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
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
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目标:1.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民族人口分布的特点。
2.通过古往今来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事例,感受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3.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明白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教学重难点:1.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民族分布的特点。
2.通过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事例,感受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观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旗入场环节,交流发现,初步感受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板贴:中华民族大家庭)二、活动一:民族人口知多少1.课堂调查学生的民族,引出“少数民族”。
2.观察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发现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理解“少数民族”名称的由来。
三、活动二:民族分布大探秘1.观察民族分布图,发现“大杂居”“交错居住”的民族分布特点。
(板贴:大杂居交错居住)在省级行政区域图中找出五个自治区,理解“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板贴:小聚居)2.学生交流在生活中见过的少数民族,进一步感受“大杂居”“交错居住”。
3.理解“在各省级行政区域均有分布”和“民族成分齐全”的意思后,四人小组合作研究P55“活动园”中的统计图,感受“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
4.阅读宪法相关规定,补充部分民族政策,感受民族人口流动更加频繁的原因(党和国家尊重,法律、政策保障)。
四、活动三:民族融合分享会1.阅读P56“活动园”中《茶马古道》的事例,找一找其中体现了哪些方面的民族融合,教师小结: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领土共同开发和维护。
2.四人小组交流课前搜集、整理的相关事例,畅谈感受,理解相互交错的分布格局带来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谁也离不开谁”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3.出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少数民族地区的照片,聆听习语,板贴: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2.能力目标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激发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新课导入:欣赏歌曲:《爱我中华》师:刚才上我们欣赏了歌唱家宋祖英带来的《爱我中华》,思考一下你从歌曲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呢?生:我知道我们的民族叫中华民族。
生:我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
师:咱们班同学都是哪个民族的?生:汉族。
师:咱们把除了汉族以外的民族统称为什么?生:少数民族。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
出示学习目标。
2.目标解读:雪花老师小学资料微信:x3481913332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环节一:寻找我们的兄弟姐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 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设计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分布,各个民族的特色和进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民族大团结的理解和认识,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分布和各个民族的特色;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极其重要。
【教学准备】1.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各个民族的习俗文化。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爱我中华》视频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1.民族的分布和特色。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这些民族是怎么分布的呢?每个民族都有哪些特色呢?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分享自己了解的知识。
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2.了解民族的特色。
(1)了解汉族的特点。
提问: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你知道汉族有哪些特色吗?学生自由发言。
然后教师补充讲解。
(2)了解少数民族的特点。
提问:那么,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各有什么特色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学生分组交流,教师总结补充讲解。
3.走进民族大家庭。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习俗文化,教育学生要尊重不同民族的习俗和文化,促进民族团结。
4.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有关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学生要树立爱国主义情感,珍惜和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拓展延伸1.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民族习俗文化的资料,制作手抄报。
2.以“我爱我的祖国”为题写一篇小作文,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祖国统一的关注。
3.通过电视、广播或网络等媒介了解近期有关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相关报道或新闻,并以“我的民族一家亲感受”为题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两课时全)-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两课时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共两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地图,帮助学生认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从而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常识和思维能力,对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尚浅,容易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2.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激发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感。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运用典型的事例,让学生在分析中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和问题,准备好教学道具。
3.安排好课堂座位,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歌曲,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初步认识各民族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各民族的特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民族的分布、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民族团结的认识还相对较浅。
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我国各民族的基本情况,但对民族团结的内在联系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多种方式,提高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法、互动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教材内容,熟悉教学目标,准备相关教学案例和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基本情况。
3.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案例素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多元文化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民族团结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7课《 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
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激发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 学
准 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的设计)
二次备课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8.总结,形成共识:
今天,各族人民的团结互助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都成为国家的主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逐步形成和巩固。各民族人民相互尊重、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亲如一家人,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而团结奋斗。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3蒙古族
点评:刘树藩给我们带来了被誉为草原娇子的民族。
4回族
点评:老师强度一下,你看回族的分布上它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
它是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5壮族
点评:还记得刚才王琛介绍壮族时它的人口有多少呢?1800万人,它可以说是我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它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唱山歌,比如因唱山歌出名的刘三姐就是壮族人。
1.出示课件:59页相关链接,明白各民族是怎样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对新年的祝福的。
2.形成共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努力实现这个伟大梦想。
3.活动园: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兄弟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互帮互助,发生过很多感人的故事,也有不少歌曲表现了这些内容,国家还针对贫困地区制定了扶持政策。五(1)班要围绕这些内容在国庆节前召开主题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班会,几个小组长在策划。如果请你参加策划,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2.能力目标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激发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新课导入:欣赏歌曲:《爱我中华》(音乐带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刚才上我们欣赏了歌唱家宋祖英带来的《爱我中华》,思考一下你从歌曲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呢?生:我知道我们的民族叫中华民族。
生:我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
师:咱们班同学都是哪个民族的?生:汉族。
师:咱们把除了汉族以外的民族统称为什么?生:少数民族。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
出示学习目标。
2.目标解读: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环节一:寻找我们的兄弟姐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要维护民族团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和爱护我们这个多元文化的大家庭,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理解和尊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对于我国的民族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到每个民族的特点和文化,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3.培养学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交流和合作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难点: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民族的传统文化。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具体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个民族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准备相关的教学卡片,用于学生互动。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个民族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我国的多民族特色。
2.呈现(10分钟)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特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代表一个民族,展示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其他学生观看并提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成两队,进行民族知识问答比赛,增强学生对民族知识的记忆。
5.拓展(10分钟)分析我国民族政策的具体实践,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所做的努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共1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共1课时)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7课的主题。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文字,展示了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灿烂文化,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友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民族问题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可能对各民族有一定的好奇心,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课堂讲解、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培养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灿烂文化。
2.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灿烂文化。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民族问题,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民族的图片、文字资料和视频素材。
2.设计课堂活动和讨论话题。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灿烂文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多民族特点。
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案例分析法,呈现一些典型的民族问题,让学生深入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灿烂文化。
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问题,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围绕民族问题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7课 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材内容以“56个民族”为线索,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和谐的大家庭。
教材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第二部分介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对身边的民族多样性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中的具体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学生在这一阶段处于品德形成的关键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
2.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和谐。
3.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增强团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和谐。
难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团结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2.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分享,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图片素材:收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图片,制作成PPT或黑板报。
2.视频素材:选取有关各民族风俗习惯的视频,用于课堂展示。
3.案例材料:准备相关案例,以便于进行分析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呈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各民族的特点。
同时,教师简要阐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背后的意义,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和谐。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2.掌握家族、家庭、国家、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表述方式。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4.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珍爱民族文化。
二、教学重点1.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2.家族、家庭、国家、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表述方式。
三、教学难点1.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珍爱民族文化。
四、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法。
2.互动式问答法。
3.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1. 预习活动预习本节课内容,查阅资料,准备主题班会或读书分享,向同学展示和分享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谈论下面几个问题:1.你们家在中国有亲戚吗?2.如果有亲戚,他们在哪个省份?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你们生活方式有什么区别?3.有很多中国特色的风俗习惯,它们代表着中国的哪些文化?3. 学习过程1.听读文章《中华民族一家亲》。
让学生注意听读时文章中的“家族、家庭、国家、民族”这几个词语,并标出关键词。
2.阅读理解:通过问答和讨论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
例如:中华文化有哪些传统美德、为什么要表达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等。
3.学习新词:家族、家庭、国家、民族等既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也代表着中国的现代社会。
将词语进行解释和区分,在引导学生时也要加强理解。
4.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发现所在的家庭、班级、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为中华民族一家亲提供观察角度。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组员,并交换意见,按表述方式将答案清晰的表述出来。
4. 巩固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角度、词汇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1.除“家族、家庭、国家、民族。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中华民族一家亲》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中华民族一家亲》(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到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2.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了解其对维护民族团结的作用。
3.探讨如何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进民族之间的友谊。
-以实际案例介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运作,如西藏、新疆等自治区的建设成就,让学生理解自治制度对民族地区发展的积极影响。
-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通过历史故事、现代人物事迹等,展现各民族在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学难点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西藏自治区的建设,展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民族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尊重民族风俗习惯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在本次《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们对民族话题的关注和热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有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关于民族分布特点的教学,我采用了地图和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民族的分布情况。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较为有效,但今后我还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现状。
其次,在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仍较模糊。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实例的选取,用更具说服力的案例来说明自治制度在实际运作中的作用,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两课时全)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两课时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与团结,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我国各民族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接触到的往往是本民族或本地区的文化,对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培养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
2.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践行民族团结的行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以及在生活中积极践行民族团结的行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与团结。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如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课堂讨论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引导学生关注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与团结。
如:某学校各民族学生共同参加校园活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故事。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引导学生从尊重、理解、包容的角度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
7《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法律意识、公民责任、民族团结、爱国主义。通过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 法律意识: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自觉维护民族团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 公民责任:学生能主动参与维护民族团结,关心国家民族问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课堂管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过于活跃,课堂纪律较为松散。这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影响了教学效果。
2. 教学方法:虽然我采用了情境模拟和互动交流等方式,但部分学生仍然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不够。
3. 教学评价: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我发现过于注重知识掌握,而忽视了学生在情感态度、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评价。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教材,以便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 辅助材料:收集和整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生动形象地展示我国各民族的特色和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纳多元文化。
3. 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操作,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九.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民族政策,了解了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大家能够理解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知道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明确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维护民族团结。同时,通过学习,大家还培养了自己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怀。
当堂检测:
1. 根据教材内容,简述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例题4: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此题属于判断题,不计入总分)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让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了解谁团结谁强大的道理,自觉践行团结合作的思想。
3.通过讨论谁是祖国的亲人的主题,引导学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爱乡爱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弘扬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获得“团结就是力量”道理,学会团结合作。
3.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爱乡爱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课文让学生建立自我认同感,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2.如何通过讨论、互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自觉践行团结合作的思想。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引入(材料:祖国篇)导入: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一个小故事,听完后表现出来自己的情感反应。
讲故事:春天,大地万物都在复苏之时,一位科学家在荒漠之中发现了一个神奇物体,它可以让自然环境得到改善,让人们的生活得到升华,他决定带着这个物体去寻找更多的适合它的基地。
最终,科学家来到了他的祖国,他为祖国献上了这个神奇物体,祖国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2. 课文讲解(材料:《中华民族一家亲》)1.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所传达的信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祖国的亲人,明确谁是我们共同的亲人。
3.让学生领悟到共同的人类命运体系在国家团结和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3. 课文默写让学生现场默写课文,引导他们通过默写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4. 讨论环节1.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天下大同,为何还要讲团结协作的思想?如何践行团结合作的思想?2.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想一想和班上的同学有哪些事情可以团结合作,让大家都欢笑着完成一项有意义的任务?5. 总结点拨1.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课堂学习的收获,激励学生继续学习、努力进步。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
【导语】⼩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与中学、⾼中甚⾄⼤学期间相关课程教学⼯作的实施有着较⼤的差异。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华民族⼀家亲 【教学⽬标】 [知识⽬标] 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个统⼀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共同创造了博⼤精深的中华⽂明。
[能⼒⽬标] 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 培养热爱各民族⼈民的情感,激发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对中国⽂化的认同感,以实际⾏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学⽣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标解读、预习反馈 1.新课导⼊: 欣赏歌曲:《爱我中华》(⾳乐带⼊,激发学⽣学习兴趣) 师:刚才上我们欣赏了歌唱家宋祖英带来的《爱我中华》,思考⼀下你从歌曲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呢? ⽣:我知道我们的民族叫中华民族。
⽣:我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
师:咱们班同学都是哪个民族的? ⽣:汉族。
师:咱们把除了汉族以外的民族统称为什么? ⽣:少数民族。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第七课《中华民族⼀家亲》。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
出⽰学习⽬标。
2.⽬标解读: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标是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个统⼀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共同创造了博⼤精深的中华⽂明。
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合作探究、交流展⽰ (⼀)环节⼀:寻找我们的兄弟姐妹 中华⼈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民共同缔造的统⼀的多民族国家。
在辽阔美丽的国⼟上,共同⽣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家庭。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7课《 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
课题: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2.能力目标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激发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新课导入:欣赏歌曲:《爱我中华》(音乐带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刚才上我们欣赏了歌唱家宋祖英带来的《爱我中华》,思考一下你从歌曲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呢?生:我知道我们的民族叫中华民族。
生:我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
师:咱们班同学都是哪个民族的?生:汉族。
师:咱们把除了汉族以外的民族统称为什么?生:少数民族。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
出示学习目标。
2.目标解读: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环节一:寻找我们的兄弟姐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薔,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2.能力目标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激发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 新课导入:欣赏歌曲:《爱我中华》(音乐带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刚才上我们欣赏了歌唱家宋祖英带来的《爱我中华》,思考一下你从歌曲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呢?生:我知道我们的民族叫中华民族。
生:我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
师:咱们班同学都是哪个民族的?生:汉族。
师:咱们把除了汉族以外的民族统称为什么?生:少数民族。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來学习一下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
出示学习目标。
2. 目标解读: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 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半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3. 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环节一:寻找我们的兄弟姐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根据2010年第八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己达13.7亿。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 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习惯称为“少数民族”。
1细心的同学你们想想,去哪里可以见到我们的兄弟姐妹呢?学生:去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
2. 例如我国目前有五个省级民族门治区,它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在那里肯定能找到很多的少数民族,你知道是哪五个口治区吗?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h治区、宁夏回族H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3. 这几个自治区分布聚居着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族、壮族等很多兄弟民族。
4. 知道了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后,我们要进一步去了解一下少数民族, 现在进入第二个环节了解我们的少数民族。
(二)环节二:了解我们的少数民族(目的:了解少数民族)今天老师非常荣幸地请到了十一位小导游,他们每人给我们带來了一个少数民族的介绍。
当导游在讲解时,诸游客们认真聆听,做好笔记。
1维吾尔族点评:能歌善舞的民族如何体现?其实每个少数民族都有门己独特风格的舞蹈和歌曲,他们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比如维吾尔族的招牌舞蹈动作是一个动脖子的动作,他们的歌曲有《大阪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來》我们都很熟悉。
2藏族点评:其实藏族出名的节11并不是酥油灯节而是雪顿节,雪顿节乂称酸奶节, 牧民们敬献酸奶,后來因为乂举行大规模地晒佛活动乂称为晒佛节。
3蒙古族点评:刘树藩给我们带来了被誉为草原娇子的民族。
4回族点评:老师强度一下,你看回族的分布上它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它是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5壮族点评:还记得刚才王琛介绍壮族时它的人口有多少呢?1800万人,它可以说是我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它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唱山歌,比如因唱山歌出名的刘三姐就是壮族人。
6纳西族点评:它的一个特色在于你如果想找到这个民族只能去哪里找呢?云南,所以它是云南所特有的一个」,而且他的文明程度是相当高的。
高到什么程度呢, 大家都知道高考少数民族是有加分政策的,但是纳西族就是云南省三个不亨受高考加分的少数民族之一。
7高山族点评:路子涵给大家带來了來自宝岛台湾的少数民族。
8满族点评:其实满族是离我们比较近的一个民族,因为只要是电视剧是关于清代历史的,跟满族就拖不了关系。
比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还有近儿年热播的《甄嫖传》等。
9傣族点评:这是一个服装艳丽,婀娜多姿的民族,最有代表性的节H是泼水节。
10彝族点评:彝族的火把节闻名中外。
11朝鲜族点评:爱看韩剧的同学们对这个民族肯定不会陌生,在韩国99%的人都是朝鲜族的人,其实我们中国也有朝鲜族,他们主要也是分布在东北三省。
现在我们的导游介绍完毕,我们给他们鼓鼓掌好吗,感谢他们的精彩分亨。
(三)环节三:民族知识大比拼(课堂检测)听了导游的讲解结合白己的平时积累,咱们來检测一下学到了多少呢,进入第三个环节民族知识大比拼。
(四)环节四议议兄弟姐妹(培养民族门彖感,正确看待民族关系。
)大家掌握的还不错最后我们来议议兄弟姐妹,听了同学们介绍这些风格各异的少数民族,看到我们国家有这么多的民族组成,你有什么感想?学生:我觉得我们的民族很伟大、太壮观了,我想哪个国家也没有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种类多。
学生:我为我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感到骄傲和自豪。
学生:少数民族的风格各异,丰富了我国的民族文化,他们是我们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虽然少数民族的人口占总民族的人口非常少,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我们这些兄弟姐妹呢?各民族Z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尊重、平等、团结、互助。
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民族是一家。
让我们各民族平等尊重,团结友爱,合作互助,共同发展,共创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五)小结我国各民族人口比例和分布特点。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1•出示课件:中华民族一家亲。
问:你知道中华民族亲如一家的关系是怎样形成的吗?今天,各族人民的团结互助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2.小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
从远古时代我们就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
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來,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
3.忆往昔(结合56页活动园《茶马古道》进行):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
4.教师补充文成公主入藏、胡服骑射、郑成功在高山族人民配合下收复台湾、抗Γl战争中英勇杀敌保卫祖国的回民支队等故事,明确:在奠定祖国疆域、开发祖国山河和维护领土完整的事业中,各民族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中国历史的辉煌篇章。
5.补充介绍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
都成了国家的主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亲如一家,为实现齐民族共同繁荣而团结奋斗。
6.小结:怎样理解“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
②.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共同开拓了祖国趨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共同的信念,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③.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都成为国家的主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逐步形成和巩固。
各族人民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亲如一家人,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而团结奋斗。
8.总结,形成共识:无论你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无论你现在身处海内,还是海外,我们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让我们团结起来,一起努力,一起奋斗,热爱、建设、守卫我们的祖国!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1.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札I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了我国的发展进步,奏响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时代赞歌。
2. 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学反思课题: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2.能力目标能够把维护民族团结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來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 新课导入: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中华大地数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华民族数τ∙年口强不息的奋斗,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中国国土,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各民族Z间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
2. 目标解读: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知道我国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 互帮互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知道各民族一律半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3. 检査《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活动一:展风采1.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前搜集的民族风俗习惯、特色服饰、语言文字等。
(可以用图片、视频、歌舞等多种方式)2. 教师小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如同56朵绚丽的鲜花,盛开在神州大地,装点着祖国的锦绣河山,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活动二:听故事1. 简要讲述故事“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殊海结盟”以及新时期,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一家亲的事例。
2. 同学们,听完这些故事,谈谈你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小结:千百年来,在长期的交流融合中,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族人民更是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活动三:谈行动请同学们讨论,在H常的学习生活中,如何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或为维护民族团结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四)活动四:说节日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或看过的资料、向同学介绍一个少数民族传统节I丨。
可围绕下而问题进行介绍。
1. 节Fl的名称是什么?2. 这个节口给你印象最深的习俗是什么?它有什么寓意?3. 如果有人想参加这一节口的活动,你想提醒他注意什么?4. 教师通过课件介绍傣族的泼水节、猝族火把节和藏族采花节。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1•出示课件:59页相关链接,明白各民族是怎样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对新年的祝福的。
2. 形成共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