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边坡研究现状综述

合集下载

研究黄土边坡与环境岩土的问题

研究黄土边坡与环境岩土的问题

研究黄土边坡与环境岩土的问题[摘要]本文在分析黄土边坡概况的同时,着重分析了黄土边坡目前的研究方法与存在问题。

在环境岩土的问题上,不仅对环境岩土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还根据环境岩土出现的问题提出来相应的对策与防治措施。

[关键词]黄土边坡环境岩土0引言黄土在全世界的分布及其广泛,而其中在我国的西北部存在着最完整、最厚的黄土地层。

为了对黄土边坡进行更好的研究与维护,我们一直在研究,力求找到一种能够保持黄土边坡稳定性的方法。

除了详细介绍黄土边坡的情况外,还力求在研究过程中找出研究存在的问题,充分维护黄土边坡的稳定性。

1黄土边坡研究方法现状在对黄土边坡进行边坡变形以及对稳定性进行研究时,主要采取的方法主要有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两种。

宏观角度主要是从黄土边坡的地形地貌以及周边降雨等,而微观角度主要是从黄土的结构进行分析与研究。

此外,除了应用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利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

一种是直接用粘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来观测整个黄土边坡的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充分考虑到降水后,雨水渗入地下,对缓坡的影响。

此方法认为,导致缓坡频频出现灾害的主要是降水的问题。

因此,要对黄土边坡进行治理,一定要减少雨水对坡体的渗入,必须对黄土渠道进行永久性排水。

另一种是利用有限元来分析黄土边坡变形。

这种方法认为,边坡是在开挖过程中最容易变形的地方,尤其是边坡的中部与底部,在坡顶处也可以看到比较小的变形。

边坡如果挖的越深,越容易变形,而应力差则是导致边坡在开挖过程中极易造成边坡滑动[1]。

此外,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还具有更大的实践意义。

用其来计算黄土边坡的震陷量,不仅可以预测地震,还可以对地震的危险性与安全性进行评价,有效减少地震的伤亡与损失。

2黄土边坡研究存在的问题现如今,对黄土边坡的设计多是通过经验对比。

在稳定分析法中,多是经验加土力学进行分析。

但是,传统的分析方法已经无法赶上现实的脚步。

黄土边坡的地震、暴雨等地质灾害多具突发性,其特征主要是高速流滑。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边坡研究治理作为地质灾害防治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被政府和相关单位所重视。

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地质灾害情况,边坡发生的频繁、损失情况严重,给社会经济和公共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迫切需要加强边坡研究治理工作,以保障公共安全。

在边坡研究治理方面,我国已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了一个完善的边坡研究治理体系,涵盖边坡研究、治理和防治等方面的工作。

首先,我国在边坡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

我国有关团体投入了大量资金,采用新型的技术和设备,从区域性、土地性以及地质动力学等方面,对边坡灾害发生机理、演变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收集了大量边坡研究成果,为防治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其次,我国在边坡治理方面也做了大量努力。

除以地质勘查、防治报告、土力学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边坡进行合理的治理外,还将边坡治理与整体山林植被修复、流域生态治理、水土保持及绿色建设等综合措施结合起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边坡治理行动计划。

根据加强边坡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我国还将边坡治理贯穿于国家规划设计及基建项目实施活动中,以降低边坡灾害风险,确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此外,为增强边坡灾害防治的能力,我国已建立了一系列边坡研究治理技术规范,涉及边坡地质调查、构造分析、防治技术指标等,进一步改善了边坡治理的技术水平。

此外,也加强了边坡工程的质量控制,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边坡治理经济效益分析模型,提高了边坡治理经济效益,更好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上这些措施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治理技术有待改进,联系项目开发和景观修复建设等等。

为解决存在的问题,今后边坡研究治理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首先,要进一步建立统一的治理标准,严格规范治理技术和施工技术,形成边坡治理安全可靠的技术体系。

其次,应建立有效的边坡治理监督制度,落实隐患排查、评估和改进机制,加强边坡灾害风险管理,提高边坡治理的安全可靠性。

此外,也要通过科技与产业的融合,探索边坡治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边坡灾害防治处理技术的开发应用,并结合环境工程修复和景观恢复,进一步提升治理效果。

黄土的调查报告总结与反思

黄土的调查报告总结与反思

黄土的调查报告总结与反思当对黄土进行调查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与反思:一、1. 黄土的形成与分布:我们发现黄土是由于长期风蚀和水蚀作用形成的,在我国的分布十分广泛,尤其在黄土高原地区较为集中。

2. 黄土的组成与特点:黄土主要由细粒土壤颗粒组成,含有丰富的黏土矿物、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

它的特点是干燥、脆硬、层状等。

二、1. 黄土对农业的影响:我们发现黄土对农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黄土的干燥和脆硬特性,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水分保持造成了一定的限制,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良技术和管理措施。

2. 黄土对环境的影响:黄土贫瘠的土壤特性使得其对环境的影响较为显著。

黄土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对水资源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损害。

三、1. 黄土的保护与利用:在调查中,我们认识到黄土的保护与利用问题迫在眉睫。

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土壤保护措施,减缓水土流失的趋势;同时,也要充分利用黄土潜在的农业和工业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2. 黄土地区的生态恢复:面对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我们建议在黄土地区加大生态恢复工作的力度。

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措施,来减少环境的进一步破坏。

四、1. 黄土研究的局限性: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黄土研究的一些局限性。

由于黄土分布较广,涉及的问题较为复杂,需要更多的科研力量投入其中,深入探索黄土的形成机制和对环境的影响。

2. 黄土的社会意义:黄土作为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之一,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黄土问题,加强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合力,共同推动黄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黄土的调查研究,我们对其形成机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利用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然而,黄土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对黄土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荆山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

荆山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

荆山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荆山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引言:黄土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其在边坡工程中的稳定性常常是工程建设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荆山地区的黄土边坡由于地质条件复杂,以及长期的自然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深入分析荆山黄土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对于确保工程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一、荆山黄土边坡的地质特征分析荆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黄土构成,其潜在的稳定性问题主要包括:土层内部结构的松脆性、土体内的孔隙率和含水量、土壤颗粒形态等因素。

黄土边坡的稳定性与黄土的硬度、黏聚力、含水量等参数有关,这些因素对于判断边坡的滑动、沉降和坍塌的潜在危险至关重要。

二、荆山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1. 应力分析:对荆山黄土边坡应力状态进行分析,确定主导力和主要应力方向,以及其他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将边坡结构建模,并模拟负荷情况,以确定边坡的抗侧抗滑能力。

2. 渗流分析:荆山黄土边坡的稳定性问题通常与渗流有关。

通过分析边坡的渗流条件以及渗流场的变化,确定边坡上的渗流路径和水头。

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边坡进行水头分析,确定边坡渗流的稳定性。

3. 边坡变形和滑动分析: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荆山黄土边坡的变形和滑动进行分析,包括平衡状态分析和动力响应分析。

通过模拟地震、降雨等外力作用下的边坡行为,确定边坡稳定性的危险性。

三、荆山黄土边坡治理方案的提出1. 提高土体稠度:通过黄土边坡的迅速压实,增加土体的稠密度,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以降低黄土边坡的滑动性。

2. 排水处理:为了改善黄土边坡的渗流状况,需要进行合理的排水处理,在边坡上设置排水系统,并设计合理的排水管道和渗流防护装置。

3. 土体加固:利用适当的加固措施,提高荆山黄土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土体喷浆加固和预制梁桩加固等。

4. 生态保护:在边坡治理方案中,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因素。

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挖填边坡的优化设计研究

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挖填边坡的优化设计研究

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挖填边坡的优化设计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挖填边坡的优化设计研究一、引言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是我国地理分布比较广泛的地貌类型之一,其特点是地势起伏,土地易于侵蚀。

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地区的挖填边坡设计,需要考虑地貌特征、土地利用情况、水土保持要求等因素,以实现边坡的稳定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挖填边坡的现状分析1. 地貌特征: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表沟壑纵横交错,土壤易于侵蚀。

2. 土地利用情况:该地区主要用于农田种植,有些地区也建有居民区或工矿企业。

3. 沟壑发展趋势:受地表水径流的侵蚀作用,沟壑会继续扩大,加剧土地流失的风险。

三、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挖填边坡设计的优化思路1. 地形状况的考察:通过研究地形起伏和沟壑的刻画,确定边坡设计的基础参数。

2. 挖填边坡的稳定性分析:通过地质勘察和土壤力学参数的测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3. 挖填边坡的高度、坡度和坡面形式的选择:根据地形条件和土地利用要求,确定边坡的高度、坡度和坡面形式。

4. 排水设计: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减少边坡水分对土壤的侵蚀作用。

5. 植被保护:在边坡上进行植被恢复,提高边坡的生态效益和抗侵蚀能力。

四、实例分析以某黄土丘陵沟壑地区为研究对象,对一条挖填边坡进行研究。

首先进行地形状况的考察,确定边坡设计的基础参数。

然后进行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得出边坡的稳定性指标。

根据地形条件,确定边坡的高度、坡度和坡面形式。

在边坡上设计了合理的排水系统,以减少水分对土壤的侵蚀作用。

最后,在边坡上进行植被恢复,以提高边坡的生态效益和抗侵蚀能力。

五、结果与讨论通过优化设计的挖填边坡,实现了边坡的稳定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该设计在地形状况的基础上,合理选择了边坡的高度、坡度和坡面形式,减少了土壤流失的风险。

同时,合理的排水系统和植被恢复措施,进一步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和生态效益。

六、结论该研究对于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挖填边坡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边坡研究治理是指研究边坡地貌特征与规律,并根据边坡地貌的特征,对边坡地进行科学有效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以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边坡研究治理面临着许多技术挑战,特别是现代边坡研究治理面临着更多的技术难题,进一步推动了边坡研究治理的发展。

近年来,边坡研究治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边坡研究治理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在自然灾害预防方面,边坡研究治理的技术逐渐得到完善,如采用测斜仪和高精度测斜仪等仪器设备,进行边坡斜率精确可靠的测定,从而确定边坡形态特征及可能发生灾害;同时,对边坡开发利用、治理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如植物恢复技术、植被护坡技术和人工加固技术等,这些技术在边坡研究治理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

此外,当前边坡研究治理的发展也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以此规范和规范边坡研究治理行为,减少因不当操作而造成的自然灾害。

例如,《城市边坡研究与治理条例》提出,城市边坡地的开发、改造、维护和治理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实施边坡开发、改造、维护和治理的技术措施,以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由此可见,我国边坡研究治理从专业技术上和法律法规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从技术上,我们采用了电子仪器技术、植物恢复技术、植被护坡技术和人工加固技术等,有效的检测边坡斜率并对边坡研究治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从法律法规上,相关法律法规也给予了边坡研究治理更大的约束,对边坡治理提出了更加规范的要求,切实保护社会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虽然我国边坡研究治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边坡研究治理的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例如,在边坡检测方面,仪器设备虽然发展较快,但仍然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其次,边坡研究治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既没有强制执行力,又缺乏有效的强制执行机制;此外,专业人才也相对匮乏,缺乏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以便参与边坡研究治理工作。

可以看出,今后边坡研究治理的发展将要面临着许多挑战,建议从技术和法律法规两个方面着手,首先从技术上提出更严格的边坡研究治理标准,强化专业技术的开发,以提高边坡研究治理的精度;其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增加法律法规的依据性、强制执行力,以提高边坡研究治理行为的可靠性。

黄土滑坡研究进展

黄土滑坡研究进展

黄土滑坡研究进展0 引言中国分布着世界上最广泛、最完整和沉积最厚的黄土,在平面上从由山西、陕西和甘肃为主组成的“中央黄土高原”向外展布,覆盖面积达60 多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63%。

黄土高原上广泛分布的黄土滑坡既是地貌演变的一种结果,又是该过程的积极参与者[1]。

黄土滑坡是一类特殊土质滑坡类型。

而黄土滑坡中的一些大型滑坡并非完全由黄土组成,除有不同时期的黄土外,还有大量的第三系、白垩系等软弱岩层。

因此,吴玮江建立了广义黄土滑坡的概念,认为广义黄土滑坡系指发生在黄土地区的主要由黄土或黄土和下伏中、新生界泥岩岩组组成的滑坡。

这样的定义可以统一人们对黄土滑坡的认识,也方便了学术上的交流[2]。

因此本文中所提到的黄土滑坡也是广义上的。

1 黄土滑坡的分布通过前人对黄土地区多年的黄土滑坡调查和研究,发现黄土滑坡分布不管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都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这些规律主要是受影响滑坡发生的因子控制,并且规律多从统计学角度出发,对于小时空间尺度上来说其结果要比大时空尺度更为准确。

1.1 空间分布黄土滑坡分布与黄土分布密切相关,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控制,分布具有“群体性”,即沿盆地边缘、河谷沿岸、断层带、城镇周围“群体”分布[3-5]。

沿黄土高原河流两侧阶地边坡、山区河流两侧基岩边坡、及基底平缓的侵蚀堆积的黄土塬、梁、峁边坡地带最为发育,且呈带状分布,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在黄土丘陵地区则是零星分布[6,7]。

在年降雨量大于400mm 的地方分布较多,某一地区降雨强度超过临界降雨量滑坡则会大面积发生,区域降雨量的差异导致了降雨型滑坡的地域性;在阴坡、陡坡地带比较发育;植被发育地方分布较少;一般6 级以上地震可导致黄土地震滑坡的产生,震级越大烈度越高,地震滑坡愈强烈[8]。

由于其采用野外调查及数据积累获取的黄土滑坡分布图所需时间较长,同时一些滑坡发生在高山无人居住的地方,所得到的结果不是很全面。

浅谈中国黄土滑坡研究现状.doc

浅谈中国黄土滑坡研究现状.doc

浅谈中国黄土滑坡研究现状摘要:黄土滑坡是我国黄土地区发育的一种斜(边)坡表生地质灾害,近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加强了对该类滑坡的研究。

本文介绍了国内在滑坡类型划分、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形成机理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黄土滑坡研究现状0、引言中国黄土广泛分布在西北、华北与东北地区,尤其集中分布在被称为中央黄土高原的陕西、甘肃、山西以及宁夏等省区。

在这里,特殊的气候、沉积以及地层环境中,地貌的发展演变也具有相应特殊的过程,产生了气候、地层与地貌上统一的动力地质作用及其产物――黄土滑坡[1]。

黄土滑坡是我国黄土地区发育的一种斜(边)坡表生地质灾害,它以其多发性、危害性而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有关科研单位加强了对黄土滑坡的研究,相应的研究成果也大量问世。

1、黄土滑坡的分类黄土滑坡类型划分直观地反映了黄土滑坡的基本特征。

要想深刻地认识黄土滑坡的共性和特性,就须进行分类研究。

按滑坡体的赋存条件、成因、厚度、破坏机理、运动特征等进行的不同类型的划分,基本可满足当前黄土滑坡研究的需要。

目前国内的分类研究可概括为四种[2]。

1.1铁科院西北分院的分类(1) 按成因分:洪积老黄土滑坡;洪积、风积黄土滑坡;风积、坡积黄土滑坡。

(2) 按厚度分:极深层黄土滑坡;深层黄土滑坡;中层黄土滑坡;浅层黄土滑坡。

1.2 王成华等的分类(1) 崩塌推移型:暴雨崩塌推移型;融冻崩塌推移型;溶、潜蚀崩塌推移型;地震崩塌推移型。

(2) 错落转动型:暴雨错落转动型;融冻错落转动型;溶、潜蚀错落转动型。

(3) 蠕动平移型:融冻蠕动平移型;溶、潜蚀蠕动平移型。

1.3 乔平定等的分类(1) 按厚度分:巨厚层滑坡( H > 50 m);厚层滑坡( H= 20~50 m);中层滑坡( H = 6~20 m);浅层滑坡( H< 6 m)。

(2) 按产生时代分:古滑坡;老滑坡;新滑坡;新生滑坡。

(3) 按力源分:推动式滑坡;牵引式滑坡。

三门峡地区黄土边坡稳定性研究

三门峡地区黄土边坡稳定性研究

三门峡地区黄土边坡稳定性研究三门峡地区的黄土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是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建设等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文具体分析湖滨区磁钟乡附近的黄土的边坡稳定性,提出了保持黄土边坡稳定的预防措施和方案。

标签:三门峡地区;边坡稳定性一、三门峡地区黄土边坡工程地质情况(一)三门峡地区天然黄土特性:1、自然的黄土以非饱和土为主,该地区天然黄土中含水量都小于10%,其饱和度约12%~30%。

2、自然的黄土压缩性比较大。

自然的黄土孔隙比约是0.45-1.2,含有探索盐类矿物的黄土大多数都是可溶的;因为黄土大多数是节理发育的,孔隙很大,黄土有很强的可压缩性。

3、自然的黄土具有很强的结构性,可触变,黄土的结构稳定性受盐类矿物的含有量和组分影响非常大。

4、自然的黄土还有湿软性的特征,遇水的稳定性非常差。

(二)三门峡地区黄土边坡物理力学性质三门峡黄土的物理性质是三门峡的黄土的粒径主要为0.05-0.005mm粉粒,含量超过50%,高于0.05mm粒径的砂粒和低于0.005mm的粘粒的含量较少。

三门峡地区黄土的含水量一般低于10%,含水量浮动大,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加。

在开采面上看地层从新到老的变化规律是砂粒和粉粒的含量逐渐降低,粘粒的含量增加。

地层越老风化的程度越厉害,颗粒就比较细。

磁钟乡附近的黄土主要存在形式是半固态或者是固体,液性指数小于0。

自然的黄土的抗剪强度的特征是新黄土抗剪强度的指标小于老黄土抗剪强度。

黄土的抗剪强度衰减速度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黄土的内摩擦角变化不大。

(三)三门峡黄土边坡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三门峡黄土边坡稳定性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边坡上部的崩塌和边坡中上部失稳滑坡。

边坡的放坡方式和坡度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

雨水径流和侵蚀作用对边坡稳定性有着极大的影响。

依据三门峡的具体特征,人工切削边坡加剧了对边坡稳定的扰动,增加了边坡的不稳定因素。

二、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结合三门峡的黄土边坡的实际情况可知,边坡的稳定程度不但跟其对应的工程地质条件有关系,还与边坡自身的力学稳定性有关。

黄土边坡研究现状综述

黄土边坡研究现状综述

黄土边坡研究现状综述【摘要】本文对关于黄土边坡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相关待解决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黄土边坡;研究;综述一、黄土边坡的特点黄土是第四纪的沉积物,垂直节理发育,具有较强的结构性; 胶结物质形成的加固粘聚力是其强度的主要组成部分。

受干旱影响, 黄土天然含水量普遍较低,强度较高,高陡的黄土边坡十分普遍。

由于黄土颗粒间的胶结物质耐水性差, 土体含水量增大就会弱化加固粘聚力的作用, 使黄土的强度降低,乃至出现许多工程破坏[1]。

二、黄土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1、地质构造在黄土分布区, 由于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差异性上升,形成了特殊的黄土台塬及黄土梁, 强烈的河流下切及后期黄土的堆积,形成高陡的边坡外形, 为滑坡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各种构造结构面控制了滑坡滑动面的空间位置及滑坡的时空分布。

2、黄土岩性黄土岩性是影响坡体稳定性的主要内在因素。

黄土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多大孔隙;颗粒分选良好,以接触胶结型为主; 垂直节理发育,透水性强, 富含碳酸盐,遇水浸湿后强度显著降低。

3、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滑坡发育的因素之一。

沟谷的发育和切割程度直接影响滑坡的发生和发展,一般沟谷越发育,切割越严重,滑坡就越多。

黄土沟谷地形坡度陡峭,沟谷切割较深,沟谷的谷缘线以下地形坡度接近或大于黄土内摩擦角,斜坡稳定性差。

4、水的作用地表水入渗和地下水位上升,一是造成沟谷地表侵蚀严重,使边坡稳定性减弱;二使黄土含水量增大,胶结物质形成的加固粘聚力减弱,易产生滑坡;三是水的侵润使滑动面上岩土软化和水解,降低滑动面土的抗剪强度; 四是降水渗入坡体, 增加上覆土体重量,地表水沿黄土裂隙或节理下渗,往往在斜坡局部地区形成较高的水头,使土体内的静水压力和动力压力增高, 引起土体下滑力的增大。

5、地震作用地震是边坡失稳的重要诱发因素。

由于黄土岩性松软, 斜坡临空面大,受地震惯性力的作用, 土体结构遭到破坏,从而丧失抗剪强度而滑坡。

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元腾飞

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元腾飞

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元腾飞发布时间:2021-08-17T02:52:52.044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3期作者:元腾飞[导读]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网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工程遇到黄土地质。

某铁路工程砂性黄土从区域划分来说,可主要分为两种黄土类型,一是分布于毛乌素沙漠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区的风积黄土,主要分布于隧道洞口浅埋范围段,风积黄土具有砂性重,或者是砂与土混杂一起的构造形状,自稳性很差,含水量很低,施工阶段隧道拱顶及边墙、掌子面等均不易稳定,施工风险大。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308摘要:结合某工程实际情况,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对隧道开挖过程中黄土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通过工程中实际的不良地质与计算所得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以安全系数Fs=1.2作为黄土边坡开挖后安全性的临界值,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

关键词:黄土;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引言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网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工程遇到黄土地质。

某铁路工程砂性黄土从区域划分来说,可主要分为两种黄土类型,一是分布于毛乌素沙漠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区的风积黄土,主要分布于隧道洞口浅埋范围段,风积黄土具有砂性重,或者是砂与土混杂一起的构造形状,自稳性很差,含水量很低,施工阶段隧道拱顶及边墙、掌子面等均不易稳定,施工风险大。

其余段砂性黄土主要分布于陕北黄土高原区,砂性黄土自身稳定性与其砂性指数、含水率等关系较大,含水率较低时稳定性偏差,含水率较高时开挖后泥水混合呈现流塑状,隧道开挖具有掌子面及边墙局部溜塌的风险。

研究黄土边坡稳定性对类似工程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李颖等[1]为解决实际工程中存在的黄土路基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边坡,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并且得到该边坡相的稳定系数。

刘飞等[2]通过 FLAC3D 软件建立了隧道开挖时黄土边坡的数值模型,系统研究了隧道开挖时不同坡角黄土边坡的变形破坏形态及应变分布特征。

黄土滑坡研究现状及特征

黄土滑坡研究现状及特征

黄土滑坡研究现状及特征黄土滑坡中的黄土是一种具有特殊物质成分、形态和性质的多孔隙弱胶结的松散沉积物,第四纪以来广泛分布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

我国黄土覆盖面积广阔,约为63.5×l04km2,主要分布于陇中东、陕北、蒙西南、晋、豫西北以及鲁西等地。

黄土集中分布的陕西、甘肃、山西以及宁夏等省区,被称为“中央黄土高原”。

黄土往往假整合覆盖于阶地以及新近系、白垩系、侏罗系等老地层的风化剥蚀夷平面上,形成蔚为壮观的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第四纪以来,黄土高原随地壳运动间歇性上升的同时,黄土也在不断沉积加厚;另一方面,黄土高原被各级河流不断侵蚀、下切河谷和冲沟,黄土“悬覆”于基岩之上。

“此消彼长”的作用在河谷和沟谷两岸形成绵延不断的黄土斜坡,由于这种作用依然持续,那些遭受强烈自然营力作用的斜坡仅维持在临界平衡状态。

近年来,伴随着人类经济与工程活动的加剧,黄土滑坡灾害发生频率呈现增加的趋势,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甚至造成重大群死群伤灾难。

大量调查和分析表明,黄土滑坡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1)、多数滑坡滑动速度快,瞬间启动、高速滑动,迅速达到新的“暂稳”状态。

(2)、大型滑坡多数滑面埋深超过20m,甚至切穿整个黄土层,使得古夷平面上的黄土层全部滑动、搬运至坡脚。

(3)、滑动带受新近系红色黏土(或古土壤)控制,黄土与红土(或砂岩)界面构成主滑面。

(4)、滑坡后缘拉裂,多形成陡坎;滑坡产生显著的滑动前兆(如地面变形、地面裂缝发生和发展),这些前兆与滑坡体内部大变形有关。

(5)、受水影响大,往往发生于强降雨期间(包括短时间大雨、暴雨等强降雨和连续多日长时间的中雨、小雨等淋雨),还有一部分滑坡与冻融有关(即地下水位升高)。

(6)、部分滑坡转化为泥流,在更大范围内形成灾害。

(7)、往往与工程开挖、农业灌溉、削坡建房等人类活动有关。

黄土滑坡的实质是黄土剪切破坏,因此,黄土剪切特征是国内外广泛研究的重点。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大量的人口、资源开发和经济活动都使得边坡受到了不断的损害。

如何有效治理边坡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就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论述,旨在为有效治理边坡提供依据。

一、边坡研究治理现状1、技术支撑近年来,我国边坡研究治理技术得到了持续发展。

技术支撑主要体现在灾害预测和预警、结构性加固技术、压实技术、监测技术以及绿化技术等方面。

其中,灾害预测和预警技术是最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提前发现边坡灾害,对防灾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2、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

政府加大了对边坡研究治理的投入,出台了《边坡研究治理技术指导意见》等针对性的政策。

此外,边坡研究治理的项目也可以申请获得一定的财政补贴,从而激发了更多的科研创新热情。

二、边坡研究治理发展趋势1、联合治理未来,边坡研究治理不仅要重视技术支撑,还要注重公众参与,增加社会参与度,实现联合治理。

在联合治理中,技术、管理、公众三者结合,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研究治理体系,在抗击边坡灾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数据采集数据采集也是边坡研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分析边坡的状况,并做出科学的防治措施。

例如,GIS技术可以将边坡研究治理的数字化流程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从而提升边坡研究治理的效率。

3、智能技术智能技术可以帮助边坡研究治理体系达到自动化,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减少人员的投入,同时提高研究治理的效率。

同时,还可以提高边坡研究治理的准确度,提升研究治理的水平。

三、结论我国边坡研究治理近年来得到了持续发展,无论从技术支撑还是政策支持来看,都有较大进步。

未来,边坡研究治理需要做出更多努力,在联合治理、数据采集和智能技术等方面加强研究,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边坡研究治理体系,以期为抗击边坡灾害做出贡献。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边坡是地形地貌的一种,是由排列有序或无序的地表层展开的偏斜或斜坡。

它的形成是由流水、冰川、冲刷作用等地貌形成过程的产物,具有多样的形态,它们也正是商贸发达、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重大问题的根源所在。

如今,边坡研究和治理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1、研究进展近年来,边坡研究在国内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比如,在边坡动力学方面,我国科学家研究了瞬时和持续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应用建模技术和虚拟仿真可以更好地研究边坡的动力学。

在边坡地质结构方面,研究人员采用影像判读技术,对不同类型的边坡地质结构进行详细分析,研究了边坡地质结构与边坡稳定性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从而在边坡稳定性评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治理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设的加快,边坡治理工作也受到了重视。

近年来,国家对边坡的治理工作也给予了优先考虑,特别是政府部门的投入大大增加,边坡治理工程也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可。

其中,在边坡安全治理采用固结剂进行安全改造,山坡削除、斜坡堆积、环境改善以及抢险救灾方面对边坡灾害的治理取得了显著效果。

二、边坡研究治理发展趋势1、认知水平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边坡灾害类型、发生规律以及治理技术的认知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政府机构和专业机构对边坡治理的重视也有很大的表现。

在认知深化的同时,政策引导的调整也会越来越明确,加强边坡治理的技术研究和实践探索。

2、技术加强边坡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朝着综合性的方向推进的,即采用综合的方法去解决多种问题,实施有效的一次性治理,这对边坡治理技术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在技术上,以GIS技术、外业技术、遥感技术以及固结剂、滑移工程技术等技术也将会被广泛应用于边坡治理工程中,以提升边坡治理的能力和效果。

三、发展建议1、加强科技研究要加强对边坡灾害的技术研究,重点研究边坡地质结构与边坡稳定性、边坡治理技术以及抢险救灾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要及时研究边坡灾害新技术,提高我国边坡灾害防治的实力。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是一个陡峭边坡多发的国家,边坡治理是担负重要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边坡治理工作也发生了巨大变革。

此外,边坡研究也受到了很大的重视。

本文旨在对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边坡研究是指对边坡的形态、构造、地质、地貌、土壤和植被等的分析和研究,以及边坡治理技术。

在我国,边坡研究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经历了从研究形态到研究技术的发展过程。

考虑到边坡的地形、植被和地貌环境,当前边坡研究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类型。

首先,关于山体边坡研究,关注边坡构造、地质和地貌,以提高边坡安全性。

其次,关于滑坡研究,主要集中在滑坡的形态、构造、滑坡发生机理、预测、防治措施等研究。

此外,还有关于边坡土壤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研究边坡土壤的渗透性能、抗剪强度等。

此外,边坡植被的改良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研究边坡植被的恢复和恢复技术以增强边坡植被的抗风环境保护能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边坡研究治理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

目前,边坡治理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可以分为几套不同的技术体系。

这些技术体系涉及边坡工程设计、工程实施,以及边坡护坡工程和护坡施工。

除此之外,边坡护坡材料和护坡结构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金属边坡护坡材料的研发成功,为我国边坡护坡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边坡治理理论和技术仍在不断探索和发展。

现在,在边坡研究领域,有一些新兴的技术和理论,如三维地形测量、数字地貌建模分析、地质模型建模、土壤力学模拟等,可以更好地评价边坡治理的安全性。

此外,边坡护坡材料和护坡结构也在不断发展,新型护坡材料和护坡结构不断问世,具有更高的环保性、耐久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已经显而易见,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边坡治理技术也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将继续深入研究边坡地貌、边坡护坡技术、边坡植被改良技术等,以更好地提高我国边坡治理状况,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黄土隧道洞口段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黄土隧道洞口段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随着我 国社会和经济 的发展 , 越来 越多的公路工程修建 于黄土地 区。由于工程地质条件 、 文地质条件及人为等因素影响 ,隧道施工过 水 程中易出现各种各样 的地质灾 害,其中隧道洞 口 边坡失稳便是隧道施工 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由于隧道洞 1的安全关系到隧道能否顺利进洞 3 并进行安全施工 , 是隧道施 工中的重 中 之重 ,因此 , 隧道洞 1的边仰坡 3 安全一直来都受到了隧道工程师们的极大关注 ,并采用了各种方法对隧 道洞 口的边仰坡进行安全评价,并作出合理 的设计 与施工方案。由于修 筑在黄土地 区的隧道有其特殊性,不象岩石那样具有较好的完整性 ,且 易受地表水或地下水 的影响 ,因此 ,洞口的坡体在隧道施工中易 出现失 稳等地质灾害问题 , 一旦发生,轻则使工期延长 , 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 重则造成人 身安 全等事故 。因此 ,在施工过程 中 ,对洞 口的仰坡和边 坡 ,特别是高陡坡体进行专门的稳定性分析 、评价 、 预报等具有重要的 意义。这些工作有利于业主及施工单位及 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并 对处理效果进行检验 , 从而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和运营安全 。
数 。这个分析实质上与静力稳定性分析完全相同,所采用 的方法是由静 力稳 定分析方法拓展而来 的,只是添 加了一个反映地震作用的地震系 数 ,因而十分 简便 。抗滑安全系数与边坡抗 剪强度指标 (c 、中 ) 及密 度 、最危险滑动面的形状及位置、地 下水位和地震系数等密切相关 。在 拟静力分析时,边坡抗剪强度指标可通过现场或试验室相应试验测定 , 亦可结合试验反算而定;而破坏面形状和位置常根据边坡地质条件用经 验 、1 程类 比等方法来确定 , 二 亦可用优化算法来确定。 自2 t 纪6@代有限元法用于土坝地震反应分析以来 ,特别是2 世 o! 0 t 0 纪9 年代中后期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力学 的高速发展 ,有限元法 0 及其它数值模拟法在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中获得 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 应用 。目前 ,对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常采用的数值方法有有限元法 、离 散元法和快速拉格朗 日元法 ;对于边坡 的稳定性评价所采用 的判定指标 有安全系数和永久位移两种 ,从查 阅的国内外文献来看 ,国内以安全系 数为主 ,国外 以永久位移为主。下面以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指标来分别 论述 :

浅谈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浅谈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图10智能化公交站台
实打造空间和谐、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是旧城街道市政
图1黄土边坡稳定性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思维导图
1.2黄土边坡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只针对黄土边坡防治技的研究,国外资料较少,生态学家Donald(2007)提出过利用植物本身的特点,再结合建筑物构建一种生态式边坡防护。

此方法也为后来的黄土边坡防护提供了一种思路。

我国黄土面积较广,因此黄土边坡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由于黄土的受力、变形破坏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因此目前没有一种较为认可的普遍方法。

根据黄土的湿陷性,防治措施的研究也集中于两方面,即防水和换填土。

黄土边坡侵蚀研究概况综述

黄土边坡侵蚀研究概况综述

黄土边坡侵蚀研究概况综述
冀琦;吴艾芳;张涛;夏成谷
【期刊名称】《进展》
【年(卷),期】2024()7
【摘要】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

因降雨等水流冲刷侵蚀,造就了千沟万壑的黄土侵蚀地貌。

被誉为“母亲河”的黄河流经该地区,每年
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奔流入海。

细沟侵蚀造成地表土及养分流失,降低土壤生产力,侵
蚀泥沙沉积又会导致溪流和水库水质恶化。

细沟侵蚀是黄土边坡的侵蚀的主要方式,侵蚀性降雨汇聚成集中流沿坡面奔腾而下,裹挟着泥沙,随着时间进行,侵蚀将不断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始,不少专家学者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坡面侵蚀进行了实验模拟研究,分析其侵蚀机理,由于黄土的湿陷性及作为一种特殊土的复杂性,直到近些年,依然有不少科研人员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理论研究。

本文对黄土边坡细沟侵蚀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进行整理,汇报关于黄土边坡侵蚀的最新进展及相关的改良措施。

【总页数】3页(P50-52)
【作者】冀琦;吴艾芳;张涛;夏成谷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13.1
【相关文献】
1.黄土边坡降雨侵蚀特征的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2.开挖型黄土边坡剥落侵蚀作用及变形破坏研究
3.基于有机材料-三维植生毯技术的黄土边坡抗降雨侵蚀试验研究
4.黄土高原坡沟系统植被格局对土壤侵蚀影响研究进展
5.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研究中的若干论点─—黄土高原侵蚀环境调控与农业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土滑坡研究现状与设想

黄土滑坡研究现状与设想

冻结滞水促滑效应 ”,也是地下水的一种作用形式 。 雷祥义 [ 8 ] 、范立民 [ 9 ] 、宁社教 [ 10 ]认为地下水降低了 黄土的抗剪强度 ,是诱发黄土滑坡的根本原因 ,但其 主要是基于野外现象以及黄土自身性质 (如水敏 性 、节理发育等 )对黄土滑坡机制的一种定性解释 , 缺乏一些定量的试验分析 。徐峻龄 [ 11 ] 90 年代提出 了高速远程黄土滑坡的“闸门效应说 ”试图解释该 类型滑坡的启动机制 ,其过程可简述为 :滑带中段饱 水蠕动滑移 ,滑体后缘开裂 ,前缘土体突然被剪断 , 瞬间滑体产生很高的初速度 ,滑坡发生 。“闸门效 应说 ”是一种概念模型 ,还需大量现场及室内试验 加以深化 、完善 。
2 黄土滑坡类型
滑坡类型划分是黄土滑坡研究的基础性工作 。
依据各类型黄土滑坡的特点 ,针对性地开展勘察工 作 ,即可确定滑坡的基本性质 、规模 ,预测其发展趋 势和危害程度 ,便于制定避让减灾对策 、防治措施 等 ,这也是黄土滑坡类型划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北分院 [ 3 ] 根据滑体物质组 成和厚度将黄土滑坡分为 :洪积老黄土滑坡 ,洪积 、 风积黄土滑坡和风积 、坡积黄土滑坡 ;极深层黄土滑 坡 ,中层黄土滑坡和浅层黄土滑坡 。乔平定 [ 4 ]亦从 不同角度对黄土滑坡进行了分类 :
表 1 黄土滑坡分类方案及活动特征 [ 5] Table 1 C la ssif ica tion and m ob ility character istics
of loess landslide [ 5]
滑坡类型
主滑面位置
黄土层内 发育于相对均匀的
纯黄 滑坡
黄土层内
土滑 坡
黄土接触 面滑坡
位于含水量高或者 饱水的黄土 —泥岩 接触面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土边坡研究现状综述
【摘要】本文对关于黄土边坡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相关待解决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黄土边坡;研究;综述
一、黄土边坡的特点
黄土是第四纪的沉积物,垂直节理发育,具有较强的结构性; 胶结物质形成的加固粘聚力是其强度的主要组成部分。

受干旱影响, 黄土天然含水量普遍较低,强度较高,高陡的黄土边坡十分普遍。

由于黄土颗粒间的胶结物质耐水性差, 土体含水量增大就会弱化加固粘聚力的作用, 使黄土的强度降低,乃至出现许多工程破坏[1]。

二、黄土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1、地质构造在黄土分布区, 由于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差异性上升,形成了特殊的黄土台塬及黄土梁, 强烈的河流下切及后期黄土的堆积,形成高陡的边坡外形, 为滑坡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各种构造结构面控制了滑坡滑动面的空间位置及滑坡的时空分布。

2、黄土岩性黄土岩性是影响坡体稳定性的主要内在因素。

黄土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多大孔隙;颗粒分选良好,以接触胶结型为主; 垂直节理发育,透水性强, 富含碳酸盐,遇水浸湿后强度显著降低。

3、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滑坡发育的因素之一。

沟谷的发育和切割程度直接影响滑坡的发生和发展,一般沟谷越发育,切割越严重,滑坡就越多。

黄土沟谷地形坡度陡峭,沟谷切割较深,沟谷的谷缘线以下地形坡度接近或大于黄土内摩擦角,斜坡稳定性差。

4、水的作用地表水入渗和地下水位上升,一是造成沟谷地表侵蚀严重,使边坡稳定性减弱;二使黄土含水量增大,胶结物质形成的加固粘聚力减弱,易产生滑坡;三是水的侵润使滑动面上岩土软化和水解,降低滑动面土的抗剪强度; 四是降水渗入坡体, 增加上覆土体重量,地表水沿黄土裂隙或节理下渗,往往在斜坡局部地区形成较高的水头,使土体内的静水压力和动力压力增高, 引起土体下滑力的增大。

5、地震作用地震是边坡失稳的重要诱发因素。

由于黄土岩性松软, 斜坡临空面大,受地震惯性力的作用, 土体结构遭到破坏,从而丧失抗剪强度而滑坡。

计算表明, 随地震烈度的增大, 滑裂面向土体深远方向发展,即滑坡范围随地震级数的升高而增大。

6、人为活动因素人类活动是触发滑坡的一个重要因素。

蓄水建筑物的大量渗漏,长期灌溉水下渗,引起地下水位大幅度上升,使塬边泉水流量增大, 泉眼增多, 斜坡土体强度降低,可能产生区域性滑坡或坍塌, 人们大肆毁林毁草, 修反坡梯田等,使地表水入渗量增高,亦加速坡体向失稳状态发展[2]。

三、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1、极限平衡法
极限平衡理论是将有滑动趋势范围内的边坡岩土体岩某一滑动面切成若干竖条或斜条通过块体的平衡条件建立整个边坡平衡方程, 以此为基础进行边坡分析。

其基本出发点是把岩块作为一个刚体, 检算几个可能破坏面上滑动块体的力的平衡, 求出此面在极限状态下的抗剪强度与实有剪应力之比, 称为安全系数k , 即, 当k> 1时,边坡稳定; k= 1时边坡处于极限状态; 当k< 1时, 边坡失稳。

该方法模型简单、计算公式简捷、可以解决各种复杂剖面形状、能考虑各种加载形式。

传极限平衡法经过70多年的发展,发展了多种方法如瑞典圆弧法、简化Bishop法、Janbu法及Morgenstern - Pric法、Spencer法等。

2、裂隙圆弧法
裂隙圆弧法是西安公路科学研究所的赵学勐等人于八十年代初针对黄土边坡的特点提出的。

该方法认为,黄土中由于垂直节理的存在, 以及高陡边坡坡脚受到很大的自重应力, 发生不均匀变形等现象, 都会导致坡顶出现成组的拉力裂隙。

裂隙的平面分布呈与边坡坡肩线平行的圆弧状。

该方法提出后, 受到工程界的关注并被应用。

后经长安大学折学森教授改进后该法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3、稳定图表法
稳定图表法是根据边坡的坡高与坡比有一定的函数关系而提出的, 根据这种函数关系将其制成图片, 这样使得边坡设计计算变得简单、方便,只需查相应的图表即可。

该法步骤简单、直接,工程界常常使用,但它是在简化基础上进行归并而得, 使用时要注意其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3、塑性极限分析法
塑性极限分析法是把物体本构关系简化为理想刚塑性的应力-应变关系,用塑性力学上限、下限定理分析边坡稳定问题, 就是从下限和上限两个方向逼近真实解。

塑性极限分析的基本要点是: 当滑动体滑动时, 自重和外力所作的功率等于内力(滑面上的阻力)所消耗的功率。

于是可由滑体处于极限状态时两功率相等
的条件求出极限荷载、临界坡高或安全系数。

这一求解方法最大好处是回避了在工程中最不易弄清的本构关系表达式,因而具有物理概念清晰、应用简单且在很多情况下可给出问题的严密解等优点。

该方法考虑了速度模式(破坏模式)和能量消耗,应力分布并不要求满足平衡条件。

4、有限元法
有限元分析法是七十年代以来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逐渐成熟的分析法。

该方法既可将边坡稳定问题视为平面应变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也可按空间问题分析,并可较合理地反映边坡的边界条件, 以及坡体土应力- 应变的非线性关系, 因此, 被视为较有发展前途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为,将边坡土体离散为很多小单元体,根据单元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平衡条件建立变形谐调方程,然后根据各单元体间的变形谐调关系及边坡边界条件建立边坡整体稳定的应力和位移方程, 最后通过计算机求解方程, 得出边坡体中的应力、应变及位移[3]。

四、防治黄土边坡失稳的措施
根据黄土边坡失稳的原因及机理,从以下几方面采取防治措施:
1、排水措施:因黄土具有特殊的多孔骨架结构,对水的侵蚀特敏感,并且随含水量增大,抗剪强度剧烈降低,为减少地表水渗入边坡坡体内,应在边坡潜在滑塌区后缘设置截水沟,边坡表面设地表排水系统.
2、采用锚杆挡墙支护、或土层锚杆支护来提高边坡的抗剪能力,这是一种对控制黄土边坡失稳非常有效的积极措施.
3、采用坡面防护,防治边坡冲刷引起的失稳,如;植物防护,砌石护坡等.
4、避免在边坡顶部的潜在滑塌区范围内堆载,进行建筑工程和线路工程建设.
5、对高边坡应设计成多级台阶边坡,增设卸荷平台;避免边坡坡脚部位的不合理开挖.此外对黄土边坡设计选用合理的坡率,并在边坡工程施工中,采用信息化逆作施工法.
五、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在现有的规范和手册中,对高边坡没有提出具体的评价和设计方法,在这方面的工程经验还不成熟,研究工作有待深入。

在设计计算中,必须正确解决黄土边坡工程在其坡比,坡高,坡型,坡工之间的整体合理分配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祖典.黄土力学与工程[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张天宝.土坡稳定分析圆弧法的数值研究[J] .成都工学院学报,1978
[3] 周育峰.边坡稳定性的可靠度分析[J] .公路,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