需要明确课程实施的具体安排。

教师应该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系统原理》理论教学大纲(2001年制订,2004年修订)课程编号:英文名:The Fundamentals of Database System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前置课: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后置课:数据库开发技术、数据挖掘学分:4学分课时:64课时(其中理论48课时,实验16课时)主讲教师:程国达等选定教材:施伯乐等.数据库系统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课程概述:计算机系统原理可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或选修课。

数据库系统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30多年来,数据库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已形成为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大批实用系统,现成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应用已经深入到工农业生产、商业、金融、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等各个方面。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据库的建设规模和使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因此,数据库系统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课程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数据库数据库系统。

其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和关系运算理论、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数据库系统实现技术等。

另外,还简单地介绍了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主要原理及使用。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原理,为今后参与数据库系统的实际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便能够在工作中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在课堂上,主要是进行理论讲解,然后通过每章的思考题去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避免抽象、烦琐的理论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尽量结合实际的问题来阐述理论。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解决有限的授课时间与丰富内容之间的矛盾,教学内容应该进行合理剪裁,突出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对于其它内容则可以让同学们在课外经过自学掌握。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第一章数据库概述课时分配:4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库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了解层次数据库和网状数据库模型和系统原理,掌握关系型数据库模型。

掌握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教学内容:第一节绪论一、数据与信息。

二、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

第二节数据库系统的产生与发展一、人工管理阶段。

二、文件管理阶段。

三、数据库管理阶段第三节数据描述一、概念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二、逻辑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三、物理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四、数据联系的描述。

第四节数据模型一、数据模型的定义。

二、实体联系模型。

三、层次模型。

四、网状模型。

五、关系模型。

六、对象模型。

第五节数据库体系结构一、数据库三级体系结构。

二、体系结构中的要素。

三、两级数据独立性。

第六节数据库管理系统一、DBMS的工作原理。

二、DBMS的主要功能。

三、DBMS的组成。

第七节数据库系统一、DBS的组成。

二、DBS的全局结构。

三、DBS结构的分类。

思考题:1.文件管理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什么缺陷,举例说明?2.数据库管理数据产生的标志有哪些?3.数据独立与数据联系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第二章关系模型和关系运算理论课时分配:4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系模型的有关概念,掌握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的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一、基本术语二、关系定义及性质。

三、关系模型的完整性。

四、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方法。

五、关系模型的三级体系结构。

六、关系查询语言和关系运算。

第二节关系代数一、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

二、关系代数的组合运算。

三、关系代数的扩充运算。

第三节 关系演算一、元组关系演算。

二、域关系演算。

三、关系运算的安全约束和等价性。

第四节 关系代数表达式的优化一、关系代数表达式的优化问题。

二、关系代数表达式的等价变换规则。

三、关系代数表达式的优化算法。

思考题:1.设有关系R 和S ,如图所示。

RS ),(,,,,2,3S S R S R S R S R B ⨯⋂-⋃δπ 计算2.设有三个关系:S(S#,SNAME,AGE,SEX)SC(S#,C#,CNAME)C(C#,CNAME,TEACHER)试用关系代数表示式表示下列查询语句:(1)检索LIU 老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2)检索年龄大于23岁的男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3)检索学号为S3学生所学课程的课程名和授课老师姓名。

(4)检索至少选修LIU老师所授课中一门课的女学生姓名。

(5)检索W ANG同学不学的课程的课程号。

(6)检索至少选修两门课学生的学号。

(7)检索全部学生都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号与课程名。

(8)检索选修课程中包含LIU老师所授全部课程的学生学号。

3.试用元组表达式表示第2题的各个查询语句。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语言SQL课时分配:8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SQL语言中表、视图、索引等的建立和撤消语句,掌握数据的查询和更新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SQL的数据定义一、SQL模式的创建和撤消。

二、SQL中的基本数据类型。

三、基本表的创建、修改和撤消。

四、索引的创建和撤消。

第二节SQL的操作一、数据查询。

二、SQL中的数据更新。

三、视图的定义和操作。

四、嵌入式SQL。

思考题:1. 设数据库中有三个表:S(S#,SNAME,AGE,SEX)SC(S#,C#,GRADE)C(C#,CNAME,TEACHER)试用SQL语句查询:(1)检索LIU老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2)检索年龄大于23岁的男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3)检索学号为S3学生所学课程的课程名和授课老师姓名。

(4)检索至少选修LIU老师所授课中一门课的女学生姓名。

(5)检索W ANG同学不学的课程的课程号。

(6)检索至少选修两门课学生的学号。

(7)检索全部学生都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号与课程名。

(8)检索选修课程中包含LIU老师所授全部课程的学生学号。

第四章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课时分配:8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函数依赖的推理规则和最小依赖集的计算方法,掌握模式的无损分解方法。

掌握将模式分解成3NF和BCNF范式的算法,了解多值依赖、4NF和5NEF。

教学内容:第一节关系模式的设计问题一、冗余。

二、不一致性。

第二节函数依赖一、函数依赖的定义。

二、函数依赖的逻辑蕴涵。

三、函数依赖的推理规则。

四、函数依赖和关键码的联系。

五、属性集的闭包。

六、函数依赖推理规则的完备性。

七、最小依赖集。

第三节关系模式的分解问题一、无损分解。

二、无损分解的测试方法。

三、保持函数依赖的分解。

四、模式分解与模式等价问题。

第四节关系模式的范式一、第一范式(1NF)。

二、第二范式(2NF)。

三、第三范式(3NF)。

四、BCNF。

五、分解成BCNF的算法。

六、分解成3NF的算法。

第五节多值依赖一、多值依赖的定义。

二、推理规则。

三、第四范式。

四、连接依赖和第五范式。

思考题:1.已知关系模式R(ABC),F是R上成立的FD集,F={A->B,B->C},试写出F的闭包F+。

2.设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A –>B,B->C,A->D,D->C},p={AB,AC,BD}是R上的一个分解。

(1)相对于F,p是无损分解吗?为什么?(2)试求F在p的每个模式上的投影。

(3)P保持F吗?为什么?第五章数据库设计与ER模型课时分配:4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和主要方法,掌握ER模型的建立方法和转换成关系模型的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库设计概述一、软件工程和软件生命周期。

二、数据库工程与数据库生存周期。

三、数据库设计的输入和输出。

第二节数据库设计的主要过程一、规划。

二、需求分析。

三、概念设计。

四、逻辑设计。

五、物理设计。

六、数据库实现。

七、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第三节 ER模型一、ER模型的基本元素。

二、属性分类。

三、联系设计。

四、ER模型的操作。

五、采用ER方法的数据库。

六、概念设计。

第四节 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一、ER图到关系模型的转换规则。

二、采用ER方法的逻辑设计步骤。

思考题:1.数据库系统的生存周期分成哪几个阶段?数据库结构设计的设计在生存期的地位如何?2.数据库设计的规划阶段应做哪些事情?3.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阶段是如何实现的?目标是什么?4.设某商业集团数据库中有三个实体集。

一是“公司”实体集,属性有公司编号、公司名、地址等。

二是“仓库”实体集,属性有仓库编号、仓库名、地址等。

三是“职工”实体集,属性有职工编号、姓名、性别等。

公司与仓库之间存在“隶属”联系,每个公司管辖若干个仓库,每个仓库只能属于一个公司管辖;仓库与职工之间存在“聘用”联系,每个仓库可聘用多个职工,每个职工只能在一个仓库工作,仓库聘用职工有聘期和工资。

试画出ER图,并在图上注明属性、联系类型,再转换成关系模式集,指出每个关系模式的主键和外键。

第六章数据库的存储结构课时分配:4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库中物理存储介质的性能,掌握堆文件、顺序文件、散列文件和聚集文件的结构,掌握各种索引文件的原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物理存储介质一、磁盘。

二、磁带。

三、光盘。

第二节文件组织一、定长记录。

二、变长记录。

第三节文件结构一、四中文件结构。

二、顺序文件。

三、聚集文件。

第四节索引技术一、索引技术的分类。

二、有序索引的分类。

三、主索引。

四、辅助索引。

五、B+树索引文件。

六、B树索引文件。

第五节散列技术一、散列机制。

二、散列索引。

三、静态散列中的问题。

四、可扩充的散列结构。

思考题:1.设关系数据库中有两个关系:COURSE(COURSE_NAME,TEACHER)ENROLLMENT(COURSE_NAME,STUDENT_NAME,GRADE)设有三门课程,五个学生,学生与课程之间有选修联系。

试用聚集文件表示这两个关系文件结构。

2.在关系数据库存储时,试说出下面每种存储技术的两个优点和两个缺点:(1)每个文件中只存储一个关系;(2)每个文件中存储多个关系(或整个数据库)。

3.设查找键值集为{2,3,5,7,11,17,19,23,29,31}。

假设初始时B+树为空,按升序次序插入键值,就下面三种情况建立三棵B+树:(1)4阶(2)6阶(3)8阶第七章系统实现技术课时分配:8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目录,掌握数据库系统故障恢复原理和实现方法,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并发控制原理和实现方法。

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的控制原理以及实现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系统目录一、关系DBMS的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