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导学案及答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马说

一、目标导学

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句式结构。

2.体会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3.学习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二、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伯乐()骈死( ) 槽枥( ) ( ) ....相马()粟()外见( ) 食马( ) ....(2)文学常识积累。

①《马说》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文学家。他与柳宗元共倡古文,并称___________。

②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记叙,也可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相当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初一学过的___________就属这一文体。2.二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2)骈死于槽枥之间()()...(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4)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5)安求其能千里也()()..(6)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7)执策而临之()()..3.三读课文,口头翻译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

疑问摘要:

三、互动探究

(三)再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理解重点字词。

1.通假字: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同_____。

(2)不能尽其材 ,同______。

;.

.

同_____。(3)其真无马邪 ,同_____。(4)才美不外见 ,一词多义2. ()其真无马邪?(执策而临之)

(1)策(2)其

策之不以其道()其真不知马也()

食不饱,力不足()骈死于槽枥之间()

(3)食一食或尽粟一石()(4)之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策之不以其道()

(5)而(6)以

而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

(四)三读课文,理解课文语句,翻译下列句子。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5.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五)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2.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3.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4.本文的写作手法有何特点?

(六)总结归纳

;.

.

本文采用的写法,论述的问题,作者

将比做“千里马”,将比做“食马者”,集中阐述了封

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

之情,对不能知能善任的昏庸的统治阶级进行了嘲讽与鞭挞。

四、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

1.给下列加点的注音

①祗辱()②骈死()③槽枥....()

④一食或尽粟一石()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2.《马说》作者是(朝代)(姓

名)。文章短小精悍,通篇运用手法。

3.按要求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或尽粟一石:②虽有千里

之..能:

③才美不外见:④且欲与

常..马:

5.翻译: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二)课内阅读

;.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丛草为林

C、以至鸟兽木石

D、不以善小而不为

2.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将人才比做

“”,而伯乐喻指,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

是。

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作者借

此表达了

的心情。

4.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天下无马。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5.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参照最后一节,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五、拓展阅读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而驰,其①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②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

①介:披上战甲。②褫(chǐ):解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比行百余里()..2.翻译下列句子。

(1)安求其能千里也?

(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