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桥梁建造技术(20161武汉)
桥梁工业化建造发展报告
![桥梁工业化建造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e113ef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a.png)
桥梁工业化建造发展报告1. 背景桥梁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传统的桥梁建造方式存在着效率低、成本高、施工周期长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桥梁工业化建造逐渐兴起。
桥梁工业化建造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在工厂内预制构件,并在现场进行组装安装的一种新型建造方式。
它可以大幅度提高桥梁建设效率,降低成本,缩短施工周期,提高质量。
2. 分析2.1 桥梁工业化建造的优势•高效率:采用工厂化生产方式,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流水线作业,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相比传统施工方式,桥梁工业化建造可以减少人力资源和材料浪费,从而降低总体成本。
•缩短施工周期:预制构件可以与现场施工同时进行,有效缩短了整个项目的施工周期。
•提高质量:工厂化生产能够保证构件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对质量的影响。
2.2 桥梁工业化建造的挑战•技术难题:桥梁工业化建造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支持,包括CAD/CAM设计、模具制造、自动化生产线等。
•标准规范:桥梁工业化建造需要统一的标准规范,以确保预制构件的互换性和安装质量。
•市场推广:传统观念和习惯使得一些项目仍然采用传统施工方式,推广桥梁工业化建造还面临市场认可度问题。
3. 结果3.1 桥梁工业化建造在国内的应用情况目前,我国在桥梁工业化建造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果。
例如,在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已经广泛应用了预制箱梁、组合箱梁等预制构件。
这些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降低了成本,并且在质量上也有明显提升。
3.2 桥梁工业化建造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对效率和质量的要求提高,桥梁工业化建造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预制构件的多样化和标准化将成为发展趋势,同时,智能化生产、数字化设计和信息化管理也将推动桥梁工业化建造向更高水平发展。
4. 建议4.1 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加大对桥梁工业化建造相关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与应用。
武汉长江大桥首创新型施工方法
![武汉长江大桥首创新型施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41d85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c.png)
武汉长江大桥首创新型施工方法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著名的大型桥梁工程,它连接了武汉市区和汉阳区,是长江上跨径最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梁,也是武汉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在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多项创新型施工方法,使得这座大桥成为了中国桥梁建设的典范之一。
本文将介绍武汉长江大桥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并探讨这些方法在桥梁工程中的意义和应用。
1. 悬索施工技术武汉长江大桥采用了悬索施工技术,这是一种在桥梁建设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在长江大桥的施工中有着独特的技术难点和挑战。
长江大桥悬索的跨度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这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更为精密的技术和更高水平的施工工艺。
在悬索施工中,需要利用吊索、吊篮等设备,通过严密的计划和操作,将悬索慢慢拉起,再安装在桥墩和斜拉索上。
这种施工方法在武汉长江大桥上得到了成功应用,并创造了一系列悬索施工的先河,为我国后续的桥梁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 钢箱梁预制技术在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中,采用了钢箱梁预制技术,这是一种在桥梁建设中常见的一种技术。
钢箱梁预制技术是在工厂中将钢箱梁进行预制,包括焊接、翻转、喷漆、除锈等工序,再将预制好的钢箱梁运输至桥梁工地,通过吊装和安装等工艺,将其安装在桥墩之间,形成桥梁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采用钢箱梁预制技术可以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周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且可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在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中,钢箱梁预制技术得到了成功应用,成为了一种可行的桥梁建设方法。
3. 混凝土浇筑技术在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中,采用了混凝土浇筑技术。
这种技术是在桥梁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工艺,但在长江大桥上的应用也有着一定的技术挑战。
长江大桥的桥墩和主体结构都需要采用大量的混凝土进行浇筑,这就要求在施工现场需要具备大型混凝土搅拌站和大型混凝土泵等设备,以及一支技术过硬的混凝土施工队伍。
在施工中,需要采用先进的混凝土施工工艺,包括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结构的稳定性。
桥梁工业化
![桥梁工业化](https://img.taocdn.com/s3/m/ef1dcce6c8d376eeaeaa3146.png)
中国既保留着像赵州桥那样历史悠久的古代桥梁,也在不断地建造着刷新世界纪录的公路、铁路新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尤其引人注目。
目前我国公路桥梁总数接近80万座,铁路桥梁总数已超过20万座,已成为世界第一桥梁大国。
同时,世界十大拱桥、十大梁桥、十大斜拉桥、十大悬索桥,中国分别占据了半壁江山或一半以上。
但是我们为什么能在桥梁工程上做到这么出色呢,除了有古人智慧的结晶,在近几十年,中国桥梁的快速发展更离不开现代桥梁工程工业化技术。
一、定义:桥梁工业化是指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来代替传统桥梁建设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
意义:1.桥梁工业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2.有利于提高质量:设计、生产、安装标准化,便于质量控制和管理;3.有利于节约工期:生产工厂化和安装机械化,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减短工期。
4.有利于降低造价:工厂化和机械化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5.有利于环境保护:工地现场粉尘量少,噪音污染小,环境破环小,资源利用率高。
三、1.常用构件的标准化、机械化、工厂化、商品化制造安装:模块构件设计标准,工厂化制造,现场组拼,工程质量高。
制造工厂化:已形成流水线作业,工业化程度高。
安装机械化:已形成静压法、锤击法、中掘法三种施工工艺。
2.整体结构的模块化预制拼装比如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拼装梁桥3.桥梁施工的装配化和机械化桥梁设计的标准化、构配件生产的工厂化和产品的商品化,使桥梁施工的机械设备和专用设备得以充分应用。
可实现“农民工→技术工,施工工地→组装工厂”的转变,使得桥梁工程建设进一步走向专业化和社会化。
4.集成的科学管理系统a)系统集成:形成完整的技术检验标准与生产流程标准b)组织集成:以建设方(或总承包商)为核心,施工方以及众多的构配件生产供应商参与构成的生产联合体。
该联合体以生产组织流程与任务需求为基础,以契约关系、技术协定、利益分享模式为纽带的产业链集成c)信息集成:很多企业所构成的松散联合体,生产与施工组织过程中的地域限制、空间隔阂、标准差异、沟通障碍等问题,会致使信息指令的传递速度比实体企业缓慢,偏差也会大大增加,因此,全面、快捷的沟通与交流,减少信息沟通中的障碍、偏差与损失至关重要。
装配式桥涵工业化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装配式桥涵工业化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e7d866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6.png)
装配式桥涵工业化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装配式桥涵工业化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装配式桥涵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建造方式,正在逐步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桥梁工程中的新技术和方法
![桥梁工程中的新技术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c0955f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8.png)
桥梁工程中的新技术和方法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建设,桥梁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而在桥梁工程中,使用新的技术和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污染和浪费,还能保证桥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就桥梁工程中的新技术和方法进行探讨。
一、预制构件技术预制构件技术是指将构件在工厂中事先制作好,然后运输到工地上进行拼接,从而减少现场施工所需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预制构件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比如桥梁梁、墩、梁柱和护栏等部分均可采用预制构件技术进行制作。
预制构件技术的好处在于,不仅可以减少现场施工的时间和污染,还能保证构件的尺寸和质量的一致性。
同时,预制构件技术也能使得施工过程中更容易进行监控和管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数字化建模技术数字化建模技术是指将桥梁工程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建模和模拟,从而提前预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优化桥梁结构的设计方案。
数字化建模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桥梁的建造、维修、甚至是拆除。
数字化建模技术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和分析,不仅能够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质量,还能为桥梁的长期运营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指导。
三、高强度混凝土技术高强度混凝土技术是指通过改变混凝土的配比和材料选择等工艺,使得混凝土在保持耐久性和韧性的基础上,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从而使桥梁工程的寿命更为长久和可靠。
高强度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制作桥面板、桥梁墩和梁柱等部分。
高强度混凝土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施工过程中的效率,还能保证桥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无缝钢管桥梁技术无缝钢管桥梁技术是指使用具有一定厚度和直径的钢管,将其拼接为桥梁的主体结构,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形式。
无缝钢管桥梁技术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比如可以用于制作公路桥梁、铁路桥梁和城市桥梁等。
无缝钢管桥梁技术不仅能够降低施工成本和缩短施工周期,还能保证桥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桥梁工程中的新技术和方法也不断涌现,这些新技术和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还能减少污染和浪费,从而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更为可靠和稳定的基础设施。
桥梁工程中的创新技术
![桥梁工程中的创新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06c015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c.png)
桥梁工程中的创新技术桥梁作为交通建设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交通安全和便利性的不断追求,桥梁工程中的创新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本文将介绍桥梁工程中的一些创新技术以及它们的应用。
一、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指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构件中施加预先充盈的轴向应力,使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抵抗外界荷载产生的拉应力。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同时减轻结构自重和挠度。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现代桥梁工程中的重要创新技术。
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结合钢材和混凝土的优势,形成具有较高承载力和韧性的桥梁结构。
钢材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而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两者相互结合可以调和各自缺陷,提高整体结构的性能。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广泛运用于大跨度桥梁的建设,为桥梁工程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智能感知技术在桥梁监测中的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感知技术在桥梁监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在桥梁结构中布置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桥梁的荷载、应力、振动等参数,及时发现结构的变形和病害,为桥梁的维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智能感知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地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
四、三维打印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探索三维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技术,也开始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通过将材料进行层层堆积,可以直接打印出复杂形状的桥梁构件,大大减少了传统施工工艺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三维打印技术的应用为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使得桥梁工程更加具有创新性和效率性。
总结:桥梁工程中的创新技术为改善桥梁的性能和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智能感知技术以及三维打印技术的应用,都使得桥梁工程在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关于装配式桥梁的施工技术,这里全说清楚了
![关于装配式桥梁的施工技术,这里全说清楚了](https://img.taocdn.com/s3/m/e4c2dc7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b.png)
关于装配式桥梁的施工技术,这里全说清楚了!小编有话说装配式桥梁对于我们很多路桥老炮儿来说都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是如何与年轻一辈说明装配式桥梁的相关知识呢?比方它是如何施工的?它的施工工序都有哪些?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再次回忆一下让我们十分熟悉的装配式桥梁的施工技术吧。
1、装配式墩台施工装配式墩台是将高大的墩台沿垂直方向、按一定模数、水平分成假设干构件,在桥址周围的预制场地上进展浇筑,通过车船运输至现场,起吊拼装。
装配式墩台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在预制场预制构件,受周围外界干扰少,但相对来说,对运输、起重机械设备要求较高。
装配式柱式墩系将桥墩分解成假设干构件,如承台、柱、盖梁(墩帽)等,在工厂或现场集中预制,再运送到现场装配成桥墩。
其施工工序主要为预制构件、安装连接与混凝土填缝。
其中拼装接头是关键工序,既要结实、平安,又要构造简单便于施工。
〔1〕采用有粘结后预应力筋连接构造有粘结后预应力筋连接构造往往配合砂浆垫层或环氧胶接缝构造实现节段预制桥墩的建造,方案中的预应力筋可采用钢绞线或精轧螺纹钢等高强钢筋。
该构造特点是预应力筋通过接缝,实际工程应用较多,设计理论和计算分析以及施工技术经历成熟。
缺乏是墩身造价相对传统现浇混凝土桥墩要高许多,同时现场施工需对预应力筋进展拉、灌浆等操作,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时间较长。
〔2〕灌浆套筒连接预制墩身节段通过灌浆连接套筒连接伸出的钢筋,墩身与盖梁或承台之间的接触面往往采用砂浆垫层,墩身节段之间采用环氧胶接缝构造。
构造特点是施工精度要求较高,现场施工所需时间短,同时也不需要拉预应力筋,现场工作量显著减小,其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力学性能与传统现浇混凝土桥墩类似,因此具有一定的经济优越性。
从国外应用经历看,低地震危险区已开场广泛应用,高地震危险区域的应用和科学研究还在进展中。
〔3〕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该连接构造常用于墩身与承台或墩身与盖梁的连接,预制墩身通过预埋于盖梁或承台的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墩身伸出的钢筋,在墩身与盖梁或承台之间的接触面往往采用砂浆垫层,墩身节段之间采用环氧胶接缝构造,见图5所示。
桥梁公司建筑工业化—装配式桥梁施工技术
![桥梁公司建筑工业化—装配式桥梁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c0a499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3.png)
桥梁公司建筑工业化—装配式桥梁施工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工业化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这个背景下,装配式桥梁施工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和应用。
装配式桥梁施工技术在提高桥梁建造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已经成为桥梁建筑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装配式桥梁施工技术的优势1、提高建造效率传统的桥梁建设方式需要大量的现场施工和预制构件的制作,而装配式桥梁施工技术可以通过预制构件的方式,提前在工厂内完成桥梁的构建,施工现场只需要进行安装和拼接,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2、降低成本装配式桥梁施工技术的预制构件可以在工厂内进行规模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
同时,由于现场施工的减少,也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施工难度。
3、保证质量装配式桥梁施工技术的预制构件在工厂内生产,可以进行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同时,通过采用高精度、高强度的材料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桥梁的质量和耐久性。
二、装配式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1、预制构件的生产在装配式桥梁施工技术中,预制构件的生产是关键环节之一。
预制构件的生产需要采用高精度、高强度的材料和先进的生产工艺,以保证构件的精度和质量。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每个预制构件都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2、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存储预制构件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其完整性和精度。
例如,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使用专门的运输车辆和支撑架,避免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受到震动和碰撞。
在存储过程中需要将预制构件放置在平整、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浸泡。
3、现场施工安装在预制构件到达施工现场后,需要进行安装和拼接。
这个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高精度的测量仪器,确保预制构件的安装精度和质量。
同时,在安装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三、装配式桥梁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装配式桥梁施工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浅谈公路桥梁装配式桥墩工业化快速建造技术明德江
![浅谈公路桥梁装配式桥墩工业化快速建造技术明德江](https://img.taocdn.com/s3/m/c034efb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c.png)
浅谈公路桥梁装配式桥墩工业化快速建造技术明德江发布时间:2021-09-30T07:42:08.875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4期作者:明德江[导读] 我国桥梁建造正在由上部主梁装配式设计建造慢慢转向包含下部桥墩的全装配式时代,预制装配式桥梁相较于现浇桥梁有很多的优势,俨然已经成为桥梁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
以湖北省监利一江陵高速公路东延段项目,即江北东高速公路的装配式桥墩为背景,对其桥梁装配式桥墩快速建造技术进行了研究。
明德江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我国桥梁建造正在由上部主梁装配式设计建造慢慢转向包含下部桥墩的全装配式时代,预制装配式桥梁相较于现浇桥梁有很多的优势,俨然已经成为桥梁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
以湖北省监利一江陵高速公路东延段项目,即江北东高速公路的装配式桥墩为背景,对其桥梁装配式桥墩快速建造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公路桥梁;装配式桥墩;施工工艺;桥梁快速引言装配式桥墩在我国发展起步比较晚,但近些年来,在跨海大桥、市政道路、轨道交通等项目中都有应用。
现阶段,我国公路桥梁上部结构已较多使用预制架设技术,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但下部结构建造仍以人工绑扎、现场浇筑为主,制约着公路桥梁工业化、智能化建造水平的提升,开展公路预制拼装桥墩技术研究势在必行。
1、工程背景某公路项目桥梁下部结构采用装配式桥墩。
该桥梁位于抗震设防6度区,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施工条件差,临时施工便道承载能力低。
由《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中第8.5.4节规定可知沉入桩的桩位允许偏差值较大。
为控制构件吊装重量和解决施工允许偏差,本项目采用装配式桥墩,由1个预制盖梁、2根预制管墩、1个现浇承台和8根PHC管桩组成,支座垫石与桩基承台采用现浇施工工艺,其他采用预制拼装施工工艺。
为降低对施工单位技术、管理水平的要求,本项目管墩与桩基承台之间采用了新型管墩一桩基承台承插式连接方案,预制管墩与承台之间采用承插式连接方案。
桥梁工业化建造发展报告
![桥梁工业化建造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3ad29a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b.png)
桥梁工业化建造发展报告标题:桥梁工业化建造发展报告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其中,桥梁作为连接城市和区域的重要纽带,起到了承载和传递交通运输的关键作用。
然而,传统的桥梁建造方式存在着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工期延长等问题,亟需采取更有效的手段来加速桥梁建设速度。
本篇文章将重点探讨桥梁工业化建造的发展趋势和优势,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一、桥梁工业化建造的背景和定义1. 工业化建造的概念和特点工业化建造是指运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和思维,通过标准化、模块化、装配化的方法,在工厂化生产环节中制造桥梁构件,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的桥梁建造方法。
2. 桥梁工业化建造的优势- 提高工程质量: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和制造过程能够确保构件质量的一致性。
- 提高工程效率:工厂化生产和现场组装相结合,节约了大量的施工时间。
- 降低施工成本:规模化生产和降低人力资源利用率,减少了施工成本。
二、桥梁工业化建造发展的现状和趋势1. 全球桥梁工业化建造的发展状况- 欧美地区的经验:欧美国家在桥梁工业化建造方面处于较为先进的水平,运用工厂预制构件和模数化施工方式,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效率。
- 亚洲地区的应用:亚洲地区如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在积极推进桥梁工业化建造,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研发自主技术,逐步提高了施工水平。
2. 桥梁工业化建造的发展趋势-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随着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将在桥梁工业化建造中起到重要作用,提高了工程的精度、速度和效率。
- 新材料的应用:新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等的应用,使得桥梁更加轻盈、耐久和美观,同时提高了施工速度。
- 设计和建模技术的进步:采用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在建造之前进行全面的模拟和优化,减少施工中的误差和风险。
三、桥梁工业化建造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1. 标准化和规范制定的难题:由于桥梁工程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标准化和规范制定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桥梁公司-建筑工业化—装配式桥梁施工技术
![桥梁公司-建筑工业化—装配式桥梁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02b32ad76a20029bc642d2c.png)
(5)钢筋焊接或搭接并采用湿接缝
预制拼装桥墩预先伸出一定数量的钢筋以便与相邻构件预留钢筋搭接,需设临时支撑,钢 筋连接部位需通过后浇混凝土(湿接缝)方式连接,这也是目前国内较多采用的节段拼装 桥墩的设计思路。采用该构造建造桥墩,力学性能往往与传统现浇混凝土桥墩类似,但湿 接缝的存在会增加施工时间和现场钢筋搭接、浇筑的作业量,从快速施工角度考虑,该方 案存在一定不足。 (6)承插式连接
常用的拼装接头有以下几种: (3)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 该连接构造常用于墩身与承台或墩身与盖梁的连接,预制 墩身通过预埋于盖梁或承台内的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墩身 内伸出的钢筋,在墩身与盖梁或承台之间的接触面往往采 用砂浆垫层,墩身节段之间采用环氧胶接缝构造,见图5所 示。该构造现场施工时间短,但需要满足纵筋足够的锚固 长度,其力学性能与传统现浇混凝土桥墩类似。目前国外 已有少数桥梁使用这种连接构造进行施工,高地震危险区 域内应用较少,其抗震性能如何目前仍在研究中。 (4)插槽式连接 插槽式连接构造如图6所示,已在一些桥梁工程中得到应用, 主要用于墩身与盖梁、桩与承台处的连接,与灌浆套筒、 金属波纹管等相比,优点是所需施工公差可以大一些,现 场需要浇筑一定的混凝土。
������ 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的体内预应力混凝土桥梁 开始采用预制节段拼装施工工艺 ������ 由于节段拼装后桥梁线形偏差较大、体内预应力 筋防腐处理不理想, 20世纪80年代后这一工艺基本被 现浇节段施工工艺所替代 ������ 随着体外预应力技术的发展、体内预应力筋腐蚀 等问题的出现,以及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的完善, 结合体外预应力技术和先进架桥设备的标准化预制节 段拼装施工方法逐渐被我国接收 ������ 2001年竣工的上海至江苏的嘉浏高速公路的浏河 大桥,首次采用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的体外预应力 混凝土简支梁桥 ������ 2004年竣工的上海沪闵高架桥,为采用预制节段 拼装施工技术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 施工中的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的引桥,也是采用预 制节段拼装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武汉长江二桥16号墩桥头堡施工工艺
![武汉长江二桥16号墩桥头堡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94aee11b14791711cc7917cc.png)
武汉二桥16#墩武昌岸桥头堡塔楼施工工艺目录一、概述二、支架拼装及压重处理三、墙体Q1、Q2平台TB4、TB6、TB9施工四、步梯TB8、TB7、TB5、TB3、TB1及平台TB2施工五、墙面装饰层及步梯面板安装六、施工质量及安全注意事项一、概述1.武昌岸桥头堡设计见武汉城市建筑学院规划设计研究所绘制的桥头建筑方案图,包括方案15-1~15-4图、15-9~15-10图、15-12~5-15图以及结施-1图、结施-3~结施-10图、结施-13图、电施-1~电施-3图、电施-5图。
为便于现场对设计图的理解,指挥所将各分项结构的钢筋网片绘制成图,编号Wz-1029~Wz-1040图;Wz-1028图为Q1、Q2承重墙上扶手预埋件,W2-1041图的桥头堡钢筋及混凝土汇总表。
2.桥头堡结构①桥头保结构参见设计图及Wz-1041图。
以桥梁中心线一侧计,包括马路侧(岸侧)承重墙Q1、河侧承重墙Q2各1个;第一层梯楼TB1及其过梁TL1、TL2各1个;第一层平台TB2及过梁TL3各1个;第二层楼梯TB3及其过梁TL4各1个;第二层平台TB4及其纵向过梁TL5、TL6各1个,横向挑梁TL7、TL12各2个,横向边墙挑梁TL11两个;第三层楼梯TB5两个及其过梁TL8一个,两边墙挑梁TL11(与平台挑梁连通);第三层平台TB6及其纵向过梁TL9、TL10各1个,横向挑梁TL13、TL12及边墙挑梁TL11各2个;第四层楼梯TB7及其过梁TL4各1个;第四层平台TB4及其纵向过梁TL5、TL6各1个,横向挑梁TL7、TL12及边墙挑梁TL11各两个;第五层楼梯TB5两个及其过梁TL8一个,两侧与平台连通的边墙挑梁TL11两个;第五层平台TB6及其纵向过梁TL9、TL10各1个,横向挑梁TL13、TL12及边墙挑梁TL11各2个;第六层楼梯TB7及其过梁TL4各1个;第六层平台及其纵向过梁TL5、TL6各1个、横向挑梁TL7、TL12及边墙挑梁TL11各2个;第七层楼梯TB5两个及其过梁TL8一个;第七层平台TB6及其纵向过梁TL9、TL10各1个,横向挑梁TL13、TL12及边墙挑梁TL11各两个;第八层楼梯TB8及其过梁TL14各一个;第八层平台TB9一个及其纵向过梁TL15一个,横向挑梁TL16两个。
武汉长江大桥的基础施工方法
![武汉长江大桥的基础施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eebae3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4.png)
武汉长江大桥的基础施工方法韦成07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成之后,成为连接我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武汉长江大桥建于1955年9月1日,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大桥的建设得到了当时苏联政府的帮助,苏联专家为大桥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导,但是中苏关系破裂之后,苏联政府就全部撤走了专家,最后的建桥工作是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完成。
大桥建成之后,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的促进了武汉的发展。
从全国的宏观角度来看,大桥的建成意义更是在于将京广铁路连接起来,使得长江南北的铁路运输通畅起来。
毛泽东的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描写武汉长江大桥的气势和重要作用。
大桥自建成以来,一直都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武汉长江大桥全长米,正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木结构梁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桥身共有八墩九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八个桥墩除第七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我国桥梁工作者所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凝聚着我国桥梁工作者的机智和精湛的工艺。
武汉长江大桥全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1156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
从基底至公路桥面高80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宽米,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
上层为公路桥。
宽约20米,为4车道。
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
每孔跨度为128米,终年巨轮航行无阻。
正桥的两端建有具有民族风格的桥头堡,各高35米,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7层,有电动升降梯供人上下。
附属建筑和各种装饰,均极协调精美,整座大桥异常雄伟。
若从底层坐电动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桥公路桥面参观,眺望四周,整个武汉三镇连成一体,也打通了被长江隔断的京汉、粤汉两铁路且连通了京广线,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桥梁建筑技术的发展调查报告
![桥梁建筑技术的发展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fc7d66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f.png)
桥梁建筑技术的发展调查报告桥梁建筑技术的发展,就像是一部从古至今的冒险大片,既有惊险也有温暖。
咱们可以从最初的简陋木桥聊起,说实话,那个时候的桥真的是有点“纸糊”——一不小心,桥面就塌了。
别看那会儿人们过桥时脚步轻盈,心里却得提着一大堆“怕桥掉下去”的担忧。
那时候的桥梁技术可比现在要落后多了,木头是最常见的材料,桥的跨度也小得可怜。
一根柱子支撑住的桥,虽然能勉强过河,但就像是在走钢丝,一不小心就掉下去了。
但时代不同了呀,科学技术一天天进步,聪明的工程师们没闲着,琢磨着怎么让这些桥不仅能承重,还得更美观。
于是,钢铁登场了。
那时候的桥梁设计简直是天才之作。
钢铁的强度让这些桥梁变得更加坚固和耐用,桥面也可以建得越来越宽,越来越大。
没错,从那会儿起,我们可以开车、骑马,甚至是骑自行车过桥,再也不用小心翼翼地走了。
而且哦,这些桥梁在设计上也不再只是为了过河,它们更像是艺术品,别说普通百姓,就连那些大建筑师都忍不住惊叹,真是巧夺天工。
再往后看,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桥梁技术得到了更大的突破。
现在的桥梁不仅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更是为了让城市变得更具现代感和美观度。
你看,像是现在的悬索桥,桥面像是悬挂在空中的一条线,跨度大得不可思议。
那些大桥的桥塔高得仿佛要刺破天际,每一次看到这些桥,我都觉得自己像是在跨越时空。
就像广东的珠江大桥,那个桥下的江水拍打着桥墩,桥面上的车水马龙,简直就是现代城市的象征啊。
话说回来,这些变化的背后,其实是人类对于桥梁建筑的不断探索。
咱们中国的桥梁技术也是越来越厉害了。
记得在几年前,长江上的一座大桥刚刚建成,那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之一。
这座桥的出现,简直是给中国人长了脸。
可想而知,当时那些建设者们夜以继日,辛辛苦苦地工作,最终才完成了这样一项举世瞩目的工程。
每一根钢索,每一块混凝土,都是他们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这些年来,桥梁技术还经历了很多的创新。
比如说,桥梁抗震技术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桥梁都能抵挡住大规模的地震,不仅在外观上更具现代感,安全性也大大增强。
桥梁工业化建造发展报告
![桥梁工业化建造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66e260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9.png)
桥梁工业化建造发展报告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桥梁建设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桥梁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象征之一,其建造一直是繁琐而复杂的过程。
然而,随着强大的技术和人力资源的介入,桥梁建设逐步实现工业化建造的目标,成为现代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化建造的原则是将建造过程标准化和模块化,实现生产和组装的一体化。
在桥梁建设方面也逐步向这个方向发展。
以往的桥梁建设需要大量的现场加工和现场拼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工业化建造则可以将许多组件提前加工出来,并在生产线上进行组装,减小了现场工作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同时,这种建造方式还可以实现桥梁设计的统一化和标准化,保证了建造质量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工业化建造还可以提高桥梁建设的可持续性。
在现场进行的施工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泥和钢筋等材料,这些材料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而工业化建造可以实现桥梁部件的模块化、组装化,减少现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对材料的精准使用和回收利用,减少了对资源的浪费。
可以说,工业化建造是桥梁建设的一次革命。
它既减少了劳动力和时间成本,提高了建造效率,又优化了桥梁设计和质量控制,提升了施工质量,更加环保、可持续。
这种方式适应着现代重工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未来桥梁建设的一个重要趋势。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警惕。
在工业化建造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机器设备和自动化技术来实现节约人力资源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标,但执行不当会带来新的问题。
出现故障或设计不当给桥梁带来的风险就越高。
因此,这个新兴的建造方式需要更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管,并时刻保证安全性。
综上所述,工业化建造的出现大大改变了桥梁建设的原有方式,提高了施工效率、优化了桥梁设计、降低了成本、环境更加友好等诸多优势,然而也需要保持警惕,加强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管。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工业化建造将继续为城市化进程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贡献。
壮丽70年从桥梁大国到强国
![壮丽70年从桥梁大国到强国](https://img.taocdn.com/s3/m/65d12f4a4b35eefdc8d3336a.png)
壮丽70年从桥梁大国到强国70年的中华大地,见证了中国交通发展的日新月异;70年的中国交通,记录了现代化建设者的丰功伟绩。
新中国第一个20年,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就用自己的力量建设起了跨越长江的武汉和南京两座公铁大桥,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千年梦想。
改革开放第一个20年,在“解放思想,自主建设”的指导思想下,桥梁建设留下了“学习与追赶”的历史性印迹。
之一,利用“贷款”解决资金不足,建设广珠公路上的四座百米跨径桥梁。
这一政策创新拉开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路网大建设的帷幕。
之二,在黄河、黄浦江和珠江上建设了以济南、南浦、杨浦和虎门桥为代表的跨径突破200、400、600、800米的现代索桥。
预应力混凝土桥、钢混结合梁和扁平钢箱梁的实践具有里程碑意义。
之三,交通部组织公路桥梁的“渡江战役”。
上世纪90年代内实现了梁桥(黄石桥)、拱桥(万县桥)、斜拉桥(铜陵桥)和悬索桥(江阴桥)在长江通航江段上的跨越。
钢筋混凝土拱桥以420米跨创造世界纪录,主跨1385米的钢箱梁悬索桥成为中华民族首座千米级桥梁。
改革开放第二个20年,开展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桥梁建设。
仅公路桥梁建造量和累计长度就达到我国现有公路桥梁总量的73%和87%。
在“博采众长,自主创新”思想指导下,留下了“创新与超越”的历史性印迹。
之一,各类桥梁竞相跨河越江。
至今黄河上已建成桥梁254座,长江197座。
长江下游“黄金水道”上架起了特大型桥梁群,其中世界首座超千米跨径的苏通斜拉桥和三塔双千米主跨连续悬索的泰州桥,创新了抗风抗震理论与分析、体系与结构、群桩基础与中间桥塔等领先技术。
铁路桥梁大建设方心未艾,其中天兴洲、大胜关桥以材料、结构、设备、工艺的创新、实现了高铁桥梁504座跨斜拉桥和双336米跨连拱的跨越。
之二,西部大开发引领了山区桥梁建设、新技术层出不穷。
以干海子、支井河和矮寨桥为代表的梁、拱和索公路桥,创新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和轨索滑移架梁施工技术等;北盘江高铁拱桥以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施工法创造了445米的世界纪录。
桥梁混凝土梁板工业化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分析
![桥梁混凝土梁板工业化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2a913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34.png)
桥梁混凝土梁板工业化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分析
宋国庆
【期刊名称】《安徽建筑》
【年(卷),期】2024(31)3
【摘要】工业化建造是指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信息化管理的大工业生产方式,以代替传统建设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
桥梁工业化智能建造能提高交通工程现场施工效率,减轻对桥位交通干扰和环境影响,有助于保证工程质量。
文章以安徽路港承建项目为研究对象,探索桥梁工业化建造过程中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工厂化智能制造生产原理,并从生产工艺方面介绍了钢筋加工、模板安拆、混凝土运输、浇筑、振捣、养护、检测等智能制造技术,为桥梁工业化建造技术的发展和全产业链实现工业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转型升级提供价值参考。
【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宋国庆
【作者单位】安徽建工路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5.8
【相关文献】
1.既有桥梁的钢筋混凝土空(实)心矩形板梁加固技术研究
2.桥梁预制板梁混凝土底模施工与脱模技术
3.桥梁声波 CT 在混凝土桥梁梁板检测中的应用与研究
4.装配式
水泥混凝土预制梁板智能养护技术应用研究5.高速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板认证实施技术典型案例解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公司桥梁工业化技术成果
济祁高速淮南至合 肥段淮河特大桥引桥 全长11.245km,上部 结构采用35m跨径钢 板组合梁桥,下部结 构采用高强管型预制 墩,基础采用PHC管 桩基础,工厂化率达 到80%以上。
2、 桥梁工业化定义
2 应用实例
2)裕溪河大桥
一、钢板组合梁桥
1.公路等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 2.行车速度:100km/h 3. 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 4.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5.引桥跨径:24m、35m不等 6. 标准横断面:单幅桥面宽16.65m,全宽33.5m
一、钢板组合梁桥
2 应用实例 3)武汉市高架桥
2)钢梁制造与安装
■ 跨径较小的钢梁自重小,整体吊装施工快捷安全。
一、钢板组合梁桥
3 技术方案——钢板组合梁施工
3)桥面板施工
■ 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的方法,在可施工性、加快工期以及减少桥
韩 国 某 钢 板 梁 桥
法 国 某 钢 板 梁 桥
一、钢板组合梁桥
2 应用实例
1)安徽省济祁高速淮河特大桥
1:35米跨径引桥 2:80m跨堤桥 3:40米跨径引桥 4:主桥(200m) 5:40米跨径引桥 6:60m跨堤桥 7:35米跨径引桥
一、钢板组合梁桥
2 应用实例
济祁高速淮河特大桥采用35m、40m钢板组合梁,全长约 11.5公里。目前济祁 高速淮河特大桥引桥钢板组合梁结构目前已钢主梁已经完成架设。桥面板正在安 装中。
整体吊装
预制墩柱安装
节段拼装
3、 桥梁工业化发展历程
● 我公司桥梁工业化技术成果 我公司在桥梁工业化建设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取得了较多成果,
编制了多套《标准化和工业化建设标准图集》,申请了多项专利技术 ,并在大量工程中得到运用,相关技术已走在国内前列。
√ 钢板组合梁桥 √ 超薄节段预制拼装箱梁 √ 高强混凝土预制墩技术 √ 预制PHC管桩
3 技术方案
一、钢板组合梁桥
尽量减小支点处负弯矩。纵向不设预应力,减少主梁根数;
改善受拉区混凝土板的受力、方便施工
对承重体系进行改进,少设横撑、腹板加劲肋;
降低材料指标,降低造价
采用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实现构件工厂化。
提高施工速度与质量
一、钢板组合梁桥
3 技术方案——钢板组合梁施工
1) 施工方法 普遍采用先钢梁再桥面板的施工方法,尽可能降低支点混凝土承受的负弯矩。 技术动态:设计和施工密切配合、相互依存
40m跨钢梁高2.1m,总高2.45m,桥面宽26.0m。 横桥向布置五片主梁,中心间距5.0m,悬臂3.0m。 主梁间采用0.5m高小横梁,纵桥向按5m间距设置。 主梁上翼缘与桥面板采用圆柱头焊钉连接。 支点处端横梁与主梁等高。
一、钢板组合梁桥
2 应用实例 3)武汉市高架桥
简洁、美观(方案效果图)
交流提纲
第一部分 工业化桥梁建造概述
第二部分 工业化桥梁相关技术应用
第三部分 相关展望
第二部分 工业化桥梁相关技术应用
一、钢板组合梁桥 二、高强混凝土预制墩技术 三、装配式混凝土通道技术 四、超薄型节段预制梁 五、其它应用技术
一、钢板组合梁桥
1 技术背景
在欧洲、日本等国的桥梁建设中,组合结构桥梁占有重要地位。以法国的桥梁市场 为例,组合结构桥梁最有竞争力的跨径范围甚至可达30~110m,其中公路桥中,85%是 组合结构桥梁。英国大多数20~160m及以上跨径的公路桥,组合结构桥梁竞争力很强 ,德国及美国的组合结构桥梁应用更广。
应用工业化桥梁建造技术 打造桥梁品质工程
2016.01 武汉
交流提纲
第一部分 工业化桥梁建造概述
第二部分 工业化桥梁相关技术应用
第三部分 相关展望
1、 引言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 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 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 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 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今 后交通工程、桥梁工程的发展离不开 “落实五个发展理念,打造品质工程 ”的新理念、新要求。我公司近些年 来大力开展桥梁工业化的创新与实践 工作,也正是将时代的新要求和新理 念落到实处的体现。
一、钢板组合梁桥
1 技术背景
钢板组合梁结构是组合梁结构体系中材料指标最低、使用最广泛的结构。 目前,国外中等和小跨径桥梁首选结构是钢板组合梁。 在我国该类结构数量只有零星使用。而法国使用比例达到85%,美国为60%,日本 韩国均为50%以上;该结构是环保、节能、经济、美观的结构,发用:
有利于提高质量 设计、生产、安装标准化,可维修更换性强,便于质量控制和管理。
有利于节约工期 生产工厂化和安装机械化,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减短工期。
有利于施工管理 工厂化程度高,现场工序少。
有利于降低造价 工厂化和机械化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设计与施工的相互依存,不要从单一角度考虑问题,而 是从设计与施工的各个环节全面考虑,其结果是材料更加 节省、施工更加便捷。
一、钢板组合梁桥
3 技术方案——钢板组合梁施工
2)钢梁制造与安装
■ 由于钢梁具有足够的梁高,顶推施工时可以不设导梁,仅在钢梁 上安装吊索塔架。
一、钢板组合梁桥
3 技术方案——钢板组合梁施工
一、钢板组合梁桥
3 技术方案
早期的组合钢板梁桥受结构计算理论、施工工艺以及设计理念的限制,用钢量指标 高、结构繁琐、不够经济。从1980年前后开始集中力量进行组合结构桥梁的开发研究, 在组合钢板梁桥方面,对传统的结构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简化,并以双主梁或少主梁为主。
采用双主梁方案可以充分发挥材料性能,为降低造价提供了基础。
桥梁工业化:
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 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的生产方 式,来代替传统桥梁建设中分散 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 生产方式。
桥梁工业化的主要特征:
桥梁设计标准化 构件生产工厂化 施工安装机械化 组织管理科学化
3、 桥梁工业化发展历程
近年来,随着人工成本的急剧上升,国人环境意识的提高,桥梁工业化 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交通运输部十三五规划(初稿)中也明确提出加快 桥梁工业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