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最新版本
co中毒标准
![co中毒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fe22d5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9.png)
co中毒标准CO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毒症状,主要发生在家庭、工厂、矿山等场所。
由于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人们很难察觉,因此容易被忽视其危害。
本文将介绍CO中毒的定义、标准、预防方法和紧急处理措施。
一、CO中毒的定义和危害CO中毒是指人体吸入一定浓度的一氧化碳,导致机体缺氧的病理状态。
CO中毒的危害主要包括:头痛、恶心、呕吐、乏力、昏迷甚至死亡。
严重中毒还可导致脑水肿、肺水肿、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二、CO中毒的标准根据中毒程度,CO中毒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1.轻度中毒:血红蛋白(Hb)浓度为10%-20%COHb;2.中度中毒:血红蛋白(Hb)浓度为30%-50%COHb;3.重度中毒:血红蛋白(Hb)浓度>50%COHb。
三、预防CO中毒的方法1.加强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特别是在密闭空间内,要注意开窗通风;2.设备检查:定期检查燃气、燃油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泄漏;3.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工厂、矿山等场所,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减少CO中毒的风险;4.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CO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四、紧急处理措施1.立即撤离现场,确保自身安全;2.拨打急救电话,通知专业人员前来处理;3.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治疗;4.对昏迷患者,采取头部略低的位置,以防误吸;5.重度中毒患者需及时送往医院,进行高压氧治疗。
五、结论CO中毒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了解中毒标准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确保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一氧化碳中毒临床治疗指南【新版】
![一氧化碳中毒临床治疗指南【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6d6f359b89680202d825c3.png)
一氧化碳中毒临床治疗指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OP)是常见的中毒之一,也是急性中毒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一、概述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由含碳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环境中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
二、接触途径和毒性1.接触途径:通过呼吸道吸入进入机体引起中毒。
(l)居家生活环节:主要危险因素是:未正确使用取暖炉具,未正确安装和使用烟囱,居室通风不良等;违规安装和使用燃气热水器,且事故现场通风严重不足或热水器质量不合格:自杀患者也占一定比例。
(2)生产环节:当空气中CO浓度>115mg/m3就会发生ACOP;燃煤锅炉排风系统故障,生产和转运煤气的设备发生泄漏或设备维修过程中未按操作规程作业,同时作业场所空气流通不佳均可造成ACOP事故。
(3)煤矿瓦斯爆炸:煤矿瓦斯爆炸可产生高温火焰、很强的冲击波和大量有害气体,co是主要的有害气体。
如果有煤尘参与爆炸,co浓度更高,是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
当环境中co浓度超过0.05%就会造成人员中毒。
(4)公共场所:(5)交通运输业:各种车辆、轮船、飞机的内燃机所排放的废气含CO 4% -7%。
车辆密集地方co浓度增高。
(6)农牧业生产环节:冬季种植蔬菜的密闭塑料大棚、饲养场的孵化车间用煤炉取暖又无排烟设施,易发生ACOP。
2.毒性:co被人体吸收的量依赖于每分钟通气量、co暴露时间、co浓度及环境含氧量。
3.血液HbCO浓度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患者血HbCO浓度与其临床表现往往不一致。
HbCO浓度受脱离环境时间、途中是否接受氧疗等影响。
三、临床表现1.中毒程度的协同因素:中毒程度受以下因素影响:①CO浓度越大,c0暴露时间越长,中毒越重。
②伴有其他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氯甲烷等)会增强毒性。
③处于高温环境、贫血、心肌缺血、脑供血不足、发热、糖尿病及各种原因所致低氧血症者病情严重。
co中毒浓度标准
![co中毒浓度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93640f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4.png)
co中毒浓度标准CO中毒浓度标准是指一定时间内人体暴露在一定浓度的一氧化碳(CO)气体环境中所产生的中毒反应。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由不完全燃烧或不完全氧化有机物质产生。
它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稳定性,容易在周围环境中积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CO中毒浓度标准是根据各国科学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主要用于指导工业、家庭和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CO中毒浓度可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无毒(0-9 ppm):低于此浓度的CO气体在短期暴露下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
2. 安全浓度(10-35 ppm):长期暴露于此浓度的CO气体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
3. 可疑中毒(36-99 ppm):在这个范围内,长时间的暴露会对敏感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产生轻度的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疲劳等。
4. 轻度中毒(100-199 ppm):此浓度下暴露时间超过1小时,会引起中度症状,如头晕、失去注意力、肌肉痉挛等。
5. 中度中毒(200-399 ppm):在短期暴露下,可能导致严重的中毒症状,包括频繁的头晕、恶心、疲劳和呼吸困难。
6. 重度中毒(400-799 ppm):在短时间内接触高浓度的CO气体,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人体暴露于此浓度下仅几分钟,便会出现致命性的中毒症状。
7. 高度中毒(> 800 ppm):这个浓度是危险的,人体暴露在这个浓度下的时间短于几分钟时便会导致昏迷和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佩戴安全装备的工作人员和测试仪器对CO浓度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CO中毒具有累积性,长期暴露于较低浓度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及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除了CO中毒浓度标准,还有其他关于CO中毒的注意事项。
例如,在室内烧煤、木柴、木炭等燃料时需保证良好的通风,及时清理烟囱,使用安全可靠的燃烧设备等。
人们在睡觉时也需要特别注意,因为CO气体具有比空气更大的密度,容易在睡眠期间积聚在低处,所以在卧室内一定要安装CO报警器,以便及时发现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一氧化碳浓度 中毒标准
![一氧化碳浓度 中毒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751225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e.png)
一氧化碳浓度中毒标准一、健康危害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气体,它可以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长期接触一氧化碳可以导致许多健康问题,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
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昏迷、抽搐、心律失常等,甚至死亡。
二、急性中毒急性中毒是指短时间内大量接触一氧化碳所引起的中毒。
症状包括:1.轻度中毒: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胸闷、心悸等。
2.中度中毒:除轻度中毒症状外,还可能出现抽搐、意识模糊、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等症状。
3.重度中毒:昏迷、抽搐、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三、慢性中毒慢性中毒是指长期接触低浓度的一氧化碳所引起的中毒。
症状包括:1.神经系统损伤: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反应迟钝等。
2.心血管系统损伤:心脏功能减退,血压波动等。
3.其他健康问题:如乏力、胸闷、心悸等。
四、诊断标准1.接触史:有明确的一氧化碳接触史。
2.临床症状:出现上述中毒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
3.检查: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异常。
4.一氧化碳浓度:在职业场所中,一氧化碳浓度超过阈限值(TLV)为10ppm;在居住环境或公共场所中,一氧化碳浓度超过10ppm也被认为是有害的。
五、治疗措施1.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给予吸氧、保暖等措施。
2.维持呼吸循环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3.纠正缺氧状态,采用高压氧治疗等方法。
4.对症治疗,如控制感染、减轻脑水肿等。
5.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克服焦虑和恐惧等情绪。
六、预防措施1.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防止一氧化碳泄漏。
2.在工作场所设置一氧化碳报警器,及时发现泄漏情况。
3.禁止在室内使用煤炉取暖,避免产生一氧化碳。
4.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确保通风良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o中毒标准
![co中毒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5f1413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1.png)
co中毒标准
CO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人体吸入或接触到过量的一氧化碳(CO)导致的中毒症状。
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但却具有高度的毒性。
以下是CO中毒的一些常见标准或症状:
1. 轻度中毒:CO浓度在35-100 ppm(每百万份)之间,可引起头痛、眩晕、恶心、嗜睡、心跳加速等症状。
2. 中度中毒:CO浓度在101-200 ppm之间,可导致严重的头痛、呕吐、意识模糊、步履不稳等症状。
3. 重度中毒:CO浓度在201-400 ppm之间,可引起严重的呕吐、晕倒、意识丧失、呼吸困难、抽搐等症状。
4. 极重度中毒:CO浓度超过400 ppm,可导致昏迷、心脏骤停、呼吸停止、死亡等严重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CO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还受到暴露时间的影响。
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CO环境中,即使CO浓度相对较低,也可能引起较严重的中毒症状。
如果怀疑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从CO污染源中转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前,可以尽量打开窗户、门等增加室内通风,并避免进一步接触CO 污染物。
及时发现和处理CO中毒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在居住环境中,以便及早发现异常情况。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d3c0c3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7.png)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摘自GBZ23-2002)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吸入较高浓度一氧化碳(CO)后引起的急性脑缺氧性疾病;少数患者可有迟发的神经精神症状。
部分患者亦可有其他脏器的缺氧性改变。
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煤气、煤炭、交通等生产活动中因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引起的急性中毒者。
生活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诊断亦可参用本标准。
长期接触低浓度一氧化碳能否造成"慢性一氧化碳中毒”至今尚有争论,不属于本标准的应用范围。
2.诊断原则根据吸入较高浓度一氧化碳的接触史和急性发生的中枢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结合血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及时测定的结果,现场卫生学调查及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测定资料,并排除其他病因后,可诊断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3.接触反应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可消失。
4.诊断及分级标准4.1轻度中毒具有以下任何一项表现者:a)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
b)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但无昏迷者。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o4.2中度中毒除有上述症状外,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经抢救后恢复且无明显并发症者。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o4.3重度中毒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4.3.1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
4.3.2患者有意识障碍且并发有下列任何一项表现者:a)脑水肿。
b)休克或严重的心肌损害。
C)肺水肿。
d)呼吸衰竭。
e)上消化道出血。
f)脑局灶损害如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体征。
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50%o3.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神经精神后发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意识障碍恢复后,经约2-60天的”假愈期",又出现下列临床表现之一者:a)精神及意识障碍呈痴呆状态,澹妄状态或去大脑皮层状态;b)锥体外系神经障碍出现帕金森氏综合征的表现;C)锥体系神经损害(如偏瘫、病理反射阳性或小便失禁等);d)大脑皮层局灶性功能障碍如失语、失明等,或出现继发性癫痫。
一氧化碳中毒教案 (最新版)
![一氧化碳中毒教案 (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0741d083d049649b665869.png)
教学分析
项目
内容
策略
重点
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与护理
运用讲授法、演示法互动学习。
难点
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
运用讲授法,结合板书来学习,强调复习,加强记忆。
教学思想
急危重症护理学(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 Nursing)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科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提纲式凝练内容,方便理解记忆。
了解
熟悉
★
重
点
掌
握
2分钟
1分钟5分钟10分钟20分钟2分钟
1)持续抽搐、昏迷8小时以上。
2)PaO2<36mmHg,PaCO2>50mmHg。
3)昏迷,伴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心率衰竭。4)并发肺水肿。
(2)、预后轻度中毒可完全恢复。重症患者昏迷时间过长者,多提示预后严重,但也有不少患者仍能恢复。
四、救治与护理
(一)救治原则:
1、现场急救:迅速脱离中毒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发生心博、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引言,师生互动
通过结合图片,加深学生理解
通过教师演示:如,模拟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表现,加深学生理解。
通过教师演示:如,模拟出救治患者的方法,加深学生理解。
前后知识的连串、归纳总结
讲解式教学,逐步引入学习内容。进行提问,从专业角度,规范处置措施。
给出学习目标
讲授法
演示法
临床实例进行分析,易懂、学生兴趣大。
学生特征分析
教学对象为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第三学年的学生,前期的学习内容为护理学基础,与临床接触较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结合实际临床案例资料,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最新ppt课件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最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29549bd5bbfd0a7856734d.png)
中毒概述
• 2002—2012年我国文献报道中的中毒事故发生现状及原 因分析
结果: • 收集了发生在11年间的期刊发表的中毒事故129起,其中
中毒917例,死亡81例。职业中毒116起,非职业中毒13 起,涉及的毒物有55种,事故主要发生在化工、金属、 食品加工、建筑、废品回收、污水处理、仓储等行业。 • 所致事故发生的频次由高到低的有毒物质依次是:氨气、 一氧化碳、砷化氢中毒,引起中毒人数较多的有毒物质 是:光气、硫化氢、二甲基酰胺、氨气、一氧化碳、溴 气、砷化氢等。 • 事故由违规操作、无通风设施设备及通风情况差引起的 92起,占71.3%,不佩戴安全防护用具引起的82起,占 63.6%.
PPT学习交流
7
硫化物中毒
苯中毒
假酒中毒
PPT学习交流
食物中毒
8
PPT学习交流
9
一氧化碳中毒
• CO的理化特性: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
• 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产生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窒息性气体, 俗称“煤气”,在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广泛存在。 由于一氧化碳没有特殊气味,人们可在不知不觉 中吸入一氧化碳,发生中毒。
PPT学习交流
12
PPT学习交流
13
发生中毒原因
•工业中毒:煤气发生炉中含CO 30—35%,水煤气中 含30—40%,炼钢、炼焦、烧窑等工业生产中,由于炉 门关闭不严或管道泄漏,煤矿瓦斯爆炸等都有大量 的CO产生。
•日常生活中毒:每天吸烟20只,可使血液中碳氧血 红蛋白升高5—6%;家有煤炉产生的CO高达6—30%
• 心肌细胞受损可见缺血性损害,出现心衰、严重 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
PPT学习交流
16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及治疗、预防措施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及治疗、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e9e4975e53a580217fcfe7d.png)
最新整理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及治疗、预防措施理化性质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俗称“煤气”,为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
分子式C-O,分子量28.01,密度0.967g/L,熔点一205.0 0 G 沸点一190° G微溶于水,易溶于氨水。
易燃、易爆,在空气中燃烧呈蓝色火焰,自燃点608.89eC,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2. 5%?74.2%400〜 700° C时分解为碳和二氧化碳。
不易为活性炭吸附。
接触机会CO是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因其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故无警示作用,易于忽略而致中蠹。
急性一氧化碳中蠹(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 ACMP)亦称煤气中蠹,是我国最常见、发病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急性职业中蠹,也是常见的生活性中蠹之一,北方冬季尤为常见。
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均可产生CO接触CO勺作业不下70余种,主妻有:1. 冶金工业如炼焦、金届冶炼、球基法提取纯金届锐以及球基锐和球基铁的制取等;2. 机械制造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3. 化工工业用CO作原料制造光气、甲醇、甲酸、甲醛、草酸、丙烯酸、合成氨、丙酮等,用煤、重油或天然气制取氮肥等;4. 燃气制取如煤气、水煤气等;5. 采矿爆破作业;6. 耐火材料、玻璃、陶瓷、建筑材料等工业:使用的窑炉、煤气发生炉等;7. 内燃机尾气;8. 火灾现场;9. 家禽孵育;10. 其他家庭煤炉燃烧不完全,煤气灶、燃气热水器泄漏等。
蠹理1. 吸收与排泄CO主要经呼吸道吸入,透过肺泡迅速弥散入血。
绝大部分以原形随呼气排出,不在体内蓄积,正常气压下的半排期平均为320 (128?409) 分钟,但高浓度吸入需7〜10天方可完全排出。
2. 蠹性人吸入最低中蠹浓度(TCLo)为600mg/m3/10min, 5000ppm/5min或240mg/m3/3h。
吸入最低致死剂量为5726mg/m3/5min。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治专家共识 (2022)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治专家共识 (2022)](https://img.taocdn.com/s3/m/3d79411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c.png)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治专家共识(2022)一、致病机制二、临床表现、诊断及病情评估三、接诊时的处理四、吸氧治疗五、其他治疗六、预后影响因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是常见的有害气体中毒及中毒死亡原因之一。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了《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23-2002(以下简称2002标准)。
2012年,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制订了《一氧化碳中毒临床治疗指南》。
2016年,第10届欧洲高气压医学会在高压氧适应证的共识文件中对ACOP的治疗进行了阐述。
2017年1月,美国急诊医师学会发布了ACOP患者急诊评估和管理决策。
针对ACOP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领域的新进展,中国康复医学会高压氧康复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系统回顾和分析了国内外部分研究文献,经过专家讨论起草了《一氧化碳中毒诊治专家共识》。
一、致病机制1857年,生理学家克劳德·伯纳德发现一氧化碳通过竞争性结合血红蛋白,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进而降低血红蛋白携氧能力和组织氧分压(PaO2),造成组织缺氧。
因此,COHb的形成和组织缺氧,一直被认为是一氧化碳毒性的主要机制。
此外,近年来有关一氧化碳的中毒性机制还包括:①一氧化碳抑制线粒体功能,引起神经兴奋性毒性、酸中毒、离子失衡和去极化、氧化应激及凋亡等,导致缺血缺氧性脑损伤;②过量的一氧化碳激活血小板,促使中性粒细胞活化、粘附和脱颗粒,诱导机体产生免疫炎症反应;③ACOP后,髓鞘相关蛋白和丙二醛之间形成复合物,诱导自身免疫级联反应,破坏髓鞘,后期出现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或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④一氧化碳与心脏和骨骼肌中的肌红蛋白结合,造成直接损害。
专家共识:①以COHb理论为中心的经典缺氧机制是ACOP的重要机制,也是实施氧疗的合理性依据;②COHb的经典缺氧学说,不能完全解释一氧化碳中毒的机制,一氧化碳对线粒体等的直接毒性作用在经典缺氧机制中未提及。
二、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及病情评估1.临床表现ACOP临床症状可累及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
一氧化碳中毒标准对照
![一氧化碳中毒标准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c1d1aa9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5.png)
一氧化碳中毒是按照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以及伴随症状分为轻、中、重度等三级,需要根据具体分级,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1、轻度: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10%-20%,患者可以出现轻度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没有其他明显的临床表现。
此情况及时脱离一氧化碳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迅速缓解临床表现;
2、中度: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30%-40%,患者的口唇会呈樱桃红色,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甚至会出现昏迷、谵妄等表现。
如果不及时治疗、未脱离一氧化碳中毒环境会进一步加重症状并危及生命;
3、重度:碳氧血红蛋白浓度>50%,患者会出现呼吸循环抑制。
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危及生命,一氧化碳中毒后可以在2小时内出现死亡。
以上就是一氧化碳中毒的分级标准,若出现一氧化碳中毒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2022新版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
![2022新版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6e4e5f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4.png)
2022新版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 AQ-SN-0828中毒急救常识2022 新版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前言:了解清晰安全常识,可以明白在曰常工作中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增强自己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事故的能力,时刻注重安全的重要性。
本文档可以用来收藏、阅读、改编、打印(使用时请先阅读条款)。
一氧化碳品名一氧化碳;Carbonmonoxide;CAS:630-08-0理化性质无色、无嗅、无味的气体。
份子式 C-O。
份子量 28.01。
相对密度 0.793(液体)。
熔点-205.0℃。
沸点-191.5℃。
自燃点608.89℃。
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 12~75%。
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但易被氨水吸收。
在空气中燃烧呈蓝色火焰。
遇热、明火易燃烧爆炸。
在400~700℃间分解为碳和二氧化碳。
侵入途径经呼吸道吸收。
中毒急救常识毒理学简介人吸入 TCLo:600mg/m3/10M,LCLo:5000ppm/5M。
人(男性)吸入 LCLo:4000ppm/30M;TCLo:650ppm/45M。
大鼠吸入 LC50:1807ppm/4H。
小鼠吸入 LC50:2444ppm/4H。
CO 经呼吸道吸入。
吸入的 CO 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即将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
空气中 CO 分压越高, HbCO 浓度也越高。
吸收后的 CO 绝大部份以不变的形式由呼吸道排出。
一氧化碳中毒轻中重度的标准
![一氧化碳中毒轻中重度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cd6acc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9.png)
一氧化碳中毒轻中重度的标准
一氧化碳中毒的轻、中、重度标准分别是:
轻度:有轻微肌肉酸痛、头晕、头涨、头痛、胸闷、恶心、呕吐、乏力、脱水、精神萎靡等症状,CO浓度低于50ppm。
中度:出现全身疼痛、严重头痛、呼吸欠频繁、强烈恶心、呕吐、血压下降、体力完全消失、精神混乱等症状,CO浓度在50-100ppm。
重度:出现明显的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心动过缓、休克、休克
后死亡可能性大大增加;CO浓度在100-500ppm。
一般来说,以CO浓度低于50ppm为安全范围,50~100ppm为中度
污染,100ppm以上均构成一氧化碳中毒。
要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就必须控制一氧化碳的排放量,避免在空
气中浓度太高。
如需在室内使用一氧化碳发生的设备时,应先开窗通风,确保室内有良好的风流循环,保证一氧化碳气体能及时外散。
另外,应做好楼宇通风排气的设计,勤检查空气处理设备,维持排风系
统正常运行,并不定期检查室内一氧化碳能量,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安全。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2022年学习资料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2022年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b7776f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c.png)
中毒后迟发脑病的表现-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2~60天,“假愈期”再次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精神意识障碍:呈痴呆木僵、谵妄状态或去大脑皮层状态;-锥体外系神经障碍:出现帕金森氏综合征的表现;表情淡、肌张力增强、静止震颤、前冲步态-锥体系神经损害:如偏瘫、病理反射阳性或小便失禁等-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 如失语、失明、不能站立、继-发性癫痫。-脑神经及周围神经损害:视神经萎缩、听神经损害、周围-神经病变
急性中毒的表现-中毒程度-神经系统-血COHb浓度治疗反应-轻度中毒-轻~中度-10%~20%-症状很快消 -吸人新鲜空气或-氧疗-中度中毒-浅昏迷-30%一40%-可以恢复正常-对光反射和角-且无明显并发-膜反射 钝-重度中毒-深昏迷->50%内-死亡率高,幸-去大脑皮层状-科学:40-存者可有并发-态-60%
治疗-促进脑细胞代谢能量合剂(三磷酸腺苷、辅酶A、-细胞色素C;大量维生素C;胞磷胆碱500-1000mg 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滴,每日-一次。对迟发脑病者,可给予高压氧、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或抗帕金森 病药物与其他-对症与支持治疗-防治并发症和后发症
总结-CO中毒引起的组织缺氧,造成一定时间内-全脑缺血缺氧。临床上轻则头昏呕吐,重则昏-迷抽搐,呼吸循环衰 和死亡。部分一氧化碳-中毒后存活的病人,无再接触CO,在中毒症-状消失后2~60天(平均5.7天)再出现脑 能-异常,这就是一氧化碳中毒比较特异的损伤-迟发性神经精神症delayed neuropsy chiatr c-seguelea,DNS亦称迟发性脑病。主要表现为:-头痛、烦燥、淡漠,注意力不集中,认知障碍-遗忘症 缄默症、尿便失禁、步态失调等-18
2、生活中中毒-冬季取暖煤炉,连续大量-吸烟也可至急性中毒。-在通风不良的浴室内使用-燃气加热器淋浴也可发 生C0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分级标准
![一氧化碳中毒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ce02b2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1b.png)
一氧化碳中毒分级标准
一氧化碳中毒的程度分级需要根据身体的症状以及检查结果做综合评估,分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
1.轻度:一氧化碳中毒病情轻微的时候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以及四肢无力和恶心呕吐等症状,做检查后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是10%到20%,说明是轻度中毒。
2.中度:中度一氧化碳中毒的人群,还会出现皮肤黏膜呈现出樱桃红色,而且步态不稳、反应迟钝、脉搏加快、身体多汗、呼吸困难,甚至伴随着浅度或者是重度昏迷,意识模糊等,检查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是30%到40%,属于中度中毒。
3.重度:如果出现了深昏迷状态、牙关紧闭、瞳孔缩小,并发了休克或者是呼吸衰竭等症状,检查的时候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是40%到50%,属于重度中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防治脑水肿
应尽快应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可与呋塞米联合或交替使用。也可适量补 充促进脑细胞代谢等药物。
4.对症治疗
昏迷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预 防肺部感染;高热抽搐者,选用人工冬眠法(体温控制早32℃-34℃),配合 局部降温;呼吸障碍者使用呼吸兴奋剂;纠正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和水电解 质代谢失衡;防治迟发型脑病。
精品课件
救治原则
1.现场急救
① 进入中毒现场迅速断绝煤气来源,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迅速将患者 移至空气清新的地方。
② 轻症患者予以呼吸新鲜空气、对症处理,患者可迅速恢复。 ③ 重症患者采取平卧位,解开衣扣,松开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发生呼
吸、心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
2.氧疗
① 吸氧:氧流量8-10L/min; ② 高压氧治疗:缩短昏迷时间和病程,防治脑水肿,降低脑死率。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
• 轻度:中毒时间短,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为高于10%-20%。表现为中毒的早
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
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或氧疗,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
• 中度:中毒时间稍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30%-40%,在轻度症状的基础
精品课件
Thanks
精品课件
③ 皮肤、肢体受压部位损害情况。
精品课件
高压氧舱治疗是通过将人体置于一个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吸入100%的氧来治疗 疾病。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如心脑血管疾病、煤气中毒、脑外伤、骨折术后、植皮 术后,皮肤坏死、糖尿病、突发性耳聋等。与普通吸氧相比,高压氧的力度更大, 效果更好,能够直接利用氧量解决缺氧问题,高压氧还具有抗菌等效果。
精பைடு நூலகம்课件
② 重症患者及早采用高压氧治疗。最好在中毒后4小时进行,轻度中毒治疗 5-7次,中度中毒10-20次,重度中毒20-30次。
3.病情观察
① 生命体征的观察:重点是呼吸和体温。高热伴抽搐者应密切观察,防止坠 床和自伤。
② 神经系统功能的观察:如瞳孔大小,有无急性痴呆性木僵、癫痫、失语、 惊厥、肢体、瘫痪等表现。
精品课件
病情判断
• 1.病情的严重程度 提示病情危重:
当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如果出现以下情况
① 维持昏迷抽搐达8小时以上。
② PaO2低于4.8KPa,PaCO2>6.66KPa。
③ 昏迷,伴严重的心率失常或心率衰竭。
④ 并发肺水肿。
• 2.预后 轻度中度可以完全恢复。中毒患者昏迷时间过长, 多提示预后严重,但也有不少患者能恢复。迟发型脑病恢复很 慢,有少数可留有持久性症状。
精品课件
中毒诊断
• 血液COHb测定:是诊断CO中毒的特异性指标,离开中毒现场8小时内取血检 测,具有检测意义。
• 脑电图检查:可见弥漫性不规则性慢波,双额低幅慢波及平坦波。 • 头部CT检查:可发现大脑皮质下白质,包括半卵圆形中心与脑室周围白质密
度减低或苍白球对称型密度减低。 • 血气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动脉血中Pao2和Sao2降低。
精品课件
中毒机理
• 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一氧化碳吸入体内后,85%与血红蛋白结 合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 的亲和力高240倍,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不易解离,血中一氧化碳使 氧离曲线左移,组织缺氧加重。中枢神经系统对于缺氧最为敏感,故首先受 累。脑内小血管麻痹扩张,严重者有脑水肿。继发脑血管病变及皮质或基底 节的局灶性缺血性坏死以及广泛的脱髓鞘病变,致使少数患者发生迟发性脑 病。
一氧化碳中毒
精品课件
一氧化碳
•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溶于水的气体人体经呼吸道吸入空气
中一氧化碳含量超过0.01%时,即可发生急性缺氧,严重者可因心、肺、脑 缺氧衰竭而死亡,临床上称为一氧化碳中毒。
精品课件
中毒原因
• 一氧化碳中毒是冬季最长见的疾病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用火、取暖、 洗浴时门窗紧闭通风不良,工业中毒如管道泄漏,瓦斯爆炸,是导致一氧化 碳中毒的主要原因。失火现场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可高达10%,也可发生中 毒。
上,可出现神志不清、呼吸困难、烦躁、瞻望、浅昏迷、对疼痛刺激有反应、 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可迟钝、腱反射减弱,脉快、多汗,皮肤黏膜、口唇 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积极治疗后可恢复正常,且无明显并发症和后遗 症。
• 重度: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抽 搐、大小便失禁,肌张力增强,甚至脑水肿伴惊厥、休克、心律失常等危及生 命。病死率高患者清醒后多有并发症。
精品课件
护理措施
1.即刻护理
①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做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② 开放静脉通道,尊医嘱给予输液和药物治疗。
2.氧气吸入护理
氧疗是一氧化碳中毒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条件者应积极采用高压氧治疗, 可以减少神经、精神后遗症和降低病死率。
① 患者脱离现场后应立即采用高浓度面罩或鼻导管给氧(流量应保持810L/min)。给氧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以防发生氧中毒和二氧化碳潴 留。条件许可时可吸含3%-5%的二氧化碳的氧气。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少数中度、重度重度患者清醒后经过约2-60天的“假愈期”后出现急性一氧
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
① 精神意识障碍:呈现痴呆状态,谵妄状态或去大脑皮质状态。 ② 锥体外系障碍:出现震颤麻痹综合症,表现为表情淡漠、四肢肌张力增强、
静止性震颤、前冲步态等。
③ 锥体系神经损害:如偏瘫、病理反射阳性或小便失禁等。 ④ 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如失语、失明等,或出现继发性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