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护理要点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考前须知〔一〕术后护理1、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
2、手术之初患者一般采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
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局部呼吸运动不致停滞。
3、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某些物品应置床头。
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和饱和重碳酸钠液,导尿包、吸引器,氧化气筒,呼吸机,手电筒等都应备齐,并妥为存放,以备急需。
4、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一是气囊滑脱堵塞,二是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气囊一起取出检查。
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气囊扎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及时去除结痂。
另外,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
5、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去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观察。
6、充分湿化: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
常采用以下方法湿化:〔1〕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2万单位,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也可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2〕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昼夜不少于200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参加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7、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内套管每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毒。
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洁枯燥,每日更换。
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
导管先用0.5%新洁尔灭浸泡,然后煮沸消毒,用清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即可使用。
蛇形管用0.5%新洁尔灭浸泡,每日更换。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六大要点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六大要点气管切开手术是指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套管或硅胶套管,气切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时常见的手术。
气切的术后护理是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点项目,今天我们就来介绍气切患者的术后护理的几大要点。
1、保持气管导管通畅,预防堵管人工气道建立后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需要进行充分湿化,促进痰液排出。
(1)一般可以使用0.9%生理盐水、无菌注射用水等作为湿化液,间断使用湿化装置向气道间歇滴入或喷入0.5~2ml湿化液,可以适当使用湿化或保湿装置。
(2)最佳室内温度控制在21〜26℃,湿度控制在50%〜70%,每日上、下午各通风1次,30min∕次。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新鲜,室内可使用加湿器。
(3)在床上进行功能锻炼;卧床时勤翻身拍背,拍背时使用空心掌,由外向内,由下向上叩击背部。
一边拍背一边教患者有效咳嗽,排出痰液。
(4)痰液较多的患者,可以在家中准备电动负压吸引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若干、无菌手套,注意认真学习吸痰技术。
2、做好切口护理,预防感染气管切开套管每日2〜3次清洗内套管,金属内套管取下煮沸消毒,有内套管的塑料套管取下后需浸泡消毒,另备一套循环应用,有效预防感染。
3、妥善固定导管,预防导管意外脱出(1)每日检查气管导管固定带的松紧度,以能伸入两指为宜。
(2)保持气管套管在气管内的居中位置,防止移位、脱出造成窒息。
(3)不要擅自随意更换或调节气管系带,以防发生脱管。
(4)更换套管纱布垫时动作轻柔,避免牵拉造成脱管。
(5)患者不合作或有意识障碍时,需约束肢体,防止自行拔管。
(6)一旦发生脱管,需紧急就近医治,重新置管。
4、及时就医如发生局部出血或皮下气肿等情况,请及时就医。
5、合理饮食(1)多饮水。
由于气管切开后,如果无湿化措施,大约每日在呼吸道蒸发失水增加大约800毫升,做好湿化要减少许多失水量,因此需要适当增加饮水量,以不感口渴为宜。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一)术后护理1、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
2、手术之初患者一般采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
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
3、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某些物品应置床头。
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和饱和重碳酸钠液,导尿包、吸引器,氧化气筒,呼吸机,手电筒等都应备齐,并妥为存放,以备急需。
4、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一是气囊滑脱堵塞,二是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气囊一起取出检查。
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气囊扎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
另外,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
5、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观察。
6、充分湿化: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
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1)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2万单位,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也可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2)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昼夜不少于200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7、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内套管每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毒。
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
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
导管先用0.5%新洁尔灭浸泡,然后煮沸消毒,用清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即可使用。
蛇形管用0.5%新洁尔灭浸泡,每日更换。
气管切开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气管切开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1.护理之前:定期或根据检查结果定期进行深度灌气,护理前认
真观察病人呼吸、血氧饱和度,调查临床诊断结果,提前准备临床诊
疗相关物品和用品;
2.护理期间:仔细操作,准确控制气管切开术中置入管道深度,
观察管路位置;行切开术时应给予正确的麻醉,或者在术前实施神经
阻滞;
3.护理后:需经常观察病人的呼吸状况,及时发现异常状态,注
意对有意识病人的安抚;经常对气管内置管道进行振荡,防止凝块的
形成;定期清洁置管的地方、观察置管的地方,等完成护理后及时消
毒置管表面;定期检查置入管道,防止偏移和滑出;定期清洗支气管,及时处理出现的支气管炎症;经常对气管切开手术病人做正确的休息
锻炼,做到正确呼吸;经常和病人准确沟通,了解病人的感受和体会,做到安抚情绪和心理护理;。
气管切开患者的术后的护理措施

部位多发生于颈部,偶可延及胸及头部。当发现皮下气肿时,可 用甲紫在气肿边缘画以标记,以利观察进展情况。
感染:亦为气管切开常见的并发症。与室内空
气消毒情况、吸痰操作的污染及原有病情均有关系。
气管壁溃疡及穿孔:气管切开后套管
选择不合适,或置管时间较长,气囊未定时放气减 压等原因均可导致。
五、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患者,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 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观察。
六、充分湿化:气管切开的患者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 并发症。
充分湿化的方法
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2万单位,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 日总量约200ml,也可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
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 4~6滴,每昼夜不少于200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术后护理的注意要点
七、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内套管每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 成窦道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毒。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 肤有无感染或湿疹。导管先用0.5%新洁尔灭浸泡,然后煮沸消毒,用清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即可使 用。蛇形管用0.5%新洁尔灭浸泡,每日更换。
四、吸痰管一定要达到气管深度才能启动吸引器,或者启动吸引器时,用手将吸痰管与 玻璃接头处反折,使之不漏气,将吸痰管伸入气管达一定深度再放开吸痰。吸引负压以 6.7kpa(50mmHg)为宜。
五、在吸痰过程中患者常有咳嗽反射,这有利于排痰和痰液的吸出。
拔管护理措施
1
拔管应在病情稳定,呼 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 能自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 开的依赖心理时,才能进行 堵塞试验。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一)术后护理1、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
2、手术之初患者一般采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
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
3、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某些物品应置床头。
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和饱和重碳酸钠液,导尿包、吸引器,氧化气筒,呼吸机,手电筒等都应备齐,并妥为存放,以备急需。
4、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一是气囊滑脱堵塞,二是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气囊一起取出检查。
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气囊扎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
另外,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
5、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观察。
6、充分湿化: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
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1)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2万单位,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也可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2)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昼夜不少于200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7、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内套管每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毒。
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
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
导管先用0.5%新洁尔灭浸泡,然后煮沸消毒,用清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即可使用。
蛇形管用0.5%新洁尔灭浸泡,每日更换。
简述拔除气管切开的护理要点

简述拔除气管切开的护理要点
拔除气管切开的护理要点如下:
1. 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拔除气管切开后,需要立即进行呼吸道通畅的护理。
这包括使用面罩或呼吸机等设备维持呼吸,并进行胸外按压等操作,以促进肺通气和排除呼吸道分泌物。
2. 维持体温:气管切开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的情况,因此需要监测患者的体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持体温的正常范围。
例如,可以使用退烧药物控制体温,并定期更换敷料等。
3. 防止感染:气管切开患者容易感染,因此需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感染的发生。
这包括保持切口清洁,定期更换气管切开用品,使用抗生素等。
4. 营养支持:在拔除气管切开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营养支持。
此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并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
5. 观察病情变化:在拔除气管切开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
例如,需要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心率情况,以及呼吸道分泌物的情况等。
拔除气管切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术,因此需要进行精心的护理。
以上所述的护理要点是拔除气管切开的基本护理措施,同时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气管切开的护理查房

气管切开的护理查房气管切开是一种常见的紧急救治措施,用于维持气道通畅和保障患者的呼吸功能。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迅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气管切开的护理查房,介绍了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几个主要方面。
1.气道管理:-确保气管切开管通畅:检查气管切开管是否有阻塞,如分泌物、异物等,必要时清洁或更换气管切开管。
-维持良好的气囊充气压:检查气囊充气压是否适当,以确保气囊能够牢固地封闭气管切开站点,防止气囊漏气或扩张过度。
-监测气道压力:定期测量和记录气道压力,以确保患者受到适当的通气支持。
2.呼吸功能:-监测呼吸频率和深度: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度,及时发现呼吸困难或异常。
-观察呼吸模式:注意患者的呼吸模式,如呼吸节律、呼吸努力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定期吸痰:定期检查气道分泌物情况,必要时进行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3.氧气管理:-监测血氧饱和度:使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定期测量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维持适宜的氧气流量:根据患者的氧气需求,调整氧气流量,保持合适的氧气供应。
4.气囊充气和排空:-定期排气:定期排空气管切开管的气囊,以减少漏气和气囊扩张过度的风险。
-观察气囊压力:定期测量和记录气囊充气压,确保气囊充气适当。
5.皮肤护理和定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气管切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和切口愈合延迟。
-固定气管切开管:定期检查气管切开管的定位,确保其在正常位置,并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固定气管切开管。
6.饮食管理:-考虑进食方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能力,决定是通过胃管喂食还是通过口腔喂食。
-管路护理:定期清洁和更换胃管,确保胃管的通畅和清洁。
-注意营养摄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摄入,通过调整饮食方式和营养配方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7.患者安全:-防止感染:保持个人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和备用物品,防止感染的发生。
-防止误吸:监测患者的吞咽和咳嗽反射,确保患者不会误吸食物或液体。
气管切开护理要点

气管切开护理要点气管切开是指通过手术将气管进行切口,再插入气管切开管,建立气管切开道,以保证气道通畅,应用于呼吸功能受损或呼吸道梗阻等情况。
气管切开后的护理要点非常重要,以下是气管切开护理的具体要点:1.呼吸管理:-检查气囊:气管切开管上的气囊需要定期检查和注气,保持适当气囊充盈状态,防止气囊漏气或过度充气。
-确保气道通畅:保持切开管的开放性,定期吸痰,防止痰液和分泌物积聚堵塞气道。
-检查气囊气压:监测气囊充气压力,避免过高或过低,以免引起黏膜损伤或气泡压迫。
-保持管路通畅:定期检查气管切开管是否有异物堵塞或压迫,防止管路阻塞。
2.预防感染:-保持清洁:每天至少两次用生理盐水或抗菌溶液清洗切口周围,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定期更换敷料:身体特殊部位的敷料应每天更换一次,常规部位的敷料应每两天更换一次。
-抗生素使用: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需按医嘱规定使用。
3.皮肤护理:-避免压迫:头部要保持正中位,避免长时间压迫一侧,以防止面部肌肉松弛、斜颈等并发症。
-避免摩擦:避免摩擦和刺激气管切开管周围的皮肤,可使用柔软的气管切开固定带避免摩擦。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清洗、护理切开管周围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气管切开固定:-定期检查固定带:检查气管切开固定带是否松动、变形,及时调整、更换固定带,保证切开管的稳定性。
-调整气管切开管位置:定期检查气管切开管的位置,避免管子移位或插入过深。
-固定带佩戴位置:固定带不要过紧或过松,适中的紧固力能保证切开管的稳定性。
5.患者安全:-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伤口愈合。
-管路固定:保持气管切开管和吸痰管的固定,避免拔管或其他管路脱出。
-定期观察:及时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皮肤颜色、气囊充盈情况等指标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心理护理:-患者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气管切开的相关知识,告知术后自我护理要点,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一)注意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SpO2变化,特别是气管切开术后三天的患者应重点加强巡视,床旁应备气管切开包。
(二)观察气管分泌物的量及性状。
(三)观察缺氧症状有无改善。
(四)严密监测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出血、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等。
二、护理要点(一)环境要求: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保持室温22~24度左右,相对湿度60%。
(二)仪表要求:工作人员在护理患者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洗手,带口罩、手套。
(三)正确吸痰,防止感染:1.首先要掌握好恰当的吸痰时机,一般是在床旁听到患者咽喉部有痰鸣音;患者出现咳嗽或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有报警;发现患者氧饱和度突然下降等情况时给予吸痰。
2.先将吸痰管插入气道超过内套管1~2cm,再开启吸痰负压,左右旋转边退边吸,切忌在同一部位长时间反复提插式吸痰,吸痰负压不能过大,以防损伤患者气道粘膜;吸引时间一次不超过15秒。
3.吸痰前后应充分给氧,吸痰管吸一次换一根,顺序为气道、口腔、鼻腔。
4.遵医嘱配置气道湿化液,每24小时更换一次,气管内滴入水份约200ml/日左右,平均每小时约10ml,可在每次吸痰前后给予。
(四)手术创面的护理:在贴皮肤面以油纱布覆盖,常规每日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更换敷料两次,并注意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有无感染等征象及分泌物颜色,切口感染后分泌物多呈草绿色或铜绿色,一旦出现应及时进行分泌物培养,以便指导临床用药。
(五)使用带气囊的气管导管时,要随时注意气囊压力,防止漏气。
(六)每日检查套管固定是否牢靠,套管采用双带打手术结法固定,松紧以能容一指为度。
随时调节呼吸机支架,妥善固定呼吸机管道,使气管套管承受最小牵拉,防止牵拉过度致导管脱出。
(七)保持内套管通畅(金属导管):是术后护理的关键。
取出内套管的方法是,左手按住外套管,右手转开管上开关后取出,以防将气管套管全部拔出。
(八)维持下呼吸道通畅: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有条件者可用蒸汽吸入疗法。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一)术后护理1、将患者安顿于宁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坚持在21℃,湿度坚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
2、手术之初患者一般采纳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
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
3、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某些物品应置床头。
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和饱和重碳酸钠液,导尿包、吸引器,氧化气筒,呼吸机,手电筒等都应备齐,并妥为存放,以备急需。
4、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一是气囊滑脱堵塞,二是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气囊一起取出检查。
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气囊扎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
另外,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
5、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纵规程,注意无菌观察。
6、充分湿化: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发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
常采取下列方法湿化:(1)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2万单位,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也可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2)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昼夜很多于200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7、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内套管每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毒。
气管导管的纱布应坚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
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
导管先用0.5%新洁尔灭浸泡,然后煮沸消毒,用清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即可使用。
蛇形管用0.5%新洁尔灭浸泡,每日更换。
气切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气切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简介气管切开术(简称气切)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建立气管与外界的直接通道,以便进行呼吸支持和护理。
气切病人的护理工作具有很高的风险和复杂性,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从气切病人的护理问题和相应的护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气切病人的护理问题1.气道管理问题–目标:保持气道通畅,防止窒息和呼吸道感染。
–护理措施:1.定期清洁气管切口,并更换气管切管。
2.观察气道分泌物的颜色、量和性质,及时清除分泌物。
3.定期吸痰,保持呼吸道的湿润。
4.注意气囊是否漏气,调整气囊压力,确保密封效果。
2.感染控制问题–目标:预防气管切口感染和交叉感染。
–护理措施:1.严格执行手卫生,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2.定期更换气管切口敷料,保持切口干燥清洁。
3.观察气切病人的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及时发现感染征象。
4.注意卫生环境,保持病房通风,定期消毒。
3.营养问题–目标:维持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伤口愈合。
–护理措施:1.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2.通过饮食、营养补充剂或静脉营养支持,满足病人的营养需求。
3.观察病人的体重、血常规和电解质,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4.定期评估病人的食欲和摄入情况,及时调整饮食计划。
4.语言和交流问题–目标:帮助病人恢复和维持语言和交流能力。
–护理措施:1.鼓励病人使用书面或电子辅助交流工具,提供交流支持。
2.配备专业的言语治疗师,帮助病人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3.给予病人关注和支持,安排合适的社交活动,促进交流。
4.向病人的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与病人交流。
护理措施的实施要点1.团队合作:–医护人员要紧密配合,明确分工,共同制定护理计划。
–定期进行交流和会诊,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2.注意观察和记录:–气切病人的生命体征、切口情况、气道分泌物等要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提供舒适环境:–维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减少病人的不适感。
气管切开护理及措施

气管切开护理及措施引言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在一些严重的呼吸道疾病或窒息情况下,用于维持呼吸道的通畅。
气管切开术后需要进行专门的护理和措施,以确保气道的畅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提供患者所需的护理。
气管切开护理步骤步骤一:气管切开口周围状况观察在进行任何护理之前,需要先观察气管切开口周围的状况。
检查是否有血液或分泌物的渗出,观察切口是否干燥和愈合,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步骤二:定期清洁气管切开口定期清洁气管切开口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预防口周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在清洁前,需要先洗手,并准备好清洁所需的物品,如消毒棉球、生理盐水等。
用生理盐水轻柔地清洁切口和周围皮肤,避免摩擦或过度擦拭,以避免刺激。
步骤三:更换气管切开管固定带气管切开管固定带需要定期更换,以确保固定带的松紧适度。
过松或过紧的固定带都可能导致管子位置的改变或刺激皮肤,增加感染风险。
更换固定带时,需要先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然后轻柔地把固定带从患者的脖子上取下,并用新的固定带固定气管切开管。
步骤四:定期翻身和转位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容易导致压疮和肺部感染。
定期翻身和转位可以有效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的要求,合理安排翻身和转位时间,以减少对患者的不适。
步骤五:监测气管切开管位置和气道通畅气管切开管的位置和通畅度也需要定期监测。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气管切开管的位置是否正确,是否有脱落或移位的情况。
同时,观察气管切开口周围是否有分泌物的堆积,如有需要及时清除。
气管切开护理的注意事项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饱和度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呼吸功能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饱和度,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注意保持气道通畅气管切开术后,保持气道通畅是至关重要的。
护理人员应定期清理气管切开口周围的分泌物,并保持呼吸道的湿润。
注意及时清洁呼吸机的管路和呼吸机面罩,以避免感染和堵塞。
气管切开护理要点

3.2气管切开的并发症
出血:常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皮下气肿:常见,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纵隔气肿及气胸:必要时抽气或闭式引流 气管套管脱出:需及时重新插管 呼吸骤停:急救、心肺复苏 气管食管瘘:术中切开气管时避免损伤 伤口感染:无菌操作;术后抗生素使用 拔管困难:原因及处理
·应保证管道连接及参数设置正确,无漏气,湿化瓶内液体在标志线下,并根据血气分析调整呼吸机参数。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4. 7注意全身情况的变化
·注意意识、血压、尿量、出入量等全身情况的变化, 这些变化均可引起呼吸的改变,应及时汇报医师处理。
4.8 坚持无菌操作
所有操作应遵循无菌原则,避免医源性感染。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 气管套管插入气管, 病人可以直接经气管套管 进行呼吸
气管切开的意义
减少呼吸无效腔
01
赢的呼吸中枢功能恢复
02
点击添加文本
03
点击添加文本
04
点击添加文本
05
点击添加文本
06
利于及时清理肺内 痰液
07
减少并发症,降低 死亡率
08
保持呼吸道通畅
09
避免窒息,维持 有效供氧
10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4.3保持气道的湿化
·湿化液滴速5滴/分,24h约500ml,大致与呼吸道液体的 隐性丧失量平衡。在此基础上还应进行雾化。雾化穿透力 强,水气能直接进入肺泡,这是湿化滴液达不到的。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1、气管切开口的护理(1)观察切口有无渗血、皮下气肿、感染等。
(2)保持切口清洁,气切纱块每日更换;泡沫敷料每3天更换一次,或渗湿液超过泡沫敷料边缘1cm时更换;换药时用酒精和碘伏消毒,消毒范围为5-10cm,注意无菌操作;敷料渗湿污染严重时随时更换。
(3)宣教病人不能用纸巾等它物擦除气管切开口的分泌物。
2、气囊的护理(1)启用《神经泌尿外科气管套管气囊压力记录表》。
(2)每8小时监测气囊压力,维持在25-30cmH2O。
(3)气囊压力低于20cmH2O则每4小时监测。
(4)气囊压力低于10cmH2O则每2小时监测记录护理记录单,并报告主管医生。
3、气道护理(1)、及时清除气道内的痰液,严格无菌操作。
(2)、耐药菌病人吸痰时按规范做好防护,穿防护服、戴护目眼镜或护目口罩。
(3)、每日更换一次性医用雾化器,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
(4)、每班抽吸痰池,必要时冲洗,抽吸痰池前查看气囊压力是否正常。
(5)、气道湿化及吸痰的生理盐水应分开使用,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
(6)、病室温度控制在22度左右,湿度在90%以上,注意气道湿化,避免气管干燥、纤毛运动障碍、痰痂形成阻塞气道。
4、落实好口腔护理,每天2次。
5、鼻饲时注意事项:(1))鼻饲前评估气囊压力、痰鸣音,必要时吸痰;(2)、抬高床头30-45度;(3)鼻饲前评估鼻饲管位置、有无胃潴留;鼻饲前询问有无特殊食物过敏史,如牛奶等;鼻饲量250-300ml,鼻饲速度宜慢;(4)鼻饲后取半坐卧位,30分钟内不吸痰、不拍背。
6、防止套管堵塞或脱出。
如出现意外脱出时,病人平卧,头颈过伸位,用无菌止血钳撑开气管切开处,给予氧气吸入,予口鼻内吸痰,配合医生重新更换气管切开套管。
2021年9月7日第一次修订气管切开病人预防误吸的护理常规①每3天更换气切纱块(泡沫敷料),渗湿渗液超过1cm及时更换,换药时用酒精和碘伏消毒,消毒范围为5-10cm,注意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医用雾化器,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
气管切开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气管切开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如下:
1.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后,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分泌物或血块堵塞气管。
护士需要及时清洁气管切开口周围的分泌物,并进行吸痰。
2.保持呼吸机的正常运行:气管切开后,患者需要依靠呼吸机来维持呼吸。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呼吸机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运转。
3.监测呼吸和氧气供应:气管切开后,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气供应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的设置或增加氧气供应量。
4.预防感染:气管切开口是感染的易发部位,护士需要定期更换气管切开管和清洁切口周围的皮肤,避免感染。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气管切开后,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和焦虑,护士需要通过合适的姿势和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症状,并保证患者的安全。
6.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护士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康复。
总之,气管切开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措施,需要进行专门的护理和监护。
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康复。
气管切开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气管切开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气管切开,听上去可能有点儿吓人,但其实只要掌握了护理要点,做得好也是轻松得很。
咱们先说说气管切开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在医生的帮助下,在脖子上开个小口子,帮助患者呼吸。
虽然这个过程让人心里有点忐忑,但只要认真护理,就能让患者顺利度过这一关。
咱们得时刻保持切口的清洁。
这个跟洗手一样重要,脖子上的小口子可不能让细菌趁虚而入。
每天要仔细观察切口周围,有没有红肿、渗液的现象,简直就像是在做一场小小的侦探游戏。
然后,得记得给患者做好保湿,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的保护机制会有点儿弱,容易干燥。
可以用加湿器,或者直接给患者喝点水,保持喉咙湿润。
就像在沙漠里,水是生命之源嘛,这里也是,湿润的环境能让患者呼吸得更顺畅。
咳嗽的时候别忘了提醒他们,不要太用力,轻咳就好,太用力可会让切口不舒服,真的,不想让人心疼。
说到呼吸,咱们得注意患者的呼吸状态,看看呼吸是不是匀称,气色是否不错。
脸色发青,像是见了鬼,赶紧找医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换气管插管的工作也是不容小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把管子取下来清洗一下,避免堵塞。
这可不是随便的工作,要小心翼翼,确保不会造成二次伤害,简直就像是在照顾一个娇嫩的小宝宝,轻柔点儿,绝不能大意。
环境卫生也得重视,病房里最好保持通风,不然空气闷得像蒸笼,患者呼吸都觉得困难。
这就像是给他们制造一个清新的空气浴,让他们感觉神清气爽。
记得随时更换患者的衣物,保持干燥、整洁,毕竟谁都不喜欢穿着潮湿的衣服,特别是在医院这个地方。
要注意心理护理,这可是个大问题。
气管切开后,患者心理上会有些不安,容易焦虑。
这时候,多陪陪他们,聊聊天,给他们讲讲趣事,或者一起听听音乐,放松心情。
一个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能让他们的心情好很多,感觉就像是阳光洒进了心里,让人心暖暖的。
饮食方面也很重要,尽量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像辣椒、酸的东西就先放一边。
这时候的患者,肠胃也要慢慢适应嘛,给他们准备些软烂、营养丰富的东西,想想都觉得心里甜。
气管切开的护理要点

气管切开的护理要点关键信息项:1、气管切开伤口护理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气道湿化护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湿化液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湿化程度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管套管固定固定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查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整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吸痰护理吸痰时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痰深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痰负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口腔护理频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护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气囊管理气囊压力监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压力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气放气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预防感染措施环境消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医护人员操作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患者体位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气管切开伤口护理111 气管切开伤口应每日进行护理,以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112 操作要点包括使用碘伏棉球轻轻擦拭伤口周围皮肤,从内向外,动作轻柔,避免过度刺激伤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切开护理知识要点【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术。
在颈部切开气管3〜5软骨环,置入套管,使患者经过新建立的通道进行呼吸的一种手术。
【适应症】1、上呼吸道机械性阻塞:喉部炎症、肿瘤、外伤、异物等各种原因引起喉阻塞或呼吸道狭窄,喉旁组织的病变,使咽腔、喉腔变窄致发生呼吸困难者,可考虑行气管切开。
2、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颅脑病变、神经瘫痪、严重胸、腹部外伤、昏迷、吞咽与咳嗽反射消失等,致使分泌物潴留于下呼吸道者。
为吸出潴留液, 保持下呼吸道通畅,可考虑行气管切开。
3、凡需用全身麻醉手术,而又不能经鼻腔或口腔做气管内插管者。
4、颈部外伤,为了减少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有些头颈部大手术,为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保持下呼吸道通畅,需作预防性气管切开。
【禁忌症】1.绝对禁忌证(1)气管切开部位存在感染。
(2)气管切开部位存在恶性肿瘤。
(3)解剖标志难以辨别。
2.相对禁忌证(1)甲状腺增生肥大。
(2)气管切开部位曾行手术(如甲状腺切除术等)。
(3)出凝血功能障碍。
【用品】气管切开手术包、照明灯具、氧气、吸引器、辅助呼吸气囊、适当型号和用途的气管导管。
气管套管用合金或硅胶制成,有作为特殊用途的套管带气囊。
一般成人可用5-6 号套管,4号以下用于18 岁以下患儿。
【方法】1.体位病人取仰卧位,颈肩部垫枕,使颈部处于过伸位。
2.切口自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切迹上缘,沿颈前正中线纵行切开4-5cm,显露气管。
3.分离颈前肌层用止血钳沿颈中线做钝性分离,以拉钩将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用相等力量向两侧牵拉,以保持气管的正中位置,并以手指触摸气管,避免气管偏离或将气管误拉于拉钩内。
4.暴露气管甲状腺峡部覆盖于第2~4气管环前壁。
若其峡部不宽,在其下缘稍行分离,向上牵拉,便能暴露气管,若峡部过宽,可将其切断、缝扎。
5.切开气管分离气管前筋膜,在气管第3~4软骨环“ T”形或“ Y'形切开气管。
切勿切断第一环,以防伤及环状软骨而引起喉狭窄。
切口亦勿超过第5 环,以免发生出血和气肿。
6.插入气管套管用气管扩张器或弯止血钳撑开气管切口,插入已选妥的带管芯的套管,取出管芯,即有分泌物自管口咳出,用吸引器将分泌物吸净。
如无分泌物咳出,可用少许棉花置于管口,视其是否随呼吸飘动,如不飘动,则套管不在气管内,应拔出套管,重新插入。
7.固定套管在系带板与皮肤之间安放气管垫,系带绕过颈部,结扎固定,系带松紧要适度,以防套管滑脱。
8.处理伤口皮肤创口一般为予缝合,如创口太长,缝合气管套管以上的切口1~2 针,但不必缝合切口下部,以防皮下气肿。
. 术后观察及护理要点】1•体位:一般采取平卧或半卧位,翻身或改变体位时,头颈及上身应在同一直线。
成轴线翻身,约3-7 天。
2.床边备吸引器、氧气、气管切开手术器械包,气管切开护理盘(气管内滴药、10ml注射器、无菌缸、气管垫、无菌镊2 把、安尔碘、棉签、无菌换药碗、无菌薄膜手套,吸痰管、无菌生理盐水。
)3•呼吸道通畅,是术后护理的关键⑴病人回病区后,应将气管套管的内芯放在床柜抽屉内随手可取之处,以备急用。
⑵保证气管内套管通畅,成人一般每4〜6小时清洗套管内管一次,清洗消毒后立即放回,内套管不宜离外套管时间过久,以防外套管被分泌物阻塞。
如分泌物较多或小儿气管切开病人,要增加清洗次数,以防分泌物干涸于管内壁阻塞呼吸。
⑶维持下呼吸道通畅:①.吸除气管内分泌物。
②.粘稠者可用雾化吸入或蒸气吸入,一般使用生理盐水、抗生素及糜蛋白酶或沐舒坦。
定时通气气管套管滴入抗生素液体如0.5 %新霉素溶液。
③•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宜在20〜25C,湿度在60%〜70%,要注意气道湿化,避免产生气管干燥、纤毛运动障碍、痰痂形成,阻碍气道。
④•平卧或半卧位,鼓励病人有效地咳痰。
术后第一天鼓励病人起床活动。
⑤.鼓励病人多饮水,补充体内水分。
4•防止切口感染:①•保持颈部切口清洁,每日清洁消毒切口,更换套管垫。
注意无菌操作,减少切口及肺部感染的机会。
②•进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或鼻饲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增强机体抵抗力。
如进食时有呛咳,有食物自套管喷出,应查明原因,必要时行鼻饲,按鼻饲护理常规进行。
保持口腔清洁,行口腔护理每日3次,对能自理者嘱之漱口刷牙。
③ •按医嘱使用抗生素。
④•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切口渗出、敷料渗透情况,气管内分泌物的量及性质,如发现发热、分泌物增多、性质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防止再次发生呼吸困难:气管切开后病人再次发生呼吸困难,应考虑如下三种原因:①套管内阻塞:迅速拔出套管内管,呼吸即可改善,说明内套管阻塞,清洁后再放入。
②套管外管或下呼吸道阻塞:拔出内套管后呼吸仍无改善,滴入抗生素药液,并进行深部吸痰后,呼吸困难即可缓解。
③套管脱出:脱管的原因多见于套管缚带太松,或为活结易解开;套管太短或颈部粗肿;气管切口过低;皮下气肿及剧烈咳嗽、挣扎等。
如脱管,应通知医生并协助重新插入套管。
6•预防脱管:①气管套管系带应打三个外科结,松紧以能容纳1个手指为宜。
太松时套管可于咳嗽时脱出切口,太紧患者不舒适。
术后出现皮下气肿者,气肿消退后要及时收紧系带。
②经常检查系带松紧度和牢固性,告诉病人和家属不得随意解开或调整系带。
③注意调整系带松紧,手术后1~2天可能有皮下气肿,消退后系带会变松,必须重新系紧。
④吸痰时动作要轻。
⑤告知病人勿用力剧咳。
7.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气管切开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气胸、出血等。
故术后应观察病人的呼吸、血压、脉搏、心率以及缺氧症状有无明显改善,如不见改善反趋恶化,应警惕是否有纵隔气肿或气胸发生,并立即报告医生。
注意创口及套管内有无出血,皮下有无气肿或血肿,范围大小,颈部肿胀程度;气肿多发生在术后数小时,触诊有捻发感;观察皮下气肿的消退情况,正常情况下一周左右可自然吸收。
【气管套管脱落紧急处理】套管自造瘘脱出称脱管, 脱管体征是患者重新出现呼吸困难或突然发出哭声或声音, 以棉丝放在套管口不见有气息。
应在患者的床旁备有消毒好的同型套管、管芯,并在病人床旁备有1把无菌止血钳。
一旦判断为脱管时,可先试行双手执套管底板将寺管顺其窦道送回, 若有有阻力时, 应将套管拔掉, 取床旁消毒弯止血钳沿创口插入, 直至气管内, 用钳子将切口左右撑开,使呼吸得以缓解, 并迅速通知医师.重新插入套管, 即将消毒好的套管重新放入气管内,套管系带松紧适应。
对烦躁不安,意识不清的患者应约束四肢,避免自行拔管。
【拔管】经治疗和护理【拔管指征及护理】1、拔管指征:造成气管切开的原发病治愈,喉阻塞及下呼吸道阻塞症状解除,呼吸平稳、发声好、咳嗽排痰功能功能佳、吞咽反射恢复正常,患者脱离危险后,就考虑拔管。
根据病情决定拔管时间,至少应在术后7d,长期带管者,拔管前应做气管镜检查,若气管瘘口内有肉芽就先予经摘除,拔管前应作堵管试验。
先间断堵管观察,然后24~48 小时连续堵管,如活动及睡眠时呼吸平稳,呼吸及排痰功能良好,不发热,方可拔管。
拔管最好在上午, 以便日间观察。
如堵管过程中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拔除塞子。
2、创口处理:拔管后不需缝合创口,用凡士林纱布敷盖并用蝶形纱布拉紧创口,1-2d 后创口可自行愈合。
3、拔管后护理:拔管后48 小时应密切观察呼吸情况,给予侧卧位,加强翻身扣背,叮嘱病人不要随意离开病房,雾化吸入等措施,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同时准备一套小一号的气管套管和气管切开包备用,以便病人再次发生呼吸困难时紧急使用。
拔管后患者应呼吸平稳,体温正常,无痰或痰能咳出、咽下。
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无力或吞咽差,可重新消毒局部瘘口,用血管钳撑开创口重新置入小一号套管,待咳嗽、吞咽好转,生命体征平稳后再次堵管如无不适,则重新拔管。
否则将相应延长拔管时间。
【健康教育】1. 戴管出院:对住院期间未能拔管而需戴管出院的病人,告诉患者及家属人工通气的作用、目的、重要性,手术与护理方法、配合要求、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相关知识。
应教会病人或家属:①消毒内套管、更换气管垫的方法。
②湿化气道和增加空气湿度的方法。
③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如洗澡时防止水流入气管。
④外出时注意遮盖套管口,防止异物吸入。
⑤定期门诊随访。
⑥如发生气管套管脱出或再次呼吸不畅,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2. 喉阻塞: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炎症、异物吸人、药物过敏等,而且后果严重。
因此,应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大力宣传喉阻塞的原因和后果以及如何预防喉阻塞,包括增强免疫力,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吃饭时不大声谈笑,防止异物吸入;有药物过敏史者应避免与过敏原接触;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应及早到医院诊治等。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操作步骤】1•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按六步法洗手;戴口罩。
2.评估:病人情况年龄、体质、神志及镇静躁动评分;切口局部与固定情况,是否约束、有无吸鸣;合作能力等;协助病人摆好体位。
听诊:顺气管、支气管两侧听诊至肺底、肺尖有无湿罗音。
3.铺治疗巾;平铺治疗巾于套管下胸前。
4∙吸痰前准备:⑴吸痰前给氧:吸氧2L∕ min约5~15min。
⑵准备吸痰管:撕开吸痰管包装露出接头,一手带无菌手套,并保持无污染况态。
⑶连接吸痰装置:检查负压吸引装置,打开吸引器(压力为40-53.3kpa 。
小儿压力V 40kpa),连接负压吸引连接管与吸痰管,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撤去或不撤氧气管。
⑷湿化气道:在病人呼气末向气管套管内滴入湿化液(9%氯化钠250ml+庆大16万U单位+糜蛋白酶10mg)约2-3ml稀释痰液。
5•吸痰:轻轻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套管内(昏迷病人需带负压),至插入至如感觉有阻力或病人咳嗽时,用拇指封闭吸痰管上的负压孔(或打开折叠的吸痰管),轻轻向上提拉,左右旋转,吸尽痰液,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
用无菌盐水冲洗吸痰管后,放入医用一次性物品垃圾袋内(或橡胶吸痰管泡入消毒液内)。
关闭吸引器,放气囊,再次重复以上操作,15min 后再次充气囊约6-8ml ,气囊硬度如鼻尖或以测压器测量值为准。
打、放气囊或取、放内套管前、后均须吸痰。
6.吸痰后给氧:吸完痰后,再次给氧2L∕ min ,持续15-30min以上。
7.再次评估吸痰效果。
8.按时取出内套管:旋转开套管卡锁,一手固定外套管,一手持内套管帽沿套管幅度轻轻向外抽出内套管,进行浸泡消毒。
9•清洗消毒内套管:首先用3%双氧水充分浸泡内套管,使套管内壁所附着分泌泡腾,以便清洗;再用小排刷冲水刷洗或棉球擦洗,直至套管洁净;金属内套管煮沸30 分钟消毒灭菌,而聚乙烯内套管3%双氧水浸泡消毒30 分钟,备用。
10•内套管安放:一手固定外套管,一手持无菌内套管帽,对准外沿套管口沿套管幅度轻轻向下推移使出内套管全部插,旋转关闭套管卡锁锁死内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