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题答案解析卷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b0f1c21ed9ad51f11df22e.png)
2020年云南玉溪中考语文试题(全卷四个大题,共26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 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C. 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D. 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簇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 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 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 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这一个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尊荣。
A.严寒明媚风云变幻一现B.寒冷妩媚风云变幻一睹C.严寒妩媚风起云涌一现D.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b1d4a0aef8941ea66e0515.png)
【解析】
【详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诗人艾青的诗句,语句表达了艾青对祖国深沉的爱,不是“冰心对祖国深沉的爱”。故选C。
7.根据提示填空。
(1)出门东向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点睛】
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
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
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他”指代不明)
(2)根据题干中给出的答案格式示例,围绕所选人物的追求回答即可。分析简•爱,要结合其对平等的追求;分析祥子,要结合其对洋车的追求;分析“红小鬼”要结合其追求平等,事事参与。
示例一:简•爱从小有一种倔强不受辱的性格,不甘忍受社会压迫、追求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努力寻求经济地位、个性的独立;
示例二:祥子追求幸福生活,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辆新车,为此在烈日和暴雨下拼命奔波;
A.在我国古代,人们席地而坐时把腰挺直称为“长跪”,离席站立称为“避席”,这两个举动都表示敬意。
B.自谢道韫吟咏出“未若柳絮因风起”后,“咏絮之才”就被用来赞誉女性出众的才华。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表达了冰心对祖国深沉的爱。
D.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凡的长相,后半部分则透过他的眼睛,展示出他灵魂的深邃、伟大。
2020年云南省昆明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2020年云南省昆明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c1332d0242a8956aece4c4.png)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3题。(共13分)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周国平
①不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是面对着中学生,我经常提的一个建议就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11.【甲】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概括。(2分)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佣者笑而应曰/足肤皲裂而不知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欲自请击之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男儿当死于边野/又留蚊于素帐中
10.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文第⑤段“石油一般分布在近地表的范围内”一句中,加点词语“一般”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近年来石油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3分)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2020年云南省昆明中考语文试卷附真卷答案解析
![2020年云南省昆明中考语文试卷附真卷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d119126137ee06eef918b7.png)
“
,
”的语句,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也表达了自己高远
的志向;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用“
,
”的诗句,表
现了自己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夏完淳在《别云间》一诗中,用
“
,
”的诗句,表达了自己慷慨赴死的决心和对家乡亲人的无
限依恋。 (8)“水”是大自然的精灵。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含有“水”字的句子,请你任意写出
被继续运移的地质构造。石油的这种聚集方式就如同水被一块海绵吸收一样。正因为有 题 了储集岩和圈闭构造,石油才能够安静地在地下定居,等待发掘者的到来。
⑤地质学家认为,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已有很大一部分石油因圈闭构造遭到各种
地质作用的破坏而流失掉。在经历生成、运移和储集后,石油一.般.分布在近地表的范 围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 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 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 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 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 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 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 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毕业学校
姓名
考生号
绝密★启用前
在
2020 年云南省昆明市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
最新2020云南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最新2020云南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ff84937375a417876f8f82.png)
C.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D.中国69岁的“无腿勇士”夏伯渝成功登项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4.D A:缺少主语改为:小芳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B:数量词重复,删去“左右”改为:参观的人数超过10万。
C:使动用法缺主语,删去“使”,改为: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5.给下列句子接序,最恰当的项是()①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②你就可以看见无数点点的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③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披上了一色的玫瑰红④特别诱人的是牧场的黄香,周围的雪峰被溶日映红,像云霞那么灿烂⑤自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退,银灰色的暮霭笼罩草原的时候A.①④②⑤①B.④①①⑤②C.④①①⑤②D.①③②④⑤5.首先引出描写对象雪峰,然后描写雪峰的红光照耀世界的景象,接着写落日沉没,雪峰也变暗,最后写落日后牧民们就着落日准备晚餐,铜壶的灯光刚好辉映雪峰的红光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把山的北向、水的南岸叫作“明”,山的南面,水的北岸叫作“阳"。
如“阴阳割昏晓”的“阴”指泰山的北面。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的“河阳”指黄河北岸。
B.古代文体中的“记”,以记叙、描写为主,如《桃花源己》《小石潭记》;“表”是臣下对君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如《出师表》就是者葛亮对后主的上书。
C.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杂文集《随想录》等。
D.安徙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其作品人多以动物为主角,借动物嘲讽人性的缺点,影射社会现实,代表作有《丑小鸭》《农夫和蛇》《小美人》等。
6.D选项中《农夫和蛇》选自《伊素寓言》作者是伊索。
7.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
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別字中的任何种情况。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de6de7767f5acfa0c7cd77.png)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C.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D.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族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3.(2分)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_____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
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_____.这一个_____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_____尊容。
A.严寒明媚风云变幻一现B.寒冷妩媚风云变幻一睹C.严寒妩媚风起云涌一现D.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4.(2分)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坏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5.(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②通过对格陵兰岛冰核的测量,我们有了一份10多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结果并不乐观。
2020年云南省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云南省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d4c0815a8102d277a22f61.png)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河畔.(pàn)纤.细(xiān)矜.持(jīn)信手拈.来(diān)B.亘.古(gèn)希冀.(yì)吮.吸(shǔn)为虎作伥.(chāng)C.濒.临(bīn)对峙.(zhì)跻.身(jī)提纲挈.领(qiè)D.威摄.(shè)庇.护(pì)创.伤(chuàng)肆无忌惮.(dàn)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抉择凑和丰功伟绩风弛电掣B.锤炼履历闲情逸志义愤填膺C.搭档和煦世外桃源矫揉造作D.蝉娟祭祀海市蜃楼巧妙绝伦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梅花开在苦寒中,开在秃枝上,没有绿叶相映,特立独行....,自荣自美。
B.我市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以来,市容市貌的变化我是有目共睹....的。
C.今年入夏以来酷暑难熬,这使得原来滞销的空调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当前,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方兴未艾....。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五四青年节前夕,身残志坚的蒋萌,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20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B.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多年来我校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家长的支持。
C.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爱科学、学科学。
D.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厚,不仅在于它曾经拥有多少优秀文化,更在于它今天还能拥有多少优秀文化。
5.(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激发出令人难以预想的向上动力和发展活力。
②在40年的时间里奋起追赶、拥抱现代化。
③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道路。
④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zip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zip](https://img.taocdn.com/s3/m/65ef29a04a7302768e9939c0.png)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全卷四个大题,共26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 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C. 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D. 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簇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 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 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 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这一个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尊荣。
A.严寒明媚风云变幻一现B.寒冷妩媚风云变幻一睹C.严寒妩媚风起云涌一现D.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云南省昆明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2fd8c08762caaedd33d4eb.png)
昆明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四大题25小题,共8页。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
(含1~6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①在许多智者看来,读书乃是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
读孔孟之书,如品馥郁香茗,醒脑清心;诵唐诗宋词,若饮陈年佳酿,醇.香无比;品四大名著,似回味往事,喻理醒世……在阅读中,使我们的心智得以增长,思想得到启迪,境界获得提升。
②读书的更高境界,是从阅读中领悟时代使命,进而笃.行之。
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经历,况且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灵魂性格,构建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奠定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
在五彩斑斓的中国传统文化园地里,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令人推崇备至,惊叹不已,也感召着一代代人自强不息、奋勇前行。
③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崛.起的,也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阅读决定了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意义非比寻常。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分)【答案】略【解析】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方法:要求学生在课下练好字的硬笔书法,做到书写正确、比较工整、结构基本匀称、笔画流畅。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2分)(1)醇.香()(2)笃.行()(3)浮躁.()(3)崛.起()【答案】(1)chún (2)dǔ (3)zào jué【解析】注意正确运用汉语拼音规则,“dūn”不能读作“dūn”,“dǔ”不能读作和写作“dú”,“jué”不能读作“qú”。
3.第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答案】①在阅读中,我们的心智得以增长,思想得到启迪,境界获得提升。
②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经历,而且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灵魂性格,构建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奠定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ea18ff3c1ec5da51e2708c.png)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C.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D.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的积累,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参考答案:ACD.正确;B.有误,“炽热”的“炽”读作chì,“沙砾”的“砾”读作lì。
故选:B。
点拨:字音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读准字音,对多音字要能根据其意思正确判断读音,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易误读的字,平时要善于归纳,加强记忆。
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族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解析:本题考查错别字辨析。
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参考答案:A.有误,“族拥”应为“簇拥”,“入目三分”应为“入木三分”;B.有误,“穿流不息”应为“川流不息”;C.有误,“轻歌漫舞”应为“轻歌曼舞”;D.正确。
故选:D。
点拨: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
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2分)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_____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
2020年云南省昆明中考语文试卷附真卷答案解析
![2020年云南省昆明中考语文试卷附真卷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d119126137ee06eef918b7.png)
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 “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 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援曰: “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 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卷
2. 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 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含 1~6 题,共 22 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上
1.“灾难无情人有情”。请你从下面的两句话中任.选.一.句.,用正楷书写在“田”宇格
9.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 分)
A. 佣者笑而.应曰/足肤皲裂而.不知 B.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欲自请击之.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男儿当死于.边野/又留蚊于.素帐中 10. 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连续的两句:
,
。
二、阅读理解(含 7~23 题,共 40 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 10 页)
(一)诗歌赏析。(第 7 题,共 2 分) 品读李白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按要求回答问题。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367ac514791711cc7917f2.png)
2020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B项中“炽热(zhì)”应为“炽热(c hì)”;“沙砾(shuò)”应为“沙砾(lì)”。
设置两个错误读音,降低了难度。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字形。
A.入木三分;B.川流不息;C.轻歌曼舞。
故正确答案为D项。
【考点】字形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对于近义词语,要在同中找异,然后在具体的语境中选择词语。
本题为选择题,要运用排除法快速确定答案。
“秋高气爽时节”应用“明媚”,“一现”意思是“出现”,“一睹”是“看见”,结合语境可知应为“一现”。
故正确答案为A项,然后验证答案。
【考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D项中“能否搞好”和“提高”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
【考点】病句辨析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衔接与排序。
运用排除法,逐项确定答案。
先通读语句,知道大意,了解文体特征。
然后观察选项,确定首句,②或④可能为首句。
再看哪些句子衔接比较紧密,④中“我们以为”与①中“现在认为”结合比较紧密,②中“记录”与⑤中“记录表明”与③中“相反”结合比较紧密,可以排除A、B、D。
代入检验,确定答案。
【考点】句子衔接与排序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项表达了艾青对祖国深沉的爱,不是冰心。
【考点】文学文化常识7.【答案】(1)泪落沾我衣(2)枯藤老树昏鸦(3)匹夫不可夺志也(4)教然后知困(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
首先要根据题干中的答题提示,准确填写。
(1)(2)(3)(4)根据上下句提示填空。
(5)根据“又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可以确定所填句子。
(5)根据关键词“凌云壮志”可以确定所填句子。
要注意“藤”“燕”不写错,写完答案后要认真核查,保证无错误。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ea18ff3c1ec5da51e2708c.png)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C.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D.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的积累,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参考答案:ACD.正确;B.有误,“炽热”的“炽”读作chì,“沙砾”的“砾”读作lì。
故选:B。
点拨:字音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读准字音,对多音字要能根据其意思正确判断读音,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易误读的字,平时要善于归纳,加强记忆。
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族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解析:本题考查错别字辨析。
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参考答案:A.有误,“族拥”应为“簇拥”,“入目三分”应为“入木三分”;B.有误,“穿流不息”应为“川流不息”;C.有误,“轻歌漫舞”应为“轻歌曼舞”;D.正确。
故选:D。
点拨: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
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2分)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_____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
云南省2020年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2020年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27f984192e45361066f5a2.png)
2020年云南省语文中考试题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C.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ā)D.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簇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____________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
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____________,这一个____________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____________尊容。
A.严寒明媚风云变幻一现B.寒冷妩媚风云变幻一睹C.严寒妩媚风起云涌一现D.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②通过对格陵兰岛冰核的测量,我们有了一份10多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结果并不乐观。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fe9a3a890c69ec3d4bb7504.png)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全卷四个大题,共26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 ān)C.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D.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簇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2.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这一个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尊荣。
A.严寒明媚风云变幻一现B.寒冷妩媚风云变幻一睹C.严寒妩媚风起云涌一现D.D.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3.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云南省昆明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云南省昆明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18563bc77da26924c5b066.png)
昆明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四大题26小题,共8页。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含1〜7题,共22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①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
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
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2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的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仇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3在诗歌这种古老文字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
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
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旋律,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
○4诗歌,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
只要生命存在,诗歌就不会消失。
1.请用正楷将第○2○3段划线的内容工整的写在“田”字格里。
(2分)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2分)(1)创.伤()(2)蕴.含()(3)心魄.()(4)铿.锵()3.第一二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题答案解析卷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 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C. 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D. 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簇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 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 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 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这一个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尊荣。
A.严寒明媚风云变幻一现B.寒冷妩媚风云变幻一睹C.严寒妩媚风起云涌一现D.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②通过对格陵兰岛冰核的测量,我们有了一份10多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
结果并不乐观。
③相反,它的气候总是在温暖和严寒之间剧烈地摇摆不停,快速变化。
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认为地球是渐渐地进入和脱离冰川期的,其周期在数十万年以上。
⑤记录表明地球在最近一段历史时期根本不是人们以前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安身之处。
A.②⑤③①④B. ②④①⑤③C. ④①②⑤③D. ④①⑤②③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我国古代,人们席地而坐时把腰挺直称为“长跪”,离席站立称为“避席”,这两个举动都表示敬意。
B. 自谢道韫吟咏出“未若柳絮因风起”后,“咏絮之才”就被用来赞誉女性出众的才华。
C.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表达了冰心对祖国深沉的爱。
D. 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凡的长相,后半部分则透过他的眼睛,展示出他灵魂的深邃、伟大。
7.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1)出门东向看,。
(《十五从军征》)(2),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5)说起濒临失传的拉祜族红茶秘制工艺,人们无不扼腕叹息,所幸在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下,“拉祜红茶”又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这正如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所说“,。
”(6)初中毕业会上,同学们纷纷用杜甫《望岳》中的“,。
”来抒发自己的凌云壮志。
二、综合性学习(8~12题,共12分)(一)学习与探究(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9题。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简称CBD)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公约,主题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CBD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中国云南昆明召开。
【材料一】2020年5月22日,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发布我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白皮书——《云南的生物多样性》。
据发布会介绍,近年来云南已采取以下举措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及生物多样性减贫示范,严格生物多样性监督执法,推进生物多样性国际交流合作。
【材料二】8.请对材料一、二的主要信息进行综合概括。
(2分)9.请用简洁的语言对材料三的图案进行解说。
(2分)(二)名著阅读(4分)【文段一】以后可忘却了,大概也和现今的国粹保存大家的议论差不多。
但我对于这中西学堂,却也不满足,因为那里面只教汉文,算学,英文和法文。
功课较为别致的,还有杭州的求是书院,然而学费贵。
【文段二】总觉得不大合适,可是无法形容出这种不合适来。
现在是发现了大致相近的字眼了,“乌烟瘴气“,庶几乎其可也,只得走开……于是毫无问题,去考矿路学堂引去了。
10.(1)上面两个文段出自名著《》,讲述的是(人名)求学期间的两次心理变化,体现了他对新时代、新思想的追求。
(2分)(2)请从下列三项中任选一项,参照示例。
联系名著内容谈谈所选人物的追求。
(2分)①简·爱(《简·爱》)②祥子(《骆驼祥子》)③“红小鬼”(《红星照耀中国))【示例】唐僧在西天取经途中历经重重磨难,但始终坚持造福众生的追求,最终取回三藏真经。
(三)书写与鉴赏(4分)11.请仔细观察左边的字帖,从中挑选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正楷将它们书写在田字格中。
(2分)12.晋代王羲之被誉为“书圣”。
他的作品《兰亭集序》,点画生动,端庄典雅,气韵流畅,集雄强与优美于一体,达到了书法“中和之美”的极致。
下列属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是_ 图。
(2分)甲乙丙三、阅读(13~25题,共3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4题。
(4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3.题目“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怀”包含哪些内容?(2分)14.“何处望神州”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12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凡物皆有可观。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注释】①哺糟啜醨(chuòlí):吃酒糟,喝薄酒。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念无与为乐者念:()(2)相与步于中庭相与:()(3)盖竹柏影也盖:()(4)皆可以饱饱:()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17.请自选一个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
(3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8.乙文中说“凡物皆有可观”“吾安往而不乐”。
甲文中哪些内容可以印证这两句话?(3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1题。
(9分)多读多写①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多读多写,长期积累,不能速战速决。
②俗传一句玩笑话,“千古文章一大抄”,就读他人文章以学习表达方法说,这句话却有相当的道理,一种意思,可用的表达方式(词语及其组织)不只一种,但不管其中的哪一种,都是由前人习用的框架描画或脱化而来。
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
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这是多读作用的初步,因而笔能达意。
③进一步,多读,熟悉各种表达方式,领会不同笔调的短长轻重,融会贯通,还可以推陈出新,把意思表达得更圆通,更生动。
④多读,所学又不只是表达方面,还有内客方面。
这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是吸收“思想”。
学作文,由不会而变为会,由不好而变为好,既要能写,既顺利达意,又要有所写,即有值得研究的内容。
这内容,说是思想也好,知识也好,至少就初期说,面壁自然悟不出,自己观察研究也所得有限。
要有,就不能不吸收别人的,吸收的方法,主要当然是“读”。
还有一种是学“思路”。
思想,知识,其出现,其存在,都是有条理的,作文的内容必须合乎这个条理,这条理,成文之前就要有,那就是思路的条理,也就是想得头头是道,才能写得头头是道。
这思路的条理也是渐渐培养成的,而培养之道,我个人的经验,就一般人说,主要是来自“学”,即读他人的。
其次才是“思”,因为思,至少就早期说,绝大部分是顺着他人(所读之文)的路子走的。
⑤多读,熟了,积蓄在两方面增多,既有内容可写,又熟悉如何表达,作文的困难自然就没有了。
这样,专靠多读,不多写是不是可以呢?据我所知,有的人,读的方面修养很高;却不轻易动笔,间或动笔,像是功夫还是相当纯熟。
这或许就是俗语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或者引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吧?我想这意思并不完全对,或者说,话说得过于简略,以致我们理解得不全面,事实是,就是不轻易动笔的人,以及“读书破万卷”的杜甫,至少在学习的时期,也是既勤读又勤写的,读而不写,读多了,自然会写的事是没有的。
多写的作用也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读来得熟悉,必通过自已的笔才能明朗、巩固,成为熟练,另一方面,写不只随着思路走,还是整理思路的过程,必须常写,内容才可以精粹,更有条理。
⑥生而好之者也许没有,培养而成为书淫、诗癖的却所在多有。
我还记得老师行辈中的一些人,他们亲口说,“多年了,工作之暇,如果眼前没有书,手里没有笔,总觉得没着没落。
”就这样,他们有的未及上寿,一生却读了古今中外无数著作,写了上百万字。
他们没觉得烦腻,反以为乐,原因就是多年如此,成了难于改变的习惯。
准此理,多读多写并非难事,办法是养成习惯,使之成为乐趣。
(选自张中行《作文杂读》,有删改。
)19.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空白处补充完整。
(4分)20.第⑤段引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目的是什么?(2分)21.结合自己的读写经历,说说多读多写的好处。
(3分)(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5题。
(13分)我所见的叶圣陶①第一次与圣陶见面是在民国十年的秋天。
②我看出圣陶始终是个寡言的人,大家聚谈的时候,他总是坐在那里听着。
他却并不是喜欢孤独,他似乎老是那么有味地听着。
至于与人独对的时候,自然多少要说些话;但辩论是不来的。
他觉得辩论要开始了,往往微笑着说:“这个弄不大清楚了。
”这样就过去了。
③他又是个极和易的人,轻易看不见他的怒色。
他辛辛苦苦保存着的《晨报》副刊,上面有他自己的文字的,特地从家里捎来给我看;让我随便放在一个书架上,给散失了,当他和我同时发现这件事时,他只略露惋惜的颜色,随即说:“由他去末哉,由他去末哉!”我是至今惭愧着,因为我知道他作文是不留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