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响的玩具
会响的玩具 PPT优秀课件
• • • • • •
• • • • • • •
●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卡耐基 ●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 ──爱因斯坦 ●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雨果 ●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 益。──高尔基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列 宁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巴尔扎克 ●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尔 ●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 1、让学生回家改进会响的玩具的设计创意。 • 2、如何引导深长以材料为媒介结合科学原 理进行创意,设计的研究。 • 3、 通过设计与应用课程如何培养深长解决 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
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1、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 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4、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 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制 1.首先要制作的是燕车的车轮; 作 2.车轮制作好之后,需要做的就是 步 扎小鼓; 骤
3.然后就是剪燕子的翅膀; 4.在制作好燕子的翅膀后,找来细 铁丝把燕子翅膀和车轮连接起来; 5.最后一步就是上鼓槌。
科技实验美术会响的玩具教案
科技实验美术会响的玩具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了解到的结构和功能,并学习如何使用小型电路板来构建一个会响的玩具。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如何展现和玩具的机械结构和形态,最终将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来。
二、教学内容1.学习和了解的结构和功能;2.了解如何使用小型电路板;3.学习如何构建一个会响的玩具;4.学习如何展现的机械结构和形态;5.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来。
三、教学步骤1.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图片和文字,教给学生的结构和功能:由多个零部件组成,每个零部件都有特定的功能,例如齿轮、电机、摇杆、轮子和传感器等。
电机可以让运动,齿轮可以实现夹缩或转动的功能,摇杆可以让进行特定的动作,而传感器可以让感知环境。
2.使用小型电路板教导学生如何使用小型电路板:小型电路板是非常方便的一种学习用具,他是由电路板和导线构成的,可以将各种器件连接在一起。
通过教学,学生可以了解电路板的连接方式,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电路板和配件。
3.构建一个会响的玩具通过使用小型电路板和零部件来构建一个会响的玩具:学生可以使用电路板、电机、一个按钮、铜壳等零部件来制作一个会响的玩具。
通过连接电路板、搭建机械结构,加入铜壳来实现玩具的响声效果。
4.展示的机械结构和形态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展示的机械结构和形态:的结构和形态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展示,通过绘制工程图纸、拍照或录像等方法来展示的机械结构和形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的构造和设计。
5.呈现自己的作品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设计自己的或玩具,并将自己的作品现出来,可以进行现场展示或录像呈现。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机械结构和形态的展示方法;2.学生了解的结构和功能;3.学生了解小型电路板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制作、机械结构设计和电路连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否则可能会对制作过程产生困难。
五、教学评价评价标准:1.学生完成或玩具的制作,且实现预期的响声效果;2.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机械结构和形态,并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3.学生了解的结构和功能,能对的构造和设计有简单的思考。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会响的玩具》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会响的玩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会响的玩具》是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制作会响玩具的方法和技巧。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会响玩具的图片和制作方法,便于学生参考和模仿。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好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们对手工制作充满兴趣,乐于尝试新事物。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手工制作方法不够熟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指导和鼓励。
此外,学生在美术基础知识方面各有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制作会响玩具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制作会响玩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独特响声的玩具。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展示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2.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教师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3.讨论法:学生相互交流制作心得,分享创意,促进团队合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会响玩具的样品,准备制作材料和工具,如硬纸板、剪刀、胶水等。
2.学生准备:带齐美术学习用具,如彩笔、水粉、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会响玩具的样品,引导学生关注玩具的形状、颜色和响声。
请学生谈谈对会响玩具的认识和兴趣,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制作会响玩具的步骤和技巧,讲解制作方法。
重点讲解如何制作出不同的响声,如使用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物品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独特响声的玩具。
对于操作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制作成果,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创意。
三年级美术上册《会响的玩具》教案、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展示各种会响的玩具,如拨浪鼓、小鼓、口哨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些玩具的特点和趣味性。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玩具为什么会响?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要求:内容真实、感情真挚,能够反映出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与成长。
-目的: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5.课堂展示:下节课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观察记录和制作心得带到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
-要求:学生准备充分,展示时语言表达清晰、自信。
-目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会响玩具的制作方法,运用所学的美术技能进行创意设计,制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玩具。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创意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各种会响玩具,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3.家庭作业:请学生与家人一起制作一个会响的玩具,增进亲子互动,共享创作乐趣。
-要求: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家庭特色的会响玩具。
-目的: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写一篇制作心得: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制作会响玩具的心得体会,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会响玩具的主题,进行讨论和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美术17《会响的玩具》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美术17《会响的玩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会响的玩具》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17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了解和制作会响的玩具,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会响玩具的制作方法,如纸玩具、泥玩具、木玩具等。
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利用废弃物品制作玩具。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制作玩具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一些制作技巧感到困难,如剪裁、拼接等。
此外,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各种会响的玩具,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玩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利用废弃物品制作玩具。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制作会响玩具的基本技巧,如剪裁、拼接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独特特色的会响玩具。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自己的会响玩具。
3.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制作任务。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制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颜料等)、废弃物品、示范作品等。
2.学生准备:美术用品、废弃物品、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有趣的会响玩具,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玩具为什么会响?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制作目标:制作一个会响的玩具。
同时,介绍教材中提供的多种制作方法,如纸玩具、泥玩具、木玩具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会响玩具,如纸玩具。
在示范过程中,讲解制作技巧,如剪裁、拼接等。
同时,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自己的会响玩具。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美术第17课会响的玩具教案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美术第17课
会响的玩具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会响的玩具的原理;
技能目标:能制作会响的玩具;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制作会响的玩具;
教学难点:能制作出有创意的玩具;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制作会响的玩具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会制作会响的玩具吗?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会响的玩具》;
二、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几幅会响的玩具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会响的玩具的原理是什么?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的很好,说明大家刚才学习的很认真;
三、作品鉴赏: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33页的几幅学生作品;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这些作品是有什么特点?创作步骤有哪些?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说明你们都是十分具有观察能力的小朋友!
四、进行实践: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学习的知识,进行会响的玩具的制作;
师:并积极举手上台进行展示;
生:认真进行制作;
师:巡视指导,指出同学们作品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积极举手上台进行展示;。
会响的玩具教案
会响的玩具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学活动适用于3-4岁的幼儿。
幼儿是一个善于模仿的阶段,他们很容易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通过玩具让幼儿们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素养。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节奏感和音感2.学习认识不同的乐器和声音3.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如音高、音符等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2.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2.激发幼儿对美的热爱和表达欲望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集体合作,配合有节奏感的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2.发现和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教学难点1.让幼儿在动起来的游戏中理解Musicality(音乐性)的概念2.如何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力和表现水平四、教学过程第一节:音乐表演教学目标1.让幼儿们认识和了解乐器和不同的声音2.让幼儿们感受音乐中的元素,如节奏、旋律、速度等教学步骤1.展示不同的乐器或声音,如吉他、钢琴、小号等,并请幼儿们认识并模仿其发声;2.教师通过播放各种音乐,让幼儿们感受到其中的节奏、旋律、速度等元素;3.通过让幼儿们伴随着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进一步感受到音乐的元素。
第二节:玩具乐队教学目标1.让幼儿们了解乐队的构成和功能;2.提高幼儿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步骤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持有不同的发声玩具,如鼓、钢片琴、大号等;2.教师示范并引导幼儿们,让他们自主发挥,进行合理的编排,形成一个“小乐队”;3.在注重每个小组的独立发挥的同时,提醒幼儿要注意合作和协调。
第三节:玩具交响乐教学目标1.让幼儿们通过亲身体验,了解交响乐的构成和演奏;2.让幼儿们了解到交响乐探究和理解音乐的过程,并在其中体验乐器。
教学步骤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自带不同的发声玩具,如小号、萨克斯、口琴等;2.教师由一方扮演指挥,其他小组则伴奏演奏,形成一首交响乐曲;3.在练习和表演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幼儿分析、探究音乐的元素。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17 会响的玩具》教案
教师用示范讲解的方法讲解胶带内芯、铃铛等材料制作成会响的玩具。
教师再介绍几种会响的玩具的设计思路。
怎么装饰让玩具更加漂亮?
教师总结制作材料、造型方式、装饰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设计和制作进行针对性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
从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比比谁的玩具声音动听,外形美丽。
引导学生利用身边易找到的废旧材料进行美术创意、设计和制作。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导学
练习设计
一、自主
先学
二、自主
探究
三、交流
展示
四、拓展
延伸
1、课前收集一些会响的玩具。
2、检查学生物品准备情况。
基础部分
1、导入活动
欣赏会响的玩具。
思考这些玩具为什么会响?
2、导入课题:《会响的玩具》
深入部分
(一)学习部分
1、通过示范了解制做的方法。
2、学习教材:
学习会响的玩具的设计思路。
完成预习,准备好绘画工具。
互相玩一玩,说一说。
分组讲述练习。
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大胆、自由的创造与设计。
评价作业,发现问题加以改进。
3、分组讨论:
什么装饰方法让玩具变得更加漂亮?
(二)练习部分
1、利用设计思路制作会响的玩具。
2、小组共同解决制作中遇到的问题。
展示每组的优秀作品,对自己和别人的作品进行简单评价。1、分享制作 Nhomakorabea作感受。
2、收拾整理工具。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还玩过或见过哪些会响的玩具。
展示一些会响的玩具。
这些玩具为什么会响?
学习
内容
17会响的玩具
学习
目标
1、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响的玩具。
会响的玩具教案
会响的玩具教案教案标题:会响的玩具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 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和实验的能力。
3.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对声音的影响。
4. 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玩过会发出声音的玩具?它们是如何发出声音的呢?2. 通过展示一些会发出声音的玩具,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动一:探索声音产生的原理1. 向学生解释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可以简单介绍声音的传播过程。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些不同的材料,如铁片、木块、塑料等。
3. 让学生用手指敲击每种材料,观察和记录产生的声音。
4.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材料对声音的影响,并总结出结论。
活动二:制作会响的玩具1. 向学生介绍制作会响的玩具的方法。
2. 提供一些简单的材料,如空罐子、橡皮筋、纸杯等。
3.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制作属于自己的会响的玩具。
4.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交流。
活动三:玩具展示和讨论1. 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制作的会响的玩具。
2. 全班同学对每个展示的玩具进行观察和讨论,包括声音的特点、制作材料的选择等。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互动交流。
活动四:反思和总结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活动,思考他们在制作会响的玩具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以及对声音产生原理的理解。
3.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强调学生在实践中的观察、探索和实验能力的提高。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收集学生对声音产生原理的理解和应用的情况。
3. 评估学生制作的会响的玩具的创意和实用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声音的特性,如音量、音调等。
2. 引导学生研究不同乐器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3. 组织音乐会或展览,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乐器或会响的玩具。
《会响的玩具》教学反思5篇
《会响的玩具》教学反思篇一:《会响的玩具》教学反思(383字)本节课制作的玩具特点是会响的,所以在让学生搜集材料时提醒了,所以许多孩子都带了小铃铛,玻璃瓶和小珠子。
在本课授课过程中,制作环节就要考虑到如何制作才能够使玩具发出的声音更响一些是本课的重难点。
手工作品的制作要体现出美观性,这里就装饰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根据自己所带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装饰达到美观的效果。
评价阶段,由于学生制作兴趣浓郁,很多同学没有完成自己的作品,孩子们忍不住一直在做自己的玩具,也就无心去评价别人的作品了,这就使得这一环节不尽人意,有些“虎头蛇尾”了。
今后,教师一定要注意平时课上对学生倾听行为习惯注重进行培养。
在提高美术作品质量的同时,对学生课堂行为习惯也要提出相应的要求,让每一位学生在美术课上获得能力与习惯的“双丰收”。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寻求好的教学方法,让美术课上得更有特色,更吸引学生,为学生学习习惯以美术技能同时发展的有利平台。
篇二:《会响的玩具》教学反思(1131字)《会响的玩具》是一节手工课,本课主要教学任务是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响的简易玩具。
并通过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适当的装饰,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及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课前我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了几个玩具,作为范作。
像用花盆底座制作的瓢虫手鼓;纸杯制作的纸偶娃娃;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油画棒塑料盒制作的鳄鱼;不锈钢杯盖制作的小锣;挂画钩制作的风铃。
旨在用这些各式各样的玩具拓宽他们的创作思路。
课一开始,我便敲响了儿子的小鼓,“咚咚咚”,小鼓为什么会响啊?从这个问题开始今天会响的玩具的探究与制作。
通过总结我们得出很多玩具可以通过物体的撞击发出声音,撞击的方式有很多,这时我便把事先准备的范作分发给每一个小组,让他们玩一玩,听一听,我们得出了结论:不同材料制作的玩具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
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17课 会响的玩具(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17课会响的玩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了解会响的玩具的特点,学会设计制作会响的玩具。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关注生活中的美术元素,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玩具,引发学生对会响的玩具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会响的玩具的定义、特点、分类。
3. 设计方法:讲解设计制作会响的玩具的基本方法、步骤。
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设计制作会响的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会响的玩具的特点,学会设计制作会响的玩具。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新设计会响的玩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教学视频、会响的玩具实物。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废旧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玩具,引发学生对会响的玩具的兴趣。
(2)展示一些会响的玩具实物,让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1)介绍会响的玩具的定义、特点、分类。
(2)讲解设计制作会响的玩具的基本方法、步骤。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会响的玩具主题。
(2)学生根据主题,发挥想象,设计制作会响的玩具。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2)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团队奖等。
六、板书设计1. 第17课会响的玩具2. 内容:(1)会响的玩具的定义、特点、分类(2)设计制作会响的玩具的基本方法、步骤(3)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设计制作一个会响的玩具。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会响的玩具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会响的玩具教案【美术教案】会响的玩具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会发出声音的玩具,理解声音的原理。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材料制作能发出不同音响的玩具。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愿意参加美术活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会发出声音的玩具的制作原理。
运用不同材料制作能发出不同音响的玩具。
2. 教学难点:运用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制作具有音响效果的玩具。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各种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学生自带玩具,如铃铛、扭扭蛋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从自身携带的玩具开始,询问学生这些玩具是如何发出声音的,并引出本堂课的主题。
2. 基础知识讲解通过物理原理,介绍声音的传播和产生原理,引导学生了解会发出声音的玩具是如何制作的。
3. 制作会响的玩具3.1 材料准备教师和学生共同整理出发出不同音响的材料,例如纸盘、纸张、橡皮筋、铃铛等。
提供具体材料的图片或实物供学生选择。
3.2 制作过程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材料和示范,制作自己的会发出声音的玩具。
4. 分享与展示学生将制作完成的玩具展示给同学,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5. 知识巩固与拓展5.1 设计游戏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顺序出示自己制作的玩具,其他同学猜测材料和制作过程。
5.2 扩展创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课上学到的知识,创造性地制作更多种类的会发出声音的玩具。
6. 课堂总结教师与学生一同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创意思维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顾今天所制作的玩具,并写下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 学生自主选择一种他们喜欢的材料,制作一个新的会发出声音的玩具。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会发出声音的玩具,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参与度。
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检查学生的制作过程并给予指导,使学生的作品更加完善和创意。
会响的玩具教案
会响的玩具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制作会响的玩具,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创造能力和耐心。
2. 让孩子们了解玩具的声音原理,理解玩具如何能发出声音。
3. 提高孩子们的听力和音乐能力,开发他们的音乐天赋。
二、教学内容:1. 玩具声音的形成原理2. 制作会响的玩具3. 发掘孩子们的音乐天赋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制作出会响的玩具难点:让孩子们理解玩具声音的形成原理四、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孩子们展示一些玩具,问他们玩具如何发出声音。
引导孩子们从自己的经验中,对玩具声音形成的原理进行分析和归纳。
2. 讲授(1)介绍玩具声音的形成原理:需要一种力量来产生振动,振动传播到空气中,才能产生声音。
在这个过程中,声音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2)讲解制作会响的玩具的材料和制作方法:材料:空心玩具、发泡塑料、糖果纸、尼龙线、小铃铛等。
制作方法:①选一个空心玩具,比如大头娃娃或玩具球,构思一个想法,例如将银色或金色发泡塑料插入了玩具内。
②把糖果纸插入发泡塑料内,把小铃铛绑在尼龙线上,再把线绑在发泡塑料内。
③把发泡塑料塞回玩具内,使其均匀分布,然后封住。
④摇动玩具,听听声音。
3. 实验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出会响的玩具,然后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听到玩具发出的声响。
4. 巩固让孩子们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制作的玩具,并讲解制作过程和玩具发出声音的原理。
他们在和其他同学的互动中,再次复习和加深对声音发生原理的理解。
5. 拓展根据孩子们的音乐特长,可以让他们试着用不同的物品制作出不同的发声玩具,如木琴、吹风笛等,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的学习,孩子们了解了玩具声音的形成原理和制作会响的玩具的方法。
同时,通过制作会响的玩具,他们也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自己的音乐和听力能力。
人教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7课 会响的玩具》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7课会响的玩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会响的玩具的特点和制作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会制作简单的会响的玩具。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会响的玩具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制作简单的会响的玩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会响的玩具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制作出有创意的会响的玩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会响的玩具样品。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会响的玩具样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学习新知(2)讲解会响的玩具的制作方法,并示范制作过程。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制作简单的会响的玩具。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会响的玩具,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会响的玩具》2. 教学内容:会响的玩具的特点和制作方法3. 教学重点:会响的玩具的特点和制作方法4.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制作出有创意的会响的玩具七、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会响的玩具。
2. 写一篇关于会响的玩具的制作过程的日记。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会响的玩具的特点和制作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个别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出现困难,需要教师个别辅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在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7课会响的玩具》的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核心环节,它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有效传达,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第十七课《会响的玩具》(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十七课《会响的玩具》(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为美术三年级上册第十七课《会响的玩具》,教学内容包括认识会响的玩具,学习制作会响的玩具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会响的玩具的特点和种类,培养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2. 学习制作会响的玩具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教学难点:1. 会响的玩具的制作技巧和方法。
2. 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制作会响的玩具所需的材料,如纸张、剪刀、胶水等。
2. 图片和视频素材,用于展示会响的玩具的实例。
3. 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会响的玩具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新课导入:讲解会响的玩具的特点和种类,让学生了解会响的玩具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会响的玩具的制作方法,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评价: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会响的玩具,其他组进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 总结: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制作会响的玩具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1. 第十七课《会响的玩具》2. 内容:会响的玩具的特点和种类、制作方法、实践操作、展示评价、总结。
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会响的玩具,要求创意独特,制作精美。
2. 写一篇关于制作会响的玩具的日记,记录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展示会响的玩具的图片和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会响的玩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强,制作出了各具特色的会响的玩具。
在展示评价环节,学生能够认真观察和评价他人的作品,教师也给予了及时的点评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得到了提升。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对材料的运用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7课 会响的玩具》人教版
《第17课会响的玩具》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7课《会响的玩具》,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简单的造型活动,并尝试制作会响的玩具。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会响的玩具,学习制作方法,用画、剪、贴、折等手段制作会响的玩具。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艺术素养,激发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表现会响的玩具的特点。
2. 如何运用画、剪、贴、折等手段制作出有趣味、会响的玩具。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各种会响的玩具。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各种会响的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会响的玩具,讨论其制作方法。
2. 新课学习(1)教师讲解制作会响的玩具的基本方法,如画、剪、贴、折等。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表现会响的玩具的特点,如色彩、形状、动感等。
(3)教师示范制作一个会响的玩具,并讲解注意事项。
3. 学生实践(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会响的玩具进行制作。
(2)学生运用画、剪、贴、折等手段,制作出有趣味、会响的玩具。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给予建议。
4. 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会响的玩具,互相欣赏、评价。
(2)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第17课会响的玩具》2. 教学内容:了解会响的玩具,学习制作方法,制作会响的玩具。
3.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4. 教学难点:观察、发现和表现会响的玩具的特点,运用制作方法。
5. 教具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七、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制作一个会响的玩具。
实验教案:用科学原理解释会响的玩具的制作过程
实验教案:用科学原理解释会响的玩具的制作过程用科学原理解释会响的玩具的制作过程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规律和声音的特性等基本概念,掌握制作简单玩具并将其原理解释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实践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科学实验技能。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内容是制作一个会响的玩具,主要原材料是铁丝和钢珠。
学生可以在铁丝上穿上钢珠,并用叉子将其振动,即可听到清晰的响声,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和声音传播的规律。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准备所需材料:铁丝和钢珠。
2、制作玩具将铁丝折成W形,将钢珠穿在铁丝上,重复这个过程,直到铁丝上穿满了钢珠。
3、振动玩具用叉子将玩具振动,可以听到清晰的响声。
四、实验原理声波的产生当物体振动时,就会产生声波。
声波是一种横波,它由物质的振动传递而成,需要介质的存在才能传播。
在空气中,声波的传播速度是固定的,约为340米/秒。
如果声波遇到非常大的障碍物,则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声音的传播规律声音的传播遵循远离声源声强度逐渐减弱的规律。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被空气阻力、地面反射等因素所影响,所以离声源远的地方听到的声音比较弱。
在声源周围,声音越来越密集,而到了远离声源的地方,声音变得越来越弱。
声音的特性声音有许多不同的特性,包括音高、响度、音色、共鸣等。
音高是声音的频率,响度是声音的强度,音色是声音的品质,共鸣是声音的放大和强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用玩具验证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
振动铁丝,钢珠间碰撞产生响声。
学生可以观察到玩具在振动时钢珠的振动频率变化。
同时,学生可以听到铁丝和钢珠间碰撞产生的响声,感受声波是如何传播的。
六、实验小结本次实验主要通过制作简单的玩具,展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规律和声音的特性等基本概念,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实践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科学实验技能。
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从实践中了解科学知识的途径,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学方案】《会响的玩具》教案2
《会响的玩具》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节集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于一身的综合课型,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地动脑筋大胆想象并采用与别人不同的创意与设计。
玩具对学生们来说十分熟悉,从游戏玩耍生活中的玩具到今天课堂上自己设计制作玩具,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件既有趣又充满挑战的事,学生就是在这样的游戏学习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老师要引导学生从玩具的特点入手,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玩具的装饰美化。
意在引起学生的想象创意,在设计制作中激发出高昂的热情。
学情分析玩具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当中都有玩具的陪伴,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孩子的成长有玩具的参与,以往学生对玩具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喜欢、陪伴、好看、好玩,缺乏美术眼光下的认识。
或许学生曾在父母或伙伴指导参与下制作过简易的玩具,但怎样制作出具有造型美、功能新并承载着自己特殊情感的玩具,将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响的简易玩具。
方法与过程: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及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大胆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玩具的制作。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意设计,通过自己的创意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课件)教师6—7个用不同材料制作、特点各异的会响的玩具范作;课件。
学生基本材料:双面胶、胶棒、彩纸、卡纸、剪刀、小刀等。
特殊材料:小铁罐、铁片、木棍、纸盒、乒乓球、纸杯、果汁瓶等。
教学时数1课时课型设计应用•造型表现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设计意图环节一:组织导入(感知认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玩具。
(老师拿出一个小鼓)敲一敲,小鼓响了。
引导学生思考(课件出示问题)为什么这个小鼓会响?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通过敲击使鼓面产生震动了,所以小鼓发出了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